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1页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2页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3页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4页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2023年8月摘要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备案意见的复函,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1〕130号)范一路工程(已开工建设),西侧为规划的29-3区块(出让方案已批复,尚未完成招拍挂工作)。本区块出让单位为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块面积2.0052公顷,拟计用海类型为“工业用海”中的“其他工业用海”,用“建设填海造地”,用海期限为50年。根据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规划设计要点,区块建设用地面积20052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容积率≤2.6,建筑密度≤55%,绿地率≥15%,建筑高度≤60米,主要车行出入口南侧(瓯兴路)。选址于温州浅滩二期围垦区,项目建设有利于节约陆地资源,是对目前未开发海域的阶段性开发使用,且有利于促进浙江省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本区块的实施进程,能够完善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的具体工作,是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本区块实施后可为海经区的发展提供工业用地2.0052公顷,有利于推进海经区建设步伐,助力于温州海洋经济的发展;本区块的实施可充分发挥温州浅滩二期围填海区内滩涂围垦资源的优势,利用已填海成陆区域开发工业用地,可有效缓解海经区建设用地资源紧州浅滩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对该海域的功能定位、海江口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等相关规划要求。围填海内,区块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约为1.34万元/年,造成的持续性海洋生物损失价值(20年)约为19.36万元,生态损失补偿金纳入温州本区块用海面积2.0052公顷,符合《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浅滩二权最高期限为50年”,本次海域出让后拟实施通用设备制造业,用海面积为 11.1论证工作来由 11.2论证等级和范围 71.3论证重点 82.区块用海基本情况 92.1区块用海建设内容 92.2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 202.3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242.4区块用海情况 272.5用海必要性 3.区块所在海域概况 3.1海洋资源概况 3.2海洋生态概况 404.资源生态影响分析 4.1生态评估 4.2资源影响分析 4.3生态影响分析 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 5.1海域开发利用现状 5.2区块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5.3利益相关者界定 5.4相关利益协调分析 6.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 6.1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6.2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7.区块用海合理性分析 7.1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7.2用海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7.3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 7.4占用岸线合理性分析 7.5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7.6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 7.7出让条件合理性分析 8.生态用海对策措施 8.1生态用海对策 8.2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9.1区块用海基本情况 9.2区块用海必要性结论 9.3区块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9.4海域开发利用协调性分析结论 9.5区块用海与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结论 9.6区块用海合理性分析结论 9.7区块用海可行性结论 1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位于瓯江入海口处,介于灵昆岛与霓屿岛之间,北有理方案”)获得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备案意见的复函(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1〕130号)。根据处理方案,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调查图斑总数为37个,总面积3453.3027公顷,其中海域确权(含土地确权)面积578.8379公顷,围而未填未均为未确权已填成陆区,面积2241.0325公顷,涉及6个图斑。处理方案近期急需落户或建设的拟建用海项目共计44个,总面积891.4994公顷。其中:工业项目20个,面积533.6720公顷;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3个,面积20.7991公顷;基础设施项目21个,面积337.0283公顷。以上单个项目用海面积需求均在50公顷以下。本区块位于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填而未用未确权区域,调查图斑编号为本区块用海对应处理方案近期急需落户或建设的拟建用海项目编号29特种车辆整车生产基地项目,详见图1.1-4。本区块出让后用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21〕56号)要求,海经区积极落实在浅滩二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编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 (自然资规〔2018〕7号)文件中第三条“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送审稿)》。说明:本报告如未特别说明,高程均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设计坐标系采用温州2000坐标,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为120°40′,地形图坐标系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120°00′,调查3玉市玉市东海名制温劣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洞头区地图横趾山岛灵昆街道O甬市峡峡温水北水道道龙青山岛环鹿西岛洞洞湾湾州霓屿岛湾C洞头岛峡头半屏岛北策岛头头大竹峙岛洋上干山岛凤凰山总γ长大山岛崎市北龙山岛南摆的北摆屿头洋岛——·设区市界线图1.1-1温州浅滩区域地理位置图4NES4序号图斑编号面积(公顷)123456252A-18e区块63图例未确权已填成陆海域确权(含土地确权)围而未填区图1.1-2温州浅滩围填海现状调查图5NN案件编号面积(公顷12总计12A-18e区块!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备案区域温海瓯立[2019]1号温海瓯立[2019]2号2022年7月遥感影像图1.1-3温州浅滩围填海处罚图63ULU新区提上改项工题232A江7桥E性&工村图例已确权高型个件疗造装过理日71.2论证等级和范围公顷,按照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划分表(表1.2-1),判断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表1.2-1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判据及结果一览表论证等级15km,二级论证向外扩展8km。确定论证范围为项目外边界向外扩展15km,论证面积约560km²。论证范围见图表1.2-2论证范围坐标点经度纬度123456 8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自然资规〔2018〕7号)文件中第三条“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项目”的有关精神,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重点对用海必要性、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等进行论证,明确生态修复措施。