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西省临汾市侯马新田乡联合学区高一语文上
学期期末测试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匠心
杨一凡
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
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
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
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
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
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
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
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100年?200年?没人说得清。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
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圮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
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
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
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
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
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
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那年我背着包袱走出屋子,见着的最后一样东
西就是我还没做完的花雕……”
“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
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
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
彼时我抬着头,懵懵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
痛也不过臂上一块瘀青。涂上药酒,吹一口气,就可以消隐无踪。
“还要更疼啊。”穆爷爷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
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
些木雕。
在那些缓缓流动的时光里,我也曾整日徘徊于亭台楼阁间,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根。我
想,一定有那样的一个瞬间,我也曾感受到指尖的温热与浅浅的呼吸,听到那些花鸟的不
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
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在案上,布满
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
的木香。
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我一天天地长大,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
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
着。
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
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
穆爷爷说:“丫头,我担心我的时间不够了啊。”
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
那一日我出门前,母亲接了个电话,在那里怔怔站了几秒,尔后放下听筒向我招手:
“阿苗,回来。”
“我要去废园。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吧。”
母亲急急地追出来,我却已消失在小巷深处。
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
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
——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
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
“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
穆爷爷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我觉得穆爷爷仍然在那园子里,静默地摩掌着那些活过来
的木头,古老的纹理斑驳出崭新的色彩。葬礼时我就在那儿,独自像个疯子一样地哭了一
场,泪眼朦胧中重又看到了那个苍老却笃定的身影。
我想穆爷爷一定还是开心的吧。看着两代人,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在手下圆满。
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
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
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
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
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穆匠。木匠。匠园。
7.下列句子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爷爷替师傅守着一座荒废的园子,不让孩子们进去探险嬉闹,以防破坏木雕,
“我”却享受特权在废园长久停留。
B.师傅临终时告诫穆爷爷,游廊的花窗该如何修复,亭子的匾额该如何开,最终穆爷爷
把园子里的“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都修复好了。
C.徘徊在亭台楼阁间的“我”,当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根时的瞬间,就能感受到指尖的温
热和浅浅的呼吸,就能看到回中花儿的绽放和听到鸟儿的鸣叫。
D.因为穆爷爷担心自己存活于世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所
以以往“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
8.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有何作用?
9.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穆爷爷”的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
7.C
8.(1)“我”起到文章的线索作用,贯穿全文。(2)使文章具有真实亲切感,让“穆
爷爷”的形象如在眼前。(3)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唤醒读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增强文
章感染力。(4)我是见证者,见证穆爷爷一生专注雕刻,用心修复废园,深化了主
题。
9.(1)不喜喧闹,静处荒园;(2)懂得感恩,不辱师命(使命);(3)笃定雕刻,用
心护园;(4)技艺精湛,雕刻如生。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
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
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
定正误。C项,“当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根时的瞬间,就能感受到指尖的温热和浅浅的呼
吸,就能看到回中花儿的绽放和听到鸟儿的鸣叫”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我也曾整日徘徊
于亭台楼阁间,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标。我想,一定有那样的一个瞬间,我也曾感受到指尖
的温热与浅浅的呼吸,听到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
瑟忍冬”分析,选项忽视原文内容“我想”。故选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
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
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
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
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
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
干要求,如本题“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有何作用”,此题涉及第一人称作用。小说
中“我”这一特殊形象作用分析,可联系鲁迅《祝福》中的“我”分析。结合全文内容分
析,“我”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内容。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
‘我'这个角色,使文章具有真实亲切感。结合“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
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阿苗长
大了就会懂的”“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
在案上,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我一天天地长大,穆爷爷一天
天地变老"''穆爷爷说:'丫头,我担心我的时间不够了啊’”“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
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我想穆爷爷
一定还是开心的吧。看着两代人,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在手下圆满”等分析可知,“我”
是见证者,见证穆爷爷一生专注雕刻,用心修复废园,深化了主题。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
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
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
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
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分析可知,“穆爷爷”不
喜喧闹,静处荒园;结合“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
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
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分析,“穆爷爷”不辱师命(使
命);结合“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在案
上,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
不曾霉变的木香”分析,“穆爷爷”笃定雕刻,用心护园;结合“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
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
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分析可知,“穆爷爷”雕刻技艺精湛。
2.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
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
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
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
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
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
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
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
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
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
⑥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
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
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
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
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17.第2段中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
A.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B.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D.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需要更迫切。
18.概括的说“两个发现”是什么?
第一个发现是(不超过8个字)
第二个发现是(不超过4个字)
19.“一生中能有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
的了。”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20.认真阅读第6段,说说它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的?
