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96-2022 河湖(库)健康评价规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38/wKhkGWX6XneAPkKPAACBXn0LSQM410.jpg)
![DB35T 2096-2022 河湖(库)健康评价规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38/wKhkGWX6XneAPkKPAACBXn0LSQM4102.jpg)
![DB35T 2096-2022 河湖(库)健康评价规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38/wKhkGWX6XneAPkKPAACBXn0LSQM4103.jpg)
![DB35T 2096-2022 河湖(库)健康评价规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38/wKhkGWX6XneAPkKPAACBXn0LSQM4104.jpg)
![DB35T 2096-2022 河湖(库)健康评价规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38/wKhkGWX6XneAPkKPAACBXn0LSQM4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20.30
CCSZ04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096—2022
河湖(库)健康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forriver,lakeorreservoirhealthassessment
DB35/T209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水利厅、三明市水利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福
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公司、福建省水资源与河务管理中心、福建水利电
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光球、李茜、苏玉萍、王晓昇、王彬彬、李宝银、章新华、陈吉明、丘轲昌、
李朝阳、许敬诚、詹冯达、汤绍青、罗火钱、吕静、陈志强、陈凤斌、杨满根。
II
DB35/T2096—2022
河湖(库)健康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湖(库)健康评价的评价指标及方法、评价结果及呈现。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境内流域面积200km²以上河流(不包括入海河口)、湖泊及水库的健康状况
评价;流域面积小于200km²的河流(不包括入海河口)、湖泊及水库的健康状况评价参照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201防洪标准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395—2020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T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河湖(库)健康river,lakeorreservoirhealth
河湖(库)生态状况良好,并具有可持续的社会服务功能。
注1:河湖(库)生态状况包括河湖(库)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
注2:可持续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指河湖(库)在具有良好的生态状况基础上,并具有可持性地续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
的能力。
[来源:SL/T793—2020,3.1,有修改]
3.2
河湖(库)健康评价river,lakeorreservoirhealthassessment
对河湖(库)生态状况与社会服务功能,以及二者的相互协调性的评价。
3.3
河湖(库)岸带river,lakeorreservoirzone
对河湖(库)岸划定一定区域作为生态管制空间。
注:流域面积在1000km²以上的河流,或穿越设区市城区的河段预留两岸各不少于50m的区域;流域面积在200km2
至1000km²之间的河流,或穿越县城及重要乡镇、开发区的河段预留两岸各不少于30m的区域;其他河流预留
两岸各不少于15m的区域。
1
DB35/T2096—2022
3.4
河湖(库)社会服务功能socialservicefunctionofriver,lakeorreservoir
河湖(库)生态系统提供的满足和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与效用。
3.5
生态流量满足ecologicalflowsatisfaction
基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满足水生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小流量,即河流中可以满足现状生态要求
的最小径流量。
4评价指标及方法
4.1指标遵循原则
4.1.1河湖(库)健康评价指标应能清晰地指示河流—环境压力的响应关系,可识别河流健康状况。