已完成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的,直接引用相关报告结论。同时参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中附录C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区块自身特征和所在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海洋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本区块使用论证工作的重点为:(1)用海必要性分析;(2)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3)生态用海对策措施。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92.区块用海基本情况出让规模:1宗用海,面积2.0052公顷;瓯江入海口处,介于灵昆岛与霓屿岛之间,北有77省道贯穿,西距龙湾国际机场9km,紧靠规划滨海大道和沈海高速复线。地理位置为北纬27°5130"~本区块位于温州浅滩二期围涂工程内,北侧为规划的A-1划的公园绿地,南侧为已确权的纬一路工程(已开工建设),西侧为规划的29-3区块(出让方案已取得批复,尚未完成招拍挂工作),详见图2.1-1。2023年8月22日,我公司组织2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区块用海区域进行现场 目前该宗海已完成招拍挂工作,现场正在施工,已完成土地平整,部分区域建设有临时施工堆场等,区块用海区现状详见图2.1-2。图2.1-1a区块位置图(大范围)(遥感影像2022年7月) S29-2宗海29-1宗海29-2宗海29-3宗海务29-3宗海好29-4宗海酸A-29区块图例图2.1-1b区块位置图(小范围)(遥感影像2022年7月)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29-2宗海29-1宗海纬一路 本区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出让后拟用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用于高性能自控阀及智能部件生产基地项目。(1)建设规模根据海经区发展规划,结合工业厂房发展规划,本区块总用地面积约30亩,建设规模为新建生产车间2幢、宿舍(食堂、活动中心)楼1栋、门卫1处、停车场等,总建筑面积约52134平方米。建设规模详见表2.1-1。(2)建设内容根据本项目设计规划,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宿舍楼等建筑物土建、安装、设备及建设范围内总图工程建设。项目1建筑占地面积绿化用地面积道路广场面积1#生产车间3#生产车间公变配电房配电房弱电机房生活水泵房发电机房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门卫3容积率/4建筑密度%5辆6%(1)土地使用建设用地面积:20052平方米(2)环境容量该项目应根据温政办[2017]33号文件、温住建发[2017]235号文件、温委发地上总建筑面积:≤52135平方米建筑密度:≤55%绿地率:≥15%建筑高度:≤60米注:建筑高度计算按照《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执行。同时所有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设备(含屋顶避雷针、水塔、电梯间等)总高度(3)交通组织 主要车行出入口:南侧(瓯兴路)停车配置:按照《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市规[2017]83号)的要求进行配置。不同功能区块配置的停车应方便使用。本地块应按照《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措施》(温政办〔2022〕2号)等相关规范和规定配置或预留充电设施。(4)市政与竖向场地标高:≤4.7米,并与周边道路、河流及周边地(5)城市设计及空间布局建筑后退空间:北:退A-18d、A-19≥5米(建筑高度≤24米);≥10米(建筑高度>24米);东:退公园绿地≥3米(建筑高度≤24米);≥6.5米(建筑高度>24米);南:退瓯兴路≥5米(建筑高度≤24米);≥10米(建筑高度>24米);西:退A-18c≥5米(建筑高度≤24米);≥10米(建筑高度>24米);号)执行。本地块应按照《温州市区建筑工程“第五立面”规资规发〔2023〕18号),加强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出具“第五立面”设计专篇。专篇设计要明确地块屋顶形态、屋顶设施(设备)布局、屋顶建筑物构工业厂房及其附属配套建筑(宿舍、食堂等)以现代简洁的风格为主,屋顶(6)地下空间其它:地下建筑后退用地红线距离应不小于3米。 编号性质容积率计入容积率的积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建筑后退空间≤52135平方米≤60米北:退A-18d、A-19≥5米(建筑高度≤24米);≥10米(建筑高度>24米);东:退公园绿地≥3米(建筑高度≤24米);≥6.5米(建筑高度>24米);南:退瓯兴路≥5米(建筑高度≤24米);≥10米(建筑高度>24米);西:退A-18c≥5米(建筑高度≤24米);≥10米(建筑高度>24米); 根据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经信生态局提供的《关于<关于提供近期本区块用海类型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500万元/亩,容积率≥1.1,亩均税收≥42万元/亩,单位能耗增加值≥6.6万元/吨标煤,单位排放增加值≥5640万元/吨,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例≥2.9。本区块用地控制指标如下表所示:区块名称代码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万元/亩)容积率元/亩)耗增加值(万元/吨标单位排放增研发经费营收入比例区块通用设备业本区块用海平面布置按照《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浅滩二期控规修改完善项目》中规划管理单元的相关布置进行布设,其平面布置方案完全符合上位A-18e区块北侧为规划的A-19区块,东侧为规划的公园绿地,南侧为已确权的纬一路工程,西侧为规划的29-3区块,详见图2.2-1。1、总图布置原则(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满足生产使用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5)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6)建筑风格与区域建筑风格吻合,与周边各建筑色彩协调一致。(7)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按照厂区整体规划,全厂设计1个出入口,厂区道路为十字形,内部主要车行环路为10-14m,次要车行道路为6-8m,各功能区内支路为4m,联系各出入本项目在厂区内道路两旁,建(构)筑物周围充分进行绿化,并在厂区空地区块总长约140m,宽约140m,其中3#生产车间布置于区块中部,长约140m,宽约130m,宿舍楼和1#生产车间平行布置于区块南侧,1#生产车间长约52m,宽约15m,宿舍楼长约52m,宽约18m,道路通行入口分布于区块南侧,门卫设明既”版河所2一…下卡备备注河河Ra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浅滩二期A-18e地块红线图核发机关地块位置示意图mmmm整m建路构m瓯圈。*4名辆辆兴霄主辆辆票辆辆图例河路《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1)地基及基础(2)结构选型(3)本项目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建筑抗(4)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2.3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至小霓屿岛西,总长9324m,堤顶高程0.2m,堤顶宽4m,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建设完成;温州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工程西端起点同小断面促淤堤,东至小霓屿岛西300m,堤顶高程0.2m,总长8950m,2013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7月建设完成。温州浅滩二期西区促淤堤工程北端点与浙江省77省道延伸线龙湾段相接,南接南侧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工程,堤长6.049km,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建成。浅滩二期工程平面布(1)温州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工程温州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工程西起点同温州浅滩一期南围堤工程,东端至小霓屿岛西侧300m,堤轴线沿规划浅滩二期南堤轴线布置。除南堤规划水闸闸址(南堤水闸S0+200~SO+400、于50cm石渣垫层保护;促淤堤内坡1:4,采用厚度大于50cm的单重大于200kg(2)温州浅滩二期西区促淤堤工程结构,下部为砂被和通长砂袋,上部为袋装砂结构。内坡坡度为1:1,外坡坡度1:1.5。