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后过关基础卷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提高卷第1部分细目表题号子目角度考查热度题型1古代文明的扩展秦的扩张★★★选择题2罗马的扩张★★★★★3希腊殖民★★★4希腊殖民★★★5古代世界的帝国波斯帝国★★★★★6波斯帝国★★★★7亚历山大扩张★★★★8亚历山大帝国★★★★9罗马帝国★★★★10罗马法★★★★★11基督教★★★12罗马文明★★★★13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14文明交流★★★★15西汉文明交流★★★★16古代世界的帝国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材料题17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的交流★★★★★论述题第2部分训练题一、单选题(15题,每题5分,共75分)1.史载,“秦始皇遣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充之,名曰新秦”。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秦汉统治者的举措(

)A.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扩展 B.维护了秦汉王朝的长治久安C.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D.旨在加强对匈奴的有效管理2.公元前272年,罗马人占领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希腊殖民城市,李维乌斯被掳至罗马,沦为奴隶。之后他将希腊作品翻译成拉丁语,搬上罗马舞台,获得成功,使罗马刮起了追逐希腊风格戏剧的流行风。这一史料可用于说明(

)A.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 B.罗马帝国时代文化的兼收并蓄C.罗马人开创了希腊化时代文化 D.罗马扩张推动古典文化的传播3.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

)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B.与古代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目的一致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4.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大多照搬希腊母邦。这种海外殖民活动(

)A.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B.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初衷C.促使希腊文明不断扩展 D.导致贵族势力不断扩大5.“凡忠信之人,我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靠阿胡拉玛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中描述的“我”的统治(

)A.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 B.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C.有利于民主法治思想传播 D.破坏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格局6.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在这一时期,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的、小亚细亚的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A.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B.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C.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D.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7.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威严赫赫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印度向裸体智者求教,在苏萨举行希腊—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此举旨在(

)A.获得当地民族的政治认同 B.塑造亲民爱民的政治形象C.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D.推行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8.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大帝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统治这庞大的帝国。在他远征期间,帝国的事务都源源不断地自后方传来,一切皆由他本人处理,而帮他处理政务的亲信却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这说明帝国(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缺乏良好的权力运行机制C.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 D.有效防止了君主亲信专权9.罗马人从帝国的各个种族集团(意大利人、埃及人、克尔特人、达西亚人、利比亚人等)中招募士兵,士兵学会了拉丁语,了解并服从罗马的法律,采用罗马的宗教。由此可知(

)A.罗马军队是帝国扩张的核心力量 B.罗马军队是经济掠夺的主要角色C.罗马军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D.罗马军队是种族压迫的集中表现10.随着罗马契约法的出台,契约因素逐渐压倒了血缘因素。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比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等,强调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这体现出古罗马法(

)A.以自然法观念为核心理论 B.特别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C.对后世法律制定影响深远 D.建立了发达的民主政治体制11.11世纪法兰克的安茹伯爵富尔克不仅对领地的民众百般苛待,甚至将自己的妻子们一个个杀死,担心冤魂惊扰的他因此长期失眠。1046年,富尔克携巨资前往巴勒斯坦,暂居后身心状态好转,富尔克此后多次前往耶路撒冷朝觐。富尔克的经历反映了(

)A.西欧的生活环境恶劣 B.阿拉伯医学水平精湛C.基督教具有深刻影响 D.罗马正统转移至中东12.下列的历史现象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雅典城邦制民主政治出现

②亚历山大东征推广希腊文化③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为国教

④欧洲一些自治城市兴办大学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13.以下关于世界古代史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公元前8世纪,亚述对外扩张,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有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B《摩奴法典》规定:“(人类始祖)命婆罗门学习和传授吠陀,执行祭……身低贱的人,若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国王应该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说明当时印度人职业世袭,生活界线分明。C阿富汗出土的犍陀罗佛像,创作于公元2至3世纪,五官和头发造型都与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极为相似。印证了古希腊文化开始传入西亚地区。D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出土了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瓷器云龙纹青花梅瓶片。15世纪左右东非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频繁。A.A B.B C.C D.D14.早在10世纪,波斯的《医典》就介绍了中医的脉学。后来,中国画与波斯绘画逐渐融合,波斯细密画由此产生,而郭守敬在研制《授时历》时也参考了波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的《万年历》;15世纪前后,波斯著名诗人萨迪的名篇《蔷薇园》、《果园》传入中国,并流传至今。这一现象(

)A.拓展了两国的文化内涵 B.极大促进了西学东渐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文化的普及 D.得益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15.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材料表明大秦(

)A.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 B.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C.基督教成为其国教 D.与中国处于联系隔绝状态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大流士为了便于调遣军队,传达政令,除了利用赫梯、亚述原有的驿道外,又修筑了许多新的驿道。驿道沿途设有驿站,驿站附设旅馆,随时都有信差备马以待。从苏萨到小亚爱斐斯的“御道”,是所有驿道中最长的一条,全程2400公里,每20公里设一驿站。苏萨发出的命令和文件,站站相传,日夜不停,7天即可到达终点,而一般商队却要走3个月。另一条重要干线起自巴比伦城,横贯伊朗高原,东达大夏和印度边境。为了保护驿道的交通安全,在沿途各地区和沙漠的边界,在大河的渡江处,都修筑有防御工事和驻扎卫戍部队。——摘编自谢玉珊、徐虎《大流士一世改革与波斯帝国的全盛》材料二

影响帝国城市的另一个因素是罗马的道路系统。交通要道把整个帝国连为一体,从伊布拉坎(今天的约克),经由梅蒂奥拉努和君士坦丁堡的陆路,一直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最初,这些交通要道是为了军事和国家目的而开发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帝国早期,但是它们也被广大公民所使用。路上有3种类型的歇脚点:城市、过夜的旅馆和换马的地方。这些歇脚点之间最长的距离大约是20罗马里(30千米),并且一般情况下每8到10罗马里就有一个歇脚点。在很大程度上,主要道路确实将罗马内部联系到了一起。由于人员和货物的经过,沿线城市更容易繁荣起来。——摘编自【英】西蒙·普莱斯、彼得·索恩曼著《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道路系统的共同点。(7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帝国道路修建的影响。(8分)17.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形成璀璨的世界文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类文明的交流”展开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2.D3.C4.C5.A6.D7.A8.B9.C10.B11.C12.A13.A14.A15.A16.(1)共同点:以首都为道路系统的中心;建成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网;均设有驿站或歇脚点等服务场所。(2)影响:改善了帝国内部的交通;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后世交通建设提供了借鉴。17.示例:观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社会进步。论述:公元前3世纪后,创立于印度的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交融,逐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