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1页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2页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3页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4页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第2课时第1课时10

青山处处埋忠骨助读资讯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派兵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拟定参谋奔赴特殊踌躇黯然革命彭德怀拟定参谋奔赴

特殊

踌躇

黯然革命字词识记读一读pénɡnǐmóufùshūchóuchúànɡé拟赴革彭躇谋踌黯殊写一写彭拟谋瑞损锻炼眷赴搞殊尊签革左右结构彭拟谋瑞损锻炼搞殊上下结构眷尊签半包围结构赴独体字革词语解释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起草制定。():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

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好像在思考着什么。():①犹豫。②得意的样子。拟定情不自禁若有所思踌躇强忍悲痛,作出决定。收到电报,无比悲痛。整体感知分别写出课文两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10)课文品读第2课时常人毛泽东——失去爱子,极度悲痛布下场景地点预示有重大的事件将要发生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毛岸英牺牲的经过◎事情的起因

从电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毛岸英?爱祖国,爱人民,为朝鲜人民不顾自己安危。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动作描写体会毛主席的心情细节描写难过、悲痛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却历经磨难。毛主席不让毛岸英在“温室”里成长,而是让他到农村去锻炼,答应他的请求,让他到朝鲜战场经受考验。这才是真正的爱,这才是大爱。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回忆插叙◎毛岸英的成长历程◎主席心中的愧疚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省略号蕴含的内容:☹毛主席不愿意相信儿子真的不在了☹更加突出了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无比悲痛

之情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毛泽东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伟人毛主席——艰难抉择,胸怀宽广面临抉择: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将岸英葬在朝鲜。志愿军司令部朝鲜方面毛主席面临抉择的心情如何?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矛盾

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想见儿子遗骨心理描写人之常情凡人情怀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最终决定:将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博大胸怀国际主义精神探讨:毛主席为什么这么难以抉择?◎毛主席要带好头,把岸英葬在朝鲜,为老百

姓做个榜样。◎朝鲜人民将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希望他们能埋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最心爱的孩子离自己而去,毛主席不忍心。悲恸

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不愿相信儿子已经牺牲忍痛批示反问眷恋

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神情悲痛毛主席是国家领袖,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想象场景品析语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

“马革裹尸”就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死于疆场。

这句话的意思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尸身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艰难抉择板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司令部——是否回国安葬朝鲜方面——葬在朝鲜接到电报——失去爱子

极度悲痛忍痛批示

——何须马革裹尸还普通的父亲伟大的领袖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拓展发散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课堂练习一、比一比,再组词。拟()比拟炼()练()殊()珠()似()似乎锻炼练习特殊珍珠谋()煤()谋划煤炭二、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毛主席的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2.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

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留恋犹豫三、按要求写句子。1.毛主席亲自把岸英送到农村锻练。(改为“被”

字句)岸英被毛主席亲自送到农村锻炼。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

的身边来了吗?(改为陈述句)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课后习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课文的第一部分写毛主席收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第二部分写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的遗骨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动作如:“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语言如:“‘岸英!岸英!’”神态如:“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些描写表现出毛主席复杂的内心世界:他深切地思念儿子,为儿子的牺牲悲痛,但又不得不将儿子葬在异国的土地上。

朗读时要体会毛主席这种复杂的心理,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悲痛之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查找资料,结合这些人物的故事,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英勇作战,牺牲在疆场,哪里需要再把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