4.1.2应根据代表性指标与代表性水域及其断面进行评价,能反映评价河湖(库)生态的整体状况。
4.1.3应密切结合河湖(库)保护的目标开展评价,为河(湖)长制管理提供支持。
4.1.4应形成兼顾专业与公众需求的评价体系,为河流监管与社会监督提供支持。
4.1.5应根据河湖(库)规范范围空间尺度以及评价指标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和成果,选择科
学合理的调查方法。
4.2指标选择要求
4.2.1应符合科学认知要求,基于现有的科学认知,可以判断评价指标变化的驱动要素。
4.2.2评价数据宜在现有监测统计成果基础上进行收集整理,或通过补充监测手段获取。
4.3核心指标体系
核心指标体系如下,具体内容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目标层:河湖(库)健康;
——亚目标层:生态状况与社会功能状况;
——准则层(即5个核心指标):水文水资源完整性、物理结构完整性、化学完整性、生物完整
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以下简称“社会服务”);
——指标层:分为河流和湖泊(水库)两类,并给出相应指标和权重。
4.4权重的设定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权重赋分评价河湖(库)的健康情况,权重设定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4.5指标数据采集
指标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来源见附录B。
4.6调查监测方法
调查监测应按SL/T793—2020的要求进行。
4.7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与赋分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赋分方法应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
2
DB35/T2096—2022
4.8指数计算方法
4.8.1河湖(库)生态状况指数,按式(1)计算。
=×+×+×+×····(1)
式中:
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𝐻𝐻𝐻𝐻𝑟𝑟𝐻𝐻𝐻𝐻𝑤𝑤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𝑊𝑊𝑊𝑊𝑊𝑊𝑊𝑊𝑊𝑊𝑊𝑊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
REI——生态状况指数;
HDr——水文水资源完整性准则层得分;
HDw——水文水资源完整性准则层权重;
PHr——物理结构完整性准则层得分;
PHw——物理结构完整性准则层权重;
WQr——化学完整性准则层得分;
WQw——化学完整性准则层权重;
AFr——生物完整性准则层得分;
AFw——生物完整性准则层权重。
4.8.2河湖(库)社会服务功能状况指数,按式(2)计算。
=×+×+×·······(2)
式中:
𝑆𝑆𝑆𝑆𝑆𝑆𝑅𝑅𝑅𝑅𝑟𝑟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𝑃
SSr——社会服务功能状况指数;
RHr——功能状况得分;
RHw——功能状况权重;
RMPr——管护状况得分;
RMPw——管护状况权重;
PPr——公众评价得分;
PPw——公众评价权重。
4.8.3河湖(库)健康指数按式(3)计算。
=(×+×)··········(3)
式中:𝑛𝑛
𝑅𝑅𝑅𝑅𝑅𝑅∑𝑖𝑖=1𝑅𝑅𝑅𝑅𝐼𝐼𝑖𝑖𝑅𝑅𝑅𝑅𝑤𝑤𝑖𝑖𝑆𝑆𝑆𝑆𝑟𝑟𝑖𝑖𝑆𝑆𝑆𝑆𝑤𝑤𝑖𝑖
RHI——河湖(库)健康指数;
REIi——第i个评价生态状况指数;
REwi——第i个评价生态状况权重;
SSri——第i个评价社会功能状况指数;
SSwi——第i个评价社会功能状况权重。
5评价结果及呈现
5.1评价结果与分级
河湖(库)健康指数(RHI)根据得分结果划分为五档,并根据相应分级赋予指定二维码颜色:大
于等于85分为非常健康,以蓝色表示;大于等于70小于85分为健康,以绿色表示;大于等于60小于
70分为亚健康,以黄色表示;大于等于40小于60为不健康,以橙色表示;小于40分为病态,以红色
表示。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化学、生物、社会服务功能五个准则层的相应得分以雷达图形式表现。
3
DB35/T2096—2022
5.2结果呈现
河湖(库)健康指数分级和颜色标识应符合表1的规定,河湖(库)健康评价雷达图应符合图1的
规定。
表1河湖(库)健康指数分级和颜色标识
河湖(库)健康指数(RHI)范围评价分级河湖(库)健康二维码颜色
85≤RHI<100非常健康蓝
70≤RHI<85健康绿
60≤RHI<70亚健康黄
40≤RHI<60不健康橙
0≤RHI<40病态红
水文水资源
10
8
6
4
社会服务功能物理结构
2
0
生物化学
图1河湖(库)健康评价雷达图示意图
5.3评价报告
河湖(库)健康评价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前言:开展河湖(库)健康评价的背景和意义,评价方法;
b)河流和水库概况:流域和经济社会概况,河流和水库概况介绍,存在的主要问题;
c)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评价范围、指标体系、监测方案、监测点位或河段选择、数据采集方法
选择、成果评价;
d)评价指标赋分结果: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化学、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5个准则层,分析
