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安长青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PAGE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版本号:BAWSC-YJYA-1901实施日期:二零一九年一月建设单位:黑龙江北安经济管理委员会编制时间:2019年1月10日批准页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它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企业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强化事件管理责任,明确事件处理中各级人员的职责,最大限度的控制事件的扩大和蔓延,减少员工的生命和公司财产的损失,预防、控制、减轻本厂区的环境风险,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修订了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突发事件环境应急预案是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版(版本号:BAWSC-YJYA-1901)。公司各部门、车间必须组织员工认真做好学习、演练工作,依照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的规定,每年至少组织演练一次,使各项应急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有效遏制重大事件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预案于2019年1月6日经专家组审查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批准:北安长青污水处理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一、应急预案编制过程1、本项目在接到环保局关于编制上报环境风险源企业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后,项目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提供一切必要支持;2、对本项目进行全面实地调查取证,收集相关资料,确定环境风险源点,并对风险源进行了分析、评估,确定预案危险目标,并集中进行编写;3、针对本项目事故类型,制定了现场处置预案。二、重点内容说明1.在编制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中,重点围绕项目污水超标排放的突发事件进行重点编写,在编制过程中,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在本项目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人员层次结构,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建立了应急体系。3.根据环境风险目标,制定相关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细化各种应急情况下应急处置措施。三、企业内部征求意见情况及评审情况在编制的过程中,编制小组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本项目上下干部、群众的意见,搜集整理各部门、关键工艺、危险源等相关数据,采纳了大量的基层群众意见,使在编制过程中更加准确,更有说服力,并对所编写的环境应急预案对员工进行了反复的说明、宣传。经内部评审组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基本符合预案编制的要求,同意上报。四、专家评审情况2019年1月6日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请应急预案专家库中专家(张博文、石瑾斌、王明轩)对《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函审,专家对预案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并形成了专家意见。评审意见认为:该预案编制目的明确,基本要素完整,风险目标选择准确,应急组织健全,责任明确,应急预案的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总体可行,同意通过本次评审,经修改后可向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申请备案。根据专家意见,作出了相应的修改完善,于2019年1月10日修改完成,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备案。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2019年1月10日
目录19695_WPSOffice_Level11总则 11383_WPSOffice_Level21.1编制目的 11928_WPSOffice_Level21.2编制依据 113180_WPSOffice_Level21.3事件分级 414795_WPSOffice_Level21.4适用范围 725801_WPSOffice_Level21.5工作原则 721693_WPSOffice_Level21.6应急预案体系 821238_WPSOffice_Level12企业概况 1017720_WPSOffice_Level22.1企业基本情况 1012517_WPSOffice_Level22.2周边环境敏感点 221057_WPSOffice_Level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34462_WPSOffice_Level23.1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34698_WPSOffice_Level23.2指挥机构组成 2415123_WPSOffice_Level14环境风险分析 283231_WPSOffice_Level24.1环境风险评价 282631_WPSOffice_Level24.2最大可信事故与后果分析 2831257_WPSOffice_Level15预防与预警机制 3028976_WPSOffice_Level25.1环境风险源防范措施 3030067_WPSOffice_Level25.2预警分级 3313443_WPSOffice_Level16应急处置 3714967_WPSOffice_Level26.1应急预案启动 3711045_WPSOffice_Level26.2信息报告与通报情况 3811694_WPSOffice_Level26.3分级响应 405647_WPSOffice_Level26.4指挥与协调 4214441_WPSOffice_Level26.5应急措施 4216632_WPSOffice_Level26.6应急监测 5219199_WPSOffice_Level26.7信息发布 5416121_WPSOffice_Level26.8应急终止 5423660_WPSOffice_Level17后期处置 5622879_WPSOffice_Level27.1善后处置 5624148_WPSOffice_Level27.2警戒与治安 5610490_WPSOffice_Level27.3次生灾害防范 575545_WPSOffice_Level27.4调查与评估 577719_WPSOffice_Level27.5生产秩序恢复重建 585536_WPSOffice_Level18保障措施 6010277_WPSOffice_Level28.1人力资源保障 6010152_WPSOffice_Level28.2资金保障 6032153_WPSOffice_Level28.3物资保障 617365_WPSOffice_Level28.4医疗卫生保障 6220745_WPSOffice_Level28.5交通运输保障 6228916_WPSOffice_Level28.6治安维护 626399_WPSOffice_Level28.7通信保障 624011_WPSOffice_Level28.8科技支撑 633248_WPSOffice_Level19监督与管理 6410803_WPSOffice_Level29.1应急预案演练 6411492_WPSOffice_Level29.2宣教培训 652128_WPSOffice_Level29.3责任与奖惩 6611269_WPSOffice_Level110应急术语 6815788_WPSOffice_Level210.1名词术语 6830286_WPSOffice_Level210.2制定与解释 686098_WPSOffice_Level210.3修订情况 6821625_WPSOffice_Level210.4应急预案实施 691-1总则1.1编制目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全面提高应对各类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规范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规范事发后的应对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保证职工身心健康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事件应对能力,避免或减轻事件影响,最大限度降低因火灾、爆炸、泄漏或其他意外突发环境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或者因为存放、操作过程措施不当等引起的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避免进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衔接,加强企业与政府应对工作衔接,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与北安市政府,北安市环保局,及时联系,并及时与相邻企业相互协作。