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项目用海基本情况……………··················································21.1项目由来…··························································21.2论证依据…………·················································31.3论证工作等级、范围和重点……···································61.5出让海域基本情况…····························································81.6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111.7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151.8出让海域用海需求……···················································171.9出让海域用海必要性分析………·········································182项目所在海域概况……2.1海洋资源概况…………······················································242.2海洋生态概况……3资源环境影响分析………············································703.1出让海域对海洋生态影响分析3.2出让海域对用海资源影响分析4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1054.1海域开发利用现状…····················································1054.2出让海域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分析4.3利益相关者的界定……………········································1164.4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协调性分析……·························1205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1215.1与《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1215.2与《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符合性分析……·······1225.3与相关规划符合性…········································1266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1316.1选址合理性分析………···········································1316.2平面布置合理性分6.3出让海域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1356.4占用岸线合理性分析…·······································6.5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6.6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1397生态用海对策措施……····································································1437.1产业准入和区域管控要求……················································1437.2岸线利用与保护……································································1437.3生态用海布局…………······················································1437.4污染物排放与控制……···················································1437.5生态保护与修复…………8结论…··········································································1468.1出让海域基本情况…···················································1468.2用海必要性结论……·····················································1468.3用海资源生态影响分析结论8.4出让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结论………1478.5与国土空间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结论…………1478.6出让海域用海合理性分析结论8.7出让海域用海可行性结论……···································1471、资料来源…………·····························································148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49出让人单位名称海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法人代表姓名周忠伟职务局长联系人姓名谢军叶职务科长通讯地址海盐县武原街道枣园西路178号基本情况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秦山二期工程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工程区块项目地址杭州湾海域嘉兴港海盐港区秦山通用及预留发展区(E区)公益性()经营性(√)用海面积1.7429ha投资金额13186.48万元用海期限10年预计就业人数人占用岸线总长度预计拉动区域经济产值万元自然岸线人工岸线其他岸线海域使用类型交通运输用海港口用海新增岸线用海方式面积具体用途港池、蓄水等港池1项目用海基本情况海盐县位于浙江省背部杭嘉湖平原,东临杭州湾,西南临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和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海盐县属于浙江省嘉兴市,地处杭州湾西北海盐县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礼仪之邦、旅游之地"之称。1985年被国务院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是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海盐县围填海和海堤建设历史悠久,前者可为沿海工业园区、滨海新城建设提供土地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海堤的建设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乏燃料集中贮存地点位于内陆甘肃地区,核电站与后处理设施的分布,东西、南北跨度在三千公里以上,随着乏燃料的产生及外运需求的逐年增加,传统的公路运输的局限性越来越凸出,公海铁联运的方式以其安全性高、对社会影响小,将成为我国乏燃料运输的主要渠道。在此背景下,在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秦山二期工程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工程区块建设港池,以满足乏燃料运输船回旋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条规定:"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海域。