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有机制备实验_第1页
高考化学有机制备实验_第2页
高考化学有机制备实验_第3页
高考化学有机制备实验_第4页
高考化学有机制备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实验”在高考中频频出现,主

要涉及有机物的制备、有机物官能团

性质的实验探究等。常常考查蒸播和

分液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率的

计算等问题有机。这需要同学们掌握

课本上有机制备试验以及前面复习过

的蒸镭、分液等有机物常用的分离提

纯方法。

•把握六个关键,突破有机物制备实验

一、把握制备过程

择合

设计

原料和确定理

目标产一制备一计

3径

品原理算

根据官能团

性综合组分的化学及

性质分析发

,物理性质,特别是

生的反应,安溶解情况、熔沸点

同时也能分满差异选择合理操作。

析出杂质、同时熟悉操作注意

事项

二、值得关注的物理性质规律

1.一般而言,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熔

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2.一般而言,离子晶体熔沸点大于分子晶体熔

沸点。

3.一般而言,有机物容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但含有一OH、-CHOv-COOH等基团的小

分子有机物易溶于水,其中乙醇极易溶于水。

4.一般而言,离子化合物更容易溶解在水中。

三、熟悉常考问题

⑴有机物易挥发,因此在反应中通常要采

用冷凝回流装置,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提

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

⑵有机反应通常都是可逆反应,且易发生

副反应,因此常使某种价格较低的反应物过

量,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

率,同时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以减

少副反应的发生。

(3)根据产品与杂质的性质特点选择合适的

分离提纯方法,如蒸储、分液等。

如重点关注的操作要点

L萃取:萃取剂要求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

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萃取剂与原溶剂

互不相溶;溶质与萃取剂不反应。

2.分液: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

3.蒸福:需加沸石防止暴沸;温度计的水银

球在蒸窗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水从冷凝管下

口进上口出。

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方法适用条件实例说明

分液时下层液体

互不相溶的液态分离CC14和从下口流出,上

萃取

混合物水等层液体从上口倒

两种或两种以上在蒸馈烧瓶中放

分离酒精和

蒸储互溶的液体,沸少量碎瓷片,防

点相差较大止液体暴沸

4.蒸发结晶:加热过程不断搅拌,以免局部过热;

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5.蒸发浓缩: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

6.过滤:“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上烧杯口

紧靠玻棒,玻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

靠下烧杯内壁

7.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安全瓶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导管应短进长出;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

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停止吸滤时,先拆下连接

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以防

倒吸;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五、盘点常用仪器及装置

(1)常用仪器

r

三颈烧瓶滴液漏斗梨形分液漏斗恒压滴液漏斗

球形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布氏漏斗

(2)典型装置

①反应装置②蒸t留装置

球形冷凝管

,长导管

嘛作用

冷凝作用

防制吸收

吸收剂

③抽滤装置

抽油瓶

W

④高考真题中出现的实验装置

特别提醒球形冷凝管由于气体与冷凝水接触时间长,

具有较好的冷凝效果,但必须竖直放置,所以蒸播装

置必须用直形冷凝管。

模拟题中出现过的蒸储、冷凝装置或仪器

冷嘴

⑥教材中出现过的蒸僧、冷凝装置或仪器

图322有机台或反应的一片装量

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①的蒸惬

在250mL燕华烧瓶中,通过玻璃港斗倒入100mL工业

乙仲,再在烧瓶中投入1〜2粒素烧变月②.装好蒸僧装置

(如图卜8),往冷凝器中通入冷却水,加热蒸偏,蒸偏产物以

每秒3〜4清为宜,分别收集以下保分:

77c以下mL;

77〜79CmL;

79c以上mL.

图18

六、熟悉课本实验

①实验室制乙烯浸透了石蜡碎瓷片

油的矿渣棉

石蜡油分解实验装置

想的酸性

.CCU

•/一二!溶液

:冷液

CD

5

反(选

7)(

P3性质

,

浸应

②苯

③苯的硝化反应(选修5,P37)(性质)

④乙酸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备

(必修2,P75)(选修5,P63)(性质,制备,重点)

1、原料:乙醇、乙酸、浓H2so八饱和Na2cO3溶液

2、反应原理

o0

II18浓H2s。4II18

CH3—c—OH+H—OC2H5、、CH3—C—OC2H5+H20

3、

4、导管的作用如何?

导气兼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

5、为什么导管口不能伸入Na2c。3溶液中发

防止倒吸.

6、浓硫酸的作用如何?

催化剂和吸水剂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

7、饱和Na2c。3溶液的作用如何?

a、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利

于分层;

b、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无味的CH3coONa而

被除去;

C、C2H50H被Na2c。3溶液吸收,便于除去乙酸及乙

醇气味的干扰。

8、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思考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的

措施?

