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1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2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3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4页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过村庄

胡启涌

①风把我与一地的落叶吹向村庄,步履窸,叶子窸窸。

②河流紧贴着村庄,娴静的河水湛蓝如练。风拂过时,河中清波粼粼,两岸也随着波纹荡漾开去。几棵有些年数的柳树,痴守着河岸,风急柳乱,河风任意侍弄着柳树的长发,河面也变得影影绰绰起来。

③这个隐在山间的小村庄,现在只剩下一片宁静了,人们离开了这里,集体迁到了远处更为便利的小镇。我无数次走过这里,欣赏过这里的草木人间,我在这里能快速地找到内心的故乡。现在,河边没了挑水的人,没了洗衣的人,没了放牛的人……整条河流已交给了几只黑水雉,黑水雉是一种文静的水鸟,如一串草甸子浮在水面,时而将藏在翅膀下的头抬起,看一下四周后又把头埋下。它熟悉这条河流,只需要抬头一瞥,就会读懂河流的每一个细节。

④整个村庄都是青瓦木房,石墙护院,推开虚掩的木门,屋里的烟火已远去,抬手触摸旧物件,润润的凉凉的,就像受潮的记忆,时时处于破壳发芽的状态。只要随意一摸,手印就会真实地印上去,指纹与木纹清晰地重叠着,一个完整的村庄顿时在心中温暖起来。

⑤瓦房一间挨着一间,沉默得像一群闲坐院边的老人,坐姿各异,满是沧桑。房顶上,道道瓦沟和排排瓦垄上的湿湿印迹告诉我,一场小雨刚刚来过。排排青瓦,是村庄一架铺陈开去的大号钢琴,风吹过,琴声响起,轻时如低诉,急时似号鸣。檐角上的一撮松土上,一根蒿草在风中时俯时仰,指挥着村庄的露天音乐盛会。

⑥瓦檐下的木房已无人居住,一码一码的柴火堆在房前房后。曾经奔忙在田间的铁铧光亮不再,在岁月的销蚀中斑驳暗沉。挂在木梁上的一把锄头,紧紧贴着墙壁,与脱了齿的犁耙、断了柄的钉耙,在时光中保持着一致的静谧。一个完整的背篼搁在屋角,还配有一对精致的棕丝背带,里面装着一些包谷壳,算是对屋里残缺旧物的一个补充。门外一口石水缸,底部已陷在了泥土中,古意苍苍。在曾经的时光里,这座瓦房主人的每一餐饭,每一次浆洗,都从这口水缸开始演绎。还有随处可见的石猪槽,没入瓦砾中的石磨盘,干爽如昔的地窖……待到春天,草芽陆续冒出地面,几阵春雨后,疯长的绿意就会再次把它们覆盖,会将这些故园中的旧物件,精心做成一个又一个的绿色包裹,存放在村庄这里,耐心地等待取件人的到来。

⑦一堵半人高的老墙,像村庄的一道浓眉,由脸盆大小的砾石摆砌而成,大约是村民们从村外河里拾来,光滑的表面有水流的痕迹,也有村民的体温。石缝中生长着坠盆莲和金边吊兰,缀有水珠,透明喜人。满墙缠绕的枯瘦南瓜藤,恰似一幅章草书法作品中的几道焦墨,恣意地交织在墙上。几个南瓜无人摘回,如几滴硕大的墨点滴落在墙头。南瓜上有几个小洞,走近探看,里面的瓜子和瓜瓤早被松鼠和鸟儿啄去,只剩下一个个空壳,写意地悬挂在墙头。一群麻雀在墙头翻飞,蹦上跳下,叽喳不休。一只流浪猫突然出现,麻雀“噗"的一声飞向瓦房。瓦房是鸟儿最安全的家,麻雀总能在檐下的檁条间找到舒惬住处。它们与燕子为邻,同在屋檐下,燕子的旧日泥巢还空着,一个挨一个的“挂”在檐下。等到草绿花开的日子,燕子归来,它们就会同守屋檐下,共话杏花春雨。

⑧我披着轻寒,一个人走过村庄。这里的瓦房依山而建,一条青石满铺的路,顺着山势随弯就弯地穿过村庄。其实村庄不大,就十几户人家,人们离开后也很少回来了,把带不走的瓦房和过去留在了这里,交给了四季的风雨管理。时间愈久这里就愈安静,适合一个人孤独地走过。

⑨还好,河流不会离开这里,始终以母性的温情拥抱着村庄。我与瓦房、石板,还有那些静躺在光阴里的旧物件,一起依偎在河流的臂弯里,用最暖心的语言慰藉彼此,想起沈从文那一句:我就这样一边看水一边想你。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2日版)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写“步履窸",暗含了“我”走向村庄时孤独;“叶子窸窄"则写出了村庄的冷寂与落寞。

B.“我无数次走过这里”并“在这里能快速地找到内心的故乡",从中可看出“我”对村庄的熟悉与眷恋。

C.人们离开之后“很少回来",既点明了村庄安静的原因,也表达了作者对村民离开村庄这一行为的不满。

D.作者引用沈从文的话作为结尾,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也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并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写柳树“有些年数”,并“痴守着河岸",旨在表现村庄的宁静美好,同时反映村庄历史文化悠久。

B.写黑水雉能“读懂”河流,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保护。

C.“烟火远去"表现了村庄在人们离开后的冷清;“心中温暖起来”表现村庄能给予“我"情感的慰藉。

D.“绿色包裹”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雨后春草生长的情态;“等待取件人"暗含了对乡村振兴的期待。

8.文中画线部分,使用多个以“一”开头的数量词,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9.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时间愈久这里就愈安静,适合一个人孤独地走过"的感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星江

傅菲

①这是告别,也是出发的地方,是没有终点的旅程。沿着崇山峻岭,星江蜿蜒,扁舟远去,帆影转眼化入雾蒙蒙的水廓。星江沿岸,每一个村舍,都有一个码头。码头有一块阔大的青石板或麻石板,有苍老道劲的古樟树。码头可拾级而上,转一个弯口,通往村里的巷道。小道两旁是檐滴水毗邻檐滴水的居舍。脚下河石铺就的石板路,有卿卿空空的脚步声,深深地凝重地,悠扬而去,又慢慢地传回来淡淡回声。

②在婺源,汪口是我去过的所有村舍中,最钟爱的一个。永川河以残月形包裹着汪口,像母亲柔软的臂膀抱着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去汪口,它还是一个非常原始古朴的村落。绕着老街走了一圈,和看其他村落没差别,看老房子看俞氏宗祠看百年桂花。当我在村前的河滩逗留片刻,就再也不想迈开脚步。河水冲过河石,卷起水花,水花追逐水花,白白的一层泡沫似的水浪,哗哗哗。几只水牛偃卧在坝堤下,粗重的呼吸从鼻子里潽出了细细的水花。对岸山腰上的人家门前的矮墙上晾晒着红辣椒,场院翻晒着刚刚收割了的稻谷,我仿佛瞬间进入了悠然而现的南山。

③陆陆续续去了很多次汪口,汪口有了导游、游客、大巴车、收费窗口、餐馆、小旅社、旅游商店。一个人安静地在码头坐一会儿,似乎能听到夜语般的摇橹声,恰似柳宗元所描绘的“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多年前,可见渔翁坐于竹筏,戴斗笠,放网收网,也有鸬鹚站在竹筏前头,抖落一身的水,又钻入水中,把肥肥的鱼叼上来。坐在码头上,水面一股凉爽之气漫溢上来,扑打脸颊。婺源多山道,外出的人多走水路。乡试的人、殿试的人从这里走了;卖茶叶的人、做官的人也从这里走了。故乡成了异乡,异乡成了故乡,在月圆之夜,也分不清哪儿是故乡哪儿是异乡,欸乃之声却常常在梦回之夜,随雨声风声,无声无息潜入。

④永川河是星江上游。川峦河流都是永恒的。永川河,河即川,川即河,河即熙熙攘攘人世。人世的波涛在翻滚,河在默默地流,越流越澄澈。每次徘徊在永川河的心绪都相同,但我无法说出。河水青碧,倒映着森林、茶园和水洗的天空。似乎流逝的东西又回到了我心房。望着缓缓流动的河水,我突然觉得很悲伤。

