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鉴定脂肪时,应先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2〜3滴苏丹HI染液,然后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CO2可使澳鹿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在绿叶的色素溶液与阳光之间放置一块三棱镜,可得到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

D.有丝分裂装片制作中所用的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

精按照1:1混合

2、研究发现细胞内普遍存在被称为“分子伴侣”的一类蛋白质,该类蛋白质可识别正在

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

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

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伴侣”构成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都含有C、H、0、N元素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分子伴侣”不能与双缩月尿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环状八肽化合物中含有8个肽键

D.酵母菌内“分了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

3、研究表明,癌细胞溶酶体中的pH低于正常细胞。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

感,具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

团,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升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若某区域的荧光强度较强,则该区域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

C.由题意可知,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来定位癌细胞在体内的位置

D.荧光探针能靶向进入癌细胞的溶酶体,是因为其pH相对较低

4、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运输葡萄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肠腔葡萄糖品"

ONa+驱动的葡萄糖

同向转运载体

紧密

连接

需呼0

Na+

□□O

ADP+PiATP

Na+/K

OGLUT2ATPase

细胞外液

A.Na+/K+ATPase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为Na+、K+逆浓度运输提供能量

B.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GLUT2数量有关

C.胰高血糖素能提高图中葡萄糖转运载体活性,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D.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和Na+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5、甜瓜是一种耐淹性较强的品种。为研究其耐淹性机理,研究人员将甜瓜幼苗进行水

淹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幼苗根部和叶片细胞中酶a和酶b的活性,结果如图1;图2

为甜瓜幼苗细胞中存在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口叶

(12000(

目3

))

8ooo

4OOo超

O

粤一酒精+CQ

葡萄糖丙酮酸

群乳酸

图2

A.酶a和酶b均存在于甜瓜幼苗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

B.II、in过程在甜瓜幼苗细胞中均能发生且产生少量ATP

C.水淹前后,甜瓜幼苗无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是酒精

D.水淹时间越长,酶a和酶b的活性越高,叶的无氧呼吸强度更高

6、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年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在相同条件

下,分别单独培养胎儿、中年人、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分别为50、20、

2〜4。实验二:将年轻人的肺成纤维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融

合,细胞几乎不分裂;将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的细

胞核融合,细胞分裂旺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老年人的细胞增殖能力会受细胞核中染色质收缩的影响

B.细胞增殖能力与个体的年龄密切相关

C.老年人肺成纤维细胞代谢速率减慢可能与多种酶活性降低有关

D.由上述实验可推测肺成纤维细胞的分裂由细胞质决定

7、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是指DNA复制时,一条子链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先形成

短片段后再进行连接(如图1)。为验证假说,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培养T4噬菌体

一于不同时刻分离噬菌体DNA-加热—离心一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含量,结

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妈L20秒

友l/60»\

sge

8o.

NV

一Cr/~~>।___।t

01234

离试管口的距离的相对值

图1图2

A.加热的目的是使DNA解旋,从而获取不同时刻形成的长短不同的DNA单链片段

B.与60秒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

C.若以DNA连接缺陷的噬菌体为材料,则图2中的曲线峰值将右移

D.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解旋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8、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②)

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③)。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的一种

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在两个

着丝粒之间的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端粒

(黑色

部分)

①②

A.以上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图⑤后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Dd

C.图⑤后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D.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端粒酶可以通过转录修复缩短的部位

9、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类“自私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这类基因的配子来改变

分离比例。如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

的雄配子。某基因型为Ee的亲本植株自交获得Fi,Fi随机传粉获得F2。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A.亲本产生的雄配子中,E:e=3:1

B.Fi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3:4:1

C.F2中基因型为ee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32

D.从亲本—F1—F2,e的基因频率逐代降低

10、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一项新

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

见下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

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

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T抑制

DNA

X停止

1转录miRNA0基因砧坐--P蛋白T细胞凋亡

前体mRNA

miRNA/一X

〃口111miRNA

^:ircRl^———《ire阚

Sr—)

、细胞核,P基因mRNA

A.前体mRNA是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可被剪切成

circRNA等多种RNA

B.circRNA和mRNA在细胞质中通过对miRNA的竞争性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C.若降低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可提高P基因的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

D.miRNA可能通过与P基因的mRNA结合并使其降解来减弱P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

