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

日:“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

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⑤,漆之所藏者黑⑥,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卜商,字子夏。②赐:端木赐,字子贡。③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④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店铺。⑤丹

之所藏者赤: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⑥漆:墨漆。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惟吾德警

(2)无案牍之争形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乙文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指贤士居所。甲文中除了“陋室”外还出现了两个“芝

兰之室“,是哪两个?

4.甲文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文中“丹之所藏者赤”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

你怎样看待这些交友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

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

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尔安敢轻吾射!"翁日:

“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

钱不湿。

因日:“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日善。有一人过

EJ:“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

也?”客口:“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久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不已善息少漏气力倦,弓

拨矢钩②,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注释】①支左屈右:伸直左臂持弓,弯曲右臂引弓持箭,是种正确射箭法。②弓拨矢

钩:弓拉不正,箭射不直。拨:不正。钩:弯曲。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狰担而立(放下)B.当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离开)

C.笑而道之(打发)D.前功尽矣(完)

6.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不己善息/少焉气力倦。

B.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

C.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

D.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8.陈尧咨和养由基二人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说说两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楼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

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

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日:“此非

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

第2页共17页

巢也!”

(陆游《书巢记》节选)

【注】①梗(du):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i):相见。

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埼送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名,出名)B.无案牍之芳形(使……劳累)

C.或陟于前(陈列)D.客弑观之(成就)

10.下面句中“之”与“何陋之有”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A.无丝竹之乱耳B.水陆草木之花

C.乃引客就观之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I)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两文都以书屋为写作对象,请简要概括出两个书屋各自的特点。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以上诗文的作者所处朝代为朝。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选出诗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

(1)《过零丁洋》

(2)《爱莲说》

A.与民同乐B.洁身自好C.舍生取义D.寄情山水

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目:“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l⅛完

⅛学

¾箜

【注释】①秦青、薛谭:都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②饯:设酒食送。③衢(qd):大路。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群以军中多务遂群归

B.及鲁肃过寻阳徐公何能及君也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谓尽之

D.蒙乃始就学屠乃奔倚下

17.请用“/”给下面的的句子断句。(各句限断一处)

⑴肃遂拜蒙母

⑵未穷秦青之技

18.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被鲁肃叹服,

最终“结友而别”的佳话。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不要浅尝辄止,

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

C.甲乙两文都运用J'侧面描写,吕蒙的学有所成通过鲁肃的惊奇从侧面展现;薛谭的

第4页共17页

知错能改是通过“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来体现。

D.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甲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

于情味;乙文则直叙其事,语言简洁明了。

19.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20.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莓。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孝,濯清涟而不势。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装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阎学士郑向任,分为宁主薄。有狱久不决,

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

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

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因

得勉。

(节选自《宋史》)

注:①法:按照法律。②手版:即笏(hiɪ)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

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香匹益清可年观而不可亵玩焉

B.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考辨

C.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D.濯港涟而不妖泊荣峻茂(《三峡》)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23.语段(一)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简要分析。

24.结合语段(一),具体说说语段(二)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日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日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目国香。自

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

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②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

所谓含章③以时发者也。

【注工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萧艾:艾蒿,味臭,喻指小人。③含章:包含美质。

2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陶后鳏有闻②自古人知觉兰______

2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兰盖号似乎君子/王之弊号矣

B.生于深山薄丛之中/太守与客来饮千此

C.不为无人而不芳/野芳发而幽香

D.号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号亦不可以己乎

27.翻译句子。

①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②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

28.【甲】文和【乙】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第6页共17页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日: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篦者斩焉,彗帚②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

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拳茸荟郁③,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

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翳荟④,除粪壤,疏其间,封⑤其下,不终日

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

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珍瘁:枯萎凋谢的样子。②彗帚(huizh6u):都是扫帚。这里作动词用。③摹(bEg)

茸荟郁:形容草木繁盛茂密。④芟(Shan)翦(yι)荟:剪除茂盛的杂草。⑤封:培土。

29.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之:水陆草木之花何陋之有

B.益:自以为大有所至香远至清

C.鲜: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D.枝:不蔓不核核叶殄瘁

30.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1.请结合语段(一)中的语句,具体分析莲花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3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文所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

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

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33.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B.亭亭净植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D.平居与萧艾不殊殊:相同

34.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濯清涟W不妖泉香西酒洌

B.兰修似乎君子所欲有甚于生者

C.兰季含香体洁季千里不敢易也

D.水陆草木之花不待楚之逐臣

35.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部分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善臧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于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

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③”

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④与萧艾⑤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⑥,在室满室,在堂

