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地理练习:考点2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地理练习:考点2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地理练习:考点2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地理练习:考点2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地理练习:考点2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2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B.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C.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D.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降雨 B.蒸发 C.蒸腾 D.下渗庄廓,是一种被高厚的土墙包围着的住宅。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庄廓民居为适应地形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下图为河湟地区微观维度下庄廓院落对地形地貌适应的不同空间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河湟地区单个庄廓民居对地形的适应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 B.开放性 C.渐进性 D.共同性4.小修建在地势高差较大坡地上的庄廓民居是()A.甲 B.乙 C.丙 D.丁河南省西南部某山村因山韭菜经济效益高,农民在山上大肆开垦坡地种植山韭菜,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下图为该村山韭菜种植与生态问题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村因过度种植山韭菜,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坡地土壤肥力下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区域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地表的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植被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8.该示意图体现了()A.区域差异性 B.区域整体性C.区域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红吸盘棱皮树蛙,多生活在海拔1300米左右的林间静水域附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1)认为随着环境质量下降,导致已知种群数量减少,而将其列为近危物种。下图为近年来有发现红吸盘棱皮树蛙的地区分布图。图中颜色较深区域代表原分布区域,颜色较浅区域代表现分布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推测红吸盘棱皮树蛙的生活习性()A.喜欢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山区林间的树洞中或静水塘中B.常见于人口聚居的民居附近的次生林和林缘区域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更适合红吸盘棱皮树蛙的生存D.每年的10月—次年2月为其活动高峰期,蛙声较清脆,有明显共鸣10.近些年观测到,红吸盘棱皮树蛙大量离开原分布区,呈分散状散布于现分布区。原因最可能是()A.逐渐适应了现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B.身体结构发生了改变C.原栖息地受到破坏和干扰 D.气候发生了变化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425-3435m,若尔盖草原是中国高寒湿地发生大范围沙化的典型地区。喜马拉雅旱獭是造成若尔盖草地沙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旱獭影响下若尔盖草地沙化演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若尔盖草地的演化反映出当地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是()A.旱獭大量迁徙,草地沙化缓解 B.旱獭分布扩散,草地沙化加剧C.土壤变得疏松,草甸长势趋好 D.地下水位抬升,地表植被退化12.旱獭洞对若尔盖草地造成的主要危害是()A.洞内积水,导致植被根系腐烂 B.旱獭洞分布扩散,水土流失加剧C.掏空沙体,导致上部草皮层坍塌 D.破坏地下径流,导致植被缺水为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中学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来观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将一早先种有小草的用泥土制作的地形沙盘放在一个特制的塑料箱中(如图),盛夏时先放在冰柜中保持温度0℃左右,取出后在箱内放上小虾、蚂蚁等,于晴天中午12点将该塑料箱放置在空旷处72小时,并用摄像头记录箱内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观察发现,箱内的冰雪首先消融,这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A.可能对两极的影响更明显 B.各要素的变化均不同步C.主要影响某一要素的变化 D.主要影响某一地区的变化1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出发,在第72小时前后,相对于放置在户外之前,箱内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A.“大气”干热、“河湖”干涸 B.“陆地水”和“海洋水”增加C.“三角洲”明显扩大 D.动植物死亡,土壤趋于荒漠化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湖畔为藏羚羊重要产羔区,其水质有利于羔羊的生长。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湖水外泄。下图为2019年卓乃湖湖岸线及藏羚羊产羔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卓乃湖溃决后的数年内,湖水消退区()A.地下水水位上升 B.风沙活动增多 C.植被生物量剧增 D.昼夜温差变小16.至2019年,卓乃湖面积的变化影响了藏羚羊的()A.产羔时间 B.饮水距离 C.产羔区域 D.饮食习惯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湖区自然条件恶劣,冬半年以西风为主。近40年来,色林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湖泊冻结消融受湖泊水深以及当地风向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色林错东岸、北岸和西岸都为浅水区,湖中心和南部水深较深。研究发现,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处冻结早、消融晚。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1)简述该流域入湖河流的流量在不同河段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析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处冻结早的原因。(3)推测色林错湖区近4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分析由此导致的湖泊面积变化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该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明显减弱。第6年,植被得到恢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保持水土的能力较第1年有所增强,故第1年的流速快,流速峰值大,A错误;第1年下渗少,河流径流量大、流量峰值大,B错误,C正确;第1年含沙量大,D错误。