11、雌核生殖是指只依靠雌性原核进行发育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图示为科研人员诱

导某二倍体生物进行雌核生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辐排出的极体

处理

射低温抑制

、第一次卵裂

)②>M

方亲一

次级卵母

细胞。底n

前期)

方法二

A.①中辐射处理精子的目的是诱发基因突变,有利于获得生物新品种

B.②中低温处理细胞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形成,进而阻止着丝粒分裂

C.若不考虑突变,则经方法一和方法二培育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D.若M和N全为雄性,则该种生物可能为ZW型,且WW个体不能存活

12、甲、乙、丙三岛之间相互隔绝,甲岛上某种昆虫的一部分个体被人为地迁移到乙

岛和丙岛上。这种昆虫体色受A(黑色)、a(白色)、a](灰色)控制,分别统计3

年和20年后相关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其中甲岛基因频率一直不变,乙、丙岛数

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岛

A60%

a40%

3年后20年后

乙岛AA(40%)Aa(40%)aa(20%)乙岛AA(36%)Aa(48%)aa(16%)

丙岛AA(9%)Aa(10%)aa(81%)丙岛A(5%)a(40%)a1(55%)

A.这20年间,乙、丙两岛昆虫都发生了进化

B.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i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三个岛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ai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ai基因频率升高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

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C.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14、图表示受刺激后,某时刻神经纤维上①〜⑨连续9个位置的膜电位,已知静息电

位为-70m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沿神经纤维由①向⑨传导

B.测膜电位时,电表的电极应放在细胞膜外侧

C.⑨处K+外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D.③⑧处Na+的运输均需要消耗能量

15、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

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如果把运动员从听到枪声到做出起跑的过程看

作一个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听到发令枪响时运动员的交感神经兴奋并支配肌肉做出起跑动作

B.运动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起跑与反复的训练使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有关

C.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耳,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D.该过程体现了大脑作为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脊髓这一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

二、多选题

16、下图表示夏季时某植物体在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部分日变化曲线,

A.一天中30%的适当遮光均会显著增强净光合速率

B.a-b段大部分叶表皮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M点时该植物体内叶肉细胞消耗的二氧化碳量等于该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D.该植物c点和d点有机物含量相同

17、NADH是细胞呼吸过程中重要的辅酶。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NADH的叙

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可来源于葡萄糖和水,参与水的形成

B.无氧呼吸过程中,NADH只在细胞质基质产生,参与酒精形成

C.无氧呼吸过程中,NADH只来源于葡萄糖,参与乳酸的形成

D.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只在细胞质基质产生,参与水的形成

18、遗传转化是指游离的DNA分子(细胞DNA)被细菌的细胞摄取,并在细菌细胞

内表达的过程。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如图所示(S基因是控制荚膜形成的基

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荚膜

S基因1=>>

DNA

S基因

细胞破坏,DNA片段

S型细菌保持完整

R型细菌转化S基因吸附进

成S型细菌入R型细菌

A.由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与原S型细菌相同

B.由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

C.将S型细菌的S基因用32P标记,转化而来的S型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多代后,

得到的子代S型细菌的S基因均能检测到32P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也是一种遗传转化过程

19、为研究某种植物高茎与矮茎、紫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P高茎白花X矮茎白花

冗高茎紫花

0

F2高茎紫花矮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

279:217

A.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高茎与矮茎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

C.F2中矮茎白花个体有5种基因型

D.Fi测交结果的表型比为3:1:9:3

20、下图为排尿反射神经调节示意图,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排尿异常。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

B.刺激膀胱传入神经,就引起排尿反射

C.脊椎胸椎段损毁,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不能储存尿液,可能随时发生漏尿现象

三、读图填空题

21、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施加氮肥不仅能使植物的抗胁迫能力增强,植物生物量增

加,还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某研究所选用Cd的超富集植物鬼针草为模式种,测

定不同氮素水平下鬼针草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以及

富集Cd的量等,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0.08

0.06

0.04

0.02

0.00

010204080

施加氮素的量/(mg-kg-i)施加氮素的量(mg,kg-l)

图1图2

€8

0.0015•

6

*•

二o

0.0010l

。u

?u4

o

)#

<烟

0.0005仙2

a泥

峨<

0

0.0000

010204080010204080

施加氮素的量施加氮素的量/(mgkg-1)

