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1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2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3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4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非文学类文本阅

安徽省滁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些思想家敏锐地发现,雷蒙·威廉斯(以下简称“威廉斯")对《玩偶之家》的态度有些怠慢,认为“在某些方面《玩偶之家》是一个不太重要的作品”。为什么威廉斯对萧伯纳所说“征服了欧洲"的《玩偶之家》评价如此之低?与其他批评家相比,威廉斯之所以对《玩偶之家》取得的重要成就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流露出轻视与不屑,是有多重原因的。

第一,威廉斯是从戏剧形式的角度评价《玩偶之家》的。威廉斯的戏剧批评的显著特点是非常重视戏剧形式问题。在《英国戏剧:形式与发展》的序言中,他指出“形式问题是戏剧历史和戏剧分析的核心”。威廉斯发现,从角色类型来看,剧中人物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戏剧人物类型几乎如出一辙;从情节要素来看,有罪的秘密、紧闭的嘴唇以及柯洛克斯泰的致命信件等又与阴谋剧颇为类似。不得不说,除了结尾的反转是反浪漫主义之外,《玩偶之家》的主要部分是戏剧传统的延续,而不是传统的背离,更不是革新。萧伯纳认为讨论是《玩偶之家》的一个新技巧。威廉斯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一技巧不是首次出现,在《爱的喜剧》中就已经存在了。况且,最后一幕娜拉与海尔茂正正经经的谈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一种宣言。夫妻双方的谈话实质上不是一种双向维度的修辞冲突,而是一种直截了当、单维度的宣言。娜拉提出“现在我要离开你"之后,海尔茂试图劝阻,但不是以个人辩论的方式,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威廉斯得出结论说,萧伯纳等易卜生崇拜者称赞《玩偶之家》“如此具有独创性”,至少在形式层面上“无疑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易卜生的创作历程实质上是努力解决具体经验与戏剧形式之间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易卜生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在形式上,《玩偶之家》亦步亦趋,落入了俗套。在传达经验的性质上,《玩偶之家》处理的是现代社会中的婚姻问题。据埃德蒙·葛斯考证,它的构思取材于丹麦法庭中一位年轻已婚女士的案件。也就是说,《玩偶之家》描写的不是易卜生体验过的事情,而是听闻、阅读、研究的结果。此外,易卜生区分了看与反映。他说:“无论如何,诗人的首要任务是看,而不是反映。尤其对我而言,反映的东西太多就危险了。”《玩偶之家》描写的内容与其说是易卜生看的结果,不如说观念先行,是反映的结果。综合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历程来看,他在写作《玩偶之家》时,既没有在戏剧形式上做出创造性努力,又没有一如既往地从亲身经历出发。因此,威廉斯批评《玩偶之家》在经验传达上是一种倒退,不是没有依据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威廉斯是从自由主义悲剧的角度来评价《玩偶之家》的。威廉斯将易卜生戏剧置于西方戏剧传统之中进行解读,认为它在本质上不同于浪漫主义悲剧,是一种自由主义悲剧。不同于浪漫主义戏剧中天马行空的欲望,易卜生笔下的个人欲望不是虚假的,也不是不合法的。与个人欲望相对立,绝对障碍是毁灭性的。在易卜生笔下,冲动的欲望未必导致剧中主要人物的死亡,但拒绝妥协的主题清晰可见。在《玩偶之家》的结尾,娜拉拒绝妥协,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威廉斯看来,易卜生这一结局设计为“个人冲动与绝对障碍之间的张力"提供了解决方案,打破了自由主义悲剧框架中无法解决的悲剧性僵局。在易卜生戏剧中,悲剧性僵局占据绝大多数,而《玩偶之家》第三幕提供的是“暂时的逃避”“一种完全暂时性的解决",从易卜生的绝大多数戏剧的结局角度看,它是少数几个例外之一,不具有典型性,不能代表易卜生的大部分作品。能够代表易卜生多数作品的是《群鬼》,而不是《玩偶之家》。

第三,威廉斯指出萧伯纳《易卜生主义的精髓》对《玩偶之家》的误读。萧伯纳是在反理想主义框架之下解读《玩偶之家》的。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批评。

首先,易卜生在戏剧创作中强调壁垒、障碍。他毫不怀疑、也不否认个体的冲动,但总体上说,对个体能否冲破障碍、实现自我是持悲观态度的。说到底,易卜生的写作重心在于创造性地展现了阻碍解放的因素,而不是竭尽全力去呈现如何解放。萧伯纳避开易卜生大多数作品中关于“壁垒的观念”,强调《玩偶之家》等少数作品中的解放,是对易卜生作品的一种根本曲解。

其次,易卜生戏剧的精髓不是个人主义的解放,而是自由主义悲剧。易卜生笔下的主要人物为了拓展他的极限和改变他的世界,大多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从整体来看,如果过分强调《玩偶之家》中娜拉通过个体抗争获得的个体解放,误以为个体抗争必然带来个体解放,就会遮蔽易卜生戏剧的自由主义悲剧性质。

最后,易卜生戏剧的文化归属是资产阶级的。易卜生的揭露与批判是内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是一种内部的分裂与抗议。诚如威廉斯晚年所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与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一样,都是对资产阶级本身持有异议的一小部分人的作品,是资产阶级的文化构成。可是,萧伯纳没有认清这一属性,将文学中的社会主义和易卜生的揭露与批评联系起来,以至于把易卜生在意识形态上转化为完全不同的东西,误解了易卜生在作品中表明的根本立场。

(摘编自张乾坤《“一个不太重要的作品"——雷蒙·威廉斯评〈玩偶之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威廉斯认为戏剧形式是研究戏剧历史和分析戏剧的核心,但萧伯纳并不认可这一观点。