并制定本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7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7]第70号,2018年1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第58号,1996年4月1日,2016年11月7日修改);(1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5年修订);(1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1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14)《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5年1月9日印发);(15)《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2017年第44号);(1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委[2013]第21号令);(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22)《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23)《剧毒化学品名录》(2015版);(2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25)《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2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7)《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2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3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3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3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34)《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36)《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2009);(37)《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190-2013);(38)《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310-2010);(39)《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4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41)《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7);(42)《关于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黑市环审[2016]19号,黑河市环境保护局,2016.8.8);(43)其他技术资料。1.3事件分级1.3.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附件Ⅰ中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做出分级,具体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具体见表1.3-1。表1.3-1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情况表1.3.2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1.3.2.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凡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并可能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突发事件,启动特别重大环境事件一级预警:(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的;(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的;(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污染的;(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Ⅰ类、Ⅱ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1.3.2.2重大环境事件(Ⅱ)凡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并可能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突发事件,启动重大环境事件二级预警:(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的;(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1.3.2.3较大环境事件(Ⅲ)凡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并可能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突发事件,启动较大环境事件三级预警:(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市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的;(3)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1.3.2.4一般环境事件(Ⅳ)凡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并可能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突发事件,启动一般环境事件四级预警:(1)发生3人以下死亡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1.3.3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四级,一般事故:发现污水轻微跑冒滴漏;废气处理措施出现故障,污水短时间内超标排放(半小时内可控制住)。三级,较大事故:发生可控制的异常事件或者容易控制的突发事件,事件的有害影响局限在生产车间或原料罐(库)区等重点岗位局部范围之内,并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罐区等重点岗位局部区域内,例如小范围有毒物质泄漏、废水、废气治理措施效率下降等事件时,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堵漏、抢险抢修等应急行动。二级,重大事故:发生大面积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件,事件的有害影响超出各化学品罐区或储存区、仓库、生产车间等车间或部门范围,但局限在公司的厂区之内并且可被遏制和控制在公司区域内,或者影响超出三级应急救援力量的处置能力,需要分厂全体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处置。一级,特大事故:厂内发生特大火灾或者连续爆炸,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污染物质扩散,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气体和大气污染物质迅速扩散,影响到整个厂区外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水量骤增或水质主要指标连续超标10%以上,生化池会受到冲击,反应失效,污水厂将不能生产,需要公司、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处置。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区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报告、处置、应急监测和应急终止等工作。1.5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公司员工的根本利益、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实施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全区环境安全。(2)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落实“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非常态相结合”的要求,强化、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环境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与整改等工作,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增强应急能力,力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3)坚持属地为主,先期处置。在应急指挥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形成分类指挥、综合协调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体系。各个小队组长要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减轻后果,同时报告区环保局和区人民政府。(4)坚持资源整合,综合协作。加强各个之间协同与合作,整合现有环境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环境监测网络,充分利用本区应急资源,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和保障工作。1.6应急预案体系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各个预案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包括泄漏、火灾、爆炸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和污水、废气治理措施失效等情景以及化学品泄漏事件现场应急措施、地表水环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大气环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本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如下:
