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24届高三年级12月百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卷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绿色生活方式有益于增强体质,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下列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践行低碳出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发生B.积极圈养珍稀野生动物,以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C.开展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D.减少一次性泡沫、塑料使用,缓解土壤污染恶化趋势【答案】B【解析】【分析】1、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3、垃圾分类处理,可实现垃圾资源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详解】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发生,A正确;B、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珍稀野生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更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B错误;C、实施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实现物质再循环利用,减少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污染,C正确;D、一次性泡沫、塑料都有一定的毒性,丢弃后会污染土壤,所以减少一次性泡沫、塑料使用,缓解土壤污染恶化趋势,D正确。故选B。2.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斜面培养基制备完成后,剩余的培养基可用于制备固体培养基B.制作棉塞需使用医用的脱脂棉,以减少杂菌污染C.使用接种环给液体培养基和斜面培养基接种D.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可用于培养酵母菌【答案】B【解析】【分析】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含有凝固剂。【详解】A、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可用于制备固体培养基,A正确;B、脱脂棉吸水后容易引起污染,所以制作棉塞时应该使用普通棉花,B错误;C、给液体培养基接种、用划线法给平板和斜面培养基接种都要用到接种环,C正确;D、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含有酵母菌所需要营养物质,适用于培养酵母菌,D正确。故选B。3.下图为黑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藻细胞应先进行暗处理B.实验过程中,玻片标本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C.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核和叶绿体均由双层膜组成D.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图示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答案】B【解析】【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细胞质流动的观察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详解】A、黑藻细胞应先置于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以增大细胞代谢的速率,使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加快,便于观察,A错误;B、实验过程中,玻片标本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保证细胞的生活状态,B正确;C、双层膜为亚显微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C错误;D、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与实物相比,是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虚像,但细胞质进行的是环流,故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逆时针流动的,D错误。故选B。4.肺炎链球菌中,S型细菌的菌落类型与R型细菌的菌落类型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菌的()A.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mRNA不完全相同C.tRNA不完全相同D.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S型细菌的菌落类型与R型细菌的菌落类型不同,前者菌落表现光滑,后者菌落表现粗糙。【详解】S型细菌和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不同,所以两者的菌落类型不同,其根本原因是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ABC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5.dATP是脱氧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式可简写成dA—P~P~P(该结构式中的dA表示脱氧腺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dATP与ATP的分子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含氮碱基不同B.dATP彻底水解形成的有机物只有2种C.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为某些吸能反应供能D.细胞内合成dATP时有能量储存,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答案】A【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详解】A、dATP与ATP的分子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种类不同,ATP含有核糖,dATP含有脱氧核糖,A错误;B、dATP彻底水解生成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共3种物质,但磷酸不是有机物,因此dATP彻底水解形成的有机物只有2种,B正确;C、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时会释放较多的能量,可为某些吸能反应供能,C正确;D、与合成ATP类似,细胞内合成dATP时要储存能量,因此合成dATP的反应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D正确。故选A。6.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下图表示部分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DNA被32P标记B.该实验中,噬菌体直接以自身DNA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完成DNA复制和转录C.图中离心的主要目的是使噬菌体外壳和DNA分离D.