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战士孙犁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废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废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小壶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怎样?”我问他。“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抬了一筐肉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那个女人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一九四一年于平山文本二:不正面描写敌人,一味关注我方军民人情美人性美,必然无法正面和具体描写战争或战斗场面,这样会不会掩盖至少是让读者看不到战争本身的残酷,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战争?尤其当作家代表战争受害者一方时,这种未能充分表现战争的残酷而一味追求美好的写作方法,会不会本末倒置?孙犁的“抗日小说”确实不经常写到大规模战争场面。小规模的战斗,也避免描写血腥屠杀。无论敌人覆灭或我方牺牲,都以极俭省的笔墨轻轻带过,战斗场面始终放在远景。最有名的是《荷花淀》,写刚刚成立的游击队成功地伏击一船日军,整个战斗只用了短短两话:“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的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这之前和之后,年轻媳妇们的欢歌笑语,她们在背后对解救他们的丈夫们的充满娇嗔和自豪的议论,远远超过枪弹的声音,才是小说叙述真正的主体内容。但孙犁的“抗日小说”并不完全回避残酷。他写“残酷”,不是具体的战斗或敌我之间的流血与死亡,而是“北方人民”在日本强加给中国的这场战争中遭受的极度的贫穷与苦难。战场上的残酷转移到人民的日常生计的艰难,体现为日常性的贫穷、哀伤、凄凉与恐惧,这些内容的震撼力,即使孙犁的唯美的笔致,也不曾令其减少分毫。“北方人民”日常性的贫穷、哀伤、凄凉和恐惧,是孙犁小说无须明言的背景,因此他更加需要在这满目疮痍的背景中寻找美好的安慰和激励。他的任务,不是在纸上重复当时的中国读者放眼皆是的“残酷”,而是用“北方人民”的坚韧、乐观、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表现战争中的残酷,孙犁完全有材料,但他节制了笔墨,留出更多的空间来表现他想要表现的。有节制的表现更容易让读者发挥想象,具有更大的暗示性,所以他丝毫不担心这样节制的描写会冲淡战争的“残酷”。只有从未经历战争的磨难、不知道“残酷”为何物的某些当代作家,才会拼命渲染“残酷”,生怕读者看出他不会写“残酷”。在这方面,孙犁的“含蓄”和某些作家对战争的“残酷”的刻意渲染,是有区别的。(摘编自郜元宝《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描绘了北方冬天农村的景象,写出了宁静、祥和的时代气象,展现了乡村军民辛勤劳动的画面。B.小说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与残废军人卖的猪肉进行对比,突出了残废军人的猪肉品质好,表现了他敦厚的品质。C.小说描写“我”和肉铺的老板及伙计聊天的场景,闲谈中流露出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D.小说写伙计不爱说话,一说话总会提到打仗,表明伙计强烈的杀敌抗日的愿望,为后文写他打胜仗作了铺垫。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抗日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表现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抵抗直至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小说。有战争期间发表的,也有战后发表的。B.孙犁,现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创作了《荷花淀》《风云初记》等小说。他的小说以正面描写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见长。C.反“扫荡”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为粉碎日伪军“扫荡”所进行的以军事打击为主的斗争。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就发生在此期间。D.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8.文本一的“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文本二关于孙犁“抗日小说”的观点,你赞同吗?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简要分析。【答案】6.A7.B8.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将四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故事结构严谨。②“我”是小说的叙事者,叙述了“我”与因伤残而从事卖肉工作的战士们的交往,以及“我”听说的他们的事迹,凸显了战士的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斗争的精神。③以“我”的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9.赞同。①《战士》叙述了伤残战士卖肉以及带领民兵打伏击的故事,着意表现战士积极乐观,坚强不屈,英勇抗敌的精神品质。②《战士》通过战士们交谈来交代他们在战场上负伤的事迹,以及通过村干部之口交代了伙计带领民兵伏击敌军的情节,避免了对战斗场面的直接描写。③《战士》的时代背景是抗战期间,战争的“残酷”自不待言,但小说写掌柜虽然伤残,不丧失生活的希望,伙计虽然伤残,但敢于与敌人战斗,他们用乐观、坚韧、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暗示了宁静、祥和的时代气象”错误。小说描写的环境虽然表面上宁静、祥和,但是在战争的环境中,危机四伏。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B.“他的小说以正面描写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见长”错误。他的小说一般不正面描写战争场景。孙犁的小说有“诗体小说”之称,如《荷花淀》虽然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小说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小壶酒……”“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抬了一筐肉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可知,“我”是小说的线索,将四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故事结构严谨。

