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效制冷机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2023高效制冷机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2023高效制冷机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2023高效制冷机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2023高效制冷机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与安装一般规定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制冷设备、附属设备、管路、及阀门等产品的性能及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外表面不应有损伤,密封良好,随机文件和配件应齐全。高效制冷机房宜采用BIM技术进行设备布置、管网综合等的深化设计及施工建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结合设计参数、订货设备参数、现场环境条件、末端负荷需求、系统高效运行要求采用合理的优化设计;2宜采用高效绿色节能的数字化加工制作、模块化、装配式施工等建造技术。【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高效制冷机房的设计和建造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BIM技术应用于深化设计可让机房设计更系统化,对于后期运行维护也大有裨益。设计参数、订货设备参数、现场环境条件、末端负荷需求、能效要求是基于降低运行能耗优化设计关注点。数字化的装配式建造技术可有效保证施工与BIM设计的吻合,提高机房工程质量,为机房运行提供基础条件。高效制冷机房的深化设计及建造应协同建筑、结构、装饰、暖通、电气、给排水、智能化等相关专业,达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深化设计、建造及运行。【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高效制冷机房的深化设计及建造是一个多专业多接口的系统工程,应综合统筹。系统安装当重大设备运输及吊装时,应制定专项方案采取防护措施,并应做到施工安全。冷水机组及其他设备安装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机组安装前应进行设备基础验收,基础应满足设备承重要求,表面平整;设备到场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生产厂家应联合进行设备开箱验收,并应进行验收记录;当设备临时存放时,应采取防潮、防磕碰等措施;冷水机组不应在高温、低温环境下长时间存放;安装人员进入现场后,应按设备、电气、给水排水等图纸核对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标高与位置、设备基础等;设备安装应符合说明书及安装手册要求。系统运行应保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可靠连接,保证闭式系统的密闭性良好,严防漏水、漏液、集气。【条文说明】“跑、冒、滴、漏”直接影响闭式系统的密闭性,密闭性是能耗散失隐患的重要防范点。设备和水箱、集分水器、储水罐、阀门等附件应进行气密性或严密性试验,满足现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相关要求。【条文说明】本条是保证系统密闭性的措施,施工验收规范有明确验收标准。应保证管道焊接质量和设备阀门附件连接质量,满足现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相关要求。【条文说明】管道及阀门附件连接点也是影响密闭性的重要部位,须满足要求。支架支撑体系设置与安装应保证承担设备运行产生的应力,从而保证管路系统的可靠稳定。【条文说明】支架支撑体系是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性的落脚点,是高效机房安全的保障,须满足要求。隔震减震体系及柔性连接的设置与安装应满足现行《民用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相关要求,从而保证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稳定。【条文说明】柔性软性连接是机房连接的薄弱环节,须重点关注。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要求进行水压试验。系统阻力控制应采取优化管路连接、水管道采用长曲率半径弯头、顺水三通等措施降低系统的阻力损失。【条文说明】降低系统阻力是节省设备运行能耗的最直接途径。过滤器在安装前和安装后应及时清理,防止过滤器堵塞导致水头损失增大。【条文说明】本条是防止系统阻力增大的关注要点。在上翻管道及机房管道的最高点应安装自动排气阀,防止管路系统集气导致管网水力工况恶化。