若改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细菌,则子一代噬菌体全都含有32P【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解】A、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由于亲代噬菌体含有³²P标记的DNA作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DNA所需的原材料均来自细菌,所以实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仅有少部分DNA的一条链被32P标记,A项错误;B、该实验中,噬菌体直接以自身DNA为模板在细菌中完成DNA的复制和转录,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B项错误;C、图中离心的主要目的是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使噬菌体分布到上清液中,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则分布在沉淀物中,C项错误;D、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是由细菌提供的,因此若改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细菌,则子一代噬菌体全都含有32P,D项正确。故选D。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高强度的森林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该林地及其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喜阳杂草丛生。右图是发生高强度火灾后的某地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优势种高度、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7.下列关于植物甲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0〜30年中,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30年后,种群密度减少是不适应环境所致C0〜60年中,增长速率均大于0D.30年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8.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火烧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火灾后土壤中植物甲的繁殖体可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C.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D.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该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越来越大【答案】7.C8.D【解析】【分析】1、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2、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演替。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7题详解】A、据图可知,0〜30年中,甲种群的种群密度增加,故年龄结构是增长型,A正确;B、结合题意,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喜阳杂草丛生,故据图推测,30年后,种群甲密度减少是不适应环境所致,B正确;C、据图可知,0〜60年中,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故增长速率先大于0后小于0,C错误;D、30年之前,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死亡率,30年之后,种群密度减少,出生率<死亡率,故30年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正确。故选C。【8题详解】A、由于具备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故该火烧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火灾后土壤中植物甲的繁殖体可能提供一定的营养条件,故可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B正确;C、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明显,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C正确;D、净初级生产量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总量中扣除呼吸消耗部分后的剩余量,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总生产量逐渐增加,净生产量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增加,随后逐渐降低,D错误。故选D。9.能量胶因其具有快速补充能量及电解质的能力和便携性而风靡于广大跑步人群。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能量胶可能富含葡萄糖,便于机体迅速补充能量B.能量胶可能富含无机盐,可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渗透压C.能量胶可能富含维生素D,便于机体及时补充钙D.同等质量的油脂放能多于糖类,是因为糖类中的O元素含量更少【答案】D【解析】【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解】A、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可以迅速补充能量,据此可推测,能量胶中可能富含葡萄糖,A正确;B、能量胶能够快速补充电解质,据此可推测,能量胶中可能富含无机盐,无机盐可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渗透压,B正确;C、运动量大的人可能会流失大量的钙,据此可推测,能量胶可能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正确;D、同等质量的油脂放能多于糖类,是因为油脂中的O元素含量更少,H元素含量更多,D错误。故选D。10.Mad2蛋白可以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其机制是Mad2蛋白提供一个“等待”信号延缓后期的起始,当染色体着丝粒与两边纺锤丝相连并正常排列在赤道板上时,该蛋白会消失;若染色体受到两极相等拉力时该蛋白也会消失。在有丝分裂中期,若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纺锤丝相连,即形成单附着染色体,则细胞在Mad2蛋白的作用下延缓后期的起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排列的双附着染色体上始终有Mad2蛋白B.若对单附着染色体未附着纺锤丝侧人为施加同等拉力,也不可能使细胞进入后期C.Mad2蛋白会加快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保证细胞正常分裂的重要物质D.