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有些路你并不清楚
不是我故弄玄虚,有些路你并不清楚。
一只蚂蚁的路,你知道吗?一只鸟、一朵花的路你也不会清楚。还有风。还有云。还有季节。还有匆匆的时光与流水。它们都是有路的,只是,我们不清楚。
说到路,记忆最深的当是故乡那些藤蔓似的土路了,每一条都叠印着我深深浅浅的足迹,牵牛的,割草的,担水的,下地的,采药的,赶集的……十九年的反反复复,磕磕绊绊,汗水滴洒,哪条路有多长,什么地方分岔,哪个段落被雨水冲出一个豁口,抑或一截横过路面的树根曾经绊了我一跤,这些,我闭上眼睛都晓得。譬如通往山上我家坟地的那条毛道,尽管一年之中我走不了几趟,但是,我的心却经常在那条路上走动。
然而,这只是村里路谱中很有限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条无形的路,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匍匐在暗处,在岁月里发着幽光。你可以感知,也可以揣度和想象,但是你却看不见它们真实的模样。
就说季节吧。在我的印象里,我的祖父在生产队的位置有点特别。他不耕地,不收割,一年四季扛着一把锃光瓦亮的铁锹,在田野上转悠。他这里瞅一眼,那里挖几锹土,看上去倒像个神秘兮兮的风水师。但是,祖父有一手“绝活"——他知道季节的路,更清楚庄稼的路。最后一场雪还没化净,祖父就把生产队长叫到跟前,说,该整玉米墒了。队长迟疑地说,会不会再来一场雪呀?祖父指着地面上一粒粒新鲜的泥土说,蚯蚓都翻浆了,节令是不会走回头路的,人不知道,可蚯蚓知道。队长不好意思地笑笑,从祖父手里取过铁锹,翻了一锹泥土,丝丝地冒着热气,里面果然藏着几条活蹦乱跳的红蚯蚓。祖父说,节令的路就在这蚯蚓头上,眼下,春天离地面也顶多一指深。说得队长连连点头。
村里的鸟,也是有路的。早些年,村里是不乏苍鹰的。鹰总是收完庄稼即来,清明一到即走。鹰究竟来自何方,又归之何处,我的确弄不清楚。但是,它们来到后,飞行的路线还是被我无意中发现了。那年我约摸六岁。这个不会错。因为那年冬天吃不饱肚子。也就是说,是肚子帮我记住的。但是,那年冬天的鹰却特别多,像是好年景赶集置办年货的人,一拨一拨的。出于对食物的渴望,那个冬天我长时间坐在门槛上,等候收工回来的母亲给我带回一些简单的吃食,也许是几个野荸荠,也许是几根胡萝卜,而更多的是失望。失望也得守望。仿佛是为了打发难挨的时光吧,我就专注地看天。当我把目光放得又高又远时,如锉如锯的饥饿感似乎能够减轻许多。
起初,我感觉那些鹰也像我一样,被饥饿折磨得乱飞一气。可是鹰飞翔也是有路数的,它们先是顺着河的东侧向北飞,然后再沿着河的西侧往南飞。难道鹰的翅膀下也有路不成?许多年后,当村里的天空已经没有一只苍鹰时,我竟明白了个中的奥秘:河的两岸都是丰腴的田地,农人收割庄稼时,丢下的一些谷穗,正好便宜了过冬的野兔、田鼠和鸟雀,它们呼朋唤友地来此觅食。河道是天然的屏障,那些小兽物是无法逾越的,鹰自然也就无需来回越河逡巡。由此看来,鹰对飞行路径的选择,也是暗会了经济学道理的。
后来,我的注意力还是转到了地上。对土地的关注使我发现了许多大地的秘密。比如,像刺猬、野兔、草狐,尽管它们十分狡猾,但还是有迹可循的。一条刺猬经常出没的路,粪渣就是最好的路标。过去,村里刺猬多,它们大多住在河畔一个叫牛鼻凹的地方。那里杂树丛生,是刺猬理想的栖息地。一到黄昏,它们便悄无声息地出来觅食,天亮之前再顺着只有它们才熟悉的路赶回去。不知什么时候,牛鼻凹的树被伐光了,再后来,那里改作农田,刺猬的路便断了。断了就断了,没有人会为刺猬着想。有一年我回到村里,在收割后的麦茬地里,发现四具被麦茬火烧焦的刺猬幼仔的尸体,真是惨不忍睹。我想,要是刺猬有自己的路可以走,它们何必非得跑到危机四伏的地方生儿育女呢?是的,我们人类需要路,是不是也该给其他弱小的物类留一条生路呢?
以前,我一直认为树的路在地下。一棵树要想往高处长,它就得拼命地把根往深处扎,在泥土与岩石中左冲右突,开辟出一条路来。然而,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树的另一半路竟然在天空。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秋后,我像恋旧的鸟,在即将消失的村里久久盘桓,手里端着个相机,想把整个村庄都装进镜头里带走。那棵伟岸的沙朴就是在此时进入我的视野的。拍树冠的时候,我的心不由得怦然一动,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棵树生命深处的隐秘世界。
那棵沙朴的树冠可以用“硕大无朋”来形容,主干高耸,侧枝纷披。因为是深秋,树叶早已落尽,这就更显出枝干的虬曲与苍劲。扭结,弯曲,多么类似我们不平坦的生命与心灵历程。你看,那一枝,它本来是向北面伸展的,可是长着长着,路被另一根更强悍的枝干挡住了,于是,它不得不折腰改道——向东发展;然而,东面的空间也已被别人率先占领,无奈之下它只得曲线图存——向南突围……在经历了几番搏斗与失败之后,那被严重扭曲的肢体在天空中留下一个大大的“Z"字。凭感觉,我猜测那根树枝要走完那段曲折的路程,起码也得上百年的时间,其间的求索与挣扎,选择与痛苦,并不亚于我们人类历史上那次举世闻名的长征。
面对着这样的一条路,我们除了仰望、震撼与感慨,是否还有那么一点自惭形秽呢?