内、外坡采用300~500kg块石护面;堤顶采用厚700mm的理砌块石防 (1)施工方案本区块位于已填成陆的浅滩二期围填海区域内,涂面较低的区域可采用吹填土回填,待吹填完成后,再采用真空预压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施工现场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一切障碍物后再予以平整,压实度同路基回填土要求。场地平整压实完成后可开展项目厂房建设施工。(2)土石方平衡根据规划设计要点,区块场地标高:≤4.7米,并与周边道路、河流及周边地块做好衔接。(3)物料来源区块用海区回填石料可从霓屿料场进行采购,通过5t自卸汽车运输,平均运距约10km (4)施工计划进度订后2年内竣工投产。本区块用海类型为“工业用海”中的“其他工业用本区块拟用海期限为50年。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绘制日期浙江博绘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图2.4-1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宗海位置图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N4界址点编号及坐标(北纬|东经)受将2?内部单元面积(公顷)浙江博绘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密(1)区块实施是落实《温州浅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的重要举措2019年4月24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自然资规(2019)1号),方案指出:规范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用海审批,对于全省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报自然资源部备案之前,选址在已填海区域且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的近期和中期建设项目,沿海各市政府应加快处理,成熟一个、处理一个,确保尽快落地。2021年6月,温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温州市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并上报至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已获得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备案意见的复函(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1〕130号)。方案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坚持分类分步实施、坚持产业择优落地的四大原则下,在生态评估结论的基础上,制定生态保护修复计划,进一步制定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措施,并积极谋划了一批近期用海项目,其中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共计44个拟建项目。本区块位于浅滩二期围垦工程内,对应图斑目录编号为330305-0107,围填海状态为已填成陆区,利用状态为未利用,审批状态为未登记备案未发证。本区块位于已备案通过的《温州浅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区域内,因此,加快本区块的实施进程,能够完善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的具体工作,是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2)区块实施是加快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2021年5月1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生空间”,纳入省域空间治理平台,加快单独区块处理方案报批,谋划重大产 业项目招引,统筹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城乡土地有机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退填还海、滨海湿地修复、海堤生态化、沙滩修复等工程,加强历史围填海生态修复。本区块实施能够加快历史围填海遗留问题处置,是推动建设温州供应链的重要举措,能够加大浙江省海洋经济以及临港产业发展带的发展空间。因此本区块的实施是必要的。(3)区块实施是《温州市瓯江口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需求在浙江省大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和温州市沿海城镇带建设的宏观背景下,2011年10月,《温州市瓯江口新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专家与部门评审。根据规划,瓯江口新区(现更名为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简称海经区)将以“双港双城、脊梁引领”为总体发展架构,开辟海上新城,打造温州先进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平台。从温州目前情况来看,构筑浙江省的区域中心城市,让温州拥有了更为高远的城市发展目标;但在迎接更广阔前景与机遇的同时,温州也面临着土地紧张、产业急需升级、城市建设标准不断提高的挑战。为了拓展温州的城市发展空间,为了有力地推进温州产业的升级,为了探索温州城市建设的方向,创造优越的城市环境,这个瓯江入海口的区域,势将成为温州未来城市东进的发展主战场。在此背景下,海经区政府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温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沿海城镇带的战略部署,启动海经区建设,结合浅滩二期围垦为城市创造新生土地资源,为海经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近几年的积极筹备和紧张建设,目前海经区的发展优势已初步显现。海经区目前已经成功吸引大批优质企业入驻,可为海经区的城镇建设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此外,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基于海经区拥有的良好区位和发展条件,目前已吸引了一批社会资本有意愿投资海经区的开发建设项目。(4)区块实施有利于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随着海洋科技深入发展,海洋经济领域在海水利用、能源、矿产、健康食品等方面获得新突破,形成系列新兴产业。沿海主要国家和地区已将海洋新兴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以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培育扶持。浙江省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组合优势,加大海洋新兴产业科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及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领军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培育和国内外招商选资力度,聚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清洁能源、海洋勘探开发服务、港航物流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在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区块出让后计划建设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属于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区块用于通用设备制造业,选址于温州浅滩二期围垦区,本区块目前现状为围区内已填成陆,项目建设有利于节约陆地资源,不影响海域主体功能且对周边开发活动未构成干扰,是对目前未开发海域的阶段性开发使用。项目建设不但充分使用了目前空闲的海域空间,而且有利于促进浙江省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5)区块实施是推动阀门行业发展的需要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计和制造基地。到2025年,泵阀产业链年产值达到900亿元。产业-成长类,鼓励企业强强联合、中外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泵阀(6)区块实施是增加本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区块出让拟建项目建成后,将为本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收职工就业,将有力促进本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海经区展开全面建设的各方面基础条件已相对成熟,相应的关于新区的具体开发建设工作也急需展开。因此本区块的实施是必要的。本区块用海为已填海成陆区域的建设项目,填海造地规模为2.0052公顷, 3.区块所在海域概况温州市所辖海岸线长1293km,其中大陆海岸线长502km,岛屿岸线长791km,拥有深水岸线达50km。其中灵昆岛岸线总长是41746.13m,自然岸线长度397.35m,生态恢复岸线长度4258.27m,人工岸线37090.51m,自然岸线保有率为11.15%。