由“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废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废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等可知,“我”是小说的叙事者,叙述了“我”与因伤残而从事卖肉工作的战士们的交往,以及“我”听说的他们的事迹,凸显了战士的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斗争的精神。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容易拉近作品与读者距离;以“我”的见闻和经历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使表达更加亲切自然,能更加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赞同文本二关于孙犁“抗日小说”的观点。由“掌柜是一个残废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废弟兄合股开合作社”“正赶上他两个抬了一筐肉要去赶集”“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等可知,《战士》叙述了伤残战士卖肉以及带领民兵打伏击的故事,着意表现战士积极乐观,坚强不屈,英勇抗敌的精神品质。由“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可知,《战士》通过战士们交谈来交代他们在战场上负伤的事迹,以及通过村干部之口交代了伙计带领民兵伏击敌军的情节,避免了对战斗场面的直接描写。由“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他沉不住气里,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等可知,《战士》的时代背景是抗战期间,战争的“残酷”自不待言,但小说写掌柜虽然伤残,不丧失生活的希望,伙计虽然伤残,但敢于与敌人战斗,他们用乐观、坚韧、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端午的阳光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能以死明志。B.汨罗江和端午节因屈原而具有了丰盈厚重的文化内涵,开启了后人的文化追源。C.屈原为中华民族的命运投江殉政,他的忧国忧民和刚正不阿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D.屈原高尚圣洁的品格“更像一面古镜”,即“以史为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如电影特写镜头,将历史呈现在读者眼前,吸引读者阅读兴趣。B.横线处表明端午因后人对屈原的缅怀与敬仰而成了属于屈原的节日且传承千年。C.作者以史诗般的语言,回溯历史,感悟现实,使文章意蕴深厚,充满张力。D.引用余光中的“蓝墨水”比喻中国文化,表现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开创性作用。8.作者用不少笔墨写了“粽子”,请分析“粽子”在文中的内涵。9.题目“端午的阳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答案】6.C7.D8.①端午是对屈原的纪念,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代表着人们对屈原的缅怀和敬仰。

②粽子苇叶和糯米的汲取渗透,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③吃粽子能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悦热闹,也能感受到因屈原的结局而让历史具有的悲情。9.①“端午的阳光”,指屈原的品质和精神如阳光般对后世的影响;“端午节”“粽子”是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和敬仰的集中表现。这是文章的核心意象。

②文章围绕着核心意象表现了屈原以死明志的高尚魂魄,一种文化的崛起,一种高贵的品质。

③文章最后,“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进一步升华。“端午”“粽子”“屈原的影响”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屈原为中华民族的命运投江殉政”错误。屈原为楚国殉政,而非中华民族。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比喻”错,应是“借代”。“蓝墨水”代指文化,“汨罗江”代指屈原。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艺术形象的能力。结合“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分析可知,端午是对屈原的纪念,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代表着人们对屈原的缅怀和敬仰。结合“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分析可知,粽子苇叶和糯米的汲取渗透,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结合“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分析可知,吃粽子能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悦热闹,也能感受到因屈原的结局而让历史具有的悲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结合“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端午节”“粽子”是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和敬仰的集中表现,是文章的核心意象。“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此处的“阳光”象征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指屈原的品质和精神如阳光般对后世的影响。

结合“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分析可知,文章围绕着核心意象表现了屈原以死明志的高尚魂魄,一种文化的崛起,一种高贵的品质。结合“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分析可知,文章最后进一步升华,“端午”“粽子”“屈原的影响”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狗之晨①老舍东方既明,宇宙正在微笑,玫瑰的光吻红了东边的云,大黑在窝里伸了伸腿,把嘴更往深里顶了顶,稍微一睁眼,只能看见自己的毛。“大黑!”老太太!大黑的灵魂是在她手里拿着呢。假如不服从她,而她三天不给端那热腾腾的食来?好吧。夹起尾巴,到门洞去看看。顺着门缝往外看,喝,四眼已经出来遛早了!四眼是老朋友:那天要不幸亏是四眼,大黑一定要输给二青的!二青那小子,处处是大黑的仇敌:抢骨头,闹恋爱,和大黑过不去!“大黑,快来,到大院去跑一回!”大概也要开门了,大黑猜摸着。这么一想,赶紧跑到大院去。果然,刚到大院,就听见开门声。大黑心中暗笑,觉得自己的智慧足以使生命十分有趣而平安。出了街门,抖了抖身上的毛,向空中闻了闻,觉得精神十分焕发,在门前蹲坐起来,耳朵立着,坐着比站着身量高,加上两个竖立的耳朵,觉得自己很伟大而重要。刚这么坐好,黄子由东边来了。黄子是这条胡同里的贵族,身量大,嘴是方的,叫的声音瓮声瓮气。