反正我是。
(取材于许俊文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也是暗会了经济学道理的___会:符合
B.在即将消失的村里久久盘桓盘桓:徘徊
C.主干高耸,侧枝纷披___纷披:散乱张开的样子
D.我们除了仰望_________仰望:抬头向上看(树冠)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最后一句中“我们”换成“你",可增加亲切感,更便于抒情。
B.第四段“暗处”“幽光"并用,写出这些路可感知而难以洞悉的特点。
C.第六段写饥荒时的鹰多得像好年景办年货的人,比喻新奇,意蕴丰富。
D.人与物、天上与地下、过去与现在……文章取材广泛,打破时空局限。
18.文章第三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后文有怎样的联系?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19.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无形的路”?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根据文意分条说明。(6分)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滁州记
过小桥,泉水依旧潺潺,周围山峦依旧蔚然深秀。过一道石墙,在苏轼所书《醉翁亭记》残碑前驻足片刻,迈进圆月形小门,终于坐在醉翁亭的廊椅上。少年时代初读欧阳修《醉翁亭记》,懵懂。而今进入醉翁亭,晚年在望。我是迟缓的人,有可能因迟缓,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
眼前的醉翁亭,四角飞檐向天空跃起,如鸟翅。檐下木质构件,以红绿两色漆出喜悦的花纹。当然,这已不是近千年前僧人智仙为欧阳修所建的那座亭子。眼前这一版醉翁亭,重建于晚清,整修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理位置未变,欧阳修与友朋欢聚于此,醉观周遭山色的视角未变,他的立场也就能赓续到我的站姿里,仿佛我们可以并肩交谈。
整篇《醉翁亭记》,对亭子着墨不多,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欧阳修把此亭命名为醉翁亭,似将其视为个人象征——腾空自我,无门无锁无碍,坦荡荡,接纳周围一切风声人语。其文章,也避开对亭子的过度描绘,而着力抒写心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与水,即仁与智、刚与柔、实与虚、阳与阴、空间与时间、守常与达变——山水之间即中国,山水之乐即觉悟人间大道之欢乐。
《醉翁亭记》以另一名句收束全篇:“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语道出欧阳修的儒家情怀:以民众之乐为自我之乐的前提。范仲淹在邓州读到此句,怦然心动,写《岳阳楼记》,亦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欧阳修、范仲淹乃至历代士子,大都没有把贬谪地当作隐身贪欢的桃花源。即便诽谤加身、羞愤在怀,也要守住一角神州、一寸热肠。太守,即知州、刺史也,唐宋以降对地方长官称谓混用兼通,但各有动词隐伏其间——守,知,刺。须以尘烟里、纸墨间的双重行动,自治且治世,拒绝在靡丽空泛的形容词中逃逸。
我走到苏轼所书《醉翁亭记》的残碑前,伫立良久。残碑以玻璃保护,几个游客欢笑着与欧文苏字合影。漫漶不清的字迹,像遗容。我低头,试图认出这遗容后的青春与萧瑟。
苏轼书写《醉翁亭记》,是在欧阳修去世20年后,其时苏轼55岁,任颍州知府。好友刘季孙自汴京来求书,理由不可推辞:“滁州太守托我求书,将刻石立碑以陪伴醉翁亭,犹似子瞻兄陪伴欧阳公!"苏轼大笑,他喜欢这一理由,有趣味,有深情。全文以楷体书写,书写前苏轼戒酒焚香,然后铺展四张巨大宣纸,埋首其间,缓慢运墨。笔笔雄强,厚如山岳,力透纸背。一日一夜,方完成全篇。掷笔于砚,苏轼号啕数声,院中的刘季孙也泪流满面。那庭院,正是欧阳修终老的地方。
书写《醉翁亭记》时,写到“提携”二字,苏轼将“携"字中的“扌”,置于“乃"之上,像欧阳修的一只手把他高高提起,置于自己肩膀之上,让一颗新星出人头地。当年在汴京,欧阳修作为主考官,读到少年苏轼的答卷,喜悦不已:“老夫当避路,让其出人头地。”历代书生做着成为苏轼的梦,却未必能遇到肯避路让贤、提携后辈的欧阳修。晚年再度卷入党争,欧阳修心生倦意,数次请求外任,终以颍州知府身份避乱求生。苏轼数度来探望,欧阳修叮嘱:“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1072年,欧阳修逝于颍州,终年66岁。按宋制,须迁葬于新郑。重要官员死了,仍须厝于皇帝控制力最强的中原。但伟大者死去的、被控制的,仅仅是那一小部分骸骨。
书写恩师《醉翁亭记》的次年,苏轼作《潮州韩文公庙碑》,去追溯自我乃至一切不合时宜者不平则鸣者的精神源头。后来苏轼又陷入元祐党争风波,远贬惠州儋州,1101年逝于北归途中的常州,与欧阳修寿长几乎相同,尸骨也被迢迢运送至中原埋葬。
中国山水间有无数亭子,著名者有杭州湖心亭、长沙爱晚亭、北京陶然亭等。山水画中自然也有亭子,亭中用淡墨点缀一两粒人影,山水之寂寥立刻消散。西方风景画油彩中的那些花园宫殿,边界明晰,人与人的关系也就疏阔几分。看油画,要站得很远很远,才能把握局面。看山水画,要站得很近很近,感觉可以走进去,坐进那亭子里。
亭,这一建筑形制的出现,是远古智慧者献给大地的一首抒情诗。山僧智仙创造了醉翁亭这一作品,像是把一首诗献给欧阳修。“在作品中,起作用的是真理的发生。”海德格尔这句话,欧阳修没有听过,苏轼也没有听过,但各自用《醉翁亭记》和《喜雨亭记》,揭示了真理在两个亭子中的发生。一个人敞开自我,空阔如亭,就是仁人义士。可以让他者入乎其间,躲雨避雪、歇息片刻,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脚力。古人对山水与自我之间关系的认识,或者说“道",就保存于建筑、诗文、音乐、服饰乃至茶酒饮食等诗意化的作品中,传之后世。没有这些遗风遗韵,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
醉翁亭屡屡倾颓于时间的压力,坍圮于改朝换代的战火,“废址荒凉春雨里,断碑剥落秋风前”。后人不断重建,像一次又一次默诵、重写伟大的诗篇。我在醉翁亭周围徜徉,看后世陆续构建的其他亭台楼阁簇绕着醉翁亭,像滁州父老追从醉翁,前呼后拥。一阵风——自北宋而来的风,吹乱我的头发和亭子周围的草木杂花。我没喝酒,然沉醉复清醒。
滁州城灯火初起,屡屡有“打造千亭之城"之类的标语映入眼帘,显得拘泥、着相。滁州本身就是一座宏阔无边的古亭,是醉翁亭。欧阳修记醉翁亭,即记滁州,记北宋中国,记代代士子贯通无碍的道与志。
回首一望,平芜尽处是春山【1】,酷似我书桌边缘那瓷质、淡绿色的笔架。
(取材于汗漫的同名作品)
注释:【1】平芜尽处是春山:出自欧阳修词作《踏莎行》。平芜,平坦延伸的草地。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漫漶不清的字迹漫漶:模糊不可辨别
B.山水之寂寥立刻消散寂寥:寂静,空廓
C.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穷困潦倒:生活贫困
D.显得拘泥、着相拘泥:刻意,不自然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描写眼前所见醉翁亭的外观,意在突出此亭与欧阳修笔下之亭的差异。
B.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感慨受欧阳修启发而生,也源自他同样的士子情怀。
C.游客与欧文苏字欢笑合影,和作者辨认残碑字迹的肃穆神态形成鲜明对比。
D.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对比,显现出东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
18.文章结尾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19.文章开头写到“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从全文看,作者加深了对“名篇”“文人"“山水”的哪些“认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船闸与古镇
京杭大运河流到江淮一带,河道宽阔,水量丰沛,气势浩大。此刻,站在一座横跨运河的大桥上,映入我眼中的运河扬州江都段,就是这样一幅景象。桥下河道的中间,停着不少货船,相互间隔有几十米,前后相续,一直排列到视野尽头。目光掠过船队向左边望去,便是自大桥延伸出去的道路。它的左边,是一个辽阔的湖泊。河湖相连,浩渺无际,正是这一带突出的水文景观。
这里就是邵伯船闸一千里运河线上最大的船闸。邵伯船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谢安镇守广陵,在步邱,也就是今天的邵伯屯兵。步邱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农田常受干旱,东部农田又易受涝。为了克服水患,谢安率民众在河水中筑起一道埭,也就是堤坝,并设立拖船过埭的设施。埭,还只能说是船闸的前身。据《太平寰宇记》载,唐代“邵伯埭有斗门”,这是闸门的开始。到了宋代,邵伯船闸又从单斗门发展为二斗门,也就是有两个梯级的双闸室船闸。
自此以后,历史又走过了千百年。1958年,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需要,新中国建造了一座新式船闸,就是今天的一号船闸,年通过货运量2000万吨。1984年年底,二号船闸动工,4年后建成通航。闸室宽度大幅度增加,可容纳千吨级船只通过。2014年,规模更为宏伟的三号船闸建成投入运营,运营通过的货运量是1.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达到7300万吨。大运河作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号船闸、二号船闸、三号船闸....三座大型船闸连为一体,横卧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上,气势夺人。我脚下的大桥横跨于三座船闸之上,从这头走到那头,并没有很长距离,但在行走中,我分明感到了时光的漫长浩瀚。