⑤星江是婺源最大的河流。星江奔腾,自古不息,把一代又一代的人,送往天涯海角,把大鄣山的精魄送往天南地北。桥和树木、果园、茶叶地、交叉的田埂、时隐时现的瓦檐、晨曦中的路人,构成了婺源古老的歌谣。桥身上的苔藓、青藤、爬墙虎、地衣植物,都是时光的锈迹。

⑥渡口成了野渡,荒草掩埋,过去的岁月也将荒芜,无从记忆。偶有渡口,仍有扁舟或竹筏,系于岸石和树身。韦应物写滁州:“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扁舟还在,人去了哪儿呢?扁舟慢慢腐烂,绳缆断于时间的割刀,荒草一年又一年地枯荣,青山还是那座青山。河里的水却不是原来的水,水中倒影依旧。

⑦在中国,我所走过的地方,所看见过的河流,星江和秋浦河是最美的。它们还保留着河流初始的面貌,河沙还没被挖沙机掏空了心肺,河湾有河水的弧线,四季变化着色彩。岸边开满了各季的野花。星江和秋浦河都有着南方的俊秀、澄明,千回百转,张弛有度,开阔时一泻千里,幽合时堰卧无声,河流的鳞片在树丛里光滑发亮。我无数次走过这段河流,从婺源县城至汪口——巨大的落日,缓缓流动的平流雾,秋日纷飞的落叶,人迹杳无的木板桥,山边的茶园,出没烟雨的竹筏——不免有客死徽州的感怀。2001年冬季,我从婺源至黄山。整个大地在酣然沉睡,川峦黧黑,远山如墨,村舍灯光萤火般星星点点。我怔怔地看着车窗外——黑夜之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孤独,每一个村舍都是那么游离于尘世。唯有黑夜,群山傲岸,星江俊朗,长生不灭。

⑧我走过星江。我爱的人走过星江。我的陌生人走过星江。我们是一条河的客人。我们回到了一百公里以外,一千公里以外。我们回到车流奔袭的大街。我们回到一盏灯下。我们回到僵硬的肉身里。事实上,我们不需要码头——车站,火车站,机场,是我们更大的码头;我们站在街口握手的地方,拥抱的地方,嘘寒问暖的地方,是我们无处不在的码头;我们的床,我们的办公桌,我们翻看的书,我们吃饭的碗,是我们触手可及的码头——我们活着,以告别的方式续存。人生无处不告别。前半生告别童年,告别故土,告别初恋,我们在成长,在成长中告别;后半生将有更多告别等待我们……

⑨滔滔的星江川流不息。当我一次次来到星江边,除了看一眼,喝一口江水,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古老的渡口,古老的木桥……我们轻轻唱起。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总写星江,作者的视线随星江的流动而变化,然后聚焦于沿岸的码头,引出巷道、居舍、石板路等景象。

B.作者最钟爱汪口村舍,这里山川静美、村落古朴、生活安闲,令人不禁联想起陶渊明笔下宁静恬淡的田园世界。

C.第③段写到作者静坐码头怀想渔翁捕鱼的场景,并联想起众人离开故土把异乡当作故乡,表现出对离乡者的批评。

D.第⑨段“我又能做些什么呢”一句,可理解为反问,带有无奈的惆怅;也可理解为疑问,透露出不知做什么的迷茫。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画线句通过对脚步声“凝重"“悠扬”而去,“慢慢"“淡淡”而回的描写,营造出悠远静谧的意境。

B.第②段“看老房子看俞氏宗祠看百年桂花"一句,连用三个“看”字,表现出对景观同质化现象的强烈反感。

C.第⑥段引用韦应物的诗句抒发感慨,“野渡无人舟自横"句与眼前景象呼应,凸显了星江渡口的荒凉与寂寥。

D.文中反复提及青山永恒、江流不息,自然的不变与具体景观的改变形成对比,由此引发作者的深情与生命感悟。

8.作者说“望着缓缓流动的河水,我突然觉得很悲伤”,请结合全文分析悲伤的理由。(4分)

9.第⑧段将笔墨从星江转入当下生活中的“码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与棉为邻

卜珊珊

80岁的祖母拄着拐杖,来和母亲商量一件大事——种棉花。我二十岁,弟弟十七岁,在祖母眼里,我们已经到了要成家的年纪,准备棉被必须提上日程。在农村,谁家姑娘出嫁不是十床八床棉被,棉花全都是自己家种的,不提前准备怎么行。只是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生活轻盈又冗长,我没有理会祖母和母亲的谈话。花猫斜躺在一截废弃的断墙下,前天还在绽放的粉色月季被雨水打落花瓣,凋落的花瓣湿淋淋地徘徊在下水道口,狼狈不堪。我注视这些无关紧要的生命很多日子了。这样的日子里,我想不出什么需要棉花的理由。

田家少闲月。五月,母亲将村东头自家的地分割成一条条地垄,地垄排列紧密,远远望去,像一张张空床。栽下棉秧,除草施肥洒水。揭开塑料膜,棉一寸一寸地长,叶从枝节上抽出来。祖母看着一株株棉花按照她的意志种植,兴奋得像一片不知愁的棉叶,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是她沟沟壑壑的皱纹。祖母看着她的棉花长大。迎着春风的小丫头就是祖母的棉花,细细的腰肢,细细的脖颈,青涩的脸庞上是细细的绒毛,在地垄上愉快地唱春天的歌。棉花长大。大地上起伏有致的姑娘,那就是祖母的棉花。长长的发辫随风摇摆,圆圆的眼珠映射出光芒。棉花开花。紫黄相间的颜色从一个蕊里肆无忌惮地撑开。棉花的花为三日花,第一天是白色,第二天是红色,第三天是紫红色。摸一把,微凉。棉开的花美吗?大抵,一个东西越实用就越土,而越无用则越雅。没有谁种棉花是为了欣赏,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通通和棉无关。

祖母守候在电视机前,不错过每日的天气预报。六月的一天,祖母从梦中被雷声惊醒,拄着拐杖“跑”到村东,去找她的棉花。天很黑,下着大雨,黑暗已经吞没了棉花。祖母不知道站了多久,才颤颤巍巍地回家。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棉花完好无损。棉地湿湿的,脚踩下去,腐殖层的水溢上来。祖母在太阳底下讲述她昨夜在大雨滂沱之际到地头看望棉花的“历险记"。老天保佑。棉花无碍是祖母的心愿,祖母无碍是我们的心愿。

棉,一个母性的字。纯洁,雪一样白,阳光一样暖,它是植物中的祖母。棉花包裹着我们,为人类免除裸身而居、跣足而立的寒冷与尴尬。我常常想,衣食住行,为什么衣排在第一位?可能食是肉体层面的,而衣除了保暖,还要为精神“遮羞”——棉花给予我们的是另一层皮肤。穿在身上的棉花,让我们重新理解爱和尊严。

走到地头,就能听见棉花在春风中拔节的声音,就能看见棉绽开的花。一根棉秸曾经是一个标杆。棉是柔软的象征,可棉秸却坚韧挺拔。一种植物身上蕴含两种天然不同的属性,却并不矛盾。最寒冷的季节,那些残余在大地上的棉花秸秆,依然直挺挺地站在田里,被风吹得干皱的皮肤,多像曾经渐渐老去的祖母。今年,我三十五岁,两鬓开始有了白发。我不怕老,一个人能安稳地老,是时间的恩赐。去地里,我也是为了去看祖母。冬雪弥漫,堆满了祖母的坟头。天是白的,树是白的,茅草是白的,大地是白的。田垄早就消失了,野猫的脚印在田地里弯来弯去,深深浅浅,如纷落的白棉花。田间的棉花,短短的一生浓缩了五月的疾风、六月的暴雨和七月的烈日。棉花是未来的祖母,也是现在的祖母,更是过去的祖母。与身体比邻而居,棉花是故土的代名词,我们留恋棉花,棉花也留恋我们。然而我们是必须要离开故乡的,就像鸟必须离开巢。人在漂泊,最怕的是卷铺盖走人;庆幸的是自己还有一床铺盖,那铺盖也是棉花做的。棉花真白,是已经升上屋顶的白月亮,照见家乡,也照见异乡,地老天荒。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熟悉一朵棉的气味,它的每一根纤维,它躺在被芯里,或加工成艺术品,它的喜怒哀乐,都是一片寂静,一片纯白。一朵棉并不贫乏,天光云影都曾在一朵棉上徘徊。我自觉我是懂棉的,它朴素得像一朵云,温暖我漂泊在外的灵魂。比起识人,我更识地里的棉花。人多难识啊,人心叵测,像六月的天。一株棉从生至死,秉性不变。雨雾露霜雪,以及阳光、风和土壤,决定棉的纹理。一个人走在田地里,我很少会感到单调,更不会孤独。田地让一个孤单漂泊的人无限丰富。每一株农作物,都可以靠近、触摸;每一缕风声,归入我耳,灌入我心。忘了自己,就忘了人间宠辱,就会化身为农田、大树、天空,人就成了大地本身。

