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_第1页
初中物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_第2页
初中物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_第3页
初中物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_第4页
初中物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桂林四中物理组李湘漓2009年11月)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国家对教师工作结果(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就体现在课程标准上。所以,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最重要依据,根据课标对学生应知和能做的表现进行判断,掌握其过程中的状态,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并为学生提供关于其与目标状态差距的反馈,评价是一种教学手段。本文试图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践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进行探讨。一、一体化设计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必需在新课程背景下,国家对教师工作结果(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就体现在课程标准上。课标是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的结果的描述,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所以,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最重要依据,根据课标对学生应知和能做的表现进行判断,掌握其过程中的状态,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并为学生提供关于其与目标状态差距的反馈,评价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评价对学习产生有益的影响:促进学生对意义和理解的追寻;促进学生自我导向、反思、独立地学习。二、基于新课标是高效教学的保证新课程的理念认为高效的教学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概念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新课标限定了学习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提供了学业成就评价的纬度框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必然是基于标准的教学。三、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1、基于标准的课时教学设计与评价评价贯穿课堂教学,教学从确认学生学习的质量标准开始,再计划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达到目标并展示,在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时,参照了PLANA模型。PLANA是基于学科教学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模型,用教学任务来定义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从意图和形式上表征为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有效地将学习和评价统一起来。教学过程第一步:确认教学目标。将新课程标准逐级解构成学期-单元-课时目标再重构形成教学目标,进一步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一组教学任务,并同时设计相应活动以评价学生是否已达成目标。第二步:诊断学习者。按照教学目标,分析并描述学习者状况。第三步:教学实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状况,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任务。第四步:教学评价。开展评价活动再次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以评价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后续教学和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依据。上述可见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特征:①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②教学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个人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PLANA较先前的布卢姆三评价教学设计模型,为诊断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准确定义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讲练结合相比,明确的评价活动更易促使学生的自我反馈形成。基于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与评价单元教学的设计是基于单元目标对学生的“表现期望”并以此为核心进行的,所以对学生在本单元前阶段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构成科学课程的科学本质的两个维度——科学内容和科学实践都不可能被单独评价,两者的交叉即可表述为“表现期望”。在开发学生的表现细则时,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标准确定了科学内容,而科学实践则参照了NAEP2009科学课程评价的四个层次:识别科学原理、应用科学原理、实施科学探究、进行科学设计。细化后的学生表现期望体系较周全也较具体,有利于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进一步评价活动的安排。基于标准的评价活动设计评价活动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教学价值,好的评价设计能实现多重功能:(1)评价学生是否领会一个概念或主题;(2)排查学生的误解;(3)提供学生达成目标的动机。好的评价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1)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活动应明确地反映出学生应知道什么才达标,让学生对标准有具体的体会;(2)单元教学中的评价活动则应努力确定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标准之间的差距,指导进一步的教学和学习分支。设计怎样的评价活动呢?(1)开发评价时,应注意各阶段学习之间的一致和渐进;(2)评价应尽可能地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如:知识结构的表现、认知方式、条件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选择、策略的运用等。四、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案例案例一:《磁现象》磁现象属于物质主题之物质的属性,其内容标准要求学习者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并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课程目标结构为: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磁体的磁性、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磁化并能用磁化方法使钢针磁化。㈡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发现问题,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感知磁性、磁极和磁化现象);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磁极间的相互作用)。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发现及应用和现代社会对磁性材料的应用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教学任务评价活动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一、引入磁现象主题观察司南能就指南针提出相关问题。提供司南视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好奇。学生能较好提出相关问题并投入本节学习。二、认识磁性和磁性材料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感知磁性)。提供磁体和多种金属,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磁体对那些特定金属有吸引作用。学生明确感知磁性并认识常见的磁性材料,教学环节有效。三、认识磁化现象及方法能利用上一环节认识的磁性识别铁块是否被磁化,能描述磁化的方法。提供磁体和铁块、镀镍回形针,引导学生示范和描述磁化方法。补充演示利用电流磁效应使铁块磁化的方法。学生能成功地利用磁性找到常用磁化方法并认识了磁化现象,教学环节有效。四、认识磁极及其相互作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感知磁极)。会用磁化方法将镍针磁化并能利用上一环节认识的磁极识别磁针的南北极。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磁体和铁块、镀镍回形针,由学生自己找到判断磁性强弱的方法并描述感受到的磁性强弱特征。演示南北磁极的规定。提供磁体和镀镍回形针,学生自己将镍针磁化,引导学生示范描述自制指南针的南北极。引导学生用自制指南针相互作用并归纳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生成功地发现了磁极,教学环节有效。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学生自主发现了规律。五、调查作业:磁化对生活的不利影响;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通过了解现代社会对磁性材料的应用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教学反思:各教学环节的评价及时到位。学习活动充分,学生体验充足。明确的评价活动更好地促使学生的自我反馈形成。案例二:《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首先,在开发学生的表现细则时,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标准确定了科学内容,而科学实践则参照了NAEP2009科学课程评价的四个层次:识别科学原理、应用科学原理、实施科学探究、进行科学设计。科学内容科学实践知道物质微观组成、尺度与结构,宇宙的宏观尺度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能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解释相关现象识别科学原理能正确识别宏观到微观的尺度大小和微观组成的微粒能从数据表格、图象等形式描述和再认密度的定义和意义应用科学原理能从微观结构说明物质的三种状态的物理特点能根据质量的特点对有关现象进行说明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量的计算认识公式中量的数学关系和对应的物理意义并能对现象做出解释和预测实施科学探究进行科学设计掌握天平的使用程序及测多算少的方法掌握误差较小的测密度的程序其次,对学生在本单元前阶段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进一步评价活动的安排。学习评价教学活动进一步的评价活动质量测量中与调节平衡时操作步骤不清,属于知识结构有问题复习天平的使用,让学生自己分辨两个步骤分别出现在哪一步,进行反思练习天平使用步骤排序和根据要求进行步骤选择有干扰条件时无法正确识别同材料物体具有相同密度,对密度认知方式有问题复习密度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从数据和图象再认密度的定义,理解密度的意义,对错题进行反思练习从多个物理属性中选择能鉴别物质的属性不能有依据地判断水凝固成冰后的体积变化,缺乏解决问题的模式和策略通过图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