B.易卜生认为看与反映不同,反映太多会带来危险,但《玩偶之家》的内容却是反映的结果。

C.威廉斯认为个人冲动与绝对障碍之间的矛盾可以在《玩偶之家》的结局中找到解决方案。

D.萧伯纳没有认清《玩偶之家》的资产阶级文化属性,因而误解了易卜生在作品中表明的根本立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威廉斯认为《玩偶之家》有颇似阴谋剧的情节,剧中人物又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戏剧人物类型极为相似,因而认为其“具有独创性”的评价有待商榷。

B.威廉斯认为易卜生的作品中十分明显地传达出拒绝妥协的主题,其绝大多数戏剧的结局均表现为“暂时的逃避"“一种完全暂时性的解决”。

C.威廉斯认为萧伯纳强调《玩偶之家》中的解放是对易卜生作品的曲解,他认为《玩偶之家》虽展现了阻碍解放的因素,但没有涉及如何解放。

D.本文主要呈现了关于易卜生创作的《玩偶之家》的两种不同的评价,总体而言作者的态度是十分中立的,并没有偏向于其中的任何一方。

3.下列选项,无法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易卜生早在1860年《斯凡希尔德》的写作中就已经尝试使用散文体,只是写作水平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准,因此他开始重新用韵文写作《爱的喜剧》。

B.威廉斯认为,易卜生流亡期间创作的《青年同盟》《社会支柱》虽是阴谋剧的变体,但在戏剧形式上都是从浪漫主义情节剧向自然主义戏剧的演变。

C.在文化唯物主义框架中,威廉斯非常关心作为文化扩张形式的戏剧如何运用有效的形式将具体的经验传达出来,使其被“一群实实在在的观众"接受。

D.威廉斯认为,易卜生创作《觊觎王位的人》时运用“不相宜的形式”,所以戏剧经验是新鲜的,戏剧形式却是陈旧的,戏剧形式不足以表达戏剧经验。

4.请结合课文《玩偶之家(节选)》的具体剧情,为文中画横线语句写一段阐释性文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面的材料,谈谈文学批评家在研究作品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在《易卜生主义的精髓》第一版序言中,萧伯纳清晰交代了该书的写作缘起:先有费边社推出“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讲座计划,后有萧伯纳同意研究易卜生。他研究易卜生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解读作品中的“社会主义”。同样是解读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威廉斯与萧伯纳之所以产生巨大分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两者的立场不同。萧伯纳从费边主义的改良立场出发,极力贬低占据社会多数的庸俗市侩者的力量,寄望于现实主义者。

答: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阅读欣赏魏晋诗歌,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我"字入诗的现象。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记载统计,魏晋诗歌“我”字直接入诗共涉及92位诗人的449首诗(累计858句)。从指向上来看,含“我"的魏晋诗歌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均指诗人自我,我们姑且称之为自我类诗歌。魏晋诗歌“我”字入诗是较为明显的现象。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字作为诗人寄托个体情感的重要对象,关乎诗歌主旨以及情感的传达,在魏晋诗歌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从诗歌内部发展来看,“我”字入诗,于先秦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已多有所见,汉乐府中的“我"字亦是屡见不鲜,东汉无名氏所作《古诗十九首》中同样也有“我”字的使用。魏晋诗歌汲取前人这一作诗传统,在诗歌中使用了“我"字。魏晋诗歌中的涉“我”诗句,有一些是对《诗经》诗句的引用或化用,诗人借此表现魏晋时代主题下文人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诉求。魏晋诗歌之“我"受《诗经》影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袭用《诗经》成句,如曹操《短歌行》“我有嘉宾”取自《小雅·鹿呜》。二是化用《诗经》诗句,如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我行永已久",化用《小雅·六月》“我行永久”从以“我"入诗的魏晋诗歌对《诗经》具体诗篇的袭用与化用,能够看出魏晋诗歌所受到的《诗经》的影响。尽管从建安到东晋,诗风是变化的,但在“我”字入诗这一点上的确是有共性的,这一共性与始于《诗经》的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主体是抒情诗,情感抒发是作诗的目的。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抒发的是诗人主体的情感,而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我”,无疑是诗人主体情感抒发最直接、最明显的指称。以“我"入诗写作诗歌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魏晋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发展阶段,自然符合中国古代诗歌的这一传统。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个体存在的强烈意识即人自身的觉醒,魏晋“人的觉醒”这一时代思潮,自然会体现在魏晋诗人的诗歌创作中。而以“我"字入诗,适合直抒胸臆,适合表现强烈归结于自我的主体情感,彰显主体意识之“我”,契合魏晋诗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需求。比如魏晋的羁旅行役诗,诗人们以“我"入诗,清晰表达了个人的主张与情感。魏晋诗人生当乱世,多有因不同原因而背井离乡者。行旅之“我”在艰难乱世寻求立足之道,在国家命运与个人境遇之间注入深沉忧思。大致说来有:羁旅而处家国百姓世界中的“我",羁旅而处人世情感世界中的“我”,羁旅而处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我"。家国百姓境界中的“我”多是曹魏诗人写作的,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我"多是两晋尤其是东晋诗人写作的。这与曹魏到东晋思想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在“人的觉醒”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下,魏晋诗人的羁旅行役诗写出了不同的“我",其他游仙诗、隐逸诗等题材的诗歌同样彰显着“我”这一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情感诉求。正如章培恒所说:“由于自我意识的加强,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减弱了。文学创作首先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政治、教化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快感。"