图图4

40

3o

2o

1o

O

O

4080

施加氮素的量/(mg-kg-i)

图5

(1)施加氮素会影响到光合作用过程中(填相应的物质或结构,答出两点

即可)的合成,进而影响到光合速率。

(2)结合相关数据分析,施加氮素的量达到80mg.kg-i时,气孔导度最大,但胞间

CO2浓度却最低的原因是。

(3)根据图3和图4数据分析,施加氮素的量对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规

律相似,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施加氮素后,鬼针草的呼吸速率的变化

忽略不计,鬼针草的CO2饱和点(填“提高”或“降低”)。

(4)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施加氮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判断依据是.o

22、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

分为Gi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为

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

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

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检验点5

(1)分裂间期的特点是。

(2)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细胞质是否分裂的检验

点是O

(3)细胞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有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前

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诱导细胞同步化的方法之一是秋水仙素阻

断法,即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

,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

细胞(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

(4)胸腺喀咤核甘(TdR)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对S期以外的细胞无影响,但

可以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停留在Gi/S交界(看作Gi期细胞)。若Gi、S、G2、M期

依次为6h、3h、2h、lh,经第一次阻断,S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

.,其余细胞均处于Gi/S期。洗去TdR可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若要体所

有细胞均停留在Gi/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h到

h间进行。

23、操纵子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由调节基因(I)、启动子

(P)、操纵基因(0,不编码蛋白质)、结构基因(编码蛋白的多个基因)等部分组

成。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乳糖代谢所需酶(结构基因lacZ、lacY、lacA编码)的

合成及调控过程。图1表示环境中没有乳糖时,结构基因的表达被“关闭”的调节机

制;图2表示环境中有乳糖时,结构基因的表达被“打开”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

题:

调节基因,纵基中箪构基与IIIPI0IlacZIlacYIlacAI

II「P|0.|lacZ|lacY|la闪

[②RNA聚合酶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

।—

IV---------------'且遏蛋白B半乳糖甘酶

阻遏蛋白

图1图2

(1)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过程②需要用到的转运工具是O

(2)由图1可知,当培养基中仅有葡萄糖而没有乳糖时,调节基因的表达产物

_______会与操纵基因结合,阻碍与启动子结合,从而抑制结构基因的表

达。该调节机制既保证了大肠杆菌能量的供应,又可以避免

(3)从图2可知,如果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使其改变而失去功能,则结构基

因表达,合成的酶催化乳糖分解。乳糖被分解后又可导致结构基因__________(填“表

达”或“不表达”),该调节机制为调节。

(4)图1和图2所示调节过程反映了基因与基因之间、之间、之

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精细地调控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四、实验探究题

24、果蝇的正常翅(D)对短翅(d)为显性,D、d位于常染色体上。抗杀虫剂(E)

对不抗杀虫剂(e)为显性,E、e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将一只正常翅抗杀虫剂雌果

蝇与一只短翅不抗杀虫剂雄果蝇杂交,Fi的表型及数量如下表:

正常翅抗杀虫正常翅抗杀虫正常翅不抗杀正常翅不抗杀

Fi剂雌剂雄虫剂雌虫剂雄

402399401398

回答下列问题:

(1)只考虑翅型性状,Fi果蝇的基因型为

,翅型基因与杀虫剂抗性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请在答题纸上画出Fi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图

.。(注:用。表示细胞,用•表示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

(2)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选择杀虫剂抗性性状不同的果蝇,通过一次杂交确定

E、e所处染色体的位置,应从Fi中选择

进行杂交,得F2,观察F2的表型,并统计比例(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

换)。

①若F2雌雄中均为正常翅抗杀虫剂:短翅抗杀虫剂:正常翅不抗杀虫剂:短翅不抗杀

虫齐J=3:1:3:1,则

②若F2,则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D、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F2,则E、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结果表明,E、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i随机交配获得子代后施加杀虫剂,子

代中纯合短翅抗杀虫剂的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五、填空题

25、我国“中医针灸”于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治疗疾病的核心机理之一是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远程调节机体功

能。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针灸的现代模式-电针刺小

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在细菌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

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肢节

段),通过迷走神经—肾上腺轴,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

免疫细胞,进而发挥抗炎作用。

(1)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双向)的。已知细胞

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试分

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o

(2)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

经一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请写出该调

节过程涉及的反射弧:。

(3)研究人员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小鼠腹部的天枢穴(ST25),并没有引起相同