图1-1本项目应急预案体系图
2企业概况2.1企业基本情况2.1.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黑河(北安)健康产业园位于北安市东郊长青村,总占地面积17.96平方公里,东起前嫩高速、迎宾路,西至东环路、庆华中路,北起平安东街,南至南环街,规划总用地面积12.23平方公里,其余5.73平方公里作为园区发展预留地。园区功能定位为重点围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发展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粮食精深加工产品、蔬菜加工产品、奶、畜产加工产品、功能保健产品、山野果、酒饮料产品等,同步发展绿色健康食品产业之外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包括包装业、食品工程机械、设备工具、食品检测仪器、仪表、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等。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排放的污水量日益增加,在黑河(北安)健康产业园区南侧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规划区内污水排入新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其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浓度的要求。本项目投资6416.39万元。污水处理量近期1.0万m3/d,规划远期3.0万m3/d,总占地50451m2,其中近期工程占地21172m2,预留远期用地29279m2。2016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了《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书的编制。2016年8月8日,黑河市环境保护局以黑市环审[2016]19号文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017年9月开始建设,2018年2月开始运行。2018年7月,开始组织环保验收。2.1.2主要产品及原辅材料本污水厂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药剂为PAC、PAM,具体情况见表2.1-1。表2.1-1主要药剂消耗情况表本污水厂的化学药剂中有多项危险化学品,存在着腐蚀、中毒、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在储存、使用及运输过程中,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操作不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危害,造成环境事件。根据目前本污水厂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现状,分析如下:PAM无毒性,易燃,但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有害燃烧产物。PAC无毒性,但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需用大量水清洗。药剂库房位于厂区西南角。化验室废液是检测污水指标产生的综合废液其性质为有毒、易腐蚀所以设立了单独的化验室,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产生的实验室废液由具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置。2.1.3生产工艺及生产规模日处理污水为1万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根据污水进水水质及处理后污水出路,本项目污水处理整体流程如下:原水→预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排放。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去除污水中大的悬浮物、漂浮物和沙砾,之后采用生物强化工艺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提高后续好氧处理工艺去除效率,之后进入二级处理工艺去除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对污水中存在的氮、磷具有较高的去除率,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SS及TP,达标后排放至乌裕尔河。工艺流程图见图2.1-2。图2.1-2工艺流程图2.1.4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1-3。表2.1-3主要生产设备2.1.5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世间。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自建厂以来,未发生过安全、环境事故。目前国内同类行业突发环境事件主要为大气污染、厂区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中毒事件及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废水超标排放可能有造成的环境事件。
2.1.6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工程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中的内容。废水本项目监测点出水的pH在6.81~7.12之间,化学需氧量在35~45之间,氨氮在1.08~2.15之间,总氮在8.18~12.8之间,总磷在0.25~0.43之间,五日生化需氧量在8.8~9.8之间。(详见表2.1-4)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要求。废气本项目下风向监测点的氨的监测值为0.039~0.152之间,硫化氢的监测值为未检出(详见表2.1-5),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噪声本项目厂界监测点昼间监测值在dB(A)55.2~61.7之间、夜间监测值在dB(A)39.8~43.1之间(详见表2.1-6),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固废本项目对脱水间污泥中的重金属做总量监测,结果显示各类重金属总量含量均较低。按照最不利情况,即100%重金属可浸出换算,最大浸可能出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的毒性浸出液浓度标准限值(详见2.1-7),因此本项目对脱水间污泥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表2.1-4废水监测结果7.017.126.896.817.106.916.972222422364542413536392.151.541.621.511.751.081.619.2412.28.188.2112.814.910.90.410.420.430.410.250.390.390.3450.3080.2140.2530.4210.2580.3001.0×10-5L1.0×10-5L1.0×10-5L1.0×10-5L1.0×10-5L1.0×10-5L1.0×10-5L2.0×10-5L2.0×10-5L2.0×10-5L2.0×10-5L2.0×10-5L2.0×10-5L2.0×10-5L8889998.59.29.89.39.58.89.19.32.1×10220L20L20L2.0×10220L-4×10-5L4×10-5L4×10-5L4×10-5L4×10-5L4×10-5L4×10-5L0.010L0.010L0.010L0.010L0.010L0.010L0.010L1×10-3L1×10-3L1×10-3L1×10-3L1×10-3L1×10-3L1×10-3L3×10-4L3×10-4L3×10-4L3×10-4L3×10-4L3×10-4L3×10-4L3×10-2L3×10-2L3×10-2L3×10-2L3×10-2L3×10-2L3×10-2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0.04L
表2.1-5废气监测结果表2.1-6噪声监测结果表2.1-7固废监测结果
2.2周边环境敏感点污水厂突发环境事故时可造成周边大气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环境;污水超标排放可能造成附近农田土壤受到污染。企业周边大气及土壤环境风险受体见表2.2-1所示。表2.2-1企业周边大气及土壤环境风险受体表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为能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并能做到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实现控制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内部已成立了应急救援小分队,包括:应急救援小组、物资保障和运输队、疏散隔离和安全保卫队、医疗救护及善后处理队。总指挥:张明副总指挥:韩俊亮应急救援小组:邢海龙、孙贵臣、李洪军物资保障和运输队:董宇、陈世英、李洪军疏散隔离和安全保卫队:韩俊亮、孙贵军、于永贵、吕艳波医疗救护及善后处理队:闫立峰、王东生、孙贵臣、王安总指挥职责:(1)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2)配置应急救援的人力资源、资金和应急物资;(3)向政府各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及处置情况;(4)配合、协助政府部门做好事故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2)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3)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4)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5)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应急救援小组人员职责:执行领导小组的命令、决定,并根据其精神,结合事故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应急预案认真协调实施事故发生环节的救援抢险工作,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力求将损失降低至最低。