若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细胞分裂未明显延缓,可能是Mad2蛋白缺失所致【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特点:⑴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⑵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①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的结构,因此赤道板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④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据题意,当染色体着丝粒与两边纺锤丝相连并正常排列在赤道板上时,该蛋白会消失;若染色体受到两极相等拉力时该蛋白也会消失,则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排列的双附着染色体上Mad2蛋白会消失,A错误;B、据题意,若染色体受到两极相等拉力时该蛋白会消失,若对单附着染色体未附着纺锤丝侧人为施加同等拉力,Mad2蛋白消失,细胞进入后期,B错误;C、Mad2蛋白延缓后期的起始,不利于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错误;D、若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细胞分裂未明显延缓,说明Mad2蛋白没有发挥作用,可能是Mad2蛋白缺失所致,D正确。故选D。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张奶奶已有多年糖尿病史,使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一直控制较好。最近,张奶奶早餐前的空腹血糖一直较高,到了夜间还会出现心慌、乏力、头晕等症状。医生检查后认为她出现了“苏木杰现象”(血糖先低后高),建议睡前适当吃点东西。11.下列有关血糖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肌糖原分解B.进食会引起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比值升高C.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时没有相关激素调节D.胰岛素定向运输到各靶细胞处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12.下列有关糖尿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均可通过口服胰岛素的方法来控制治疗B.早餐前的空腹血糖较高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引起的C.血糖浓度升高、神经递质释放均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D.“心慌、乏力”是因为低血糖引起机体供能不足引起【答案】11.B12.A【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11题详解】A、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A错误;B、进食后,由于消化和吸收作用,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所以胰岛素含量增多,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下降,则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升高,B正确;C、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在相关激素作用下血糖维持正常水平,C错误;D、胰岛素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定向作用于靶细胞,而并非定向运输到靶细胞,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A、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但不能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口服胰岛素,由于胰岛素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会在人体的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起不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A错误;B、早餐前血糖升高是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引起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B正确;C、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均可与胰岛B细胞相关受体结合,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C正确;D、出现的“心慌、乏力”等现象属于低血糖引起机体能量供应不足的表现,D正确。故选A。13.用愈伤组织中的胚性细胞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需要在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过程①的处理可提高过程②中目的基因导入的成功率C.相比于过程①,过程③需降低培养基的渗透压D.原生质体无细胞壁,呈球形,过程③中胞质分裂的方式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1)过程: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2)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详解】A、过程①使胚性细胞变成原生质体,需要在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正确;B、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过程①去除细胞壁可提高过程②中目的基因导入的成功率,B正确;C、过程①即去除细胞壁,需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避免原生质体吸水胀破,过程③已长出细胞壁,可降低渗透压,C正确;D、原生质体无细胞壁而呈球形,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具有生物活性,但不具有细胞壁,无法表现优良的性状,需要再生出细胞壁后才能进行分裂,因此过程③(细胞分裂)发生时会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与动物细胞向内凹陷形成环沟式的分裂方式不同,D错误。故选D。14.现代栽培莴苣有结球型、奶油型、散叶型、罗马型和莴笋型五个品种,均由野生莴苣进化而来。研究发现,这五个品种在代谢水平上无明显差异,但与野生莴苣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野生莴苣相比,现代栽培莴苣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野生莴苣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野生莴苣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性状改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D.现代栽培莴苣与野生莴苣代谢水平的差异说明形成了新的物种【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已知现代栽培莴苣有结球型、奶油型、散叶型、罗马型和莴苣型五个品种,均由野生莴苣进化而来,可知与野生莴苣相比,现代栽培莴苣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A正确;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C、野生莴苣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性状改变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因此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不能判断现代栽培莴苣与野生莴苣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能判断是否形成了新物种,D错误。故选D。15.