【条文说明】系统集气可能导致管网流量不满足要求,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工况。水泵安装应采取防止气蚀的措施。【条文说明】水泵气蚀可能影响水泵的性能甚至不能正常运行,可采用偏心变径接头、控制合适的进水高度等防止水泵气蚀的措施。保温绝热施工保温层厚度和保温材料的热力学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条文说明】保温材料可有效降低能耗散失,需满足设计指标参数。保温的施工质量要求应满足验收规范要求。电气系统施工安装电气系统施工安装应按照《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要求执行。装有变频器等需要散热设备的配电柜(盘),应充分考虑其距墙间距和散热风口安装位置,保证其散热条件,防止电气设备过热保护导致设备停机重启。【条文说明】变频器等设备在运行时会发热,需要在配电柜顶部或侧面安装散热风扇,因此安装前要提前考察配电柜(盘)的安装位置,散热风口应有足够的散热条件,不能有物体或墙壁等阻挡散热。过热会导致设备停机重启从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不利于设备正常运行。电缆敷设时应在其首端、末端和分支处设置标志牌,标志牌内容应包括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和起讫地点,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同系统的相位一致。【条文说明】电气系统的接线故障会影响电气系统的电压损失,影响能耗。电缆标识牌非常重要,有利于日后设备的维修和故障判断。应电气元器件的使用环境应设置合理的通风条件,避免因电气元器件损坏导致设备宕机。【条文说明】电气元器件损坏会影响设备正常工况监测以及设备正常使用。变频设备应采用谐波治理,且不影响其他用电设备供电的稳定性。【条文说明】谐波会影响电气元器件的工作状态。机房BIM应用应建立全过程施工BIM理念,推行BIM全过程深化设计,应用BIM实施进度、协调统筹、质量、成本等管理。【条文说明】全过程施工应用BIM理念可让机房形成的全过程变得可控,并实时与目标设计对比,进行纠偏。应建立BIM实施的相关标准,各专业模型应具有正确性、协调性和一致性。【条文说明】本条是BIM应用的基本要求。BIM模型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型元素几何形体应按照1:1比例建模;2模型元素的名称代码、缩写、线条颜色、线型、线宽等应进行统一设置;3模型建立精度宜达到LOD400,模型几何表达精度宜达到G3,并应符合《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要求。4模型元素应包含管道、桥架、管件、阀门、仪表、管道末端、管道设备支架、机械设备、照明设备、接地装置;5元素信息应包含各类机械设备、管道、管件、仪表、管道设备固定支架的规格型号、材料和材质、技术参数等产品信息,以及系统类型、连接方式、安装部位、安装要求、施工工艺等安装信息。【条文说明】本条依据国家规范《GBT51235-2017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规定了符合机房设计的应用BIM技术建模的精度。此外,对BIM模型元素及元素信息作出限定是为了保证施工精度,保证机房施工质量,同时为机房后期运行提供必要信息,便于后期高效机房的维保。BIM模型宜体现最小操作空间、使用空间、放置和运输空间、安装空间、检测空间等。【条文说明】本条强调模型需要考虑的空间因素是施工精度控制、运行维护便利性的保证。宜应用BIM模型实施进度计划动态管理,将实际进度信息添加或连接到进度管理模型,对施工阶段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和分析。【条文说明】应用BIM技术有利于机房施工进度计划的动态管理。机电加工模型元素宜在深化设计模型元素基础上,附加或关联生产属性、加工图、工序工艺、产品管理等信息。根据材料采购几何提取模型工程量,基于工程设备加工能力、排产计划及工期和资源计划完成预制加工模型的批次划分。【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装配化式机房BIM设计的要求,装配化机房模型必须满足预制加工模型的精度要求,保证装配化机房施工的精度、与设计的吻合度。装配式施工高效机房宜采用模块化、装配化施工的技术。【条文说明】采用模块化、装配化施工的技术,预制构件在工厂内完成除锈、分段、切割、组对、焊接、刷油漆,加工精度可控,对于高效机房而言,既体现了机房的高效及绿色环保的建造技术,而且其深化设计与施工结合得更紧密,可有效防止现场施工的不可控,造成与原设计的偏差,从而间接影响系统运行指标。机房的装配化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1宜将系统划分为设备及附件、管段管节和连接件等部分;2宜采用制造成品构件或者工厂化预制的成品构件。装配化施工应采取预制加工图设计、工厂化预制加工、预制加工件运输、预制构件装配等流程。预制加工图设计宜采用施工现场结构复核、核对系统CAD初步优化管线、各设备组件的族创建、主管线建模、设备就位排布、主管线排布、支架核算及设置、设备连接支管、添加管道附件、分节确定后优化、出图添加加工说明等流程。