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
第I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
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瘦削(xue)雷搴(ting)吹毛求姬(CI)信手拒来(∏ian)
B.伫立(Zhil)笨统(long)味同嚼蜡(jiao)踌躇满志(chou)
C.罢合(qι)佳懦(qic)千钧之力(yιin)囱因吞枣(Ian)
D.惆怅(zh&ng)要诀(jue)雕梁画栋(dðng)蹑手蹑脚(nie)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
创造美好生活的之路。劳动也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只有正确的劳
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准确掌握历史前进、社会运转的内在机理。热爱劳动、不懈奋
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A.崇尚必经树立B.崇拜必须树立
C.崇拜必经竖立D.崇尚必须竖立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2022年10月1日,中国女篮在世界杯决赛中获得亚军。②这是中国女篮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好成
绩。③面对强敌,女篮队员们在球场上展现出了超越对手的求胜欲望和坚定信念,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
平。④这次比赛告诉我们: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既要有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精神,又要有高超的技术、
过硬的本领。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钱穆先生在文章□做人的规矩口中曾写道:“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
□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没有约束和监督,他的动物性随时随地都会迸发出来,进而伤及他人与他
物。而所谓规矩,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就会被打
乱,原本能实现的理想就会被搁浅,不一而足。
A.《》”。,B.“”。、
C.《》。”、D.“””。,
5.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恰总的一项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餐,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悠悠”一词既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
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B.“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跋
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
C.本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
严谨。
D.词中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
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恨。
阅读《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最西段,这里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市区低3〜4℃。位于
延庆赛区核心区的小海陀山,平均气温比延庆还低十几摄氏度,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它成为2022年北京冬
奥会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场。高山滑雪赛道的出发平台,海拔达2198米,造型巍峨,犹如一只乘风欲
飞的风筝。
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拥有国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
比赛场地之一。第一,延庆赛区整个场馆设施属于新建场馆,特别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不仅海拔最高,
而且在初期建设中,山上没有道路、水、电和通信;第二,国际雪联对于整个赛道要求非常严苛,国内又
没有冬奥会相应的雪道建设经验以及标准参考,所以整个建设过程中,都是根据国际雪联的相应要求进行
建设的;第三,这条赛道的坡度非常大,最大的坡度达到68%,很多区域机械作业无法到达,因此完全要
靠人力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
③虽然面临海拔高、施工条件差等难题,但绿色低碳可持续是冬奥场馆建设的铁律。针对“可持续
性”原则,组委会制定了54项任务,既有生态修复等环境可持续任务,也有与赛区周边居民生活改善相
关的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任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奥运会史上第一次把所有相关业务都融入可持续
性管理体系的赛事。
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造雪工作也是一项极其艰苦及严格的工作: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滑行时速能达到
130〜140公里/小时,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比赛要
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
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让选手不论第几个
出场,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相对完美,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的水来自佛峪口水库和白河堡水库。通过7.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把造
雪用水送往小海陀山海拔1050米的塘坝和海拔1290米的蓄水池进行蓄存。再通过三级泵站将造雪用水分
别注入各雪道造雪系统,最终到达小海陀山2198米最高点附近的出发平台。同时,国家高山清雪中心还
建设了完善的融雪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回收的水资源实现了重复利用。
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内共设计了11条索道,不同制式的索道又形成了5个换乘站,确保运动员可以
从冬奥村出发在30分钟内抵达各项目出发点。
(选自《光明日报》,原文有删改)
6.下列说法不得令文意的一项是()
A.得天独厚条件让小海陀山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场。
B.高山滑雪赛道坡度非常大,所有的区域机械作业都无法到达,因此完全要靠人力进行相应的施工作
业。
C.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滑行时速能达到130〜140公里/小时,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
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D.国家高山清雪中心建设了完善的触雪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回收的水资源实现了重复利用。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打比方、举例子B.列数字、举例子
C.打比方、列数字D.列数字、下定义
8.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不事项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B.文章依次介绍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位置、赛道、引水、造雪、索道等。
C.文章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D.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冰状雪的运用,让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相对完美,以确
保比赛的公平性。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呵焉?”刿目:“肉食者
年,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口:“小惠
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目:“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目: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口:“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目:“未可。”齐人三鼓。判目:“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目:“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EJ;“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半,故逐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事砸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间:参与B.肉食者鄙鄙:卑鄙,人品不好
C.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D.望其旗靡靡:倒下