大黑的耳朵渐渐往下落,心里嘀咕:是坐着不动好呢,还是向黄子摆摆尾巴好呢,还是以进为退假装怒叫两声呢?他知道黄子的厉害,同时又要顾及自己的尊严。他微微地回了回头,呕,没关系,坐在自己家门口还有什么危险?耳朵又微微地往上立,可是其余的地方都没敢动。黄子过来了!几乎是要挨着大黑了。大黑的胸部有些颤动。可是黄子还好似没看见大黑,昂然走过去。大黑不像黄子那样在道路当中卷起尾巴走,而是夹着尾巴顺墙根往前溜。这样,如遇上危险,至少屁股可以拿墙作后盾,减少后方的防务。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大黑并不“大”;大黑的“大”和小花的“小”,都不许十分较真的。可是他极重视这个“大”字。特别和他主人在一块的时候,主人一喊“大”黑,他便觉得自己至少有骆驼那么大,跟谁也敢拼一拼。狗的世界是不和平的,大黑专仗着这个“大”字去欺软怕硬地享受生命。远处有吠声,好几个狗一同叫呢。细听,有她的声音!她,小花!大黑向她伸过多少回舌头,摆过多少回尾巴,可是她,她连正眼瞧大黑一眼也不瞧!不是她的过错。战败二青和黄子,她自然会爱大黑的。大黑决定去看看,谁和小花一块唱恋歌呢。快跑。别,跑太快了,和黄子碰个头,可不得了,谨慎一些好。四六步地跑。看见了:小花,喝,围着七八个,哪个也比大黑个子大,声音高!无望!不便于过去。可是四眼也在那边呢;四眼敢,大黑为何不敢?可是,四眼也个子不小哇,至少四眼的尾巴卷得有个样儿。有点恨四眼,虽然是好朋友。大黑叫开了。虽然不敢过去,可是在远处示威总比那一天到晚闷在家里的小哈巴狗强多了。那边还有个小板凳狗,安然地在家门口坐着;大黑的身分增高了很多。凡事就怕比较。那群大狗打起来了。打得真厉害,啊,四眼倒在底下了。哎呀四眼;呕,活该;到底他已闻了小花一鼻子。大黑的嫉妒把友谊完全忘了。看,四眼又起来了,扑过小花去了,大黑的心差点跳出来了,自己耗着转了个圆圈。啊,好!小花极骄慢地躲开四眼。好,小花,大黑痛快极了。那群大狗打过这边来了,大黑一边看着一边退步,心里说:别叫四眼看见,假如一被看见,他求我帮忙,可就不好办了,往后退。眼睛呆看着小花,她今天特别的骄傲,好看。大黑恨自己!退得离小板凳狗不远了。唉,拿个小东西杀杀气吧!闻了小板凳一下,小板凳跳起来,善意地向大黑腿部一扑,似乎是要和大黑玩耍玩耍。大黑更生气了:谁和你个小东西玩呢?牙露出来,耳朵也立起来示威。小板凳真不知趣:轻轻抓了地几下,腰儿塌着,尾巴卷着直摆。大黑知道这个小东西是不怕他,嘴张开了,预备咬小东西的脖子。正在这个当儿,大狗们跑过来了。小板凳看着他们,小嘴儿噘着巴巴地叫起来,毫无惧意。大黑转过身来,几乎碰着黄子的哥哥,它比黄子还大,鼻子上一大道白,这白鼻梁看着就可怕!大黑深恐小板凳的吠声引起他们的注意,而把大黑给围在当中。可是他们只顾追着小花,一群野马似的跑了过去,似乎谁也没有看到大黑。大黑的耻辱算是到了家,他还不如小板凳硬气呢!风也似的,小花在前,他们在后紧随,又回来了!躲是来不及了。大黑的左右都是方嘴——都大得出奇!小花,好像是故意的,挤了他一下。他一点也不觉得舒服,急忙往后退。后腿碰着四眼的头。四眼并没招呼他。一阵风似的,他们又跑远了。大黑哆嗦着把牙收回嘴中去,把腰平伸了伸,开始往家跑。后面小板凳追上来,一劲巴巴地叫。大黑回头龇了龇牙:干吗呀,你!似乎是说。回到家中,看了看盆里,老太太还没把食端来。倒在台阶上,舐着腿上的毛。门外有人拍门。大黑立刻叫起来,往下扑着叫,觉得自己十二分的重要威严。老太太去看门,大黑跟着,拼命地叫。送信的。大黑在老太太脚前扑着往外咬。邮差安然不动。老太太踢了大黑一腿:“怎这么讨厌,一边去!”大黑不敢再叫。回去依旧卧在墙根。肚中发空,眼瞭着食盆,把一切都忘了,好像大黑的生命存在与否只看那个黑盆里冒热气不冒!【注】①《狗之晨》是一篇寓人于狗,寓庄于谐的幽默小品,把人性的弱点放大到狗的身上,透视现实社会的世态人心。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老太太给狗取“大黑”这个名字,寄托了她对狗的希望,希望大黑改变胆小怕事的性格。B.大黑认为自己的灵魂在老太太手里拿着,既表现大黑是一条非常忠诚的狗,也与结尾呼应。C.大黑在知道门外的是送信的邮差的前提下,依然作“扑着往外咬”之势,可见护主心切。D.大黑对小花的爱并非是真诚坚定的,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自恋的心理安慰和自大的臆想。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的情节冲突主要来自性格矛盾,如大黑的自大和自卑,想象中的野心和性格上的懦弱。B.小说以“狗之晨”为题日,“晨”既是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也展现了作者对国民精神觉醒的乐观态度。C.小说写了一只狗从早晨睡醒到胡同上跑了一圈回到住家这样简单的故事,但情节却起伏有致,变化多端。D.小说在描写大黑时采用了动作和心理描写以及对比的手法,通过细节展示出大黑形象的丰富性和典型性。8.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了“大黑”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9.有评论家认为西方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幽默、讽刺以及新奇的叙述视角,均被老舍吸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答案】6.D7.B8.①四眼曾经帮助过大黑,而现在四眼被其他大狗打倒在地,“哎呀四眼”,大黑不免有些担心四眼。

②大黑嫉妒四眼比自己更亲近小花,现在看到四眼被其他大狗打倒在地,“呕,活该”,幸灾乐祸,心中痛快。9.①幽默:如,心理描写幽默,“大黑”碰到“黄子”时的心理;动作描写幽默,“大黑”夹着尾巴顺着墙根往前溜;语言幽默风趣,如“主人一喊‘大’黑,他便觉得自己至少有骆驼那么大,跟谁也敢拼一拼”;情节生动逗人幽默,如“大黑”与“小板凳”的“玩耍”等。

②讽刺:通过对大黑的形象刻画,暗讽时人,揭示国民性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③新奇的叙述视角:本文以“狗”的视角展开叙述,显得新颖奇特。【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寄托了她对狗的希望”错误,老太太给狗取名“大黑”,结合“老太太踢了大黑一腿”“假如不服从她,而她三天不给端那热腾腾的食来”等分析,从文中老太太对大黑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并非是有所寄托。B.“既表现大黑是一条忠诚的狗”理解有误,依据文中内容,老太太是大黑的主人,饮食由老太太提供,大黑对老太太更多是依仗与服从,是否忠诚,依据文中内容无法判断。C.“可见护主心切”错误。并非是“护主心切”,而是狗仗人势,想在主人面前表现一番。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也展现了作者对国民精神觉醒的乐观态度”错误。“晨”确是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但“对国民精神觉醒的乐观态度”脱离文本与作者原意,属于曲解臆断。小说着力揭示病态,倾向于批判而非乐观。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四眼倒在底下了,由“有点恨四眼,虽然是好朋友”可知,四眼与大黑是好朋友,而现在四眼被其他大狗打倒在地,“哎呀四眼”体现大黑对四眼的一丝担心。由“小花,喝,围着七八个,哪个也比大黑个子大,声音高!无望!不便于过去。可是四眼也在那边呢;四眼敢,大黑为何不敢”“到底他已闻了小花一鼻子”“大黑的嫉妒把友谊完全忘了”可知,表现出大黑对四眼的嫉妒。因为大黑也喜欢小花,所以他们成了情敌,此时看到四眼被其他大狗打倒在地,出于嫉妒四眼比自己更亲近小花,大黑幸灾乐祸,心中痛快。因而“呕,活该”体现其幸灾乐祸的心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俏皮与幽默。