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全国):钠及其化合物_第1页
高考化学(全国):钠及其化合物_第2页
高考化学(全国):钠及其化合物_第3页
高考化学(全国):钠及其化合物_第4页
高考化学(全国):钠及其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霸推荐钠及其化合物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特点一、【形象好懂】知识点形象直观,容易上手二、【点细且杂,记忆是王道】知识点细小且繁杂、记忆量大容易健忘,扎实的记忆基础是关键三、【联想记忆效果好】现学现卖,记忆犹新,隔段时间,支离破碎联想记忆,查漏补缺,解决根本问题使用说明-内容说明PA

RT

1构建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帮你快速了解本节课主题,清楚注意事项,对学习收获了然于心DREAMOFTHEFUTURE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钠及其性质钠与水溶液的反应规律检验方法钠的氧化物性质比较项目颜色、状态物质类别氧化钠(Na2O)白色固体过氧化钠(Na

O

)22淡黄色固体非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阴阳离子个数比生成条件1:2常温加热或点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表现氧化性氧化性、还原性

通常不表现氧化性、还原性

转变关系2Na

O

O

2Na

O2222某化学与水反应

2Na

O

2H

O

4NaOH

ONa

O

H

O

2NaOH222222化

与CO

反应

Na

O

CO

Na

CO

32Na

O

2CO

2Na

CO

O2222322222学性质与盐酸反应Na

O

2HCl

2NaCl

H

O

2Na

O

4HCl

4NaCl

2H

O

O

222222用途—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杀菌剂隔绝空气,远离易燃物,密封保存保存方法隔绝空气,密封保存Na2O2的强氧化性①Na

O

与SO

反应:Na

O

+SO

=Na

SO42

222

222②Na

O

投入FeCl

溶液中,可将Fe

氧化成Fe

,同时生成Fe(OH)

沉淀2+3+2

223③Na

O

投入氢硫酸溶液中,可将H

S氧化成硫单质,溶液变浑浊2

22④Na

O

投入Na

SO

溶液中,可将SO

氧化成SO42—2—2

2233⑤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有漂白作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Na

O

与CO

和H

O反应的”四大关系“2

2222Na

O

2CO

2Na

CO

O2Na

O

2H

O

4NaOH

O

2222322222①气体体积关系(2CO

~O

~△V2H

O~O

~△V)2

222CO

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入足量Na

O

中,气体体积减少量等于原反应物气体体积的一半,222并且等于生成O

的体积。2②电子转移关系(2CO

~2Na

O

~O

~2e2H

O~2Na

O

~O

~2e

)2

2

2

2--2222Na

O

与CO

、H

O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参加反应的Na

O

的物质的量,并且等于生成O

的物2222222质的量的2倍③固体质量关系由反应式Na

O

→Na

CO

,Na

O

→2NaOH可得,生成物与Na

O

在组成上分别相差CO和H

,相当于222322222Na

O

只吸收了CO

中的“CO“、H

O中的”H

“22222④反应先后顺序CO

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

O

中,分析产物情况时按CO

优先与Na

O

反应,待CO222

222

2反应完后,H

O再与剩余的Na

O

反应22

2钠盐性质比较项目俗名碳酸钠(Na

CO

)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23纯碱、苏打颜色、状态白色粉末(Na

CO

·10H

O为晶体)白色晶体232溶解度较大较强较小较弱等浓度溶液碱性

热稳定性用途受热难分解2NaHCO

Na

CO

CO

H

O32322制造玻璃、制肥皂、造纸、纺织制糕点、药剂Na

CO

、NaHCO

与盐酸的反应规律233Na

CO

与盐酸的反应规律:23Na

CO

与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即23H

HCO2

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HCO3

H

CO

H

O

CO3322只有当第一步中CO

全部转化为HCO

才会发生第二步反应,因此往Na

CO

中加入盐酸,刚2——3323开始无现象,过一会才有气体产生。但若往盐酸中加入Na

CO

,由于H

很充足,所以CO

在加入瞬间马上完成两步反应,因此立即有气体产生。+2—233NaHCO3与盐酸的反应规律:NaHCO

中都是HCO

,所以无论加入顺序如何都只发生第二步反应,因此立即产生气体。—33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得知CO