(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过量乙醇

(2)减小生成物浓度:蒸出乙酸乙酯

(3)升温:加热(4)浓硫酸做催化剂、吸水剂

例: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

酯。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密度

熔点/℃沸点/℃水溶性

\/(g•cm-3)

苯甲酸122.42491.27微溶

甲醇-9764.30.79互溶

苯甲酸

-12.3199.61.09不溶

甲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25mL水(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

a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在

S实际实验中,甲醇、苯甲酸的物

察质的量之比远大于理论上物质的

F量之比,目的是O装

置c中除加入甲醇、苯甲酸与浓

硫酸外还需要加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

法是先将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

甲醇,最后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在实际实验中,甲醇、苯甲酸的物质的

量之比远大于理论上物质的量之比,目

的曷

提高苯甲酸的利用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装置C中除加入甲醇、苯甲酸与浓硫酸

外还需要加入沸石(或碎瓷片)

解析⑴混合试剂的过程中,体试剂通常是

最先放入相应的容器中,当涉及浓硫酸与液体

有机物的混合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液体有

机物中。因苯甲酸在常温下是体,浓硫酸的

密度又比甲醇的大,故应先将苯甲酸放入烧瓶

中,再加入甲醇,最后向烧瓶中加入浓硫酸。

为防止暴沸,还需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甲醇过

量,可提高苯甲酸的利用率。

例: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

酯。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密度

熔点/℃沸点/℃水溶性

\/(g•cm-3)

苯甲酸122.42491.27微溶

甲醇-9764.30.79互溶

苯甲酸

-12.3199.61.09不溶

AB甲酯

(2)C装置上部的冷凝管的主

水要作用是,冷

却剂在冷凝管中的流动方向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

操作先后顺序为

(填装置字母代号)o

例: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

酯。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密度

熔点/℃沸点/℃水溶性

\/(g•cm-3)

苯甲酸122.42491.27微溶

甲醇-9764.30.79互溶

苯甲酸

-12.3199.61.09不溶

AB甲酯

(2)C装置上部的冷凝管的主

要作用是一冷凝回流,冷

却剂在冷凝管中的流动方向

是.从d口进入、c口流出

(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

操作先后顺序为

CFEADB(填装置字母代号)o

(2)甲醇沸点较低,易汽化,C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

□流,避免造成试剂的损失,其中冷却剂应从d口进

入、c口流出。(3)(4)反应完成后,取下冷凝管,向蒸

储烧瓶中加入水使反应液冷却,然后转移到分液漏斗

中进行萃取(主要是除去甲醇卜分液,有机层密度较

大,分液时进入锥形瓶中,其中没有反应完的苯甲酸

与Na2cO3反应,没有反应完的Na2cO3再通过过滤的

方法(利用D装置)除去,最后通过蒸储的方法得到苯甲

酸甲酯,蒸储时温度达到苯甲酸甲酯的沸点时即可开

始收集。

例: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

酯。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密度

熔点/℃沸点/℃水溶性

\/(g•cm-3)

苯甲酸122.42491.27微溶

甲醇-9764.30.79互溶

苯甲酸

-12.3199.61.09不溶

AB甲酯

(4)A中Na2cO3的作用

彘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当C装置中温度计____℃

时可收集苯甲酸甲酯。

例: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

酯。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密度

熔点/℃沸点/℃水溶性

\/(g•cm-3)

苯甲酸122.42491.27微溶

甲醇-9764.30.79互溶

苯甲酸

-12.3199.61.09不溶

AB甲酯

(4)A中Na2cO3的作用

是除去苯甲酸甲酯中的苯甲酸

D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没有反应完的Na2c。3;