控制装配化施工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尽量减少翻弯数量;2宜在满足检修空间前提下紧凑管线;3靠近建筑结构墙体宜预留充足的操作空间;4同一系统管线设备宜集中排布、成排统一水平定位和采用同一标高等。【条文说明】本条是为了保证装配化施工的精度的控制方法。预制加工装配图应整体反应所有施工部件,显示建筑结构,应将设备、设备附件和材料等与实物1:1对应,并显示螺栓的实际安装空间。【条文说明】施工部件包含所有管线、设备及其附件,预制加工装配图越接近实物尺寸数据,对装配化施工精度控制越有利。预制加工图阶段应充分考虑法兰垫片的空间、管道设备保温的施工空间、后期阀门手柄和温度计压力表的维保空间。【条文说明】若在预制加工图阶段未考虑如法兰垫片的空间、管道设备保温的施工空间、后期阀门手柄和温度计压力表的维保空间的因素,容易造成机房施工出现装配偏差、返工或维修操作不便等情况,不利于高效机房的长期运行。为保证施工精度,宜设置精度修正管段,进行二次预制和装配。【条文说明】本条是装配化施工精度控制的举措。预制管段宜充分考虑机房运输条件决定划分情况,宜按照设备系统分节。且为减少接驳隐患点,应充分利用运输条件,尽量减少分段。【条文说明】分节对于装配化施工而言,是影响施工较为重要的环节,而对于系统而言,也意味着系统可能出现的漏点或能耗散失,所以施工与设计两个要权衡考虑。智能化控制系统安装各传感器及执行器产品的测量及控制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都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条文说明】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是节能策略有效实施的重要组成,需重点关注,保证可靠。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线应按照接线图和设备说明书进行,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2接线应固定牢靠,端部均应标明编号。水系统温度传感器、水管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流量计应安装在水流平稳的直管段,应避开水流死角,且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处。【条文说明】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其安装位置应能准确反映被测对象的实际参数。各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位置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维护空间。智能化系统工作电源应满足使用要求,系统采用必要的屏蔽措施,系统运行不受变频设备运行谐波及电磁辐射的干扰。【条文说明】智能化系统正常工作是能耗监测与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调适与验收一般规定高效机房应进行整体调适。调适开展前应制定详细的调适需求文件和调适方案。【条文说明】调适需求文件是对项目调适目标进行指标分解、细化的综合文件,包括调适目标、参照标准、时间要求、成果文件要求、安全要求、培训要求、验收要求等;调适方案对项目实施层面的工作进行明确,包括调适工作内容、团队职责、沟通方式、过程文档提交方式、工作流程、步骤、时间计划等。调适仪表准确度和精度等级应满足标准要求,且应具有在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或检测证书。应建立调适团队并明确各方职责,调适团队宜包括建设单位、调适顾问、机电安装专业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机电设备供应商和运行管理单位等。调适流程调适宜从设计阶段开始,涵盖设计、设备选型、施工、验收及交付和运行全过程,建设方可根项目需求确定调适阶段。设计阶段调适工作应包括基于调适工作整体实施要求的高效制冷机房系统设计方案优化、设计图纸核查,自控系统设计方案核查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调适需求文件。施工阶段的调适工作包括符合性检查、缺陷检查、设备和系统性能调适、联合调适等工作。运行阶段调适工作应包含对高效制冷机房系统的性能进行持续跟踪、验证,处理前期调适遗留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调适结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运行策略。施工及运行阶段调适工作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应包含符合性检查及缺陷检查;性能调适应包含单机试运转、设备及系统性能调适;联合调适在制冷机房自控系统安装完成后实施,应包含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准确性验证、控制功能验证、逻辑验证、系统联动、优化控制效果验证等;项目交付阶段应组织编写系统手册,并对建设单位和物业团队进行培训,培训人员包括调适顾问、设备、部件供应商、自动控制系统分包商,培训组织方应制定培训计划,确定每次培训的内容、培训人员,时间安排;应在典型工况开展季节性验证。