比HCO

更易与H

结合,因此往Na

CO

和NaHCO

的混2——+33233合溶液中加入盐酸,刚开始也是没有现象,过一会才有气体产生。另外,也可以实现Na

CO

转变为NaHCO

,以及用于鉴别二者。233Na

CO

和NaHCO

的相互转化233(1)Na

CO

→NaHCO233①往Na

CO

溶液中通入CO

Na

CO

CO

H

O

2NaHCO23223223注:1、此反应可用于除去NaHCO

中混有的Na

CO

杂质3232、由于NaHCO

的溶解度小于Na

CO

,故往饱和Na

CO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会有晶体析出。323232②加入Ca(HCO

Na

CO

Ca(HCO

)

2NaHCO

CaCO

32233

233③加入少量盐酸:

Na

CO

HCl

NaHCO

NaCl233(2)NaHCO

→Na

CO332

①加热:2NaHCO

Na

CO

CO

H

O32322注:此反应可用于除去Na

CO

中混有的NaHCO

杂质233②加入NaOH:NaHCO

NaOH

Na

CO

H

O3232Na

CO

和NaHCO

的鉴别233实质:检验CO

和HCO2——33①热稳定性:分别加热少量固体,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NaHCO3注:比较二者的热稳定性时,盛有Na

CO

固体的试管要更靠近火源。23②与酸反应快慢:分别取一定量固体,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③与盐反应:分别取少量溶液,加入BaCl

或CaCl

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

CO2223注:切不可用Ba(OH)

或Ca(OH)

代替,现象都是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因为OH

会先与—22HCO

反应生成CO

,此时两溶液中均是CO

,接下来的现象都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2—2—333无法鉴别)④溶液碱性强弱:分别测定等浓度溶液的pH值,pH大者为Na2CO3注:一定要有等浓度的前提条件,否则无法鉴别。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规律NaOH溶液与CO2反应会由于用量的差异而导致产物有所差别2NaOH

CO

(少量)

Na

CO

H

O2NaOH

2CO2

(足量)

2NaHCO322322122可以通过方程式分析,可得出产物的规律:n(CO

)

1

2①②③,产物为Na2CO3n(NaOH)

21n(CO2

)2

n(NaOH

)

1,产物为Na

CO

和NaHCO

的混合物233n(CO2

)n(NaOH

)

1,产物为NaHCO3钠常考的核心方程式钠单质:2Na

2H

O

2NaOH

H

22

4Na

O

2Na

O2Na

O

Na

O22222钠的氧化物:

2Na

O

O

2Na

O2222Na

O

CO

Na

CONa

O

H

O

2NaOH2223222Na

O

2CO

2Na

CO

O2Na

O

2H

O

4NaOH

O

2222322222钠盐:

Na

CO

CO

H

O

2NaHCO

2NaHCO

Na

CO

COH2O232233232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PA

RT

2利用知识网络图来解题此部分务必观看视频讲解DREAMOFTHEFUTURE课堂练习11.将一小块钠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MgSO4B.BaCl2C.FeCl3D.CuSO4答案解析11.将一小块钠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MgSO4B.BaCl2C.FeCl3D.CuSO4解析:钠投入溶液中一定会有氢气和NaOH生成,故重点分析NaOH是否会与溶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于NaOH与Mg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A正确;与BaCl

不反应,故B错误;与FeCl

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C错误;23与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A.课堂练习22.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可判断其产物是(ꢀꢀ)A.只有氧化钠B.只有过氧化钠D.无法确定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答案解析22.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可判断其产物是(ꢀꢀ)A.只有氧化钠B.只有过氧化钠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D.无法确定解析:2.3g钠为0.1mol,按极限法分析,将0.1mol钠分别完全转化为Na

O和Na

O

,可得0.05mol22

2Na

O和0.05molNa

O

,质量分别为3.1g和3.9g,故产物中Na

O和Na

O

均存在;22

222

2故选:C.课堂练习33.27.4gNa

CO

与NaHCO

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为24g,233将所得的固体混合物溶于200ml、2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并完全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A.11.7gB.23.4gC.26.5gD.58.5g答案解析33.27.4gNa

CO

与NaHCO

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为24g,233将所得的固体混合物溶于200ml、2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并完全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A.11.7gB.23.4gC.26.5gD.58.5g解析: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反应得到NaCl溶液,蒸干溶液得到固体为NaCl,根据氯离子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