例如大黑与主人老太太之间,大黑与小板凳狗之间,特别是当大黑被动地卷入大狗之间的那一场战争的时候,就在主客观直接摩擦中产生了色彩鲜明的性格幽默。大黑处处要表示出对主人的驯顺。但是到了结尾,他拼命向邮差狂吠,被老太太踢了一脚,他讨好主人的“聪明”立刻变成了愚蠢,他与小板凳狗在一起的时候,对这个“小东西”十分看不上眼,傲慢地投以鄙夷的眼光,但是当大狗们跑过来的时候,小板凳噘着嘴儿巴巴的叫起来,“毫无惧色”,而大黑却怕得不敢作声,还深恐小板凳的吠声会为自己招来灾祸。“大黑的耻辱算是到了家,他还不如小板凳硬气呢”,战前他还想着要打倒二青,战败黄子,称雄狗的世界,等到他身陷大狗的战阵,立刻就被吓得骨头散了架,战事过去,“大黑哆嗦着把牙收回嘴中去,把腰平伸了伸,开始往家跑”,性格与情境的摩擦,在变化中形成强烈对比,语言俏皮,由此生出了具有讽刺意味的幽默。讽刺,“大黑心中暗笑,觉得自己的智慧足以使生命十分有趣而平安”“在门前蹲坐起来,耳朵立着,坐着比站着身量高,加上两个竖立的耳朵,觉得自己很伟大而重要”“大黑专仗着这个‘大’字去欺软怕硬地享受生命”,小说中大黑的形象其实就是当时中国人的形象,通过对大黑的形象刻画,暗讽时人,揭示国民性的弱点,想以此唤醒麻木的国人,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笔调幽默风趣。体现小说主题的讽刺性。新奇的叙述视角:大黑是一条狗,但是经过作家的艺术处理,以“狗”的视角展开叙述,叙述视角非常独特。作者赋予狗以人的性格,大黑的心理如同当时国人的一般心理,通过一只狗来表现当时中国社会问题和国民精神,这样的处理可以让作者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让小说的叙事显得新颖奇特。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都狱中。深夜,狱吏设案问供,狱卒狰狞分列,虽在暮春,气象严冷。[狱吏翻案件后,望望管牢房的禁子和禁婆。狱吏:这几天关汉卿还安静吗?禁子:还好。狱吏:以后,谁也不让见,也不许人送东西给他。(望禁婆)朱帘秀也一样,知道吗?禁子禁婆:知道了。狱吏:来,提关汉卿!狱卒:提关汉卿[禁子下,不一时,闻铁链镣铐相击声。关汉卿上。禁子:跪下![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狱吏:(制止)别难为他。(向关)关汉卿,你坐下吧。[狱卒给凳,关汉卿坐下。狱吏: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关汉卿: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狱吏:是啊,真是不愿你死,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她是多年的风湿,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关汉卿: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狱吏:是是,真是谢谢你。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关汉卿:唔,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狱吏:他要来跟你谈谈。关汉卿: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狱吏:谈谈吧,对你许有些好处。(向内)白先生,请吧![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叶和甫: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而言中了吧。关汉卿:(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叶和甫: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关汉卿:(不耐)有话快说吧!叶和甫:(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高和尚同谋,上个月初十夜里,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死了!关汉卿:唔,这是真的?叶和甫: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从上至下都为这个事件发抖。关汉卿: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叶和甫: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关汉卿:(怒)怎见得呢?叶和甫: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时曾喊出“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大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把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关汉卿:(怒火如焚)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叶和甫:这——“滥官污吏”当然应该杀。关汉卿:阿合马、郝祯算不算“滥官污吏”呢?叶和甫:那,那当然不是。关汉卿:既然不是,“窦娥冤”跟阿合马、郝祯的死有什么相干呢?再说我们“与万民除害”不应该吗?叶和甫:唔,应该的。可是王著把刺杀阿大人当作“与万民除害”就不对了。关汉卿:杀阿合马是否与万民除害,天下自有公论。若说王著看了我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那么高和尚没有看过我的戏何以也要杀阿合马呢?叶和甫:这——关汉卿: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包拯,贬陈世美;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陈世美、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孔子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有人读了孔子的书,后来诛了乱臣贼子,能说是孔子教唆的吗?叶和甫: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跟你争论“窦娥冤”的后果究竟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事情虽说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等,甚至释放的。关汉卿: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叶和甫:别这么火气大,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去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你的劳,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这不少哇,老朋友。关汉卿:(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叶和甫:没有别的了。今晚就为的跟你谈这件大事来的。关汉卿:你过来我跟你商量商量。叶和甫:你答应了吗?(过去)关汉卿: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下)叶和甫:汉卿,你怎么动起粗来了?