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_第1页
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_第2页
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_第3页
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_第4页
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文章首先对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功能及其在旅游领域的重要性进行概述,指出其作为传承和展示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旅游者文化认同具有关键作用。随后,文章将详细阐述文化认同的概念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包括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感知、理解和接受过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旅游者在该文化公园中的文化认同生成过程。文章将重点关注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认知变化和行为表现,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旅游者的文化认同。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揭示国家文化公园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吸引力和文化传播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也期望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参考,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文化认同的形成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其标志性自然景观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标志性自然景观如壶口瀑布、黄河三峡等,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关于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念,它受到个体经历、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国家文化公园的背景下,旅游者的文化认同生成机制主要涉及到对自然景观的文化解读、历史记忆的唤醒以及文化价值的认同等方面。自然景观作为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解读是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文化解读,旅游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景观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从而增强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中,旅游者通过对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黄河三峡的雄伟风光的欣赏,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历史记忆在国家文化公园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历史记忆是个体或群体对过去事件的记忆和认知,它对于塑造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在游览国家文化公园的过程中,旅游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体验,能够唤醒内心深处的民族记忆和文化情感,从而增强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文化价值的认同是国家文化公园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的最终目标。文化价值是指文化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个体或群体对文化的评价和认同。在国家文化公园中,旅游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能够逐渐认识到国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从而形成对国家文化的深厚认同感和归属感。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它涉及到文化解读、历史记忆唤醒以及文化价值认同等多个方面。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的差异性和共性,以及如何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来更好地促进旅游者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深入探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定性研究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旨在从理论上构建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框架;定量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验证并修正理论框架,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数据来源方面,本研究主要依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多个标志性自然景观的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观察、游客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大量第一手数据。研究还参考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媒体报道等,以获取更全面的背景信息和理论依据。具体而言,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文化认同、国家文化公园、旅游者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构建理论框架提供基础。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选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自然景观进行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了解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文化认同情况。