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上海市崇明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上海市崇明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上海市崇明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上海市崇明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月)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子曰:“其恕乎!,。"(《卫灵公》)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大学之道》)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写到“故不积畦步,无以至千

里”,《老子》中写到“,"。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他数学成绩很好,所以小明理科成绩不错。

B.所有的植物都是需要阳光的,所以有些需要阳光的东西是植物。

C.所有艺术品都有审美价值,有些自然物具有审美价值,因此,有些自然物品也是艺术品。

D.只有物美价廉的物品,张大妈才会买,这个物品张大妈没有买,所以这个物品不是物美价廉。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生活中有自信和不自信的人,还有一种过度自信的人,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

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情,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而且平均而言,他们比能正确评估自己

能力的人更成功。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

①当那些有自知之明者还在苦苦计算得失概率时,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

②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

③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④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么?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

亚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网络综艺解读蔡小华

①近年来,像《中国新说唱》《奇葩说》《吐槽大会》等内容特殊的节目成为这几年网络综艺节目中的

收视黑马,有些甚至成为“爆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综艺有诸多不同,也包含

了许多亚文化元素。

②“亚文化”是指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兴社群或新潮

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社区、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无论兴趣多么迥异、品位多么独特的小众人群都可以在

网络空间中找到自己的群体归属。由此,亚文化的内涵变得日益多元化、短暂化,其原本的“越轨”色彩

被削弱,反而在亦真亦幻的虚拟王国中披上了“新潮”与“另类”的外衣。近年来包裹亚文化元素的网络

综艺节目大量出现,如嘻哈音乐之于传统音乐,还有《奇葩说》所呈现的辩论形式之于我们生活中的常规

辩论,都是差异化的存在。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奇葩说》中的选手都被冠以“奇葩”之名,这本身就是

对异类的标榜,“奇葩”在节目中的表现、观点等往往与常识不同,这些都凸显出了它的不一样;《中国新

说唱》中的选手很多来自“地下”,与所谓“地上”的Rapper也有相当大的区别,而嘻哈音乐作为音乐中

非常小众的一种类型也是一种异类的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与众不同,首先就要在内容上做文章,

近年来开发的各类综艺,基本都是在挖掘这些之前不被看好的冷门内容市场,而这直接催生了有些“异类”

综艺的兴起。

③媒体的用?触性的形成,不是由内容品质这一个变量决定的,它是内容产品、社区产品、服务产品、

界面形式与用户体验等种种变量作用下的一个函数。对于网络综艺节目来说,要想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

的用户,光在内容上做文章是不够的,还须在传播方式上下功夫。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快

速发展,手机成为受众观看视频最重要的终端,如何让节目在做好内容之后,充分利用新平台的传播优势,

创新传播模式是网络综艺成功的关键。“爆款”网络综艺的传播大概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社交化传播,

社交平台给这类节目在短时间内积累人气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与传统媒体纯粹地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

大众传播模式相比,社交媒体的传播呈现裂变式效应,能更快速而有效地到达更多的用户;二是明星——

粉丝效应。基本上让明星做导师的综艺选秀节目,对导师的人选都有很多的考量,除了专业性外,话题性

亦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能否带来流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导师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对节目的收视有很

大的影响,《中国新说唱》的成功就运用了明星的粉丝效应。

④网络综艺节目的受众对亚文化内容的青睐只是他们喜欢这类节目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在

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获得一种文化认同感,是超越了喜欢的一种价值共享与文化偏好。新媒体传播模式也

给我们提供了这种认同的可能,尤其各种网络社区为小众的文化内容、兴趣爱好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为这

些亚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空间。以腾讯视频为例,弹幕观看方式的出现,让我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

可以实时对节目进行评论,彼此之间同步互动。从网络社区到社交媒体,新媒介环境下交互式传播的发展

使得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位置不再一成不变,而是在传受之间不断变更。不仅让受众更加自主,也让