【条文说明】施工及运行阶段调适工作流程如图6.2.5所示。图6.2.5施工及运行阶段调适工作流程调适应建立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及时掌握调适进度,协调、解决调适问题,调整进度计划,确保调适工作高效开展。【条文说明】调适例会制度应在项目启动会上确定,是维持项目调适进程和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会议协调、确定调适过程中的冲突、问题、进度调整等,确保调适团队各方在整个调适过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共识。调适顾问应提前确定会议日程和会议主要内容(问题清单、调适计划调整等)等。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整理形成会议记录,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会议人员、会议解决的问题,待处理问题的责任方和时间节点。调适过程中的检查、测试、验证工作过程及结果应以表格、照片等形式详细记录。【条文说明】记录应包含系统信息、位置、时间、结果,操作、见证人员等信息。调适顾问负责调适记录整理、归档,并作为调适报告的依据。在调适过程中出现安装不规范、缺陷等问题,调适顾问应协助建设单位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通知相关责任单位整改,对于调适过程中发现不能快速解决的问题,应建立问题日志,日志中记录问题发现、诊断、分析、解决处理及处理结果验证的过程,相关测试数据、诊断报告等作为问题日志附件。调适过程中,应及时编制各阶段调适进度报告,调适完成后编制调适总报告。【条文说明】调适过程进度报告是描述调适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和成果的文件。调适总报告是描述调适过程和最终调适结果的成果文件。调适进度报告一般包括:高效机房进展概况,参与方、工作完成情况、结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跟踪情况,尚未解决的问题汇总及影响分析,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调适总报告一般包括:高效机房概况、调适范围、调适目标、调适周期、各系统调适过程、调适结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遗留问题及分析、后续建议等。检查调适检查应包括资料核查和现场检查。资料核查应包括设计资料核查、设备资料核查和施工过程资料核查。应对制冷机房水系统管路严密性试验记录进行检查,确认试验结果满足调适要求。现场应进行符合性检查和施工缺陷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性检查应包括设备安装位置、型号和铭牌参数符合性;系统形式、管路走向、管道材质、管径规格、管道坡度、保温做法等符合性;阀门、传感器、执行器等附件规格符合性;施工缺陷检查应包括检查重点设备、系统管路的安装缺陷,如调节阀行程受阻、部件未留检修空间、温控器安装位置不当等。自控系统资料核查应包括设计说明、设备材料表、系统图、控制逻辑说明、监控原理图、监控点表、平面图、安装大样图、监控机房、控制器箱内设备布置和配线连接图、接口文件等。自控系统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自控系统和设备的资料核查;自控系统施工质量核查,核查结果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的要求;检查确认流量、温度、湿度、压力等传感器安装位置,确认满足调适要求;检查确认电动开关阀、调节阀执行器安装位置、安装方向正确;检查确认控制器安装位置、各个模块安装、主备用电源线等连接正确,标识齐全且正确。性能调适高效制冷机房设备性能调适应包括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设备性能调适前应确认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可靠、供电、供水、排水等配套条件满足要求,设备性能调适应在单机试运转完成并符合要求后实施。设备单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发现的问题已整改完成;相关设备及管路冲洗、严密性试验已完成且符合要求;相关阀门状态正确;相关电气系统和设备安全性、供电稳定性符合单机试运转要求。【条文说明】在开展单机试运转前都应通过资料核查、现场确认等方式确认前期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完成并达标。单机试运转前应检查电气系统安装情况,确保供电稳定、相关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符合要求,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另外单机试运行前需要设备厂家,工程总承包单位、机电设备安装专业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到场。