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湘豫名校联考2024年2月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1页
语文-湘豫名校联考2024年2月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2页
语文-湘豫名校联考2024年2月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3页
语文-湘豫名校联考2024年2月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4页
语文-湘豫名校联考2024年2月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024年2月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题序1236710111215答案DDBCADEGCDC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的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东西方文化和人心有着明显不同,但各自有其存在的合理内核”理解不当。原文说的是“尽管……但这并不代表人性和人心的不同”“都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相同的合理内核”。B项“古希腊文明把个人隔绝于自然和他人外”说法不当,原文说的是古希腊文明“崇尚个人意志,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都作为个人面对的、应该征服间的矛盾……才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正确途径”。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的相关内容的能力。D项说法绝对化,还需要其他条件,原文说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根据互联网的特性量身打造,适应当地用户需求,争取影响年轻一代”。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据和论点的能力。第四段观点是“注重精神文化交流关节点的建设”。B项是文化艺术方面。A项是经济发展方面,C项是科技发展方面。D项是绿色生态方面。4.【答案】这两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带一路”在沟通不同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的作用,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2分)“大走廊”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一种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以面对因风格各异而产生的文明形态、文化的差异带来的挑战。(1分)“纽带”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互联互通,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合作日益深入,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共建项目、共享红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1分)(4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归纳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明确题干要求—分析“大走廊”“纽带”的作用,认真阅读文本,归纳整合二、三段相关内容。5.【答案】①注重精神文化交流关节点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加强媒体自身对外传播的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媒体的交流合作。③展开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对话,让“带一路”成为沟通不同文化、宗教、文明的纽带。(6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如何从文化的角度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其次要认真阅读文本,找到答案相关区间—第三、四、五段,整合各段信息,加以概括即可。6.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铁匠冯六并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五十多个”。往前行走的艰难。8.【答案】①多次强调“五十多个”,反复照应标题。②“五十多个”象征精神上的探索前行,是对人民不屈精神的企盼。③“五十多个”是寄托着作者寓意的数字,凸显出全国各民族团结前行的精神气概。(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9.【答案】①小说设计了五十多个人在狭小的土路、蜿蜒的山路、泥泞的下山路和黑暗的森林路四种情景中,从没有目的地的不停跋涉探索前行,到“一个美丽的村庄躺在他们的脚下”,村庄里“送出了雄鸡的啼声”。通过这样的情节设计,表明“往前进,就不会灭亡”。②小说中,五十多个在艰难行走,环境恶劣,遇到的困难越来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越多,但在“是否继续前行”的问题上,他们选择了继续前行,通过五十多个的行动呈现“一直往前进,就会找到出路,见到光明”的主题。(6分。每点3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0.DEG【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受爵、免罪是两个独立的词语,应在D处断开。“不过三岁”可单独成句,应在E、G处断开。参考标点: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1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包括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1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因果关系错误。文帝是因为农商没有体现出分别,所以要免除田地的租税。13.(1)粮食,是民众耕种的,生长在田地却不会匮乏。(“粟”“乏”,判断句式各1分,句子大意1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关键词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给分)(2)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慈母也不能保全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虽”“保”“安”各1分,句子大意1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关键词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给分)安:怎么,怎能。14.【答案】①举例论证:以圣明君主在位,民众不会挨饿受冻为例,强化了“君主应为民众开辟生理。②对比论证:将“缴纳粮食”和“拥有战马所获得的优待”进行对比,顺势提出了纳粮的重要性。③因果论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最终实现不向农民收租税,这样会使百姓更加勤勉务农。(3分。每点1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冬季,十二月,黄河在酸枣决堤,洪水向东冲溃金堤,淹没了东郡,朝廷征发大批士卒堵塞堤口。春季,三月,朝廷废除关隘检查制度,吏民出行不必携带证明身份的符传。