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第二十条规定:"海域使用权也可以通过招标或者拍卖的方式取得。招标或者拍卖方案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招标或者拍卖方案,应当征求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海域使用权可以通过申请批准或者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其他经营性项目用海以及同一海域有两个以上相同海域使用方式的意向用海者的,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海域使用权。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海域使用权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县(市、区)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出让方案,并按照本条例规定的项目用2海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浙江省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其他经营性项目用海以及同一海域有两个以上相同海域使用方式的意向用海者的,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海域使用权。"第七条规定:海域出让方案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时,应当附有出让海域的宗海位置图和界址图、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等相关材料。为此,海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域使用权出让人)委托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本出让海域的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本单位在接受委托后,组建了专业课题组,课题组通过现场勘察,收集出让海域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底质、海洋环境、所在区域及其附近海洋资源开发现状等最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客观反映该出让海域用海可能对海域资源、自然环境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等,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参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GB/T42361-2023)的有关要求,初步完成了本报告的编制。说明:本报告如未特别说明,高程基准均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形图坐标系采用CGCS2000坐标系,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坐标系采用CGCS2000坐标系,宗海图绘制坐标系采用CGCS2000坐标系,中央经线121°00′,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2论证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改);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项目用海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2〕36号,2002年7月6日起施行);6、《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论证管理工作的意见》〔2016〕10号;37、《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6号,2009年11月27日起施行,2017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修正);8、《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86号,2013年3月1日起施行,2017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修正);9、《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7年3月31日起施行);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2015年4月25日起施行);11、《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2018年3月19日修订);12、《浙江省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浙海渔发〔2013〕6号);13、《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编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1号,2021年1月3日);14、《关于调整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标准的通知》(浙财综〔2019〕21号)。1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等省(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2080号,2022年9月30日)。1.2.2区划和规划1、《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国家海洋局,2015年7月;2、《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5〕42号),国务院,2015年8月;3、《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17年4月;4、《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8年9月修订),浙江省人民政府,2018年9月;45、《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浙海渔规〔2017〕14号),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17年9月;6、《嘉兴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嘉兴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7、《嘉兴港海盐港区规划调整方案》,嘉兴市人民政府,2020年11月。1.2.3技术标准和规范1、《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2、《海洋生物质量》(GB1841-2001);3、《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4、《海滨观测规范》(GB/T14914.2-2019);5、《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6、《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8、《中国海图图式》(GB12319-1998);9、《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17501-2017);10、《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GB/HY070-2003);11、《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12、《海籍调查规范》(HY/T124-2009);13、《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GB/T42361-2023);14、《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HY/T251-2018);15、《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17、《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1.2.4项目基础资料出让海域基础资料由相应资质单位编制并提供,资料真实、有效、可靠。