从桥上下来,前行不远,就到了邵伯镇。古镇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经过历代发展,逐渐成为千里运河线上重要的港埠。如今老河道已经废弃了,水面平静凝滞,在纷乱地漂浮着的落叶间,依稀有小鱼唼喋的声音。古镇原貌保持得较为完好,屋脊连绵,屋宇坚实,院落宽敞,一色的白墙黛瓦,让人仍能想象当年的气派。几条主街纵横交错,铺着方正齐整的大块青砖,此外便是狭长逼仄的小巷。小巷地面用坚固的条石砌成,因年代久远,被无数的人脚、马蹄和车轮踩过碾过,遍布残损和凹痕。街巷之间,鲜有人影。与很多别的地方一样,青壮年很多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妇孺老幼,多半也搬去古镇旁新区的楼房里了。在深秋的阳光下,小镇静谧寂寞,仿佛沉浸在一个古老的梦境之中。
当年可不是这样。作为南北舟车孔道,贸易重镇,这里白天航运繁忙,桅樯林立,入夜灯火通明,笙歌不绝。商贸发达,交通便利,也带来了古镇文化的昌盛。“举人满街跑,秀才多如毛”,这是当地形容人才辈出的谚语。距离御码头不远,有一座斗野亭,始建于宋代熙宁二年,与滁州醉翁亭、苏州沧浪亭等并称为宋代五大名亭。亭子位于高丘之上,可远眺运河的波光帆影,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七位宋代著名诗人,曾经和诗吟咏此地风光,传为佳话。
光阴如流水,将往昔的旖旎裏挟而去。很长时间里,扬州的繁华冠绝天下,这与当年运河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随着铁路公路兴起,水运优势不再,扬州也失去了令八方艳羡的地位。邵伯古镇的式微,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曾经的弦歌阵阵,忽然间变为静默无声,难免让人怅惘感慨。不过进一步想下去,就会释然了。时光在剥夺的同时,也有所增益。岁月层层叠叠的堆积,赋予了古镇一种独特的况味,仿佛一个人经历沧桑后变得深沉。这种魅力,藏匿于那些古旧的街巷间,那些历史和传说中,那些依然被传唱着的地方戏曲中,不动声色地播撒开来。
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是对这种魅力的印证。在列入申报项目的遗产区域中,就包括了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邵伯码头和邵伯古堤。这无疑是一次荣誉的加冕礼。仿佛一位梨园名角,告别舞台已经多年,因为某个机缘重新登场,依然唱腔甜润,步态袅娜,赢得齐声喝彩,唤醒了人们脑海深处的记忆。大运河令世人瞩目,也是源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可以转化为今天生活的养料,滋养人们的灵魂。像这条流淌了多少个世纪的河流一样,这种诗性的灌溉也会穿越时光,传递给后世一代代的人们。眼前的这座运河古镇,就是这种魅力的一个来源,一个组成部分。
只是,对于一名行色匆匆的游人来说,想在有限时间内充分感受和认识它,实在有些困难。如果运河文化是一册大书,那么,这次走访中获得的印象,一些场景和画面,不妨看作一张张书签。就像被一阵乌声牵引走入一片丛林,这些书签,也应该能够把人引到书中最精彩的篇页。
(取材于彭程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感到了时光的漫长浩瀚浩瀚:辽远无际
B.作为南北舟车孔道孔道:桥洞巷道
C.将往昔的旖旎裏挟而去旖旎:美好景象
D.邵伯古镇的式微式微:由盛转衰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交代谢安建埭的历史,将邵伯船闸发展的起源追溯到千余年前。
B.第三段运用大量的数字,写出了邵伯船闸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C.第五段描写古镇静谧寂寞的景象,旨在批评当地人不重视古镇的文化。
D.第八段以梨园名角为喻,写出大运河成功申遗对邵伯文化传播的意义。
18.作者通过写船闸和古镇,表达了对大运河文化的哪些思考和感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洗耳倾听
①一个寒冷的冬夜,周遭寂然,我推开书房门,忽地听到里面有声响。当我看到书架上那闪着寒光的箭镞,顿时明白声响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了。这个箭镞是一位朋友徒步丝绸之路偶然在乱石堆中拾到的,据他考证是汉时物,就赠送与我。我想起了《水浒传》里孙二娘赠戒刀给武行者时所说的“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地响",箭镞与此如出一辙。金镝飞鸣是它的生命本能,即使羽铩杆折,它仍然是那么不甘寂寥。我拈起箭镞看了又看,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②我到过一个高山牧场,这里的声响与城市迥异。几天下来,我的耳力得到良好的引导,原先感到深夜静谧无声,后来漫步绿树丛中的小道,才悟出这个世界也充满律动,一种全然山野风度的律动。没有喧哗和骚动,没有尘烟和异味,心绪自然淡若清溪。我听到环绕于牧场许许多多可以意味却难以摹拟的响声,它们或远或近或疏或密传来;有的声响是十分渺远的,好像是松针落地、水草抽芽,又好像夜鸟呢喃、夏虫振翅。据常在山中修行的人说,到一定境界,尘埃落在针尖上也隐约可闻。
③千百年来,无数的声音在大自然茫茫的空旷中横纵流走。声之高下,都飘散在历史的苍茫里。有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语言,再微弱如尘的生命也如此。那些有灵性,或者汲满天地日月精华的生命——商彝周鼎、秦城汉池、唐书宋画,语言总是飞扬于大千世界。尽管岁月迁徙朝代更迭,或长埋于地底,或损毁于风霜,它们的生命信息总是会通过种种渠道升浮上来。在岑寂的西北,在广袤的中原,在许多曾经成为古都而今王气黯然的土地上,总是萦绕着与现代都市不同的气息、味道和韵致。到这些地方的人们倘真有好古怀旧之念,都会有相应的情绪萌发,声气相投,屏息感染沧桑的滞重。
④在大学时我读欧阳永叔的《秋声赋》,只是赞叹它的文采大气,能够藉秋声写出战场风云。后来,我是钦佩他倾听至微的耳力,听出了层次,听出了韵味,并摹拟得如此逼肖。能够伸入季节蜕变的交接处,敏感地捕捉那微妙的时令特征,肯定要汰洗其他芜杂之音的进入。这一点,声色犬马盈耳的周邦彦、柳永、温庭筠肯定无法企及。
⑤从农村来城市上大学的时候,我这习惯了倾听自然之声的双耳促使我在荒郊租了一间危房,除了读书,我仍然像当农民那般敏感地爱风声雨声啁啾声。有好几回我在山路上徘徊,在原野上散心,清晰地听到有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转瞬即逝。四处环顾不见一人,驻足沉吟,很快我就圆解为周围草木摇曳、泥土开合、水汽升沉、岩缝伸缩时的话语。出声是每一种生命吐纳的本能,未必就是真正呼唤我,肯定有另一种含意。
⑥最近的一次和自然交流是在大海边上,我的耳力得到了畅快的拥有,海涛对礁石的冲击,海风一阵紧似一阵地拂耳,巨伞般的木麻黄“沙沙”地絮语,沙滩随潮涨落的吞吐,听了美不胜收。我们就在海边帐篷里住了下来,任如雷般潮声漫耳。可是没过多久,这些纯自然音律明摆着妨碍我睡眠的伸长。声响原始单调,同时也太朴实了。也许千百年前的人理所当然地视此为安眠曲而安然入梦,轮到我聆听却只有默默地退缩了。我忧悲的内心自知亏欠的症结,与自然结缘的纽带,随着我的都市气加重,已经裂痕弥深了。
⑦话说回来,都市气归都市气,我依然品味着小时破旧老家的荒寒之境。这个时候任何一点声息都难以逃逸,也滋养了听觉的伸长。这就早早种下了我喜欢荒野之声的种子,使偏好的态度落实在古今美文的取舍上,凡荒率、清幽、空灵者,则爱不释手摩挲不已;镂金错彩雕缋满眼者,则如大鱼大肉,唯恐坏了胃口而束之高阁。到了这种地步,除了山野行行重行行外,就是在古人书画中倾听笔墨的淡然,和视觉上的凄冷配合后,达到默契而心弦揪动。像荆浩、董源、关仝、范宽、李成、八大的笔墨都是我深爱,那幽深的崖谷、黝黑的山林、萧瑟的旷野、渺茫的天穹、兀立的孤雁,都可以在静夜中听出如清代画僧担当所说的“空谷音"。只是,我清楚地知道,这种逃避市声的做法是很无奈和狭隘的。
⑧都市交响昭示了一种现实,我的肉身已无法脱离这种现实,我的念想却祈盼四处飘游。我意识到听觉还在四处受敌,就像一只很美好的皮囊,却塞满了太多的芜杂。我应该像古贤人那样,学会用山涧清流好好地洗濯双耳,濯去常年因市声摩擦、刺激而日益厚实的老茧,然后侧耳倾听——那已经远去了的感召。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才悟出这个世界也充满律动律动:有节奏的声响
B.在岑寂的西北岑寂:寂静,冷清
C.肯定要汰洗其他芜杂之音的进入芜杂:荒芜,荒凉
D.爱不释手摩挲不已摩挲:用手抚摩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深深的失落”,含有对人们往往难以察觉此类奇妙声响的遗憾。
B.高山牧场的声响与城市迥异,作者甚至可以听到尘埃落在针尖上的声音。
C.作者认为历史遗迹都有自己的生命信息,好古怀旧的人易与之声气相投。
D.本文行文看似随意,但都围绕“倾听"展开,使文章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18.作者在文章第四段中叙写了自己读欧阳修《秋声赋》的感受,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9.文章结尾说“洗濯双耳,侧耳倾听——那已经远去了的感召”。结合全文概括“远去了的感召"包含了哪几层涵义。(6分)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古栈道随想
奚耀华
古人把路留在了“墙”上,我们的船行在水里。
过滩了。船工从小発上站起,暴满青筋的手握紧篙杆,将它插进大宁河湍急的水流,在显示其力量美的同时,避险就夷,将船稳稳地送进了古雒门,也就是小三峡上的第一峡——龙门峡。
晨雾犹浓,一团团、一簇簇,罩在峰的顶端,聚在峡的褶皱。一阵轻风拂过,雾移散了,像拉开了一道簿薄的帷幕,将那两岸雄峻的峭壁径直推到了我的眼前。
“看,古栈道!"