并负责应急响应结束后,配合信息联络员对事故的现场调查、组织事故分析和事故的上报。物资保障和运输队职责:负责实施应急设备和所需物资的供应配发,保障现场抢险和抢险物资的供给和运输用车。随叫随到,不能有误。疏散隔离和安全保卫队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为灾扑救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在险情发生时,安全疏散人员,同时隔离现场,设置危险警示标志,道路交通管制和增援力量的引导,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出入。医疗救护及善后处理队职责: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并联络伤者家属;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抢险人员人身安全;应急处置机构图见图3.1-1。3.2指挥机构组成3.2.1指挥机构组成根据应急组织机构图,公司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联系方式如表3.2-1。3.2.2外部救援机构外部救援机构均为政府职能部门或服务型机构,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通过信息传递需要实施外部救援时,相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快速响应”的原则,有责任和义务对本公司进行应急救援。外部救援机构名单见表3.2-2。
图3.1-1应急处理机构图表3.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联系方式小组姓名联系电话应急指挥组张俊资保障和运输组董世洪散隔离和安全保卫组韩俊贵疗救护及善后处理组孙贵立东3.2-2外部救援机构联系方式职务姓名联系方式黑河市环境保护局安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刘光龙江北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王东安市监察大队队长周警-119急救-1203.2.3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现有应急资源是指第一时间可以使用的企业内部应急物资、应急装备以及企业外部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公司应急物资与装备详见表3.2-3。表3.2-3急救援装备物资清单分类名称数量备注安全防护物资视频探头若干置于厂区各处口罩若干库房应急照明灯6办公楼、配电间橡胶耐酸手套若干化验室、库房消防栓4A2O池四角现场抢险物资及设备防毒面具6库房呼吸器6库房防火服7库房工作服50库房灭火器若干置于厂区各处雨衣2库房警示牌若干置于厂区各处对讲机6办公室检测仪器与药品COD监测药品及仪器2进出水在线间NH3-N监测药品及仪器2进出水在线间总磷监测药品及仪器2进出水在线间危险气体检测仪1办公楼3.2.4外部应急物资现企业未与周边企业签订应急预案互助协议。
4环境风险分析4.1环境风险评价4.1.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停水、停电、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严重不达标的污染事故;(2)暴雨、洪灾、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对设备设施、构筑物破坏导致污水超标排放环境危险;(3)原辅材料、产品的储存、使用以及运输环节产生的环境危险;(4)污水进水质超标,并持续发生进水超标事件时,可能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严重不达标的污染事故。4.1.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辨识厂内污水处理站在混凝过程中所使用的PAM和PAC存在一定风险,以上两种物质均未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名录,具体情况见表4.1-1。表4.1-1公司使用的化学品情况项目名称储存形式最大储存量危险源辨识化学药剂PAC药剂库房5t未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名录PAM药剂库房1t未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名录4.2最大可信事故与后果分析4.2.1最大可信事故案例分析根据统计,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环境和事故原因分析见表4.2-1。4.2.2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分析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的隐患事故见表4.2-4:
表4.2-1事故类型表事故原因爆炸中毒与窒息火灾灼烫其他比例(%)4734586表4.2-2事故发生环节分析事故发生环节生产使用比例(%)4734表4.2-3不同事故原因导致事故起数所占比例事故原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事故起数所占比例(%)168875事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劳动组织不合理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技术或设计有缺陷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其他事故起数所占比例(%)3514538表4.2-4环境风险隐患表序号突发环境事件类型事件引发或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最坏情景1火灾、爆炸、泄漏事故引发厂外环境污染一旦厂区的化学品罐区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事故,可能会引发物料泄漏,随之会伴生一定量的消防废水,化学品及消防废水可能会对厂外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污水管网系统由于管网堵塞、破裂和接头处的破损,造成大量污水外溢,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3非正常工况排水不畅时易引起污水漫溢4污水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活性污泥变质,发生污泥膨胀或污泥解体等异常情况,使污泥流失,处理效果降低5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由于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污水管道、处理构筑物损坏,污水溢流厂区及附近地区和水域,造成严重的局部污染6停电、断水、停气等污水处理厂由于停电、设备损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停工检修等造成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事故污染7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通讯不畅将会延误或者失去最佳事故救援时间。运输故障时厂内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的泄漏事故8其他可能的情景无
5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应当向上级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5.1环境风险源防范措施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厂区现有危险源主要有PAM及PAC药剂泄露、恶臭治理措施和污水处理措施故障超标排放等。本项目主要采取巡检和检测方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和监控。5.1.1厂区内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1)储存药剂的厂房应有专人负责,定时巡视检查,一旦发生泄漏事件,可立即发现,进行抢修。所有操作人员均应培训上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减少人为事件发生。(2)废气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NH3、H2S。设置高能光量子除臭设备对废气进行治理。配有口罩等应急装备。项目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设有每天巡检制度,每天进行巡检,并定期进行安全环保检查,发现问题即专人负贵进行整改,有效控制超标废气排放。(3)污水厂进出口设有在线仪表,出水数据及时传输到环保局,并且中控室有专人进行把关,一旦水质超标会立即发现。(4)厂区内设消防通道,室外设消火栓和消防水箱,配置了足够的灭火器材,另外企业还配备防护服、防毒面具、手套等防护用品。(5)本项目定期委托哈尔滨华誉检测有限公司对现有工程废气、厂界噪声、出水口进行例行监测。发生事故时,即时委托哈尔滨华誉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监测工作。5.1.2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措施(1)定期进行生产检修,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有必要时进行更换,保证设备满足负荷要求、安全生产。(2)厂区内设消防通道,室外设消火栓和消防水箱,应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配备适用的防毒面罩和防护用品。(3)存储药剂的库房设置有效的消防器材,配备适用的防毒面罩和防护用品。(4)存储药剂的库房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库房和场所设专人管理。