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1F/wKhkGWX5GM-ANFd_AALAA77Fv7U714.jpg)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1F/wKhkGWX5GM-ANFd_AALAA77Fv7U7142.jpg)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1F/wKhkGWX5GM-ANFd_AALAA77Fv7U7143.jpg)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1F/wKhkGWX5GM-ANFd_AALAA77Fv7U7144.jpg)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1F/wKhkGWX5GM-ANFd_AALAA77Fv7U71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曲折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0年)鼎盛时期:隋唐时期(581年~907年)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960~1368年)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明清时期(1368~1840年)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二
从部落到国家三
商和西周社会形态时期社会特征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元一体,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年)夏(前2070年——前1600年)商(前1600——前1046年)西周(前1046——前771年)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代表,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商代神权统治到西周血缘政治的演变;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知识概览一、原始社会时期(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轴整理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元谋人北京人
旧
石
器
时
代距今170万年打制石器北京人复原像元谋人门齿化石生产生活方式分布特点渔猎
采集
群居
用火分布广泛距今70-20万年主要生产活动:渔猎、采集生活特征:过着群居生活
已经会使用火北京人生活场景想象图北京人采集的朴树籽肿骨大角鹿头骨1.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年前-距今约7000年前):中华文明的奠基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以中原为核心多元一体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时间文化遗存分布地带主要特点距今7000-5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黄河中游(1)典型器物是彩陶(2)主要种植粟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1)种植水稻(2)掌握养蚕缫丝技术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姆渡遗址碳化稻米河姆渡遗址牙雕蚕纹盅2.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000-5000年前):P3南稻北粟两大农业体系形成(1)黄河流域: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①中游:②下游:(2)长江流域: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新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000-5000年前):P3南稻北粟两大农业体系形成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2半山遗址的粟河姆渡遗址的稻3.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年左右):P4中华文明的起源(1)文化遗址:(2)民居形式:选必2第10课位置典型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长江下游良渚文化①类型:巢居和穴居②分布: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发展为干栏式民居。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逐渐形成地上建筑新石器时代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时间文化遗存分布地带主要特点距今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黄河流域代表器物为黑陶红山文化辽河流域(1)出土了很多精美玉器(2)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流域黑陶高柄杯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女神头像红山玉龙良渚玉琮良渚瑶山祭坛时期区域文化遗存主要考古发现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距今约5000年前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结合纲要上P3-4,完成表格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彩绘陶器、粟养蚕缫丝、稻黑陶(“蛋壳陶”)玉器祭坛和神庙玉龙饲养猪狗(选必二P3)2
墓葬等级体现出了私有制、社会阶级的出现良渚文化坟墓群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财产私有剥削他人出现奴隶阶级产生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母系氏族1.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2.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3.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1.男性开始占主导地位;2.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3.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权贵阶层。贫富分化阶级矛盾政府军队监狱公共权力渔猎采集(采集者)农业革命农耕畜牧(生产者)流浪定居早期城市私有制阶
级国家统治者被统治者剩余产品部落战争征服者被征服者公共权力彩绘蟠龙纹陶盘陶寺古观象台陶寺遗址平面图龙山文化时代——“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纲要上》P4二、从部落到国家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炎帝、尧、舜、禹夏朝的建立
尧
舜
禹禅让:选择贤能之人成为部落首领夏朝——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建立者:禹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王位传承:其子启继承王位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材料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
——司马迁《史记》材料二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刘向《战国策》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的影响,但最终还是过渡为世袭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夏朝的建立夏朝——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对夏部族生活的地方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夏朝是否真实存在?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周书》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国语·周语上》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复原图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遗存学思之窗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禹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战国策》以及《史记》中关于启和益、有扈氏的冲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说明这一转变并非理想化的风平浪静。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多次迁徙,后定于殷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三、商和西周占卜卜辞政治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对地方进行间接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
统治神权色彩浓厚外服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内服缶其啬(供给粮食)我旅。缶不其啬我旅。一月。——《甲骨文合集》1027三、商和西周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外服地区既臣服又独立商王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征战频繁,国力消耗王畿方国、部族三、商和西周西周的建立建立者:周武王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战争:牧野之战利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征伐商国,甲子日早上,岁祭,占卜,能克,传闻各部军队,早上占有了朝歌……三、商和西周2西周(BC1046——BC771)1、分封制卿大夫士天子诸侯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荀子》商三、商和西周天下共主疆域扩大分封制2西周(BC1046——BC771)1、分封制(1)目的:封邦建国,以藩屏周(2)主体:同姓亲族(3)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作用:扩大统治、使周王天共主(5)弊端:容易造成地方割据22、宗法制(2)作用:与分封制相互补充,巩固统治(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西周(BC1046——BC771)家宗法制族权政权家国一体国分封制2(3)宗法制的影响西周(BC1046——BC771)封建政治: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原则、“家国同治”社会习俗:祠堂、家谱、认祖归宗、祭祀扫墓等思想观念:“忠”“孝”;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23、礼乐制度作用:规范等级秩序巩固统治西周(BC1046——BC77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2014全国卷Ⅱ文化认同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色,为政暴虐。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
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共和行政周厉王出逃,在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
纷离去。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
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即称为“共和行政”。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趁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
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2西周(BC1046——BC771)
与商朝相比,周人的政治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不像商王那样迷信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而是以务实的态度与“德”的概念结合起来,认为自己的先王承受天命是因为有德,以后如果失德也就会失去天命。想要维系天命就必须做到“明德”,具体包括敬天、孝祖、保民等内容。——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民本思想的产生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2(1)农业: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青铜时代的经济生活集体耕作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甲骨文中的“田”二、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2(2)手工业: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时代的经济生活最重青铜器:司母戊鼎(3)商业:商业发展文化经济政治木石生产青铜鼎盛土地国有血缘政治神权色彩象形文字礼乐文化尚未集权祖先崇拜家国同构敬天保民集体劳作早期国家的特点约170万年约70-20万年约1万年约7000-5000年约5000年约前2070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木、石、骨、蚌为主青铜农具极少元谋人北京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夏世袭制商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约前771年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早期国家无中心的多元(满天星斗)有中心的多元(月明星稀)本课小结何以中国“中”的初成“国”的创建1.地理:逐渐向中原核心发展2.统治:内外服制到封邦建国国家产生条件1.阶级产生2.公共权力建立早期国家特点1.王权与神权结合2.家国同构3.尚未集权阶段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和每个时期的不同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呈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点。一般历史阶段特征:政治:(格局、状态、主要矛盾、时代主题等);经济:(是否转型、发展程度);思想文化:(地位、趋势、主流)等……
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
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
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中国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阶段特征原始社会时期(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5-T 4849-2024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导则
- 社交网络运营技巧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策略
- 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 小学生代表发言稿
- 物流行业人才培养与运营管理创新
- 年度工作总结语
- 初中语文教师校本研修计划
- 中班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范例
- 知识产权服务助力海外市场品牌建设
- 商用购房合同范本
- 《篮球主修》考核方式
- Unit 3 Times change单元教学设计
- 科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 山东省食用油(植物油)生产企业名录496家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
-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课件
- 文苑小学安全管理网络图0
- 电力业务许可证豁免证明
-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立卷分类表(全)
- 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