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尤其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在这个“入"和“出”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要能“入”,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把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摘编自黄振萍《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材料二:
站在今天回望,不论是“泛观博取”还是“熟读精思",都是我国阅读史的重要思想遗产和方法遗产。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重心在读《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由于其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但对于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泛观才能博取,也是应有之义。近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介的普及,阅读的内容大大扩展了。我国近现代有不少专门论及读书法的著作,这些著作虽然也多是谈论如何治学或如何阅读整本书,但其中也有不少著作明确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陈莘《读书法》提出了精读、粗读、熟读,文经纬《读书方法》提出了朗读、粗读,徐应昶和赵源景的《读书法》提出了精读、略读、做读书笔记。
晚清至1949年期间关于阅读方法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是马雪瑞的《读书法》。该书中的“读书”是指狭义的阅读书籍,不再是泛指“治学",作者所说的“读书方法”即“阅读方法",包括短篇文章的阅读,也包括整本书籍的阅读。作者认为读书的方法(即阅读方法)有“精读”和“阅读"两种,这两种方法是对我国古代“熟读精思”和“泛观博取"两种方法的继承发扬,但作者没有像朱熹一样将两种方法对立起来,而认为“精读和阅读,是读书方法的两个方式,须双方兼顾,不能偏废的”。“精读着重认识文字,在这个认识文字的范围中,包含正确的读音,确切的解释,字的写法、源流和它代表的种种观念",“阅读但求明白大意和作法罢了”。可见,这里的“阅读"实际上就是前文所说的“泛读”,其目的在于求“博"。值得注意的是,马雪瑞提出,不同长短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摘编自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的演进》)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一样为了获取新的知识,还为了“存心复性”“学以成人"“经世致用”。
B.南宋人陈善提出的“出入法"包含体会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扩充自己狭隘的生命体验,用之于天下国家这一过程。
C.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重心在读《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等,由于其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精思。
D.马雪瑞认为读书就是阅读书籍,不能包含“治学”,所说“读书方法"即“阅读方法”,包括短篇文章和整本书籍的阅读。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社会读书只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这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存在方式相背离。
B.材料一中南宋人陈善提出的“出入法”与材料二陈莘《读书法》中的观点一致,强调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读书。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朱熹"的论据,目的是更好地论证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但采用的论证方法迥异。
D.材料一、二中的读书方法和观点,在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背景下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有利于阅读素养的提升。
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在材料二中进行论述的一项是(3分)()
A.不求甚解B.胸有成竹C.三月不知肉味D.汗牛充栋
9.结合材料一,请简要分析怎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4分)
10.在材料一、二中提到多种读书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帮助自己阅读《乡土中国》?结合《乡土中国》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先秦时期,隐语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交流方式,更是一种语言游戏,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颇为流行,尤以齐楚两地为盛。据刘向解释,隐书收录的是一些对谈性的语段,参与一方故意隐约其词向对方发问,对者一边思索猜测,一边描述应答。隐语的话题无所不包,但双方都是暗示,并不明言,故隐语游戏是智力和语言的较量。
②隐语目的是委婉表达,可谓用语言来捉迷藏。刘勰总结为“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即用隐约的言辞来暗藏某种意思,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件事物。因此,隐语有明显的“体物”特征,交流双方常常要变换角度描摹,隐讳提示,曲为渲染。如楚庄王为政三年毫无作为,大臣看不过,遂以隐语进谏:“有鸟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楚庄王好隐,马上心领神会,答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对方遂止。这则隐语就是先秦时流传甚广的“大鸟之隐",隐语为双方提供了委婉的交流途径。
③隐语要“隐”,但更要委婉揭示主旨,不能让人彻底摸不着头脑,故常用譬喻。不过细细推究,“喻"和“隐”虽都拐着弯儿地说,目的却完全相反。对此,闻一多分析道:“喻训晓",是借其他事物来把本来说不明白的尽量说得明白点;而“隐训藏”,是借其他事物来把本来可以说得明白的,故意说得不那么明白。如此,才引得人们好奇,努力去猜,方产生机趣。因此,隐语有点像猜谜,但不完全一样。谜语重点是“猜",一旦猜中,游戏结束。而在隐语游戏中,一方进“隐”,另一方即便猜中也不能“说破",一定要根据这个谜底创作出另一个谜面,两个谜面指向同一事物,才叫游戏完成。所以,隐语的游戏双方除需足够的机敏智慧外,更要有铺陈描摹的言语能力,方能游刃有余。
④隐语具有娱乐、测智、言理、讽谏等多种功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说者由此见风趣机智,以旁观对方的懵懂摸索为乐趣。而应对者出于本能的好奇,也产生寻求答案的欲望。几经摸索之后恍然大悟,发现其间巧妙,愉悦的心情随之产生,这些都是隐语为时人所喜爱的心理因素。同时,隐语是一种即兴的语言游戏,一个人善隐,必定思维敏捷且有出众的言语描摹能力,因此,隐语的流行亦显示出古人对于智慧和语言的崇尚。
⑤隐语在后世发展有两个流向,一是转化为体物之赋,一是转化为谜。
⑥隐语需以大量相关线索予以提示,曲为渲染,或围绕事物描摹情景,或针对事物摹写特征,这就给铺陈状物的赋体的产生留下极大的拓展空间。隐语这一“体物”特征在荀子《赋》篇中得到完整的保留和强化。《赋》篇是我们迄今所见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而其“纯用隐语”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品中先由“臣"提问,分别针对五种事物多方描述其特点和作用,然后请“王”作答。后者并不直陈谜底,而是以问为答,对所述事物再作进一步猜测性描摹发挥,这和隐语的特征和玩法都是相同的。
