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犹梭子蟹(portunu试tritubercu1atu试Mier试)苗种生产的产地环境、亲蟹的选择和蓄养、苗种培育、苗种出池及运输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三犹梭子蟹苗种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2014-2003三犹梭子蟹亲蟹SC/T2015-2003三犹梭子蟹苗种3育苗场环境3.1场址要求潮流畅通、无污染、交通通讯方便、电力充足、有淡水水源的沿海地区。海水水质应符合GB11607规定,盐度22~30为宜。3.2设施配备育苗池、亲蟹蓄养池、单细胞藻类培养室、动物饵料室,配套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系统。3.2.1育苗池1.8m,有进排水、控温、控光和充气设施。3.2.2亲蟹蓄养池室内水泥池,水深0.8m以上,70%面积的池底铺经消毒处理的细沙10cm15cm,排水口附近不铺沙,有进排水、控温、控光和充气设施。4亲蟹的选择和蓄养4.1亲蟹选择4.1.1来源选用省级以上原、良种场提供的亲蟹,或经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疫合格的原产地自然种群、人工养殖的成蟹。亲蟹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4的规定。4.1.2规格亲蟹全甲宽=13cm或体重=250g。4.1.3质量亲蟹质量符合SC/T2014-2003的要求。4.1.4运输2将双贅用皮筋绑住,近距离运输可用湿的草袋或麻袋包裹,洒水干运,远距离运输应放入网袋内,带水充气运输。4.2亲蟹蓄养4.2.1蓄养用水蓄养用水经过沉淀、过滤处理,水源符合GB11607的规定,蓄养用水符合NY5052的规定。4.2.2升温促熟亲蟹入池后,池面遮光,在自然水温下稳定1d~2d,开始升温促熟、促产,未抱卵蟹日升温0.5校,至18校19校恒温,抱卵后升至20校24校恒温;抱卵蟹宜在3d~5d内达到20校24校后恒温。4.2.3日常管理按体重的5%8%投喂贝肉、沙蚕等优质饵料,及时清除残饵,每日换水20%3ms设充气石1个,保持水质清新,同时保持安静。光照控制在4001x20001x。5苗种培育5.1水质同4.2.1。5.2孵化方法将卵色转为灰黑色、胚体心跳达到150次/min以上的亲蟹,清水冲洗后,放入网笼或塑料箱中,移入育苗池排幼孵化;有条件的可移入小型水槽内孵化,取中上层幼体移入育苗池。孵化水温为20校24校。5.3培育密度幼体未经选优的布苗密度控制在15x10只/m320x10只/m3,经选优的可适当减少。5.4幼体培育5.4.1饲料投喂..投喂单胞藻和轮虫,池水中小球藻密度保持在2x106ce11s/mL3x106ce11s/mL或扁藻密度保持在2x104ce11s/mL3x104ce11s/mL,轮虫在育苗池水中达到1o个/mL的密度。..Z期~Z期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日投喂4次8次,每次的投喂量为1个/mL大眼幼体和仔蟹投喂卤虫成体、贝虾鱼肉碎末或蛋羹等,日投喂4次配合饲料的使用全程也可投喂专用配合饲料,饲料质量符合NY5072的规定。5.4.2水温控制Z!期Z期20校26校,大眼幼体期24校26校,日温差土1校,发育至仔蟹I期后逐渐降温至放养水温。5.4.3光照控制Z1期控制在12001x~17001x,逐渐增加光照,至Z。期后控制在50001x左右。5.4.4水质管理Z:期以添加水为主,Z期日换水20%30%,大眼幼体期至50%,仔蟹期加大到100%,连续充气,8.6,氨氮低于0.4mg/L,溶解氧5mg/L以上,采用增加单胞藻等措施使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5.4.5倒池和分池幼体发育至Z期后,换水不能改善水质时,可进行倒池和分池。5.4.6设置隐蔽物3进入大眼幼体期,应在池内设置网片和牡螞壳等隐蔽物。5.4.7病害防治防病及水质处理药物符合NY5071要求,必要时可使用紫外线、臭氧等物理方法消毒处理用水,并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6苗种出池及运输6.1出池6.1.1苗种规格仔蟹发育至Ⅱ期Ⅲ期,规格4.0x10只/kg1.4x10只/kg,蟹壳变硬后出池。6.1.2方法先收集隐蔽物中的仔蟹,再用筛网捞取,最后用集苗箱收集。6.2包装运输6.2.1塑料袋充氧运输用40cmx40mx70cm的双层聚乙燎苗袋加水充氧运输,6.2.2塑料桶运输,内衬聚乙燎薄膜,放置网片等附着物,充气运输,视运输距离长短确定运输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