温州理论深度基准面以上的滩涂资源面积86.22万亩,占全省滩涂资源的25.14%。理论深度基准面与2米深度基准面之间的资源51.34万亩,2米深度基准面与5米深度基准面之间的资源78.45万亩。主要集中在瓯江、飞云江、鳌江河口两侧和乐清湾沿岸。滩涂宽度一般为4~6km,特别是温州浅滩在最低潮时宽度可达11km。目前温州浅滩长约13km,上宽下窄近似梯形,滩面高程上高下低,其中上游灵昆岛附近0m以上滩面宽约4.5km,高程多为3~5m(理论基面)的高潮滩;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洞头区岛礁资源丰富,行政管辖海域范围内现共有海岛300个,包括有居民海岛14个,无居民海岛286个。渔业岛和海洋生态岛6类。其中综合利用岛2个,分别为灵昆岛和洞头岛;港口物流岛3个,分别为小门岛、青山岛和状元岙岛;临港工业岛2个,分别为大门岛和霓屿岛;滨海旅游岛2个,分别为花岗岛和大三盘岛;现代渔业岛1个,为鹿西岛;海洋生态岛4个,分别为胜利岙岛、半屏岛、大瞿岛和南策岛。洞头区有无居民海岛岛群8个,其中一般保护型岛群3个,分别为洞头大、小门岛群、洞头鹿西岛群和洞头霓屿、状元岛群;特殊保护型岛群5个,分别为温州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并有乐清、瑞安、鳌江、永嘉和洞头等5个地方港,集河口型、海岸型和岛屿型于一体,可建百余个5千至10万吨级以上的码头泊位。分布在全市沿海、河口及岛屿主要县(市)重镇的地方港和温州温州湾、乐清湾内,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现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分别是:小门岛5万吨级油气泊位1个,七里港作业区2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和件杂货泊位5个,磐石电厂2万吨级煤炭泊位2个,乐清浙能电厂3.5万吨级(兼靠5万吨级)泊位2个,龙湾作业区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和件杂货泊位、散货泊位4个,状元岙港区2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泊位2个。老港区12km,可乘潮通航500t级海轮;老港区至杨府山港区6.5km,可乘潮通航3000t级货船及7000t级客货船,其间灰桥浅滩是主要碍航段;杨府山港区 经七都涂北支至龙湾港区14km,可乘潮通航5000t级船舶,七都涂尾前沙水道至龙湾港区航道弯曲半径较小,大型船舶航行困难;龙湾港区至青菱屿锚地29km,可乘潮通航2万吨级船舶,其间龙湾过江浅滩及口外乌仙咀浅滩是主要碍海洋渔业资源秋季资料引用《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温州瓯江口渔业资源现状调查报告》(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2021年7月)。春季资料引用《洞头区陆域引调水工程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杭州希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3月)。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秋季)布设14个渔业资源调查站位,鱼卵和仔、稚鱼垂直网和水平网同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渔获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重量、尾数)、优势种、渔获物生物学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等;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优势种等。具体站位见表3.1-1杭州希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1日~4月14日(春季)开展项目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调查,布设渔业资源调查站位18个,站位分布图详见表3.2-8 2020年秋季,定性样品中未采集到鱼卵,仔、稚鱼3科3种,数量出现最多的是侧带小公鱼属未定种,共采集到9尾;舌鳊科仔鱼未定种采集到一尾,石首鱼科仔鱼未定种采集到一尾。仔稚鱼优势种为侧带小公鱼属未定种,共采集到9尾。2021年春季航次共采集到鱼卵81个,其中水平网80个,垂直网1个;仔稚鱼254尾,其中水平网238尾,垂直网16尾。调查航次共鉴定出鱼卵和仔稚鱼7目12科16种,另有一个未定种仔稚鱼。采集鉴定到6种鱼卵样品,隶属于3目4科6种。采集鉴定到13种仔稚鱼样品,隶属于7目11科13种。(1)种类组成2020年秋季调查海域底拖网调查渔获物中共有种类66种,其中鱼类32种, 占种数的48.48%;虾类18种,占种数的27.27%;蟹类6种,占底拖网种数的9.09%;头足类3种,占底拖网种数的4.55%;其他类7种,占底拖网种数的10.61%。2021年春季,经分析共鉴定出生物种类54种。其中鱼类27种,约占总种类数的50.00%;虾类有18种,占总种类数33.33%;蟹类有8种,占总渔获种14.81%;头足类1种,占总渔获物1.85%。(2)资源密度(重量、尾数)2020年秋季调查海域渔获物的尾数和重量密度均相对较低,平均值分别为和25.42kg/km²,头足类均值为0.10×10³ind./km²和6.79kg/km²,其他均值为0.08×10³ind./km²和1.55kg/km²。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不同站位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平均值为9.99×10³ind/km²,调查海域不同站位重量密度平均值为109.82kg/km²。(3)渔获物优势种2020年秋季调查海域渔获物中鱼类优势种为龙头鱼、刀蛴和棘头梅童鱼,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刀鳞和龙头鱼。常见种为脊尾白虾、日本蜉、棘头梅童鱼、孔虾虎鱼、矛尾虾虎鱼和口虾蛄,共计6种。(4)物种多样性2020年秋季调查海域尾数密度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3.43(1.76~4.02),渔获物重量密度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3.13(1.73~3.78),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75(0.58~0.84),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2.67(0.96~3.55)。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各站位生物(尾数)多样性指数分布在1.72~3.49,平均值为2.66;均匀度指数分布在0.66~0.97,平均值为0.84;丰富度指数分布在0.55~2.16,平均值为1.28;单纯度指数范围为0.12-0.40,平均值为0.22。调查海域各站位生物(重量)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90~3.08,平均值为2.09;均匀度指数分布在0.44~0.86,平均值为0.65;丰富度指数分布在0.39~1.39,平均值为0.85;单纯度指数范围为0.15-0.66,平均值为0.33。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温州沿海平均潮差4.5m,最大潮差达7.2m,潮汐能蕴藏量丰富。温州沿海海岛风能资源尤其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灵昆岛年有效风速3~20m/s,时数为4000~5000h,年有效风能2000kWh/m²,有效风能密度为300W/m²,可发展中型风力发电机组。洞头列岛年有效风速时数多达6171h,是我省风能资源开发3.2海洋生态概况根据温州气象站(年份)资料,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5.8℃,月平均最高气温32.2℃,月平均最低气温1.6℃,年平均最高气温21.7℃,年平均最低气温13.8℃。本区年平均降水量1694.6mm,年最大降水量2414.1mm,年最小降水量914.5mm,月最大降水量446.7mm,年平均降水天数175天,年最多降水天数206天(1975年),年最少降水天数147天(1986年)。降水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冬季盛行N~NE向大风。全年平均风速3.8m/s,强风向为SSW向,最大风速32m/s(1975年8月2日),常风向为N~NE向,频率为54.7%。 潮汐资料来源为2021年3月,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在洞头附近海域设置的两个临时潮位站(T1洞头、T2鹿西),六个水文泥沙测站。水文泥沙测站的观测坐标见表3.2-1,站位位置见图3.2-1。实际观测站位观测项目备注BL"T2鹿西 乐清市乐清市5(1)潮波测验海区的潮振动主要是由太平洋潮波引起的协振动形成。控制本区潮波运动的是以M,分潮为主的东海前进波系统。西北太平洋的半日潮波以东南一西北向传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附近海域,进入测验海区。日潮波(K₁分潮为主)也以这一方向传入。潮波进入洞头附近海域后,由于地形和底摩擦等条件影响,潮波发生变形,波形、波速和浅水分潮等发生变化。(2)实测潮汐特征根据两个临时潮位站(T1洞头、T2鹿西)2021年3月28日1000时~2021年4月6日1600时的潮位资料,统计得测验海区实测潮汐特征如表3.2-2所示。