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①(2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②(2分),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古诗十九首》)③(2分)《答谢中书书》中,表达作者钦敬与追慕前贤的同时,又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无动于衷的句子是:,。④(2分)请默写出《钱塘湖春行》的颔联:,。⑤(2分)《龟虽寿》运用比喻表现老当益壮、自强不息意志的句子是:,。2.(4分)根据拼音,用正楷字写出相应的词语。(1)(1分)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xīliǎnshēng的一刹那。(2)(1分)他的皮肤cánɡwūnàɡòu,缺少光泽,就像一个乞丐。(3)(1分)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4)(1分)做学生的往往几十年以后还铭记着一位好老师当年的jiàohuì。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一项是()A.有品质的朗诵不仅要做到吐词清晰、感情充沛,而且要讲究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 B.面对新的项目,事情杂,头绪多,小李怕辛苦,感到累,心情烦躁的时候难免有些任劳任怨。 C.这个会场坐了上千参会的人,天气炎热无比,如果不通风,那真会让人热到窒息的。 D.只见她手拿编织针与线,上下翻飞,娴熟无比,令人惊叹。4.(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在“领域”后面加上“的空白”) B.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删除“之所以”) C.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一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把“要有”改成“要看是否有”) D.杭州举办第19届亚运会,这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加强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全面发展。(将“加强”改为“提高”)5.(10分)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4分)围绕“人无信不立”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以下活动,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一:举办“身边的诚信”讲故事比赛。活动二:据观察,在学习过程中,小A同学存在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现象,请你从诚信的角度对小A同学写一段劝说的话。(2)(6分)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面的活动。①活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你是一位外国客人,”他(刘龙火)解释说,“而且你是有事来找我们的毛主席,而且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我回答他说没有,他这才数出了值一块钱的苏区纸币说道:“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以上文段出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中的“红星”象征着。选文中加点的“我”是(人名)。②活动二:思考探究,感受力量四个月的旅行,《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结合整本书内容,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二、阅读(40分)6.(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1)(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略无阙处②沿溯阻绝③则素湍绿潭(2)(3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乙】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①。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②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③,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节选自袁山松《宜都记》)【注】①形容:形状;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②践跻:实际亲临。③离离蔚蔚: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1)(3分)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峡口百许里(许:多,表约数)B.绝壁或千许丈。(或:或者)C.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始:才)D.弥习弥佳。(习:熟悉)(2)(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3)(3分)【甲】【乙】两文都写了三峡的山,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两文作者所表达的共同情感。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据史料记载,中国是栽培茶树和推广茶饮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三大饮料中,茶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茶文化在中华大地早已开枝散叶,茶之道,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上古时期,我国人民就有了饮茶的习俗。不过,真正把饮茶上升为一门艺术、归结为一种文化,则主要源自唐朝“茶圣”陆羽等的大力推广和宣介。特别是唐之后的宋朝,全民喝茶,已然成了风雅的代名词。小小的茶叶,虽历经风霜,看似毫不起眼,殊不知在清康熙之前的整个中国封建时代,茶却以盐作为战略物资,曾一起被纳入到历朝历代的国家专营中,足见茶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千百年来,中华茶文化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从茶艺鉴赏角度来看,最初人们重视的是茶叶的“色、香、味”,到后来逐步递进到“色、香、味、形”,这种演变,从一个侧面生动呈现出中华茶人对美的不竭追求。从茶技演进的角度而言,一开始,茶叶制作注重的是“蒸青”,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的了解,最终固化为更能使茶叶芬芳持久的“炒青”,精益求精的背后,实则闪耀着熠熠生辉的工匠精神,正是这种专注和执着,使中国茶叶这棵参天“大树”,越来越枝繁叶茂。从茶风演绎的层面观之,唐朝的煎茶,宋朝的斗茶,清初的功夫茶……无一不把一代代中国人喝茶的秉性、民族的气韵和精神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材料二:茶叶是饮品,同时又是养生佳品。从科学饮茶的角度而言,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一,不仅寒暑有别,而且干湿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理需求各不相同。那么在不同的季节,我们都该喝什么茶呢?春饮花茶。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升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夏饮绿茶。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不仅可清热去火,还能生津止渴,对口腔溃疡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夏日常饮,可清热解暑。此外,绿茶营养成分较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秋饮乌龙。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之效,“秋燥”宜饮乌龙茶。冬饮红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具有暖胃、消疲劳、消水肿和帮助胃肠消化等功效。冬天气温多变,室内外温差较大,属于感冒多发季节。红茶中的茶黄素具有杀除食物有毒菌、使流感病毒失去传染力等作用。材料三: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查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习近平提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他对乡亲们说,“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他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这一片片鲜嫩绿叶曾经不过是偏僻山村的普通作物,而在习近平眼中,却是能使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叶子”。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坦洋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全村八成以上人口涉茶,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黄杜村白茶种植面积也已从5000余亩扩大到1.2万亩,昔日荒山变身“茶海”。材料四:8月14日,记者走进长沙金井镇金龙村,翠绿的茶树绵延山坡,茶农趁着晴好天气在茶园除草、剪枝。已过立秋,白露茶临近采摘时节了。长沙绿茶制作技艺是该镇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井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镇里用好用活非遗项目,大力拓展“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文创”多种模式,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多年来,金井茶厂苦心钻研茶叶加工技术,金井茶叶品牌名扬全国。目前现代机械化生产成为茶叶主流制作工艺,金井茶厂每年生产绿茶超过3000吨,其中手工制茶500公斤左右,小小一片茶叶,成了金井镇的主导产业和村民增收致富“敲门砖”。(1)(3分)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聚焦中华茶文化,概述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茶叶发展史,说明了茶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B.材料二谈科学饮茶,四季气候变化不一,不同季节喝对应的茶,否则会对人的生理有重大影响。C.材料三报道依托茶文化和茶科技,茶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和未来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D.材料四谈到了长沙金井镇的绿茶制作技艺是该镇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一片茶叶,成了该镇的主导产业和村民增收致富的“敲门砖”。(2)(3分)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材料中茶文化都包含了哪些深刻的意蕴?(3)(4分)古潭茶馆记录着古镇世代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演绎着古镇历经的沧海桑田、岁月轮回。①根据材料二给甲乙两位茶客推荐合适的茶饮。