④从汉语语言发展情况来看,“我”“余(予)"“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在《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使用较为普遍。“朕"因作为帝王专称而退出第一人称代词的原因众所周知。“余(予)”的萎缩,“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洪波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谦敬这一语义功能的不同,“我”由于没有“余(予)"“朕”那样的语义功能(“余"表谦卑,“朕”表尊敬),在使用上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生命力强大,所以一直沿用下来。上古汉语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吾"。王力、向熹均指出古汉语口语发展过程中“我”取代“吾"的事实,且均猜测了取代发生的时代。朱庆之撰文认为,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都退出口语这一重要变化,最晚在东汉时期已经结束。据上述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判断,“我"在魏晋时期应是存在且广泛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魏晋诗人欲以第一人称代词在诗歌中抒写个人情志,“我”无疑是最佳且最现实的选择。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魏晋时代,诗歌中使用“我"更能突出抒情主体的内心世界,因为它广泛存在且在使用上没有谦卑与尊敬的语义功能。所以,魏晋诗歌以“我”入诗也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一个选择。

⑤基于上述原因,魏晋诗歌中大量使用“我"字就成为了必然。“我”在诗中不单纯是第一人称代词,而且是具有相当表现力的艺术符号。它在魏晋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连晓雨、张明《魏晋诗歌中的“我"字何以如此之多》)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指向上来看,魏晋诗歌中的“我”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诗人自己。

B.在羁旅行役诗中,魏晋诗人以“我"入诗,表达了自己身处乱世之中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沉忧思。

C.我、余、予、朕等都是上古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第一人称代词,在甲骨文、《尚书》《诗经》中较为常见。

D.朱庆之先生认为,在上古汉语中“吾”等第一人称代词退出汉语口语表达系统的时间不会晚于东汉时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受《诗经》的影响,魏晋诗歌中的“我"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袭用《诗经》成句,二是化用《诗经》诗句。

B.文中引用《毛诗序》,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主体是抒情诗,情感抒发是作诗的目的”这一观点。

C.魏晋时期文学创作为满足政治、教化需要的功能削弱,而为满足诗人自身情感、心灵需要的功能却得以突显。

D.在众多的魏晋诗歌中,“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不仅具有着相当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具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曹植《赠白马王彪》》)

B.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陆机《猛虎行》)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D.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潘岳《悼亡诗三首》)

4.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5.文本尾段写到“魏晋诗歌中大量使用‘我’字就成为了必然”,请简要分析其必然因素。(6分)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同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佛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解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炼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

材料二:

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

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于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于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

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

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

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向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练面前依旧无畏。

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互利

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

(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

C.材料二认为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是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精神心灵自由,逍遥自在。

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鉴了儒家的思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

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老子的持续性思想多有吻合,是老子等先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D.佛家思想,其核心是“空”,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解生脱死为终报。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

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

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

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5.结合材料来看,先秦儒家思想中哪些内容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6分)

安徽省合肥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今天,世界生态文学园地郁郁葱葱,枝叶繁茂,让人眼花缭乱,但如果我们细心品鉴,就会发现规整园地的三条基本原则,即生态学原则、具身性原则和环境公正原则。

所谓生态学原则,指的是生态学相互联系和万物共生平等的信条。人类成为生态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或公民,既不比其他物种高贵,也不比其他物种低贱,是共同体中相互依存的同伴,是漫漫自然演进过程中的伴侣。伴随着工业技术革命的全球蔓延、世界生态形势的持续恶化以及生态学科学的发展,生态文学家们的生态学意识逐渐增强,由朦胧变得明晰,他们甚至直接在生态科学原则的影响和指导下进行生态文学创作。从总体上看,20世纪以来的生态文学处处透露出浓郁的生态科学精神。在这些生态著作问世之初,大众一般都将其看成生态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就是如此。

具身性原则指的是生态作家们通过对人物肉身和非人类自然存在物身体的描写,凸显人和非人类存在物身体的生物性和跨身体性特征,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或共性,从而将人放归自然世界,以抵御人的中心性。该原则旨在明证人与非人类世界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承认和尊重非人类身体的他者性,以强调人的生态责任。对于非人类自然之具身性的描写,往往采取二重书写手法,即突出表现其物质性或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共在现象。许多少数族裔生态文学家不仅重视自然的精神性,而且还特别看重它的神圣性。在他们的眼中,自然是天、地、神、人共栖的世界,因而伤害自然必遭报应。生态文学家,尤其是传记体生态文学家和生态诗人及其著作中的人物,几乎总是身体力行,融入自然,用肉身去接触自然、感受自然,而后凭自己的直接经验,甚至遭遇自然时所留下的“伤痕"去确证自然世界的实在性、先在性、第一性和不可还原性,从而能更深刻地感悟自然,提炼出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沉思考。

如果说生态学原则和具身性原则是生态文学家用于处理人与非人类世界间关系的两条核心原则,那么环境公正就是他们探寻如何在人与非人类世界的关联中实现普遍社会公正之路径的原则。具体而言,环境公正既反对一国内因种族、性别、阶级、文化、信仰及地域的不同而导致在环境资源、环境负担和环境责任等方面的分配不公和环境政策上的歧视性现象,也反对一切形式的国际环境不公和环境歧视,拒斥一切形式的环境剥削和环境压迫。当然,由于作家自身的文化视域、生存境遇及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仅侧重于种族、性别、阶级、文化、信仰及地域等范畴中的某个或几个侧面,但也因此凸显了自己的创作特色。总的来看,环境公正议题的复杂性在当代生态小说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揭示,也借助小说最为充分地说明了“生态”与社会之间纠葛的庞杂性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艰巨性。

(摘编自胡志红《生态文学:缘起、界定、创作原则及其前景》)

材料二:

从《诗经》《楚辞》中对自然景物细致描写的诗篇,到后代文人雅士所写的山水诗、田园诗,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较早的生态文学。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这是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对环境保护的忽视,自然生态面临严峻威胁。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坚定践行,从根本上扭转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学是时代最忠实的追随者与记录者,于是生态主题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生态文学风华正茂,绿意盎然。梭罗的《瓦尔登湖》、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等国外生态文学作品也都有效地拓展了中国作家的视野,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新颖的创作样态,正日益受到作家的关注和青睐。