引用的主要调研报告如下:1、委托书;2、《秦山核电重件码头改造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核清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年2月;53、《秦山核电重件码头改造工程潮流泥沙数模试验研究报告(初步成果)》,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6月;4、《嘉兴市污水处理扩容工程外排三期(排海管扩容部分)海洋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现状调查报告》,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2021年。1.3论证工作等级、范围和重点1.31论证工作等级本出让海域拟建设港池,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有关规定,本工程用海类型为交通运输用海(一级类)的港口用海(二级类),出让海域用海方式为围海(一级用海方式)中的港池、蓄水等(二级用海方式)。出让海域拟申请用海面积为1.7429ha。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所有海域港池用海面积小于100ha,海域使用论证等级为三级。因此确定本宗海海域使用论证等级为三级,按上述规定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表1.3-1论证工作等级判定表一级用海方式二级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在海域特征论证等级围海港池用海面积大于(含)100ha所有海域用海面积小于100ha所有海域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1.3.2论证范围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要求,论证范围要求覆盖项目用海可能影响到的全部区域,论证范围以用海外缘线为起点进行划定,一级论证向外扩展15km,二级论证向外扩展8km,三级论证向外扩展5km。结合本宗海用海位置和用海特征以及所在海域环境现状、调查站位分布情况,最终确定本宗海对海域影响分析范围以项目位置外扩5km,如图1.3-1中所包含的海域,海域面积约为53km2。表1.3-2论证范围控制坐标(略)图1.3-1论证范围图1.3.3论证重点出让海域用海类型为交通运输用海的港口用海,用海方式为围海中的港池、蓄水等,结合《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及附近海域海洋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现状等,确定本项目论证重点是:(1)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2)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3)项目资源生态影响分析。1.4出让区块出让条件1.41功能定位根据《嘉兴港总体规划》(2017年-2030年),海盐港区功能定位为:为嘉兴市生产及临港产业运输发展服务。港区运输货种以散杂货为主,将适度建设通用、多用途及临港工业配套码头。结合后方陆域,可适当拓展临港物流、大宗商品储运等功能,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出让海域位于海盐港区,秦山通用与预留发展区(E区),规划用途为通用、临港产业及预留发展。1.4.2海域管理要求7依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出让海域位于"嘉兴港口航运区(A2-1)"海域的管理条件为:(1)重点保障港口用海、航道和锚地,在不影响港口航运基本功能前提下,兼容工业用海、城镇建设用海和旅游娱乐用海,在严格论证后,可适当开展围填海活动,保障合理填海需求,未开发前可兼容养殖用海;(2)允许适度改变海域自然属性;(3)优化港区平面布局,节约集约利用海域资源;(4)改善水动力条件和泥沙冲淤环境,加强海洋动态监测。1.4.3环境保护条件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出让海域位于"嘉兴港口航运区(A2-1)"海域的环境保护条件为:(1)严格保护杭州湾水域生态系统,减少对杭州湾鳗苗种质资源的影响,防止典型生态系统的消失、破坏和退化;(2)应减少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岸滩及海底地形地貌形态的影响,防止海岸侵蚀,不应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3)海水水质质量执行不劣于第四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1.5出让海域基本情况1、出让海域地理位置:本宗海位于杭州湾海域嘉兴港海盐港区秦山通用及预留发展区(E区),见图1.5-1。8出让海域位置图1.5-1(a)出让海域地理位置图图1.5-1(b)出让海域地理位置图(局部放大)2、出让海域名称: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秦山二期工程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工程区块;3、出让人:海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94、用海类型:港口用海;5、用海方式:港池、蓄水等;6、用海面积:申请用海面积1.7429a;7、用海期限:10年。8、建设内容:建设港池以满足乏燃料运输船回旋需求,由于部分港池及部分进港航道水深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需对港池和进港航道进行疏浚,进港航道疏浚部分拟申请临时用海6.9317ha,申请用海期限为2个月。港池疏浚面积为0.13ha,疏浚量为0.15万m3;航道疏浚面积为6.9317ha,疏浚量为5.41万m3。疏浚范围见图1.5-2。图1.5-2疏浚范围图疏浚范围1.6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出让海域港池外边界依据船舶回旋圆切线设置,回旋水域直径按2倍设计船长计算为192m。出让海域西侧紧邻的秦山二期工程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为乏燃料运输船的停靠码头,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秦山二期工程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工程可为乏燃料运输船提供长147m,宽140m面积为2.0491ha的港池,无法满足乏燃料运输船回旋需求,出让海域拟在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秦山二期工程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工程东侧新建一L型港池,以满足乏燃料运输船回旋需求。1、设计船型出让海域设计船型尺度如下表所示。表1.6-1船型设计尺度表船舶类型设计船型尺度备注总长L(m)型宽B(m)型深(m)满载吃水(运输实际吃水)T乏燃料运输船96.018.58.26.15(4.5)本次设计船型2、船舶回旋水域尺度按照《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要求,船舶回旋圆直径一般取两倍设计船长。