关汉卿:戏曲界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叶和甫:(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关汉卿:死也不跟这些无耻的禽兽说话,狱官,让我回号子去!狱吏:那么,白先生,您回去吧。[叶和甫溜下。狱吏:是啊,关汉卿,你真是照他说的供,我们汉人又该倒霉了。姓白的回去,必然回报忽辛,忽辛必然加紧追究你的案子。只恨我官小力微,帮不到你别的忙,给你送个信儿吧。你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了。没有别的,有什么要料理的,或是有什么话要告诉人家的,我都可以跟你效劳转达。想吃点什么吗?我也可以给你买些。关汉卿:(兴奋之后、定了定有些乱的心)谢谢你。我什么也不要吃,也没有什么要料理的。看你倒是挺疼你母亲的,这里有一封信请等我的事都结束了,转给我母亲吧。千万别唬着她老人家,这也是像窦娥不愿走后街一样的心愿吧。狱吏:(接信收起)好,我一定送到,你还有什么要对人家说的话吗?关汉卿:话很多,此时不知从哪里说起,也不知该对谁说。(忽然想起)能不能让我跟朱帘秀再见一面呢?狱吏:这——,也好吧。我可以担戴一下。不过你跟她说有什么用呢?关汉卿:这也叫“涸渴之鱼,相濡以沫”吧。您能担戴一下,就请费心。狱吏:(对禁婆)来!提朱帘秀。禁婆:是。[禁婆下去不久,领朱帘秀罪衣罪裙,铁锁锒铛地上来。朱帘秀:(跪)给老爷叩头。狱吏:起来吧。关汉卿有话跟你谈。给你们半刻。(对禁子)谈完了送他们各自归号。留心着点儿。(对狱卒)我们撤了吧。[他们下。场上只有关朱两人。朱帘秀:咱们总算又见面了,汉卿。关汉卿:(沉重地)恐怕也就是这一面吧。朱帘秀:(受感染地)是吗?关汉卿:你还记得那位王千户吗?朱帘秀:玉仙楼后台见过的那位王著?关汉卿:对。是他。朱帘秀:我只跟他说过两句话,就觉得他是个爽快的人。可没想到他能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真不愧是我“惊天动地窦娥冤”的好看客。关汉卿:你还说得这样带劲儿,他杀了阿合马你知道了?朱帘秀:知道了。昨天来了个同号子的是他住在大都的婶娘。她告诉我王千户临刑的时候喊着,“我王著与万民除害,我现在死了,将来一定有人把我的事写上一笔的”。他真了不得!关汉卿:是吓,就有人把这和我们的戏词儿“与一人分忧,万民除害”附会在一起,说我们教唆王著杀害朝廷大臣,所以我们的案情就加重了。我真想写他一笔,咳,可惜没有时候了。朱帘秀:怎么没有时候?在狱里就能写。关汉卿:刚才狱官给我送信来了。一两天之内我就完了,你恐怕也免不了,要我们趁早把该料理的事,该嘱咐人家的话告诉他,他可以给我们转达,你有什么要他转达的吗?还有,想吃些什么他也可以代买。(见她紧张)哎呀四姐,你不害怕吗?朱帘秀:(变色但力自镇定)不害怕。关汉卿:四姐,真是对不起,为了我的著作,竟然把你连累到这个地步。朱帘秀:什么话?我不是说过你敢写我就敢演吗?说这话的时候,我就打算有今天的。关汉卿:可是哪知道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朱帘秀:迟早反正一样。我从没有像这些日子这样活得有意思。我觉得我越来越跟大伙儿联在一块了。不是吗?老百姓恨阿合马,我们也恨阿合马,而且敢于跟他们斗!王著替大伙儿除害,他死了,我们也站在王著这一边,跟坏人一直斗到死。窦娥不正是这样的女人吗,她至死也不向坏人低头。我欢喜这样的女人,我也愿像她一样的死去。瞧我还穿着窦娥的行头,跟窦娥一样的打扮,回头还要跟窦娥一样的倒下去。我一定也不会轻易倒下去的,汉卿,在倒下去以前我一定像窦娥一样的喊着,不,也许像王著一样地喊着:“与万民除害呀!”你看行吗?我现在真不知道我是在过日子,还是在台上。我要像在台上一样,对着成千上万的看的人一点也不胆怯。说真的,你刚才告诉我我们快要死的消息,我心里还有点乱。这会儿好多了。我会像窦娥那样坚强的,你放心。关汉卿: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也正是我今天的心胸。朱帘秀:咳,我最不能瞑目的是玉仙楼那天晚上,我托和卿设法让你连夜逃走,你怎么不走,反而第二天晚上来看戏呢?那样爱看戏吗?关汉卿:我怎么能走?我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承担那样重的担子?朱帘秀:我有什么?一个唱杂剧的歌妓,怎么能比得你?你是一代作者,你替我们杂剧开了一条路,歌台舞榭没有你的戏人家就不高兴。你正应该替大伙儿多写些好东西,替“有口难言”的百姓们说话,可是于今你跟我一样也这么完了……(她哭了)关汉卿:四姐,谢谢你的好心。我们的死不就是为了替百姓们说话吗?人家说血写的文字比墨写的贵重,也许,我们死了,我们的话说得更响亮。可是你不像我,我已经快五十的人了,你还年轻,那么早就成了名角儿,你死了人家要埋怨我的。不是伯颜老太太那样疼你,还说要认你做干闺女吗?干吗不写封信给她,求求她,我想一定有好处的。信可以托何总管转去,准能收到。要不,我给你代笔也成。朱帘秀:那么你呢?你也求求她吧。关汉卿:我怎么能求她?朱帘秀:那为什么我就应该求她呢?她还不是杀人不眨眼的伯颜丞相的老太太吗?她疼我无非我这个女戏子把她给逗乐了。她也不是真懂我们的戏的,她不过让人家说她是多么慈悲,瞧戏都流眼泪。其实呢,伯颜丞相今天在这里屠城,明天在那里杀降,她半点眼泪也没有流过。我就恨这样的女人。我还去求她?死也不求她!关汉卿:不求她那就得——朱帘秀:就得死。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我还有什么不足呢?关汉卿:四姐,我觉得我们的心没有比这个时候靠得再紧的了。朱帘秀:哦,汉卿!(拥抱关)禁子:半刻完了。回去吧。(分开他们)禁婆:听你们说得怪可怜的,以后只怕没有见面的时候了。容你们一别吧。朱帘秀:不。关汉卿:我们不告别,我们永久在一起的。禁婆:真不懂你们想什么。那么回号子吧。[禁子牵着关汉卿,禁婆牵着朱帘秀,铁锁锒铛地各归狱室。(节选自田汉话剧《关汉卿》)6.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幕剧开篇舞台说明中对环境的描绘,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季节,也借暮春深夜的“严冷”渲染出英雄将死的悲壮气氛。B.狱吏对关汉卿的态度和善,一方面是因为关汉卿治好了狱吏母亲的疾病,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反抗元朝高压统治的支持。C.在与关汉卿的对话过程中,叶和甫的态度前恭后倨,这与善良的狱吏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个面善心恶的小人形象。D.“涸渴之鱼,相濡以沫”这八个字是关汉卿与朱帘秀当时两人处境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两人的绵绵情意,深情中见悲愤。7.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义士王著的形象是通过叶和甫和朱帘秀的台词侧面展现出来的,这样使情节更集中的同时,激化矛盾冲突,强化戏剧效果。B.剧本中的人物台词个性化鲜明,充分体现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例如关汉卿的台词“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等。C.剧本塑造了关汉卿这位伟大剧作家的形象,他的创作思想其实是作者田汉创作理念的展现,也体现了中国文学传统的传承。D.剧本中除了不同人物、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暗含着善与恶、美与丑、尊与卑、生与死、苦与乐的对立,耐人寻味。8.请简要分析朱帘秀见到关汉卿之后的复杂心理。9.田汉认为,“浪漫主义跟现实主义一样以‘真’‘实’为基础。”请据此简要分析本幕剧的结局安排及效果。【答案】6.A7.A8.