晁错上疏文帝道:“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民众之所以不会挨冻受饿,不是因为君主能亲自耕作而为民众提供食物,亲自纺织而为民众提供衣物,而是因为君主为民众开辟了生财之道。当务之急,没有比使民众务农更重要的事了。要让民众务农,关键在于让百姓重视粮食;让百姓重视粮食之道,在于以粮食为赏罚手段来治理民众。现在招募天下民众向官府缴纳粮食,可以用来换取爵位,也可以用来免除罪名。粮食对王者有大用,是为政的根本。让民众缴纳粮食得到五大夫以上的爵位,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与有战马的人得到的优待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爵位,是君主所专有的,出自口而数量无穷;粮食,是民众耕种的,生长在田地却不会匮乏。获得高级爵位和免除罪名,是人们极其渴望的;如果天下民众将粮食输送到边境来换 ………取爵位、免除罪名,那么不到三年,边塞的粮食必定充足了。”……………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诏令民众将粮食输送到边境,换取的爵位等级按照输送的粮食多少来决定。晁错又上奏道:“陛下降恩而能让天下民众输送粮食到边塞以换取爵位,这是对民众极大的恩德。我私下担忧边塞士兵的粮食不够吃,故而将天下的粮食流通送至边塞。等到边塞的存粮足够支撑五年,就可以让百姓将粮食输送至各郡县了;等到各郡县的存粮足够支撑一年以上,就可以及时诏令恩赦,不向农民收取租税。像这样,陛下恩德福泽加之于万民,民众就会更加勤勉务农,天下就会非常富庶安乐了。”文帝又采纳晁错的建议,颁发诏令道:“正确引导民众的道路,在于让他们从事农耕。朕亲自率领天下人从事耕种,至今已有十年了,而荒地没有被更多地开垦,一旦遇上年成不好,民众就会面有饥色;这是务农的人依然太少而官员没有认真执行所致。我多次颁下诏书,每年都会鼓励百姓种植,可至今依然未见成效,这是官员没有勤勉奉诏而对民众的激励不够明确所致。况且朕的农民生活十分辛苦而官员又不能体察反省,这又如何能够勉励他们投身于农业呢!特赐农民今年的租税减半。”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春季,二月,甲寅日,文帝诏令道:“朕亲自应祭祀所需的衣服;要制定相关的礼仪。”这时候,文帝自身谦逊自守,而将相都是故旧功臣,少文采而多质朴。君臣借鉴秦朝灭亡的弊政,论证讲求以宽厚为本,耻于谈论别人的过失,这种教化推行至天下,改变了过去那种互相检举、攻讦的风气。官员安于自己的职位,民众乐于自己的生业,府库的积蓄逐年增加,人口逐渐繁衍。六月,文帝颁布诏令道:“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比农业更重要的了。现在勤勉从事农业的人还要缴纳租税,这就导致农商之间没有分别,也说明激励农业的政策尚不完备。要免除田地的租税。”材料二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慈母也不能保全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来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了。15.C【解析】C项“诗人是与儿童一起出行寻花”理解错误,应该是诗人有与蜂蝶相伴的童心。16.【答案】①诗人希望在春天看到美丽的涧上花,但花此时已被风吹得凋残;②诗人出行赏景过程中,因年老不胜酒力,且在患有眼疾的情况下遭遇风沙,难以继续出行;③诗人美好的希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回到家中读道家经典以自慰。(6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审清题干中的关键—希望与现实的矛盾,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抓住“希望”是指诗人春上出行寻花赏景,但现实却面临花被风吹而凋残,自己年老不胜酒力,患有眼疾又遭遇风沙等境况,最后归家读书打发时光。【诗词大意】趁着醉意我来寻找山涧中的花朵,山涧中水花如雪打散傍晚残霞。酒也懂得欺负年老的我,(让我这么容易醉倒),风无端嫉妒山涧花的芳华。我不遗憾仍有与蜂蝶相伴的童心,只是发愁我因眼疾畏惧风沙。我寻花归来坐在东窗下的矮凳上,手拿一卷《黄庭经》目送夕阳西下。17.【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示例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示例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6分。每空1分,该空出现错别字不得分。第(3)小题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给分]18.【答案】①推出新判断(结论)②结论一定正确③就是合情推理(6分。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情境补写句子的能力。①处,由“所谓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可知,推理首先需要有前提条件,根据第二段“合情推理,是前提正确时,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的推理”可知,推理是由前提条件推出结论的过程。故此处可填“推出新的判断或者结论”之类的内容。②处根据第三段结构上的对称照应关系,可知此处可填“结论一定正确”之类的内容。③处所在段落是对上文观点“如果什么事情都必须确凿到‘一定有’的程度才下判断,那也做不了什么事了”,及下文“合情推理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的一个具体例证。根据“有可能这个人是珠宝店老板”可知“我们推断这个人是小偷”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这个推理符合合情推理的概念,故此处可填“就是合情推理”之类的内容。19.【答案】示例一:由于各领域专家经验丰富,洞察力敏锐,他们进行合情推理时的正确率非常高,“莫须有”很示例二:各领域专家经验丰富,洞察力敏锐,使得他们进行合情推理时的正确率非常高,“莫须有”很可能就示例三:各领域专家经验丰富,洞察力敏锐,他们进行合情推理时的正确率非常高,“莫须有”很可能就是“有”。(4分。每处2分,若有其他改法,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语文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主语残缺,删去“由于”或“使得”,或同时删20.【答案】对“水潭巷分店”的特点做了介绍;表示语意的转折,并有强调下文的作用。(3分。答出作用2分,分析1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标点作用的能力。21.【答案】运用引用(或借用俗语“螺蛳壳里做道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水潭巷分店”“小”的特性,形象化地表现了“水潭巷分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3分。答出修辞手法2分,答出特点1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作用的能力。22.【答案】①运用联想和想象,突出表现“小巷”的与众不同:冬天里给你温暖,年老时给你童年的记忆,外乡人看到故乡的模样。②反复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将作者的认知直接转化为读者的感受,拉近了读者与“小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得4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的能力。23.【审题指导】本题引导青少年思考修身的意义,探索在实际生活中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材料由两种观点组成:一种认为为人处世要以和为贵,主张通过加强对自我的约束,修养自身,来实现“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另一种观点认为冲突无处不在,不是谨小慎微就能避免的,所以人要在冲突中寻找化解之道。两种观点各有可取之处,可以择其一,也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写作时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