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了左侧巍峨的崖壁,展现在眼前的,是两排平行的方孔,上下交错成不规则的倒“品”字形,顺着蜿蜒险峻的绝壁伸展开去,像一个个古堡的窗口,气势森严。
一时间,我被震撼了。
出来时未做功课,从引航员那里,我知道了那方孔是古栈道的遗迹,据传它开凿于秦汉时期,至于究竟是秦还是汉,便说不清楚了。不过这并不重要,秦汉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同处一个非常的历史断代,那时,人们正在努力摒弃奴隶制的窠臼,构建着封建制的理想,革故鼎新。栈道不论修于两朝中的哪一个,都将是一种时代精神和历史格局的体现。然而,我们此时不约而同在惊叹着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在如墙一样陡峭的绝壁上,这道是如何被修起来的?它又是作何而用?
古栈道神奇诡谲,巧夺天工,建造它时的艰苦卓绝自然令人难以想象,几乎为奇迹。于是民间便有了鲁班与观音菩萨打赌,夜修栈道,以造福于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西进平蜀,修栈道以供行军之用等等传说,将这种不可思议托付给神力和王权,虚虚实实,莫衷一是。传说自然不是确切的结论,但却引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想和怀古幽思——自从秦代修建秦始皇直道,从咸阳直至九原,以申秦法、扬威德以来,路便开始载入史册,称为“驰道",即为跑兵马之道;隋炀帝虽暴虐,但一条大运河却使南北漕运畅通,亦促商贾繁荣,福荫后世,那又是一条行舟船之道,谓之“水道”;而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条刻在石壁上的道,依然显示了古代工匠天堑变通途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古往今来,世间的道路总有千千万万,纵横交错使九府通衢。有的易走,如履平地;有的难行,步步艰辛。但路总是以不同的形态顽强向前伸展着,延续着,持续向着既定的目标。
人们常言“蜀道难",蜀道的确难,这条古栈道也难,我们的船在激流中向大宁河的纵深行驶,沿途景观如一幅长卷渐渐舒展开来。浏览两岸,一样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而那条“道"竞也始终伴随着,不曾有过须臾的间断。于是,小三峡的秀美中叉融进了一层沉重的历史感和朦胧的神秘感,不时扰动着你的心路,那一个接一个的方孔……我开始臆造当年古人在上行走的情景:或蒙蒙细雨,那头上是一顶斗笠;或是白雪茫茫,那身上是一件蓑衣;还有那风、那烈日、那负重……这是行路,若再往前联想开去,便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了。
古埃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人面狮身像,据说狮身代表力量,人面代表智慧。雄狮般强健的体魄加上人类的聪颖,便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生存自立的基础。埃及人大可为这一创造而感到自豪。当然,中国人也很有一些值得骄做的,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隋唐大运河、若论当代,也还有林县的红旗渠、新礓的坎儿井……但我觉得在这些骄傲中,应该加进古栈道,因为,它不仅同样象征着我们先辈一种超人的力量付出,同时也印证了一种卓越绝伦的智慧构想。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古老的栈道已不复存在,但那一座座方孔已沉淀为古代文明的化石,它安静、寂寞地依附于亘古的绝壁之上,为我们坚守着一个越来越遥远的古老传奇,今天我们在听,明天我们的后代仍将继续听下去。
雾彻底散了,久违的阳光终于覆盖了整个峡谷,像在一条昏暗的雨道里,点起了一盏巨大的白炽灯,将那山、那水、那崖照得辉煌起来。峡谷醒了。我忽然想起鲁迅说过的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确,世上的路有许许多多,有些是被人不知不觉走出来的.如鲁迅所说;有些则是在根本无法走的地方硬开出来的,就像这条古栈道。不论什么样的方法、路总归是人们生命意志和理想维度的体现和延伸。蜀道难,古栈道亦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这巴是路难行的极致,若有比之更甚者,便只有心路了。从古至今,行路也许就不曾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坚毅的洞察力,执着且笃行。不仅行路,我们的人生,抑或一个社会的发展大概也是如此吧。
从小三峡回来,为解疑惑,找翻阅了一些资料,找到一些关于这条古找道遗迹的记述,应为正解。现摘录于此: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平均距河面约15米,每个方孔长宽各六寸,深约一尺,孔距五尺。始建于秦汉时期,用以设竹管,将巫溪盐卤输送至巫山熬制:到唐代又加以改造,成为人行栈道。从巫溪宁厂至龙门峡,全长约一百二十公里,上游至下游逐步升高,超过了著名的剑阁栈道。大部分开凿于禽兽难以攀援的绝壁之上,是我国最长而又最险的古栈道之一。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努力摒弃奴隶制的窠臼窠臼:老套子
B.虚虚实实,莫衷一是莫衷一是:没有人认为是对的
C.我开始臆造当年古人在上行走的情景臆造:想象
D.依附于亘古的绝壁之上亘古:自古以来
17.下列对交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叙写了民间历代修建道路的传说,赞颂了古人非凡的创造力。
B.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巍峨险峻的崖壁上古栈道的气势森严。
C.作者将古栈道与古今中外的创造并举,表达了对古栈道消逝的遗憾。
D.本文融合了自然、历史和哲学元素,内涵丰富,情感深沉,引人遐思。
18.结合文章内容,解说文中画线句的内涵,并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
19.文章结尾摘录了关于古栈道遗迹的资料,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恰如这一杯好茶
从南昌出发时,还是细密的微雨,看不太清沿途景致,以致我对宁都之旅心中惘然。然而车到宁都地界,天空突然就亮堂了。远处矮山起伏,丘陵绵延,近处青石与茶树的纹理也都看得清白。
车窗外,叫梅江的河流,从北往南,贯穿全县域,时或露出它银白色的身影。万物勃发,稻田一块块的,像土地捧出的一张张餐盘,盛着大自然的美意。田里有人在劳作,卷了裤脚,偶尔直起腰。宁都一直都是“赣南粮仓",端的有赖于这天地人和。
茶树也多,皆依矮山生长,齐人腰高,墩墩的。它们组队成一座又一座茶园,绿意漫布。此地出名的茶叶有两种,一种叫小布岩茶,一种叫小布茗茶,都是提神清心的美物。南昌有家大茶庄,窗玻璃上写的就是“小布岩茶专卖”,可见声名远传。几乎所有茶叶的宣传画上都是年轻女子,面貌姣好,穿蓝花衣衫,于天朗气清时节作采摘的样子。我在宁都茶园里见到的劳作者,却多为面貌成熟,懂世故人情,因长时间劳作而体态略呈疲惫的中老年男女——我以为这也很美,甚至更美——这群劳动者代表的,正是茶之道的本质:本色、真实、娴熟。
下榻的宾馆位于并不宽的一条街上,相比簇新、巨大的豪华酒店,它的质朴、不事雕饰更得我心。夜色中出门散步,街边小店灯火可亲,几个本地男人在街角闲聊。我特意驻足倾听,捕捉宁都方言里独特的音韵与意蕴。宁都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因此宁都话属于客家方言,听上去很是复杂难懂。我却暗自欣喜于这种晦涩与难懂。方言正是一地无形的名片,只要方言不灭,乡土便长存。
第二日早起,前往小布镇参加活动。乡人将镇子拾掇得洁净,房屋多为黄色外墙,黑灰屋檐,兼有樟桂环绕,真是宜居之地。
大概有半数小城文化人来,写作的、摄影的、研究美食的,以及精通茶艺的,皆谈吐从容,热情明朗——尤其是,眼睛都很亮。或许所有从事艺术者,眼睛都应该如此明亮。眼亮,代表水土的富饶与滋润,代表人的敏感与敏锐,代表人对外部世界精华精髓竭尽全力的吸纳。
不禁想到有“文乡诗国"美誉的宁都史上的两位文化名人——魏禧和罗牧,他们也该是有这样标志性的亮亮的眼睛。
魏禧文采斐然,文风不拘法度,居于“易堂九子”之首。易堂九子,是明末清初九位宁都本地文学志士的聚合,九子为避清,于翠微峰顶建“易堂",办馆兴学,潜心著述。后世“易堂九子”亦成一大文学现象,昭示宁都曾经的文风之盛、文人风度之坚。魏禧住地便在易堂一侧,自号“勺庭",因其庭前有池塘,形状如一柄勺。魏禧虽避居,却有不少诗文反映民生疾苦,凌厉善辩,求稿者众多。《文乡宁都》一书中用好几个页码写魏禧生平,称他“身材修长,两目炯炯,英武挺拔”。
罗牧善画,清代画坛扛鼎者之一。成就大不说,更难得的是“有趣"。罗牧自号“罗饭牛”。饭牛,即喂牛。于名字里自道布衣出身,不仅是不忘原本,更见其心胸坦然。年岁愈长,我愈爱“坦然"二字。罗牧工画山水之外,又善制茶,这一道行助他从宁都“杀”到南昌,广为结交画友文友天下友——试想,谁不愿与一个画得好,茶也制得好的人挨得更近些?