2012年以来,国内出现了一批描写建设绿色中国主题的文学作品。哲夫的《水土中国》反映我国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成就,讴歌水土保持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何建明的《那山,那水》是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描写;戴时昌的《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则真实反映了中国治沙治石的成就。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丰富和充实了世界生态文学的宝库,也为世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

从当下的文本上看,生态文学最重要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生态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最高利益,其核心依旧是人,许多纪实作品在思想性和审美性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信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学创作的视野也一定会逐步打开、拓展。

(摘编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模式和中国表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源于在生态科学原则的影响下承认万物共生平等。

B.环境公正原则拒绝一切形式的环境剥削和环境压迫,探寻实现普遍社会公正之路径。

C.独特渊源、哲学根底及国家政策的导向,使得中国生态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D.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方兴未艾,其中国模式和中国表达为保护世界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可知,相对于其他作家,很多少数族裔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还特别看重自然的神圣性。

B.两则材料论证结构不同,材料一为总分总结构,逻辑严密;材料二以中国生态文学发展为脉络展开。

C.材料二指出中国生态文学中的许多纪实作品在思想和审美方面的不足,这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D.梭罗的《瓦尔登湖》、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等作品有效地拓展了中国作家的视野。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具身性原则”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描写他沉浸于自然情境中,达到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同一的境界。

B.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引用了大量实例和数据,来证明化学物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把专业知识介绍给读者。

C.骆英的《骆英7+2登山记录》记叙了他曾登临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和抵达地球最寒冷的两极,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事迹。

D.阿来的《大地阶梯》赋予自然山水以生命,讲到嘉木莫尔多山是战神的化身,人们对其顶礼膜拜,从中获得了勇气的故事。

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色。(4分)

5.如何让中国生态文学在世界上更好地传播?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你的看法。(6分)

安徽省合肥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为了说明微寄生和巨寄生,首先得从阶级的产生说起。在狩猎时代,随着狩猎水平的提高,食物有了盈余,于是阶级随之产生了。一部分人变得懒惰,成为了和寄生虫一样的家伙,他们靠别人打来的猎物生活。当然,这些人不叫寄生虫,而被称为统治阶级。农耕生活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选择的定居地自然是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食物获取越来越稳定,人类的阶级也就越来越稳定,部分人彻底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我们把他们这种生存方式称为巨寄生。与此同时,自然界的微生物也一刻不停“尽职尽责”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消耗着社会资源,我们称之为微寄生。

对于这两种寄生方式的理解,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前进过程。在农业社会中,农民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微寄生和巨寄生同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所以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如果微寄生的微生物占用的资源多了,那么巨寄生的统治阶级所能支配的资源就少了,这样的文明必然强大不起来;如果巨寄生的统治阶级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耗,带给劳动人民过重的负担,劳动人民不堪重负便会崩溃,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

正是因为有了微寄生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非洲和印度这些热带地区的历史。非洲因为传染病负担最重,也就是微寄生的负担最大,所以在古代一直没有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印度同样地处热带,所以微寄生的负担也很重。这样沉重的负担对劳动人民健康和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自然也就极大地削弱了劳动人民为统治阶级提供物质资源的能力。

正是这样的原因,造成印度历史上的一些帝国军事上相对较弱,当受到外族入侵时,有时缺乏足够的力量来抵抗,这和印度沉重的传染病负担削弱了国力密不可分。但是所谓祸福相依,瘟疫同时也是对抗外来入侵者的强大武器。入侵印度的外族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的军事力量和瘟疫对这种力量削弱之间的对比。印度的统治阶级所能从劳动人民身上获取的资源,与温带国家相比自然要少得多。

关于巨寄生,我们将视角转回到中国明朝末年,看一下统治阶级无节制掠夺是如何导致政权崩溃的。明朝末年鼠疫大流行,死者甚众,伴随着政府的横征暴敛,很多农民在传染病和赋税的双重压力下被逼揭竿而起。

但是明朝政府明显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或者说即使看到了根源也没有好办法解决。明朝政府采取的方式是“剿匪",而剿匪所需要的钱,只能通过加重赋税获取,最终这些沉重的赋税被加至同样被鼠疫侵害但暂时还没有造反的农民身上。

一方面,为了摆脱鼠疫威胁,疫区出现了大规模人口流动,结果就把瘟疫带到更广泛的地区,使形势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政府的赋税越来越重,自然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起义行列。在这种微寄生和巨寄生的双重压力下,一切似乎是死循环。读明史可以看到,当时农民军的战斗力其实非常差。那时的明朝,来自女真的威胁是癣疥之疾,而流民不可抑制才是真正的心腹之病。

崇祯皇帝如果能透彻理解以上问题,那么自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改善现状。

首先当然是从微寄生的角度,下力气控制瘟疫,民变不起才能减少人口流动,而控制瘟疫的方式又需要减少人口流动,这两方面互为表里,似乎难解。那么就需要从巨寄生的角度去破解——降低赋税把统治阶级对农民的盘剥降到最低。

用同样的视角也能解答另一个问题——中国的文明为什么首先出现在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域。黄河的泛滥要比长江严重得多,对于水利灌溉而言,根本没什么优势。长江流域的气温更高,种植水稻这样的作物,每年能多收一季,粮食产量会提高很多。但即使这样的优势,我国的文明依然率先在黄河流域扎根,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长江流域所在的南方气温高,传染病也就更厉害。在找到有效防治传染病的办法之前,这种地方当然不适合人类定居。在刚来到长江流域的时候,人民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致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也最多能填饱肚子,哪有多余的东西供统治阶级开销。这也难怪,翻开史书,追溯历史,关于南方的地方多是瘴疠横行。