设备单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噪音,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等转向正确;监测电流、电压等点参数正常;设备无渗漏、设备与管路连接无渗漏。应结合实际条件开展设备性能调适工作,由于季节、入住率低等原因导致设备部分性能或者全部性能调适不具备开展条件的,应进行记录并协调确认延期开展性能调适的时间。【条文说明】设备性能受室外气候参数、室内建筑负荷、现场测试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设备性能调适过程中的性能测试工况可能会与产品标准要求工况存在偏差,因此在调适方案中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予以明确。设备性能调适前应制定详细的调适方案,明确调适的工况参数、调适方法和判定原则,应记录调适工况、过程和结果,性能调适结果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和调适需求。【条文说明】当性能调适阶段处在过渡季,不具备制冷性能调适条件时,可开展部分性能测试,如水泵水流量、功率、效率,冷却塔风量等方面的调适。冷水机组性能调适在典型制冷季进行。水泵性能调适参数应包含流量、扬程,应记录转速、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输入功率、噪声等参数。冷却塔性能调适参数应包含冷却水流量、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冷却塔风机风量,应记录转速、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输入功率、噪声等参数。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调适应在典型夏季工况进行,机组负荷不宜小于其额定负荷80%,性能调适参数应包含机组的进、出口水温、流量,应计算机组供冷量、能效系数,应记录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压降、输入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功率等参数。应对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进行平衡调试,调试结果应满足规范和调适需求书。联合运行调适联合调适应在设备性能调适完成、自控系统检查并符合要求后实施,并应根据系统形式和功能特点制定联合运行调适专项方案。联合调适应包括下列内容:现场控制设备单点调试;受控设备单机调试验证;系统联合运行与调适。传感器、执行器和现场控制器安装应规范、合理、便于维护,供电应符合设计要求,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传感器、执行器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所有传感器的型号、精度、量程与所配仪表是否相符、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并进行刻度误差校验,应达到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应进行执行器动作特性校验,执行器的动作和动作顺序应与设计的工艺要求相符;控制器读取的传感器数据、执行器状态应与现场的测量值、状态一致。现场控制器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通讯正常,上位机停机或通信网络故障时,控制器应能保持正常工作;控制器失电,重新恢复供电后,控制器应能自动恢复失电前设置的运行状态。【条文说明】控制功能验证包括现场调试和上位机调试,为保证传感器准确、执行器动作正确、控制器功能正常,应在现场进行调试。制冷机房设备的参数监测、安全保护、启停控制和单机设备自动控制的功能应正常。制冷机房自动控制系统调适内容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的相关规定,调适结果应满足调适需求文件的要求。制冷机房控制功能验证内容应符合本规程第5.2节的相关规定。系统控制功能验证完成后,应进行系统和设备综合性能调适。【条文说明】系统和设备综合性能调适是指设备性能和自控功能调适完成后,基于自控系统运行,观察和记录高效制冷机房系统运行状态和参数,对设备、系统的实际性能、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冷机房系统综合能效验证宜包含制冷机房系统综合能效比、附属设备综合耗电比、冷水机组综合性能系数、冷冻水耗电输冷比、冷却塔性能、冷冻水回水温度一致性、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供回水温差等参数。季节性验证联合运行调适完成并满足要求后,应开展系统季节性验证,开展前应制定季节性验证方案。