山水养人。宁都这个地方出魏禧和罗牧这样的人杰是不奇怪的。宁都天赐好景,今人亦惜之重之。譬如东山坝一带,兴生态旅游,沿途有许多原木小屋,城市倦客莫不愿意在此歇息一程,一洗尘埃。夜来木屋边篝火簇簇,多少古意与诗意,就着木材香与噼噼啪啪的烧材声,萌发与复活。又譬如春日,竹笮乡钓洲岛一带满布油菜花田,黄花密密地开,简直没法下脚。人要进到花田深处,先要享受分花拨柳之趣。当明黄色的油菜花围簇着自己,旅人路途的劳顿不知抵消了多少。
在竹笮,我们围坐一处喝小布岩茶。一位诗人一胸宁都掌故,讲眼前杯中的茶,讲熟识的茶人,讲茶之渊源。他说小布岩茶产量向来不高,每年就是那么一些。2008年奥运会前夕,当地收到一个发自北京的大订单,只因茶叶没有那么多,遂辞。我听闻这一旧事,心内一震:江西产好茶的地方不在少数,宁都并未去买来冒小布岩茶之名售出,就这样辞了大订单,此举一如茶之天性,洁而纯。我素来以为小布岩茶是岩茶的一种,他却道,此茶是正宗绿茶,因产于小布岩边、岩上而得名。我一下豁然,有认了个宁都“茶师傅"的感觉。
边饮小布岩茶,边抬头四顾。远处青山层叠,茶树丛簇,近处三五人轻声细语。阳光透过头顶的树木,落在我们的脸上,隐约、明朗。不禁想到,虽然归程已近,宁都却恰如眼前的这一杯好茶,我对宁都的品评才刚开始。于是跟“茶师傅”约定,我会再来,到时你领我再到小布,到东山坝,访茶,访人,访宁都。
(取材于王晓莉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对宁都之旅心中惘然惘然:精神恍惚的样子
B.端的有赖于这天地人和端的:果然,的确
C.绿意漫布漫布:满布,遍布
D.凌厉善辩凌厉:文风雄健,有气势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中的“亮堂"“清白”等词语,点明了宁都的自然风光特点与作者的感受。
B.第四段作者赞美茶园中真实的劳作者,通过对比说明虚假的茶叶宣传画不可取。
C.作者对晦涩难懂的客家方言是认可的,这表明了作者对于乡土情结的独特认识。
D.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表达了即将离开宁都时的不舍之意和再访茶乡的愿望。
18.作者在文章第八、九段中记述了宁都史上的两位文化名人魏禧和罗牧的故事,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标题“恰如这一杯好茶"包含了哪些涵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有些路你并不清楚
不是我故弄玄虚,有些路你并不清楚。
一只蚂蚁的路,你知道吗?一只鸟、一朵花的路你也不会清楚。还有风。还有云。还有季节。还有匆匆的时光与流水。它们都是有路的,只是,我们不清楚。
说到路,记忆最深的当是故乡那些藤蔓似的土路了,每一条都叠印着我深深浅浅的足迹,牵牛的,割草的,担水的,下地的,采药的,赶集的……十九年的反反复复,磕磕绊绊,汗水滴洒,哪条路有多长,什么地方分岔,哪个段落被雨水冲出一个豁口,抑或一截横过路面的树根曾经绊了我一跤,这些,我闭上眼睛都晓得。譬如通往山上我家坟地的那条毛道,尽管一年之中我走不了几趟,但是,我的心却经常在那条路上走动。
然而,这只是村里路谱中很有限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条无形的路,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匍匐在暗处,在岁月里发着幽光。你可以感知,也可以揣度和想象,但是你却看不见它们真实的模样。
就说季节吧。在我的印象里,我的祖父在生产队的位置有点特别。他不耕地,不收割,一年四季扛着一把锃光瓦亮的铁锹,在田野上转悠。他这里瞅一眼,那里挖几锹土,看上去倒像个神秘兮兮的风水师。但是,祖父有一手“绝活”——他知道季节的路,更清楚庄稼的路。最后一场雪还没化净,祖父就把生产队长叫到跟前,说,该整玉米墒了。队长迟疑地说,会不会再来一场雪呀?祖父指着地面上一粒粒新鲜的泥土说,蚯蚓都翻浆了,节令是不会走回头路的,人不知道,可蚯蚓知道。队长不好意思地笑笑,从祖父手里取过铁锹,翻了一锹泥土,丝丝地冒着热气,里面果然藏着几条活蹦乱跳的红蚯蚓。祖父说,节令的路就在这蚯蚓头上,眼下,春天离地面也顶多一指深。说得队长连连点头。
村里的鸟,也是有路的。早些年,村里是不乏苍鹰的。鹰总是收完庄稼即来,清明一到即走。鹰究竟来自何方,又归之何处,我的确弄不清楚。但是,它们来到后,飞行的路线还是被我无意中发现了。那年我约摸六岁。这个不会错。因为那年冬天吃不饱肚子。也就是说,是肚子帮我记住的。但是,那年冬天的鹰却特别多,像是好年景赶集置办年货的人,一拨一拨的。出于对食物的渴望,那个冬天我长时间坐在门槛上,等候收工回来的母亲给我带回一些简单的吃食,也许是几个野荸荠,也许是几根胡萝卜,而更多的是失望。失望也得守望。仿佛是为了打发难挨的时光吧,我就专注地看天。当我把目光放得又高又远时,如锉如锯的饥饿感似乎能够减轻许多。
起初,我感觉那些鹰也像我一样,被饥饿折磨得乱飞一气。可是鹰飞翔也是有路数的,它们先是顺着河的东侧向北飞,然后再沿着河的西侧往南飞。难道鹰的翅膀下也有路不成?许多年后,当村里的天空已经没有一只苍鹰时,我竟明白了个中的奥秘:河的两岸都是丰腴的田地,农人收割庄稼时,丢下的一些谷穗,正好便宜了过冬的野兔、田鼠和鸟雀,它们呼朋唤友地来此觅食。河道是天然的屏障,那些小兽物是无法逾越的,鹰自然也就无需来回越河逡巡。由此看来,鹰对飞行路径的选择,也是暗会了经济学道理的。
后来,我的注意力还是转到了地上。对土地的关注使我发现了许多大地的秘密。比如,像刺猬、野兔、草狐,尽管它们十分狡猾,但还是有迹可循的。一条刺猬经常出没的路,粪渣就是最好的路标。过去,村里刺猬多,它们大多住在河畔一个叫牛鼻凹的地方。那里杂树丛生,是刺猬理想的栖息地。一到黄昏,它们便悄无声息地出来觅食,天亮之前再顺着只有它们才熟悉的路赶回去。不知什么时候,牛鼻凹的树被伐光了,再后来,那里改作农田,刺猬的路便断了。断了就断了,没有人会为刺猬着想。有一年我回到村里,在收割后的麦茬地里,发现四具被麦茬火烧焦的刺猬幼仔的尸体,真是惨不忍睹。我想,要是刺猬有自己的路可以走,它们何必非得跑到危机四伏的地方生儿育女呢?是的,我们人类需要路,是不是也该给其他弱小的物类留一条生路呢?