当C装置中温度计199.6OC

时可收集苯甲酸甲酯。

•易错提醒•

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若要控制反应温度,应插

入反应液中,若要选择收集某温度下的微分,则应放

在支管口附近。

2.冷凝管的选择:球形冷凝管只能用于冷凝回流,

直形冷凝管既能用于冷凝回流,又能用于冷凝收集储

分。

3.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下进上出。

4.加热方法的选择

(1)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

℃,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

(2)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2。

5.防暴沸:加碎瓷片,防止溶液暴沸,若开始忘加

沸石,需冷却后补加。

真题研究

1.(2019•全国卷n,28)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醉,

熔点234.5。。100°C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

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6,

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

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

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

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

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

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

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

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

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

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

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

1,滤纸套筒

o圆底烧瓶中加入

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三-2•蒸汽导管

言7虹吸管

加几粒。3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

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

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

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

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

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

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

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

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

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

增加固液接触面积,使萃取更充分。圆

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三-2•蒸汽导管

三歹3虹吸管

加热前还要加几粒沸石。

解析实验时将茶叶研细,能增加

茶叶与溶剂的接触面积,使萃取更

加充分。乙醇为溶剂,为防止加热

时暴沸,需在加热前向乙醇中加入

几粒沸石。

索氏提取器

生石灰

咖啡因

⑵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

o与常规的萃取相比,

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1.流纸套筒

2.蒸汽导管

3.虹吸管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

研细的目的是园底烧瓶中加入

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

索氏提取器

⑵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

乙醇易挥发,易燃与常规的萃取相比,

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1.淀纸套筒

使用溶剂量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触2.蒸汽导管

解析由于溶剂乙醇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因此罂提取

过程中不可用明火直接加热。本实验中采用索氏提取器

的优点是溶剂乙醇可循环使用,能减少溶剂用量,且萃

取效率高。

(3)提取液需经“蒸储浓缩”除去大部分溶

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

O“蒸储浓缩”需

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储水、温度1.徽套筒

计、接收管之外,还有(填标号)。2.蒸汽导管

3.虹吸管

A.直形冷凝管B.球形冷凝管C.接收瓶D.烧杯

茶叶残渣

茶|索氏

生石灰索氏提取器

提取------槌_i_-------

分离r

提纯

Ja

(3)提取液需经“蒸储浓缩”除去大部分溶

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

乙醇沸点低]易浓绢“蒸储浓缩”需

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储水、温度1.徽套筒

计、接收管之外,还有AC(填标号)。2蒸.汽导管

3虹.吸管

A.直形冷凝管B.球形冷凝管C.接收瓶D.烧杯

解析提取液需经“蒸储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

乙醇作为萃取剂具有沸点低和易浓缩的优点。“蒸储浓缩”需

选用的仪器除了所给仪器外,还有直形冷凝管和接收瓶(如锥

形瓶)。

索氏提取器

ffl堂氏厂茶叶一渣4升

(索氏『生石灰

T提取—蒸僧_1_—小威-----

国4s画薄屈卧B圃翁画g

(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

和吸收O

1.漆纸套筒

2.蒸汽导管

3.虹吸管

索氏提取器

ffl如什

需索氏.生4石灰

T提取------蒸僧_1_----A座-------

国4SSB备UM豳程画g

(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

单宁酸和吸收水。

1.激R套筒

解析向浓缩液中加入生石灰能中2.蒸汽导管

3.虹吸管

和单宁酸并吸收水。

叶茶叶残渣

生石灰

蒸储._L_

分离>

提取液

粉状物咖啡因

提纯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

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

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

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

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

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

霹德,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

解析结合分离提纯咖啡因的装置及将粉状物放入蒸

发皿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凝结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

可知该分离提纯的方法为升华。

2.(2019•全国卷m,27)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

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

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C(X)II

CCXJII

浓H2s。4

on+CH3COOH

j—OCOCH3+(CH3CO)2O△

水杨酸醋酸醉乙酰水杨酸

水杨酸醋酸酊乙酰水杨酸

熔点FC157〜159—72〜-74135〜138

相对密度/(g・cm-3)1.441.101.35

相对分子质量138102180

实验过程:在100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g及醋酸酊

10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0.5mL浓

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笛左右,充分反应。

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mL冷水中,

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go

□答下列问题:

A加热。(填标号)

⑴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

A.热水浴B.酒精灯C煤气灯D.电炉

解析由题给信息“维持瓶内温度在70。<2左右”可知,

该反应中应采用热水浴加热。

(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5(填标号),

不需使用的有分液漏斗、谷重瓶(填名称)。

3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mL冷水

"中,析出固体,过滤。g

ABCD

解析涉及过滤操作,需要用到题给玻璃仪器中的烧

杯、漏斗,不需要使用题给玻璃仪器中的分液漏斗和

容量瓶。

(3)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

(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3)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

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结晶

解析乙酰水杨酸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使用

冷水有利于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

(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O

解析加入的饱和碳酸氢钠与乙酰水杨酸反应,

生成可溶性的乙酰水杨酸钠,易与不溶性的物

质分离。

实验过程:在100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g及醋酸酥

10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0.5mL浓

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笛左右,充分反应。

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mL冷水中,

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go

⑸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

⑹本实验的产率是%O

⑸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重结晶。

解析乙酰水杨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改变较

大,故可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

⑹本实验的产率是©_%O

解析由表中及题给数据分析可知,加入的水杨酸量

少,6.9g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由方程式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