1)T1洞头临时潮位站短期(9个周日)平均海平面为13cm(1985国家高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程基准(二期)),T2鹿西临时潮位站短期(9个周日)平均海平面为17cm(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平均潮差470cm;T2鹿西临时潮位站最大潮差631cm,最小潮差178cm,平均潮差470cm.3)两个临时潮位站的平均涨潮历时略长于落潮历时。其中T1洞头临时潮位站平均涨潮历时为6h17min,平均落潮历时为6h12min;T2鹿西临时潮位站平均涨潮历时为6h14min,平均落潮历时为6h13min。(3)潮汐性质测验海区潮汐以M₂分潮为主。其中T1洞头临时潮位站的M₂分潮振幅为(H+Ha)/H=0.29<0.5,根据潮港类型判别式可知附潮海区;且Hu,/Hu,=0.011<0.04,可见潮汐浅海作用较弱,浅海分潮振幅和(H+Ha)/H₂=0.287<0.5,根据潮港类型判别式可知附近海区为一个规则半日潮海区;且Ha/H,=0.008<0.04,可见潮汐浅海作用较弱,浅海分潮振幅和(H+H)约为6.4cm。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1)实测潮流分析1)测验海域六个测站的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2)从潮汛来看,大潮的流速较大,小潮的流速较小。3)从层次来看,表层的流速较大,中层的流速次之,底层的流速较小。5)总体上看,测区SW3、SW4测站流速较大,SW1、SW6、SW7测站流(2)潮流的流速、流向分布特征50cm/s;小潮汛时,SW1、SW4测站落潮从实测最大流速来看,有实测大潮最大潮流流速>小潮的变化特征。大潮汛 最大落潮流流速分别为100cm/s、127cm/s、142cm/s、53cm/s、72cm/s、81cm/s;小潮汛时,SW1测站落潮流流速强于涨潮流流速,SW4测站的涨、落潮流流速相当,其他四个测站的涨潮流流速均强于落潮流流速,SW1、SW3、SW4、SW5、SW6、SW7测站小潮垂线平均的最大涨潮流流速分别为57cm/s、53cm/s、87cm/s、三小时平均最大流速统计(表3.2-6)表明:SW1、SW5测站的落潮流流速均强于涨潮流流速,其他四个测站的涨潮流流速强于落潮流流速,SW1、SW3、SW4、SW5、SW6、SW7测站垂线平均三小时平均最大涨潮流流速分别为75cm/s、从测区整体上来看,测区的流速较小,涨潮流流速大于落潮流流速。测区的实测最大涨潮流流速为174cm/s,其对应流向为325°;最大落潮流流速为166cm/s,其对应流向为112°;垂线平均的最大涨潮流流速为150cm/s,其对应流向为305°;垂线平均的最大落潮流流速为142cm/s,其对应流向为115°。潮流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反映在潮流的平面及垂向的变化特征上。从潮流的平面变化特征来看,不论从平均流速或最大流速来看,SW3、SW4测站流速较大,SW1、SW6、SW7测站流速次小,SW5测站流速较小。从垂向变化特征来看,六个测站的最大流速一般出现在表层,流速值随深度而减小。(1)最大、最小含沙量及平均含沙量最大含沙量为3.574kg/m³,最小含沙量为0.019kg/m³,最大含沙量出现在SW1测站大潮涨潮底层,最小含沙量出现在SW6测站小潮涨潮表层。垂线平均含沙量最大值为2.904kg/m³,最小值为0.037kg/m³,分别出现在SW1测站大潮本次水文泥沙测验平均含沙量为0.367kg/m³,含沙量有口门高、外海低的特 (2)含沙量的大、小潮变化(3)含沙量的涨、落潮变化将各站大、小潮的涨、落潮含沙量分别平均统计可知,涨潮平均含沙量为0.383kg/m³,落潮为0.348kg/m³,平均涨潮含沙量大大、小潮平均涨潮含沙量分别为0.679kg/m³、0.087kg/m³,(4)含沙量的垂向分布(5)潮流与含沙量的关系 海域地形地貌资料引自《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瓯江河口潮流段从龙湾至口门岐头长15km,潮流加强,河床微弯,滩少水深,海床较为稳定。口外滨海河床成形不明显,属于温州湾浅区,外有洞头列岛的屏障,拦门沙发育,海底地形复杂多变。灵昆岛将瓯江入海口分为南口、北口,在龙湾、灵昆山等码头和基岩岸线的制约下,瓯江南北口河势稳定。温州浅滩介于灵昆岛和霓屿岛之间,是瓯江口外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拦门沙,上游紧靠灵昆岛。目前灵昆岛与温州浅滩的整体形态为仰舌形,灵昆岛上端似舌根,宽度窄,中部为舌身,宽度大,最宽处3500m,下部似舌尖向下延伸。温州浅滩长约13km,上宽下窄近似梯形,滩面高程上高下低,其中上游灵昆岛附近0m以上滩面宽约4.5km,高程多为3~5m(理论基面)的高潮滩;下游霓屿岛附近0m线以上滩面宽度约为2~2.5km,滩面高程多在0.5~1.5m左右。温州浅滩和灵昆岛相连,将瓯江口入海江道分成南、北两水道。北口为主槽,水深较大,南口为支汊,水深较浅,同下游霓屿峡道深槽项链,构成瓯江南水道。瓯江南口水道内大部分滩面高程均在0m以上,其中江心滩最大高程约为4.7m。目前南水道存在多处浅段,深槽最小水深仅为1m。灵昆岛南、北二汉主流近百年来一直稳定在瓯江北口,未有明显的来回摆动,这主要与龙湾附近地貌有关:龙湾矶头和磐石矶头控制着该河段的河宽;江中的 1979-2005年的16年,温州浅滩区域存在大面积的淤积,淤积幅度可为1m南口放宽段淤积幅度较大,淤幅可为1m,淤积速率是6.3cm/a;同时南口靠近灵2005-2010基本反映了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前后海域周边的冲淤状况,结果显示温州浅滩仍然保持淤积的状态,且在灵霓海堤南北两侧淤积明显,淤幅为岸一侧;南口北侧略有冲刷,但不同于1979-2005年的是,该时期冲刷的位置明2010-2013年温州浅滩的冲淤图可知,工程区域内总体以淤积为主,堤线内外也有较为明显的淤积,其中温州浅滩内靠近灵霓海堤的位置淤积幅度可达2m2013-2019年温州浅滩的冲淤图可知,工程州浅滩二期围区中部淤积最为明显,幅度可达2m以上, 图3.2-62005年5月~2010年10月温州浅滩及附近海域冲淤变化(+淤积,-冲刷)图3.2-72010年10月-2013年4月温州浅滩海床冲淤变化(+淤积,-冲刷)图3.2-82013年4月-2019年温州浅滩海床冲淤变化(+淤积,-冲刷)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度。建筑场地区块位于温州浅滩二期内,距离瓯帆路工程直线距离不超过500m,工程地期瓯帆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区及周边为低山丘陵、岛屿和滨海平原,一般-5.0m~-8.0m。将场地埋深62.4其中②层细分2个地质亚层,一个夹层,③层细分3个地质亚层,④层细分2②1层:淤泥(mQ42)②1a层:粉砂(mQ42)为主,含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粒径一般0.075-0.22mm,含量60-70%,细砂含量10-20%左右,余为黏性土。该层仅S22、S23、S24、S25、S26、S27钻孔及②2层:淤泥(mQ42) ③1层:淤泥质黏土(mQ41)未揭露外,其余号钻均有揭露,顶板标高为-36.98~-30.48m,埋深为28.30~③2层:黏土(mQ41)孔有分布,顶板标高为-48.82~-48.69m,埋深为43.50~44.00m,揭露厚度为为主,含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粒径一般0.08-0.20mm,含量70-80%,粉砂含量10%左右,黏性土含量10%。该层仅S1、S2、S3、S4、S5、S6、S9钻孔有分布,④2层:黏土(mQ32-2)粉细砂团块。该层仅S1、S3、S5、S9、S12、S14岩,卵石粒径一般22-50mm,最大70mm,含量40-60%,圆砾粒径一般2-20mm,含量20-30%,其余为黏性土及砂,分布不均,胶结性差,局部圆砾含量较高。揭露厚度为4.40m: 海洋生态环境秋季资料引用《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温州瓯江口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2021年7月),春季资料引用《洞头区陆域引调水工程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杭州希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3月)。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秋季)开展瓯江口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水质、沉积物、生物等内容;共有25个调查站位,其中水质站位25个,沉积物站位18个,生物站位19个,潮间带断面9个,站位分布图详见表3.2-7和图3.2-24。杭州希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1日~4月14日开展项目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调查,布设生态环境调查站位18个;于2021年4月11日~14日开展潮间带调查,布设潮间带断面9条。站位分布图详见表3.2-8和图3.2-25。 ³O图3.2-102020年秋季瓯江口海洋生态环境调查站位NNooOo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31~1.94mg/m³,平均值为1、2020年秋季(1)种类组成2020年秋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94种,种类主要以近岸低盐种类为主;其中硅藻70种,占74.47%;甲藻21种,占22.34%;蓝藻1种,占1.06%;金藻1种,占1.06%;绿藻1种,占1.06%。(2)浮游植物密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表层浮游植物水样细胞密度为3.2×10³ind./dm³~118.4×10³ind./dm³,平均为17.0×10ind./dm³;底层浮游植物水样细胞密度为3.6×10³ind/dm³~8.4×10³ind/dm³,平均为6.8×10ind./dm³。