以前,我一直认为树的路在地下。一棵树要想往高处长,它就得拼命地把根往深处扎,在泥土与岩石中左冲右突,开辟出一条路来。然而,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树的另一半路竟然在天空。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秋后,我像恋旧的鸟,在即将消失的村里久久盘桓,手里端着个相机,想把整个村庄都装进镜头里带走。那棵伟岸的沙朴就是在此时进入我的视野的。拍树冠的时候,我的心不由得怦然一动,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棵树生命深处的隐秘世界。
那棵沙朴的树冠可以用“硕大无朋"来形容,主干高耸,侧枝纷披。因为是深秋,树叶早已落尽,这就更显出枝干的虬曲与苍劲。扭结,弯曲,多么类似我们不平坦的生命与心灵历程。你看,那一枝,它本来是向北面伸展的,可是长着长着,路被另一根更强悍的枝干挡住了,于是,它不得不折腰改道——向东发展;然而,东面的空间也已被别人率先占领,无奈之下它只得曲线图存——向南突围……在经历了几番搏斗与失败之后,那被严重扭曲的肢体在天空中留下一个大大的“Z”字。凭感觉,我猜测那根树枝要走完那段曲折的路程,起码也得上百年的时间,其间的求索与挣扎,选择与痛苦,并不亚于我们人类历史上那次举世闻名的长征。
面对着这样的一条路,我们除了仰望、震撼与感慨,是否还有那么一点自惭形秽呢?
反正我是。
(取材于许俊文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也是暗会了经济学道理的___会:符合
B.在即将消失的村里久久盘桓盘桓:徘徊
C.主干高耸,侧枝纷披___纷披:散乱张开的样子
D.我们除了仰望_________仰望:抬头向上看(树冠)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最后一句中“我们"换成“你”,可增加亲切感,更便于抒情。
B.第四段“暗处"“幽光”并用,写出这些路可感知而难以洞悉的特点。
C.第六段写饥荒时的鹰多得像好年景办年货的人,比喻新奇,意蕴丰富。
D.人与物、天上与地下、过去与现在……文章取材广泛,打破时空局限。
18.文章第三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后文有怎样的联系?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19.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无形的路"?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根据文意分条说明。(6分)
16.(3分)D17.(3分)A
18.(6分)
【答案要点】
(1)本段写了自己对故乡“有形之路”的熟悉,反衬后文对“许多条无形的路"的“并不清楚”。
(2)本段所写的记忆细腻、深刻,饱含对故土的深情,与后文描写母亲、“我像恋旧的鸟"等呼应。
(3)本段写了曾经的劳作与艰辛,与后文写到的艰难生活一致,为文末感叹“我们不平坦的生命与心灵历程”提供依据。
【评分参考】每点2分。
19.(6分)
【答案要点】
(1)季节的路。要善于发现并遵循、敬畏自然规律。
(2)鹰的路。行路轨迹是用尽量低的成本获得利益的过程。
(3)刺猬的路。人类追求自身生存发展时,也要给其他物类留活路。
(4)沙朴树枝的路。在不平坦的生命历程中,要痛苦求索,坚强突破。
【评分参考】要点一、二各2分,要点三、四各1分。仅答出“路",阐释“感悟”错误,该要点不得分。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滁州记
过小桥,泉水依旧潺潺,周围山峦依旧蔚然深秀。过一道石墙,在苏轼所书《醉翁亭记》残碑前驻足片刻,迈进圆月形小门,终于坐在醉翁亭的廊椅上。少年时代初读欧阳修《醉翁亭记》,懵懂。而今进入醉翁亭,晚年在望。我是迟缓的人,有可能因迟缓,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
眼前的醉翁亭,四角飞檐向天空跃起,如鸟翅。檐下木质构件,以红绿两色漆出喜悦的花纹。当然,这已不是近千年前僧人智仙为欧阳修所建的那座亭子。眼前这一版醉翁亭,重建于晚清,整修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理位置未变,欧阳修与友朋欢聚于此,醉观周遭山色的视角未变,他的立场也就能赓续到我的站姿里,仿佛我们可以并肩交谈。
整篇《醉翁亭记》,对亭子着墨不多,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欧阳修把此亭命名为醉翁亭,似将其视为个人象征——腾空自我,无门无锁无碍,坦荡荡,接纳周围一切风声人语。其文章,也避开对亭子的过度描绘,而着力抒写心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与水,即仁与智、刚与柔、实与虚、阳与阴、空间与时间、守常与达变——山水之间即中国,山水之乐即觉悟人间大道之欢乐。
《醉翁亭记》以另一名句收束全篇:“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语道出欧阳修的儒家情怀:以民众之乐为自我之乐的前提。范仲淹在邓州读到此句,怦然心动,写《岳阳楼记》,亦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欧阳修、范仲淹乃至历代士子,大都没有把贬谪地当作隐身贪欢的桃花源。即便诽谤加身、羞愤在怀,也要守住一角神州、一寸热肠。太守,即知州、刺史也,唐宋以降对地方长官称谓混用兼通,但各有动词隐伏其间——守,知,刺。须以尘烟里、纸墨间的双重行动,自治且治世,拒绝在靡丽空泛的形容词中逃逸。
我走到苏轼所书《醉翁亭记》的残碑前,伫立良久。残碑以玻璃保护,几个游客欢笑着与欧文苏字合影。漫漶不清的字迹,像遗容。我低头,试图认出这遗容后的青春与萧瑟。
苏轼书写《醉翁亭记》,是在欧阳修去世20年后,其时苏轼55岁,任颍州知府。好友刘季孙自汴京来求书,理由不可推辞:“滁州太守托我求书,将刻石立碑以陪伴醉翁亭,犹似子瞻兄陪伴欧阳公!"苏轼大笑,他喜欢这一理由,有趣味,有深情。全文以楷体书写,书写前苏轼戒酒焚香,然后铺展四张巨大宣纸,埋首其间,缓慢运墨。笔笔雄强,厚如山岳,力透纸背。一日一夜,方完成全篇。掷笔于砚,苏轼号啕数声,院中的刘季孙也泪流满面。那庭院,正是欧阳修终老的地方。
书写《醉翁亭记》时,写到“提携”二字,苏轼将“携"字中的“扌”,置于“乃"之上,像欧阳修的一只手把他高高提起,置于自己肩膀之上,让一颗新星出人头地。当年在汴京,欧阳修作为主考官,读到少年苏轼的答卷,喜悦不已:“老夫当避路,让其出人头地。”历代书生做着成为苏轼的梦,却未必能遇到肯避路让贤、提携后辈的欧阳修。晚年再度卷入党争,欧阳修心生倦意,数次请求外任,终以颍州知府身份避乱求生。苏轼数度来探望,欧阳修叮嘱:“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1072年,欧阳修逝于颍州,终年66岁。按宋制,须迁葬于新郑。重要官员死了,仍须厝于皇帝控制力最强的中原。但伟大者死去的、被控制的,仅仅是那一小部分骸骨。
书写恩师《醉翁亭记》的次年,苏轼作《潮州韩文公庙碑》,去追溯自我乃至一切不合时宜者不平则鸣者的精神源头。后来苏轼又陷入元祐党争风波,远贬惠州儋州,1101年逝于北归途中的常州,与欧阳修寿长几乎相同,尸骨也被迢迢运送至中原埋葬。
中国山水间有无数亭子,著名者有杭州湖心亭、长沙爱晚亭、北京陶然亭等。山水画中自然也有亭子,亭中用淡墨点缀一两粒人影,山水之寂寥立刻消散。西方风景画油彩中的那些花园宫殿,边界明晰,人与人的关系也就疏阔几分。看油画,要站得很远很远,才能把握局面。看山水画,要站得很近很近,感觉可以走进去,坐进那亭子里。
亭,这一建筑形制的出现,是远古智慧者献给大地的一首抒情诗。山僧智仙创造了醉翁亭这一作品,像是把一首诗献给欧阳修。“在作品中,起作用的是真理的发生。”海德格尔这句话,欧阳修没有听过,苏轼也没有听过,但各自用《醉翁亭记》和《喜雨亭记》,揭示了真理在两个亭子中的发生。一个人敞开自我,空阔如亭,就是仁人义士。可以让他者入乎其间,躲雨避雪、歇息片刻,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脚力。古人对山水与自我之间关系的认识,或者说“道",就保存于建筑、诗文、音乐、服饰乃至茶酒饮食等诗意化的作品中,传之后世。没有这些遗风遗韵,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
醉翁亭屡屡倾颓于时间的压力,坍圮于改朝换代的战火,“废址荒凉春雨里,断碑剥落秋风前”。后人不断重建,像一次又一次默诵、重写伟大的诗篇。我在醉翁亭周围徜徉,看后世陆续构建的其他亭台楼阁簇绕着醉翁亭,像滁州父老追从醉翁,前呼后拥。一阵风——自北宋而来的风,吹乱我的头发和亭子周围的草木杂花。我没喝酒,然沉醉复清醒。
滁州城灯火初起,屡屡有“打造千亭之城"之类的标语映入眼帘,显得拘泥、着相。滁州本身就是一座宏阔无边的古亭,是醉翁亭。欧阳修记醉翁亭,即记滁州,记北宋中国,记代代士子贯通无碍的道与志。
回首一望,平芜尽处是春山【1】,酷似我书桌边缘那瓷质、淡绿色的笔架。
(取材于汗漫的同名作品)
注释:【1】平芜尽处是春山:出自欧阳修词作《踏莎行》。平芜,平坦延伸的草地。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漫漶不清的字迹漫漶:模糊不可辨别