(摘编自孙铁飞《照进角落的光:行走在远古到中世纪的医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寄生”“巨寄生"概念的提出,不是为研究生物,而是为阐明微生物与社会发展、文明发达之间的关系。

B.统治阶级必须要懂得微寄生和巨寄生此消彼长的态势,理性控制消耗,否则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

C.自身的军事力量和瘟疫对这种力量削弱之间的对比,曾经是古印度历史上入略者和受侵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D.在作者看来,中国的文明最早之所以没有出现在长江流域,很大程度上因为微寄生产生的危害过于严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借助微寄生和巨寄生两概念,形象地将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揭示出两者间的紧密关系。

B.“尽职尽责”,以人类的敬业精神比拟微生物的特性,形象揭示了微寄生侵害人类、消耗社会资源的性质。

C.材料以印度和我国明末史实为例证,旨在说明了解微寄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

D.在逐渐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下大部分微寄生关系能得到有效控制,相比而言,巨寄生关系的处理难度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来支撑第二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在《石壕吏》中揭示了唐朝官吏深夜捉人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

B.为了躲避瘟疫,百姓流离失所,形成大量人口迁移,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C.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时刻提醒着人们敬畏未知,当以谦卑之心预防治理。

D.1348年,欧洲贵族在黑死病猖獗形势下仍旧大肆搜刮百姓,激化社会矛盾。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巨寄生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有历史学家对唐朝的灭亡做了如下的分析,请根据则面材料的信息,分析下面一段话划横线处结论的合理性。(6分)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藩镇的节度使、宦官和权高位重者极尽所能盘剥百姓,最终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唐朝灭亡最后30年里,受季风影响,属于多雨时期,瘟疫横行,疫区人员流动频繁。如果气候宜人,物质丰富,社会就会比较稳定。一旦物质缺乏,人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就会到处寻找资源,从而引发社会大动荡。如果说政治因素是内因,有时自然和瘟疫灾害便可能是外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唐朝末年,气候恶化是“压弯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难以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

“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

“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

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

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帝都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彩,不可僭越。

(摘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

材料二

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两家色彩观记录着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发展过程。

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朝时期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儒家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等级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除了用色彩来规范“礼"这一特点之外,儒家色彩观亦推崇斑斓绚烂的“纯粹”美,追求各色颜色配合相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文人山水画审美倾向上。山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人们在江河、亭台、楼宇之中游玩、捕鱼、闲谈,展现出来的是一片平和的静态之美。小说《射雕英雄传》第十三回,郭靖于江上“但见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就只没有黑墨般的颜色"。

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体现了“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儒家色彩观的另一主要特色是“比德",即用色彩暗示人的品德,这一象征性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国戏剧脸谱色彩,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寓意,暗示剧中人物性格和品德,形成特有的用色程式,如红色表示忠勇,金色表示神秘威武,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诈阴险,等等。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为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道家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高居于其他一切色彩之上。道家对黑色的选择本质上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出发的,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玄(黑)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多用黑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

《道德经》中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令人眼花缭乱,而趋于无彩色——黑白、玄素、水墨……中国文人画家大都政治失意,逃避社会现实,有的学道参禅,避居山林,超然物外,对黑色更为崇拜,主张“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之变化,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追求以墨造型,达到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最先确认墨的正统地位——“运墨而五色具",五颜六色无需色料敷染,仅用水墨便可传神写意,因而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呈现深邃却也荒寒淡远之境。中国水墨山水画色彩是哲学色彩观,在宇宙论的深处,飘然出尘、静默如禅、空灵如水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

(改编自王志惠《论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色彩体系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作为重要的文化因子,“五色体系”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意义深远。

B.关于“五色"的文字较早记录在《尚书》中,“五色”虽然表达颜色的词语与今天有所不同,但与现代色彩理论中的原色相对应。

C.儒家色彩观的形成,与孔子主张由“礼"达“仁”,极力维护周朝典章制度有关,也与孔子提倡中庸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D.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显现深邃荒寒淡远之境,与确立墨的正统地位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将五原色定为“正色",将其他色定为“间色”,说明儒家既主张色彩有尊卑,使用有等级,又追求色彩混合形成的斑斓绚烂。

B.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五色(黄、红、紫、白、黑)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

C.天色为玄色,即幽冥之色,故玄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天"也就成了道家思想中产生万物的本源。

D.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体现了仅用水墨传神写意,追求以墨造型,达到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比德”色彩观的一项是(3分)()

A.按中国戏剧脸谱颜色传统,赵高、严嵩扮演者宜用白脸,如来佛、二郎神宜用金脸。

B.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之洁白表明自己的节操。

C.《醒世姻缘传》善用服饰色彩表现人物,如嫡母刚去世的素姐着一身艳服外出烧香。

D.中国文人画作者大都偏爱黑色,意在用黑色表达逃避现实、避居山林、超然物外的意愿。

4.结合材料一梳理我国各时期的色彩观念。(6分)

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郭靖、黄蓉的色彩观。(4分)

只见数十丈外一叶扁舟停在湖中,一个渔人坐在船头垂钓,船尾有个小童。

黄蓉指着那渔舟道:“烟波浩淼,一竿独钓,真像是一幅水墨山水。”郭靖问道:“什么叫水墨山水?"黄蓉道:“那便是只用黑墨、不着颜色的图画。”

郭靖放眼,但见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就只没有黑墨般的颜色,摇了摇头,茫然不解其所指。(金庸《射雕英雄传》第十三回)

