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秘书活动的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1/03/wKhkGWX6eSKAR0WEAAGdBwl4fTI082.jpg)
![苏轼秘书活动的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1/03/wKhkGWX6eSKAR0WEAAGdBwl4fTI0822.jpg)
![苏轼秘书活动的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1/03/wKhkGWX6eSKAR0WEAAGdBwl4fTI0823.jpg)
![苏轼秘书活动的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1/03/wKhkGWX6eSKAR0WEAAGdBwl4fTI0824.jpg)
![苏轼秘书活动的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1/03/wKhkGWX6eSKAR0WEAAGdBwl4fTI0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文学,书法,绘画,诗词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故而这些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成果非常丰富,之前对苏轼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这些领域,而苏轼关于秘书方面的研究一直很少有人涉足。苏轼其曾经有过一段秘书经历,在元佑元年(1086年)他曾经担任中书舍人,元佑二年至三年(1087年-1088年)又担任过翰林学士,虽然短暂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多次外任为官,他将自己所见所感写成许多优秀的公文,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公文写作的理论。本文拟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苏轼的秘书经历和秘书实践以及公文写作理论,拓展对苏轼的研究内容,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可以学习到苏轼的优秀之处。一、苏轼的生平和创作成就苏轼,字子瞻,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年少就已经闻名天下,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甚至感叹“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但苏轼的仕途坎坷一生,几起几落,陷入过“乌台诗案”,也卷进新旧党争。虽然屡次被贬谪,但苏轼并没有消沉下去,反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这些苦难,因而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勤于政事,造福百姓。他在起起伏伏之中,也在用自己的笔去记录自己经历过的,他的诗词以反映现实为主。他对词的贡献不仅仅是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词句,他的词在词的风格从婉约派转为豪放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还明确提出“士人画”,对书画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坎坷曲折的从政之路《宋史》记载:“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古代有一句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苏轼20岁的时侯就已经中了进士,可见其的才华。中了进士后,苏轼本就该任官了,突然其母亲去世,在宋代父母去世,官员按规矩需要守孝三年。直到嘉祐五年(1060年),苏轼守完孝至京,任福昌县簿,苏轼坎坷的官途也就从这里开始了。福昌县簿品级虽然算不上不很高,但福昌县距离开封不过三百多里地,走驿道几天就可以到达京师。不久后苏轼被欧阳修推荐进了秘阁,“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百十年间在制策方面,北宋能和苏轼相比的只有一人,可见其政治能力。按理说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苏轼的仕途应该一帆风顺,但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调离京师到地方任职,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失意点。但苏轼并没有消沉下去,这几年他历任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年)时,苏轼又遭遇了一次打击,他担任湖州知州时,遇上了“乌台诗案”。苏轼本就是因为与新党不和,自请离开京师,在地方上任职时苏轼看到了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弊端,像涉嫌朝廷放贷的青苗法、两浙路严苛的食盐专卖法、鼓励人告密的手实法等。苏轼对于这些都极为反感,于是便诉诸诗词,对新法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批评和讽谏。而在当时,王安石早就于熙宁九年(1076年)二次罢相,变法事业的主导者已经从王安石变为神宗本人。当时的变法已经成为皇帝亲自部署的国策,反对变法就是反对神宗的既定决策,苏轼的下场可想而知。不过万幸的是,他只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苏轼的几次起落都与新旧党有关。哲宗即位后,由高太后听政,至此新党势力倒台。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而后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苏轼的一生因新旧党争起起落落,但苏轼并不拘泥于新旧党之分,他第三次被贬就是因为在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了分歧,他的立场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只会是天下的黎民百姓。(二)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因为新旧党之争起起伏伏,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审讯了130天,侥幸逃脱。因为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朝廷内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而苏东坡恰恰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不久被贬黄州。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由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太后任用司马光为相,苏东坡也是青云直上。他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然而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了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取消。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苏东坡于1091年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又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1093年,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变本加厉打击元祐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更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不久又再度被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苏轼虽然仕途屡遭打击,但挫折也造就了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深深印在他每一句诗中,正是被贬黄州后,他写下了著名的《定风波》。那首记事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的春天,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他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过了一会儿,天就晴了。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苏轼的乐观旷达可见一斑。“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词也贯穿了苏轼坎坷一生的真实写照。