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分子亲和力较强,二者组装成核糖体。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与自身mRNA分子结合而产生翻译抑制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核糖体蛋白的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细胞中有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通常不会与自身mRNA分子结合C.核糖体蛋白对自身mRNA翻译的抑制维持了rRNA和核糖体蛋白数量的平衡D.编码该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mRNA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的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和能量;翻译过程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tRNA和能量。【详解】A、一个核糖体蛋白的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以提高翻译效率,A正确;B、细胞中有足够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通常不会与自身mRNA分子结合,而是与rRNA分子结合组装成核糖体,B正确;C、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只能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导致蛋白质合成停止,核糖体蛋白对自身mRNA翻译的抑制维持了rRNA和核糖体蛋白数量的平衡,C正确;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转录形成的mRNA在转录未结束时即与核糖体结合,开始翻译过程,D错误。故选D。16.下图表示酵母菌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①②③表示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可发生在细胞溶胶或线粒体基质中B.过程②既可发生在需氧呼吸过程中,也可发生在厌氧呼吸过程中C.过程②③都有O2参与D.过程③产物中的氢有的来自H2O【答案】D【解析】【分析】需氧呼吸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产生少量[H]和释放少量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该过程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是氧气与[H]结合成水,并放出大量能量,该过程也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厌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场所都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第一阶段和需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以及释放能量的过程;②是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H₂O反应生成CO₂和[H]以及释放能量的过程;③是需氧呼吸第三阶段,是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与O₂反应产生H₂O以及释放能量的过程。过程①只能发生在细胞溶胶中,A错误;B、过程②产生了[H]和CO₂,只能发生在需氧呼吸过程中,B错误;C、过程②参与反应的物质有H₂O,没有O₂,C错误;D、过程③产物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H₂O,D正确。故选D。17.抗体是机体抵抗外来感染的关键,其产生受到辅助性T细胞(Tfh)的调控。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促进细胞质中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氧化磷酸化,使转录因子bcl6基因的表达增强,促进分化形成Tfh。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B细胞在Tfh辅助下增殖分化,分化后产生抗体B.Tfh过度活化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C.AMPK氧化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活性降低D.二甲双胍间接作用于细胞中的bcl6基因,调控其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详解】A、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其分化后产生的浆细胞能分泌抗体,A正确;B、辅助性T细胞(Tfh)过度活化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B正确;C、结合题意“AMPK氧化磷酸化,使转录因子bcl6基因的表达增强”可知,该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活性升高,C错误;D、结合题意可知,二甲双胍通过促进细胞质中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氧化磷酸化,进而作用于转录因子bcl6基因,调控其表达,D正确。故选C。18.植物的开花受到光周期及温度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菠菜等长日照植物一般在春天或者初夏开花B.需要春化的植物经赤霉素处理可以开花C.植物体感受光周期变化和低温刺激的部位相同D.光周期和低温作为信号影响开花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不少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系,菠菜等长日照植物一般在春天或者初夏开花,A正确;B、春化作用可能与赤霉素有关,实验证明,一些需要春化的植物施用赤霉素后也能开花,B正确;C、植物体感受光周期变化的部位是叶片,感受低温刺激的部位一般是茎尖,C错误;D、光周期现象及低温影响植物开花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通过长期的进化,植物能适应相应的环境,D正确。故选C。19.蚯蚓富含金属硫蛋白(MT)等重金属结合蛋白能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镉。利用一定技术可将蚯蚓MT基因转入烟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③把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对MT基因进行扩增B.过程④中携带有目的基因的Ti质粒进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C.转基因产品即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D.观察测定烟草是否表现出MT等蛋白并稳定遗传,是判断转基因成功的直接证据。【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是: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DNA:过程②表示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过程④表示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愈伤组织细胞。