本次回旋水域直径为192m。3、设计水深乏燃料运输船进港航道为北航道,港池及进港航道设计水深均为-4.8m,根据现有水深地形图,部分港池和进港航道天然水深不满足设计底高程,需进行疏浚。4、进港航道疏浚进港航道疏浚底标高为-4.8m,疏浚边坡均按1:8计算,超深0.5m,超宽4m。HH疏浚范围疏浚范围图1.6-3疏浚范围图(航道部分)141.7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1.7.1施工方案1、施工依托条件出让海域位于嘉兴海盐县,气候条件良好,本工程疏浚挖泥采用挖泥船受风浪影响小,海盐港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建设,已形成了较好的施工依托条件。目前港区水陆域交通条件较好,工程所需各种材料、设备等可通过港区道路及水域直接运至现场。秦山二期工程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工程上有配套的水电设施和移动通信设备,施工期间所需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可从码头内既有设备接引。另外,海盐港区附近驻有施工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并且施工设备齐备,施工企业对该区域的地质水文情况及施工环境比较熟悉,积累了大量的工程施工经验,这些优越的外部条件为本工程的组织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施工范围和工程量工程疏浚施工范围为部分港池及进港航道,具体范围见图1.6-2和1.6-3。港池疏浚施工面积为0.13ha,疏浚量为0.13万m3;航道疏浚面积为6.9317ha疏浚量为4.66万m3。3、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图1.7-1施工工艺流程图4、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拟采用8m3抓斗挖泥船进行开挖,采用1000m3自航泥驳运输到卸泥区(上海金山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约50km)卸泥。工艺流程为:挖泥船就位→挖泥装驳→运泥抛泥→返航。155、施工设备拟投入的船机设备主要为疏浚设备,船机设备详见下表:表1.7-1主要船机设备配置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挖泥船抓斗8m3台用于施工期2泥驳m10003m台3用于施工期6、疏浚土处理方式疏浚物处理主要有"陆抛"和"水抛"两种处理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变废为宝,将疏浚土作为一种"资源"用于港口、临港工业区等用地或用海的充填物。受国家围填海项目管控政策影响,目前本工程周边无围填海项目的需求,因此不具备陆抛的条件。本工程疏浚泥拟采用水抛方式处理疏浚泥应抛至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可使用倾倒区内。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2021年全国可继续使用倾倒区和暂停使用倾倒区名录的公告》(2021年第8号),本工程距离最近的倾倒区为上海金山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本项目约5.56万m3疏浚泥拟申请运输至该海洋倾倒区进行倾倒,工程与该倾倒区运距约50km,位置示意图见图1.7-3。海域受让人在进行疏浚施工前,应按照海洋倾倒许可的相关管理要求,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疏浚泥的检测、倾倒及倾倒监管等需按照相关要求执行。严格控制疏浚施工作业范围,在获得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之前不得进行疏浚施工。工程疏浚泥最终处置地点以海域受让人取得的海洋倾倒许可证为准。图1.7-3本工程与倾倒区位置示意图1.7.2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石方主要由疏浚产生,产生的土石方量为5.56万方,本工程疏浚产生的弃土拟运输至上海金山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具体以相关部门批准的抛泥区为准。1.7.3施工工期本工程仅进行疏浚施工,施工工期约为2个月。1.8出让海域用海需求1、用海类型及方式本工程用海类型为交通运输用海中的港口用海,出让海域用海方式为围海中的港池、蓄水等,施工临时用海的用海方式为开放式中专用航道、锚地及其他开放式。2、占用岸线情况出让海域不占用自然岸线,不占用人工岸线。173、申请用海期限出让海域申请用海期限为10年,施工临时用海申请用海期限为2个月。4、用海面积出让海域申请用海面积为1.7429ha。航道疏浚部分申请施工临时用海面积6.9317ha。本工程宗海位置图见图1.8-1,宗海界址图见图1.8-2,航道疏浚施工临时用海范围见图1.8-35、界址点坐标和施工临时用海范围控制点坐标表1.7-2本工程界址点坐标及施工临时用海范围控制点坐标(略)1.9出让海域用海必要性分析1.9.1出让海域建设必要性(1)乏燃料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公路运输不可持续,需尽快引入水运等新的运输模式据估算,预计到2025年,乏燃料外运需求量需要采用百吨级的乏燃料运输容器运输100多容器次,远超目前每年2~4个容器次的规模。从长远看,我国乏燃料公路运输模式不可持续。由于核电站多处于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的乏燃料集中贮存地点位于西北地区,每次运输里程长达三四千公里。同时,乏燃料运输容器达到百吨级,需要专用车辆进行超限运输,运行速度低,加上安保要求高,对沿途高速公路的压力很大。未来中国核电站乏燃料运输较为合理的方案是:将各个核电站的乏燃料通过短途公路运输+海运,运往一个固定的中转港集中,再选定一条固定的陆上通道(铁路+短途公路)运至乏燃料集中贮存设施。此公海铁联运的模式可以减少对环境及公众的影响,同时减少对其它运输作业的影响,便于优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乏燃料运输的安全,同时更为经济可行。长远来看,也便于培养乏燃料运输专业队伍,有利于我国乏燃料后处理产业化发展。公海铁联运也是国际上较为普遍和先进的乏燃料运输模式,法国、英国皆采用这样的方式。根据国际经验,公海铁联运是大宗乏燃料远距离运输的最佳方案。目前中国仅实现了公路运输,须尽快引入铁路和水运等新的运输模式。(2)与国家产业政策及涉海规划符合性分析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符合性分析18出让海域用海类型为港口用海,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工程虽不属于"鼓励类"条目,但也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条目,因此出让海域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与《嘉兴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符合性分析出让海域位于秦山通用及预留发展区(E区)内,根据《嘉兴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秦山通用与预留发展区(E区)岸线位于海盐秦联路延伸线以西,至秦山核电规划限制区,规划港口岸线4.7km,为类港口岸线,规划布置万吨级及以下泊位,已建成5个5000吨级以下泊位。规划的杭州湾跨海铁路桥选址于本段岸线内,经论证后应合理预留大桥桥位。《嘉兴港海盐港区规划调整方案》在《嘉兴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基础上,对秦山通用与预留发展区(E区)预留港口岸线进一步调整,取消海盐港区秦山通用与预留发展区(E区)预留港口岸线约1.2km(其中,拟建通苏嘉甬铁路跨杭州湾大桥东北侧取消岸线长约900m,拟建桥梁西南侧取消岸线长约300m),调整为城市生活和大桥保护岸线。