我手脚常年冰凉,每一个寒潮涌动的冬天,我都会想念祖母。祖母去世多年后的一天,我走在街上,看见前面一个穿着深绿色绣花棉袄的老人,背影极像祖母,我顿时心跳加速,踉踉跄跄地追上去。她一回头,我泪如雨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祖母和母亲商量种棉花,视之为大事,而“我”不予理会,与下文“我"对棉花充满深深的爱意形成鲜明对比。

B.祖母看到棉花茁壮生长很兴奋,担心恶劣天气让棉花遭殃,不惜在大雨滂沱的夏夜去看棉花,可见她对棉花的感情之深。

C.作者以“棉花是否美”的设问引出对美的思考,认为实用与审美无法兼顾,棉花虽缺乏审美价值却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D.冒着大雪特意去地里看祖母的坟头,将街上背影与祖母相似的老人误认为已经过世的祖母,凸显了“我"对祖母的想念。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文中善用标点符号表意,如第三段中“跑”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而“历险记"的引号表示强调。

B.第五段连续用四个“白的”,突出田地冬日独有的美,随后将野猫的脚印比作白棉花,画面感十足。

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诗意,由棉花联想到白月亮,表现了棉花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和深刻意义。

D.第六段引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凸显了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为该段的议论、抒情铺垫。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怎样描写棉花的?请简要分析。(4分)

9.本文标题“与棉为邻”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雪纷飞

于博

①同昌号老板梁再新打开大门的一刹那,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昨夜大雪纷飞,大地白茫茫的一片,而是门口躺着一个人。

②雪,埋住了男孩的大半个身子。这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头发蓬乱,脸色有些青紫,穿着一件开了花的破棉袄。

③是不是冻死了?梁再新下意识地弯下腰,仲手在男孩的鼻孔下试了试,长出了一口气。男孩虽然呼吸微弱,但起码他还活着。梁再新把男孩拖进了屋里。不管怎么样,这是一条人命啊。

④梁再新用雪把男孩的身子搓了几遍,又给他灌了一碗姜汤水。男孩才慢慢醒了过来,睁开了眼睛,发出微弱的声音。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个人,男孩有些惶恐,但显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便挣扎着要坐起来,看样子是要谢谢眼前这位救命恩人。

⑤梁再新用手制止了男孩。男孩说了一个谢字后,又昏睡过去。

⑥五天后,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男孩穿着梁再新给他的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裳,站在柜台旁。男孩一米七十多高的个头,两道浓眉,一双大眼睛,皮肤白净,头发也剃了,显得格外精神。

⑦男孩成了同昌号——奎县最大的绸缎庄的一个伙计,自然也成为梁再新的徒弟。男孩很会说话,又聪明伶俐,腿脚也勤快,尤其会打算盘。白捡来个中意的徒弟,不用给薪水,只管吃住,这让梁再新很是得意。

⑧男孩说他姓鲍,叫鲍远,家是关里的,父母双亡。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听说关东这地方富裕,地广粮多,就跑来了。

⑨一晃,鲍远到店里一个多月了。

⑩这天早晨,大雪纷飞。梁再新带着夫人和女儿小曼去朋友家参加一个婚礼,把店交给了鲍远。梁再新已经五十开外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年方十七。下午,梁再新回到店里,鲍远迎上前,说师傅,您老走后,我打扫屋子,发现柜台旁边有一块银圆,我给您老放到账桌上了。

梁再新点点头,走到账桌前,拿起那块银圆,对着嘴吹了一口气,放到耳边听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抬头看了一眼鲍远,自言自语道:嗯,这袁大头真是不错。

每到月末,鲍远都把账目拢得清清楚楚,再拿给梁再新看,一年多了,从未出过差错。可这回,鲍远却怎么也对不上账,总是多出三块大洋。鲍远反复核对,算盘子打得噼啪响,在寂静的深夜里,格外响亮。屋内,噼啪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屋外,大雪也纷飞了一夜。

天大亮了,梁再新走进来,见鲍远趴在账桌上睡着了。桌子上摊着账本,一边是码得整整齐齐的一摞银圆和铜板,另一边是三块摞在一起的袁大头。

怎么,我听算盘子响一宿,是账不对?

嗯呐,怎么算怎么多出三块。我把店里的货都点了两遍。

啊,多总比少强。这样吧,你去睡觉,放你一天假。

鲍远站起身,打了个哈欠,走到屋外。不一会儿,又回来了。

怎么不去睡呀?

洗把脸就精神了,我不能让师傅一个人顶着,能干点儿是点儿。

梁再新打量着鲍远,眼睛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亮光,满意地点点头。

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同昌绸缎庄彩灯高悬,鞭炮齐鸣,唢呐声声。鲍远披红挂绿,小曼蒙着红盖头,一起跪拜满脸灿烂的梁再新。

鲍远成了梁再新的上门女婿。

十几年后,梁再新躺在床上,这时,他已经气若游丝了。

远儿,我把小曼和这个不大不小的家业就托付给你了。

爹,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好小曼,照顾好这个家。只是,今天我要把有些话说明白。

梁再新一惊,听你这话,是话里有话啊。

我不叫鲍远,也不是关里的。我叫于显龙,是二佐的,我爹叫——

没等鲍远把话说完,梁再新突然大声咳嗽几下,然后无力地摆摆手,别说了,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你是于成昆的儿子。小曼结婚的头一天晚上,你出去烧纸祭祖,跟在你身后的那个人就是我。

那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这同昌号本来就是你们老于家的,现在又完完全全地还给你们了。于成昆他不吃亏,我梁再新替他打了一辈子工,最后还把姑娘搭给了他。这场赌局最大的赢家就是你爹。好多年前,于成昆经过拼搏,建起了同昌号,但他后来却沾上了赌瘾。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梁再新设局,通过老千,把同昌号改姓了梁。于成昆抱着三岁的于显龙,埋完喝药自尽的媳妇,远走他乡。悔恨、沮丧、内疚,千般滋味如同蚂蚁啮噬着他的血肉和灵魂。

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于成昆离开了这个世界。十三岁的于显龙站在床头,听完父亲告诉他的这一切,紧咬着牙关,暗暗攥紧了拳头……

此时,于显龙看着梁再新,心里就像无边的大海,涌起滔天的巨浪,但瞬间化为平静。

您真是一个豪赌之人。我一进您的家门,您就和我赌。先是故意丢在柜台下一枚银圆,后来又在月末结账时在钱匣里多放了三枚。我知道,您这是在考验我。其实,月末的账,第一遍我就算出来了。之所以故意打了一宿的算盘,是因为我要用那噼啪的响声增加赌局的筹码。

你才是豪赌。假如我再晚一些时候发现你,这场赌局就提前结束了。可你笑到了最后,你,才是真正的赢家。

梁再新说完,想抬起头,但终究还是没有抬起,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窗外,一大片乌云遮住了月亮。

稍后,风起,一时间,大雪纷飞……

(原载于《天池》2019年第6期)

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从梁再新下意识地弯腰、把男孩救起、收留男孩等情节,可以看出梁再新的善良仁慈。