参考答案:
17.A18.(1).第一个发现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或历史唯物主义,历
史唯物论,或唯物史观)。(2).第二个发现是剩余价值。
19.两个发现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其成就和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20.中心句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论证
这一中心的过程中,采用了对比和举例两种论证方法。
【17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
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先提“对于欧美战斗
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马克思身份决定的,恩格斯认为马克思
最伟大贡献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因为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而作为他全部活
动的“顶峰”就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故选A。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
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根据对课文的理
解,第三段“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
律”,第四段“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
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可知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两大“发现”
指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
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
解句子。本题,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人类历史
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
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作者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
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从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的意义。而剩余价值规律是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
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一切深刻地说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对于马
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筛选、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
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心句一般在句首或者最后一句,本段
第二句是中心句,“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
全不同了”是对比论证;“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
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是举例论证。
【点睛】文章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
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
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驴打滚儿
林海音
半个月过去,宋妈说,她跑遍了北京城的马车行,也没有一点点丫头子的影子。
树荫底下听不见冯村后坡上小栓子放牛的故事了,看不见宋妈手里那一双双厚鞋底
T,也不请爸爸给写平安家信了。
冬天又来了,黄板儿牙又来了。宋妈让他蹲在下房里一整天,也不跟他说话。这是下
雪的晚上,我们吃过晚饭挤在窗前看院子。宋妈把院子的电灯捻开,灯光照在白雪上,又
平又亮。天空还在不断地落着雪,一层层铺上去。宋妈喂燕燕吃冻柿子,我念着国文上的
那课叫作《雪》的课文: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老师说,这是一个不会作诗的皇帝作的诗,最后一句还是他的臣子给接上去的。但是
念起来很顺嘴,很好听。
妈妈在灯下做燕燕的红缎子棉袄。妈妈说:“把你当家的叫来,信是我请老爷偷着写
的,你跟他回去吧,明年生了儿子再回这儿来。是儿不死,是财不散,小栓子和丫头子,
活该命里都不归你,有什么办法!你不能打这儿起就不生养了!”
宋妈一声不言语,妈妈又说:
“你瞧怎么样?”
宋妈这才说:
“也好,我回家跟他算账去!”
爸爸和妈妈都笑了。
“这几个孩子呢?”宋妈说。
“你还怕我亏待了他们吗?"妈妈笑着说。
宋妈看着我说:
“你念书大了,可别欺侮弟弟呀!别净跟你爸爸告他的状,他小。”
弟弟已经倒在椅子上睡着了。
宋妈把弟弟抱到床上去,她轻轻给弟弟脱鞋,怕惊醒了他。她叹口气说:“明天早上
看不见我,不定怎么闹。”她又对妈妈说:“这孩子脾气饕,叫老爷别动不动就打他;燕
燕这两天有点咳嗽,您还是拿鸭梨炖冰糖给她吃;英子的毛窝我带回去做,有人上京就给
捎了来;珠珠的袜子都该补了。还有……我看我还是……唉!”宋妈的话没有说完,就不
说了。
妈妈把折子拿出来,叫爸爸念着,算了许多这钱那钱给她;她丝毫不在乎地接过钱,
数也不数,笑得很惨:
“说走就走了!”
“早点睡觉吧,明天你还得起早。"妈妈说。
宋妈打开门看看天说:
“那年个,上京来的那天也是下着鹅毛大雪,一晃儿,四年了!”
“妈,宋妈回去还来不来了?"我躺在床上问妈妈。
妈妈摆手叫我小声点儿,她怕我吵醒了弟弟,她轻声地对我说:
“英子,她现在回去,也许到明年的下雪天又来了,抱着一个新的娃娃。”
“明天早上谁给我梳辫子?”我的头发又黄又短,很难梳,每天早上总是跳脚催着宋
妈,她就要骂我:“催惯了,赶明儿要上花轿也这么催,多寒修!”
“明天早点儿起来,还可以赶着让宋妈给你梳了辫子再走。"妈妈说。
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听见窗外沙沙的声音,我忽然想起一件事,赶快起床下地跑
到窗边向外看。雪停了,干树枝上挂着雪,小驴儿拴在树干上,它一动弹,树枝上的雪就
被抖落下来,掉在驴背上。
我轻轻地穿上衣服出去,到下房找宋妈,她看见我这样早起来,吓了一跳。我说:
“宋妈,给我梳辫子。”
她今天特别和气,不唠叨我了。
小驴儿吃好了早点,黄板儿牙把它牵到大门口,被褥一条条地搭在驴背上,好像一张
沙发椅那么厚,骑上去一定很舒服。
宋妈打点好了,她用一条毛线大围巾包住头,再在脖子上绕两绕。她跟我说:
“我不叫你妈了,稀饭在火上炖着呢!英子,好好念书,你是大姐,要有个样儿。”
说完她就盘腿坐在驴背上,那姿势真叫绝!