根据访谈和案例分析的结果,设计问卷并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通过统计分析验证和修正理论框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本研究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处理,以揭示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结合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深入探究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综述、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取数据和信息,为揭示文化认同生成机制提供有力支持。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分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标志性自然景观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美学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黄河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是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的重要媒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以其雄浑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黄河的蜿蜒曲折、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黄土高原的苍茫辽阔,这些自然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们展示了黄河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黄河流域的独特魅力。这些自然景观与黄河文化的紧密结合,为旅游者提供了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机会。例如,壶口瀑布作为黄河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其壮观的景象让人联想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则让人感受到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观赏这些自然景观,旅游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加深对黄河文化的认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还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让旅游者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文化认同的生成过程中。例如,公园会举办各种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展览和演出等,让旅游者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公园还提供了一些互动性的文化体验项目,如制作黄河泥塑、学习黄河船工号子等,让旅游者在亲身体验中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自然景观在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展示黄河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文化底蕴,为旅游者提供了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机会和平台。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公园还为旅游者提供了亲身参与和体验黄河文化的机会,从而促进了旅游者文化认同的生成。在未来的发展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应继续加强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的内容和形式,为旅游者提供更加深入、丰富的文化体验之旅。五、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实证分析本部分将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实证分析旅游者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研究采用了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确定了影响旅游者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设计并发放了问卷,以收集旅游者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的感知、态度和认同等信息。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深入了解旅游者的内心体验和感受。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0份,有效回收率为92%。深度访谈则选择了30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游客。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旅游者文化认同的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景观的美感、历史文化内涵、旅游体验质量、社会文化背景和旅游动机等因素均对旅游者文化认同的生成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自然景观的美感和历史文化内涵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自豪感,进而促进文化认同的形成;旅游体验质量和社会文化背景则会影响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和评价,从而影响文化认同的生成;旅游动机则直接决定了旅游者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进而影响文化认同的深度和广度。本研究揭示了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开发,提升其美感和历史文化内涵,以吸引更多旅游者并激发他们的文化认同。应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促进其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同。