B.文章的第段,运用动作、语言、心理和神态描写,表现出梁再新对鲍远诚信可靠品质的赞许。

C.文章中第段鲍远将算盘打得噼啪响仍然找不到多出三元钱的原因时,屋外大雪纷飞,暗示了梁再新和“小伙计"设局与反设局的较量。

D.文中第段,于显龙心中泛起的滔天巨浪瞬间化为平静,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他内心的巨大变化。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即写于显龙施“苦肉计”设局,借此骗取梁再新信任,打进同昌号。之后层层设局,引人入胜。

B.小说结尾于显龙和梁再新都认为对方才是豪赌之人,此处人物形象最为鲜明,矛盾最为激烈,情节最为精彩。

C.小说善于通过简洁明了的对话形式塑造人物形象;有利于加快叙事节奏,推进情节发展。

D.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如梁再新“微笑着闭上了眼睛",这一细节表现出梁再新对输得彻底的无能为力。

8.文章划线部分采用了插叙的方式,请分析其作用。(4分)

9.小说围绕于梁两家的一场人生赌局展开,却以“大雪纷飞”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流淌的秋虫清音

付秀宏

①中秋是一个丰收的时令,听秋虫在秋夜里声声鸣叫,仿佛是听孔子讲不舍昼夜,听峨眉山的法师讲解禅心,让我的内心变得阔远,因着秋凉的沉静被洗涤,像似秋空和秋水一样。

②中年的我,有几年很是热衷法布尔的《昆虫记》,可惜此后,除了听到秋光里蟋蟀的凄清鸣叫,闻到蜻蜓飞过头顶的草色醇香,对那些细小的生灵,我几近相忘。虽然很长时间没有读法布尔,但我还是记得那个法国长寿老头的昆虫王国。

③秋虫,就像秋天一样,辽阔中交融着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那种难以言明的情绪总在心头萦绕。

④一位朋友曾捉到蹲伏在厨房角落里的一只瘦小的蟋蟀,因为惊惧,它的清脆而响亮的声音戛然而止。朋友和我提起此事,我笑着说,你打扰蟋蟀作诗了。

⑤蟋蟀是唐朝的李白,黑夜是它饮不完的酒。噫!秋虫与秋夜之相悦,是把深情写在纸上的那种感觉。

⑥前两天去母亲家,住在那里。窗外的一棵小樱桃树下,秋虫不停歇地吟唱,我不知道哪一声鸣叫是海子的,哪一声又是北岛的,密密匝匝的樱桃叶子看过去——是无数沉醉的耳朵。

⑦还曾读过一首有关秋虫的诗歌,题目叫《为何不带秋虫回家》,我臆测这里的“家"是人的心灵的家园。你想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它可以把人们一颗颗浊躁的心变得一点一点清澈起来。难怪有人说,彻夜的虫鸣好比山顶银河倾泻的水,洗涤着那些仰望天空的人们……

⑧秋虫就是禅修的一种,虽然细微,但非常沉醉迷人,即便有些冷寂,但那种专注、那种深情,可以让人的身心澄明起来,那是秋的暗语与玄机。一鸣三千里,都写在一个人又一个人的心弦上,恰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境界。

⑨秋虫有清音,它们不嘲笑什么,只是把生命里低沉的基音和高亮的泛音用断续的咏叹表达出来。秋虫清音的高与低,唱与停,融汇在秋空的高渺与周遭的宁静里……的确,只有这种微小的生命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那是一群执着灵魂的美妙合唱。

⑩记得,幼时对静寂之声敏感。那秋虫、那鸣叫、那声韵,还有那种说不清的凄凄切切,每晚悠扬动人地响着,令我异常着迷。从立秋开始,秋虫们日复一日踩着灼热夏季的尾巴,把秋意谱成深夜里长长的弦歌;在明耀的新月下或徐缓的凉风中,有意无意地靠着枕,听虫儿们的合奏,足以撼动泪湿的心情。这种种心迹,现在回忆起来,那份亲切似乎与年俱增了。

对秋虫的声音,何以如此钟爱呢?难道说它们的演奏是一川清凌凌的融水?是啊,秋虫的清音,在自然中汇入了无尽的神妙,于是众妙毕集,各抒灵趣,我自己也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每当没听到秋虫之声,便会莫名地想流泪,生出难于言说的慰藉与寂寥。我的心情,仿佛远离了床榻,沉浸在思慕与怀恋之中。这些虫声里会有李白的感叹、杜甫的伤怀、李商隐的微唱、李煜的低泣,酸酸麻麻的,却有非常永恒的心境。

夜沉沉地睡了,只有往昔真挚而柔韧的声音,宛若秋水的微澜一般颤动不已。我不能忘怀于秋虫之鸣,任由秋虫是先哲心声余韵那般缭绕着,似动不动,似淌非淌,用它不懈的努力——融化我敏感多愁的心。听得久了,我如同羁旅返乡的游子终于踏上故土,又似忆起与诗心碰撞那一刻的会心之笑,既有几分陌生,又感到舒畅和亲切。因有秋虫在耳,自己的情感得以恢复本来的纯净。

不知多少次,半夜从睡梦中醒来,听见秋虫的哨子还在奏响,只是有一点儿瑟瑟的冷意。当这凉意微逗之时,我心中总是疑惑:这是不是“纷披灿烂"的《广陵散》遗篇?是不是唐末黄巢《不第后赋菊》的“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时,我的心——像夏日河面上的巨蜻蜓时停时飞,惊骇般地睁大了眸子。从一个文化记忆驶向了另一个桥头,犹如驶入了梦境;夜半秋虫清音——于我,仿佛是一个个的新发现,引发深切的共鸣。

秋天气温日渐降低,虫音那冷静而又清澈的质感,如秋月般洁白纯净,如月光般水银泻地,如秋风般凉意深沉,亦如秋风般了无痕迹。听秋虫之声,最有情味,如同古老编钟一样传来的悠远的音。那悠悠的声音仿佛有了倒影似的,一身静气地走着,值得我们去用心细细品味。如果有雅兴,不妨披一件夹袄,一个人走进这秋野之夜,此间月光清亮、露水清凉,虫鸣清越而密集,蟋蟀、蝈蝈、金铃子的清音一起倾倒而来,却丝毫不纷乱,婉转缠绵,喃语不尽。我甚至能察觉到,家中秋虫的低吟浅唱,已与明月之下田野里的噪噪天籁,交相共鸣,合成了一处旋律。

我不禁潸然泪下,倘若此时有人问我:“秋虫的声音如何迷人?"我会静静地说“在这声音中,不仅领悟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而且可以听懂你自己。”因声声不息的秋虫清音,能把自己的那颗心读懂、读透,该是身为人最幸福的事情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将中秋时节听秋虫的鸣叫同听孔子的讲学、法师的讲禅放在一起,让读者第一时间感受到秋虫清音对作者的洗礼。

B.作者听到的秋虫声“辽阔中交融着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郁达夫从“秋蝉衰弱的残声”中听到清静悲凉,表明二者都因虫声而心情矛盾。

C.文章多处提到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李清照、杜甫、李煜、海子、北岛等,让读者在跟随作者聆听秋虫清音时自然产生丰富的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

D.本文作者“一个人走进这秋野之夜",与朱自清先生一个人于夏夜踱步于“曲曲折折的荷塘”边,都因环境的美好而心生喜悦。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详写了作者难以忘却法布尔的昆虫王国,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也为后文对秋虫及秋虫清音的具体叙写作了铺垫。

B.文章句式富于变化,既有长短句的错落,也有整散句的变化,设问、反问杂用,行文灵活,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

C.作者组织文章,取材广泛自由,表达方式多样,或详细叙述故事,或发表议论,或托物言志,但仍形散神聚,紧密流畅。

D.文章遣词造句富有诗韵,清新雅致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生命的丰富情感与深刻理解,让文章氤氲着浓浓的诗意。

8.本文题目“流淌的秋虫清音"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并简要分析。(6分)

9.付秀宏在《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中说:文字“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付秀宏是如何借助修辞技巧,让文字之美融入到作品骨子里的。(4分)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夏日书简(节选)

艾青

我们来到这里已一个星期了。我坐在院子里给你们写信。

我是欢喜这山地的。①站在稍稍高一点的山坡向远方看:何等的旷野的壮观!无数的山互相牵连着又各自耸立着,褐色的,紫色的,暗黛色的,浅蓝色的山!温和的,险峻的,宽大的山!起伏不平的多变化的山!映在阳光里的数不清的山!