非文学类文本阅

安徽省滁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些思想家敏锐地发现,雷蒙·威廉斯(以下简称“威廉斯")对《玩偶之家》的态度有些怠慢,认为“在某些方面《玩偶之家》是一个不太重要的作品”。为什么威廉斯对萧伯纳所说“征服了欧洲"的《玩偶之家》评价如此之低?与其他批评家相比,威廉斯之所以对《玩偶之家》取得的重要成就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流露出轻视与不屑,是有多重原因的。

第一,威廉斯是从戏剧形式的角度评价《玩偶之家》的。威廉斯的戏剧批评的显著特点是非常重视戏剧形式问题。在《英国戏剧:形式与发展》的序言中,他指出“形式问题是戏剧历史和戏剧分析的核心”。威廉斯发现,从角色类型来看,剧中人物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戏剧人物类型几乎如出一辙;从情节要素来看,有罪的秘密、紧闭的嘴唇以及柯洛克斯泰的致命信件等又与阴谋剧颇为类似。不得不说,除了结尾的反转是反浪漫主义之外,《玩偶之家》的主要部分是戏剧传统的延续,而不是传统的背离,更不是革新。萧伯纳认为讨论是《玩偶之家》的一个新技巧。威廉斯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一技巧不是首次出现,在《爱的喜剧》中就已经存在了。况且,最后一幕娜拉与海尔茂正正经经的谈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一种宣言。夫妻双方的谈话实质上不是一种双向维度的修辞冲突,而是一种直截了当、单维度的宣言。娜拉提出“现在我要离开你"之后,海尔茂试图劝阻,但不是以个人辩论的方式,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威廉斯得出结论说,萧伯纳等易卜生崇拜者称赞《玩偶之家》“如此具有独创性”,至少在形式层面上“无疑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易卜生的创作历程实质上是努力解决具体经验与戏剧形式之间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易卜生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在形式上,《玩偶之家》亦步亦趋,落入了俗套。在传达经验的性质上,《玩偶之家》处理的是现代社会中的婚姻问题。据埃德蒙·葛斯考证,它的构思取材于丹麦法庭中一位年轻已婚女士的案件。也就是说,《玩偶之家》描写的不是易卜生体验过的事情,而是听闻、阅读、研究的结果。此外,易卜生区分了看与反映。他说:“无论如何,诗人的首要任务是看,而不是反映。尤其对我而言,反映的东西太多就危险了。”《玩偶之家》描写的内容与其说是易卜生看的结果,不如说观念先行,是反映的结果。综合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历程来看,他在写作《玩偶之家》时,既没有在戏剧形式上做出创造性努力,又没有一如既往地从亲身经历出发。因此,威廉斯批评《玩偶之家》在经验传达上是一种倒退,不是没有依据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威廉斯是从自由主义悲剧的角度来评价《玩偶之家》的。威廉斯将易卜生戏剧置于西方戏剧传统之中进行解读,认为它在本质上不同于浪漫主义悲剧,是一种自由主义悲剧。不同于浪漫主义戏剧中天马行空的欲望,易卜生笔下的个人欲望不是虚假的,也不是不合法的。与个人欲望相对立,绝对障碍是毁灭性的。在易卜生笔下,冲动的欲望未必导致剧中主要人物的死亡,但拒绝妥协的主题清晰可见。在《玩偶之家》的结尾,娜拉拒绝妥协,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威廉斯看来,易卜生这一结局设计为“个人冲动与绝对障碍之间的张力"提供了解决方案,打破了自由主义悲剧框架中无法解决的悲剧性僵局。在易卜生戏剧中,悲剧性僵局占据绝大多数,而《玩偶之家》第三幕提供的是“暂时的逃避”“一种完全暂时性的解决",从易卜生的绝大多数戏剧的结局角度看,它是少数几个例外之一,不具有典型性,不能代表易卜生的大部分作品。能够代表易卜生多数作品的是《群鬼》,而不是《玩偶之家》。

第三,威廉斯指出萧伯纳《易卜生主义的精髓》对《玩偶之家》的误读。萧伯纳是在反理想主义框架之下解读《玩偶之家》的。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批评。

首先,易卜生在戏剧创作中强调壁垒、障碍。他毫不怀疑、也不否认个体的冲动,但总体上说,对个体能否冲破障碍、实现自我是持悲观态度的。说到底,易卜生的写作重心在于创造性地展现了阻碍解放的因素,而不是竭尽全力去呈现如何解放。萧伯纳避开易卜生大多数作品中关于“壁垒的观念”,强调《玩偶之家》等少数作品中的解放,是对易卜生作品的一种根本曲解。

其次,易卜生戏剧的精髓不是个人主义的解放,而是自由主义悲剧。易卜生笔下的主要人物为了拓展他的极限和改变他的世界,大多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从整体来看,如果过分强调《玩偶之家》中娜拉通过个体抗争获得的个体解放,误以为个体抗争必然带来个体解放,就会遮蔽易卜生戏剧的自由主义悲剧性质。

最后,易卜生戏剧的文化归属是资产阶级的。易卜生的揭露与批判是内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是一种内部的分裂与抗议。诚如威廉斯晚年所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与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一样,都是对资产阶级本身持有异议的一小部分人的作品,是资产阶级的文化构成。可是,萧伯纳没有认清这一属性,将文学中的社会主义和易卜生的揭露与批评联系起来,以至于把易卜生在意识形态上转化为完全不同的东西,误解了易卜生在作品中表明的根本立场。

(摘编自张乾坤《“一个不太重要的作品"——雷蒙·威廉斯评〈玩偶之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威廉斯认为戏剧形式是研究戏剧历史和分析戏剧的核心,但萧伯纳并不认可这一观点。