规划港口岸线总长调整约为3.5km,为II类港口岸线布置1万吨级及以下泊位,已利用岸线约0.7km。出让海域主要建设内容为港池,所在岸线属于Ⅱ类港口岸线。该类岸线性质港口资源开发条件较好,发展方向及功能定位基本明确,适合因地制宜进行相应的开发,可以为城市运输、港口支持保障、临港产业发展等提供配套服务的岸线。目前,出让海域建设乏燃料运输船港池已获得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的准许,本工程符合《嘉兴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的要求。综上,出让海域建设港池以设置满足乏燃料运输船回旋,有利于推进我国乏燃料水运的发展,出让海域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嘉兴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的相关要求,因此,拟出让海域的建设是必要的。1.9.2出让海域用海必要性出让海域用海类型为港口用海,用海方式为港池、蓄水等,拟申请用海面积1.7429ha。出让海域位于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秦山二期工程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工程东侧,该3000吨级海运重件码头为乏燃料运输船提供停靠码头及部分港池,出让海域拟建设港池以满足乏燃料运输船回旋需求,因此出让19海域的选址具有唯一性,且港池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水域空间,综上所述,拟出让海域用海是必要的。202项目所在海域概况21海洋资源概况21.1岸线资源嘉兴港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和建港条件,岸线长度74.1km,岸线范围东起浙江省与上海市接壤的平湖金丝娘桥,西至海盐长山闸。嘉兴港岸线从东至西依次划分为独山港区岸线、乍浦港区岸线和海盐港区岸线,全港合计港口岸线共35.9km,其中独山港区12.5km,乍浦港区4.2km,海盐港区19.2km。论证范围内岸线资源主要为海盐港区岸线,海盐港区岸线东起海盐郑家埭(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桥址),西至长山闸,规划港口岸线约19.2km,已利用1.9km。海盐港区岸线自东向西划分为3个区段:通用与多用途作业区(c区)岸线、秦山通用及预留发展(E区)岸线、浦临港产业及预留发展区(G区)岸线。海盐通用与多用途作业区(C区)岸线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以西,西端以盐嘉公路延伸线为界。规划港口岸线总长4.8km,布置1-3万吨级泊位,为I类港口岸线。东段和中部岸线以多用途泊位为主,并兼顾海盐临港产业发展;西段岸线结合后方内河港池,发展海河联运。作业区东侧为杭州湾跨海大桥根据相关规定要求预留大桥保护距离。秦山通用与预留发展区(E区)岸线位于海盐秦联路延伸线以西,至秦山核电规划限制区,已利用岸线约0.7km。规划港口岸线总长约4.7km,布置1万吨级及以下泊位。岸线北段0.3km岸线为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岸线,南侧岸线以通用及临港产业功能为主。规划的杭州湾跨海铁路桥选址于本段岸线内,经论证后应合理预留大桥桥位。浦临港产业与预留发展区(G区)岸线位于长山闸以东,岸线总长约9·7km。南侧长山闸至顺山岸线结合现有临港产业需求,布置港口岸线1.5km,为II类港口岸线,发展海河联运和临港产业。浦湾内顺山以北8.2km岸线,规划为IIⅢ类港口岸线,为预留发展岸线。21.2滩涂资源嘉兴市海盐东段围涂一期工程实施前,工程海域近岸滩地较宽,-2m以上滩地宽度一般在1km以上,滩地坡度在0.19%~0.63%之间;高程的变幅多在2m~3m,比较稳定。嘉兴市海盐东段围涂一期工程实施后,形成了新的滩涂24但滩涂面积大幅减小。水下地形调查资料显示工程前沿海域近岸滩涂高程约1.2m,om等高线离岸距离约100m,-2m等高线离岸距离约200m,-6m等高线离岸距离约500m,随后即为深槽其地形多在-8m高程以下。2.1.3岛礁资源论证范围内岛礁资源为海盐白塔岛岛群,海岛数量14个,分别为北礁、竹筱岛、里礁、马腰东岛、马腰岛、白塔岛、外礁、毛灰礁、门山礁、编山礁、顾山礁、顾山南小岛、大巫子山岛、小巫子山岛,均为无居民海岛,总面积约为46.5公顷,整岛岸线长度为7.82km。21.4港口资源海盐港区秦山通用与预留发展区(E区)岸线位于海盐秦联路延伸线以西至秦山核电规划限制区,已利用岸线约0.7km。规划港口岸线总长约4.7km,布置1万吨级及以下泊位,目前已建7个5000吨级以下泊位。2016年12月,嘉兴港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口岸办验收,海盐港区正式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海盐港区海域外围有舟山群岛做天然屏障,泊稳条件良好,码头年可作业天数达348天。航道水深稳定、潮差大,利于船舶乘潮进出港,在通航保证率90%情况下,乘潮历时2小时航道水深可达11.2m吃水10m左右的船舶均可通行。水陆并网,前海后河,港区交通优势独特。21.5渔业资源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于2021年4月24日-30日在工程区域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工作,共布置了29个渔业资源调查站位。调查站位见表2.1-1图2.1-1。表2.1-12021年4月渔业资源调查站位(略)25图2.1-12021年春季渔业资源调查站位1、调查方法(1)鱼卵和仔稚鱼鱼卵仔稚鱼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均按《海洋监测规范》(GB/T17378-2007)和《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GB/T12763.6-200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样品采集:根据水深,选择浅水型浮游生物网自底至表垂直拖取和水平拖取样品。垂直拖下网速度保持在1m/s,起网速度保持在0.5m/s;水平拖网深度为。~3m层,连续拖10分钟,记录拖速、拖网时间等。样品加入样品体积的5%的中性甲醛溶液现场固定,并进行编号、记录后带回实验室,在显微镜下鉴定样品中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最后进行密度计算和分析。(2)游泳动物渔业资源调查方法按照《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C/T9403-2012)、《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GB12763.6-2007)及《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进行。本项目采用底拖网的方式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拖网调查租用休闲渔船,船号为浙岱渔休。0001。网囊网目25-65mm,拖曳作业时网口水平扩展宽度约为268m,根据海底地形及渔业实际生产状况每网拖拽时间在15~30min之间,各站位平均拖网时间约26min。拖速在3.5~4.okn之间,平均拖速为3.7kn每站拖网所获的渔获物全部取样装入样品袋,并进行编号、记录后,冰鲜保存,带回实验室分析、鉴定。统计渔获品种、重量、尾数等,并进行生物学测定(体重、体叉肛长、幼体比等)。本次调查海域渔获物主要分为鱼类、虾类、口足类、蟹类、头足类,在计算资源密度时将口足类归入虾类进行统计。部分渔获测量的长度参数非体长,尾鳍、尾椎骨不易测量的海鳗、带鱼等参数为肛长,尾叉明显的鱼类为叉长,鳐属、属等参数为体盘长,头足类参数为胴长,为方便统计,均用体长表示。2、鱼卵、仔鱼调查结果(1)种类组成2021年4月(春季)调查期间,工程附近海域采集并鉴定出鱼卵和仔稚鱼共3目5科11种。其中,鱼卵5种共31枚,隶属于3目5科;仔稚鱼6种共14尾,隶属于3目3科。(2)密度分布2021年春季鱼卵密度在0.00~3.57ind./m3之间,平均密度为0.64ind./m3,出现频率为48.28%;鱼卵密度高值出现在杭州湾湾中部和湾口两侧附近海域低值区集中在杭州湾北侧附近海域。