他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更让原本分散各处的数量有限的亚文化受众不再孤立。《奇葩说》里不乏各

种各样的“奇葩”,很多人可能还曾被看作另类,但是在这样一个全是“奇葩”的栏目,他们就显得很正

常了,他们在这样认同的基础上,很多“奇葩”还积累了大量的拥富(yongdun,坚定的支持者、拥护

者)。这对于很多生活中的“奇葩”来说,很容易通过这个节目找到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会吸引到更多

类似的“奇葩”成为这个节目的忠实受众,各地的“奇葩”也能通过网络社交勾连起来。但这类受众数量

有限,如果只是吸引他们,节目很难成为爆款。那么进行商业化的包装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元素更是不可

或缺:明星导师、选手PK、绯闻的炒作、故事性、明星的诞生等,以吸引更多的受众。

⑤通过对包裹亚文化元素的网络综艺节目传播做历时性的检视有助于对这类节目的发展轨迹有更深刻

的认识,受众对这类节目的认可度并非一成不变,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亚文化的发展轨迹:异质T流行T

收编,如此循环。随着视频网站网络综艺节目制作的数量越来越多,势必会有更多的亚文化被重新发掘,

以期在众多的节目中凭借内容的独特能脱颖而出。所以,从亚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对几档异质类的网络

综艺的剖析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其传播过程的状况,也对此类节目传播状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借此,我们能以一种更客观与科学的态度去观察与把握此类节目今后的走势。

(选自《今传媒》2020年第6期,有删改)

3.第③段中,加点词“用户黏性”的意思是-(2分)

4.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1分)

A.当下社会,任何小众人群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找到自己的群体归属。

B.《奇葩说》中的选手往往会发表一些与常识不符的观点。

C.所谓“地上”的Rapper是一种主流的存在。

D.挖掘不被看好的冷门内容市场,是“异类”综艺兴起的直接因素。

5.关于第④段中提到“文化认同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种文化认同感比起对亚文化内容的青睐更能激发观众喜欢“异类”综艺。

B.在新媒体出现之前,这种文化认同感是不可能存在的。

C.《奇葩说》火爆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部分观众可以从中找到文化认同感。

D.弹幕观看方式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文化认同感。

6.请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7.假如你是一档即将上线的综艺节目的制片人,除了提高该节目内容的品质之外,这篇文章会给你在将来

的工作中有哪些启发?(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8分)

一天的等待[美]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不过我发现他好像生病了,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

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

“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

“头痛。”

“赶快回床上躺着去。”

“不,我没事儿。”

“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既虚弱又可怜,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烧

得很厉害。

“上床躺着,"我说,“你发烧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很快来了,给孩子量了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胶囊,并交代如何服用。一种是退烧药,一种是止泻药,

还有一种是抗酸药。他解释说,流感病菌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存活。他似乎对治疗流感很在行,还说只

要发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轻度流感,只要当心别引起肺炎,就没有什么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孩子的体温和服药的时间。

“要不要我读书给你听?”

“好的,您想读就读吧。”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对周围发生

的一切似乎漠不关心。

我大声读起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可我发觉他根本没有听。

“感觉怎么样,宝贝儿?"我问道。

“目前为止,还是那样儿。”他说。

我坐在床尾,自顾自地念着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吃另一种胶囊。按理说他应该睡着了,可是我抬头

一看,他正神情古怪地盯着床脚。

“怎么不去睡会儿?吃药的时候我会叫醒你。”

“我还是醒着好。”

过了一会儿,他冲我说道:“爸爸,要是您觉得心烦的话,就不用在这儿陪我。”

“没有什么可心烦的。”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我以为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

十一点按医嘱给他吃完药,我便出去了。

户外有些寒冷,天空中下着雨雪,飘洒在地面,形成一层薄冰,那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丛,修剪过的