⑦而谜则更多是隐语的自然延伸。当隐语由专注于描摹转而落脚于“猜"出答案,就成了“谜”。这种游戏重心的变化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从史料记载看,在曹魏之前,隐语主要还是君王身边俳优或俳优类文人讥嘲逗趣的游戏,也由此被正统所轻视。文人瞧不起俳优的肤浅,戏谑之隐的玩法遂发生变化,滑稽调笑的成分逐渐减少,斗智的成分则逐渐增加,谜语就出现了。
⑧谜之所以被称为“谜",是因为它闪烁变换其辞,使人迷惑。有迷惑,才有探寻的欲望,游戏才令人着迷。一般而言,创设谜语有两种方式:一是“体目文字”,“体"即分解;“目”即辨识,即对文字进行离拆描述,可谓拆字谜。二是“图像品物",即刻画描摹事物的相貌特征,谜语中的“打一物”都属于此类。这种谜语比拼的是文思是否纤巧。后世描摹状物的文人诗蔚为大观,究其实也是这种中国古老游戏的发扬光大。
⑨隐、谜都是用文字捉迷藏,追求语言“欲隐而显",既不能使人一望而知,又不能使人永远猜不着。游戏双方在问对中显示智慧和语言才华,创造出令人着迷的紧张,又继之以欢笑和松弛。游戏依赖智慧又创造智慧,语言的巧妙组合也形成和谐的节奏和韵律,遂引起美感,带来谐趣,给人愉悦,这都是言语游戏的魅力。整体看,古代早期的隐谜都属于“原始的制作”,常具有丰富的想象,新鲜的感觉,纯朴而奇妙的联想和滑稽,所以多含诗的趣味,这与后来文人的灯谜专以纤巧与双关及暗射见长不同,后者更多属于“文章工场里的细工",这大约是隐谜游戏逐渐消退的原因之一。
(节选自郗文倩《隐语的语言艺术及文学演变》,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语用隐约的言辞来暗藏某种意思,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件事物,隐语的游戏是智力和语言的较量。
B.应对者出于好奇,产生寻求隐语答案的欲望。当应对者发现隐语奥妙时,产生愉悦心情,这是隐语为时人所喜爱的缘由。
C.荀子《赋》篇中,“王”会针对“臣"的提问进行回答,他们以问为答,直陈谜底,作出猜测性的描摹回答。
D.文人鄙夷俳伶的肤浅,他们减少隐语中滑稽调笑的成分,逐渐增加斗智的成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谜语就逐渐出现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语强调委婉揭示主旨,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常用譬喻,把本来说不明白的事物尽量说的明白点,然后让对方明晓主旨。
B.谜更多是隐语的自然延伸,当隐语由专注于铺陈描摹转向落脚于“猜”出答案,便成了“谜",“谜”也追求语言的“欲隐而显"。
C.隐语有两种创设方式,一种是“体目文字”,即对文字进行分离拆解,形成拆字谜,另一种是“图像品物",即刻画描摹事物的相貌特征。
D.文人的灯谜多用双关和暗射,多含诗的趣味,被誉为“文章工场里的细工”,它是隐迷游戏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记载汉武帝让东方朔辨认一动物,东方朔说是“驺牙",其牙排列得像整齐的驺骑。“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一年后,匈奴浑邪王果率十万众来降。
B.《史记》记载蜀使张奉出使吴,席间他拆解吴尚书阚泽的姓名以讥讽对方,吴大臣薛综敬酒说:“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于是众人皆笑。
C.《太平广记》记载魏文帝见两牛打斗,一牛坠井而死,令曹植作死牛诗。曹植即揽笔赋曰:“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D.《客座赘语》记载谢小娥父被杀,托梦与小娥:“杀我者,車中猴,門東草。"陇西李公佐凭槛凝思,乍然了悟,凶手应该是申蘭。
4.概括隐语的语言艺术。(4分)
5.孔子急于救世周游列国,奔走呼号推行仁政,途遇楚狂人接舆。接舆故意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却不与孔子语。请用平实的语言阐释横线处的“隐语"。(4分)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这些诗尽管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是它们的万丈光焰永远不会熄灭,杜诗的艺术魅力也永远不会消失。
面对现实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杜甫突破了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幻想,始终采取面对现实、投身政治的积极态度,把个人的穷达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这首诗为什么会那样激动人心呢?就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入世思想,面对现实的精神,以及虽被排除在政治之外、也非要过问政治不可的执着态度打动了我们。这首诗是杜甫四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后来为人处世的准则,它记载着杜甫思想的转变和成热: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城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再穷、再老也不肯放弃他的理想。越是看到政治黑暗,就越不肯避开,越是看到民生疾苦,就越忘掉了个人的不幸。
坚强乐观是构成杜甫人格的另一个要素。杜甫虽有悲观的时候,但不是悲观主义者。不论时局多恶劣,遭遇多不幸,杜甫也没有丧失信心,没有放弃理想。即使在揭露政治腐朽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里,仍然含着希望。《北征》就是一首渗透了乐观主义精神的好诗。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秋天,当时两京尚未收复,杜甫从凤翔回鄜州的途中“所遇皆被伤,呻吟更流血",家里人也过着啼饥号寒的日子。可是杜甫并不因此而灰心,他“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相信国家不久就会中兴。
热爱生活是构成杜甫人格的第三个要素。杜甫一方面注视着生活的阴暗面,并且毫不粉饰地揭示出来;另一方面又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即使它们非常微弱,哪怕只是一丝憧憬、一线希望、一个萌芽,杜甫也不会漏过,而总是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将它们描绘下来。所以当我们翻开杜甫的诗集,总会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顿时更深更广地领略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很难设想一个厌世的否定人生的人,会对祖国、人民有什么执着的感情。杜甫正因为热爱祖国和人民,才能具有饱满的生活热情,才能充分肯定生活的意义。反过来说,正因为他热爱生活,爱国爱民的感情才变得更充实更具体。
杜诗动人的力量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题材和思想,同时也取决于艺术的表现,赤裸裸的思想无论如何深刻也不能产生艺术的效果。杜甫为他的思想、性格找到了多样统一的形象,同时又在客观世界丰富多彩的形象中发现了自己。这样就达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统一,创造出完美的、广阔的诗歌意境。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又都在雄浑苍劲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杜甫多年漂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动荡的江水、急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正是诗人宏阔悲壮的心情的反映。
(摘编自袁行需《杜甫的人格与风格》)
材料二:
追述陆游诗歌的艺术渊源,当然首先要追溯到杜甫。陆游不但推崇杜甫的诗歌艺术,而且敬重杜甫的伟大人格。他认为学杜不可仅在字句上模仿,必须在精神上与他相通。
陆游得之于杜甫的不仅是字法、句法,更是杜诗的精髓,即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与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的统一。杜甫具有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深沉而透彻的历史感,以及丰富深切的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境界雄浑而壮阔。而这种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微的景、物,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澜达到的。他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说:“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赞赏王宰能在尺幅的画卷中表现出万里江山,杜甫自己的诗也具有这种咫尺万里之势。杜诗的艺术奥妙,就在于他和谐地统一了巨细、大小、远近、虚实等各种对立的审美范畴。陆游学杜,深得此种三昧。他的许多诗立意恢弘,笔触细腻,很有杜诗的意趣。