岩石,茂林,夹谷,峰峦,山与山之间的窄小的平野,沿着山向上延展的梯田,村舍,零落在各处的村舍……构成了这旷野的粗壮而富丽的画幅。

我就生活在这环境里。每天我起来很早,我起来时月亮还在我的房子里留下最后的光辉。因为白天太热,我常趁这时候写点东西。但我写的并不多,一到天大亮了就被一些谁都不容易逃避的日常琐事打断。

上午看一点书。躺在床上看,这是最近才有的坏习惯。到午后一时左右照例是听见了敌机马达的震响声,等这声音将临近我们的上空了,我们就出去……于是一架、两架、三架,而一连几天了都是27架。于是眼见它们向北暗与重庆方面消失……不久,就紧缩着心听着远方的轰炸声……

但我却在一种始终如一的信念里,一种只有出于最高的理智和最强的情感的信念里,非常宁静地过日子,我非常安宁地相信自己的工作。像一个天文学者信任他由于数字证明某颗行星在某时间内一定要陨落的工作一样。

于是,我在这种信念里,显得有些庸俗地自满了。

当我戴着麦秆编的宽边的草帽,穿着草绿色的布质的褪色的军裤,和缝补了好多次的白衬衫,脚上是麻质的草鞋,手上拿了根爬山用的木杖,我常常发现自己有些可笑——这些不像那由于狂热而割伤了耳朵,又用狂热画了包扎了绷纱布的脸的自画像的,忘戴着草帽的凡·高么那老是用极强烈的黄色去歌赞太阳的庄稼汉?而当我走过了一片玉蜀黍的林子又走进了一片玉蜀黍的林子,闻着被太强烈的阳光所蒸晒的干土的气息,我岂不像那可怜的朋斯或是那些欢喜向家畜致礼的可怜的田园诗人么

我将在这里住下去。一天,人们把我最初介绍给小朋友们。我曾说:“我将要向你们学习,我要向比我年轻的一代学习,因为中国假如不向年轻的一代学习是没有希望的。"这些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六七岁,但他们经历了多少患难了啊!他们从沦陷了的家乡跑出来,尝尽了饥饿与流亡之苦……于是他们都变得很坚强。知识与能力都超过了他们的年龄所能具有的程度。

在我没有到这里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他们里面的一个孩子的诗作,那诗作,比我们每日所看到的报章杂志上的作品还要显得新鲜一点;同时,我还听说,他们里面有立志要做鲁迅和高尔基的。而我的那可怜的小诗集《北方》,他们竟每人都手抄了一本。

而更可贵的是他们对于真理的拥护的热情。他们最富有热烈的探讨的兴趣。他们常常一群一群地散坐在树木或是岩石上,在谈论着他们所接触到的新的问题。我常常担忧:我的气质和我的习惯会不会妨害他们对于我的接近?但我必须努力使自己和他们生活得和洽,至少使我成为他们的可以坦白相处的朋友。

每天黄昏时,我们散步。普式庚林我们将会多去走走,因为它离我们住的院子太近了——不,它是横列在我们住的院子前面的低地上。②改天,我还想找几个小朋友帮忙搬几块石块做凳子,这样,我们岂不是可以在林子里朗诵诗人的《奥涅金》和其他的诗作么……但是,我们不久恐要举行夏令营了,或许我们会在一个小镇的街上出壁报,贴街头诗……即使要朗诵,恐怕也将在茶馆里举行呢……

六月二十九日,北暗乡间

(原载《现代文艺》第2期,1940年11月25日出版,有删改)

文本二:

重庆一瞥

朱自清

重庆的大,我这两年才知道。从前只知重庆是一个岛,而岛似乎总大不到哪儿去的。两年前听得一个朋友谈起,才知道不然。他一向也没有把重庆放在心上。但抗战前二年走进夔门一看,重庆简直跟上海差不多;那时他确实吃了一惊。我去年七月到重庆时,这一惊倒是幸而免了。却是,住了一礼拜,跑的地方不算少,并且带了地图在手里,而离开的时候,重庆在我心上还是一座丈八金身,摸不着头脑。重庆到底好大,我现在还是说不出。

从前许多人,连一些四川人在内,都说重庆热闹,俗气,我一向信为定论。然而不尽然。热闹,不错,这两年更其是的;俗气,可并不然。我在南岸一座山头上住了几天。朋友家有一个小廊子,和重庆市面对面儿。清早江上雾的,雾中隐约着重庆市的影子。重庆市南北够狭的,东西却够长的,展开来像一幅扇面上淡墨轻描的山水画。雾渐渐消了,轮廓渐渐显了,扇上面着了颜色,但也只淡淡儿的,而且阴天晴天差不了多少似的。一般所说的俗陋的洋房,隔了一衣带水却出落得这般素雅,谁知道!再说在市内,傍晚的时候我跟朋友在枣子岚垭,观音岩一带散步,电灯亮了,上上下下,一片一片的是星的海,光是海。一盏灯一个眼睛,传递着密语,像旁边没有一个人。没有人,还哪儿来的俗气?

从昆明来,一路上想,重庆经过那么多回轰炸,景象该很惨罢。报上虽不说起,可是想得到的。可是,想不到的!我坐轿子,坐洋车,坐公共汽车,看了不少的街,炸痕是有的,瓦砾场是有的,可是,我不得不吃惊了,整个的重庆市还是堂皇富丽的!街上还是川流不息的车子和步行人,挤着挨着,一个垂头丧气的也没有。有一早上坐在黄家垭口那家宽敞的豆乳店里,街上开过几辆炮车。店里的人都起身看,沿街也聚着不少的人。这些人的眼里都充满了安慰和希望。只要有安慰和希望,怎么轰炸重庆市的景象也不会惨的。我恍然大悟了。——只看去年秋天那回大轰炸以后,曾几何时,我们的陪都不是又建设起来了吗!

1941年3月14日作

(原载1941年11月10日《抗战文艺》第7卷第4、5合刊)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艾青来到重庆之后,很快被重庆的美景吸引,这美景让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B.艾青看到了喜欢诗歌的小朋友们经历的苦难,更看到了坚强和对于真理的拥护的热情。

C.朱自清眼中的雾重庆,是一幅扇面上淡墨轻描的山水画,雾散后画上只加了点淡色。

D.朱自清从昆明来到重庆,看到了敌机的炸痕,但没有看到行人垂头丧气的神色。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第5段,一连用了三个省略号,描绘了敌机来临时大家在不同阶段的反应,有层次地展示了人们的心理。

B.文本一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作者在重庆时的穿戴打扮和用具,表现了当时生活的简朴和以苦为乐的生活情趣。

C.文本二第1段把朋友以前没把重庆放在心上与到了重庆感觉重庆简直跟上海差不多进行对比,突出了重庆之大。

D.文本二第2段描绘了市内的灯光。虽然重庆经过多次轰炸,但夜晚仍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

8.艾青是一位激情四溢的诗人,他的散文同样富有激情,请分别分析文本一中画线的①②处所蕴含的情感。(4分)

9.同样是以抗战时重庆为题材,文本一和文本二写法明显不同,请从题目、选材和主题上比较分析。(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过村庄

胡启涌

①风把我与一地的落叶吹向村庄,步履窸,叶子窸窸。

②河流紧贴着村庄,娴静的河水湛蓝如练。风拂过时,河中清波粼粼,两岸也随着波纹荡漾开去。几棵有些年数的柳树,痴守着河岸,风急柳乱,河风任意侍弄着柳树的长发,河面也变得影影绰绰起来。

③这个隐在山间的小村庄,现在只剩下一片宁静了,人们离开了这里,集体迁到了远处更为便利的小镇。我无数次走过这里,欣赏过这里的草木人间,我在这里能快速地找到内心的故乡。现在,河边没了挑水的人,没了洗衣的人,没了放牛的人……整条河流已交给了几只黑水雉,黑水雉是一种文静的水鸟,如一串草甸子浮在水面,时而将藏在翅膀下的头抬起,看一下四周后又把头埋下。它熟悉这条河流,只需要抬头一瞥,就会读懂河流的每一个细节。