的全身抗炎反应,原因可能是—这为针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合理解

释。

(4)为进一步验证针刺ST36的抗炎机制,科研人员通过遗传学手段获得在Prokr2神

经元中特异性表达光敏蛋白C的小鼠,通过蓝光刺激激活该神经元,检测相关指标如

下图1和图2:

兴去发

测6

生3

产检T

6。S

素-元刺

腺LI应

经针

上子神反

肾因2疫明

甲r

症ko免说

去炎r生图

□■>P

。♦有,发据

-含胞

"-+流请

-示细。

-内2

-表疫

-”子图

--+免

-“2离如

-图活

-有一激果

-

蕾-+含后,结

-不活质,

-

-示激物量。

表等含

c光的

05白蓝)6

1-蛋A-

鹦自

聊依眼聚,L

(Trugu)S-敏N(I

光白:

蛋素子制

道腺因机

通上症的

子肾炎应

离甲促反

感去、症

敏放A炎

光释N的

为腺(发

C上素诱

S

白肾腺P

蛋使上L

敏,肾抗

光奋甲生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用组织样液进行脂肪鉴定时,不需要用酒精洗浮色,若制作装片鉴定脂肪

时,需要经过体积分数50%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

B、CO2可使澳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

C、阳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成的复合光,在穿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分散

开,形成不同颜色的光带,所以在绿叶的色素溶液与阳光之间,放置一块三棱镜,可

得到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C正确;

D、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照1:1混合,D正

确。

故选Ao

2、答案:B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分子伴侣”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氨基酸,氨基酸都含有C、H、0、N元素,A正确;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分子伴侣”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分子伴侣”的结构没有被破坏,

肽键仍然存在,故能与双缩服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环状八肽化合物是由八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有8个肽键,C正确;

D、多肽链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肽链的初步加工场所在内质网,酵母菌是真核细胞,

因此,酵母菌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D正确。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溶酶体内有酸性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正确;

BC、根据题干信息,“癌细胞溶酶体中的pH低于正常细胞”,“该探针与H+结合后,

荧光强度升高”可知,癌细胞溶酶体内H+含量高于正常细胞,若某区域的荧光强度较

强,则该区域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来定位癌细胞在体内的位

置,BC正确;

D、荧光探针并不能靶向进入癌细胞的溶酶体,只是荧光探针能与H+结合,定位癌细

胞,D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A、Na+/K+ATPase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可催化ATP水解为Na+、K+逆浓

度运输提供能量,其本身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

B、小肠上皮细胞输出葡萄糖为协助扩散,动力是葡萄糖的浓度差,同时也与转运蛋

白GLUT2的数量有关,B正确;

C、胰岛素能提高图中葡萄糖转运载体活性,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C错

误;

D、由题图可知,葡萄糖通过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从

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伴随着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D错

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分析图2表示无氧呼吸的两个途径,而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即

酶a和酶b存在部位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II、III过程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B错误;

C、据图1分析,水淹一段时间后酶a和酶b活性增加,但酶a活性远远大于酶b活

性,说明根部和叶片的无氧呼吸速率增强,甜瓜幼苗无氧呼吸生成的最主要代谢产物

为酒精和CO2,C正确;

D、水淹时间越长,植物体内积累的酒精会对甜瓜幼苗的叶片细胞和根部都产生严重

的伤害,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叶的无氧呼吸强度可能会降低,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解析:A、老年人的细胞核染色质收缩,影响有丝分裂中DNA复制,从而影响增殖,

A正确;

B、由实验一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最少,说明细胞增殖能力

与个体的年龄有关,B正确;

C、酶具有催化作用,酶活性的改变影响了细胞代谢速率,即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

中酶活性降低因而减慢了细胞代谢速率,C正确;

D、由实验可知,年轻人的细胞质和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细胞几乎不分裂,而老年

人的肺成纤维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细胞分裂旺盛,据

此可推测肺成纤维细胞的分裂由细胞核决定,D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根据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可知,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情况不同,一条

连续,一条不连续,在不同的时间段加热,DNA解旋后就会得到长短不同的DNA单

链片段,A正确;

B、与60秒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随着复制的进行,短链片段连

接形成长片段,B正确;