从体裁上看,陆游学习杜甫主要是学习他的律诗。律诗作为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正是到了杜甫手中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杜甫可以说是写作七律的第一大家,他写的七律超过初盛唐诗人七律的总和。陆游学习杜甫,所以他的长处也在律诗上,赵翼《瓯北诗话》曰:“放翁以律诗见长,名章俊句,层见叠出,令人应接不暇。”律诗重在中间两联,而这正是陆游之所长。工整精致而又新鲜活泼的对偶,简直层出不穷。五律如:“天低落平野,雁远入寒云"(《马上》)“残灯挑犹暗,寒犬吠偏多”(《冬夜》)。七律如:“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故依然"(《白帝城怀杜少陵》)“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简直不胜枚举。
(摘编自袁行需《陆游诗歌艺术探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身上集中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性格,他的诗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仍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记载了杜甫思想的转变和成熟,是诗人四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后来为人处世的准则。
C.杜甫在客观世界丰富多彩的形象中发现了自己,实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统一,创造出完美的、广阔的诗歌意境。
D.陆游推崇杜甫的诗歌艺术,敬重杜甫的伟大人格。他认为学习杜诗不能模仿其字法和句法,而必须在精神上与他相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突破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幻想,把个人的穷达放在了极其次要的地位,开始面对现实,投身政治。
B.杜甫的诗歌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的现实性题材和深刻的思想,同时也和它的艺术表现力息息相关。
C.杜甫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总是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将它们描绘下来,有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
D.杜甫的诗歌境界雄浑而壮阔,是因为他本身具有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深沉而透彻的历史感,以及丰富深切的生活经验。
3.下列选项,未能体现出材料二第二段中杜诗艺术奥妙的一项是(3分)
A.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B.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陆游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杜甫的哪些影响。(4分)
5.杜甫诗歌完美地体现了他的性格,请分别选取文本以外的诗句来展现杜甫人格的三重要素。(6分)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构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重塑乡土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对筑牢乡村振兴之根,确保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乡村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好古树、古桥、古村落、古建筑等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积极推进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乡村文化的传承人,延续和发展历史遗留的珍贵精神财富。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地方乡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从而在中国传统式的“乡愁”中滋养乡土文化归属。
④涵养乡风文明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⑤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方向保证,是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坚实保障。涵养乡风文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推进改革创新,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发挥党员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带领作用,采用党员联系户、党员积分制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弘扬时代新风。
⑥坚守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激活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化。要从农民所思所需所盼出发,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从而
涵养乡风文明。积极探索符合农民群众实际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培养一批熟悉和热爱乡村文化的乡村文化工作者,走进乡村,观照农民生活,回应农民期待,以持续的文化创新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好新乡贤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中的作用,以新乡贤为样板积极引导群众培育发展良好家风,以良好的家风树正气正民风、以弘扬淳朴的民风影响乡风,实现风清气正。积极开展文明模范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先争优"和“传家规、立家规、扬家风”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美",文明生活。
⑦用好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也是乡村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充分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提升品质和水平。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创造性地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如农耕体验、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地方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收益。以乡土文化为纽带和桥梁,促进农业、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⑧凝聚乡村人才,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我们要以文化产业为纽带,通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吸引具有各种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关注本地乡村人才培养。我们要积极建立健全本地乡村人才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其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总之,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乡村文化领军人物,以带动乡村振兴。