④整个村庄都是青瓦木房,石墙护院,推开虚掩的木门,屋里的烟火已远去,抬手触摸旧物件,润润的凉凉的,就像受潮的记忆,时时处于破壳发芽的状态。只要随意一摸,手印就会真实地印上去,指纹与木纹清晰地重叠着,一个完整的村庄顿时在心中温暖起来。

⑤瓦房一间挨着一间,沉默得像一群闲坐院边的老人,坐姿各异,满是沧桑。房顶上,道道瓦沟和排排瓦垄上的湿湿印迹告诉我,一场小雨刚刚来过。排排青瓦,是村庄一架铺陈开去的大号钢琴,风吹过,琴声响起,轻时如低诉,急时似号鸣。檐角上的一撮松土上,一根蒿草在风中时俯时仰,指挥着村庄的露天音乐盛会。

⑥瓦檐下的木房已无人居住,一码一码的柴火堆在房前房后。曾经奔忙在田间的铁铧光亮不再,在岁月的销蚀中斑驳暗沉。挂在木梁上的一把锄头,紧紧贴着墙壁,与脱了齿的犁耙、断了柄的钉耙,在时光中保持着一致的静谧。一个完整的背篼搁在屋角,还配有一对精致的棕丝背带,里面装着一些包谷壳,算是对屋里残缺旧物的一个补充。门外一口石水缸,底部已陷在了泥土中,古意苍苍。在曾经的时光里,这座瓦房主人的每一餐饭,每一次浆洗,都从这口水缸开始演绎。还有随处可见的石猪槽,没入瓦砾中的石磨盘,干爽如昔的地窖……待到春天,草芽陆续冒出地面,几阵春雨后,疯长的绿意就会再次把它们覆盖,会将这些故园中的旧物件,精心做成一个又一个的绿色包裹,存放在村庄这里,耐心地等待取件人的到来。

⑦一堵半人高的老墙,像村庄的一道浓眉,由脸盆大小的砾石摆砌而成,大约是村民们从村外河里拾来,光滑的表面有水流的痕迹,也有村民的体温。石缝中生长着坠盆莲和金边吊兰,缀有水珠,透明喜人。满墙缠绕的枯瘦南瓜藤,恰似一幅章草书法作品中的几道焦墨,恣意地交织在墙上。几个南瓜无人摘回,如几滴硕大的墨点滴落在墙头。南瓜上有几个小洞,走近探看,里面的瓜子和瓜瓤早被松鼠和鸟儿啄去,只剩下一个个空壳,写意地悬挂在墙头。一群麻雀在墙头翻飞,蹦上跳下,叽喳不休。一只流浪猫突然出现,麻雀“噗”的一声飞向瓦房。瓦房是鸟儿最安全的家,麻雀总能在檐下的檁条间找到舒惬住处。它们与燕子为邻,同在屋檐下,燕子的旧日泥巢还空着,一个挨一个的“挂"在檐下。等到草绿花开的日子,燕子归来,它们就会同守屋檐下,共话杏花春雨。

⑧我披着轻寒,一个人走过村庄。这里的瓦房依山而建,一条青石满铺的路,顺着山势随弯就弯地穿过村庄。其实村庄不大,就十几户人家,人们离开后也很少回来了,把带不走的瓦房和过去留在了这里,交给了四季的风雨管理。时间愈久这里就愈安静,适合一个人孤独地走过。

⑨还好,河流不会离开这里,始终以母性的温情拥抱着村庄。我与瓦房、石板,还有那些静躺在光阴里的旧物件,一起依偎在河流的臂弯里,用最暖心的语言慰藉彼此,想起沈从文那一句:我就这样一边看水一边想你。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2日版)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写“步履窸”,暗含了“我"走向村庄时孤独;“叶子窸窄”则写出了村庄的冷寂与落寞。

B.“我无数次走过这里"并“在这里能快速地找到内心的故乡”,从中可看出“我"对村庄的熟悉与眷恋。

C.人们离开之后“很少回来”,既点明了村庄安静的原因,也表达了作者对村民离开村庄这一行为的不满。

D.作者引用沈从文的话作为结尾,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也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并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写柳树“有些年数",并“痴守着河岸”,旨在表现村庄的宁静美好,同时反映村庄历史文化悠久。

B.写黑水雉能“读懂"河流,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保护。

C.“烟火远去”表现了村庄在人们离开后的冷清;“心中温暖起来"表现村庄能给予“我”情感的慰藉。

D.“绿色包裹"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雨后春草生长的情态;“等待取件人”暗含了对乡村振兴的期待。

8.文中画线部分,使用多个以“一"开头的数量词,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9.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时间愈久这里就愈安静,适合一个人孤独地走过”的感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C7.C

8.①连用多个“一"将“村庄民居”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②连用“一"凸显的是“孤独、落寞”,形成一副孤寂的形象画面。③全文铺陈的是人去后村庄的安静与回归自然的原始美妙的环境变化,此处聚焦于“一",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9.①人们走后很少回来,村庄空了,没有了人迹的村庄显得寥落孤寂,即越发的安静,只剩下自然的声音。

②人迹寥落的村庄成为作者心灵寄托所在,是作者情感的故乡,在这里作者享受孤独带给自己的平静和怡然的心情。

【解析】

【6题】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表达了作者对村民离开村庄这一行为的不满”错误。原文“其实村庄不大,就十几户人家,人们离开后也很少回来了,把带不走的瓦房和过去留在了这里,交给了四季的风雨管理"可知,作者仅陈述事实,没有抒发不满的情绪。

故选C。

【7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A.“同时反映村庄历史文化悠久”错误。原文“几棵有些年数的柳树,痴守着河岸,风急柳乱,河风任意侍弄着柳树的长发,河面也变得影影绰绰起来",对河流及两岸的景物描写,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暗合作者对家乡的依恋,无关乎历史文化。

B.“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保护”错误。写黑水雉能“读懂"河流,以拟人的手法抒发了人们离开后,村庄的环境变得自然恬淡,这样的环境不是人为保护的,故选项“人对自然的保护”有误。

D.“暗含了对乡村振兴的期待"过度阐述。原文“疯长的绿意就会再次把它们覆盖,会将这些故园中的旧物件,精心做成一个又一个的绿色包裹,存放在村庄这里,耐心地等待取件人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回归村庄的期望之情,希望有人能欣赏这静谧而生机勃发的无人的村庄,并能在感情上有所收获。

故选C。

【8题】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由原文“一把锄头"“一个完整的背篼”“一对精致的棕丝背带"“一些包谷壳”“一口石水缸"“每一餐饭,每一次浆洗”可知,连用多个“一"将“村庄民居”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

由原文“一把锄头"“一致的静谧”“一个完整的背篼搁在屋角,还配有一对精致的棕丝背带,里面装着一些包谷壳,算是对屋里残缺旧物的一个补充"“这座瓦房主人的每一餐饭,每一次浆洗”可知,“一"个、“一”对凸显了形单影只的孤单,只有一个,没有更多,形成一副孤寂的形象画面。

由原文“几棵有些年数的柳树,痴守着河岸"“人们离开了这里,集体迁到了远处更为便利的小镇”“河边没了挑水的人,没了洗衣的人,没了放牛的人"“几个南瓜无人摘回”“人们离开后也很少回来了,把带不走的瓦房和过去留在了这里,交给了四季的风雨管理。时间愈久这里就愈安静,适合一个人孤独地走过"和“一把锄头”“一个完整的背篼"“一对精致的棕丝背带”“一些包谷壳"“一口石水缸”“每一餐饭,每一次浆洗"可知,全文铺陈的是人去后村庄的安静与回归自然的原始美妙的环境变化,此处聚焦于“一”,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9题】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结合“其实村庄不大,就十几户人家,人们离开后也很少回来了"可知,人们走后很少回来,村庄空了,没有了人迹的村庄显得寥落孤寂,即越发的安静,只剩下自然的声音。

结合“我无数次走过这里,欣赏过这里的草木人间,我在这里能快速地找到内心的故乡”“只要随意一摸,手印就会真实地印上去,指纹与木纹清晰地重叠着,一个完整的村庄顿时在心中温暖起来"“我与瓦房、石板,还有那些静躺在光阴里的旧物件,一起依偎在河流的臂弯里,用最暖心的语言慰藉彼此”可知,人迹寥落的村庄成为作者心灵寄托所在,是作者情感的故乡,在这里作者享受孤独带给自己的平静和怡然的心情。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星江