应关注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和产品开发,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文化认同需求。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中的运作过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类型的国家文化公园和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群体,以丰富和完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研究将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六、研究结果与讨论本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深入探讨了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本研究发现,旅游者在游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过程中,其文化认同的生成主要受到自然景观的感知、历史文化知识的传递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自然景观的感知是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的基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如壶口瀑布、黄河三峡等,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壮美的自然风光,让旅游者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进而激发对黄河文化的兴趣。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感知不仅增强了旅游者的审美体验,还为其文化认同的生成提供了土壤。历史文化知识的传递是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的关键。在游览过程中,通过导游讲解、展板展示以及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向旅游者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让旅游者了解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激发了其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了文化认同的生成。个人情感体验是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的催化剂。在游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过程中,旅游者通过亲身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体验不仅加深了旅游者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为其文化认同的生成提供了动力。本研究认为,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文化认同的生成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受到自然景观感知、历史文化知识传递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文化公园建设中,应注重提升自然景观的品质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同时加强旅游者的情感体验和互动参与,以促进旅游者文化认同的生成和传播。本研究结果也为其他类型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七、结论与建议本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深入探讨了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通过对不同游客群体的调研和实地考察,结合文化认同理论,揭示了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形成路径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自然景观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对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吸引力。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通过景观解读、文化体验、情感共鸣等多个环节,逐渐形成了对黄河文化的认同。其中,景观解读是文化认同的起点,游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赏与理解,初步感知到黄河文化的魅力;文化体验则是文化认同的关键环节,游客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深入体验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文化共鸣;情感共鸣则是文化认同的升华,游客在深刻体验黄河文化后,产生了对黄河文化的深厚情感,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挖掘与传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和传播黄河文化,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二是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产品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三是加强旅游者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旅游前的文化准备、旅游中的文化引导、旅游后的文化反思等方式,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能力;四是加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游客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深化对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旅游体验。参考资料: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正逐渐成为各国文化竞争的重要领域。其中,旅游者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是国家文化公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探讨旅游者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感知、解读和体验,形成了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这种认同不仅体现在对景观本身的欣赏,更体现在对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文化认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旅游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旅游经验。