故正确答案是C。2.答案:D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第6年的河流径流量较第1年小,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的恢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D正确;气候较为稳定,短时期内区域降水、蒸发变率小,A、B错误;植被恢复会使蒸腾量增加,但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弱,C错误。故选D。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庄廓民居为适应地形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可知,河湟地区单个庄廓民居的形成是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也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正确。故选A。4.答案:B解析:甲是平地式庄廓,一般在河湟地区的河谷地带修建较多,其不需要对地形高差进行处理,仅在平地起建即可,A错误;乙是阶梯式庄廓,一般在地势高差较大的坡地上修建,一般做法是将低处的土填至高处使高差达到一层的高度,B正确;丙是筑台式庄廓,一般在地势稍有高差的地带修建,利用石块、夯土等先对地面进行找平,再在此基础上修建庄廓,C错误;丁是附崖式庄廓,一般紧挨坡度较大的山坡或断崖边修建,充分利用地形,省工省料,D错误;故选B。5.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由于植被的破坏,导致其他环境要素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A正确,D错误;没有体现对区域的影响,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地理环境的稳定性,C错误。故选A。6.答案:C解析:山区地表植被破坏会造成下渗量差减少,地下径流减少,D错误;雨季下渗量差减少,地表径流增大,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季地表径流减少,使得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正确;植被破坏,缺少了植被的蒸腾作用,地表的蒸发量会减少,A错误;地表的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气含量减少,降水量将减少,B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土壤湿度增大使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大;蒸腾作用加强,使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增加;土壤比热容越大,气温变化幅度越小,B正确。故选B。8.答案:B解析:该图示反映了区域内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区域整体性的表现,B正确。故选B。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推测红吸盘棱皮树蛙的生活习性。蛙类一般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可B错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是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据图可知,红吸盘棱皮树蛙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地区,不是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蛙类一般活跃于夏季,D错误,A正确;故选A。10.答案:C解析:红吸盘棱皮树蛙的分布区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栖息地受到破坏和干扰,C正确。故选C。11.答案:B解析:通过对比若尔盖草地的演化,阅读图例信息可知,旱獭从流动沙丘外迁至沙漠化的草地,并且流动沙丘范围扩大,草地沙化加剧,并未出现草甸长势趋好、沙化缓解,A、C错误,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喜马拉雅旱獭是造成若尔盖草地沙化的主要因素,地下水位抬升不是地表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且从若尔盖草地的演化无法反映出地下水位的变化,D错误。故选B。12.答案:C解析:旱獭喜好挖洞,掏空沙体,导致上部草皮层坍塌,植被被破坏后较难恢复,使得生态退化,C正确;旱獭洞内一般较为干燥,如果潮湿也不适宜动物生存,A错误;旱獭洞分散分布,不会加剧水土流失,且处在高寒湿地地区水土流失并不是主要生态问题,B错误;旱獭洞无法破坏地下径流,中空的洞穴导致植被缺水、草皮层坍塌等,D错误。故选C。13.答案:A解析: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伴随着其他要素的变化。随着箱内气温升高,箱内各地理要素的变化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B、C、D错误;全球变暖引发冰雪消融,对两极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A正确。故选A。14.答案:D解析:在第72小时前后应当是中午,箱内蒸发旺盛,应当湿热,A错误;与放置在户外之前比,箱内地表水减少,空气中水汽增加,因此“陆地水”和“海洋水”必然减少,B错误;夜间箱内水汽凝结,但数量有限,不会形成明显的“降雨”,“河流”不会有明显涨水,“水土流失”现象也不明显,所以“三角洲”不会明显扩大,C错误;经过反复的高温蒸烤,箱内动植物死亡,土壤逐渐荒漠化,D正确。故选D。15.答案:B解析:读图并结合材料“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湖水外泄”可知,溃决时湖岸线扩大,数年后,湖水消退,在湖水消退区,湖水减少,湖滩地裸露,地下水水位下降,A错误;风沙活动增多,B正确;湖滩地因蒸发而出现土壤板结,风沙活动增加,土地退化,植被生物量减少,C错误;湖水消退区水的干涸,湖滩沙地加大昼夜温差,D错误。故选B。16.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至2019年,卓乃湖面积缩小,原湖岸线与现在湖岸之间出现湖滩沙地,现在湖岸距离藏羚羊产羔地远了,藏羚羊饮水距离加大了,B正确;对藏羚羊的产羔时间、产羔区域和饮食习惯没有影响,A、C、D错误。卓乃湖沙尘产生的条件和原因:①沙尘来自裸露湖底,是湖泊溃决、湖水面积减小的结果。目前对卓乃湖溃决造成盐湖扩张的治理是采取挖开河道、疏出湖水的方法,其结果将会使卓乃湖溃决口进一步加大,湖水面积减小,从而产生更多的沙源。②湖泊调节作用减小。③地下水位下降。故选B。17.(1)答案:变化特点:往下游水量逐渐减少。原因:往下游河流补给减少;流经干旱地区,蒸发旺盛,下渗严重;沿线用水量大。解析:(1)结合色林错流域示意图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可以推测,该流域入湖河流的流量往下游水量逐渐减少。主要是由于往下游河流补给减少,流量随之减少;河流流经干旱地区,蒸发旺盛,下渗严重,越靠下游,流量下降的时间越久;流域内农业活动沿线用水量大,进一步减少了河流流量。(2)答案:色林错东岸、北岸水深较浅,冬季陆地温度低,水体受陆地(冷源)影响大;湖泊北部纬度更高,气温更低,更利于结冰;色林错冬半年盛行偏西风,持续的西风会导致西岸的初冰被吹到东岸,加速东部湖水的冻结。解析:湖泊结冰与气温、深度、流速、距陆地远近等因素有关。北岸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易先冻结;湖泊东、北岸为浅水区,湖水热容量小,且靠近冷源陆地,水温较低,湖水先冻结;冬半年以西风为主,在西风定向吹拂下,初冰在东岸不断累积。(3)答案:气候变化趋势:暖湿化(或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影响:气候的暖湿变化使湖泊面积增加;湖泊面积增加导致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增加;湖泊面积增加,湖水增温、降温速度减慢,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小;湖泊面积增加,湖水增温、降温速度减慢,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