(5)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进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可上岗作业。(6)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车间、储存库,应设计可靠的监测仪器、仪表,并设计必要的自动报警和自动联锁系统。(7)设明显警示标志,并建立严格的值班保卫制度,防止人为蓄意破坏。(8)制定应急操作规程,详细说明发生事故时应采取的抢险操作步骤规定抢修进度,限制事故影响。对重要的仪器设备应有完善的检查和维护记录对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和应急演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高识别异常状态的事故处置能力。5.1.3环境风险管理制度(1)项目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建成;(2)项目按要求组建应急组织机构,其中指挥组由总指挥及副总指挥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小组、疏散隔离和现场处置队、物资保障队、医疗救护队,指挥机构及各救援组责任分工到人;(3)各班组每天、各部门每周分别组织不少于1次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涉及的主要环境风险设施则每天进行巡检,并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和维护,并有巡检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4)本项目己建立日常原料保管、使用制度,严格要求员工按管理章程进行操作;(5)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的宣传工作及安全消防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题培训和教育。另外,还需建立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5.1.4风险隐患排查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到位,成立环境应急小组。小组人员由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人员及专兼职安全员、环保管理员、技术员组成。排查检查内容主要内容是査思想、査制度、査管理、査隐患、査环保设施。1、排查检查形式(1)联合排查检查:由分管领导组织,组织各级人员进行的安全排査检查;(2)日常排查检查由安环部组织的排查检査;(3)季节性排査检查针对雨季易发事故进行环境安全排查检査;(4)专业性排查检查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排査检査;(5)自检班前班中班后进行的自我环境安全检査;(6)交接检查交接班进行的环境安全检查。2、排查检査方式采取季现场排查检査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对排查检査出的环境风险隐患或事故隐患由安环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按“三定、四不推”(即: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员,个人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工段、工段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项目)的原则积极进行整改,确保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设立醒目标志。
5.2预警分级5.2.1内部监控预警方案及分析研判方法企业监控信息的获得途径主要为现场检查和监测,监测分为在线监测和人工监测,当发生严重超标情况,立即上报信息,上报信息负责人为厂长,张明,联系电话信息上报后,由于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紧急性和第一时间性,因此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或其授权的厂内的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进行,决策前对环境风险情况进行的综合分析、研究和判断,分析研判方法如下图所示。图5.1-1分析研判方法图5.2.2预警分级与准备当预警级别为蓝色,由当班组长发布预警信息;当预警级别为黄色,由副厂长发布预警信息;当预警级别为橙色,由厂长发布预警信息;当预警级别为红色,由公司总经理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事件的类别、发生的时间、可能涉及范围、可能危害程度、可能延续时间、提醒事宜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1、蓝色预警公司内部:事故影响限于工段内,仪表仪器、设备、阀门、污水管线等局部设施设备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环境事故的发生。外来传输:周边单位发生环境污染,政府发布环境污染蓝色预警时。政府发布:当地政府发布当地台风消息、地震等短期预报,预报为蓝色时。2、黄色预警公司内部:事故影响限于车间内,生产车间、戊类仓库、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装置、等风险单元发生事故,事故没有造成交叉影响,公司区域内部即可将事故进行处置,造成的损失很小。外来传输:周边单位发生环境污染,政府发布环境污染黄色预警时。政府发布:当地政府发布当地台风消息、地震等短期预报,预报为黄色时。3、橙色预警公司内部:事故影响限于车间内,生产车间、戊类仓库、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装置、等风险单元发生事故,事故没有造成交叉影响,公司区域内部即可将事故进行处置,造成的损失很小。外来传输:周边单位发生环境污染,政府发布环境污染橙色预警时。政府发布:当地政府发布当地台风消息、地震等短期预报,预报为橙色时。4、红色预警公司内部:事故影响超越了厂界,需要社会力量给予援助,后果严重,事故造成较大损失。事故对周边的企业及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应急疏散,需要社会的力量进行援助以及事故的处置。外来传输:周边单位发生环境污染,政府发布环境污染红色预警时。政府发布:当地政府发布当地台风消息、地震等短期预报,预报为红色时。5.2.3预警发布与解除5.2.3.1预警发布厂区员工发现问题必须立刻上报公司值班人员及主管负责人,报告必须及时迅速,不得延误。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询问及记录好相关情况(部位、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厂内的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或其授权的厂内的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立刻通过电话发布预警,预警的内容包括预警的级别、事件发生的部位、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5.2.3.2预警措施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急总指挥在分析判断事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后,由应急总指挥确定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5.2.2.3预警解除根据事态的发展和采取措施的效果,发布响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岗位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相关车司通报。预警可以升级、降级,当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可以予以解除。表5.2-2预警启动情形与相应动作预警级别预警启动条件预警措施蓝色预警公司内部:事故影响限于工段内,仪表仪器、设备、阀门、污水管线等局部设施设备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环境事故的发生。外来传输:周边单位发生环境污染,政府发布环境污染蓝色预警时。政府发布:当地政府发布当地台风消息、地震等短期预报,预报为蓝色时。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副总指挥、总指挥视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置,副总指挥、总指挥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落实巡查、监控措施;如隐患未消除,应通知相关应急部门、人员作好应急准备。黄色预警公司内部:事故影响限于车间内,生产车间、储罐围堰、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装置、等风险单元发生事故,事故没有造成交叉影响,公司区域内部即可将事故进行处置,造成的损失很小。外来传输:周边单位发生环境污染,政府发布环境污染黄色预警时。政府发布:当地政府发布当地台风消息、地震等短期预报,预报为黄色时。现场人员向副总指挥、总指挥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通过分析监督风险源,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与隐患整改措施,并按照环境事故向全公司发布预警的等级。橙色预警公司内部:事故影响限于本公司厂区内,生产车间、储罐区、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装置、维修车间等风险单元发生事故,事故没有造成交叉影响,公司区域内部即可将事故进行处置,造成的损失很小。外来传输:周边单位发生环境污染,政府发布环境污染橙色预警时。政府发布:当地政府发布当地台风消息、地震等短期预报,预报为橙色时。现场人员报告应急总指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预警等级请求外部救援力量协助应急救援,由上级部门统一指挥。若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严重,应当及时向镇、市政府部门报告,由镇、市领导决定后发布预警等级。红色预警公司内部:事故影响超越了厂界,需要社会力量给予援助,后果严重,事故造成较大损失。事故对周边的企业及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应急疏散,需要社会的力量进行援助以及事故的处置。外来传输:周边单位发生环境污染,政府发布环境污染红色预警时。政府发布:当地政府发布当地台风消息、地震等短期预报,预报为红色时。现场人员报告应急总指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预警等级请求外部救援力量协助应急救援,由上级部门统一指挥。若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严重,应当及时向镇、市政府部门报告,由镇、市领导决定后发布预警等级