树枝、草坪和空地,似乎都被笼罩在寒冰里。我牵着小爱尔兰赛特犬出门,沿着大路和结了冰的小溪往前

走,可是,要在光溜溜的冰面上站立和行走,真是有点困难。红毛犬连跌带滑,一路趣起,我也重重地摔

了两跤,猎枪都被甩了出去,在冰面上滑出去老远。

一群鹤鹑躲在悬着树枝的高高的堤岸下,被我们惊飞了,我立刻举枪击落两只。有几只仍然栖息在树

上,其他大部分都钻进了灌木丛。要想把它们赶出来,你得在生长着灌木丛的土地上跳几下。结果,你在

这些又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还没站稳时,它们又飞了出来,你很难瞄准。我击落了两只,放跑

了五只。不过,我在动身返程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鹤鹑,不禁窃窃自喜,还剩下许多,改日

再来寻觅猎捕。

回到家,家里人告诉我孩子不让任何人进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

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还保持着我离开时的姿势。他面色苍白,但两颊烧得通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

地盯着床脚。

我测了他的体温。

“多少?”

“一百来度吧。"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刚才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可是我忍不住。”

“不要想。”我说,“放松点儿。”

“我挺放松的。”他说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显然,他在极力克制自己。

“喝点水,把药吃了。”

“您觉得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

我坐下来,打开《海盗故事》,读给他听,但看得出来,他根本没兴趣。于是我停了下来。

“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

“你不会死。你这是怎么了?”

“哦,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发烧到一百零二度是不会死的,你真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告诉我,发烧到四十度就活不了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早上九点起,整整一天时间,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儿,”我说,“哦,可怜的傻宝贝儿,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问题。你不会死的。那

种温度计不一样。用那种温度计测,三十七度是正常体温。而用这种温度计测,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您肯定?”

“十分肯定。"我说,“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换算一样。你知道,就好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

换算成多少公里一样。”

“哦。”他说。

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

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小说叙述了一位九岁的男孩因为不懂摄氏与华氏计量温度的区别,在误以为自己即将发烧死去的复杂

心情中度过了一整天的故事。

B.小说沿着“小男孩生病,医生来诊,父亲讲故事、外出狩猎、狩猎归来,误会消除”的顺序展开叙述,

脉络清晰。

C.小男孩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内心是恐惧的。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父亲,希望能引起父亲的重视,

但粗心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

D.小说省略了父亲外出打猎期间小男孩的身体状况及心理活动的内容,留下叙事空白,但读者依然能想

象出小男孩内心的绝望。

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小说标题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同时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

C.小说语言简洁,叙事客观,竭力淡化主观色彩,体现作者的“冰山理论”。

D.小男孩面对死亡时的消极等待、无能为力,使小说呈现出忧郁基调,让读者感到压抑。

10.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出打猎的两段文字,有什么作用?(3分)

11.海明威曾写过这样的话:“勇气是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结合小说中“小男孩”的形象,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4分)

咏怀诗(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①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翻凌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讦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一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

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耳:(Idnggan)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体诗。(1分)

1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翩”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0分)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

则瓠落无所容。非不臂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推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

之药者,世世以济湄林光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济济统,不过数金。今

一朝而甯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师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

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湃统,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

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3.解释文中加点字。(4分)

我杓之成而实五石()

吾为其无用而串之()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客得之,以说吴王()

1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以为莫己若者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握之者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下矣

15.《庄子》常用故事说理,请联系课文内容,对这种说理方法进行评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3分)

子刘子自传(唐)刘禹锡

①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是时少年,名浮于实,

士林荣之。及丁先父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②捧檄入告,太夫人日:“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乌丞相以请,日:“诺。”居数月而罢徐

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廛,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为监察

御史。

③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

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至是起苏州掾,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

铁等使。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初,叔文北海人,自言

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

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①,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④时上素茗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日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

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

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

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又迁同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使。后被

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秘书监分司。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