朱帘秀见到关汉卿之后,“总算又见面了”表达了喜悦之情;通过对王著的赞叹,表达了对《窦娥冤》的自豪之情;知道两人将命不久矣的紧张害怕心理,对关汉卿无法再创作的伤感之情,但又拒绝了向伯颜老太太求情,表达自己要和关汉卿同生共死的坚定想法。9.结局中,朱帘秀和关汉卿选择了共同赴死,但他们又拒绝了禁婆让他们告别的建议,并说两人永远在一起。这集中体现了两人追求上灵魂上的高度共鸣,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但这又展现了两人真挚浓烈的感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当时高压政治的迫害下人们宁愿牺牲爱情和生命也要抗争的现实。【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反抗元朝高压统治的支持”错误,过度解读。结合“是啊,真是不愿你死,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她是多年的风湿,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可知,狱吏对关汉卿的态度和善,主要因为关汉卿治好了狱吏母亲的疾病。C.“这与善良的狱吏形成鲜明对比”错误。叶和甫的态度前恭后倨,是因为一开始想让关汉卿听从他的劝告,所以恭,后来是因为被关汉卿扇耳光,知道劝说失败,才倨,他的态度前后形成对比,并不是与善良的狱吏形成鲜明对比。D.“深情中见悲愤”错误。结合“朱帘秀:就得死。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我还有什么不足呢?关汉卿:四姐,我觉得我们的心没有比这个时候靠得再紧的了”可知,“涸渴之鱼,相濡以沫”这八个字体现的是两人的深情,并没有“悲愤”。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激化矛盾冲突”错误。通过叶和甫和朱帘秀的台词侧面展现义士王著的形象,并不能激化矛盾冲突。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心理的能力。结合“朱帘秀:咱们总算又见面了,汉卿。关汉卿:(沉重地)恐怕也就是这一面吧”可知,朱帘秀见到关汉卿之后,说“总算又见面了”,表达了喜悦之情;结合“她告诉我王千户临刑的时候喊着,‘我王著与万民除害,我现在死了,将来一定有人把我的事写上一笔的’。他真了不得”可知,通过朱帘秀对王著的赞叹“他真了不得”,表达了对《窦娥冤》的自豪之情;结合“还有,想吃些什么他也可以代买。(见她紧张)哎呀四姐,你不害怕吗?朱帘秀:(变色但力自镇定)不害怕”可知,知道两人将命不久矣的紧张害怕心理;结合“说我们教唆王著杀害朝廷大臣,所以我们的案情就加重了。我真想写他一笔,咳,可惜没有时候了。朱帘秀:怎么没有时候?在狱里就能写”可知,对关汉卿无法再创作的伤感之情;结合“其实呢,伯颜丞相今天在这里屠城,明天在那里杀降,她半点眼泪也没有流过。我就恨这样的女人。我还去求她?死也不求她!关汉卿:不求她那就得——朱帘秀:就得死。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我还有什么不足呢?关汉卿:四姐,我觉得我们的心没有比这个时候靠得再紧的了”可知,但又拒绝了向伯颜老太太求情,表达自己要和关汉卿同生共死的坚定想法。【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结合“其实呢,伯颜丞相今天在这里屠城,明天在那里杀降,她半点眼泪也没有流过。我就恨这样的女人。我还去求她?死也不求她!关汉卿:不求她那就得——朱帘秀:就得死。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我还有什么不足呢?关汉卿:四姐,我觉得我们的心没有比这个时候靠得再紧的了”可知,结局中,朱帘秀和关汉卿选择了共同赴死,拒绝了向伯颜老太太求情,说两人永远在一起,表达自己要和关汉卿同生共死的坚定想法。这集中体现了两人追求上灵魂上的高度共鸣,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结合“禁婆:听你们说得怪可怜的,以后只怕没有见面的时候了。容你们一别吧。朱帘秀:不。关汉卿:我们不告别,我们永久在一起的”可知,二人彼此不告别,说永久是在一起的,展现了两人真挚浓烈的感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当时高压政治的迫害下人们宁愿牺牲爱情和生命也要抗争的现实。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医马伯庸张竹君伸出右手,从布鞘里取出一把薄如柳叶的手术刀。五根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握,便和刀柄上的波浪纹完全贴合。这个动作她已做过不知多少次了,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这把刀是她从夏葛女医学堂毕业时,院长富玛利亲自所赠,用来表彰其优异的成绩与勇气。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张竹君握紧了刀,看向眼前的伤员。这是个民军的伤兵,左肩中了一枪,子弹卡在了肩胛骨与锁骨之间,很简单的小手术。唯一的问题是,她太累了。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从手术一开始,病人便不住地颤抖,没办法,止痛药物在数天之前便已用罄,医师们只能靠一点点烧酒来做麻醉。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张竹君不得不找来方三响,让他用一双大手死死按住对方,以确保不会干扰手术。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张竹君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准备放下刀换镊子将弹头夹出来,却不防一声惊雷般的爆炸从外面响起。这是来自清军的炮击,他们自从占领汉阳之后,拉了数门大炮到龟山上,每天居高临下朝武昌城里不断轰击。那个伤员正疼得死去活来,骤闻爆炸声,吓得迸出一股绝力,竟挣脱了方三响的压制,身体向前顶去。偏偏张竹君因为过于疲惫,注意力有些涣散,一下子被伤员撞歪了身体,手术刀“当啷”一声落在了地上。方三响急忙松开病人,要过去搀扶张校长,却发现她的右手血流如注,从虎口到手腕内侧被刀割出一条血口子。方三响见状大惊,这刀身上的血污尚没清洗,极容易造成感染。张竹君却先抬起左手,强忍剧痛道:“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孙希来给病人做完手术。”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听到方三响的召唤,孙希急忙赶过来,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连忙接过手术,继续帮伤员拔弹头。方三响则把张竹君搀到旁边的藤椅上,抓起旁边的烧酒壶直接淋上去。红会储备的酒精一早便用尽了,只能靠当地酒坊捐的十几坛樊口春烧酒支撑。对酒徒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佳酿,至于消毒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这个刀口狭长而深,边缘平直,可见刀刃之锋锐。不幸中的万幸是,总算没伤到神经与肌腱,但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再执刀了。张竹君全程神色淡然,任凭方三响拿开水烫过的棉布条做包扎,半点仪态不失。直到姚英子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姚英子心疼道:“您快别讲话了——方三响,你包扎之前,敷抗毒粉了没有?”方三响两手一摊:“没有,硼酸早用光了,只有烧酒。”姚英子大急,伤口不敷硼酸,极容易导致化脓,怎么可以不敷?