不同的旅游者由于文化背景和旅游经验的差异,对同一景观的感知和解读也会有所不同。是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呈现方式。景观的文化内涵越丰富、呈现方式越生动,越容易引发旅游者的共鸣,形成文化认同。是旅游过程中的互动与参与。旅游者在与当地居民、导游等人士的互动中,通过交流、体验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为了促进旅游者对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认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需要深入研究目标游客群体的文化背景和旅游需求,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方案。需要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展示方式,增强景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还需加强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与交流,提供更多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活动,使旅游者在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当地文化。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旅游者对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认同。这对于保护和传承国家文化遗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类型的国家文化公园,以期为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古梅尔夫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于十二世纪,公园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土库曼斯坦帝国时建造的。现在国家公园内大部分建筑不是受到人为的破坏就是毁于一次接一次的地震。古梅尔夫国家历史和文化公园是一个一般游客难以想象的国家公园,这里没有入口、没有大门,所以也就没有门票;也没有任何告示牌、没有护林员、没有公园地图、宣传册子;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公园附近连厕所、快餐厅都没有,有的只是沙漠上一些废弃的遗迹。StateHistoricalandCulturalPark“AncientMerv”梅尔夫历史与文化公园位于土库曼斯坦马雷市附近,是中亚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绿洲城市。这片宽阔的绿洲横跨了4000年的人类历史,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纪念性的建筑,尤其是过去2000年来的建筑。在成吉思汗的儿子们把这座城市夷为平地、居民全都杀光之前,梅尔夫是宗教信仰和不同民族的大熔炉。绿洲上矗立的砖质建筑包括宫殿、清真寺、车店和数千幢民居。今天,散落在各地的遗迹包括城墙、砖质地基和不计其数的陶瓷碎片。199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i),梅尔夫历史与文化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土库曼斯坦首次获此殊荣。遴选依据标准(ii):梅尔夫绿洲城市对中亚和伊朗的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长达4000年。塞尔柱城对建筑和建筑装饰以及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特别的影响。遴选依据标准(iii):梅尔夫绿洲城市的一系列防御工事,以及它们的城市布局都是几千年来中亚文明的杰出见证。梅尔夫是中亚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绿洲城市。这片宽阔的绿洲横跨了4000年的人类历史,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纪念性的建筑,尤其是过去2000年来的建筑。古梅尔夫是中亚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绿洲城市。梅尔夫(Merv)又称马雷(古称蒙奇、马鲁、麻里兀、马兰),是中亚土库曼斯坦马雷州的一个绿洲城市。古梅尔夫城在撒马儿罕和巴格达之间(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市附近),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这片宽阔的绿洲横跨了四千年的人类历史,有许多纪念性的建筑。土库曼斯坦的绿洲城市古梅尔夫有着悠久的历史。4000年来,古梅尔夫绿洲文化对中亚和伊朗等地的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有不少长达四千年之久的历史遗存,近两千年来的古迹则更为普遍。它们都是中亚古代文明的无言见证。古梅尔夫城也是中亚地区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古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市。早在雅典帝国时代,该城即是欧洲、西亚与中国间的重要交通枢纽。651年,此地是呼罗珊(Khurasan)领地的一部分,其后又成为阿拉伯人研习伊斯兰教义的重要中心。在它受塞尔柱人(Seljuks)统治时(12世纪),此地曾一度成为首都所在地。1221年,蒙古人征服古梅尔夫。1883-1884年,俄国人占领该地。世界著名的伊斯兰文化古城古梅尔夫,它位于马雷城西30公里处,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而且是拥有天赋、命运悲惨的塞尔柱突厥人的都城:一座富裕的城市,在某段时间里曾拥有过文明并且恃强而不凌弱,城中生活着对贸易有着同样激情的各族居民。梅尔夫意为“湍急的流水”,因为城畔的穆尔加布河流水甚急。埃克卡拉城的城墙建于公元前6世纪,城墙高达150英尺,长约1800英尺左右。埃克卡拉城是公园前六世纪由崇敬火神的琐罗亚斯德教徒募资建起的。当信仰穆斯林、基督教及佛教的民族迁移至此后,又在埃克卡拉城周围建起了塞尔卡拉城。埃克卡拉城四周是高墙,城中央是祭拜火神用的高台。直到公元3世纪,城中居住着不同信仰的民族,如穆斯林民族、基督教徒以及suo琐罗亚斯德教徒。贾乌尔·卡拉(GiaurKala)是公元前3世纪由萨珊人修建的。要塞的城墙仍然坚固,曾是大门所在地的3个深坑清晰可见。城内的布局为古希腊格栅式,遗址中心的十字路口附近是一个7世纪清真寺废墟。清真寺东侧尽头有一个8米深的水池。贾乌尔卡拉东南角一个醒目的土堆是佛塔和佛教寺庙所在地,伊斯兰教早期这里还有信徒供奉香火。国家公园内的克兹卡拉要塞建于公元7世纪,要塞的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古时候,苏丹把所有的青年女子都关进了克兹卡拉要塞,而命令所有的青年男子去守卫国库。