【条文说明】验证方案应获得建设单位的认可,确保验证方案的验证结果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同时需同运行管理方进行充分沟通,保证方案实施过程中运行管理方的配合,季节性验证前确保以下工作完成:联合运行调适时发现的问题已解决;评估未解决的问题对现有工作的影响程度,对后续调适工作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季节性验证在典型工况下进行,包括系统控制功能、系统综合能效验证等。季节性验证宜基于制冷机房监控系统的监测和记录功能开展。【条文说明】季节性验证时应对项目的运行记录进行核查,核查实际运行方式是否与系统功能相符,对于不相符的情况进行现场复核,提出分析结果和整改意见。核查的运行记录应至少包括运行人员的工作记录、制冷机房监控系统的运行记录。季节性验证结果应符合设计及使用要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应进一步诊断分析,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实现最终效果。【条文说明】一般情况下,季节性验证局部系统性能等不满足要求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可能包括系统低负荷运行导致系统能效低,个别部件故障失灵、控制参数设定不合适等,根据诊断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竣工验收高效机房竣工验收前应完成设备性能调适、联合调适工作。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调适顾问等单位参加。应根据高效机房建设需求书编制验收方案,确定验收时间、方式等,调适验收应在竣工验收前进行,部分季节性验证工作未完成可在完成后进行补充验收。竣工验收前应提交下列调适资料,提交资料均满足要求,验收通过。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主要材料、设备、部品和仪表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验报告;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调适方案、调适需求、阶段调适报告、调适总报告等调适记录;新技术应用论证材料。高效机房观感质量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12.0.6条的规定。高效机房调适结果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于标准中尚未规定或建设单位需求高于规范的内容,验收标准应在调适需求中予以明确,并以此作为验收判定标准。运行与维护一般规定高效机房在完成安装、调适、验收后,应有配套运行管理措施。高效机房的运行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GB50365的有关规定。高效机房的设计、施工、调适、竣工、检修、运行管理记录等技术资料应齐全并电子化归档。运行期间应定期对主要设备的实际运行能效以及控制策略和关键控制参数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条文说明】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设计缺陷、使用功能、使用强度等变化或设备性能衰减等原因,可能造成设备和系统的实际运行能效的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对主要设备能效以及控制策略和关键控制参数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工作应主要基于系统的能耗监测系统开展。交付培训高效机房验收合格后应向运行维护管理单位进行正式交付,并移交相关资料。高效机房交付前应编制系统手册,包含高效机房设计、施工、调适、验收过程形成的文件和成果,按照一定的层级整理成册。高效机房交付时,应对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宜由顾问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调适单位、设备供应商和自控承包商参加。【条文说明】培训内容基于系统手册确定,结合物业管理单位的需求确定培训内容、深度、形式及次数。系统维护高效机房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阀门、过滤器等设备及阀部件应按照规定进行日常、定期维护。高效机房系统监测仪表、温控器、传感器、上位机、监测装置等关键器件,应每年进行一次校准和维护。宜对高效机房关键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节能运行当冷机频繁启停时,应检查启停逻辑并进行调整。【条文说明】“冷水机组频繁启停”具体表现为冷水机组使用过程中启动、停机过于频繁。造成该故障的可能原因包括:1)冷水机组启停策略不合理;2)冷水机组内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启动或停机。建议检查冷水机组运行策略是否合理、检查冷水机组是否存在内部故障,确定冷水机组是否可以正常完成启停动作。冷水机组频繁启停故障会对冷水机组自身造成损坏,造成冷水机组寿命缩短,影响冷水机组正常工作,影响冷水机组运行效果。