6应急处置本预案中应急响应分级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应事故等级和预警等级,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四级。响应级别由高到低分别为一级响应(特别重大)、二级响应(重大)、三级响应(较大)、四级响应(一般),响应对象分别为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车间、班组(工段)。响应程序为:发现→逐级上报→预警信息发布→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启动预案,并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开展应急响应工作。6.1应急预案启动6.1.1四级响应(班组级)四级响应:发生一般的突发环境事件事故时,班组组长(工段段长)接到报告后启动四级响应。6.1.2三级响应(车间级)三级响应:发生较大的突发环境事件事故时,车间领导或部门主管接到报告后启动三级响应。6.1.3二级响应(分厂级)二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时,厂长或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组在接到报告后,启动二级响应。6.1.4一级响应(公司级)一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组在接到报告后,启动一级响应。同时,当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行动要求的情况下,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组立即请求外部增援。
6.2信息报告与通报情况本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工作人员应将有关事故信息及时汇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组和领导办公室,应急救援领导办公室分析事故信息,必要时通报相关信息。如发现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1)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应当初步评估并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群(如操作人员),立即通知当班班长,同时上报车间领导或部门主管,必要时(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等应急警报。其次,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如果造成较大影响,则上报应急指挥组。(2)应急指挥组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故性质,准确的事故源,数量和材料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员以及应急人员;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呼叫有关应急救援部门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向周边居民和临近工厂发出警报。(3)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报警有两个目的,动员应急人员和提醒有关人员采取防范措施和行动。报警方式包括:呼救、电话(包括手机)、报警系统等等。通常,可以通过目测或一些检测设备来确认是否发生事故。6.2.1信息上报当启动应急预案一级响应以上级别时,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向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北安市人民政府、北安市环保局报告,同时向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企业通报,报告与通报的人员、对象、时限、内容及方式等情况见表6.2-1。表6.2-1信息报告与通报情况一览表报告响应级别人员单位对象报告内容方式初报(60min)续报(至少1天一次)处理结果报告(处置结束后1个月之内)一级、二级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①突发环境事件的地点、类型、发生时间、性质、时间起因、持续时间;②危险化学品及废水泄漏量、特征污染物浓度、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③已启动的应急响应、以开展的应急处置措施;④是否需要其他援助等①危险化学品及废水的源头控制情况;②已泄漏的污水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情况和拦截、处置情况;③每日监测结果;④周边居民的受影响程度;⑤影响可能扩大的情况;①处置工作现处阶段;②危险化学品及废水源头控制情况;③处置结果:包括污染控制情况和跟踪监测结果;④事故发生后的遗留问题和潜在危害。电话北安市环境保护局北安市人民政府北安市安监局通告二级调度室周边居民、工厂危险化学品或废水泄漏地点、泄漏污染物、影响范围电话、手摇警报器、铜锣一级调度室周边居民、工厂危险化学品或废水泄漏地点、泄漏污染物、影响范围电话、手摇警报器、铜锣调度室北安市长青污水处理厂①突发环境事件的地点、类型、发生时间、性质、时间起因;②危险化学品及废水泄漏量、特征污染物浓度、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③已启动的应急响应、已开展的应急处置措施;④需要提供的处置人员、机械、药剂等数量。电话负责人总指挥:张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跟踪续报事故发展,在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将救援工作进展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等信息上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并将信息上报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应急预案的要求,一般需要向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监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通常包含:(1)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2)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3)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4)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等);(5)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6)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产生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程度;(7)伤亡情况;(8)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9)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10)其他必要信息。6.2.2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如需向周围居民区、企业等单位通报相关事故信息,综合协调组应尽快安排人员将有关信息通报有关单位负责人或联系人。6.3分级响应按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事件、可控性,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根据预警级别、启动条件及对应的响应分级,启动应急响应,明确上报部门,见下表所示。表6.3-1应急响应工作一览表预警级别响应级别负责人响应措施蓝色预警四级响应(班组级)班组组长(工段段长)组织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置安排工作人员对药剂存储区、生产区等装置的巡查频次,并及时将巡查情况汇报当班组长汇总黄色预警三级响应(车间级)车间负责人或部门主管接到报告后,车间负责人或部门主管立即到现场负责现场指挥;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应急救援过程中各部门工作协调,并及时向组长汇报救援工作进展事故救援组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开展先期的应急施救,并分析判断事故发展情况,根据预案指挥实施应急方案,同时向车间主任或部门主管报告;如事故已被有效控制,所有危险已经消除,车间负责人或部门主管宣布应急行动结束,实施应急恢复程序,如不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由应急指挥组启动更高一级应急响应。