河湖(库)健康赋分分布情况;
e)河湖(库)健康评估结果:主要流域河流和重要湖库的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和保护对策分析。
5.4成果推送
根据河湖(库)健康指数范围,生成相应评价等级河湖(库)健康二维码,二维码的颜色与河湖(库)
健康指数赋分范围相对应,二维码的内容体现指标的综合情况,可通过微信、短信、闽政通App等载体
向社会公布。
4
DB35/T2096—2022
A
A
A
附录A
(规范性)
河湖(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赋分权重
河湖(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赋分权重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河湖(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赋分权重表
目标层亚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名称名称权重名称权重河流权重湖泊(水库)权重
水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0.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0.5
水资源0.2生态流量满足程度0.5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0.5
完整性年径流变差系数备选年径流变差系数备选
物理河流纵向连通性0.3湖泊(水库)连通性备选
结构0.2湖泊(水库)岸带自然状
河岸带自然状态0.71.0
完整性态
生
水质优劣程度0.7水质优劣程度0.4
水体自净氧平衡能力0.3水体自净氧平衡能力0.3
态化学
河0.3—-水体营养状况0.3
0.7完整性
底泥污染状况备选底泥污染状况备选
状
湖水体感官指标备选水体感官指标备选
鱼类保有指数1.0鱼类多样性指数0.5
况
(库)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密
——0.5
度)
生物
健0.3生物入侵状况备选生物入侵状况备选
完整性
产毒蓝藻占浮游植物比
备选产毒蓝藻占浮游植物比例备选
康例
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备选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备选
功能河道供水保证率0.2
社湖泊(水库)功能状况0.4
状况河道防洪达标率0.2
会社会
管护
功服务河道管护0.1湖泊(水库)管护0.1
0.31.0状况
能功能
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
状完整性公众公众
公众环保意识0.5公众环保意识0.5
况评价评价
公众节水意识公众节水意识
备选指标被启用时,通过征求专家意见打分分配权重。水体感官指标,可通过浊度和透明度指标进行赋分,或放入公
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价中进行赋分。
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达标率已经体现在(地表水)水质优劣程度指标中。
5
DB35/T2096—2022
B
B
B
附录B
(资料性)
评价指标调查监测方法和数据主要来源
评价指标调查监测方法和数据主要来源见表B.1。
表B.1评价指标调查监测方法和数据主要来源
编调查范围获取频次或
指标层数据主要来源
号或断面评价周期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流/水库所属流域1自然年水资源公报
相关河流水文站调查数据和
2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河流监测断面1自然日
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湖泊(水库)所属
3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1自然日相关河流水文站调查数据
流域及监测断面
4河流纵向连通性整条河流1自然年遥感结合现场调查结合
5湖泊(水库)连通性湖泊(水库)1自然年遥感结合现场调查结合
整条河流或
6河湖(库)岸带情况实时遥感结合现场调查结合
整个湖泊(水库)
国家、省级和
7水质优劣程度实时福建生态环境厅和福建省水文资源勘测中心
小流域监测断面
8水体营养状况湖泊(水库)实时福建生态环境厅和福建省水文资源勘测中心
国家、省级和
9水体自净氧平衡能力实时福建生态环境厅和福建省水文资源勘测中心
小流域监测断面
整条河流或
10鱼类保有指数1自然年现场调查、线上线下问卷结合咨询专家
整个湖泊(水库)
整条河流或
11生物入侵情况1自然年现场调查、线上线下问卷结合咨询专家
整个湖泊(水库)
12浮游植物密度湖泊(水库)2自然年现场监测结合年度监测报告
福建省各县(市、区)提供水资源承载力报
整条河流或
13河道功能状况1自然年告
整个湖泊(水库)
福建省各县(市、区)提供防洪数据
14湖泊(水库)功能状况湖泊(水库)1自然月相关河流水文站调查数据
整条河流或年总调查人数
15管护状况现场调查结合线上线下问卷
整个湖泊(水库)宜大于100人
整条河流或年总调查人数
16公众评价现场调查结合线上线下问卷
整个湖泊(水库)宜大于100人
6
DB35/T2096—2022
C
C
附录C
(规范性)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与赋分方法