守卫国库的青年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进入要塞来和自己相爱的人见面,但都未成功。有一天苏丹下令说,如果有人能把苹果从国库扔到要塞,它就可以从要塞中选一名女子为妻。聪明的青年发明了弹弓,成功的实现了夙愿,据说这也是弹弓的由来。该城在11~12世纪曾作为塞尔柱王朝的都城,一直是中亚的穆斯林文化中心。著名的伊斯兰学者谢赫·布里德·本·哈赛卜曾到过这里,一些世界闻名的圣训汇编者也在此居住过。这里至今尚存已逾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哈马达尼清真寺,它是土库曼民族英雄谢赫·尤素福·哈马达尼下令建造的,他曾率众保卫土库曼斯坦免遭外来侵略。这里还有古老的伊斯兰教经学院、陵墓和宫殿遗址,是人们了解土库曼古老伊斯兰文化的绝佳之处。坐落在古梅尔夫的桑加汗陵是中亚著名的伊斯兰文化名胜地,它建于1157年,属于塞尔柱王朝时期的重要建筑。陵墓为方型穹顶殿,殿内两壁设有壁龛,顶部穹顶为四心圆券型。殿外有回廊。古城中最古老的是埃尔克·卡拉(ErkKala),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而今天它只不过是一个方圆600米的大土堆。一道道深深的土壕是苏联考古学家为修建防御墙而留下的,防御墙高50米。据13世纪初期的伊斯兰文献记载,当时的穹顶外表曾镶有美丽的蓝色瓷砖。现在国家公园内的陵墓是一座高达12英尺的砖制建筑,它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尽管陵墓的圆顶已经遭到破坏,但它仍然耸立如初。在古代,人们可以从很远的地方看到陵墓的园顶。目前陵墓的状况不容乐观,亟待维护。塞尔卡拉城的城墙从古至今一直在修建,城墙也因此一次比一次高。考古学家发现在城中尚有一些带有古希腊、古罗马及其他民族风格的建筑遗迹。古梅尔夫绿洲城市对中亚和伊朗产生的巨大影响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特别是塞尔卡拉城在建筑、建筑装饰以及科学文化发展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的筑城术以及城市规划反映了几个世纪中亚地区的文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班超平定西域后,远国蒙奇、兜勒皆来归附。蒙奇国都木鹿,即马雷,有小安息之称。——《后汉书·安息传》《梁书》称为末国,“西与波斯接,土人剪发,著毯帽,小袖衣,为衫则开颈而缝前。多牛羊骡驴。其王安末深盘,普通五年(524年)遣使来贡”。——《梁书·西北诸戎传》元太祖十六年(1220年),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调兵七万攻打麻里兀,1221年城破。1254年至1255年,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在经过中亚到蒙古旅行时,曾路过马鲁。——何高济译《海屯行记》中华书局20021260年蒙古大汗蒙哥所遣转运使常德,出使伊尔汗国时,曾路过此地,在《西使记》中称为马兰。5世纪中叶,匈奴人的一支嚈哒人(又称白匈奴)进军中亚,土库曼的大部分地区被匈奴人各部落割占。此后,土库曼东南部地区的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尼萨(今阿什哈巴德附近)等一些地区兴起了养蚕业;商业业得以迅速繁荣,由于当时的从中国出发的“丝绸之路”经过这里,古梅尔夫(今马雷)成为当时巨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嚈哒人在土库曼地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6世纪中叶,之后的嚈哒人政权被入侵的突厥部落推翻,突厥人在土库曼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地各游牧部落的“突厥化”,这对以后土库曼民族及其语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世纪中亚阿拉伯人入侵中亚,包括土库曼原住居民在内的的绝大部分中亚民族被迫放弃了原有的信仰,改信伊斯兰教。这是土库曼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9世纪下半期,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灭亡后,土库曼地区分别属于塔希尔王朝和萨曼帝国。从10世纪晚期起,锡尔河中下游、里海东北沿岸一带的突厥游牧部落奥古兹人开始向南迁移。到11世纪初,该部落在塞尔柱家族的率领下攻占了土库曼地区,并在当地滞留下来。11世纪中叶(1040年)在今土库曼斯坦地面上建立了强大的塞尔柱王朝。然后,塞尔柱人于1055年进入了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的首都巴格达并征服了整个小亚细亚。塞尔柱人的首领吐格鲁尔贝伊在巴格达受封为苏丹。在塞尔柱王朝统治鼎盛时期,有几十个国家和几百个汗王向它进贡。1299年,奥古兹人的一位部落首领奥斯曼接续塞尔柱王朝成为居住在安纳托里亚半岛的突厥人的统治者,这就是奥斯曼王朝。另外还有两支接续塞尔柱王朝政权的土库曼人在十四和十五世纪进入高加索和伊朗,为近代阿塞拜疆民族奠定了基础。留在中亚的土库曼人在11~12世纪期间占有花拉子模和呼罗珊地区,古梅尔夫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3世纪,蒙古人征服中亚和波斯,土库曼人处于蒙古贵族的统治之下。十四世纪后期,帖木尔帝国兴起,土库曼南部处于帝国的统治之下。16世纪初,帖木尔帝国被从钦察草原南下的乌兹别克人所摧毁,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建立了希瓦和布哈拉两个汗国,土库曼人大部分被希瓦汗国所统治,另一部分土库曼人处于波斯的统治之下。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是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石造土著集落住宅群,为后人留下了高度发达的查科文化的遗产。其中最大的土坯建筑物为12000平方米的半圆形结构。这些建筑物的定位被推测可能与太阳和月亮的方位有关。最让人感到神秘的是村落周边如同网络般的道路遗址,路宽9米。全长600公里,这些有明确的构思道路不仅是为连接周边村落之所用,更被认为是当时查科文化宇宙观的反映。ChacoCultureNationalHistoricalPark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一个干旱的峡谷之中,面积88平方千米,1907年建园。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是美国最奇妙的文化历史区,主要代表古迹反映的是全盛时期的印第安文化。该遗址曾是公元850年至1250年间古代原住民的文化中心,也是史前四角地区重要的宗教中心、贸易中心和行政中心。历史上查科峡谷的繁华景象在古印第安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查科文化因为它的文化纪念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世界。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iii),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353),成为美国世界遗产之一。