黄板儿牙拍了一下驴屁股,小驴儿朝前走,在厚厚雪地上印下了一个个清楚的蹄印
儿。黄板儿牙在后面跟着驴跑,嘴里喊着:“得、得、得、得。”
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的清新空气里,响得真好听。
(选自《城南旧事》,有删改)
[注]《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驴打滚儿》是其中一篇,写宋妈
的悲剧命运。她嫁给一个好吃懒做的赌徒,生下一双儿女后,就去了英子家做佣人,丈夫
则偷偷把女儿卖了,儿子因没照看好掉到河里淹死了。过了好几年,宋妈才知道,之前她
还在一直给儿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带。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写英子念课文《雪》这一情节,营造了温馨的氛围,表明宋妈与这个家庭关系
融洽,同时也反衬了宋妈的悲苦。
B.宋妈在离开前的晚上,跟英子的妈妈交代了很多注意事项,表现出宋妈对英子和弟弟
妹妹的不放心,体现了她矛盾的心理。
C.宋妈说回家和丈夫算账,英子的爸妈都笑了,他们笑的原因是他们了解宋妈,宋妈不
是那种跟人算账的人,宋妈这样说表明她接受了他们的安排。
D.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回忆了关于宋妈的生活
点滴,表现了英子对宋妈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宋妈的形象特点。
6.请探究小说结尾两段的丰富意蕴。
参考答案:
4.D
5.①富有爱心。爱雇主家的孩子,要随丈夫回家了仍对他们不放心。②做事尽心。在英
子家做佣人尽心尽责,深得英子一家人喜爱,离开英子家前向英子母亲交代诸多事情。③
随和认命。女儿被丈夫卖掉了,儿子因没照看好淹死了,英子母亲让她回家再生一个儿
子,她安然接受。
6.①小说结尾美好的画面是“我”永恒的记忆,寄托了“我”对宋妈的喜欢,以及不舍
得她离开的思想情感;②在雪后清新的空气里,响得真好听的铃铛声,寄托了“我”对宋
妈的美好祝愿,希望宋妈能结束悲苦的命运,迎来美好的未来。
4.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艺术特色。题干“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答题关键词“不恰当”。选项中D项,没有运用“心理描
写”手法。
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
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
索;⑤理层次。题中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小说情节、主题的考查。
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宋妈的形象特点”这是考查小说
中人物形象,答题关键词“形象特点”,筛选关键情节,概括形成答案。从“爱雇主家的
孩子,要随丈夫回家了仍对他们不放心”,可以归纳出“富有爱心”;而“在英子家做佣
人尽心尽责,深得英子一家人喜爱,离开前向英子母亲交代诸多事情”体现了“做事尽
心”;“女儿被丈夫卖掉了,儿子因没照看好淹死了,英子母亲让她回家再生一个儿子,
她安然接受”表现出“随和认命”。
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探究小说结尾两段的丰富意蕴”答题关键词“结尾"''意
蕴”,答题应该结合小说主旨,联系人物、情节答题。
点睛:小说情节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
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
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
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
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
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
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
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
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
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
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
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
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
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房宫赋
杜牧
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堤回,檐牙高啄。各抱地
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
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妃嫔媵婿,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
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
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缉立远视,而望幸焉。有
不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遮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使负
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
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
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
土。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
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月出于东山之上
D.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耳得之而为声,遇之而成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宫”的本义与“室”同,上古时代,就是一般住宅,无贵贱之分。但“宫”与
“室”所指范围有广狭之分,“宫”指整所房子包括院墙,“室”指房屋内部。
B.赋,“赋”是古代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
铺叙夸张,讲究文采,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韵散结合,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
寄托自己的思想。
C.四海,古人曾认为九州大地的周围全是海,因此“四海”指天下,指世界各地。
D.锚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锚”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二十四
分之一。“锚”、“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山兀,阿房出。”极写修阿房宫工程浩大。一“兀”一“出”,一因一果,亦是
一苦一乐。
B.“五步”“十步”极写楼阁众多,“廊腰”“檐牙”极写姿态生动,“各抱”''勾
心”极写布局精巧。
C.“几世几年”,写时间之久,“剽掠”写搜刮之厉,“收藏”“经营”“精英”写物
品之美,“倚叠如山”写搜刮之多。
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四个短语,每个短语中一贵一贱,用这样巨大的反
差再加上“弃掷逋迤”,揭露了“六国之人”荒淫奢侈、挥金如土的罪恶生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廊腰堤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参考答案:
10.B11.C12.D
13.(1)长廊像腰带一样曲折迂回,屋檐像鸟喙一样向高空飞啄;(亭台楼阁)各自依
凭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都向中心汇聚,(密密匝匝)屋檐对峙交叠。
(2)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
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项“而”
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A项,第一个“其”是代词,代秦国;第二个
“其”是语气词,可不译;C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到”;第二个“于”是介词,
“从”;D项,第一个“之”是动词,表“往,去”;第二个“之”是代词,“它们”,