C.1水文水资源完整性
C.1.1水资源开发利用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评价河流和湖泊(水库)地表水供水量占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地
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按式(C.1)计算,赋分标准应符合表C.1的规定。
WRU=×100··················(C.1)
WR
𝑊𝑊𝑊𝑊
式中:
WRU——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WU——河湖(库)流域地表水供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104·m3);
WR——多年河湖(库)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单位为万立方米(104·m3)。
表C.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指标分级阈值及赋分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20≤30≤40≤50≤60>60
赋分100806040200
C.1.2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C.1.2.1河流生态流量是指为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而必须维持的流量过程。
对于常年有流量的河流,宜采用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进行表征。分别计算4月至9月及10月至翌年3月最小
日均流量占相应时段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赋分标准应符合表C.2的规定,取二者的最低赋分值为河流生
态流量满足程度赋分。
表C.2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指标分级及赋分
10月至翌
≥30≥20≥15≥10≥5<5
年3月
最小日均流量占比(%)
4月至9月≥50≥40≥30≥20≥10<10
赋分100806040200
EBFI≥95(95,85](85,75](75,65](60,65]<60
生态基流满足程度(%)
赋分100806040200
C.1.2.2当采样点数据采集条件不满足上述要求时,亦可通过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表征,采用评价
断面生态基流目标值满足天数占评估年总天数的百分比,按式(C.2)计算,赋分标准应符合表C.2的规定。
7
DB35/T2096—2022
=×100················(C.2)
𝐷𝐷𝑚𝑚
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𝐷𝐷
式中:
EBFI——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
Dm——评估年生态基流目标值满足天数,单位为天(d);
D——评估年总天数,单位为天(d)。
C.1.3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
湖泊/水库最低生态水位宜选择规划或管理文件确定的限值,或采用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法、
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等确定,湖泊(水库)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标准应符合表C.3的规定。
表C.3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
湖泊/水库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
年内日均水位均高于最低生态水位100
年内日均水位出现某个值低于最低生态水位,但连续3d滑动平均水位不低于最低生态水位75
连续3d滑动平均水位低于最低生态水位,但连续7d滑动平均水位不低于最低生态水位50
连续7d滑动平均水位低于最低生态水位,但连续60d滑动平均水位不低于最低生态水位30
连续60d滑动平均水位低于最低生态水位0
C.2物理结构完整性
C.2.1河流纵向连通性
纵向连通性是指在河流系统内生态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纵向联系,反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
纵向连通的干扰状况。河流纵向连通是其能量及营养物质的传递鱼类等生物物种迁徙的基本条件。根据
单位河长内影响河流连通性的建筑物或设施数量评价,有生态流量或生态水量保障,有过鱼设施且能正
常运行的不在统计范围内。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按式(C.3)计算,赋分标准应符合表C.4的规定。
W=·····················(C.3)
𝑁𝑁
𝐿𝐿
式中:
W——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
N——河流的断点或节点等障碍物数量(如闸、坝等),已有过鱼设施的闸坝不在统计范围之列;
L——河流的长,单位为千米(km)。
表C.4河流纵向连通性赋分标准