仔稚鱼密度在0.00~1.43ind./m3之间,平均密度为0.29ind./m3,出现频率为44.83%;仔稚鱼密度高值出现在杭州湾北侧尤其是湾口北侧附近海域,低值区则零星分布在整个调查海域,各调查站位的鱼卵和仔稚鱼密度情况见表2.1-2。表2.1-2出让海域附近春季鱼卵仔稚鱼密度分布(垂直拖网)站号鱼卵(ind./m3)仔稚鱼(ind./m3)S02S03S052.14S06S07S100.63S13S140.56S160.63S1727S18S201.251.25S220.71S24S260.42S270.42S290.17S30S31S323.570.71S331.360.45S360.45S370.45S380.83S400.56S432.310.38S440.83S470.71S480.710.71(3)优势种2021年春季调查期间,根据工程附近海域调查站位中不同鱼卵、仔稚鱼的出现频率、出现尾数及其密度,调查海域鱼卵优势种为科未定种、虾虎鱼科未定种、石首鱼科未定种,仔稚鱼优势种为刀、凤。3、游泳动物调查结果(1)种类组成2021年4月(春季)调查所获的拖网渔获物,经分析共鉴定出游泳生物种类35种。其中,鱼类有21种,占总种类数的60.00%;虾类有8种,占总种类数的22.86%;蟹类有6种,占总种类数的17.14%。(2)渔业分类群组成2021年4月(春季)工程附近海域渔获物中鱼类重量占总渔获物重量的百分比为62.94%,虾类占总渔获物的重量百分比为8.64%,蟹类占总渔获物重量的百分比为28.41%。鱼类尾数占总渔获物的尾数百分比为12.06%,虾类尾数占总渔获物的尾数百分比为74.91%,蟹类尾数占总渔获物的尾数百分比为13.03%。其中,重量百分比是鱼类占优势;尾数百分比是虾类占优势。(3)渔获物优势种282021年4月(春季)调查期间,工程附近海域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三疣梭子蟹、鱼和安氏白虾等共计4种。常见种为凤、棘头梅童鱼、鱼、中华栉孔虾虎鱼、形鳗虾虎鱼和焦氏舌鳎等共计6种。(4)渔业资源密度1)各类渔业资源密度2021年4月(春季)调查期间,工程附近海域各类群渔业资源重量密度平均值为117.80kgkm2。其中,鱼类为73.52kgkm2;虾类为10.21kgkm2;蟹类为34.07kg/km2。各类群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平均值为24.91×103ind./km2。其中,鱼类为3.04×103ind./km2;虾类为18.56×103ind./km2;蟹类为3.32×103ind./km2(表2.3-2)。表2.1-3工程附近海域各类群渔业资源平均密度类群重量密度(kgkm2)尾数密度(103ind./km2)鱼类73.523.04甲壳动物虾类10.2118.56蟹类34.073.32合计117.8024.912)资源密度(重量、尾数)平面分布根据渔业资源密度估算方法计算得出,2021年4月(春季)调查期间工程附近海域不同调查站位的渔业资源密度(重量、尾数),如表2.3-3所示。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各站位渔业资源重量密度分布在12.21~327.o9kg/km2之间,平均值为117.80kg/km2,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分布在2.16~91.58×103ind./km2之间,平均值为24.91×103ind./km2。表2.14各调查站位渔业资源重量、尾数密度调查站位重量密度(kgkm2)尾数密度(103ind./km2)S02199.2440.17S0349.275.05S0512.216.95S0649.775.05S07147.634.99S1086.9125.22S1319.143.24S14242.4371.67S1649.692.70S17117.285.5729S1847.108.16S20157.485.25S22142.1354.98S2472.1561.14S2685.0215.05S27229.4610.86S2986.0419.50S3024.046.95S3153.528.21S32118.3526.20S33135.3233.79S36153.2913.26S3788.242.16S38188.4119.07S4053.65S43327.0929.23S4495.2541.99S47218.7050.83S48133.0891.58(5)渔获物体长、体重和幼体比例2021年4月(春季)调查期间,工程附近海域的鱼类平均体长为10.36cm虾类为3.o9cm,蟹类为5.46cm。鱼类平均体重为24.93g,虾类为0.55g蟹类为10.41g。鱼类平均幼体比例为40.05%,虾类为23.82%,蟹类为43.99%。(6)物种多样性2021年4月(春季)调查期间,工程附近海域渔获物尾数多样性指数(H)范围在1.04~3.10之间,平均值为2.09;均匀度指数(J)范围在0.27~0.87之间,平均值为0.61;丰富度指数(d)范围在0.34~1.16之间,平均值为0.77;单纯度指数(C)范围在0.14~0.69之间,平均值为0.34。工程附近海域渔获物重量多样性指数(H)范围在0.75~2.91之间,平均值为1.86;均匀度指数(J)范围在0.27~0.79之间,平均值为0.52;丰富度指数(d)范围在0.93~2.62之间,平均值为1.66;单纯度指数(c)范围在0.17~0.77之间,平均值为0.42。2.1.6旅游资源出让海域附近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沿岸分布有海塘文化公园、观海园、海30滨公园等旅游景点,白塔山海岛生态旅游区由三岛两礁组成,是浙北地区面积最大,岛屿最集中,离海岸最近,并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群岛,岛上海鸟众多,成群结队,常年在岛上栖息,具有独特的海岛景观特色。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核电城"红色旅游景区、杭州湾跨海大桥综合旅游景区被列入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21.7航道资源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之后,杭州湾现状航道分为南北两条主航道,北航道位于杭州湾北岸深槽,供海盐、秦山一带北岸港口的船只通行,南航道位于南支主槽,是进出钱塘江河口各港口的主要通道。拟建通苏嘉甬杭州湾铁路桥的航道主要为杭州港、上虞港、嘉兴港海盐港区的出海航道和杭州港至嘉兴港、上虞港至嘉兴港的区间航道,分别如下:航线1:杭州湾大桥北通航孔航道——秦山航道秦山通用及预留发展区(E区);航线2:杭州湾大桥北通航孔航道杭州-嘉兴航道杭州港原习惯行驶航线;航线3:杭州湾大桥南通航孔航道杭州-外海航道杭州港原习惯行驶航线;航线4:杭州湾大桥南通航孔航道上虞-嘉兴航道原上虞港进港航道。21.8锚地资源嘉兴港锚地主要包括汤山锚地、独山锚地、彩旗山锚地、陈山锚地、白塔山锚地等,其中彩旗山锚地、陈山锚地和规划建设的独山2#锚地为危险品锚地。嘉兴避风、外轮引航锚地主要利用舟山海域锚地资源。2.2海洋生态概况2.2.1区域气候与气象嘉兴港位于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冷暖差异不大;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境内气候地域差异很小,但年降水变化较大,根据平湖气象站(位于乍浦镇北大街外)1970~2004年共35年的气象资料显示,海域所在区域的气象特征如下:1、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4℃(1988年7月1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0.6℃(1977年1月31日);31历年平均最高气温:19.7℃;历年平均最低气温:12.4℃;多年平均日最高气温>35℃日数:5.1天;多年平均日最低气温≤-5℃日数:3.7天;多年各月平均气温见表2.2-1。