【详解】A、过程③把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大肠杆菌对MT基因进行扩增,以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A正确;B、过程④表示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TDNA)导入植物愈伤组织细胞,利用农杆菌的Ti质粒可以将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上,Ti质粒并没有进入植物细胞,B错误;C、转基因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争议,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C正确;D、MT等重金属结合蛋白能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镉,判断转基因成功,最直接的即看MT蛋白是否合成并稳定遗传,D正确。故选B。20.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甲病受基因A和a控制,乙病由基因B和b控制,且只有一种病是伴性遗传(不在Y染色体上)。其中甲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6%,8号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且除10号染色体异常外,其他个体染色体组成正常,如下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若7号和8号再生一孩子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9/28C.若只考虑甲病,9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9/19D.10号患病的原因可能是4号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引起的【答案】C【解析】【分析】1号、2号不患甲病,却生出患甲病的女性7号,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只有一种病是伴性遗传,故乙病为伴X遗传病,若为伴X遗传病,女性7号患病,她的儿子12号也应该患病,与题意不符,故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A错误;B、7号的基因型为aaXBXb(患甲、乙病,其父亲不患乙病),8号的基因型为AaXbY(8号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不患乙病),二人再生一孩子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1/4=1/8,B错误;C、若只考虑甲病,1号的基因型为Aa,2号的基因型为Aa,故4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1/3a,2/3A,甲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6%,即aa=16%,a=0.4,A=0.6,Aa=2×0.4×0.6=0.48,AA=0.36,3号的基因型为4/7Aa,3/7AA,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2/7a,5/7A,故9号为AA的概率为2/3×5/7=10/21,9号为Aa的概率2/3×2/7+1/3×5/7=3/7,由于9号不患甲病,故9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3/7÷(10/21+3/7)=9/19,C正确;D、若只考虑乙病,4号的基因型为XBY,3号的基因型为XbXb,男性10号患病(含有B基因)的原因可能是4号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引起的,形成了含XBY的精子,D错误。
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1内流、K+外流,从而造成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图1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细胞或结构)。发生膝跳反射时,伸肌②收缩,屈肌⑦舒张。图2是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其中一个神经元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属于传出神经纤维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在图1中A点给予适宜刺激,会引起伸肌收缩,此现象______(填“是”或“否”)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播是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2)图2中的神经元为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_____神经元,据图分析图中①处正在发生____(填“Na+内流”或“K+外流”)(3)图3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在膝跳反射过程中,A点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如果进行离体神经的实验,外界溶液K+浓度增加,图中F点将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4)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图1中⑤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3中的______(填“甲”“乙”或“丙”),⑥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3中的_____(填“甲”“乙”或“丙”)。【答案】(1)①.④和⑧②.否③.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④.单向(2)①.运动##传出②.K+外流(3)①.Na+内流②.不变(4)①.甲②.乙【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3、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4、由图分析可知::图1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和⑧传出神经,②和⑦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组成效应器。【小问1详解】图1中,③上有神经结,属于传入神经,④和⑧属于传出神经,在图1中A点给予适宜刺激,会引起伸肌收缩,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此现象不属于反射。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播是单向的。【小问2详解】图2中的神经元为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运动(或传出)神经元,图中①处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正在发生K+外流。【小问3详解】图甲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EF段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此时钠离子内流,如果进行离体神经的实验,外界溶液K+浓度增加,不影响动作电位的峰值,F点将不变。【小问4详解】发生膝跳反射时,屈肌⑦舒张,说明未兴奋,故图1中⑤是抑制性神经元。在膝跳反射过程中,⑤处神经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⑥细胞兴奋,出现屈肌⑦舒张,故⑤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3中甲,⑥接受到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l内流,导致兴奋受到抑制,故⑥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3中的乙。22.