傅菲

①这是告别,也是出发的地方,是没有终点的旅程。沿着崇山峻岭,星江蜿蜒,扁舟远去,帆影转眼化入雾蒙蒙的水廓。星江沿岸,每一个村舍,都有一个码头。码头有一块阔大的青石板或麻石板,有苍老道劲的古樟树。码头可拾级而上,转一个弯口,通往村里的巷道。小道两旁是檐滴水毗邻檐滴水的居舍。脚下河石铺就的石板路,有卿卿空空的脚步声,深深地凝重地,悠扬而去,又慢慢地传回来淡淡回声。

②在婺源,汪口是我去过的所有村舍中,最钟爱的一个。永川河以残月形包裹着汪口,像母亲柔软的臂膀抱着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去汪口,它还是一个非常原始古朴的村落。绕着老街走了一圈,和看其他村落没差别,看老房子看俞氏宗祠看百年桂花。当我在村前的河滩逗留片刻,就再也不想迈开脚步。河水冲过河石,卷起水花,水花追逐水花,白白的一层泡沫似的水浪,哗哗哗。几只水牛偃卧在坝堤下,粗重的呼吸从鼻子里潽出了细细的水花。对岸山腰上的人家门前的矮墙上晾晒着红辣椒,场院翻晒着刚刚收割了的稻谷,我仿佛瞬间进入了悠然而现的南山。

③陆陆续续去了很多次汪口,汪口有了导游、游客、大巴车、收费窗口、餐馆、小旅社、旅游商店。一个人安静地在码头坐一会儿,似乎能听到夜语般的摇橹声,恰似柳宗元所描绘的“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多年前,可见渔翁坐于竹筏,戴斗笠,放网收网,也有鸬鹚站在竹筏前头,抖落一身的水,又钻入水中,把肥肥的鱼叼上来。坐在码头上,水面一股凉爽之气漫溢上来,扑打脸颊。婺源多山道,外出的人多走水路。乡试的人、殿试的人从这里走了;卖茶叶的人、做官的人也从这里走了。故乡成了异乡,异乡成了故乡,在月圆之夜,也分不清哪儿是故乡哪儿是异乡,欸乃之声却常常在梦回之夜,随雨声风声,无声无息潜入。

④永川河是星江上游。川峦河流都是永恒的。永川河,河即川,川即河,河即熙熙攘攘人世。人世的波涛在翻滚,河在默默地流,越流越澄澈。每次徘徊在永川河的心绪都相同,但我无法说出。河水青碧,倒映着森林、茶园和水洗的天空。似乎流逝的东西又回到了我心房。望着缓缓流动的河水,我突然觉得很悲伤。

⑤星江是婺源最大的河流。星江奔腾,自古不息,把一代又一代的人,送往天涯海角,把大鄣山的精魄送往天南地北。桥和树木、果园、茶叶地、交叉的田埂、时隐时现的瓦檐、晨曦中的路人,构成了婺源古老的歌谣。桥身上的苔藓、青藤、爬墙虎、地衣植物,都是时光的锈迹。

⑥渡口成了野渡,荒草掩埋,过去的岁月也将荒芜,无从记忆。偶有渡口,仍有扁舟或竹筏,系于岸石和树身。韦应物写滁州:“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扁舟还在,人去了哪儿呢?扁舟慢慢腐烂,绳缆断于时间的割刀,荒草一年又一年地枯荣,青山还是那座青山。河里的水却不是原来的水,水中倒影依旧。

⑦在中国,我所走过的地方,所看见过的河流,星江和秋浦河是最美的。它们还保留着河流初始的面貌,河沙还没被挖沙机掏空了心肺,河湾有河水的弧线,四季变化着色彩。岸边开满了各季的野花。星江和秋浦河都有着南方的俊秀、澄明,千回百转,张弛有度,开阔时一泻千里,幽合时堰卧无声,河流的鳞片在树丛里光滑发亮。我无数次走过这段河流,从婺源县城至汪口——巨大的落日,缓缓流动的平流雾,秋日纷飞的落叶,人迹杳无的木板桥,山边的茶园,出没烟雨的竹筏——不免有客死徽州的感怀。2001年冬季,我从婺源至黄山。整个大地在酣然沉睡,川峦黧黑,远山如墨,村舍灯光萤火般星星点点。我怔怔地看着车窗外——黑夜之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孤独,每一个村舍都是那么游离于尘世。唯有黑夜,群山傲岸,星江俊朗,长生不灭。

⑧我走过星江。我爱的人走过星江。我的陌生人走过星江。我们是一条河的客人。我们回到了一百公里以外,一千公里以外。我们回到车流奔袭的大街。我们回到一盏灯下。我们回到僵硬的肉身里。事实上,我们不需要码头——车站,火车站,机场,是我们更大的码头;我们站在街口握手的地方,拥抱的地方,嘘寒问暖的地方,是我们无处不在的码头;我们的床,我们的办公桌,我们翻看的书,我们吃饭的碗,是我们触手可及的码头——我们活着,以告别的方式续存。人生无处不告别。前半生告别童年,告别故土,告别初恋,我们在成长,在成长中告别;后半生将有更多告别等待我们……

⑨滔滔的星江川流不息。当我一次次来到星江边,除了看一眼,喝一口江水,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古老的渡口,古老的木桥……我们轻轻唱起。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总写星江,作者的视线随星江的流动而变化,然后聚焦于沿岸的码头,引出巷道、居舍、石板路等景象。

B.作者最钟爱汪口村舍,这里山川静美、村落古朴、生活安闲,令人不禁联想起陶渊明笔下宁静恬淡的田园世界。

C.第③段写到作者静坐码头怀想渔翁捕鱼的场景,并联想起众人离开故土把异乡当作故乡,表现出对离乡者的批评。

D.第⑨段“我又能做些什么呢"一句,可理解为反问,带有无奈的惆怅;也可理解为疑问,透露出不知做什么的迷茫。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画线句通过对脚步声“凝重”“悠扬"而去,“慢慢”“淡淡"而回的描写,营造出悠远静谧的意境。

B.第②段“看老房子看俞氏宗祠看百年桂花”一句,连用三个“看"字,表现出对景观同质化现象的强烈反感。

C.第⑥段引用韦应物的诗句抒发感慨,“野渡无人舟自横”句与眼前景象呼应,凸显了星江渡口的荒凉与寂寥。

D.文中反复提及青山永恒、江流不息,自然的不变与具体景观的改变形成对比,由此引发作者的深情与生命感悟。

8.作者说“望着缓缓流动的河水,我突然觉得很悲伤",请结合全文分析悲伤的理由。(4分)

9.第⑧段将笔墨从星江转入当下生活中的“码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应该注重对散文描写部分的理解,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

(4)本题考查考生把握重点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题回答,没有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解答】(1)C.“表现出对离乡者的批评"错误。作者叙写了不同的人离开故乡,并没有批评之意。

故选C。

(2)B.“对景观同质化现象的强烈反感”分析不当。此处叙述游览进程,谈不上“强烈反感"。

故选B。

(3)①结合“婺源多山道,外出的人多走水路。乡试的人、殿试的人从这里走了;卖茶叶的人、做官的人也从这里走了。故乡成了异乡,异乡成了故乡,在月圆之夜,也分不清哪儿是故乡哪儿是异乡,欸乃之声却常常在梦回之夜,随雨声风声,无声无息潜入”可知,河水自古不息,澄澈青碧,而人世变幻,这种对照令人感慨;②结合“陆陆续续去了很多次汪口,汪口有了导游、游客、大巴车、收费窗口、餐馆、小旅社、旅游商店"可知,商业化改变了原有的生活元素和节奏,富有诗情的古朴生活逐渐消逝,令人怅惘;③结合“星江是婺源最大的河流。星江奔腾,自古不息,把一代又一代的人,送往天涯海角,把大鄣山的精魄送往天南地北”可知,一代代的人们总是不断告别故乡又怀念故乡,勾起作者的伤怀。