(3)优势种及优势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共有浮游植物优势种8种,分别是中肋骨条藻、琼氏(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在1.82~4.32之间,平均为2、2021年春季(1)种类组成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56种。其中,硅藻门52种,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占92.85%;甲藻门2种,占3.57%;蓝藻门和绿藻门各1种,各占1.79%。(2)浮游植物细胞丰度2021年春季,各调查站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为1.41×10⁴~78.46×(3)优势种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琼氏圆筛藻、蛇目圆筛藻、(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度、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1.86~3.04,平均值为2.46;种类丰富度指数d范围为0.71~1.23,平均值为0.90;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46~0.78,平均值为0.61。1、2020年秋季(1)种类组成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门71种(不包含19种浮游幼体),主要以近岸暖水性种类为主;其中节肢动物门51种,刺胞动物门12种,环节动物门4种,毛颚动物门2种,原生动物门和尾索动物门各1种;节肢动物门比例最高,为71.83%;其次为刺胞动物门,为16.90%。(2)密度和生物量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浅水I型网浮游动物密度为16.25~150.00ind./m³,平均密度为73.03ind./m³;浅水Ⅱ型网浮游动物密度为93.75~2657.135.7~271.4mg/m³,平均生物量为122.5mg/m³。(3)优势种及优势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浅水I型网共有浮游动物优势种7种,分别为亚强次真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浅水I型网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在1.20~3.70之间,平均为2.87,均匀度指数(J)在0.68~0.96之间,平均为0.81,丰富度指数 (d)在0.36~3.64之间,平均为2.06,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均较好;浅水Ⅱ型网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在2.02~3.58之间,平均为2.97,均匀度指数(J)在0.56~0.89之间,平均为0.70,丰富度指2、2021年春季(1)种类组成2021年春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大类49种,其中桡足类最多,有16种,占32.65%;水母类9种,占18.37%;浮游幼虫11种,占22.45%;其它类群的种数均较少,合计共有13种,占26.53%。(2)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181.09mg/m³;各站位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为1.50~352.50ind./m³,平均(3)优势种2021年春季,浮游动物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强壮箭虫和(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度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92~2.96,平均值为1.80;种类丰富度指数d范围为0.50~4.93,平均值为2.83;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1)种类组成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门35种,其中环节动物门最多,为18种,占51.43%;软体动物门次之,为7种,占20.00%;节肢动物门4种,占11.43%;棘皮动物门3种,占8.57%;刺胞动物门2种,占5.71%;脊索动物门1种,占2.86%。(2)密度和生物量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为0~70ind./m²,平均为26ind./m²;(3)优势种及优势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共有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寡鳃齿吻沙蚕、典型小头(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1.74;均匀度指数(J)在未计算~1.00之间,平均为0.93;丰富度指数(d)2、2021年春季(1)种类组成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共采集并鉴定出5大类25种大型底栖生物。其中环节动物13种,占52.00%;软体动物5种,占20.00%;甲壳动物和棘皮动物均3种,各占12.00%;刺胞动物1种,占4.00%。(2)密度和生物量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值为2.29g/m²,生物量范围为0.00~8.49g/m²;平均栖息密度为79ind./m²,栖息密度范围为0~190ind./m²。(3)优势种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优势种为双鳃内卷齿蚕、薄云母蛤、 (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度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71~2.95,平均值为1.80;种类丰富度指数d范围为0.20~1.08,平均值为0.53;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表3.2-14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略)1、2020年秋季(1)种类组成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共鉴定出潮间带生物8门103种,其中软体动物门52种,占50.49%;节肢动物门26种,占25.24%;环节动物门8种,占7.77%;脊索动物门8种,占7.77%;刺胞动物门4种,占3.88%;红藻门3种,占2.91%;棘皮动物门1种,占0.97%;扁形动物门1种,占0.97%。(2)密度和生物量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潮间带各潮区生物密度为0.0~3526ind./m²,平均为538ind./m²;生物量为0(3)优势种及优势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潮间带生物优势种高潮区主要为堇拟沼螺、珠带拟蟹(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度2020年秋季监测海域高潮区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0.16~1.97,平均为1.17,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60,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0.38;中潮区上部生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1.03,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47,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0.42;中潮区中部生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1.01,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46,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0.67;中潮区下部生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1.37,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55,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0.64;低潮区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生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1.84,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72,丰富度指数2、2021年春季(1)种类组成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共采集潮间带生物7大类79种,其中环节动物18种,占22.78%;甲壳动物21种,占26.58%;软体动物34种,占43.04%;星虫动物和鱼类各2种,各占2.53%;刺胞动物和纽形动物各1种,各占1.27%。