甲:经常熬夜,是易上火体质,深受口腔溃疡的困扰,你会给他推荐一杯。乙:家人感冒,他也觉得浑身乏力,食欲不振,你会给他推荐一杯。②假如让你给茶馆张贴一副茶联,你会选择A、B中的哪一副呢?简要说明你的理由。A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B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你的选择,理由:8.(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第一支钢笔梁晓声①它是黑色的,笔身粗大,外观笨拙。全裸的笔尖,旋拧的笔帽。胶皮笔囊内没有夹管,吸墨水时,捏一下,鼓起缓慢。墨水吸得太足,写字常常“呕吐”,弄脏纸和手。我使用它,已经二十多年了。②它是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母亲给我买的。那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学校规定,每星期有两堂钢笔字课。某些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用钢笔完成。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有了一支崭新的钢笔,有的同学甚至有两支。我却没有钢笔可用,连支旧的也没有。我只有蘸水钢笔,每次完成钢笔作业,右手总被墨水染蓝,染蓝了的手又将作业本弄脏。我常因此而感到委屈,做梦都想得到一支崭新的钢笔。③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逼着母亲非立刻给买一支吸水笔不可。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我不停地哭闹,喊叫:“不不,我今天就要。你去给我借钱买。”母亲叹了口气,为难地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这月买粮的钱,是向邻居借的;交房费的钱,也是向邻居借的;给你妹妹看病,还是向邻居借的钱。为了今天给你买一支吸水笔,你就非逼着妈妈再去向邻居借钱吗?叫妈妈怎么向邻居张得开口啊?”我却哭闹得更凶了。母亲心烦了,打了我两巴掌。我赌气哭着跑出了家门……④那天下雨,我在雨中游荡了大半日不回家,衣服淋湿了,头脑也淋得平静了,心中不免后悔自责起来。是啊,家里生活困难,仅靠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每月寄回几十元钱过日子,母亲不得不经常向邻居开口借钱。母亲是个很顾脸面的人,每次向邻居家借钱,都需鼓起一番勇气。⑤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对不起母亲了。⑥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要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冒雨朝火车站走去。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一些大孩子常等在坡下,帮拉货的手推车夫们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⑦我走到那座大桥下,等待许久,不见有手推车来。雨越下越大,我只好站到一棵树下躲雨。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冲刷着马路。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的影子,只有公共汽车偶尔驶来驶往。几根电线杆子远处,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⑧忽然我发现了一辆手推车,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拉车人在大雨中缓慢地、一步步地朝这里拉来。看得出,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两条裤腿都挽到膝盖以上,双臂拼力压住车把,每迈一步,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劲。那人没穿雨衣,头上戴顶草帽。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无法看见他的脸,也不知他是个老头,还是个小伙儿。⑨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问:“要帮一把吗?⑩他应了一声。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明白是正需要我“帮一把”的意思,就赶快绕到车后,一点也不隐藏力气地推起来。车上不知拉的何物,非常沉重。还未推到半坡,我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双腿发软,气喘吁吁。⑪那时我才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即使一角钱,也是并非容易挣到的。我又推了几步,实在推不动了,产生了“偷劲”的念头。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我刚刚松懈了一点力气,就觉得车轮顺坡倒转。不行,这车不容我“偷劲”。那拉车人,也肯定是拼着最后一点力气在坚持,在顽强地向坡上拉。我不忍心“偷劲”了。我咬紧牙关,憋足一股力气,一步接一步,机械地向前迈动步子。⑫车轮忽然转动得迅速起来。我这才知道,已经将车推上了坡,开始下坡了。手推车飞快地朝坡下冲,那拉车人身子太轻,压不住车把,反被车把将身子悬起来,双腿离了地面,控制不住车的方向。幸亏车的方向并未偏往马路中间,始终贴着人行道边,一直滑到坡底才缓缓停下。⑬车停了,我也站住了。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给钱。”那拉车人呆呆地望着我,一动不动,也不掏钱,也不说话。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得愣住了。“他”……原来是母亲。雨水,混和着汗水,从母亲憔悴的脸上直往下淌。母亲的衣服完全淋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显出了她那瘦削的两肩的轮廓。她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⑭我望着母亲,母亲望着我,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就在那一天,我得到了那支钢笔,梦寐以求的钢笔。母亲将它放在我手中时,满怀期望地说:“孩子,你要用功读书啊。你要是不用功读书,就太对不起妈妈了……”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一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⑮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母亲变成老太婆了。那支笔,也可以说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但我,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1)(3分)请从文中“我”的角度,完善情节发展的脉落。①“我”渴望有一对吸水钢笔。②③④(2)(4分)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我不停地哭闹,喊叫:“不不,我今天就要。你去给我借钱买。”②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冲刷着马路。(3)(4分)小华认为第⑦段在文中属于赘笔,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如何?(4)(4分)梁晓声曾说:“我的童年和少年,教我较早地懂了许多别的孩子尚不太懂的东西——对父母的体恤,对一切被穷困纠缠的人们的同情,对生活磨难的承受力,对自己的责任感,对人世间一切美好情感的珍重……”请从句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一个,结合上文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三、作文(50分)9.(50分)挑战无处不在。从大处谈,探索星辰大海是挑战,破解科学谜题是挑战,打破认识偏见也是挑战;从小处说,无论你想要在赛场上超越他人,还是在学习中克服惰性,也都是挑战。请以“把挑战写进青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什么挑战,又是如何面对挑战的。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10.我们常常会因陌生人的善举而感动不已,却往往忽略了身边唾手可得的温暖。如家人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朋友的安慰……上面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与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与地名。四、附加题(30分)11.(3分)请选出下面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陶渊明《饮酒》中的“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对身处“人境”而无车马喧作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移情于物,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C.《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用“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给人以悲壮之感。 D.杜牧的《赤壁》中“东风不以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发议论,抒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设想当年如果没有东风相助会怎样。12.(3分)请选出下面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上句中的“嗟”字,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下句中的“谩有”则表达了国难当头之时写不出惊人之句的感慨。 B.《野望》中“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中的“徙倚”一词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C.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中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一去不复返”,写出诗人似在极目远望,试图追寻黄鹤踪影,却杳然无得;一个“空”字则似有无限感慨。 D.《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静观的视角,写江上美景,宛如两幅图画。13.(4分)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完成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这两句妙在何处。14.(20分)文言文阅读理解。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1)(4分)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①虽兜笼不能容②公步行良苦③路绝矣④引五六壮佼者来(2)(4分)翻译划线句子。①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②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3)(4分)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4)(4分)本文所写的“山”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5)(4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在写景方法上与郦道元的《三峡》有何相同之处?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答案】(1)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萋鹦鹉洲)