(三)令人瞩目的文艺成就苏轼的文学成就斐然,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甚至有人认为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是一位散文大家,也是一位语言艺术的巨匠。他遣词造句的本领是很高的,他的文句,被后人评为“晓畅、疏放,而又波摇浪起,如海如潮。”晓畅、疏放,这正是苏轼散文的特色。苏轼一生写过两千多首诗词,他继柳永之后,对宋词的词体进行了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局面,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在苏轼之前宋朝诗词的风格主要是婉约派,而自苏轼之后则以豪放派为主,苏轼可以说是那个承上启下的人。苏轼还十分擅长于写行书、楷书,在宋代时候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人们称为“宋四家”。他曾经专门学习过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而自古书画不分家,在绘画方面,苏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绘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苏轼的秘书经历和实践苏轼虽然仕途坎坷,但也有过一段较为辉煌的时间,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被司马光召回汴梁,成为有名的“元佑大臣”。他在元佑初年至元祐三年,相继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近臣,负责起草诏书,陪伴宋哲宗读书等事务。(一)短暂的秘书经历苏轼虽然年少成名,但其仕途坎坷,在将近五十岁时才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地方官生涯。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由高太皇太后听政,召司马光入汴梁主持国政。司马光次年担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正是司马光起用了苏轼,召他回汴梁,任礼部郎中,六品官,苏轼的人生看上去要开始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回京不过十余天,朝廷又有告下:苏轼迁起居舍人,入侍延和殿,赐银绯,苏轼一下子成了皇帝身边的近臣。不久苏轼又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草拟诏书。在宋代,翰林学士知制诰是三品,宰相则是二品,苏轼这时已经基本接近宋代一个文官仕途的顶点了。次年七月苏轼又兼任侍读,为小皇帝讲解经史以及为政之道。苏轼到了汴梁半年后司马光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人身居高位,自然成为了人们攻击的对象。次年正月开始,政治风暴不断地向苏轼袭来,有多达几十份奏表想要弹劾苏轼,苏轼陡然间成为众矢之的。而司马光死后,党争也再度兴起,虽然苏轼不想要参与其中,但还是被卷入了,甚至隐然成为“蜀党”领袖。而“蜀党”与“洛党”的相争,早就已经不像王安石变法那时候的争论了,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争斗而争斗,毫无原则性可言。有一次苏轼担任主考官,出了一道考题,题目是:“今朝廷欲思仁祖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偷;欲法神考之励精,而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流入于刻。”当时很多官员都非常反对这个考题,屡次上表给高太皇太后,他们认为这个考题表明苏东坡对宋仁宗以及神宗的大不敬,请求审问苏东坡。就这样,在党同伐异中,苏轼渐渐地心灰意冷,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自请外任杭州,终于离开了汴梁这个是非之地。(二)丰富的秘书实践1.辅助决策《宋史》记载:杭僧净源,旧居海滨,与舶客交通,舶至高丽,交誉之。元丰末,其王子义天来朝,因往拜焉。至是,净源死,其徒窃持其像,附舶往告。义天亦使其徒来祭,因持其国母二金塔,云祝两宫寿。轼不纳,奏之曰:“高丽久不入贡,失赐予厚利,意欲求朝,未测吾所以待之厚薄,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寿之礼。若受而不答,将生怨心;受而厚赐之,正堕其计。今宜勿与知,从州郡自以理却之。彼庸僧猾商,为国生事,渐不可长,宜痛加惩创。”朝廷皆从之。未几,贡使果至,旧例,使所至吴越七州,费二万四千余缗。轼乃令诸州量事裁损,民获交易之利,无复侵挠之害矣。苏轼这次处理高丽王子的事件,就是十分明显的“辅助决策”案例。高丽王子想要借祭拜杭州僧人净源来向两宫祝寿,来骗取丰厚回报,苏轼上奏挑明了利害关系,辅助朝廷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贡使果至”,避免了国家利益的损失。《宋史》记载: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夏人入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乱之渐”。苏轼在元佑二年的时候,又兼任侍读,陪伴皇帝读书学习,讲解知识。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对其人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举足轻重的,而苏轼就是这么一个老师。苏轼对哲宗耐心教导,希望能让宋哲宗有所启发。在哲宗读祖宗《宝训》时,涉及时事时,苏轼也乘此机会向小皇帝哲宗进言,而且毫不讳言,直接指出了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但苏轼也不是不分时机的,而是在小皇帝宋哲宗学习《宝训》又刚好涉及到时事,方才进言的。如果说能够能言直谏是一个秘书应该有的品质,那么是否能在恰当的时机去劝谏是检验一个秘书是否优秀的试金石。2.协调关系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新政开始推行后,苏轼不因为赞同新法,被王安石赶出了汴梁到地方上任职,但苏轼却没有消沉下去,反而利用任职一方的便利去感受新法带来的好与坏。苏轼在地方任职,身处在新政实施的第一线,能够亲身感受到新法对老百姓的影响,他积极的“因法以便民”。多年在新政实施第一线的感受甚至影响到苏轼后来的政治生涯,元佑初年时,司马光担任宰相,想要将新法尽数废除,苏轼也站出来反对司马光将新法尽数废除,认为应该保留对老百姓有利的措施。苏轼不拘泥于党派之争,真正能让他挂心的只有老百姓。他能够积极协调新法实施与百姓之间的关系,让“民赖以安”。3.办理事务在苏东坡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他大概拟写了有八百道圣旨,现在都收在苏轼的文集中。这些文章大都铿锵有声,妥帖工巧,简练明确。拟写一篇合格的圣旨往往需要引经据史,有大量的例证譬喻,但这类文字苏东坡写起来易如反掌,所写的诏示不仅能符合要求,还有一定的文学性。苏轼在元佑初年担任翰林学士等职,负责为皇帝撰写圣旨,可以说是十分合格的。
参考文献[1]脱脱,阿鲁图.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2]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3]魏禧.魏叔子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4]王晓红.苏轼的秘书能力[J].秘书,2011,1:27-28.[5]王艳军.苏轼选任及其影响下的元祐秘书省职[J].北方论丛,2018,5:114-118.[6]姚刚.读东坡文状学秘书之道[J].秘书之友,2015,10:43-44.[7]王晓红.从“名人秘书”苏轼谈秘书的写作能力[J].渭南师范学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速网络传输的配置方法
- 文化艺术品交易免责协议书
- 宿舍舍长述职报告
- Tectoquino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O-2545-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Ethyl-2-chloronicotin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说明文书撰写指南与范例参考
- 3R-5S-5-1-1-Biphenyl-4-ylmethyl-3-methyl-2-pyrrolidino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跨境贸易物流合作服务协议
-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知识解读
- 继承人股权转让协议书
- 保障性住房配套公建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 【基于杜邦分析的雅戈尔盈利能力分析9900字】
- 桥面系小型构件遮板等预制场施工方案
- 高二语文早读材料积累(1-20周)课件159张
- 2023版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 规划收费标准
- 大连理工大学信封纸
- 读《教师成长力-专业成长图谱》有感
-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邵阳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