⑨创新文化业态,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探索发展多元新型文化业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农业为主导的乡村经济注入新动能。整合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乡村文化元素,建立多元、互动、共享的文化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文化产业平台,实现对各类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推广和销售,形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以多元产业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乡村文化产业生态圈,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摘编自2023年12月11日“人民网理论频道”)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内核出现“空心",是因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乡村社会中的“礼俗秩序”开始消解,将不复存在。
B.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古树、古桥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C.新时代的农民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恰当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
D.新型多元的乡村文化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强大支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源于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等元素和乡村社会行为规范。
B.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可以帮助年轻人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乡土文化归属感。
C.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和长句,形式整齐,加强语势,强调语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以优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话题。
3.下列选项,不属于“用好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的一项是
A.海州“中药炮制技艺"、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等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提升了地区文化品位。
B.拥有“海鲜之乡"美誉的赣榆海头镇,网红们直播带货,吸引大量忠实的粉丝,收入颇丰,成为当地知名人物。
C.灌云的豆丹、板浦的凉粉、赣榆的煎饼等传统美食打造了地方特色,成为港城一张张诱人的名片。
D.连云港《西游记》文化节、玉兰花花会、东海水晶节、赣榆徐福节等节庆文化,丰富了港城的旅游资源。
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的论证结构。
5.某地准备开展涵养“乡风文明”大行动,但是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请你根据文本内容提几条建议。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诗在脱去逻辑的硬壳之后,需要的是新鲜的语言和它所呈现的极富内涵的心灵。每一首传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境界"就是心灵的状态。后工业时代的中、西方普遍患有境界被污染病,或者作者干脆不知境界为何物。一次当我翻阅了一本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青年诗集后,合上书,我痛苦地感到这厚厚的一本选集里只有很少的几首除外,其余都没有里尔克或华兹华斯所追求的高度。心灵的沙漠化使得很多年轻诗人的诗充满了灼热而干燥的热风,没有意境可言。爱情与欲望成一体,肉体的探险成为刺激的源头,或是塞满平庸的细节,如同杂货店的货架,诗不再给你飞越,而是沉重、平庸,读完这种诗后我开始怀疑诗存在的必要,因为后工业社会日常的生活早已充满庸俗的刺激和平庸的琐碎。
也许是东方人的关系,我的文化使我理解:诗人的痛苦和欢乐能化成他诗歌中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美和力。杜甫、李白从来不会让他们生活中的痛苦成为平庸的琐碎的流水账。然而打开今天的一本美国当代诗选,有不少诗像不在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是不是计算机文化已经使得诗魂如此麻木?我暗暗为我们今天有些年轻诗人担忧。
“境界”是沙漠里的绿洲,它出现在沙漠的侵略与压抑中,但却代表沙漠的灵魂中暗存的力量与追求。如果只在诗中报道沙漠的沙粒如何如何,那真是只见沙子不见绿洲,这样的诗,有的诗人辩解说它更真实,是后现代的真实。我仍然认为诗的功能不在于统计沙子的数量,而在于点出绿洲的力量。无尽的沙子这一存在是数也数不清的可见者,它正在遮蔽我们渴望看见的绿洲,而诗人的职责正是穿过可见的痛苦的存在,触到那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追求表面的真实与准确的诗人,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什么时间的“昏鸦”?在追求琐碎平庸之物的“精确"描写时,却看不见那存在于这些平常之物后面的不平常,得到了琐碎与平庸,却失去了潜在的生命的、艺术的魅力。诗能不能揭示这种暗含于可见物之后的潜在力量,是一个价值标准,至少是我在判断一首好诗时的标准之一。诗的境界代表诗人超常的悟性,穿透了可见、可数的事物的表面存在,悟到那潜在的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深邃不可测与人的相对渺小。
在现代西方世界,物质财富的力量占据了舞台中心,中国也许会滚向那个中心,被吸向那个物质崇拜的圣坛。我作为个人的选择与对诗歌的选择,却更感到诗歌的悟性的深意能让我穿透黄金的耀眼的光亮,看见那被遮蔽了的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审美总是哲学的折射,人的价值观起着很大的作用。我欣赏“二战”后美国当代的诗,因为那时的诗人是在痛苦中追寻崇高,而今天的年轻的美国诗人的作品,就我所接触到的,似乎更陶醉于可见的富足的存在与物质的创造,更屈服于物质的刺激与科技的力量,他们的心灵在紧张的物质追求中,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去考虑精神的需要。当然也还有一些诗人在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将思维引向无边的宇宙,走出了紧张平庸而丰富的第一世界——日常生活。也许正是这人与自然的矛盾所造成的危机能解救富足的第一世界的诗,使它能走出丰富的物质的封闭。
极端崇拜物质与极端推崇寡欲同样造成对人的损伤,然而历史常常摇摆于二者之间,进入感性丰富而不迷失于其中,穿透感性丰富的表层而找见隐于其下的精神潜文本,这是诗和哲学的探险。以所有的笔墨永无满足地沉湎于感性外表的描述,或与之相反,对感性世界麻木和畏惧,空谈精神的崇高,同样都是自我欺骗,是诗和哲学的悲剧。
(选自郑敏《探索当代诗风——我心目中的好诗》,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这说明中国古代诗人境界没有被污染,心灵没有被沙漠化。
B.“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这样的鉴赏不可能触到诗中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