橙色预警二级响应(厂级)厂长接到报告后,应急指挥组立即指令业务相关副组长到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成员包括各应急救援专业组负责人,负责现场指挥;由综合协调组通知公司各应急救援专业组立即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待命;指令专人向主管行政部门、所在地安监局报告;副组长根据组长指令,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开展先期的应急施救,并分析判断事故发展情况,根据预案指挥实施应急方案,同时向组长报告;如事故已被有效控制,由应急指挥组宣布应急行动结束,实施应急恢复程序,如事故未有效控制,总指挥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请求社会救援红色预警一级响应(公司级)应急指挥组组织公司应急工作组进行现场先期处置立即上报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总公司、香坊区环保局应急办和香坊区人民政府应急办安排协调员负责应急处置过程的协调工作随时关注气象预报信息随时关注事故发展态势,如事故未有有效控制,应急指挥组或安全环境质量部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请求社会救援政府及相关部门当由香坊区政府环保局及有关部门介入或主导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时,本公司内部响应分级及程序不变化,各部门积极配合政府参与处置工作。6.4指挥与协调按有关规定报告政府主管部门,通报其他有关部门、救援队伍和专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应急指挥组分析事故预警信息,必要时建议发布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信息。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按照相关处置预案,统一协调指挥事故救援。本预案启动后,综合协调组的主要内容是:(1)根据现场救援工作需要和应急救援力量的布局,协调调动有关的人员、装备、物资,保障事故救援需要;(2)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指导现场救援工作,制定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的方案,责成有关方面实施;(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适时通知有关方面启动相关应急预案;(4)必要时,如需扩大应急相应,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商请外部力量参加应急救援。(5)当政府部门介入后,指挥权交由政府领导人,公司应急指挥系统下降半级,各个应急小组的职责不变。6.5应急措施6.5.1化学品以及危险废物泄漏事件现场应急措施6.5.1.1处置程序泄漏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当班负责人,由负责人召集现场防泄漏组织成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工作:(1)确认泄漏出的化学品,查阅MSDS,了解其危害,査找合理的处理方法;(2)如果有人员沾染了泄露的化学品,参照MSDS指导进行急救如有必要,进行紧急医疗救援并考虑送往医院救治。(3)必要时通知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和控制室值班人员泄露地点、泄露量等信息;(4)必要时疏散区域内人员,对泄露区域隔离;(5)依据MSDS指导,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6)如果可能,通过扶正倾倒的容器、关闭泄露容器阀门等方式终止化学品进一步泄露;(7)选择合适的吸收和围堵材料防止泄露继续扩大;(8)使用清洁工具收集和清洁泄露物质,将泄漏物质及吸附材料装入回收容器并贴危险废弃物标签,按照《危险废弃物管理程序》处置;(9)如果泄露物质排放至废水管网,需要立即通知废水处理站负责人和安全环保部,进行应急处理;(10)清理净化泄漏区,如有必要,进行强制通风、气体检测,确保工作现场没有残留有害物质;(11)如果有必要,由安全环保部和部门负责人对泄漏现场进行最后检査与确认,并通知恢复解除隔离;(12)根据《事故、事件、不符合调査、改及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填写《安全环境不符合、事件、事故报告处理单》进行事故报告、分析、整改;(13)由相关部门和安全环保部跟踪评价化学品泄露应急响应程序有效性。6.5.1.2处置措施一、通用处置措施厂区员工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品泄漏事件,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然后进行现场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隔离泄漏区;(2)储罐阀门关闭,建立警戒区,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严禁烟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3)应急人员进入危险区前穿戴消防防护服;(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闻;(5)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6)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围坑收容。用泡膜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7)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6.5.2地表水环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措施1、进水水量骤增的防控措施调整工艺参数、曝气时间和加药量等,尽最大努力保证污水达标排放。进水量增幅超出本厂最大处理能力时,关闭污水处理厂上端的进水阀门和提升泵站,使污水不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时第一时间通知总指挥,并上报至环保局。具体造作可按如下步骤:当水量超过设计负荷时,工艺控制如下:(1)提升泵房满负荷生产,但不超过设计负荷的变化系数(。(2)粗、细格栅现场连续开启,并及时清除栅渣。(3)水量突增初期,污水处理系统曝气设备全开,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pH、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4)加大生化池上清液、及总出水的抽检频次。(5)二沉池全部投入使用。(6)随着生化系统逐渐稳定,DO上升,系统氨氮较低,可考虑减少曝气设备的开启台数及开启频率。(2)进水水质主要指标连续超标10%以上的防控措施24小时实时监测生化池等各工段的运行数据,防止系统内溶解氧等数值的变化造成出水水质超标。适时调整生化池曝气量,保证系统的供氧。及时通知环保局、水务局,时报送第三方化验机构监测。若进水TP超标,水厂第一时间积极调整除磷药剂的投加量。当本厂处理能力确实无法处理超标进水时,万不得已时只能关闭进水阀门和提升泵站,防止严重超标污水进入本厂。具体操作可按如下步骤:(1)当突发或短时间进水水质超标时,首先应减少进水量,并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充分发挥污水厂所具有的能力,挖掘设施、工艺、设备的潜力,调整生化系统、二沉池的运行工况,增加化学除磷药剂及混凝药剂投加量,增大污泥脱水的投药比,延长设备的运行时间,必要时投运备用设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尽可能在不增加设施和设备的情况下消除由于进水水质超标而引起的对出水水质下降构成的威胁,满足污水排放标准要求。配合环保监察部门,查找超标污水源,加大《污水排入城县下水道水质标准》的监管执行力度,从源头截流进入污水厂的超标污水。(2)若污水厂进水水质持续超标,且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已经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了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原污水厂所具备的条件仍不能满足由于进水水质超标而导致出水超标时,书面形式报给建设局和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并协助环保局、水务局彻查进水水质超标的原因,拿出解决方案,确保进水能满足合同约定,以免损坏厂区内设备和生化系统,从而影响厂区的正常生产运营。①增设化学除磷设施对于突发或短期进水磷酸盐超标,通过增加除磷药剂投加量等措施可以保证出水磷酸盐达标。当进水磷酸盐持续超标≤15%时,利用既有生物除磷及化学除磷联用方法也可以尽可能保证出水磷酸盐达标,但需进一步增加除磷药剂的投加量,必要时可以增设临时或永久性化学除磷设施,如储药、配药、输药、投药系统等,并根据实际运行工况优化投药点和投加量,当进水磷酸盐持续超标>15%时,利用已有的工艺、设备和处理系统,无法满足达标。②增设外加碳源设施对于突发或短期进水氨氮、总氮超标,通过优化工艺以强化消化反硝化效果,并辅以投加甲醇等措施可以保证出水氨氮达标。如果进水氨氮持续超标,污水处理厂无法保证出水能达标排放。将书面形式报给建设局和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并协助环保局彻查进水水质超标的原因,确保进水能满足合同约定,以免损坏厂区内设备和生化系统,从而影响厂区的正常生产运营。③增设或更新曝气系统设备生物工艺具有优异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于突发或短期进水BOD进水超标,通过增加曝气量、延长曝气时间或减少进水量以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等措施即可保证出水水质达标。但如果进水BOD持续超标,则意味着生物系统中BOD负荷持续偏高,此时须通过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以去除BOD。污泥浓度的增加,导致需氧量的增加,若利用既有曝气系统不能满足曝气量的要求时,应增设或更新曝气设备,如在生物系统好氧区上增设浮式表面曝气设备,增设或更换效率更高的曝气设备等。④增设生化处理设施当进水水质主要指标如COD、BOD、氨氮、磷等均持续超标时,表明进水水质已超过原设计处理能力,以上针对特定进水指标超标采取的措施仍有可能不能保证出水达标。当处理水量要求恒定,不能采取减少处理水量等临时措施以减少污染物负荷时,应考虑要求业主单位区建设局增设生化处理设施,即在处理水量的不变情况下,通过增设生化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保证出水达标。可采用措施包括增设并行生物系统或膜生物反应器,后接曝气生物滤池或膜处理系统等。⑤停水、停电的防控措施应与当地供水、供电部门保持沟通渠道,及时得知停水、停电信息,以便安排实施应对措施。