B.易卜生认为看与反映不同,反映太多会带来危险,但《玩偶之家》的内容却是反映的结果。

C.威廉斯认为个人冲动与绝对障碍之间的矛盾可以在《玩偶之家》的结局中找到解决方案。

D.萧伯纳没有认清《玩偶之家》的资产阶级文化属性,因而误解了易卜生在作品中表明的根本立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威廉斯认为《玩偶之家》有颇似阴谋剧的情节,剧中人物又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戏剧人物类型极为相似,因而认为其“具有独创性”的评价有待商榷。

B.威廉斯认为易卜生的作品中十分明显地传达出拒绝妥协的主题,其绝大多数戏剧的结局均表现为“暂时的逃避"“一种完全暂时性的解决”。

C.威廉斯认为萧伯纳强调《玩偶之家》中的解放是对易卜生作品的曲解,他认为《玩偶之家》虽展现了阻碍解放的因素,但没有涉及如何解放。

D.本文主要呈现了关于易卜生创作的《玩偶之家》的两种不同的评价,总体而言作者的态度是十分中立的,并没有偏向于其中的任何一方。

3.下列选项,无法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易卜生早在1860年《斯凡希尔德》的写作中就已经尝试使用散文体,只是写作水平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准,因此他开始重新用韵文写作《爱的喜剧》。

B.威廉斯认为,易卜生流亡期间创作的《青年同盟》《社会支柱》虽是阴谋剧的变体,但在戏剧形式上都是从浪漫主义情节剧向自然主义戏剧的演变。

C.在文化唯物主义框架中,威廉斯非常关心作为文化扩张形式的戏剧如何运用有效的形式将具体的经验传达出来,使其被“一群实实在在的观众"接受。

D.威廉斯认为,易卜生创作《觊觎王位的人》时运用“不相宜的形式”,所以戏剧经验是新鲜的,戏剧形式却是陈旧的,戏剧形式不足以表达戏剧经验。

4.请结合课文《玩偶之家(节选)》的具体剧情,为文中画横线语句写一段阐释性文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面的材料,谈谈文学批评家在研究作品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在《易卜生主义的精髓》第一版序言中,萧伯纳清晰交代了该书的写作缘起:先有费边社推出“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讲座计划,后有萧伯纳同意研究易卜生。他研究易卜生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解读作品中的“社会主义”。同样是解读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威廉斯与萧伯纳之所以产生巨大分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两者的立场不同。萧伯纳从费边主义的改良立场出发,极力贬低占据社会多数的庸俗市侩者的力量,寄望于现实主义者。

答:________________

1.A【解析】(“但萧伯纳并不认可这一观点"错,无中生有。文中只说是威廉斯重视戏剧形式并从戏剧形式的角度反驳萧伯纳的看法,并没有说萧伯纳对戏剧形式有何看法。)

2.A【解析】(B项,“其绝大多数戏剧的结局均表现为‘暂时的逃避’‘一种完全暂时性的解决’”错,原文的意思是“暂时的逃避"“一种完全暂时性的解决”是易卜生少数几个例外之一,不具有典型性,不能代表易卜生的大部分作品。C项,“但没有涉及如何解放"错,曲解文意。原文是说易卜生的作品没有竭尽全力去呈现如何解放,并不是没有涉及如何解放。D项,“总体而言作者的态度是十分中立的,并没有偏向于其中的任何一方”错,从第四段可以看出本文作者倾向于认同雷蒙·威廉斯的评价。)

3.C【解析】(第三段的观点即首句“易卜生的创作历程实质上是努力解决具体经验与戏剧形式之间矛盾的过程"。C项,是解释威廉斯在戏剧研究中对形式的关心,并未涉及易卜生的创作,无法支撑第三段观点。A项,是易卜生在改变戏剧形式上作出的尝试。B项,威廉斯的观点是承认了易卜生在形式探索上的努力。D项,虽然在威廉斯看来,易卜生《觊觎王位的人》戏剧形式并未实现突破,但仍然是易卜生“努力解决具体经验与戏剧形式之间矛盾”的表现。)