C.无论西方世界还是中国,陷入物质崇拜都可能影响诗人价值观,从而使其作品遮蔽了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
D.作者认同诗人“在痛苦中追寻崇高”,但同时又认为“空谈精神崇高"是自我欺骗,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境之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失却这一灵魂的诗作,其内容往往呈现的是充满庸俗的刺激和平庸的琐碎生活。
B.作者认为不少诗人借助计算机写作使得诗歌缺少诗魂而失去光彩和生命,这引起了作者对当下诗歌创作现状的担忧。
C.“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此处杜甫升华了痛苦,不是生活的流水账,隐含深沉的家国情怀。
D.“我是黄昏的儿子/爱上了东方黎明的女儿/但只有凝望,不能倾诉。"顾城的这首诗是诗和哲学的探险,符合文中好诗的标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成了阳春白雪,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沦落到曲高和寡。(葛兆光)
B.诗人昌耀善于将古汉语熔铸进自己的诗歌当中,因而读他的诗歌,会获得一种新鲜的古老感。(张伟)
C.生活中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着,好的诗人应该帮助他们找到耳朵和眼睛。(张二棍)
D.诗人要活在时代里面,要能够把时代的痛苦、欢乐、希望、动荡……最深最广地体现于一身。(郭沫若)
4.本文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请简要分析。(4分)
▲
5.2023年12月6日,《诗刊》杂志发起首届“李白诗歌奖”大赛,假如你是评委,请根据上文为组委会制定入选好诗的评分标准。(6分)
▲
▲
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定事实。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两者是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
但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血缘社群构成的家族,当人口繁殖扩大到一个程度,就要向外扩张土地。但每个家庭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内向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就是否定了空间的分离。就如同我们的籍贯取自我们的父亲,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但很多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因为想成为村里人,第一要在村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但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权受氏族的保护,不能自由买卖。所以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并不能插入这村落社群中,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可是就在这个特性上却找到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倚赖于相互间都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欠了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社会关系是以人情来维持的,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这就是商业。所以商业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建立起来的。
在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就是“陌生"人、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寄籍在血缘性地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有删改)
材料二:
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
存在决定意识。不过意识有相对独立性,打下血缘宗族出身印记的“圈子情结”会横向位移,从乡村走向各行各业各阶层。
一入“小圈子",最须讲究“义气”。义气的优点是注重情谊,缺点是只重情谊。你看古代推崇的“义士",有很多其实彰显的是圈内之谊亦即投桃报李的个人情义,缺乏大义,不够正义。专诸、荆轲不就是如此?
亲不亲,圈上分。费孝通是深刻的,他从“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不是见外了么"的寻常话语中,分辨出其间具备“现代社会的阻碍”之必然性。
现在,一个“陌生人社会",概括出农耕小生产转入工业大生产时代的人际交往特征。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边界,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有纠纷找法律”成为共识,欲找老兄老友老关系,难矣哉。难找,他还是使劲儿找。这时熟人社会的经验,或曰“圈子情结",会发生纵向位移。但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契约不立、规则虚化,无劳而厚俸,建功却无酬,行为评价的不确定性陡增,人们难以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则公平竞争何可期,工作怎能搞得好?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摘编自司徒伟智《“圈子情结"的前世今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随着人口繁殖,每个家庭向外开垦的机会就会不断扩大,社群分裂成为必然。
B.如果分出去的游子能够在荒地上开垦,并且繁殖成新的村落,新地缘的形成也就必然会促生新的血缘。
C.“小圈子”讲究义气,只重情谊,缺少大义,不够正义,不懂是非,只根据圈子来判定,选边,站队。
D.作为意识形态的“圈子情结"表现出它的相对独立性,在陌生人社会中虽难有立足之地却依然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于斯,死于斯”,将人与地联在一起,有血缘关系的生活之地成了灵魂的寄托。
B.商业活动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就是说血缘社会是不会发生贸易的。
C.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它虽然是血缘的投影与反映,但是更多地信奉信用与法律。
D.“圈子情结"纵向位移是指熟人社会形成的“圈子情结”在当今社会继续存在使用。
3.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血缘社会"稳定性特征的一项是()(3分)
A.地位固定B.子填父籍C.相互馈赠D.当场算清
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血缘社会”与“地缘社会"的区别。(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5.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而在他担任总裁的50多年里,他没在通用公司结交一个朋友。请根据材料的观点,解读斯隆的行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尤其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在这个“入”和“出"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要能“入",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把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摘编自黄振萍《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材料二:
站在今天回望,不论是“泛观博取"还是“熟读精思”,都是我国阅读史的重要思想遗产和方法遗产。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重心在读《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由于其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但对于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泛观才能博取,也是应有之义。近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介的普及,阅读的内容大大扩展了。我国近现代有不少专门论及读书法的著作,这些著作虽然也多是谈论如何治学或如何阅读整本书,但其中也有不少著作明确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陈莘《读书法》提出了精读、粗读、熟读,文经纬《读书方法》提出了朗读、粗读,徐应昶和赵源景的《读书法》提出了精读、略读、做读书笔记。
晚清至1949年期间关于阅读方法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是马雪瑞的《读书法》。该书中的“读书"是指狭义的阅读书籍,不再是泛指“治学”,作者所说的“读书方法"即“阅读方法”,包括短篇文章的阅读,也包括整本书籍的阅读。作者认为读书的方法(即阅读方法)有“精读"和“阅读”两种,这两种方法是对我国古代“熟读精思"和“泛观博取”两种方法的继承发扬,但作者没有像朱熹一样将两种方法对立起来,而认为“精读和阅读,是读书方法的两个方式,须双方兼顾,不能偏废的"。“精读着重认识文字,在这个认识文字的范围中,包含正确的读音,确切的解释,字的写法、源流和它代表的种种观念”,“阅读但求明白大意和作法罢了"。可见,这里的“阅读”实际上就是前文所说的“泛读",其目的在于求“博”。值得注意的是,马雪瑞提出,不同长短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摘编自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的演进》)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一样为了获取新的知识,还为了“存心复性"“学以成人”“经世致用"。
B.南宋人陈善提出的“出入法”包含体会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扩充自己狭隘的生命体验,用之于天下国家这一过程。
C.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重心在读《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等,由于其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精思。
D.马雪瑞认为读书就是阅读书籍,不能包含“治学",所说“读书方法”即“阅读方法",包括短篇文章和整本书籍的阅读。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社会读书只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这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存在方式相背离。
B.材料一中南宋人陈善提出的“出入法"与材料二陈莘《读书法》中的观点一致,强调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读书。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朱熹”的论据,目的是更好地论证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但采用的论证方法迥异。
D.材料一、二中的读书方法和观点,在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背景下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有利于阅读素养的提升。
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在材料二中进行论述的一项是(3分)()
A.不求甚解B.胸有成竹C.三月不知肉味D.汗牛充栋
9.结合材料一,请简要分析怎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4分)
10.在材料一、二中提到多种读书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帮助自己阅读《乡土中国》?结合《乡土中国》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6.(3分)D
7.(3分)D
8.(3分)A
9.(4分)①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仔细考辨,认清时势,消化透彻;②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
(评分参考:每点2分)
10.(6分)
示例:出入法(1分)。阅读《乡土中国》中“乡土本色”时,(1分)基于作者及创作的背景展开阅读,理清文本的结构,把握文中关键概念“乡土性",消化、理解文中的观点,(2分)思考在当今新农村建设中保持“乡土”本色,过上幸福生活奔小康。(2分)
(评分参考:①何种读书法(1分);②读什么,怎样开展阅读,达到读书效果(5分);言之成理即可)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先秦时期,隐语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交流方式,更是一种语言游戏,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颇为流行,尤以齐楚两地为盛。据刘向解释,隐书收录的是一些对谈性的语段,参与一方故意隐约其词向对方发问,对者一边思索猜测,一边描述应答。隐语的话题无所不包,但双方都是暗示,并不明言,故隐语游戏是智力和语言的较量。
②隐语目的是委婉表达,可谓用语言来捉迷藏。刘勰总结为“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即用隐约的言辞来暗藏某种意思,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件事物。因此,隐语有明显的“体物”特征,交流双方常常要变换角度描摹,隐讳提示,曲为渲染。如楚庄王为政三年毫无作为,大臣看不过,遂以隐语进谏:“有鸟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楚庄王好隐,马上心领神会,答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对方遂止。这则隐语就是先秦时流传甚广的“大鸟之隐",隐语为双方提供了委婉的交流途径。
③隐语要“隐”,但更要委婉揭示主旨,不能让人彻底摸不着头脑,故常用譬喻。不过细细推究,“喻"和“隐”虽都拐着弯儿地说,目的却完全相反。对此,闻一多分析道:“喻训晓",是借其他事物来把本来说不明白的尽量说得明白点;而“隐训藏”,是借其他事物来把本来可以说得明白的,故意说得不那么明白。如此,才引得人们好奇,努力去猜,方产生机趣。因此,隐语有点像猜谜,但不完全一样。谜语重点是“猜",一旦猜中,游戏结束。而在隐语游戏中,一方进“隐”,另一方即便猜中也不能“说破",一定要根据这个谜底创作出另一个谜面,两个谜面指向同一事物,才叫游戏完成。所以,隐语的游戏双方除需足够的机敏智慧外,更要有铺陈描摹的言语能力,方能游刃有余。
④隐语具有娱乐、测智、言理、讽谏等多种功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说者由此见风趣机智,以旁观对方的懵懂摸索为乐趣。而应对者出于本能的好奇,也产生寻求答案的欲望。几经摸索之后恍然大悟,发现其间巧妙,愉悦的心情随之产生,这些都是隐语为时人所喜爱的心理因素。同时,隐语是一种即兴的语言游戏,一个人善隐,必定思维敏捷且有出众的言语描摹能力,因此,隐语的流行亦显示出古人对于智慧和语言的崇尚。
⑤隐语在后世发展有两个流向,一是转化为体物之赋,一是转化为谜。
⑥隐语需以大量相关线索予以提示,曲为渲染,或围绕事物描摹情景,或针对事物摹写特征,这就给铺陈状物的赋体的产生留下极大的拓展空间。隐语这一“体物”特征在荀子《赋》篇中得到完整的保留和强化。《赋》篇是我们迄今所见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而其“纯用隐语”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品中先由“臣"提问,分别针对五种事物多方描述其特点和作用,然后请“王”作答。后者并不直陈谜底,而是以问为答,对所述事物再作进一步猜测性描摹发挥,这和隐语的特征和玩法都是相同的。
⑦而谜则更多是隐语的自然延伸。当隐语由专注于描摹转而落脚于“猜"出答案,就成了“谜”。这种游戏重心的变化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从史料记载看,在曹魏之前,隐语主要还是君王身边俳优或俳优类文人讥嘲逗趣的游戏,也由此被正统所轻视。文人瞧不起俳优的肤浅,戏谑之隐的玩法遂发生变化,滑稽调笑的成分逐渐减少,斗智的成分则逐渐增加,谜语就出现了。