(2)馨香盈怀袖

但感别经时(重点字:馨)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啄)

(5)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重点字:骥)2.【答案】(1)屏息敛声

(2)藏污纳垢

(3)镌刻

(4)教诲3.【答案】B4.【答案】B5.【答案】(1)活动一:示例:举办“人无信不立”征文比赛;举办“人人讲诚信”演讲比赛

活动二:示例:小A同学,你好!诚信是为人之本,在学习过程中抄袭作业、考试作弊都是不诚信的表现,这样做不仅无益于学习成绩的进步,而且让我们的品德蒙羞。

(2)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埃德加•斯诺

②作者通过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真实情况,被中国共产党为民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对“长征精神”有了很深的体会,瓦解了种种重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所以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二、阅读(40分)6.【答案】(1)①同“缺”,空限、缺口。②顺流而下。③激起白色浪花的激流。(2)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②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3)B(4)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急以临惧相成/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5)甲文乙文所写山的共同特点是高破、连绵。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7.【答案】(1)B(2)①茶艺鉴赏的演变生动呈现出中华茶人对美的不竭追求。②茶技演进,精益求精的背后闪耀着熠熠生辉的工匠精神。③茶风演绎表现出一代代中国人喝茶的秉性、民族的气韵和精神品质。(3)甲:绿茶乙:红茶②示例一:我会选择A对联。这副茶联寄道明了以茶留客的美意,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几欲成仙的快感,给人以古朴高雅之美,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可使茶馆增辉。示例二:我会选择B对联。这副茶联上下纵横,谈古论今,既朴实又特别贴近生活,给人以正气睿智之感,道出了千百年来茶客们的共同爱好,也是茶馆场景的典型再现,奇妙无比,令人叫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