10.下列句子是判断句的一句是(
A.十年春,齐师伐我B.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D.夫战,勇气也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氐声的一项是()
A.文中“乡人”漠不关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曹刿则是主动参与,关心国事。
B.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
卓越才能。
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也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简略,而战争经过写得详细,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
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第∏卷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2.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
(2)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4)无限山河泪,(夏完淳《别云间》)
(5)苟全性命于乱世,o(诸葛亮《出师表》)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两句运用中国绘画的“留白”手法,表
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业练习攻战,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雍熙三年,
大兵北征。代①北苦寒,士卒多服毡溺②,业但挟纺®,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④僵仆而业怡然无寒
色。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与我俱死无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众皆
感泣不肯去。
业既没,太宗闻之痛惜甚,日:“求之古人,何以加此!”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代:地名。②毡蜀(jɪ)毛织品。③挟纺(kuang):披着绵衣。④殆:几乎。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业但挟纺但:
(2)众皆感泣不肯去去: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
15.请结合原文,分析宋太宗评价杨业“求之古人,何以加此”的原因。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半个父亲在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在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
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
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辨识度,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
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
③小时候,我遂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
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握在地上打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
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反应很快,但
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
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间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因痹疾煎熬。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
上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在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
让我烧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撼。一股焦肉味吱吱
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相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时的父
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
在生活里,我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
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
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龊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
扶着我,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隹俄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选自《读者》,有删改)
16.结合选文内容,梳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过程,请按提示完成。
(1)f理解f(2)f谅解f(3)
17.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18.请结合全文,分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这句话的内涵。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无碰的两项是()()
A.文章标题“半个父亲在疼”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文章第②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棱角分明”,变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
瘦,呆滞,不苟言笑。
C.文章第④段“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一句中,“稳健”准确写出父亲为“我”治病时
的果断、从容,“颤抖”表现了父亲的愧疚和对“我”的爱。
D.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癣长势迅猛、顽固不易根除的情形。
E.文中“我”的父亲严厉、坚强、对自己的孩子也充满了爱意,他教育孩子的所有方式都是值得我们肯定
的。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津津中学九年级同学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
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
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形成了非常
突出的特质,家风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对于人格的养成、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有积极意
义。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优良的家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涉及方方面面,如孝
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诫子书》
中诸葛亮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
卓越的艺术家”。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
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中国人自古就认
识到,“家事”“国事”“天下亭”紧密相关,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
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20.请依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主要内容。
21.活动中,小明认为传承家风只要管好自己的“家事”就行,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二)名著阅读《儒林外史》(8分)
22.阅读下面关于《儒林外史》的读书卡片,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
人物文段
(1)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
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
⑴
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
头摇了两三摇。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
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
⑵
了!"(2)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
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
(3)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自此,聚的钱不买书
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