冷水机组应合理设置连续运行时长,避免单机运行时间过长。【条文说明】“冷水机组单机运行时间过长”具体表现为原间歇运行的冷水机组,持续运行时间过长,或多台冷水机组未及时切换运行。一般当单机运行的冷水机组连续运行时间超过24h,认为冷水机组发生运行时间过长。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1)冷水机组启停控制策略不合适;2)冷水机组原自动控制被修改为手动控制,且工作人员未及时手动关闭冷水机组;3)远程控制的冷水机组通讯故障,无法接收控制信号,无法实现正常停机动作。4)手动控制的冷水机组未按时关机。建议检查冷水机组启停策略是否存在问题、检查冷水机组控制方式或检查传感器是否故障。该问题会造成冷水机组能耗过高、能源严重浪费,同时会影响冷水机组运行效果。冷水机组应根据实际负荷需求和冷水机组部分负荷工况的能效来调整机组的运行负荷。【条文说明】应避免“冷水机组低负荷运行”,具体表现为冷水机组长期运行在较低负载率水平下,设备负荷率低于设定值的工况下连续运行总时长超过设定时长(只累计冷水机组运行时长,不计入冷水机组停机时长)。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1)冷水机组台数控制逻辑不合适;2)冷水机组通讯故障,无法实现根据负载率自动调节控制功能;3)冷水机组选型过大。建议检查冷水机组控制逻辑是否合理、检查冷水机组BAS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核算建筑负荷水平与冷水机组选型是否匹配。该问题会造成严重能源浪费、冷水机组能效低的问题。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应合理调整冷冻水流量及温差,避免出现大流量、小温差运行。【条文说明】冷水机组大流量小温差具体表现为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小于等于设计温差的80%,且冷冻水流量高于需求流量。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1)冷冻水出水温度设定过高;2)水泵转速过高导致水量过大;3)自动控制策略不合理;4)末端空调设备无调节手段。针对该故障建议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控制器接线、检查楼控系统通信是否正常。该故障会严重影响冷机能效水平,影响冷水机组运行效果。冷水机组应根据负荷需求调整运行台数及时长,避免冷水机组无需求运转。【条文说明】“冷水机组无需求运转”具体表现为冷水机组在无负荷需求的情况下依然运行,该建筑空调系统无末端空调(组合式空调箱、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等)运转,但冷水机组正常运转工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1)冷水机组BAS通信出现故障;2)冷站按时间表运行,并未根据负荷水平进行自动调节;3)冷水机组内部故障,无法正常启停。针对该故障建议核查是否有相应的关机控制策略或运行机制、排查通讯是否存在问题、核对冷站运行时间表是否合理、排查冷水机组内部是否存在故障。该故障会造成冷站整体能耗严重浪费。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应根据负荷变化调整冷冻水供水温度设定。【条文说明】“冷冻水供水温度重置”为机房典型控制策略之一,当冷冻水供水温度设定点在1h工作时段内变化小于1℃,供水温度设定点低于最高设定点,且供回水温温差小于设计温差的60%,则认为供水温度无重置。可能原因包括:1)无有效温度重置策略;2)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策略无法落实。建议核对具体运行策略的合理性并验证系统控制功能是否正常。冷冻水供水温度无法根据负荷情况进行设定值的调整,会导致系统整体性能降低,运行效果差,同时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冷水机组发生喘振现象时,应及时检修并调整冷水机组运行策略。【条文说明】“喘振”指冷水机组出现电流不稳定,大幅度波动,同时发出异常的气流噪声的现象。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1)机组冷凝压力过高;2)机组蒸发压力过低;3)机组运行负载较小;4)压缩机内部存在故障。建议验证冷水机组关键运行参数是否正常、验证机组性能与建筑负荷是否匹配,尽量使负载率在30%以上、检查压缩机是否存在内部故障。冷水机组喘振会造成机房噪声较大,同时会损坏压缩机。水泵运行过程中,应避免设定频率与反馈频率相差过大。【条文说明】该问题具体表现为水泵变频功能出现异常,水泵设定频率与反馈频率相差超过30%。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1)人为手动干预操作;2)水泵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3)水泵频率反馈信号故障。针对该故障建议检查水泵运行策略、检查水泵是否按合理频率正常运行、检查传感器是否掉线等问题。该故障会造成水泵运行无法满足需求,影响水泵流量从而影响制冷/热效果,同时该故障还会造成能耗浪费。水泵应根据负荷需求调整运行时间及台数,避免水泵无需求运转。