美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编号66000895查科峡谷遗址生动地展示了查科人在建筑和工程方面的成就,他们克服了美国西南部严酷的环境,建立了主导该地区长达四个多世纪的文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印第安人统治着现在美国西南部的大片土地。查科大峡谷曾是公元850年至1250年间古代原住民文化的中心,也是史前四角地区重要的宗教中心、贸易中心和政治中心。查科地区还以其独特的建筑而世界闻名,它不仅有许多古代公共建筑和宗教仪式建筑,而且还有一处古代城市仪式中心,这个建筑的风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除了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以外,世界遗产还包括了其他八处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管辖的阿兹特克遗迹国家古迹和较小的查科遗迹。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是美国最奇妙的文化历史区,它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一个干旱的峡谷之中,面积88平方千米,1907年建园。主要代表古迹反映的是全盛时期的印第安文化。查科峡谷是公元850到公元1250年期间的一个古印第安文化、宗教、贸易的中心,并且是史前四角地区的行政中心。历史上查科峡谷的繁华景象在古印第安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查科文化因为它的文化纪念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世界。查科国家历史公园的中心是一条长16公里,宽2-3公里的峡谷,北面有高达50米的悬崖。在向阳的一侧,从公元9世纪-11世纪后期,古印第安的普韦布罗部落建造了用城墙环绕的12座大村庄。村庄内的房屋从2层到5层不等,由数百间房间和粮食仓库组成。也有利用地下室贮藏食物的。在背阴的一面也有400多小村庄。村落中的许多房屋时当地人用来举行祭祀活动的,部分也供远道而来的人们住宿。普韦布罗部落的建筑展现出了古印第安人高超的建筑技巧。厚重的石墙、很小的窗户和门,对当地不稳定的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整个村落坐北朝南,使每级房屋都能在寒冬最大限度地享受光照。为了解决饮水问题,聪明的古印第安人还在岩石上凿出水渠,用以将季节性洪水引入贮水槽,供生产生活使用。峡谷北侧的村庄是在公元900年以后建成的,有砂岩城墙围绕。这座村庄的特点就是房屋建在地面上,多为半圆形建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大多数建筑物都在4层左右,有约800多房间。除此之外,还有大小不同的36座地下洞穴。这些建筑充分显示出他们在工程和建筑方面的才能。许多房屋是供举行仪式用的,也有供远道而来的人们住宿使用的。为了解决供水,还在岩石上凿出水渠引向贮水槽。北侧的"大村庄"是在公元900年以后建成的,有砂岩城墙围绕。这座大部落为建在地面上的半圆形建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是一座4层建筑,有约800多房间。这座建筑朝南有开口部,包括有大小不同的36座地穴。由查科遗址中心地向四周分散的村落以道路网相互连接,放射状的道路四通八达,现仍可看到道路遗迹。向东南西北方向延伸的区间道路,其总长度超过了600多公里。这些道路通常宽4米-6米,呈直线向远处延伸。从出土的陶器、孔雀石、贝壳以及热带生存的鸟类骨骼、羽毛来着,当时的商业活动相当发达。因为兴建这些建筑以及与之配套的道路,斜坡,水坝与护堤,需要经过大量组织精良、熟练的规划,设计,资源采集与建设工作。查科人民综合规划建筑设计学,天文定位学,几何学、工程学来建筑这个具有壮观公共建筑的古代城市中心,这里的建筑直到1000年后的今天还让我们感到惊讶和鼓舞。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它包括了大量的公元1020年至1110年间查科文化达到鼎盛时期的遗址,已具备了城市系统结构,周围拥有许多村庄和纵横交错的道路。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是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文化的集中体现。查科文化遗址也象征了美国古印第安文化的典型,它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这个遗址是新墨西哥州普韦布洛印第安人,亚利桑那州霍皮印第安人,西南部纳瓦霍印第安人神圣祖国的一部分,所有这些印第安人都一如既往的敬仰这里并以此为荣。查科峡谷是公元850年到公元1250年期间的一个古印第安文化主要中心。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这里偏僻并且与世隔绝,环境也几乎没有什么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但是这里经过精心的建设。你会发现这里的价值是无限的。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6世纪,北美西南部诸民族就在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犹他州的南部和科罗拉多等地生息。虽然这一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但少数局部地区的降水量却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这些诸民族以种植玉米为中心,并逐步发展为三种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即霍霍坎文化、莫戈伦文化和安纳萨吉文化。在公元700年到1200年期间,这三种文化都繁荣兴旺起来而且得到了发展。霍霍坎文化被认为是在公元500年到1100年期间来到新墨西哥的查科沙漠地区,并用他们聪明的头脑建造了地穴小屋。佐证这一史实的是发现了房屋遗迹,球场以及像是用天然二氧化铁制作的镜子和贝壳。莫戈伦文化在公元前200年前后出现在查科地区(在霍霍坎人以东),像霍霍坎人一样,莫戈伦人也居住在由挖地穴建成的房屋组成的小村落中。在本地区之内的各个民族中,他们首创了制作陶器的先例,他们制作的第一批陶罐单一颜色的土黄色陶罐。在公元700年以后,莫戈伦人着手用石头建造长方形的、地下有分散单间的地窖式住房。在公元1050年前后,安纳萨吉人来到了这个地区,开始同莫戈伦人和平地毗邻而居。不久,莫戈伦人开始欣赏安纳萨吉人那多层的套房,因此废弃了自己的地窖式的住房。在查科峡谷里,创建了当地的古印第安文明。它的建筑技术,社会组织和群体生活反映出了高度复杂的人类文明。安纳萨吉人是北美西南部三种史前文化中最先进的,既经历了查科文化的顶峰,也经历了它的衰败。它的建筑技术、社会组织和群体生活反映出了高度复杂的人类文明。安纳萨吉印第安人于公元900到公元1100年间,在新墨西哥州东北部的一个沙漠峡谷-查科峡谷里,创建了一处文明。它的建筑技术,社会组织和群体生活反映出了高度复杂的人类文明。巨大的多层石头村落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400英里长的道路系统证明了他们的工程与建筑天赋。作为一个中心定居点,查科连接了大约75个外围村落。后人推测,这些以土地为生的人可能建造这个政治经济中心的目的是管理和分配由于潮湿或干燥的生长季节决定的多种多样的食物供应。安纳萨吉建造了具有特大型房间的村落,发展了石料建筑技术以便建造四层楼以上的建筑。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