⑧谜之所以被称为“谜",是因为它闪烁变换其辞,使人迷惑。有迷惑,才有探寻的欲望,游戏才令人着迷。一般而言,创设谜语有两种方式:一是“体目文字”,“体"即分解;“目”即辨识,即对文字进行离拆描述,可谓拆字谜。二是“图像品物",即刻画描摹事物的相貌特征,谜语中的“打一物”都属于此类。这种谜语比拼的是文思是否纤巧。后世描摹状物的文人诗蔚为大观,究其实也是这种中国古老游戏的发扬光大。
⑨隐、谜都是用文字捉迷藏,追求语言“欲隐而显",既不能使人一望而知,又不能使人永远猜不着。游戏双方在问对中显示智慧和语言才华,创造出令人着迷的紧张,又继之以欢笑和松弛。游戏依赖智慧又创造智慧,语言的巧妙组合也形成和谐的节奏和韵律,遂引起美感,带来谐趣,给人愉悦,这都是言语游戏的魅力。整体看,古代早期的隐谜都属于“原始的制作”,常具有丰富的想象,新鲜的感觉,纯朴而奇妙的联想和滑稽,所以多含诗的趣味,这与后来文人的灯谜专以纤巧与双关及暗射见长不同,后者更多属于“文章工场里的细工",这大约是隐谜游戏逐渐消退的原因之一。
(节选自郗文倩《隐语的语言艺术及文学演变》,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语用隐约的言辞来暗藏某种意思,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件事物,隐语的游戏是智力和语言的较量。
B.应对者出于好奇,产生寻求隐语答案的欲望。当应对者发现隐语奥妙时,产生愉悦心情,这是隐语为时人所喜爱的缘由。
C.荀子《赋》篇中,“王”会针对“臣"的提问进行回答,他们以问为答,直陈谜底,作出猜测性的描摹回答。
D.文人鄙夷俳伶的肤浅,他们减少隐语中滑稽调笑的成分,逐渐增加斗智的成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谜语就逐渐出现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语强调委婉揭示主旨,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常用譬喻,把本来说不明白的事物尽量说的明白点,然后让对方明晓主旨。
B.谜更多是隐语的自然延伸,当隐语由专注于铺陈描摹转向落脚于“猜”出答案,便成了“谜",“谜”也追求语言的“欲隐而显"。
C.隐语有两种创设方式,一种是“体目文字”,即对文字进行分离拆解,形成拆字谜,另一种是“图像品物",即刻画描摹事物的相貌特征。
D.文人的灯谜多用双关和暗射,多含诗的趣味,被誉为“文章工场里的细工”,它是隐迷游戏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记载汉武帝让东方朔辨认一动物,东方朔说是“驺牙",其牙排列得像整齐的驺骑。“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一年后,匈奴浑邪王果率十万众来降。
B.《史记》记载蜀使张奉出使吴,席间他拆解吴尚书阚泽的姓名以讥讽对方,吴大臣薛综敬酒说:“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于是众人皆笑。
C.《太平广记》记载魏文帝见两牛打斗,一牛坠井而死,令曹植作死牛诗。曹植即揽笔赋曰:“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D.《客座赘语》记载谢小娥父被杀,托梦与小娥:“杀我者,車中猴,門東草。"陇西李公佐凭槛凝思,乍然了悟,凶手应该是申蘭。
4.概括隐语的语言艺术。(4分)
5.孔子急于救世周游列国,奔走呼号推行仁政,途遇楚狂人接舆。接舆故意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却不与孔子语。请用平实的语言阐释横线处的“隐语"。(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3分)C(选项中“直陈谜底”错,原文第6段指出“后者并不直陈谜底")
2.(3分)B(A项“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妥,原文第3段指出“不能让人彻底摸不着头脑",且“让对方明晓主旨”也不对;C项所指的不是“隐语",而是“谜语”,D项“多含诗的趣味"是早期隐迷的特点,而且“是隐迷游戏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表述欠妥,原文表述是“这大约是隐谜游戏逐渐消退的原因之一")
3.(3分)A(“驺牙”牙整齐,寄寓意为“齐家(天下)",非隐语。B.隐语为“蜀”。C.“土窟"代指井底,“盛意”代指斗志,为隐语。D.“車"上下各去一画为“申”,申属猴,故曰“车中猴";“門東草”:草下有門,門中有東为“蘭"(兰),为隐语)
4.(4分)①语言游戏,即兴有智慧;②委婉隐约,常用譬喻;
③言语铺陈描摹;④节奏韵律美,有谐趣,善引发想象。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4分)①用凤凰隐喻孔子,婉批孔子仁政思想不合于世。
②用“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讽谏孔子要即时停止,不再游说各国了。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选自郗文倩《隐语的语言艺术及文学演变》,《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9日11版)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这些诗尽管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是它们的万丈光焰永远不会熄灭,杜诗的艺术魅力也永远不会消失。
面对现实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杜甫突破了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幻想,始终采取面对现实、投身政治的积极态度,把个人的穷达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这首诗为什么会那样激动人心呢?就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入世思想,面对现实的精神,以及虽被排除在政治之外、也非要过问政治不可的执着态度打动了我们。这首诗是杜甫四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后来为人处世的准则,它记载着杜甫思想的转变和成热: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城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再穷、再老也不肯放弃他的理想。越是看到政治黑暗,就越不肯避开,越是看到民生疾苦,就越忘掉了个人的不幸。
坚强乐观是构成杜甫人格的另一个要素。杜甫虽有悲观的时候,但不是悲观主义者。不论时局多恶劣,遭遇多不幸,杜甫也没有丧失信心,没有放弃理想。即使在揭露政治腐朽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里,仍然含着希望。《北征》就是一首渗透了乐观主义精神的好诗。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秋天,当时两京尚未收复,杜甫从凤翔回鄜州的途中“所遇皆被伤,呻吟更流血”,家里人也过着啼饥号寒的日子。可是杜甫并不因此而灰心,他“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相信国家不久就会中兴。
热爱生活是构成杜甫人格的第三个要素。杜甫一方面注视着生活的阴暗面,并且毫不粉饰地揭示出来;另一方面又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即使它们非常微弱,哪怕只是一丝憧憬、一线希望、一个萌芽,杜甫也不会漏过,而总是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将它们描绘下来。所以当我们翻开杜甫的诗集,总会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顿时更深更广地领略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很难设想一个厌世的否定人生的人,会对祖国、人民有什么执着的感情。杜甫正因为热爱祖国和人民,才能具有饱满的生活热情,才能充分肯定生活的意义。反过来说,正因为他热爱生活,爱国爱民的感情才变得更充实更具体。