(3)_
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
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⑷道:“我的文名也够了。……弟选的文章,每一回
(4)__
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
客人,都争着买,只愁买不到手……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
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
'先儒匡子之神位'。”
23.《儒林外史》描绘了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幅生动鲜活的士人百态图,作者对不同的读书人有不同的情感
态度,试以下面两个人物为例简要概括。
⑴杜少卿⑵周进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余华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
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也许,你曾在委屈中坚强,困境中破茧,拼搏中闪光,磨砺中绽放……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
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
第I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
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
A.瘦削(XUe)雷搴(ting)吹毛求爽(cl)信手拒来(nian)
B.伫立(ZhiI)笼统(long)味同嚼蜡(jiao)踌躇满志(chou)
C.罢合(ql)怯懦(qie)千钧之力(yιin)囱因吞枣(Ian)
D.惆怅(ZhMg)要诀(jue)雕梁画栋(dðng)蹑手蹑脚(nie)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笼统(long)----lðng;
C.千钟之力(ydn)——jun;
D.惆怅(zhang)----chang;
故选Ao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
创造美好生活的之路。劳动也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只有正确的劳
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准确掌握历史前进、社会运转的内在机理。热爱劳动、不懈奋
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A崇尚必经树立B.崇拜必须树立
C.崇拜必经竖立D.崇尚必须竖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崇尚:尊崇、提倡。常用于表述推崇某种观念。崇拜:是个体对自身、他(她)人以及某外界事物所具有
的高度的尊重、钦佩与信任。结合“劳动”可知,用“崇尚”。
必经:一定要经过。必须:表示事理上的必要和情理上的必要。结合“路”可知,用“必经”。
树立:建立;建树。竖立:意思是指为使物体与地面垂直而立。结合“劳动观”可知,用“树立”。
故选A0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2022年10月1日,中国女篮在世界杯决赛中获得亚军。②这是中国女篮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好成
绩。③面对强敌,女篮队员们在球场上展现出了超越对手的求胜欲望和坚定信念,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
平。④这次比赛告诉我们: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既要有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精神,又要有高超的技术、
过硬的本领。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D.关联词分句语序不当。关联词分句讲求递进关系。“既要有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精神,又要有高超的
技术、过硬的本领”应改为“既要有高超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又要有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精神。”
故选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钱穆先生在文章口做人的规矩口中曾写道:“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
□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没有约束和监督,他的动物性随时随地都会迸发出来,进而伤及他人与他
物。而所谓规矩,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就会被打
乱,原本能实现的理想就会被搁浅,不一而足。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C.“做人的规矩”是文章的标题,用书名号;“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
属于完整引用,后面用句号和下引号;“原则”“底线”是句中的并列词语,用顿号。
故选C。
5.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怆m的一项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餐,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悠悠”一词既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
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B.“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跋
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
C.本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
严谨。
D.词中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
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句。
B.“年少万兜签,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作者这样热情赞
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并无“对他穷兵默武,以致战乱不
休的批评之意”。
故选B0
阅读《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最西段,这里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市区低3〜4℃。位于
延庆赛区核心区的小海陀山,平均气温比延庆还低十几摄氏度,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它成为2022年北京冬
奥会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椀赛场。高山滑雪赛道的出发平台,海拔达2198米,造型巍峨,犹如一只乘风欲
飞的风筝。
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拥有国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
比赛场地之一。第一,延庆赛区整个场馆设施属于新建场馆,特别是国家高L滑雪中心,不仅海拔最高,
而且在初期建设中,山上没有道路、水、电和通信:第二,国际雪联对于整个赛道要求非常严苛,国内又
没有冬奥会相应的雪道建设经验以及标准参考,所以整个建设过程中,都是根据国际雪联的相应要求进行
建设的;第三,这条赛道的坡度非常大,最大的坡度达到68%,很多区域机械作业无法到达,因此完全要
靠人力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
③虽然面临海拔高、施工条件差等难题,但绿色低碳可持续是冬奥场馆建设的铁律。针对“可持续
性”原则,组委会制定了54项任务,既有生态修复等环境可持续任务,也有与赛区周边居民生活改善相
关的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任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奥运会史上第一次把所有相关业务都融入可持续
性管理体系的赛事。
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造雪工作也是一项极其艰苦及严格的工作: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滑行时速能达到
130〜140公里/小时,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比赛要
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
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让选手不论第几个
出场,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相对完美,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的水来自佛峪口水库和白河堡水库。通过7.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把造
雪用水送往小海陀山海拔1050米的塘坝和海拔1290米的蓄水池进行蓄存。再通过三级泵站将造雪用水分
别注入各雪道造雪系统,最终到达小海陀山2198米最高点附近的出发平台。同时,国家高山清雪中心还
建设了完善的融雪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回收的水资源实现了重复利用。
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内共设计了11条索道,不同制式的索道又形成了5个换乘■站,确保运动员可以
从冬奥村出发在30分钟内抵达各项目出发点。
(选自《光明日报》,原文有删改)
6.下列说法不行自文意的一项是()
