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80年代文学思潮_第1页
第七讲-80年代文学思潮_第2页
第七讲-80年代文学思潮_第3页
第七讲-80年代文学思潮_第4页
第七讲-80年代文学思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0年代文学思潮关于新时期文学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宣告“文化大革命”终结,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拉开了序幕。文学界一般把此后的文学时代称为新时期文学。与此前两个时期相比,它以冲决网罗的勇气逐渐打破各种“左倾”桎梏,探索人学观念的现代性,尝试践行新的美学原则,实践新的创作方法和构建新的文学理论,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文学争论多姿多彩,创作和理论成果与民国时期的文学全盛时期交相辉映,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史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和创作实绩来衡量,可以这样划分:1976-1989称为新时期;即80年代文学(可笼统视为现代性文学);1989-1999可以称为后新时期,即90年代文学(可笼统称为后现代性文学);2000年后的文学,可称为新世纪文学。一、80年代文学思潮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思潮,大致可以分为: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关于现代派的讨论;“清除精神污染”;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文学主体性讨论和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一)文艺界拨乱反正1、1978年5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式拉开序幕。2、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两个凡是”,倡导事实求是,解放思想,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道路。3、1979年后,文艺界开始大规模平反昭雪,大批“右派”“胡风反革命集团”恢复名誉。4、大型文学期刊复刊或创刊,如大型期刊《收获》《十月》《花城》《钟山》《清明》及各省市的文学刊物。5、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1979年1月上海《戏剧艺术》发表陈恭敏《工具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对“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论提出质疑。同年4月《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直接批驳了文艺从属政治观点。6、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召开。邓小平《祝辞》提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国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7、1980年初,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正式宣布:“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依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定下基调。此后,文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得到确立。(二)关于现代派的讨论1、关于朦胧诗的争论,涉及西方现代派的影响问题。三个“崛起”文章对新的创作倾向和美学原则的肯定,可以看做是对现代派文学的某种正面肯定。谢勉《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80年5月7日)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81年第3期)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当代文艺思潮,83年第1期)2、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正式拉开关于现代派的大讨论。徐文认为,与现代化建设相匹配的文学应该就是现代派文学,这是新时期文艺未来发展的方向。引发冯骥才、李陀、刘心武等人的讨论。

冯骥才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是文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是历史必然的产物,“中国需要现代派”。李陀、刘心武则有所谨慎和保留。《人民日报》《文艺报》则批判西方现代派,认为它们是现代艺术的倒退,宣扬个人主义的苦闷颓废情绪,毒多益少。3、关于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界关心的。徐敬亚《崛起的诗群》作了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概括:

注意表现人的自我心理意识;追求形式上的流动美和抽象美;反对传统概念中的理性和逻辑;主张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潜意识。4、讨论的背景:西方的影响。从整个文化思潮背景来看,80年代中国文坛受西方哲学、美学影响最大、最广、最深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尼采、弗洛伊德和萨特是对80年代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西方思想家。这场有关于现代派的讨论,看似是一场对西方现代派的评价问题,但实际上是牵涉到中国当代文学打破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和有意突破的“试水”。当代作家和研究者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创作模式和基调,显示出对创作个性的追求和对创作自由的向往。三、“清除精神污染”1983年下半年至1984年年初,文艺界展开了一场“清除精神污染”斗争活动。1、批判诗人白桦《苦恋》及改编的电影《太阳和人》。认为白桦的创作及电影否定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体现了思想界和文艺界存在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大批作品受到点名批判。2、1986年底到1987年初,文艺界、理论界也开展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一些与正统相异的思想理论观点和不同风格的文艺创作探索被归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文艺界一时噤若寒蝉,但随后又迅速活跃起来。四、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五四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精神、人道主义思想,以及西方现代人学思想,称为新时期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与现代理论资源库。文学界急切地呼唤人的自由与平等,张扬人性、人情,推崇人的额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现代人的观念的复归,是推动中国文学在新时期生命活力的内在动因。在反思沉重历史的时代语境中,围绕着什么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如何理解“人”、是否存在“人的社会主义异化”、人性是什么、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等问题,思想界和文学界展开了大讨论。1981年前争论的主要焦点集中在人道主义和人的本质问题。朱光潜1979年《关于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的问题》提出,“什么叫人性?它就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汝信主张:“人道主义就是主张把人当人看待,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目的,人的价值也就存在于他自身。”1982年则围绕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而形成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1984年达到高潮。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的背景:1949年来,特别是文革,人性、人情、人道遭到破坏,个性招致抹杀和批判,集体主义代替一切,革命性、社会性消解了具体人性。对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对极端扭曲的历史与社会现实做的一种思想上的批判和反拨。同时,长期以来文艺界一切以政治为中心,甚至极端演化“写中心、唱中心、画中心”,抹杀了文学的主体性和创作个性,无视个人在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价值。五、文学主体性讨论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方法热。西方的“旧三论”和“新三论”在国内迅速传播,文艺更出现文学探讨和研究的方法论。1985年第4期《文学评论》开设“我的文学观”专栏,发表了刘心武《关于文学本体性的思考》。王蒙在《光明日报》发表《观念与本体—文学偶拾之三》。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方面涉及了文学的本体、本性、主体问题。文学界开始掀起讨论文学本体论和主体性的热潮。主要代表论著: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孙绍振《形象的三维结构和作家的内在自由》;刘再复《文学研究应该以人为思维中心》;陈晓明《反语言—文学客体对存在世界的否定形态》等。刘再复的长篇论文《论文学的主体性》最具影响力。该文提出,文学创作强调主体性应有两层含义:一是把人放到历史运动中的实践主体的地位上,即把实践的人看作历史运动的轴心,把人看作人;二是要特别注意人的精神主体性,注意人的精神世界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文学的主体性包括作为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和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其一,肯定对象的主体,就是肯定文学对象结构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主体形象,把笔下的人物当成独立的个体,当成不以作家一直为转移的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精神主体,而不应把人变成任人摆布的玩物和没有血肉偶像。其二,创造主体性从心理结构角度说,是作家超越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消极性归属需要和尊重需求而升华到自我实现需求的精神世界。从创作实践上说,创造主体性包括超越性、超前性和超我性,这就是主体对世俗观念、时空界限及“封闭自我”的超越,这种超越导致作家精神主体进入充分自由的状态。其三,接受主体性的实现包括两种基本路径:一是通过接受主体的自我实现机制,使欣赏者超越现实关系和现实意识,以获得心灵的解放,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本质;二是通过接受主体创造机制,即通过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能动性。其四,作为高级接受者的批评家,他的主体性实现必须包括三级超越:一是与一般鉴赏者一样,必须超越现实意识,把自己升华到审美境界;二是在充分理解作家的同时超越作家的意识范围,发现作家未意识到的作品的价值水平以及作品潜在的意义,并以独特的审美理想进行审美创造;三是在批评实践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超越自身的再创造;最后,批评从科学境界升华到艺术境界。

第六,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80年代中期,国内人文领域的文化热升温,文学界的文化寻根思潮也随之登场。这一思潮的领军人物是活跃在新时期文坛的新锐作家,包括韩少功、郑义、阿城、李杭育、贾平凹、郑万隆等。1985年,韩少功发表了《文学的“根”》,开启了文学“寻根”热潮。紧接着,李杭育、郑义、郑万隆等一批有关文章相继问世,许多报刊开辟专栏进行专门讨论。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郑万隆《我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韩少功认为:“寻根”就是重铸“民族的自我”:“万端变化中,中国还是中国,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特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阿城说,文化是一个绝大的命题,文学不认真对待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