杜诗动人的力量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题材和思想,同时也取决于艺术的表现,赤裸裸的思想无论如何深刻也不能产生艺术的效果。杜甫为他的思想、性格找到了多样统一的形象,同时又在客观世界丰富多彩的形象中发现了自己。这样就达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统一,创造出完美的、广阔的诗歌意境。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又都在雄浑苍劲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杜甫多年漂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动荡的江水、急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正是诗人宏阔悲壮的心情的反映。
(摘编自袁行需《杜甫的人格与风格》)
材料二:
追述陆游诗歌的艺术渊源,当然首先要追溯到杜甫。陆游不但推崇杜甫的诗歌艺术,而且敬重杜甫的伟大人格。他认为学杜不可仅在字句上模仿,必须在精神上与他相通。
陆游得之于杜甫的不仅是字法、句法,更是杜诗的精髓,即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与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的统一。杜甫具有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深沉而透彻的历史感,以及丰富深切的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境界雄浑而壮阔。而这种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微的景、物,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澜达到的。他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说:“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赞赏王宰能在尺幅的画卷中表现出万里江山,杜甫自己的诗也具有这种咫尺万里之势。杜诗的艺术奥妙,就在于他和谐地统一了巨细、大小、远近、虚实等各种对立的审美范畴。陆游学杜,深得此种三昧。他的许多诗立意恢弘,笔触细腻,很有杜诗的意趣。
从体裁上看,陆游学习杜甫主要是学习他的律诗。律诗作为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正是到了杜甫手中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杜甫可以说是写作七律的第一大家,他写的七律超过初盛唐诗人七律的总和。陆游学习杜甫,所以他的长处也在律诗上,赵翼《瓯北诗话》曰:“放翁以律诗见长,名章俊句,层见叠出,令人应接不暇。"律诗重在中间两联,而这正是陆游之所长。工整精致而又新鲜活泼的对偶,简直层出不穷。五律如:“天低落平野,雁远入寒云”(《马上》)“残灯挑犹暗,寒犬吠偏多"(《冬夜》)。七律如:“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故依然”(《白帝城怀杜少陵》)“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简直不胜枚举。
(摘编自袁行需《陆游诗歌艺术探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身上集中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性格,他的诗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仍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记载了杜甫思想的转变和成熟,是诗人四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后来为人处世的准则。
C.杜甫在客观世界丰富多彩的形象中发现了自己,实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统一,创造出完美的、广阔的诗歌意境。
D.陆游推崇杜甫的诗歌艺术,敬重杜甫的伟大人格。他认为学习杜诗不能模仿其字法和句法,而必须在精神上与他相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突破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幻想,把个人的穷达放在了极其次要的地位,开始面对现实,投身政治。
B.杜甫的诗歌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的现实性题材和深刻的思想,同时也和它的艺术表现力息息相关。
C.杜甫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总是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将它们描绘下来,有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
D.杜甫的诗歌境界雄浑而壮阔,是因为他本身具有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深沉而透彻的历史感,以及丰富深切的生活经验。
3.下列选项,未能体现出材料二第二段中杜诗艺术奥妙的一项是(3分)
A.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B.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陆游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杜甫的哪些影响。(4分)
5.杜甫诗歌完美地体现了他的性格,请分别选取文本以外的诗句来展现杜甫人格的三重要素。(6分)
1.D
2.A
3.C
4.①杜诗雄浑的艺术境界与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的统一,深深地影响了陆游。②杜甫的律诗给陆游的影响较深,尤其是颔联颈联的工整精致而又新鲜活泼的对偶。
5.①面对现实,如“";②坚强乐观,如“”;③热爱生活,如“"。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构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重塑乡土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对筑牢乡村振兴之根,确保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乡村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好古树、古桥、古村落、古建筑等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积极推进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乡村文化的传承人,延续和发展历史遗留的珍贵精神财富。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地方乡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从而在中国传统式的“乡愁”中滋养乡土文化归属。
④涵养乡风文明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救中心病案室管理制度规范
- 郑州大学《环境工程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大学《国际关系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秸秆利用企业消防及安全操作规程
- 2024年度技术服务违约赔偿合同
- 2024年度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合同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合同:金融行业大数据分析系统定制开发
- 2024年度电商企业智能物流系统合同
- 2024年度汽车租赁与代驾服务合同
- 2024年度餐厅烟感报警器安装合同
- 肝吸虫护理查房课件
- 北京开放大学《现代管理专题》终结性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小腿抽筋的原因以及缓解和自救方法定稿
- 2023年度高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南开大学答辩通用模板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1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麻醉科考试题库汇总及答案
- 钢筋砼路面硬化施工方案
- (完整word版)吊点计算
- 病例报告表格模板CR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