A.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小海陀山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场。
B.高山滑雪赛道的坡度非常大,所有的区域机械作业都无法到达,因此完全要靠人力进行相应的施工作
业。
C.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滑行时速能达到130〜140公里/小时,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
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D.国家高山清雪中心建设了完善的触雪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回收的水资源实现了重复利用。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打比方、举例子B.列数字、举例子
C.打比方、列数字D.列数字、下定义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氐碘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B.文章依次介绍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位置、赛道、引水、造雪、索道等。
C.文章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D.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冰状雪的运用,让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相对完美,以确
保比赛的公平性。
【答案】6.B7.C8.B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辨析。
B.错误。原文第②段“这条赛道的坡度非常大,最大的坡度达到68%,很多区域机械作业无法到达,因此
完全要靠人力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
列图表、作引用等。
“2198米”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犹如一只乘风欲飞的风筝”,把出发平台比作风筝,运用打比方的
说明方法;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辨析。
B.错误.由第④段“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造雪工作也是一项极其艰苦及严格的工作”可知,本段介绍造
雪;由第⑤段“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的水来自佛峪口水库和白河堡水库•通过7.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
廊,把造雪用水送往小海陀山海拔1050米的塘坝和海拔1290米的蓄水池进行蓄存”可知,本段介绍引
水。应把“引水、造雪”调换位置;
故选B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用焉?”刿曰:“肉食者
平,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日:“小惠
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目:“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牛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至硬的一项是()
A.又何回焉间:参与B.肉食者可鄙:卑鄙,人品不好
C.公将驷之驰:驱车追赶D.望其旗靡靡:倒下
10.下列句子是判断句的一句是()
A.十年春,齐师伐我B.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D.夫战,勇气也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乡人”漠不关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曹刿则是主动参与,关心国事。
B.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
卓越才能。
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也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简略,而战争经过写得详细,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
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答案】9.B10.D11.D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B.错误,句意:当权者目光短浅。鄙:目光短浅,古今异义词。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判断句。
D.句意: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判断句,“也”标判断。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写法。
D.“对曹刿的论战写得简略,而战争经过写得详细”错误,应是: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
得简略。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
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
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
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
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
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
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
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
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
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
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
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
气己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
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第∏卷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2.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
(2)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4)无限山河泪,o(夏完淳《别云间》)
(5)苟全性命于乱世,o(诸葛亮《出师表》)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两句运用中国绘画的“留白”手法,表
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答案】①.兔从狗窦入②.忽如一夜春风来③.身世浮沉雨打萍④.谁言天地宽⑤.
不求闻达于诸侯⑥.山回路转不见君⑦.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
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默写时,注意“窦、浮沉、萍、
诸侯”等字词的写法。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业练习攻战,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雍熙三年,
大兵北征。代©北苦寒,士卒多服心崩②,业华挟纺③,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④僵仆而业怡然无寒
色。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与我俱死无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众皆
感泣不肯去。
业既没,太宗闻之痛惜甚,目:“求之古人,何以加此!”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代:地名。②毡IO(jυ毛织品。③挟纺(kuang):披着绵衣。④殆:几乎。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业但挟纺但:
(2)众皆感泣不肯去去: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
15.请结合原文,分析宋太宗评价杨业“求之古人,何以加此”的原因。
【答案】13.①.(1)仅,只是②.(2)离开
14.你们各自都有自己父母、妻子儿女,可以跑回去报告天子。
15.杨业骁勇善战,所到之处克敌获胜,屡立战功,国人称之为“无敌”;在代北苦寒之地,他作为统帅关
爱士卒,让士兵穿毛制品的衣物,自己只是披着绵制的衣物,忍受严寒艰苦,“怡然无寒色”;朔州战败时,
他体恤士卒多有家眷,让大家先离开,自己坚守以身殉国。所以,宋太宗评价杨业“求之古人,何以加此”。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
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杨业只是披着丝棉絮。但:仅,只是。
(2)句意:大家都痛哭流涕不肯离开。去:离开。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
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汝,
你;妻子,妻子和孩子;还,回去;走,跑。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从“业练习攻战,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可知,杨业屡立战功,所到之处