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标分级阈值及赋分
纵向连通性(W)(河长L≥100km,个/100km)
0≤1≤2.5≤5>5
纵向连通性(W)(河长L<100km,个/50km)
赋分10080604020
8
DB35/T2096—2022
C.2.2湖泊(水库)连通性
湖泊(水库)连通性赋分,按式(C.4)进行计算。环湖(水库)河流纵向连通性赋分标准应符合
表C.5的规定,采用区间线性差值赋分(100分除外),以最低赋分值为该环湖(水库)河流的连通性
赋分。
()
···················(C.4)
=𝑁𝑁s
∑𝑛𝑛=1𝐶𝐶𝐶𝐶𝐶𝐶𝑛𝑛𝑄𝑄𝑛𝑛
𝑁𝑁s
式中:𝐶𝐶𝐶𝐶𝐶𝐶∑𝑛𝑛−1𝑄𝑄𝑛𝑛
CIS——湖泊(水库)连通指数赋分;
NS——环湖(水库)主要河流数量(条);
CISn——评价年第n条环湖(水库)河流连通性赋分;
43
Qn——评价年第n条河流实测的出(入)湖泊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10·m/年)。
表C.5环湖(水库)河流纵向连通性赋分标准
赋分标准指标分级阈值及赋分区间
连通性顺畅较顺畅阻隔严重阻隔完全阻隔
断流阻隔时间(月)0≤1≤2≤4≤12
年入湖水量占
入湖河流多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比例≥70≥60≥40≥10<10
(%)
赋分区间100≥70≥40≥20<20
C.2.3河湖(库)岸带情况
C.2.3.1岸线自然状况
河岸带是河湖水域与相邻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应依据SL/T793—2020中9.1的要求划分。
评价自然和人工河湖岸带植被垂直投影面积占河湖岸带面积比例,重点评价河湖岸带陆地范围的乔木
(6m以上)、灌木(6m以下)和草本植物的覆盖状况(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除外)。采用高分一号2
m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沿水体周边选取不少于50个点,通过目视判读获取每个点的植被覆盖度,平均
后得到整个水体的植被覆盖度。岸线植被覆盖度赋分,按式(C.5)计算,赋分标准应符合表C.6的规
定。
=,×,×100···············(C.5)
,
𝑛𝑛𝐿𝐿vc𝑖𝑖𝐴𝐴c𝑖𝑖
式中:𝑃𝑃𝐶𝐶r∑𝑖𝑖=1𝐿𝐿𝐴𝐴a𝑖𝑖
PCr——岸线植被覆盖度赋分;
Lvc,i——岸段i的长度,单位为千米(km);
L——评价岸段的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
2
Ac,i——岸段i的植被覆盖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
2
Aa,i——岸段i的岸带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
9
DB35/T2096—2022
表C.6河岸带植被覆盖度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指标分级阈值及赋分
植被覆盖率(%)>90(75,90](40,75](10,40](0,10]0
(乔木、灌木、草本)覆盖极好覆盖较好覆盖一般覆盖较差覆盖极差无植被覆盖
赋分100957550250
C.2.3.2违规开发利用水域岸线程度指标权重
违规开发利用水域岸线程度综合考虑了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率、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和
河湖“四乱”状况,采用各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各指标权重应符合表C.7的规定。
表C.7违规开发利用水域岸线程度指标权重
序号名称权重
1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率0.2
2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0.2
3河湖“四乱”状况0.6
C.2.3.3各分项指标计算赋分方法
C.2.3.3.1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率
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率是指已按照要求开展规范化建设的入河排污口数量比例。入河湖排污
口规范化建设是指实现入河湖排污口“看得见、可测量、有监控”的目标,其中包括:对暗管和潜没式
排污口,要求在院墙外、入河湖前设置明渠段或取样井,以便监督采样;在排污口入河湖处树立内容规
范的标志牌,公布举报电话和微信等其他举报途径;因地制宜,对重点排污口安装在线计量和视频监控
设施,强化对其排污情况的实施监管和信息共享。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率,按式(C.6)计算。如
出现日排放量大于300方或年排放量大于105方的未规范化建设的排污口,该项得0分,赋分标准应符
合表C.8的规定。
=×100·····················(C.6)
𝑁𝑁𝑖𝑖
𝑅𝑅𝐺𝐺𝑁𝑁
式中:
RG——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率;
Ni——开展规范化建设的入河排污口数量(个);
N——入河湖排污口总数(个)。
表C.8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率评价赋分标准