第8页共17页

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久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节选)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丛:

草木聚生处。③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君子避世,乐在其中,不觉烦闷,即使不为

世人所赞同,也不烦闷。④平居:平时。⑤萧艾:野生蒿草,味臭,喻小人。⑥蔼(ai)

然:形容兰花香气很盛。⑦含章以时发者也:人的美在内心,遇到适当之时必发之于外。

3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可爱者答蕃兰摹似乎君子景色春佳相谈号欢

B.自李唐来目古人知贵兰目欺欺人自私自禾U

C.香远至清以为大有所建精地求精受范匪浅

D.陶后婚有闻鲜艳夺目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38.翻译两文中的画线语句,并结合全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翻译:只有晋代的陶渊明喜爱菊花。

理解:开篇写晋代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是为了与唐人爱牡丹作对比,以突出牡丹广受

人们喜爱的原因。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此句作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独特、高洁的人生态度与追求: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

立不移,保持操守。

C.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翻译: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这类的杂草没有什么两样。

理解:此句写的是像兰花一样的君子和像萧艾一样的小人住在一起,缺乏自己的特点。

39.在北宋推崇“君子气节”的大背景下,周敦颐和黄庭坚分别撰写了《爱莲说》和《书

幽芳亭记》。周敦颐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黄庭坚认为“兰甚似乎君子请你结合

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填写下面积累卡片。

传统文化中的“花中君子”

花的特点君子之德

出淤泥而不染①

濯清涟而不妖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②君子正直不苟,不趋炎附势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君子能耐得住寂寞,不因无人赏识自己而忧愁烦

不为无人而不芳闷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

【古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会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mia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②,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日:“子非

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注释】①轩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

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②如故:像原来一样。如:如同,好像。

③废书:放下书。废:停止。

4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濯清涟而不妖

(2)又学同席读书

41.翻译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2.周敦颐的观点与管宁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谈谈。

第10页共17页

【古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日:“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乙】

余近日以军务住侵Q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

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巾匕,日必

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

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

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①俊悠: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43.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1)但当涉猎

(2)如往事耳

(3)余近日以军务住健

(4)利目相待

4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益装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4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6.[甲X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议论''后,与吕蒙“_”

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惊人的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

家风,培养"”品质。

47.【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急。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日:“土别三日,即更舌U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4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加冠(guAn)B.叱咄(du6)

C.即零(geng)刮目相待D.肃学(SUi)拜蒙母

4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串送之()⑵堂趋百里外()

⑶见住事耳()(4磔鲁肃过寻阳()

5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51.甲文是通过和奔走求师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

通过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戋铁把,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第12页共17页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抑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观之。稍出近之,愁愁然①,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②,以为且噬③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

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④。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⑦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响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①愁愁(yinyi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遁:逃跑。③噬:咬。④搏:击,

扑。⑤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摇晃依偎,冲击顶撞。⑦计:盘算。⑧悯

(han):怒吼。

5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算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

53.下面句中的“其”字的用法或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如基言,果得于数里外

B.见多发矢十中八九

C.择基善者而从之

D.再一犬坐于前

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55.请用“只知……不知……”的句式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两件事的

相同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有仙则多

(2)谈笑有涉债

(3)可爱者甚蕾

(4)濯清涟而不妩

(5)陶后警有闻

5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8.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

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己的节操,

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59.两篇短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第14页共17页

参考答案:

I.(I)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使……劳累。2.(1)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4.示例:这些交友的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交往,这样才

能不断进步。

5.B6.A7.(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人们都说好,你竟然说可以教我射箭,你怎么不代替我射箭呢?8.两人特点:善射,

自以为是,为人傲慢无礼。道理:学无止境。在我们取得小小成就时,不可得意忘形,满足

于现状,而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进取。或:熟能生巧。学习一项

本领需不断练习,反复实践,才能达到较高水平。

9.D10.D11.(1)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2)于是就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窝吗!"12.【甲】书屋的特点是简陋,【乙】

书屋的特点是书多。

13.宋14.(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可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15.(I)C(2)B

16.D17.①肃/遂拜蒙母

②未穷/秦青之技18.C19.(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返回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

了。20.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用演奏

的高超技巧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21.D22.(1)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

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2)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

做。23.示例: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的高洁,突出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

操。24.示例:周敦颐确实如“莲”一样,是一个追求高尚情操,德才兼备的“君子”,一方面他才

能过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另一方面他刚正不阿,为人正直,据理力争,宁可弃官不做也

要依法行事,表现出不慕名利的高尚品质。

25.少以……为贵26.D27.①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飘得越远就越觉得清香。

②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艾蒿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