克敌获胜,可看出他骁勇善战;
从“业但挟犷,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可以看出杨业肯吃苦,他作为统帅关爱士卒,让士兵穿毛制品
的衣物,自己只是披着绵制的衣物,忍受严寒艰苦;
从“与我俱死无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可知,朔州战败时杨业体谅士卒多有家眷,让
大家先离开,可看出他体恤士卒。
所以,宋太宗评价杨业“求之古人,何以加此”。
【点睛】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他经常练习作战,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
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雍熙三年间,他带兵向北出征,代这个地方环境艰苦且寒冷,士兵多穿着毛
织品,杨业只是披着丝棉絮,坐在地上治理军事,旁边也没有点火把取暖。侍奉的人几乎都懂得蜷缩在一
起,但是杨业神色安然丝毫没有露出寒冷的脸色。朔州战争失败之后,他部下还剩下几百人,杨业对他们
说:“你们和我一起死,对你们没有好处,你们还有父母妻儿,你们可以回去了,报告天子。”大家都痛
哭流涕不肯离开。
杨业去世后,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遗憾,说:“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人能超过他!”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半个父亲在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在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
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
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辨识度,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
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
③小时候,我洋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
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热在地上打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
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反应很快,但
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提到地上,揽一把萎萎芽,嚼碎,
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间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因癣疾煎熬。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
上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在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
让我烧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撼。一股焦肉味吱吱
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时的父
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
在生活里,我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
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
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龊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
扶着我,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g般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选自《读者》,有删改)
16.结合选文内容,梳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过程,请按提示完成。
⑴_理解~(2)f谅解-(3)
17.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18.请结合全文,分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这句话的内涵。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氐碘的两项是()()
A.文章标题“半个父亲在疼”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文章第②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棱角分明”,变成所有老人的样子一千
瘦,呆滞,不苟言笑。
C.文章第④段“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一句中,“稳健”准确写出父亲为“我”治病时
的果断、从容,“颤抖”表现了父亲的愧疚和对“我”的爱。
D.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癣长势迅猛、顽固不易根除的情形。
E.文中“我”的父亲严厉、坚强、对自己的孩子也充满了爱意,他教育孩子的所有方式都是值得我们肯定
的。
【答案】16.①.(1)不满(误解)②.(2)心疼③.(3)共情(感动)(意思对即可)
17.画线语句运用动作描写,用“捉”“掘”“揽”“嚼”“敷”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为“我”
处理伤口的过程,表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意思对即可)
18.我能体会到父亲疼痛、不易,想帮父亲分担一半的疼痛;父亲也能体会到我的疼痛,也想替我分担部分
痛苦。疼是表象,爱是实质,表现父子之间的挚爱亲情。19.DE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梳理和概括。
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理清脉络层次.
由第③段中“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撼在地上打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
怀疑父亲是假的”等内容可得:不满(误解);
由第⑥段中“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
臂上一掘。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第⑦段中“我满脸是泪,痛
得不能自己”,第⑧段中“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等内
容可得:心疼;
由第⑩段中“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和⑫段“我和父
亲,互换了三十年”等内容可得:共情(感动)。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语句。
根据语句中“捉住、想到、揽一把、嚼碎、敷在”可知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联系第③段“父亲顺手抄起
扁担抽向我。我眼疾手快,但大长腿没能跟上,被铁钩抽到,烙出一道血印"''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
的蚂蚁,蹦蹦跳跳”可知,此句写出了父亲在“我”被铁钩烙伤后为“我”敷药的干脆利落;联系后文
“我不经意看见,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可知,此句写出了父亲对“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材料贴牌生产与技术支持合同
- 2025年度木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与激励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枢纽工程块石供应合同模板下载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用途二房东房屋租赁经营合同2篇
- 2025年度挖掘机械买卖与环保节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农业无人机农药喷洒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器械研发合作与专利授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大棚租赁与农业保险合作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牛肝菌产品包装设计与印刷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配件更换与健康管理合同4篇
- 2025-2030年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山西国际能源集团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4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仓储配送中心物业管理与优化升级合同3篇
- 2025届厦门高三1月质检期末联考数学答案
- 音乐作品录制许可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拉萨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开题报告:AIGC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重构研究
- 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师德标兵个人主要事迹
- 连锁商务酒店述职报告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