(2)密度和生物量物的生物量为7.66g/m²;TO3断面潮间带生物的生物量为4.78g/m²;T04断面潮间带生物的生物量为2.67g/m²;T05断面潮间带生物的生物量为9.49g/m²;T06TO8断面潮间带生物的生物量为14.66g/m²;T09断面潮间带生物的生物量为TO1断面潮间带生物密度为8ind./m²;T02断面潮间带生物密度为89ind./m²;TO3断面潮间带生物密度为76ind./m²;T04断面潮间带生物密度为66ind./m²;TO7断面潮间带生物密度为73ind./m²;TO8断面潮间带生物密度为43ind./m²;(3)优势种2021年春季,调查海域潮间带生物主要优势种为理蛤、双鳃内卷齿蚕以及(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度种类丰度指数d变化范围在0.92~3.07之间,平均值为2.20。 2020年11月(秋季)和2021年3月(春季),海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分级评价标准,评价指数见下表。2020年11月监测水域水体中pH、溶解氧、铜、铅、锌、镉、总铬、汞、砷、油类、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有97.1%的测站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有2.9%的测站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有20.6%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有79.4%的测站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有61.8%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有38.2%的测站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2021年3月监测水域水体中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铅、锌、镉、总铬、汞、砷、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类有92.0%的测站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有8.0%的测站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铜有82.8%的测站符合第一类水质标准,有17.2%的测站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有58.6%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水质标准,有41.4%的测站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有93.1%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有6.9%的测站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分析,近年来调查海域水质状况变化较小,水质状况保持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20年11月监测水域水体中pH、溶解氧、铜、铅、锌、镉、总铬、汞、97.1%的测站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有20.6%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有79.4%的测站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有61.8%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有38.2%的汞、砷、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的测站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有8.0%的测站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铜有82.8%的测站符合第一类水质标准,无机氮有58.6%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水质标准,有41.4%的测站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有93.1%的测站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有6.9%的测站2020年11月(秋季):于13个站位的渔业资源调查样品中,选择渔获物 结果显示,调查的贝类指标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中一类标准,鱼类、甲壳类中铜、锌、镉、铅和总汞的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铬、石油烃含量均符合《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砷含量全部超出标准限值。2021年3月(春季):13个站位的渔业资源调查样品中,选择渔获物中的花鲈、棘头梅童鱼等鱼类,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等甲壳类以及潮间带站位的缢蛏、贻贝等贝类进行生物质量调查,其监测结果见下表。生物质量单因子指数结中一类标准,鱼类、甲壳类中铜、锌、镉、铅和总汞的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铬、砷和石油烃含量均符合《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春季和秋季水环境为亚健康状态,沉积环境为健康状态;生物残毒表明环境未受到污染,生物处于亚健康状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据《2021年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省海洋灾害以风暴潮灾害为主,海浪、赤潮、咸潮入侵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57亿元,死亡(含失踪)人员9人。与前10年(2010-2020年)相比,2021年浙江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均低于前10年平均值。而与2020年(3.55亿元)相比,直接经济损失增加了0.02亿元。但是,风暴潮仍然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海洋灾害。2021年,引发2次根据历年资料统计,对温州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台风平均1次/年,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9417号、9711号、“森拉克”台风、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2006年的台风“桑美”、2007年第9号台风“圣帕”和第13号台风“韦帕”、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和2019年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hPa,近中心最大风速达60m/s,成为50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站24h雨量高达614.8mm,如此强度的降雨量亦为历2007年8月18日第9号台风“圣帕”引发的龙卷风袭击龙港镇。“圣帕”造成苍南县36个乡镇8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88间,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0.82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0.75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14亿元。2007年9月19日第13号强台风“韦帕”在霞关镇登陆。受“韦帕”影响,从18日8时起至台风登陆,全县各地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县平均过程降雨量198mm,中南部密集区350mm。全县农林牧渔业损失6.42亿元。其中,农田受灾面积18.2千公顷,成灾面积9.5千公顷,减收粮食1.9万吨;水产养殖损失3.8千公顷,近38000亩的紫菜苗受损,损失面积达90%。2019年8月10日凌晨1时45分左右,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登陆浙江温岭城南镇,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6级(52m/s),中心最低气压930hPa。“利奇马”不仅成为2019年以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同时跻身近70年以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中心最大风力13级,风速达32m/s。因台风影响,温州市共有31个乡镇(街道)严重受灾,受灾人口79.1万人,倒塌房屋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5间、建筑工地临时工棚2088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0.04万亩、成灾18.89万亩、绝收7.54万亩;停电112万户,境内7条高速全部封闭,县乡道中断29条,永嘉部分城镇内涝严重。