【条文说明】“水泵无需求运转”具体表现为无负荷需求的情况下水泵依然运行,包括该建筑空调系统无末端空调(组合式空调箱、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等)运转,二级泵系统中一次泵运转而二次泵停转。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1)自控控制策略不合理;2)水泵控制信号通信出现故障;3)水泵为手动控制,操作流程不合理;4)水泵内部故障,无法正常启停。针对该故障建议排查通讯是否存在问题、核对水泵运行时间表是否合理、检查水泵是否为手动控制且未及时关机、排查水泵内部是否存在故障。水泵无需求运转会造成冷站整体能源严重浪费。冷却塔的冷却水温度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条文说明】当冷却水温度大于或小于设定值,且持续一段时间,则认为冷却水温超过合理范围。可能原因包括:1)冷却水供水量不足;2)冷却塔冷却能力较低,换热效率较低;3)冷却塔控制策略不合理;4)冷却水泵控制策略不合理。针对该故障建议核查冷却水量是否合理、验证冷却塔性能是否正常、验证冷却塔控制策略是否合理。冷却水供水温度高,导致机组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压力升高,机组性能下降,还有可能出现机组高温报警;冷却水供水温度过低,可能导致排气温度过低,影响压缩机回油,引起压缩机故障。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应避免风机设定频率与反馈频率偏差过大。【条文说明】具体表现为冷却塔风机变频功能出现异常,设定频率与反馈频率偏差超过30%。可能原因包括:1)人为手动干预操作;2)水泵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3)水泵频率反馈信号故障。针对该故障建议检查冷却塔运行策略、检查冷却塔是否按合理频率正常运行、检查传感器是否掉线等问题。该故障会造成冷却塔运行效果不佳,从而影响系统制冷/热效果,该故障还会造成能耗浪费。应对空调系统中的传感器进行定期排查检修,避免出现传感器无读数或读数冻结现象。【条文说明】当传感器无读数持续时长超过24h时,则认为该传感器出现无读数故障。可能原因包括:1)传感器损坏;2)传感器掉线、通讯故障。针对该故障建议检查传感器内部是否存在损坏、检查传感器通讯问题。该故障影响数据获取,从而影响基于该数据的控制、分析等功能。“读数冻结”具体表现为传感器读数长时间保持不变,当传感器读数保持不变时间超过24h,则认为该传感器出现读数冻结故障。可能原因包括:1)传感器损坏;2)数据传输通讯故障;3)测量数据超出传感器量程。针对该故障建议检查传感器是否存在损坏等问题、检查传感器数据传输是否正常、核对传感器量程是否适用。该故障影响数据获取,从而影响基于该数据的控制、分析等功能。【条文说明】制冷机房运行中,可采用冷源系统COP、水泵输送效率等指标衡量能效水平,及时发现目前系统存在的问题。【条文说明】冷源系统COP低于合理值表明整体系统能效过低。可能原因包括:1)重点设备存在故障,如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2)运行策略不合理;3)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不合理。建议验证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设备性能、验证系统运行策略的合理性、校核系统设计与建筑实际负荷需求是否匹配。系统能效是评价整个机房运行的重要指标,系统能效过低是一类综合性故障,是设备、控制等多方面综合原因产生的结果。评价一般规定高效机房应根据制冷机房系统综合能效比(EERa)测试结果,依据表8.1.1,判定高效机房能效等级。表8.1.1高效机房能效等级热工分区能效等级1级2级3级(EERa)W/W夏热冬暖地区5.55.04.5夏热冬冷地区5.75.24.7寒冷地区6.05.55.0【条文说明】依据制冷机房系统综合能效比的大小确定,依次分为1、2、3三个等级,其中1级表示能效最高。根据本标准的目标和定位,将5.0作为判定是否是高效机房的最低限定值。根据目前调研的数据,国内外多项标准将系统能效比5.0作为高效机房的判定依据,国内高效制冷机房的系统能效普遍能达到5.0以上,因此将5.0作为判定是否是高效机房的最低限定值是合理的。考虑到目前国内已有多个项目的系统能效达到6.0甚至更高,但同时初投资可能相应增加,影响经济合理性,因此将6.0作为一级能效目标值,取5.0和6.0的中间值作为二级能效目标值。考虑到室外湿球温度对冷水机组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以寒冷地区为基准,按不同气候区制冷季的平均湿球温度对EERa限值进行了修正。针对严寒和温和气候区,由于一年当中制冷季时间较短,考虑到初投资和节能收益,在以上两个气候区建设高效机房的经济性可能欠佳,因此本标准未对严寒和温和气候区的高效机房进行能效等级划分,该气候区的高效机房可以室外湿球温度分布相似为原则参照其他三个气候区进行评价。高效机房应定期开展效果评价工作,评价应贯穿系统运行的全过程。【条文说明】通过评价可为设计目标的实现提供验证依据,形成以能效目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