入侵植物通过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通过上行效应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造成食物网中各级消费者的种群密度和行为活动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下图灰色部分表示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的物种组成,空心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物种组成。(1)三种途径中表示入侵植物不能被土著草食者摄食,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草食者而产生新的食物网结构的是途径_______,如果食物网中广食性的植食性动物较_______(多/少),则入侵植物主要以途径I作用于食物网。(2)途径I中C和N种间关系有_______。途径Ⅲ中C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_______。(3)入侵物种紫茎泽兰所到之处排挤当地植物,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演替。(4)以下案例是通过途径Ⅲ影响食物网的有_______。a.裂稃燕麦入侵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半干旱草原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b.林下入侵植物葱芥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植物毒素芥子油苷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到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c.穗状狐尾藻入侵河口湿地后,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觅食和庇护场所,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d.澳大利亚北部的入侵植物大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可以利用,其叶片能够被57种昆虫取食,茎被49种昆虫取食,花和根各被2种昆虫收食。(5)空心莲子草凭借其特殊的克隆特性,快速生长繁殖并入侵多种生境。空心莲子草入侵某地区后,其生长迅速,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_______。如果要控制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除了人工除草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答案】(1)①.Ⅱ②.多(2)①.捕食②.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3)①.下降②.次生(4)abc(5)①.食物来源减少,生态环境破坏②.寻找空心莲子草的竞争者(如该植物能释放化学物质抑制空心莲子草生长繁殖)/适当引进空心莲子草的天敌【解析】【分析】图1植物入侵对食物网的3种影响途径。途径I表示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进入土著食物网,除了土著植物受到影响外,食物网其他组成部分没有变化;途径II表示入侵植物取代土著植物后不能够按照原来的路径进入食物网,而是产生新的食物网结构;途径III表示入侵植物的非营养间接作用。灰色实心圆表示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生物组成部分,空心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生物组成。C1、P1表示土著消费者和捕食者物种;C2、P2表示外来植物入侵后的主要消费者和捕食者物种。【小问1详解】途径II表示入侵植物取代土著植物后不能够按照原来的路径进入食物网,而是产生新的食物网结构;途径I表示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进入土著食物网,除了土著植物受到影响外,食物网其他组成部分没有变化,如果食物网中广食性的植食性动物较多,较多的植食性动物去使用入侵植物,则入侵植物主要以途径I作用于食物网。【小问2详解】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途径Ⅰ中C和N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途径Ⅲ中C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入侵物种紫茎泽兰所到之处排挤当地植物,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小问4详解】a.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半干旱系统中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对食物网产生了强烈的上行效应,使土著草食者和捕食者丰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属于途径Ⅲ。a符合题意;b.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到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属于途径Ⅲ,b符合题意;c.穗状狐尾藻为多裂植物,其入河口湿地后,形成了比土著水生植物更大更复杂的空间构型,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觅食基质和庇护场所,因此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属于途径Ⅲ,c符合题意;d.澳大利亚北部的入侵植物大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可以利用,其叶片能够被57种昆虫取食,茎被49种昆虫取食,花和根各被2种昆虫取食。植物入侵仅改变食物网的基部(即初级生产者组成),食物网中其他组成部分以及能量流通路径并没有发生改变,对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属于途径I,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小问5详解】空心莲子草快速生长繁殖并且入侵多种生境,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食物来源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如果要控制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可采取的措施有人工除草、寻找空心莲子草的竞争者,如该植物能释放化学物质抑制空心莲子草生长繁殖,或适当引进空心莲子草的天敌。23.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小麦产量是小麦育种者的首要目标。某研究小组分析某地冬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后期3个生理阶段的光合生理特性,以期为冬小麦育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光合参数拔节期抽穗期灌浆后期叶片温度/℃27.532.234.7胞间CO2浓度/vpm222.1200.5232.9蒸腾速率/mmol·m2·s13.404.453.28气孔导度/mol·m2·s10.180.200.10光合速率/μmolCO2·m2·s113.4916.227.83(1)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进入卡尔文循环后形成的第一个糖是______,转化成______后,可转运至冬小麦籽粒。