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汇编-03填空题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汇编-03填空题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汇编-03填空题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汇编-03填空题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汇编-03填空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3填空题

一.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共1小题)

1.(2018∙杭州)碱式碳酸锌[Znx(OH)y(CO3)z]是制备功能材料ZnO的原料,其化学反

应表达式为:ZnX(OH)y(CO3)Z一暨ZnO+CO2t+H2O(x、y、Z为正整数)。小金设

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

作正确):

(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

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

到℃(选填“200”、“300”或“400”)。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2的活

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实验过程中可根据现象判断碱式碳酸锌样

品已反应完全。

(4)小金取54.7g碱式碳酸锌样品(不含杂质),放置与热分解装置内,完全反应后测得

装置A增重5.4g,装置B增重8.8g。则x:y:Z的最简整数比为。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

2∙(2020∙杭州)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

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

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忽”“0”“•”表示

反应前反应后

3.(2019∙杭州)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

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

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o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性(选填“氧化”或“还原”),

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o

Ξ.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4.(2021•杭州)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

的锌至反应完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的“•”“。””■一”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

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反应前反应后

四.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1小题)

5.(2021•杭州)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如图是一种实现二氧化

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醛(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

为。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醛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醛和水的分子数之比

为O

五.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1小题)

6.(2018•杭州)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

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

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某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

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为。

出"如以"缪碳原子

+∞隹*c^∙0+AQ氧原子

甲乙丙丁。氯原子

六.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共1小题)

7.(2019•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

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

和)

(1)∣8θ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

(2)相同分子数的C∣6θ2和C∣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

CaCC)3的质量前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共1小题)

8∙(2019∙杭州)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

含有同位素14C的Me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

素blC(如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Be的部位),据此回答:

(1)写出“W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2)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这一现象。

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3填空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共1小题)

1.(2018∙杭州)碱式碳酸锌[Znx(OH)y(CO3)z]是制备功能材料ZnO的原料,其化学反

应表达式为:Znx(OH)y(CO3)z'^¾O+CO2t+H2O(x、y、Z为正整数)。小金设

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

作正确):

温度七

甲乙

(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碱式碳酸锌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

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300℃(选填“200”、“300”或“400”)。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2的活

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实验过程中可根据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A、

B中质量不再增加现象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反应完全。

(4)小金取54.7g碱式碳酸锌样品(不含杂质),放置与热分解装置内,完全反应后测得

装置A增重5.4g,装置B增重8.8g。则x:y:Z的最简整数比为5:6:2。

【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装置A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碱式碳酸锌分

解生成的水蒸气;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装置B是用

来吸收碱式碳酸锌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故填:吸收碱式碳酸锌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

(2)由图乙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在减少,当温度达到300℃时,固体的质量

不再改变,说明碱式碳酸锌已经完全分解,所以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300C;故

填:300;

(3)因为碱式碳酸锌分解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当观察到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

且,A、B中质量不再增加就说明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故填:装置A中不再产

生气泡,A、B中质量不再增加;

(4)碱式碳酸锌样品54.7g,装置A增加的质量为5.4g,故生成水的质量为5.4g;装置

D增加的质量为8.8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故氧化锌的质量为54.7g-5.4g-8.8g

=40.5g,故

Znx(OH)y(CO3)Z整XZne)+工H2O+zCO2

2

81x9y44z

40.5g5.4g8.8g

81x—9y_44z_>x—z_y

40.5g^5.4g^8.8g5^~^2^6

∙'.x:y:z=5:6:2

故填:5:6:2o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

2.(2020∙杭州)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

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

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Fe+CuSθ4-FeSCU+Cu。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O”“•”表示

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Fe?+(填写离子符号)。

反应前

【解答】解:(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

Feso4+Cu;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θ4→eSθ4+Cu,

在反应前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含有离子是亚铁

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离子的变化可知,忽表示铜离子,•表示亚铁离子,O

表示硫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1)Fe+CuSθ4=FeSθ4+Cu;

(2)Fe2+«

3.(2019•杭州)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

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

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4Fe+3θ2+6H2θ=4Fe(OH)3。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氧化性(选填“氧化”或“还原”),

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海绵铁中多孔隙,

增大了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海绵铁能与氧气、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4Fe+3θ2+6H2θ=4Fe(OH)3;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提供了氧气,表现了氧化性,跟成分相同的普通

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海绵铁中多孔隙,增大了与反应物的

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故答案为:(1)4Fe+3θ2+6H2O=4Fe(OH)3;(2)氧化,海绵铁中多孔隙,增大了与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三.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4.(2021•杭州)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

的锌至反应完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t。

(2)如图的‘'∙"‘'0'②"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

2

表示SQ4^Q(填写离子符号)

反应前反应后

【解答】解:(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t,故填:Zn+H2SO4=ZnSO4+H2t;

(2)反应前溶液是稀硫酸,其中溶质电离产生的离子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完全

后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其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是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前后不变的离

子是硫酸根离子,故表示硫酸根离子,故填:Sθ42∖

四.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1小题)

5.(2021•杭州)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如图是一种实现二氧化

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酸(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H2Q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醛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醛和水的分子数之比

为1:1

【解答】解:(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转化①是二氧化

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则该单质是含有氢元素的单质,故是氢气,故填:

H2;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醛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4θ=C2H6θ+H2θ

故二甲醛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故填:1:L

五.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1小题)

6.(2018•杭州)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

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0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

一种常见的盐,写由此反应的他学方程式.4Na+3CC,一放电2Na2Cθ3+C。

(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某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

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上

3

+∞催化剂》+Λ)Q氧原子

甲乙丙丁。氢原子

【解答】解:(I)由题意可知,金属钠和C0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

常见的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非金属单质是碳,一种常见的盐应是碳酸钠,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4Na+3C02型曳=2Na2Cθ3+C;

(2)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

催化剂

C⅛OH(g)+H2O,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

分子个数应是1:3。

故答案为:(1)4Na+3C02=fi曳=2Na2Cθ3+C;

(2)1:3。

六.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共1小题)

7.(2019•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

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

和)

(1)"O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是10。

(2)相同分子数的CI6。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03,生成

CaCO3的质量前者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解答】解:(1)%O和18。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原子核

内的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O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

数=18-8=10;故填:8;10;

(2)”0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X2=44,C∣6()i8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46,

161618

故CO2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质量小于COO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

化为CaCo3的质量,故填: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