4.示例:①经历了威胁事件后,娜拉看穿了海尔茂的本质,要求与海尔茂谈一谈,其实是她对海尔茂陈述自己对八年婚姻生活的认知——自己在婚姻中只是丈夫的“玩偶",并且说要离开海尔茂是“通知”他自己的决定,并非与他商量,而海尔茂只是拿道德、责任、宗教等绑架娜拉。②所以最后一幕娜拉夫妇的谈话,更像是娜拉直截了当、单维度的“独立宣言"。(结合课文具体剧情2分,阐释“宣言”的内涵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文学批评家在研究作品时,不能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应结合作家的其他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否则会如萧伯纳一样,误认为讨论是《玩偶之家》的一个新技巧。②要深入研究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及其立场态度。研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时,了解其作品是取材于他人的经验,这有助于批评家更好地解读作品。③文学批评家应尽量保持客观的立场,从作家及作品本身进行研究,否则会像萧伯纳一样对作品产生根本的曲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阅读欣赏魏晋诗歌,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我"字入诗的现象。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记载统计,魏晋诗歌“我”字直接入诗共涉及92位诗人的449首诗(累计858句)。从指向上来看,含“我"的魏晋诗歌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均指诗人自我,我们姑且称之为自我类诗歌。魏晋诗歌“我”字入诗是较为明显的现象。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字作为诗人寄托个体情感的重要对象,关乎诗歌主旨以及情感的传达,在魏晋诗歌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从诗歌内部发展来看,“我”字入诗,于先秦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已多有所见,汉乐府中的“我"字亦是屡见不鲜,东汉无名氏所作《古诗十九首》中同样也有“我”字的使用。魏晋诗歌汲取前人这一作诗传统,在诗歌中使用了“我"字。魏晋诗歌中的涉“我”诗句,有一些是对《诗经》诗句的引用或化用,诗人借此表现魏晋时代主题下文人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诉求。魏晋诗歌之“我"受《诗经》影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袭用《诗经》成句,如曹操《短歌行》“我有嘉宾”取自《小雅·鹿呜》。二是化用《诗经》诗句,如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我行永已久",化用《小雅·六月》“我行永久”从以“我"入诗的魏晋诗歌对《诗经》具体诗篇的袭用与化用,能够看出魏晋诗歌所受到的《诗经》的影响。尽管从建安到东晋,诗风是变化的,但在“我”字入诗这一点上的确是有共性的,这一共性与始于《诗经》的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主体是抒情诗,情感抒发是作诗的目的。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抒发的是诗人主体的情感,而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我”,无疑是诗人主体情感抒发最直接、最明显的指称。以“我"入诗写作诗歌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魏晋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发展阶段,自然符合中国古代诗歌的这一传统。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个体存在的强烈意识即人自身的觉醒,魏晋“人的觉醒”这一时代思潮,自然会体现在魏晋诗人的诗歌创作中。而以“我"字入诗,适合直抒胸臆,适合表现强烈归结于自我的主体情感,彰显主体意识之“我”,契合魏晋诗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需求。比如魏晋的羁旅行役诗,诗人们以“我"入诗,清晰表达了个人的主张与情感。魏晋诗人生当乱世,多有因不同原因而背井离乡者。行旅之“我”在艰难乱世寻求立足之道,在国家命运与个人境遇之间注入深沉忧思。大致说来有:羁旅而处家国百姓世界中的“我",羁旅而处人世情感世界中的“我”,羁旅而处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我"。家国百姓境界中的“我”多是曹魏诗人写作的,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我"多是两晋尤其是东晋诗人写作的。这与曹魏到东晋思想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在“人的觉醒”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下,魏晋诗人的羁旅行役诗写出了不同的“我",其他游仙诗、隐逸诗等题材的诗歌同样彰显着“我”这一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情感诉求。正如章培恒所说:“由于自我意识的加强,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减弱了。文学创作首先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政治、教化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快感。"

④从汉语语言发展情况来看,“我”“余(予)"“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在《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使用较为普遍。“朕"因作为帝王专称而退出第一人称代词的原因众所周知。“余(予)”的萎缩,“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洪波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谦敬这一语义功能的不同,“我”由于没有“余(予)"“朕”那样的语义功能(“余"表谦卑,“朕”表尊敬),在使用上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生命力强大,所以一直沿用下来。上古汉语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吾"。王力、向熹均指出古汉语口语发展过程中“我”取代“吾"的事实,且均猜测了取代发生的时代。朱庆之撰文认为,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都退出口语这一重要变化,最晚在东汉时期已经结束。据上述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判断,“我"在魏晋时期应是存在且广泛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魏晋诗人欲以第一人称代词在诗歌中抒写个人情志,“我”无疑是最佳且最现实的选择。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魏晋时代,诗歌中使用“我"更能突出抒情主体的内心世界,因为它广泛存在且在使用上没有谦卑与尊敬的语义功能。所以,魏晋诗歌以“我”入诗也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一个选择。

⑤基于上述原因,魏晋诗歌中大量使用“我"字就成为了必然。“我”在诗中不单纯是第一人称代词,而且是具有相当表现力的艺术符号。它在魏晋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连晓雨、张明《魏晋诗歌中的“我"字何以如此之多》)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指向上来看,魏晋诗歌中的“我”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诗人自己。

B.在羁旅行役诗中,魏晋诗人以“我"入诗,表达了自己身处乱世之中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沉忧思。

C.我、余、予、朕等都是上古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第一人称代词,在甲骨文、《尚书》《诗经》中较为常见。

D.朱庆之先生认为,在上古汉语中“吾”等第一人称代词退出汉语口语表达系统的时间不会晚于东汉时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受《诗经》的影响,魏晋诗歌中的“我"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袭用《诗经》成句,二是化用《诗经》诗句。

B.文中引用《毛诗序》,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主体是抒情诗,情感抒发是作诗的目的”这一观点。

C.魏晋时期文学创作为满足政治、教化需要的功能削弱,而为满足诗人自身情感、心灵需要的功能却得以突显。

D.在众多的魏晋诗歌中,“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不仅具有着相当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具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曹植《赠白马王彪》》)

B.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陆机《猛虎行》)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D.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潘岳《悼亡诗三首》)

4.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5.文本尾段写到“魏晋诗歌中大量使用‘我’字就成为了必然”,请简要分析其必然因素。(6分)

1.C(“在甲骨文、《尚书》《诗经》中较常见"错误,文中第四段说“‘我”‘余(予)’‘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在《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使用的较为普遍,只能证明“我"“余(予)”“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尚书》《诗经》中较常见,不能证明其常见于甲骨文。)

2.A(“受《诗经》影响,魏晋诗歌中的‘我’不外乎两种情况……”错误,文中第二段说“魏晋诗歌之‘我’受《诗经》影响,不外乎两种情况……",并非说魏晋诗歌中的“我”皆不外乎此两种情况,且魏晋诗歌中“我"并非都受诗经影响。)

3.B(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魏晋诗歌中大量出现了“我”字是受文学走向自觉的影响。A、D两项不能体现文学自觉;C项时代与之不符。)

4.①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归纳,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②论证方法多样。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具体有力,文化底蕴丰厚。③论证语言严谨、典雅。如:第一段罗列具体数字立论有据,大量引用古典诗词,语言典雅。(答出任意2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说明,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①以“我"入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魏晋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发展阶段,自然符合这一传统。②“我”字入诗,适合直抒胸臆,表现强烈的自我主体情感,契合魏晋诗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需求。③“我"字广泛存在且使用上没有谦卑与尊敬的语义功能,魏晋诗歌以“我”入诗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选择。(每点2分。)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