表2.2-1多年各月平均气温月份2345平均气温(℃)14.419.523.7月份78912平均气温(℃)28.027.623.317.812.26.3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234.4mm;历年最大降水量:1584.3mm(2001年);历年最小降水量:748.2mm(2003年);一日最大降水量:276.4mm(1977年8月22日);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39·7天;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mm降水日数:3.0天;多年平均日降水量≥25mm降水日数:12.5天;多年平均日降水量≥10mm降水日数:38.6天;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mm降水日数:61.7天。降水多集中在3~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6%,10月至翌年2月降水较少。多年各月平均降水量见表2.2-2。表2.2-2多年各月平均降水量月份2345平均降水量(mm)61.570.4111.8102.8121.1178.9月份78912平均降水量(mm)137.7159.7127.365.449.848.0323、风况嘉兴港地处东南亚季风区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1月至翌年2月以N~NW风为主。常风向为E~SE风向,累计频率为30%,次常风向为N~NW风,累计频率为22%。历年>8级风的平均日数:13.8天;历年>7级风的平均日数:46.1天;历年>6级风的平均日数:131.5天;年平均风速:3.2m/s;极大风速:31.7m/SSE向(1982年7月31日)。表2.2-3为历年(1970~2004年)各风向频率、最大风速、平均风速统计表。图2.2-1为本宗海所在海域风玫瑰图。表2.2-3各风向频率、最大风33图2.2-1本宗海所在海域风玫瑰图4、雾况多年平均雾日数:38.2天;历年最多雾日数:57天(1983年);历年最少雾日数:13天(2003年);雾日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冬季10~12月多为辐射雾,而春季3~5月为平流雾。5、雷暴本地区2~11月均有雷暴发生,强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5~6月。进入本地区的雷暴系统主要来自WSW~NNW向。多年平均雷暴日数:28.2天;历年最多雷暴日数:43天(1975年和1987年);历年最少雷暴日数:18天(1978年和1992年)。6、湿度本地区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不是很大,在80%~85%之间。多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见表2.1-4。多年平均湿度:82%;月最大相对湿度:85%(6月和9月);月最小相对湿度:79%(12月)。34表2.2-4多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月份2345平均相对湿度(%)808082828385月份78912平均相对湿度(%)8385127.38281797、降雪多年平均降雪日数:6.9天;历年最多降雪日数:19天(1984年);历年最少降雪日数:0天(1975年);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3cm(1977年和1983年)。2.2.2海洋水文动力本报告中的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资料引用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编制的《秦山核电重件码头改造项目水文测验报告》。天津水运工程勘查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18日~2022年5月26日期间,在该工程附近海域开展了全潮水文、泥沙测验,测验内容包括潮位、流速、流向、含沙量、盐度、水温、悬沙等,在调查海域布设4个水文测站(包括水深、流速、流向、温度、盐度、悬沙)及H1、H2两个临时潮位站(其中H2随V03测站于全潮期间投放并观测),站位具体坐标见表2.2-5,站位布置见图2.2-2。表2.2-5水文全潮测站坐标(略)35图2.2-2水文全潮测站位示意图1、潮汐杭州湾潮波自西北太平洋传入,控制该海域潮波运动的是以M2分潮为主的东海前进波系统,杭州湾内潮汐性质为正规半日潮。外海潮波传入杭州湾后,受到喇叭口岸线压缩及水深变浅底摩擦增加的影响,潮波振幅也相应沿程递增。由湾口至湾顶沿程,高潮位逐渐升高,低潮位逐渐降低,潮差逐渐增大;北岸的潮差比南岸大,这种差异由湾口向湾顶逐渐减小。根据杭州湾内各站多年潮汐特征分析(表2.1-6):杭州湾北岸水域平均潮差介于3.21~3.97m之间,最大潮差介于5.06~5.93m之间;湾顶水域乍浦站和浦站平均潮差介于4.64~5.6m之间,最大潮差介于7.57~8.93m之间。工程区2022年5月18~26日潮汐特征平均潮差5.87m,最大潮差7.94m。表2.2-6杭州湾海域潮汐特征值站点潮位特征值芦潮港金山咀乍浦浦工程区测站最高潮位(m)4.094.985.546.564.47最低潮位(m)-3.34-3.46-4.01-4.36-3.68平均高潮位(m)2.152.513.043.3136平均低潮位(m)-1.41-1.82-2.46-2.56-2.55平均潮位(m)3.233.974.975.605.86最大潮差(m)5.065.937.578.937.94平均潮差(m)3.213.974.645.605.87平均涨潮历时(h:mm)5:265:225:285:09平均落潮历时(h:mm)7:007:026:577:20统计时段1977~19821952~19881930~19981951~19882022.05.18~26潮位基面:1985国家高程基面2、潮流杭州湾海域2022年5月开展了大范围水文同步观测。水文观测期间整体风力较小,海况较好,在傍晚或凌晨有短时阵风,风力达5~6级,以偏东和偏北为主。各站潮流矢量图见图2.2-3~图2.2-5,各站潮流统计结果见表2.2-7~表2.2-9,由图表分析可知:(1)各测站涨、落潮流向均为往复流,V01测站为S~N向,V02测站为SW~NE向,V03测站为W~E向,V04测站为NW~SE向,各测站涨、落潮流向基本顺岸或沿深槽地形呈往复运动,大、中、小潮期间差异不大。(2)V01~V04测站涨、落潮段平均流速大潮分别为1.16m/S和1.01m/S中潮分别为0.91m/s和0.85m/s,小潮分别为0.86m/s和0.79m/s,大潮>中潮>小潮。各测站的潮段平均流速略有差异,其中,V03测站涨潮段平均流速小于落潮段,其余各测站均表现为涨潮段平均流速大于落潮段。V01~V02和V03~V04断面上的各测站均表现为从北向南流速逐渐增大的规律。V02测站流速最大,V01测站流速最小。(3)大潮期间,V01~V04站垂线平均涨潮流最大流速在1.37~2.79m/S之间,落潮流最大流速在1.23~2.30m/S之间;中潮期间,V01~V04站垂线平均涨潮流最大流速在1.34~2.40m/s之间,落潮流最大流速在1.14~1.99m/s之间;小潮期间,V01~V04站垂线平均涨潮流最大流速在1.14~1.93m/S之间,落潮流最大流速在1.00~1.83m/s之间。不论大、中、小潮,各测站垂线平均落潮流最大流速均出现在V02站。37(4)工程海域整体潮流流速较大,潮流动力较强。各站速垂向分布均呈现表层大、中层次之、底层最小的变化特点。(5)水文测验期间,工程海域V01~V04涨潮平均历时,大、中、小潮期分别为5小时29分、5小时46分和5小时41分;落潮平均历时,大、中、小潮期分别为6小时47分、6小时47分和6小时42分。各测站均为两涨两落的半日潮特点,且在大、中、小潮期间都表现为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的特点。