张竹君抬手劝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别责怪三响,要骂也是骂沈敦和。讲那么多大话,怎么物资却送不上来?”对于这种日常嘲讽,姚英子和方三响装作没听见,好说歹说把她哄去后屋休息。从后屋出来以后,姚英子小声抱怨道:“唉,张校长真是的,这个事情怎么好怪到沈会董头上,还不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从汉阳撤退之后,战时总司令官黄兴主动请辞,宣布返回上海,再图北伐云云。结果没过两天,大都督黎元洪也离开武昌,跑到下游九十里外的葛店,如今城里只剩一个蒋翊武主持大局。这一系列变动,导致武昌城内人心惶惶。方三响归队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此时听到抱怨,眉宇间的郁结更深了。姚英子懊悔地拍了一下脑袋,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方三响却主动开口道:“今天军政府的公告说,江浙沪联军已占领了南京,整个江南尽归义军所有。英子,你不必气恼,各省援军正纷纷赶来,武昌只要自己多撑一撑,便不会垮掉。”(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对张竹君的手术刀描写详细,让读者意识到手术刀对医生的重要性,这与后文担心手术刀受损的情节相吻合。B.文中直接引用了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英文原句真实呈现了人物忠于所学,翻译句又进行了强调。C.敷毒粉、硼酸等医药用品的描写,武昌、汉阳、黎元洪、黄兴等真实名字的呈现,表明本文实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D.本文情节从张竹君医生做手术到她误伤自己,接着孙希前来救急,最后张医生伤无大碍,波澜起伏,扣人心弦。7.文章末尾,作者通过人物对话简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未及时输送物资,表明战时后勤人员低效。B.姚英子认为物资匮乏另有原因,表明医疗人员对时局的认知不尽相同。C.战时总司令黄兴返回上海,大都督黎元洪离开武昌,证明军政府工作较为混乱。D.方三响分析了义军的作战形势,开导英子不必气恼,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8.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大医”之“大”体现在何处。9.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本文将名剑需用血来祭与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这有着怎样的用意?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A8.①“大医”有精湛的医术。张医生做手术时,手术刀巧妙地避开伤员的肩胛背动脉,游走在肌肉与神经之间,很快剥出弹头的位置,足见她的医术精湛。

②“大医”有崇高的医德。张医生一天做十台手术,疲惫时她用鼻子深吸嗅盐来刺激自己,继续投入工作,彰显了敬业奉献的精神。

③“大医”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小说中的医生跟士兵同赴战场,共克时艰,体现了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9.①张医生以此传说缓和了紧张气氛,表现了她的乐观与宽厚。

②引用此传说,照应了上文“奉献乃吾侪之任也”的铮铮誓言。

③作者以此传说,表明革命成功必须付出代价,革命者必须奉献、担当。

④此传说充实了小说的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悲壮气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表明本文实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有误。小说固然使用了真实的人名、地名等,但小说具有虚构性。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表明战时后勤人员低效”有误。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是出于缺少物资的急切心理;且物资缺乏主要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由“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分析可知,张医生做手术时,手术刀巧妙地避开伤员的肩胛背动脉,游走在肌肉与神经之间,很快剥出弹头的位置,足见她的医术精湛。“大医”的“大”体现在精湛的医术。由“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分析可知,“张医生一天做十台手术,疲惫时她用鼻子深吸嗅盐来刺激自己,继续投入工作,彰显了敬业奉献的精神。“大医”的“大”体现在崇高的医德。由“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分析可知,小说中的医生跟士兵同赴战场,共克时艰,体现了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大医”的“大”体现在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由“直到姚英子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可知,受伤后,张竹君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伤口,而是“刀口有没有损伤”,且以干将、莫邪女儿祭剑的传说自嘲,不仅缓和了紧张气氛,表现了她的乐观与宽厚。由“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可知,引用此传说,照应了上文“奉献乃吾侪之任也”的铮铮誓言。

由“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可知,作者以此传说,表明革命成功必须付出代价,革命者必须奉献、担当。最后此传说充实了小说的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悲壮气息。广东省东莞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看护孙犁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对在晋察冀的部队和人民来说,这是一段极端艰难的时间。那一两年里,我们接连遇到了灾荒。反“扫荡”的转移,是在“九一八”下午开始的,我们在沙滩上行军,不断地蹚水过河。情况一开始就很紧张,来不及穿鞋,就手里提着。接连过了几条小河,队伍渐渐也就拉散了,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地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们队上来的女看护。“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反正叫你落不下!”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前面的队伍正蹚过一条大河,爬到对面高山上去。头上是宽广的蓝天。忽然听到飞机的叫声,立时就开始了扫射。我看见女孩子急忙脱了鞋,卷高裤腿,跑进水里去,河水搭到她的腰那里,褂子全都湿了,却用两只手高高举起了药包。她顺着水流斜斜地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了,我赶紧跑上去,拉起她来,扯过河去。