得知停电计划或发现临时停电时,应急小组应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与供电部门及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如属于计划停电,应保持停电信息与各污水泵站进行沟通,停电前,开启排水设备将管道内污水降至最低水平,以充分利用管网容积储水,送电后,立即开启水泵,通知泵站进水,恢复生产,同时,根据停电时间的长短及管网情况确定能够容纳停电期间入厂的污水,如不能,及时通知当地环保部门,通过行政管理监督手段监督排污企业提高排污标准,实现达标排放,具体操作按如下步骤进行。在遇到突发事件停电,厂区操作人员首先须保持冷静,并进行如下应急处理措施:I运行人员及时向值班人员汇报,并向运营部经理报告,并听候指示或采取相应的措施。II将现场机电设备退出运行状态。III由维修班人员对停电原因进行分析,厂内停电,由维修班人员进行抢修,及时恢复供电。IV若为外部停电,致电供电公司联系送电情况,询问是否为拉闸限电。V停电超过20分钟,立即向区环保局、公司总部等相关部门汇报,运营部经理与所属供电部门联系确定恢复供电时间。VI停电超过一小时,观察进水井的水位,若水位过高则及时通知值班人员,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超越措施。VII来电后,应通知电工到低压配电间送电。VIII恢复供电后,立即关闭超越闸门,记录超越闸门开启时间。IX按操作规程即刻开启设备,恢复进水,设备恢复运行。生产运营部在停电紧急情况发生时,承担指挥、协调所属各责任部门、终止事故、恢复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的责任。(3)设备故障隐患的防控措施当出现设备故障及大修而无备用设备或备用设备无法启用等情况时,要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确定大修时间,采取相关措施在大修期间存放污水,防止超标外排。根据大修时间的长短、管网情况确定能否容纳大修期间入场的污水,如若不能则及时通知环保部门,提高排入污水处理厂企业的排放标准,确保达标排放。6.5.3大气环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大气环境突发事件及处置方式见下表:
表6.5-2大气环境突发事件及处置方式序号事件描述响应级别应急救援组应急救援保障组应急救援通信联络组1化学品储罐发生爆炸瞬时大量泄漏,致使高浓度的有机废气进入环境空气,造成人员伤亡的。一级响应应急救援组人员穿戴好防护装备,立即切断电源并关停设备;打开存储区的消防装置和紧急处理装置;由应急救援通信联络组联系最近的消防部门进行支援;上报北安市市环保局,启动大气环境应急监测,环保局通知可能造成危害的下风向区域的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个人防护设备、警戒线对内、对外发布信息;上报香坊区环保局;通知当地安监部门。2存储化学品容器破裂导致化学品瞬时大量泄漏,致使高浓度的废气进入环境空气,造成人员伤亡的。除尘等废气治理措施失效,且超标排放。二级响应应急救援组人员穿戴好防护装备,立即切断电源并关停设备;打开存储区的紧急处理装置和收集装置;上报北安市环保局,启动大气环境应急监测,环保局通知可能造成危害的下风向区域的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个人防护设备、消防设备、警戒线对内、对外发布信息;上报香坊区环保局;通知当地安监部门。3存储化学品容器破裂导致化学品瞬时大量泄漏,致使高浓度的废气进入环境空气,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三级响应应急救援组人员穿戴好防护装备,立即切断电源并关停设备;打开存储区的紧急处理装置和收集装置;上报北安市环保局,启动大气环境应急监测,环保局通知可能造成危害的下风向区域的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个人防护设备、消防设备、警戒线对内、对外发布信息;上报香坊区环保局;通知当地安监部门。4包装或管道破坏所导致的化学品小量泄漏,未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四级响应1、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2、采取措施控制泄漏点3、打开存储区的紧急处理装置和收集装置4、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个人防护设备、警戒线对内发布信息。
6.5.4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本项目厂区地面已经过硬化处理,事故产生的含化学品废水或含油废水渗入土壤所导致的土壤污染或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较小。6.5.5人员防护、隔离、疏散应急措施(1)明确不同情况下的现场处置人员须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2)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危险区、安全区、现场隔离区;(3)设置人员撤离、疏散路线;(4)及时向政府报告,并通报可能受影响居民和企业。6.5.6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质保障措施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统一应急指挥部协调,突发环境事件时主要采取下列行动:(1)结合实际启动并实施相应应急预案,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2)启动本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3)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有关部门请求。现场配备的应急救援器材,主要有防毒面具、灭火器、应急药品等。6.5.7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6.5.7.1切断污染源危险源发生泄漏或环保设施故障时,应采取停车停产、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尽快切断泄漏源。(1)控险:包括严控明火、关闭断源、启用消防设施、对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等。(2)排险:对故障设施进行维修;对泄露源进行堵漏、输转;(3)输转:利用相关应急设施,将泄露源内危险品转移至安全容器内。6.5.7.2危险区、安全区的设置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件的影响范围、泄漏物得特性及当时风向和厂区内地面环境设定危险区、安全区。事件处理管制区域划分示意图如下:图6.5-1事件处理管制区域划分示意图事件发生时,危险区即禁区或热区,是由专门受过培训的抢救人员的作业区缓冲区即暖区或除污区,救援人员在此区域佩戴防护装备随时准备救援安全区即冷区或支援区,通讯联络人员在此区域联系救援队伍或外部支援。此外,现场指挥部应设在事件安全区的上风处。
6.5.7.3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救援人员实施抢险时,一定要站在上风头,服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到现场抢险时不能一人到现场,要两人以上方可进入现场进入现场前首先要检査防护用品有效性,然后要戴好防护用品方可进入现场进入后,要随时保持与现场指挥保持联系,以便及时实施救援。防护标准见下表:表6.5-3防护标准示例表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二级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四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6.5.7.4现场急救初步措施现场救治应根据受害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救治措施,超出现场救治能力时,必须尽快联系就近医院救治。要求现场救治人员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并灵活运用。(1)急救原则先救命,后疗伤,;(2)急救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救运。6.6应急监测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将对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水质量和敏感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证应急处理措施得当、有效,必须对事件后果进行及时监测。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公司不能在第一时间采集数据。应立即委托哈尔滨华誉检测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特征污染物及质量监测。公司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课件高等数学下册9-3
- 色彩构成第三讲:纯度对比
- 产业市场竞争力战略合作伙伴合作策略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4年体育经纪人智力题型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成果展示技巧试题及答案
- 资本市场审计的新要求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资格考试实务题目及答案
- 2024年种子考试必考知识试题及答案
- 小学五年级女生心理教育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乙)及答案
- 血站安全与卫生培训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中测试卷(提优卷)(含答案)
- 岩土真实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前的“加速度”高三下学期期中家长会
- 毕业设计(论文)-板材码垛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销售人员合同范文
-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品牌管理塑造、传播与维护案例教学课件 品牌定位:元气森林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三-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