(4)①结合“我走过星江。我爱的人走过星江。我的陌生人走过星江。我们是一条河的客人。我们回到了一百公里以外,一千公里以外。我们回到车流奔袭的大街。我们回到一盏灯下。我们回到僵硬的肉身里。事实上,我们不需要码头"可知,从星江的码头写到人生的码头,由实而虚,与开篇形成呼应;②结合“车站,火车站,机场,是我们更大的码头;我们站在街口握手的地方,拥抱的地方,嘘寒问暖的地方,是我们无处不在的码头;我们的床,我们的办公桌,我们翻看的书,我们吃饭的碗,是我们触手可及的码头”可知,通过对“码头"的叙写和议论,强调当下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告别”的普遍性,丰富了文章内容;③结合“我们活着,以告别的方式续存。人生无处不告别。前半生告别童年,告别故土,告别初恋,我们在成长,在成长中告别;后半生将有更多告别等待我们……"可知,从前文的眷恋与感伤转入对“告别”与“续存"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主题。

答案:

(1)C

(2)B

(3)①河水自古不息,澄澈青碧,而人世变幻,这种对照令人感慨;②商业化改变了原有的生活元素和节奏,富有诗情的古朴生活逐渐消逝,令人怅惘;③一代代的人们总是不断告别故乡又怀念故乡,勾起作者的伤怀。

(4)①从星江的码头写到人生的码头,由实而虚,与开篇形成呼应;②通过对“码头”的叙写和议论,强调当下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告别"的普遍性,丰富了文章内容;③从前文的眷恋与感伤转入对“告别”与“续存"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主题。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与棉为邻

卜珊珊

80岁的祖母拄着拐杖,来和母亲商量一件大事——种棉花。我二十岁,弟弟十七岁,在祖母眼里,我们已经到了要成家的年纪,准备棉被必须提上日程。在农村,谁家姑娘出嫁不是十床八床棉被,棉花全都是自己家种的,不提前准备怎么行。只是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生活轻盈又冗长,我没有理会祖母和母亲的谈话。花猫斜躺在一截废弃的断墙下,前天还在绽放的粉色月季被雨水打落花瓣,凋落的花瓣湿淋淋地徘徊在下水道口,狼狈不堪。我注视这些无关紧要的生命很多日子了。这样的日子里,我想不出什么需要棉花的理由。

田家少闲月。五月,母亲将村东头自家的地分割成一条条地垄,地垄排列紧密,远远望去,像一张张空床。栽下棉秧,除草施肥洒水。揭开塑料膜,棉一寸一寸地长,叶从枝节上抽出来。祖母看着一株株棉花按照她的意志种植,兴奋得像一片不知愁的棉叶,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是她沟沟壑壑的皱纹。祖母看着她的棉花长大。迎着春风的小丫头就是祖母的棉花,细细的腰肢,细细的脖颈,青涩的脸庞上是细细的绒毛,在地垄上愉快地唱春天的歌。棉花长大。大地上起伏有致的姑娘,那就是祖母的棉花。长长的发辫随风摇摆,圆圆的眼珠映射出光芒。棉花开花。紫黄相间的颜色从一个蕊里肆无忌惮地撑开。棉花的花为三日花,第一天是白色,第二天是红色,第三天是紫红色。摸一把,微凉。棉开的花美吗?大抵,一个东西越实用就越土,而越无用则越雅。没有谁种棉花是为了欣赏,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通通和棉无关。

祖母守候在电视机前,不错过每日的天气预报。六月的一天,祖母从梦中被雷声惊醒,拄着拐杖“跑"到村东,去找她的棉花。天很黑,下着大雨,黑暗已经吞没了棉花。祖母不知道站了多久,才颤颤巍巍地回家。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棉花完好无损。棉地湿湿的,脚踩下去,腐殖层的水溢上来。祖母在太阳底下讲述她昨夜在大雨滂沱之际到地头看望棉花的“历险记”。老天保佑。棉花无碍是祖母的心愿,祖母无碍是我们的心愿。

棉,一个母性的字。纯洁,雪一样白,阳光一样暖,它是植物中的祖母。棉花包裹着我们,为人类免除裸身而居、跣足而立的寒冷与尴尬。我常常想,衣食住行,为什么衣排在第一位?可能食是肉体层面的,而衣除了保暖,还要为精神“遮羞"——棉花给予我们的是另一层皮肤。穿在身上的棉花,让我们重新理解爱和尊严。

走到地头,就能听见棉花在春风中拔节的声音,就能看见棉绽开的花。一根棉秸曾经是一个标杆。棉是柔软的象征,可棉秸却坚韧挺拔。一种植物身上蕴含两种天然不同的属性,却并不矛盾。最寒冷的季节,那些残余在大地上的棉花秸秆,依然直挺挺地站在田里,被风吹得干皱的皮肤,多像曾经渐渐老去的祖母。今年,我三十五岁,两鬓开始有了白发。我不怕老,一个人能安稳地老,是时间的恩赐。去地里,我也是为了去看祖母。冬雪弥漫,堆满了祖母的坟头。天是白的,树是白的,茅草是白的,大地是白的。田垄早就消失了,野猫的脚印在田地里弯来弯去,深深浅浅,如纷落的白棉花。田间的棉花,短短的一生浓缩了五月的疾风、六月的暴雨和七月的烈日。棉花是未来的祖母,也是现在的祖母,更是过去的祖母。与身体比邻而居,棉花是故土的代名词,我们留恋棉花,棉花也留恋我们。然而我们是必须要离开故乡的,就像鸟必须离开巢。人在漂泊,最怕的是卷铺盖走人;庆幸的是自己还有一床铺盖,那铺盖也是棉花做的。棉花真白,是已经升上屋顶的白月亮,照见家乡,也照见异乡,地老天荒。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熟悉一朵棉的气味,它的每一根纤维,它躺在被芯里,或加工成艺术品,它的喜怒哀乐,都是一片寂静,一片纯白。一朵棉并不贫乏,天光云影都曾在一朵棉上徘徊。我自觉我是懂棉的,它朴素得像一朵云,温暖我漂泊在外的灵魂。比起识人,我更识地里的棉花。人多难识啊,人心叵测,像六月的天。一株棉从生至死,秉性不变。雨雾露霜雪,以及阳光、风和土壤,决定棉的纹理。一个人走在田地里,我很少会感到单调,更不会孤独。田地让一个孤单漂泊的人无限丰富。每一株农作物,都可以靠近、触摸;每一缕风声,归入我耳,灌入我心。忘了自己,就忘了人间宠辱,就会化身为农田、大树、天空,人就成了大地本身。

我手脚常年冰凉,每一个寒潮涌动的冬天,我都会想念祖母。祖母去世多年后的一天,我走在街上,看见前面一个穿着深绿色绣花棉袄的老人,背影极像祖母,我顿时心跳加速,踉踉跄跄地追上去。她一回头,我泪如雨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祖母和母亲商量种棉花,视之为大事,而“我"不予理会,与下文“我”对棉花充满深深的爱意形成鲜明对比。

B.祖母看到棉花茁壮生长很兴奋,担心恶劣天气让棉花遭殃,不惜在大雨滂沱的夏夜去看棉花,可见她对棉花的感情之深。

C.作者以“棉花是否美"的设问引出对美的思考,认为实用与审美无法兼顾,棉花虽缺乏审美价值却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D.冒着大雪特意去地里看祖母的坟头,将街上背影与祖母相似的老人误认为已经过世的祖母,凸显了“我”对祖母的想念。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文中善用标点符号表意,如第三段中“跑"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而“历险记”的引号表示强调。

B.第五段连续用四个“白的",突出田地冬日独有的美,随后将野猫的脚印比作白棉花,画面感十足。

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诗意,由棉花联想到白月亮,表现了棉花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和深刻意义。

D.第六段引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凸显了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为该段的议论、抒情铺垫。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怎样描写棉花的?请简要分析。(4分)

9.本文标题“与棉为邻"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7.A

8.参考答案:①运用比喻、拟人、叠词,从环境、形态、颜色、触感等角度形象地描写了不同生长阶段的棉花。②突出棉花的茁壮成长,反复强调“祖母的棉花”,寄寓了作者对棉花的喜爱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9.参考答案:①蕴含着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作者回忆了在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