刚登上岸,我觉得脚上一热,就倒了下来,血冒在沙滩上。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我勉强站立起来,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有时还能照见我们的影子。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中队上的医生老康跑上来说:“刚一出发你就负伤了!”“可是并不光荣。”我说,“正在用腿用脚的时候,你看多倒霉!”“每天宿营下来,我叫刘兰去给你换药!”他说着替女孩子搀扶着我,刘兰才有工夫坐下去倒出她鞋里的沙土和石块。“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接着小声说,“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婆婆说:‘……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她没有答话。”从这天起,每天晚上到村庄找好房子,刘兰就背着药包笑嘻嘻地找了我来,替我洗好伤口换好药,才回去洗脸休息。情况越来越紧,可是我的伤口并不见好,组织上决定要把我坚壁到远处一座高山上去,叫刘兰跟随。我心里有些焦急,望望刘兰,她却没有怨言。我们按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山高水急,道狭村稀,在阴暗潮湿的山沟里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在苍茫的夜色里我们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我同刘兰就住在这小小的山庄上。进村以后,她去找上关系,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对过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老四也是一个童养熄,十四岁上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小孩。老四告诉刘兰,这山顶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不就是养不下,要不就是活不大!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因为刘兰还不会做莜面,老四就派了两位妇女来帮忙。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和面和搓窝窝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和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刘兰对我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并且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不久就下了大雪,接到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一九五〇年五月护士节于天津,有删改)文本二:身为冀中人民的儿子,孙犁先生把对家乡的爱倾注在对小说诗意美的追求上,他不仅是讲故事的能手,也是能够把你带入诗意境界打动你心灵的高手。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清新隽永的抒情风格,使他的作品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孙犁的作品伴随了我这一代人的成长。当我一再重读孙犁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鲜亮的生命,有如初春的平原上绯红的朝霞,就会被重新召唤出来,让人惦记,让人怀念。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孙犁先生不大写战争的残酷,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也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刻意雕镂,而是运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来书写抗日战争时期坚忍乐观的中国军民。那些女孩子们,就是孙犁心目中人民的代表,“美”与“善”的化身。……作为晚辈,我受到过孙犁先生的恩泽。1982年夏,我发表了短篇小说《哦,香雪》,并未引起太大反响。我将载有这篇小说的《青年文学》杂志寄给孙犁先生。先生回信中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我也写过一些女孩子,哪里有你写得好!”那是1982年冬。及至1983年春,《哦,香雪》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节选自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题目“看护”,看似普通,实则巧妙,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也交代了女主人公的身份,同时暗示了文章的主旨。B.小说主要讲述刘兰精心护理伤员的故事。“我”是小说的重要角色,也是故事叙述者,这种叙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C.小说善用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如面对熟透了的红枣,“我”和刘兰不拾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就体现了部队纪律的严明。D.小说借老康的话,补叙了刘兰的身世经历,既解释了前文她的笑和年纪不相称的原因,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孙犁小说艺术形象的独特魅力,蕴含了作者对孙犁的钦敬之情。B.水生嫂是孙犁小说《荷花淀》的女主人公,她和铁凝笔下的香雪都是战争年代“美”与“善”的化身。C.孙犁先生以其独特的审美理念构筑了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学世界,成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D.在给铁凝的回信中,孙犁先生对小说《哦,香雪》赞誉有加,这对这篇小说的推介起到了一定作用。8.请结合文本一,概括分析刘兰这一人物身上有哪些孙犁所追寻的“美好的东西”?9.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你认为本篇小说是否具有这样的特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D7.B8.(1)要求进步,积极进取。部队动员小看护,刘兰不顾婆婆阻拦坚决参加,投身抗日洪流中,在斗争中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2)任劳任怨,尽职尽责。(顽强坚韧,勇于担当)在反“扫荡”的转移中一路搀扶负伤的“我”,并跟我一同到高山上的村庄养伤,悉心照料,没有一句怨言。在组织上两次把我转移时,刘兰在荒凉、凄冷、恶劣的环境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3)传播文化,引领新风。(帮助他人,改变生活)(热心助人,与人为善)虽然有过悲惨的童养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