B.山水之寂寥立刻消散寂寥:寂静,空廓
C.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穷困潦倒:生活贫困
D.显得拘泥、着相拘泥:刻意,不自然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描写眼前所见醉翁亭的外观,意在突出此亭与欧阳修笔下之亭的差异。
B.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感慨受欧阳修启发而生,也源自他同样的士子情怀。
C.游客与欧文苏字欢笑合影,和作者辨认残碑字迹的肃穆神态形成鲜明对比。
D.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对比,显现出东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
18.文章结尾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19.文章开头写到“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从全文看,作者加深了对“名篇”“文人"“山水”的哪些“认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16.C(3分)17.A(3分)
18.【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作者引欧词,将回望所见“春山”喻为笔架,二者在形态色泽上有相似之处(1分),暗合全文以山水以亭喻人喻文化精神这一主线,以含蓄而有画面感的描述暗示主旨(2分)。将“春山"比喻为自己案头的笔架,包含着作者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期许,含蓄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追怀和自觉传承儒家文化精神的意愿(2分)。这样收束全文,意韵悠长,引人回味(1分)。
19.【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①《醉翁亭记》抒写的作者理想与人格:自治且治世——开阔坦荡,无私包容,济世利民。②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代代士子贯通无碍的道与志:心怀天下、坚守自我,提携后辈、托举传承,积极济世的儒家情怀。③寄托于自然山水之间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精神:仁智、刚柔、守常与达变等辩证统一的智慧,物我相融的审美理念。(每点2分,共6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船闸与古镇
京杭大运河流到江淮一带,河道宽阔,水量丰沛,气势浩大。此刻,站在一座横跨运河的大桥上,映入我眼中的运河扬州江都段,就是这样一幅景象。桥下河道的中间,停着不少货船,相互间隔有几十米,前后相续,一直排列到视野尽头。目光掠过船队向左边望去,便是自大桥延伸出去的道路。它的左边,是一个辽阔的湖泊。河湖相连,浩渺无际,正是这一带突出的水文景观。
这里就是邵伯船闸一千里运河线上最大的船闸。邵伯船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谢安镇守广陵,在步邱,也就是今天的邵伯屯兵。步邱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农田常受干旱,东部农田又易受涝。为了克服水患,谢安率民众在河水中筑起一道埭,也就是堤坝,并设立拖船过埭的设施。埭,还只能说是船闸的前身。据《太平寰宇记》载,唐代“邵伯埭有斗门”,这是闸门的开始。到了宋代,邵伯船闸又从单斗门发展为二斗门,也就是有两个梯级的双闸室船闸。
自此以后,历史又走过了千百年。1958年,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需要,新中国建造了一座新式船闸,就是今天的一号船闸,年通过货运量2000万吨。1984年年底,二号船闸动工,4年后建成通航。闸室宽度大幅度增加,可容纳千吨级船只通过。2014年,规模更为宏伟的三号船闸建成投入运营,运营通过的货运量是1.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达到7300万吨。大运河作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号船闸、二号船闸、三号船闸....三座大型船闸连为一体,横卧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上,气势夺人。我脚下的大桥横跨于三座船闸之上,从这头走到那头,并没有很长距离,但在行走中,我分明感到了时光的漫长浩瀚。
从桥上下来,前行不远,就到了邵伯镇。古镇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经过历代发展,逐渐成为千里运河线上重要的港埠。如今老河道已经废弃了,水面平静凝滞,在纷乱地漂浮着的落叶间,依稀有小鱼唼喋的声音。古镇原貌保持得较为完好,屋脊连绵,屋宇坚实,院落宽敞,一色的白墙黛瓦,让人仍能想象当年的气派。几条主街纵横交错,铺着方正齐整的大块青砖,此外便是狭长逼仄的小巷。小巷地面用坚固的条石砌成,因年代久远,被无数的人脚、马蹄和车轮踩过碾过,遍布残损和凹痕。街巷之间,鲜有人影。与很多别的地方一样,青壮年很多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妇孺老幼,多半也搬去古镇旁新区的楼房里了。在深秋的阳光下,小镇静谧寂寞,仿佛沉浸在一个古老的梦境之中。
当年可不是这样。作为南北舟车孔道,贸易重镇,这里白天航运繁忙,桅樯林立,入夜灯火通明,笙歌不绝。商贸发达,交通便利,也带来了古镇文化的昌盛。“举人满街跑,秀才多如毛”,这是当地形容人才辈出的谚语。距离御码头不远,有一座斗野亭,始建于宋代熙宁二年,与滁州醉翁亭、苏州沧浪亭等并称为宋代五大名亭。亭子位于高丘之上,可远眺运河的波光帆影,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七位宋代著名诗人,曾经和诗吟咏此地风光,传为佳话。
光阴如流水,将往昔的旖旎裏挟而去。很长时间里,扬州的繁华冠绝天下,这与当年运河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随着铁路公路兴起,水运优势不再,扬州也失去了令八方艳羡的地位。邵伯古镇的式微,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曾经的弦歌阵阵,忽然间变为静默无声,难免让人怅惘感慨。不过进一步想下去,就会释然了。时光在剥夺的同时,也有所增益。岁月层层叠叠的堆积,赋予了古镇一种独特的况味,仿佛一个人经历沧桑后变得深沉。这种魅力,藏匿于那些古旧的街巷间,那些历史和传说中,那些依然被传唱着的地方戏曲中,不动声色地播撒开来。
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是对这种魅力的印证。在列入申报项目的遗产区域中,就包括了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邵伯码头和邵伯古堤。这无疑是一次荣誉的加冕礼。仿佛一位梨园名角,告别舞台已经多年,因为某个机缘重新登场,依然唱腔甜润,步态袅娜,赢得齐声喝彩,唤醒了人们脑海深处的记忆。大运河令世人瞩目,也是源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可以转化为今天生活的养料,滋养人们的灵魂。像这条流淌了多少个世纪的河流一样,这种诗性的灌溉也会穿越时光,传递给后世一代代的人们。眼前的这座运河古镇,就是这种魅力的一个来源,一个组成部分。
只是,对于一名行色匆匆的游人来说,想在有限时间内充分感受和认识它,实在有些困难。如果运河文化是一册大书,那么,这次走访中获得的印象,一些场景和画面,不妨看作一张张书签。就像被一阵乌声牵引走入一片丛林,这些书签,也应该能够把人引到书中最精彩的篇页。
(取材于彭程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感到了时光的漫长浩瀚浩瀚:辽远无际
B.作为南北舟车孔道孔道:桥洞巷道
C.将往昔的旖旎裏挟而去旖旎:美好景象
D.邵伯古镇的式微式微:由盛转衰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交代谢安建埭的历史,将邵伯船闸发展的起源追溯到千余年前。
B.第三段运用大量的数字,写出了邵伯船闸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C.第五段描写古镇静谧寂寞的景象,旨在批评当地人不重视古镇的文化。
D.第八段以梨园名角为喻,写出大运河成功申遗对邵伯文化传播的意义。
18.作者通过写船闸和古镇,表达了对大运河文化的哪些思考和感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
16.(3分)B17.(3分)C
18.(6分)