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率指标分级及赋分区间
指标分级优良中差劣
赋分区间≥80≥60≥40≥20<20
10
DB35/T2096—2022
C.2.3.3.2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
评价入河湖排污口合规性及其混合区规模,赋分标准应符合表C.9的规定。取其中最差状况确定最
终得分。
表C.9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赋分标准
入河湖排污口设置情况赋分
河湖水域无入河湖排污口。80~100
1)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均无入河湖排污口;
60~80
2)仅排污控制区有入河湖排污口,且不影响邻近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其它水功能区无入河湖排污口。
1)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均无入河湖排污口;
2)河流:取水口上游1km无排污口;排污形成的污水带(混合区)长度小于1km,或宽度小于河
40~60
宽;
3)湖泊/水库:单个或多个排污口形成的污水带(混合区)面积总和占水域面积的1%~5%。
1)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存在入河湖排污口;
2)河流:取水口上游1km内有排污;排污口形成污水带(混合区)长度大于1km,或宽度为河宽;20~40
3)湖泊/水库:单个或多个排污口形成的污水带(混合区)面积总和占水域面积的5%~10%
1)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存在入河湖排污口;
2)河流:取水口上游500m内有排污口;排污口形成的污水带(混合区)长度大于2km,或宽度大
0~20
于河宽;
3)湖泊/水库:单个或多个排污口形成的污水带(混合区)面积总和超过水域面积的10%。
C.2.3.3.3河湖“四乱”状况
“四乱”扣分时应考虑其严重程度进行判定,按照每公里河长发现问题数设定该河段“四乱”状况
等级,“四乱”状况等级标准应符合表C.10的规定,河湖“四乱”问题认定及严重程度分类应符合表
C.11的规定。
表C.10河湖“四乱”状况等级标准
状况等级健康良好较差严重重大
问题数量一般问题数为<22≤一般问题数为≤5较严重问题>0较严重问题>1重大问题>1
表C.11河湖“四乱”问题认定及严重程度分类
问题严重程度
序号问题描述
类型一般较严重重大
1围垦湖泊的√
2未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围垦河流的,或者超批准范围围垦河流的√
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高秆作物、林木(堤防防护林、河道防
3√
浪林除外)5000m2以上的
乱占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高秆作物、林木(堤防防护林、河道防
4√
浪林除外)1000m2以上、5000m2以下的
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高秆作物、林木(堤防防护林、河道防
5√
浪林除外)1000m2以下的
6擅自填堵、占用或者拆毁江河的故道、旧堤、原有工程设施的√
11
DB35/T2096—2022
表C.11河湖“四乱”问题认定及严重程度分类(续)
问题严重程度
序号问题描述
类型一般较严重重大
擅自填堵、缩减原有河道沟汉、贮水湖塘洼淀和废除原有防洪围堤
7√
的
8自调整河湖水系、减少河湖水域面积或者将河湖改为暗河的√
9擅自开发利用沙洲的√
10乱占围网养殖等非法占用水面面积超过5000m2以上的√
11网养殖等非法占用水面面积超过1000m2以上、5000m2以下的√
12围网养殖等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乳房疾病课件
- 内科学第四章 胃炎课件
-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多彩的消费》课件
- 《牛肉基本知识》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方圆实色五色电子打火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充电式紫外线消毒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频扬声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潮型地板基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PHOTOSHOP教案 学习资料
- 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文档
- 《游戏界面设计专题实践》课件-知识点5:图标绘制准备与绘制步骤
- 自动扶梯安装过程记录
- 智慧供热管理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帕金森病的言语康复治疗
- 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调研分析报告
- 上海星巴克员工手册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读与大单元设计思路
- 猫狗创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