(2)据表分析,冬小麦从春天拔节、夏初抽穗开花到灌浆后期,蒸腾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灌浆后期叶片蒸腾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冬小麦叶片抽穗期胞间CO2浓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3)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光,冬小麦夏收指挥中心基于冬小麦反射出的长波光的光谱分析模型测定冬小麦______,监控小麦成熟期,及时安排收割,确保冬小麦颗粒归仓。(4)冬小麦的种子经______处理后才能在夏初抽穗开花,该过程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使一些能够度过寒冬的物种得以延续,这是长期______的结果。【答案】(1)①.三碳糖/三碳糖磷酸/3磷酸甘油醛②.蔗糖(2)①.气孔导度下降②.光合速率增强,利用CO2速率加快(3)①.红光和蓝紫光②.叶绿素含量(4)①.低温②.进化/自然选择【解析】【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某地冬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后期3个生理阶段的光合生理特性,可通过不同时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后期)的不同光合参数进行比较。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进入卡尔文循环后形成的第一个糖是三碳糖;在叶绿体基质中经一系列过程转化成蔗糖后,可转运至冬小麦籽粒。【小问2详解】据表可知,冬小麦从春天拔节、夏初抽穗开花到灌浆后期,蒸腾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灌浆后期叶片蒸腾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导度下降;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冬小麦叶片抽穗期胞间CO2浓度较低,其原因是光合速率增强,利用CO2速率加快。【小问3详解】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冬小麦反射出的长波光的光谱可反映叶绿素含量,故冬小麦夏收指挥中心基于冬小麦反射出的长波光的光谱分析模型测定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监控小麦成熟期,及时安排收割,确保冬小麦颗粒归仓。【小问4详解】冬小麦的种子经低温处理后才能在夏初抽穗开花,该过程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使一些能够度过寒冬的物种得以延续,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4.溶菌酶可以催化细菌细胞壁的水解,引起细菌裂解,在临床上可作为消炎药,治疗细菌感染。人溶菌酶是人内源性蛋白质,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现利用转基因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溶菌酶,回答下列问题:(1)人溶菌酶基因的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对人溶菌酶进行蛋白质测序来推测______序列,从而获得人溶菌酶基因的CDNA.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没有______,必须借助载体,实现其在受体细胞中的扩增和表达。使用______酶处理人溶菌酶基因和基因表达载体,获得重组DNA分子。(2)转基因山羊成纤维细胞的制备和鉴定:使用______仪将重组表达载体注入雌性山羊成纤维细胞。______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能精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转入人溶菌酶基因,采用后者方法时,需要使用带标记的______作为探针。(3)转基因奶山羊的克隆:对卵母细胞供体注射______使其超数排卵获得卵母细胞。将饥饿处理后的转基因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电脉冲使其______。之后胚胎体外培养至______阶段再移植到受体羊子宫中,使其妊娠足月分娩。(4)重组人溶菌酶的获取和抑菌效果检测:收集转基因山羊乳汁,使用离子交换层析实现重组人溶菌酶的______。为检测重组人溶菌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相关实验:用______法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分别接种到______培养基上,并在上面均匀摆放蘸有重组人溶菌酶溶液的无菌滤纸圆片,之后______在37℃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培养后发现,接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上的滤纸片周围的______更大,说明该种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好。【答案】(1)①.mRNA②.复制起点(复制原点也对)、启动子和终止子(少答终止子也对)③.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①.显微操作②.PCR③.与人溶菌酶基因互补的DNA或RNA(核酸)序列(3)①.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②.细胞融合(或融合)③.囊胚(或桑葚胚)(4)①.分离②.稀释涂布平板③.LB(牛肉膏蛋白陈)固体平面④.倒置⑤.抑菌圈(透明圈)【解析】【分析】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操作步骤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其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小问1详解】对人溶菌酶进行蛋白质测序可获得氨基酸序列来推测RNA序列,从而获得人溶菌酶基因的cDNA.目的基因没有复制起点、启动子和终止子,所以需要载体实现其在受体细胞中的扩增和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处理人溶菌酶基因和基因表达载体,获得重组DNA分子。【小问2详解】常使用显微注射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需要借用显微操作仪。PCR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能精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转入人溶菌酶基因,采用后者方法时,需要使用带标记的与人溶菌酶基因互补的DNA或RNA(核酸)序列作为探针。【小问3详解】对卵母细胞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使其超数排卵获得卵母细胞。将饥饿处理后的转基因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电脉冲使其融合。之后胚胎体外培养至囊胚(或桑葚胚)阶段再胚胎移植。【小问4详解】使用层析可以实现重组人溶菌酶的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安全保障合同3篇
- 2024合同违约有些责任
- 2024年新款货物运输合同样本
- 2024门禁施工合同
- 2024专利合作经营合同及注意事项(合同协议范本)
- 2024年度项目融资合同标的详细描述3篇
- 2024监理委托合同协议
- 2024长春市购房合同
- 2024年度瓷砖行业市场渠道建设合同2篇
- 中国矿业大学《西方戏剧赏析与表演(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拒绝假努力让学习扎根(主题班会)
- 农业机械设备采购投标方案
- 魁拔设定精美动态ppt作品
- 医学影像科三维重建在茎突综合症的应用
- 儿童教育心理学
- 2023年国开大学期末考复习题-01401-数学思想与方法
- 皮肤压疮不良事件质量持续改进案例分析
- 英雄起源一本通v03草稿版
- 强夯法施工方案
- 报关单填写课件
-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