参考答案:
①文章首先写了眼前所见的运河线上最大的船闸——邵伯船闸的景况,回顾了船闸初建和发展进步
的历史,感叹千年以来大运河在生产生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接着写了运河线上重要的港埠——邵伯古镇的风貌,回顾了古镇随大运河发展变化而繁荣衰落的
历程,抒发了对大运河文化变迁的感慨。
③作者选取了大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邵伯船闸和古镇作为文章主要写作对象,表达了对大运河
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赞叹。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
答案要点:
内涵:①“一阵鸟声"“这些书签”喻指作者作为游人走访邵伯船闸和古镇的所见和所思。
②“一片丛林"“书中最精彩的篇页”喻指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这组比喻表明文中所展现的只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精彩丰富的部分值得去领略,
表达了作者对运河文化由衷的赞美和热爱。
效果:这句话喻中有喻,以喻释喻,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韵味无穷。
[评分参考]内涵4分,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洗耳倾听
①一个寒冷的冬夜,周遭寂然,我推开书房门,忽地听到里面有声响。当我看到书架上那闪着寒光的箭镞,顿时明白声响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了。这个箭镞是一位朋友徒步丝绸之路偶然在乱石堆中拾到的,据他考证是汉时物,就赠送与我。我想起了《水浒传》里孙二娘赠戒刀给武行者时所说的“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地响",箭镞与此如出一辙。金镝飞鸣是它的生命本能,即使羽铩杆折,它仍然是那么不甘寂寥。我拈起箭镞看了又看,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②我到过一个高山牧场,这里的声响与城市迥异。几天下来,我的耳力得到良好的引导,原先感到深夜静谧无声,后来漫步绿树丛中的小道,才悟出这个世界也充满律动,一种全然山野风度的律动。没有喧哗和骚动,没有尘烟和异味,心绪自然淡若清溪。我听到环绕于牧场许许多多可以意味却难以摹拟的响声,它们或远或近或疏或密传来;有的声响是十分渺远的,好像是松针落地、水草抽芽,又好像夜鸟呢喃、夏虫振翅。据常在山中修行的人说,到一定境界,尘埃落在针尖上也隐约可闻。
③千百年来,无数的声音在大自然茫茫的空旷中横纵流走。声之高下,都飘散在历史的苍茫里。有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语言,再微弱如尘的生命也如此。那些有灵性,或者汲满天地日月精华的生命——商彝周鼎、秦城汉池、唐书宋画,语言总是飞扬于大千世界。尽管岁月迁徙朝代更迭,或长埋于地底,或损毁于风霜,它们的生命信息总是会通过种种渠道升浮上来。在岑寂的西北,在广袤的中原,在许多曾经成为古都而今王气黯然的土地上,总是萦绕着与现代都市不同的气息、味道和韵致。到这些地方的人们倘真有好古怀旧之念,都会有相应的情绪萌发,声气相投,屏息感染沧桑的滞重。
④在大学时我读欧阳永叔的《秋声赋》,只是赞叹它的文采大气,能够藉秋声写出战场风云。后来,我是钦佩他倾听至微的耳力,听出了层次,听出了韵味,并摹拟得如此逼肖。能够伸入季节蜕变的交接处,敏感地捕捉那微妙的时令特征,肯定要汰洗其他芜杂之音的进入。这一点,声色犬马盈耳的周邦彦、柳永、温庭筠肯定无法企及。
⑤从农村来城市上大学的时候,我这习惯了倾听自然之声的双耳促使我在荒郊租了一间危房,除了读书,我仍然像当农民那般敏感地爱风声雨声啁啾声。有好几回我在山路上徘徊,在原野上散心,清晰地听到有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转瞬即逝。四处环顾不见一人,驻足沉吟,很快我就圆解为周围草木摇曳、泥土开合、水汽升沉、岩缝伸缩时的话语。出声是每一种生命吐纳的本能,未必就是真正呼唤我,肯定有另一种含意。
⑥最近的一次和自然交流是在大海边上,我的耳力得到了畅快的拥有,海涛对礁石的冲击,海风一阵紧似一阵地拂耳,巨伞般的木麻黄“沙沙”地絮语,沙滩随潮涨落的吞吐,听了美不胜收。我们就在海边帐篷里住了下来,任如雷般潮声漫耳。可是没过多久,这些纯自然音律明摆着妨碍我睡眠的伸长。声响原始单调,同时也太朴实了。也许千百年前的人理所当然地视此为安眠曲而安然入梦,轮到我聆听却只有默默地退缩了。我忧悲的内心自知亏欠的症结,与自然结缘的纽带,随着我的都市气加重,已经裂痕弥深了。
⑦话说回来,都市气归都市气,我依然品味着小时破旧老家的荒寒之境。这个时候任何一点声息都难以逃逸,也滋养了听觉的伸长。这就早早种下了我喜欢荒野之声的种子,使偏好的态度落实在古今美文的取舍上,凡荒率、清幽、空灵者,则爱不释手摩挲不已;镂金错彩雕缋满眼者,则如大鱼大肉,唯恐坏了胃口而束之高阁。到了这种地步,除了山野行行重行行外,就是在古人书画中倾听笔墨的淡然,和视觉上的凄冷配合后,达到默契而心弦揪动。像荆浩、董源、关仝、范宽、李成、八大的笔墨都是我深爱,那幽深的崖谷、黝黑的山林、萧瑟的旷野、渺茫的天穹、兀立的孤雁,都可以在静夜中听出如清代画僧担当所说的“空谷音"。只是,我清楚地知道,这种逃避市声的做法是很无奈和狭隘的。
⑧都市交响昭示了一种现实,我的肉身已无法脱离这种现实,我的念想却祈盼四处飘游。我意识到听觉还在四处受敌,就像一只很美好的皮囊,却塞满了太多的芜杂。我应该像古贤人那样,学会用山涧清流好好地洗濯双耳,濯去常年因市声摩擦、刺激而日益厚实的老茧,然后侧耳倾听——那已经远去了的感召。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才悟出这个世界也充满律动律动:有节奏的声响
B.在岑寂的西北岑寂:寂静,冷清
C.肯定要汰洗其他芜杂之音的进入芜杂:荒芜,荒凉
D.爱不释手摩挲不已摩挲:用手抚摩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深深的失落”,含有对人们往往难以察觉此类奇妙声响的遗憾。
B.高山牧场的声响与城市迥异,作者甚至可以听到尘埃落在针尖上的声音。
C.作者认为历史遗迹都有自己的生命信息,好古怀旧的人易与之声气相投。
D.本文行文看似随意,但都围绕“倾听"展开,使文章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18.作者在文章第四段中叙写了自己读欧阳修《秋声赋》的感受,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9.文章结尾说“洗濯双耳,侧耳倾听——那已经远去了的感召”。结合全文概括“远去了的感召"包含了哪几层涵义。(6分)
16.C17.B
18.(6分)答题示例:
①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表现出他倾听至微的耳力,能够听出秋声的层次与韵味。(1分)承接上文对各种自然声音之美的描述。(1分)表达了对欧阳修的钦佩之情。(1分)
②与下文中以“我”为代表的都市人形成对比(或者引起下文对于耳力被都市气逐步消磨的思考)。(1分)表达了对当代人远离自然,内心芜杂的忧思(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出口企业出口货物报关单据与凭证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餐饮项目合伙经营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智能化工厂租赁合同涉及土地使用权及配套设施4篇
- 二零二四年临时工劳动保障与劳动法实施合同3篇
- 专属2024版企业人力外包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铝合金门窗生产与安装一体化工程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级“师带徒”人才孵化项目合同3篇
- 专业劳务派遣协议样本2024版B版
- 街道党工委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商务办公空间租赁安全合同文本4篇
- 老年人视觉障碍护理
-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课件
- 《请柬及邀请函》课件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青海原子城的课程设计
- 常州大学《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 英语雅思8000词汇表
- 小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8篇)
- JT-T-1059.1-2016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