温州市直接经济损失28.58亿元。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中心最大风力13级,风速达38m/s,造成直接2021年第14号台风“灿都”中心最大风力8级,风速达18m/s,造成直接 4.资源生态影响分析本区块位于浅滩二期围涂工程范围内。温州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工程西端起点浅滩一期围区南围堤东侧延伸段头部,东至小霓屿岛西300m,堤顶高程0.2m,总长8950m,2013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7月建设完成。作为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的一部分,已与整体工程同步实施。本区块建设实施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影响难以从温州浅滩围填海工程整体实施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影响中区分出来。根据“自然资规〔2018〕7号”文件精神,本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已完成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的,直接引用相关报告结论。目前,《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均已编制完成,并已通过评审,因此,本节主要通过引用《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结论,从温州浅滩围填海工程整体实施角度来分析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影响,同时兼顾本区块建设实施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影响。本区块用海评估范围内有禁止类的龙湾树排沙海洋公园-重点保护区和预留区(33-Jb11),限制类的龙湾树排沙海洋公园-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33-Xb10)、瓯江河口(33-Xc04),还有瓯江河口聚流苗种保护区(33-Xe16)。浅滩二期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瓯江南口树排沙海域经过选化论证于2014年成为市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温州龙湾海洋公园),总面积约200公顷。2019年3月27日,温州市人民政府获关于建立温州龙湾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批复(浙政函(2019)37号,附件2),同意建立温州龙湾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2护区面积733.5485公顷。温州龙湾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属于河口湿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有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管控要求为:禁止开展与海洋瓯江河口聚流苗种保护区(33-Xe16)位于浅滩二期南侧,直线距离大约为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水质生态等环境影响不大。根据《温州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工程海域使用论温州浅滩围填海包括浅滩一期和浅滩二期工程。浅滩一期工程围填海际丧失潮间带鸟类栖息地约893.2308公顷。浅滩二期围填海面积2560公顷,促淤堤实施前,潮间带面积为1414.3828公顷,潮下带为1145.6891公顷,促淤堤实施后,人为加速堤内海域淤积,工程区内已填成陆面积1926.6396公顷,潮间带面积为633.4323公顷,净损失潮间带面积780.9505公顷,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合计丧失鸟类栖息地约2393.37公顷;围填海项目引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区域迁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北岸展布,包括44个海岛。海岛类型为一般保护型。主导功能为:在海岛景观围填海项目约5km处有8个无居民岛(小霓屿岛、小霓屿西岛、两头拔岩、里乌岛、黄屿北礁、下黄屿、黄屿南礁、岙尾屿),其中小霓屿岛位于浅滩二期 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分别对应着人类对生态系统的4个基本用途,损失价值估算(万元/年)0(1)海洋供给服务(2)海洋调节服务(3)海洋文化服务(4)海洋支持服务 浅滩二期围填海工程实施造成的物种多样性维持价值损失约为408.87万元/浅滩二期围填海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总计1714.8万元/年。综合上述分析,浅滩二期围填海工程实施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合计约为1714.8万元/年,围填海面积为2560.0719公顷,其中本区块使用海域面积为2.0052公顷,则根据面积比推算得到本区块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约为1.34万元/年。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补偿金纳入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金额,由温州市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实4.2.2.1浅滩二期围填海工程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结论工程实施造成的海洋资源生物损失总额为24718.34万元,各类生物经济损一次性生物损失价值(万元)持续性生物综合上述分析,浅滩二期围填海面积为2560.0719公顷,产生的持续性生物损失价值(20年)为24718.34万元,其中本区块使用海域面积为2.0052公顷,则根据面积比推算得到本区块造成的持续性海洋生物损失价值(20年)约为19.36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本区块位于浅滩二期围涂工程范围内。温州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工程西端起点浅滩一期围区南围堤东侧延伸段头部,东至小霓屿岛西300m,堤顶高程0.2m,总长8950m,2013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7月建设完成。作为温州浅境的影响难以从温州浅滩围填海工程整体实施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影响中区分出来。根据“自然资规(2018)7号”文件精神,本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东侧和灵霓大堤南侧围成的海域,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浅滩二期西区促淤堤及浅滩一期工程阻隔了浅滩上的潮流,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和灵霓大堤之同样有所减小,浅滩一期南围堤及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西南侧海域涨潮流流灵昆岛西侧,涨潮平均流速略有减小。对于落潮流来说,浅滩二期(南堤)促淤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西南侧海域落潮流流速有所增大。总体来说,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实施后,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和灵霓大堤形成的区域内平均流速最大变幅可达0.6m/s,位于围填海项目西侧的瓯江南口处流速最大变幅为0.2m/s,霓屿岛南侧流速最大变幅为0.1m/s,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实施对灵霓大堤北侧水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动力基本无影响,对离工程区6km以外海域来说,其平面流态及流速大小基本与水动力影响相对应,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实施后,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和灵霓大堤之间形成的区域内呈淤积态,最大淤积幅度约为2.5m,淤积幅度由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小。浅滩一期南围堤及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西南侧局部呈冲刷态,影响范围基本在6km以内。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的实施,主要使得浅滩二期(南堤)促淤堤和灵霓大堤之间的区域内呈淤积态,未对周边海域 温州浅滩二期A-18e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境状况稳定,海域溶解氧出现下降的情况,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