代清风、明月。所以选B项。
11.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
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有时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
语境分析。C项“四海”,“指世界各地”错,应是“指全国各地”。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
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作出判定。D项“六国之人”错,应是“秦人”。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中得分点:
“腰”,像腰带一样;“绳回”,曲折迂回;“抱”,依凭、占据;“钩心斗角”,都向
中心汇聚,屋檐对峙交叠。第(2)句中得分点:“暇”,来得及、有时间;“哀”,哀
叹、为……哀叹;“鉴”,引以为鉴。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
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
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
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
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六国覆灭(了)。天下统一(了)。蜀地的山林伐光(了)。阿房宫建成(了)。
(它)覆盖重压着三百多里的土地,完全遮蔽了天空和太阳。从骊山向北构筑,(再)向
西弯折,一直延伸到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流,缓缓地流进宫墙。五步一座高楼,
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像腰带一样曲折迂回,屋檐像鸟喙一样向高空飞啄;(亭台楼阁)各
自依凭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都向中心汇聚,(密密匝匝)屋檐对峙交叠。盘旋婉
转,屈曲回环,像蜂房,如水涡(精致套连),挺拔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
横卧在水面上一一没有一点云彩,哪里来的蛟龙(飞腾)?双层的楼间通道架在半空一一
并非雨过天晴,哪里来的(七彩)霓虹?高低参差、幽冥迷离的楼阁,(使人)辨不清南
北西东。歌台上乐音温柔,呈现出和乐的春光;舞殿里彩袖飘拂,引动出凄冷的风雨。在
同一天之内,在同一座宫里,气候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妃子嫔妇、诸侯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楼阁,乘坐辇车来到秦
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光闪闪烁烁,(是她们)
打开了梳妆的明镜;乌黑的云彩纷纷扰扰,(是她们)梳理着清晨的发髻;渭水泛起一层
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烟雾缭绕弥漫,(是她们)焚燃了熏香椒兰。雷霆忽然
震响,(是)宫车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远远的,不知道它所去的地方。(宫女
们)把自己的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容貌,都修饰到最为美好,最为妩媚,(然后)久久伫
立着,期望始皇的宠幸光临;(可)有的人三十六年没有能够见到始皇。
燕国赵国收藏的珍宝,韩国魏国聚敛的金玉,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奇,(都是)多少代、
多少年,(从)他们的人民手中掠夺来,堆积得像山一样。(可是国家破亡,所有这一切)一
天都不能再占有,被运送(到)阿房宫中。宝鼎被当作铁锅,宝玉被当作石头,黄金被当成
土块,珍珠被当作砂砾,丢得到处都是,秦国人看待它们,也不怎么爱惜。唉!一个人的
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百姓也眷念自己的家庭。为什么搜
刮钱财时达到一锚一铢也不放过的极点,挥霍它们时却像泥沙一样呢?使得支承大梁的柱
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裸露的
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
纵纵横横的栏杆门槛,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呕哑的琴声笛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
要)多。使天下的百姓不敢说话,却敢于(在心中)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
顽固。戍守边疆的士卒(陈胜、吴广)一声大叫,函谷关就被(刘邦)攻占了,楚国人
(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那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
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那么(依靠他们)就足以抵抗秦国了;如果秦
(统一后)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消
灭呢?秦人没有时间亲自(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那么后代人为它哀叹;后代人为它哀
叹但是却不以它为鉴,又要让(他们的)后人再为他们哀叹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1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1小题5分)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携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
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得召下兵,以故
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
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
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
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选自《荆轲刺秦王》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剑,剑长,操其室室,佥I]柄B.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打
开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D.轲自知事不
就就,成功
9、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图穷而匕首见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因左手把秦王之袖不如因善遇之
C.遂拔以击荆轲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
王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0、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展现了荆轲与秦王你死我活的斗争,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提轲”是形势
发生转变的关键。
B.荆轲在“断左股”、“被八创”以后仍“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体现了他视
死如归的英雄本色。
C.荆轲被斩以后,“秦王还目眩良久”,这样写就是为了说明秦王是一个外表强
大,
内心懦弱的纸老虎。
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读来急促有力,突出地渲染了荆轲廷刺秦王的紧张气氛。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2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
参考答案:
8、A室:剑鞘
9、B都是“趁机,趁此”的意思。
10、C侧面烘托荆珂的视死如归的英勇。
11、(1)、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全都失去常态。(“卒”“度”
各1分)
(2)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我一定要得到契约来回报太子。(“所
以……者,……也”句式1分,“生劫之"1分,“报"1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
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