表2.2-72022年5月各站潮段平均流速统计单位:流速(S)流速()潮段站位大潮小潮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涨潮V010.801860.761750.72184V022201.30228228V030.872750.722750.77270V043030.843050.85310平均2460.912460.86248落潮V013500.573520.62354V02501.284647V030.84940.6799V041310.691320.75129平均680.850.7967表2.2-82022年5月各站潮段最大流速统计单位:流速(S)流速(°)潮段站位大潮小潮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涨潮V011851.571771.46185V022.792232.40235234V032781.36272271V042.193001.343011.29312平均2.792232.40235234落潮V011.23346343350V022.30471.994345V031.431.279599V04131130131平均2.30471.994345表2.2-9222年5月各站涨、落潮流历时统计38潮流历时涨潮(hh:min)落潮(hh:min)大潮小潮平均大潮小潮平均V016:135:485:375:536:526:556:35V024:445:155:265:087:277:307:067:21V035:255:325:347:006:386:266:41V045:346:095:596:236:24平均5:295:415:396:426:46图2.2-32022年5月大潮垂线平均流速矢量39图2.2-4222年5月中潮线平均流速矢量图2.2-5222年5月小潮垂线平均流速矢量3、余流各站余流计算结果见表2.2-。40测验期间,V02测站余流流速最大,V04最小。各测站在大潮期间余流流速最大。各测站余流方向趋势见三个潮次的余流矢量图(图2.2-6~图2.2-8)。由矢量图可见,大潮测验期间,V01、V04测站为偏SW向,V02测站为偏E向V03测站为偏ESE向。中潮测验期间,V01测站由表到底为NE向转SSE向,V02测站为偏NE向,V03测站为偏E向,V04测站由表到底为NW向转SSE向。小潮测验期间,V01测站由表到底为WNW向转S向,V02测站为偏NE向,V03测站为偏SE向,V04测站由表到底为SSE向转NW向。表2.2-10观测海域各测站余流统计表单位:流速(S)流向(°)站号层次大潮小潮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V01表层14.12820.2H19.02366.522511.22690.4H2610.6H12.62274.91925.42270.8H2037.7149172底层173垂线平均14.22254.81926.4246V02表层0.2H29.38117.04212.7530.4H0.6H27.67222.04618.6420.8H22.06922.13715.142底层垂线平均25.27719.24014.544V03表层23.612013.8831440.2H21.2114917.60.4H21.811310.8925.91790.6H19.68.9941960.8H15.31137.0924.3194底层9.61132.1128垂线平均18.91139.391172V04表层13.02086.23064.61480.2H8.622812.5289930.4H6.82402881.2140.6H6.42257.72483170.8H2042034.632941底层29.332垂线平均27259.833图2.2测验大潮垂线平均余流矢量图图2.2-7测验大潮垂线平均余流矢量图42图2.2-8测验大潮垂线平均余流矢量图4、含沙量(1)悬沙中值粒径根据2022年5月大、中、小潮水文测验期间悬沙取样粒度分析可知:1)工程海域V01~V02测站所取悬沙物质为粘土质粉砂(YT)和粉砂(T)V03~V04测站所取悬沙物质为粘土质粉砂(YT)。2)各测站大潮期间表层、中层、底层悬沙中值粒径平均值分别为0.0086mm、0.0094mm、0.0113mm,平均为0.0097mm;中潮表层、中层、底层悬沙中值粒径平均值分别为0.0081mm、0.0098mm、0.0131mm,平均为0.0103mm;小潮表层、中层、底层悬沙中值粒径平均值分别为0.0073mm、0.0085mm、0.0108mm,平均为0.0089mm。3)各测站悬沙的分选系数,大潮期间在1.26~1.86之间,中潮在1.33~1.83之间,小潮在1.28~1.87之间,各测站悬沙的分选程度为分选差范围。4)各测站悬沙中值粒径基本随表层→中层→底层依次增大,且V01~V02测站悬沙的中值粒径高于V03~V04测站。(2)实测含沙量43根据2022年5月水文观测期间实测含沙量资料进行统计,各站涨、落潮含沙量特征值统计见表2.1-11。本海区含沙量分布具有如下特征:(1)水文测验期间,V01~V04测站涨、落潮平均含沙量:各测站大潮为2.235kg/m3,中潮为1.828kg/m3,小潮为1.233kg/m3,大潮最大,小潮最小。(2)水体含沙浓度平面分布,呈现出V01、V03测站含沙量最小,V02、V04测站较大,V01~V02和V03~V04断面上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规律。(3)水文测验期间垂线平均最大含沙量,大潮最大为4.234kg/m3,出现在V02测站落潮段;中潮为3.948kg/m3,出现在V02测站涨潮段;小潮为2.809kg/m3,出现在v02测站落潮段(4)各测站潮段平均含沙量均呈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大分布状态。表2.2-11各测站涨、落潮段垂线平均及最大含沙量统计表测站涨潮(kg/m3)落潮(kg/m3)大潮小潮平均/最大大潮小潮平均/最大平均含沙量V010.8430.7310.4640.6791.4130.827V022.8002.3211.6752.2653.2962.6822.0592.679V031.7291.5240.9271.3931.6261.4060.8531.295V042.8192.5731.5312.3083.3582.2871.5302.391平均2.0481.7871.1492.4231.8691.3171.870最大含沙量V011.3731.1420.6311.3731.9801.6071.1271.980V023.6523.1572.4233.6524.2343.7032.8094.234V032.0472.3081.9852.3083.0052.0581.5203.005V044.0253.9482.0324.0253.9743.5782.3613.974最大4.0253.9482.4234.0254.2343.7032.8094.2345、波浪据杭州湾内滩浒站1978~1987年共10年实测波浪资料统计,该站常浪向NNE向,出现频率为8%,次常浪向N向、NNW和SSE向,出现频率均为7%。浪向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季常浪向为SSE向,秋、冬季常浪向分别为NNE向和NNW向。强浪向为ENE向,最大波高4.om,次强浪向为N向,最大波高3.8m,NNE向最大波高3.6m。9711号台风期间8月18日实测最大波高2.7m,为NNE向,8月19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台球室装修租赁协议范文
- 人力资源采购居间合同范例
- 业务和管理之间的平衡
- 2024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滦州市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南湘江工贸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南华中交通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省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跟岗实习教师劳动合同
- 遗产分配协议合同示例
- 2025宁夏电力投资集团社会招聘10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江西省南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水上客运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暂行)》知识培训
- 落实“215”专项行动:xx小学体育“加速度”
- 老年人60岁以上C1驾考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认识20~99》-2024-2025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卷(苏教版·2024新教材)
- 小学生航天知识普及课件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中央部委部分京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古诗词大会比赛》精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