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甚矣,汝之不惠
C.不复挺者,使之然也D.以为轮,其曲中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下列叙述不符合课文最后一段文意的一项是()
A.在最后一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
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是“不舍”还是
“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
心专一。
8.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参考答案:
4.C5.A6.C7.C
8.(1)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
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C项无活用,其它三项均是名词做状语。
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特殊句式。例句和A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主谓倒装句;
C项是判断句;D项是省略句。
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C项,则:连词,就。A项,于:介
词,比/介词,引出事物对象;B项,而:连词,表转折,去V连词,表递进,而且;D
项,之:代词,它/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概括。C项,重在说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
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
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
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生”通“性”,本性;“假”译为借
助。(2)“舍”译为停止,“镂”译为雕刻成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指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单日入园观博客流达到103.27万人次,创造
了160年世博史上最高单日客流。②对于单日出现的百万客流,世博会组织方已提
前建立了相应预案,做好了相应的安排。③有关方面综合世博会客流规律以及团队
预约等因素,预计10月23日园区客流将再次超过70万左右人次。④世博会组织
者提醒广大游客错峰参观,年老体弱者量力而行。⑤组织者希望游客能安排合理参
观时间,尽量避开周末大客流。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参考答案:
①成分残缺,“创造了160年……客流”应改为“创造了160年世博史上最高
单日客流的记录”。
②搭配不当,“建立”应改为“设计”或“制订”。
③重复赘余,去掉“左右”。
⑤语序不当,“游客……时间”应改为“游客能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略
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3处语病,先写出病句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3分)
①提倡说普通话不等于要废除方言,②方言是储存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语言仓储。
③如果不用福州话唱闽剧,④而要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来唱,⑤那么福州地域文化还能保
留多少?⑥从这个意义上说,⑦方言存在不是一件坏事,⑧所以它保存了当地原生态文
化。
序号修改
参考答案:
14.(・耍---相对森1分
修改
②•仓传"»"仓库“(“仓修”是动词.晒不当).
④“全国通二㈤普通汇■去.幺国通用的"(句子成分瞽余).
"所以"改"因为关”同用铀.因累美享型俯).
略
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写出填在下面
横线处一段话的正确语序()
在广袤的原野上,一株株、一簇簇的树木迎风挺
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抬头看天,天空在茫茫草原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净深邃
②洁白而富有质感的云朵,在天地间悠然浮动
③为草原增添不少生动和妩媚
④又像上苍之手对大地轻轻抚慰
⑤或秀丽俏拔,或风姿傲然
⑥云影掠过草原,像锦缎在碧波中起伏
A.⑤③①②⑥④B.⑤①③⑥②④C.①②⑥④⑤③D.
①②⑤③⑥④
参考答案:
A
10.下列句子的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专家认为,保护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小范围复建,而应该是发据、研究
它展现出的文化价值。
B.“蜀锦”是一种丝纵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产量有限,所以
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
C.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希腊政府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
的挑战带给了希腊的经济复苏。
D.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壮丽画卷,我不仅备受鼓舞,与
祖国同岁的爷爷更是激动地热泪盈眼。
参考答案:
A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
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
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
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本题要求选出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
B项,语序不当,”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产量有限”应为“原材料珍贵、生
产工艺繁琐、产量有限”;
C项,语序不当,”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希腊的经济复苏”应为“将给希腊的经济复苏带
来巨大的挑战”;
D项,语序不当,“我不仅备受鼓舞”应为“不仅我备受鼓舞”。主语不是同一人,把关
联词语放在主语前。
故选Ao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
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
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
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
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
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峨眉山市二中2025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名师名卷10 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物理高一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宜宾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三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省重点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一中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磁编码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秋天的颜色》
-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正式版)
- 西方思想经典导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小鲤鱼跳龙门阅读题(答案)
- SLT 533-2021 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解密
- MOOC 数据结构与算法-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初一上期历史试卷及答案
- 蓝天彩墨商业计划书
- 2023年初级出版资格证考试:初级出版理论与实务真题模拟汇编(共645题)
- JJG 291-2018溶解氧测定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