C、若以DNA连接缺陷的噬菌体为材料,则无法将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短片段

相对分子量小,会导致大部分DNA单链片段集中在离试管口的距离较近的位置,则

图2中曲线峰值将左移,C错误;

D、据题图分析可得,DNA复制过程中除了需要用到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还需要

DNA连接酶连接短片段,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有可能发生染色体的端粒断裂

(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的现象,因此该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

裂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

B、据题意“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

机断裂”可知,若发生断裂的部位位于D基因的左侧或d基因的右侧,则图⑤中D和d

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同一个子细胞中;若发生断裂的部位位于D和d基因之间,则图

⑤中D和d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2个不同的子细胞中,故图⑤后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

为Dd,B正确;

C、据题意“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

机断裂”可知,发生断裂后,两条染色体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

相同,C正确;

D、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端粒酶可以

通过逆转录修复缩短的部位,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的雄

配子,因此,基因型为Ee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和l/4e,A正确;

B、基因型为民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和l/4e,雌配子比例为1/2E和

l/2e,根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可求出Fi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

ee=3:4:1,B正确;

C、Fi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3:4:1,据此可求出Fi产生的雄配子

为e=4/8xl/2xl/3+l/8=5/24、E=3/8+4/8xl/2=5/8,即E:e=3:1,雌配子比例为5/8E和

3/8e,再根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可求出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

ee=15:14:3,因此基因型为ee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C错误;

D、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

因此从亲本—F1—F2,基因e的频率逐代降低,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前体mRNA是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可被剪切

成circRNA、mRNA等多种RNA,A正确;B、miRNA既可以与mRNA结合,也可以

与circRN结合,说明circRNA和mRNA在细胞质中通过对miRNA的竞争性结合,调

节基因表达,B正确;C、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

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则提高细胞内circRNA的含

量,可提高P基因的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C错误;D、miRNA表达量升高可影响

细胞凋亡,其可能的原因是miRNA表达量升高,与P基因的mRNA结合并将其降解

的概率上升,P蛋白的含量下降,则不能抑制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雌核生殖只依靠雌性原核进行发育,①中辐射处理精子的目的是使其染色

体失去活性,A错误;

B、低温处理细胞可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能阻止着丝粒分裂,B错误;

C、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则方法二培

育的个体可能不是纯合子,C错误;

D、M和N中含有同型性染色体,若均为雄性,则该种生物可能为ZW型,且WW个

体不能存活,D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A、3年后乙岛A的基因频率=40%+l/2x40%=60%,a的基因频率=1-

60%=40%,丙岛的基因频率A=9%+l/2xl0%=14%;20年后乙岛A的基因频率=36%

+l/2x48%=60%,a的基因频率=1-60%=40%,丙岛的基因频率A=5%,a的基因频率

=40%,说明乙岛昆虫的体色没有发生进化,A错误;

B、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

a、ai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

形成不仅仅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

D、ai、a和A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向,ai基因频率升高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正常情况下,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这些酶就

会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进入血液里,使血液里的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A正确;

B、细胞内液外渗和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而引起肺部组织

水肿,B正确;

C、血浆中的无机盐和组织液基本相同,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组织液的蛋白质含

量要高,C错误;

D、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保证细胞有机物正常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

供能量,D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通过分析可知①②⑨均为-70mV,为静息电位,③膜电位绝对值变小,④膜

电位为0,⑤⑥为动作电位,⑦正恢复静息电位,⑧为超级化,⑨为静息电位,这样

我们可以认为兴奋沿神经纤维由⑨向①传导,这样⑨已经回复静息电位的时候⑧处于

超级化状态,而⑦⑥⑤处于恢复静息电位的不同时刻,①②是兴奋还未传到的区域,

A错误;

B、测电位时,电表的两极放在膜的内外两侧,B错误;

C、⑨处为静息电位,与K+的外流有关,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C正确;

D、③处Na+出入细胞膜靠离子通道,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耗能,⑧处要开始恢复

到静息电位,靠钠钾泵,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A、调节骨骼肌运动的神经是躯体运动神经,因此,听到发令枪响时运动员的

躯体运动神经兴奋并支配肌肉做出起跑动作,A错误;

B、该反射的发生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运动员能在更短的时

间内完成起跑与反复的训练使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有关,B正确;

C、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耳中的听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

肉,C正确;

D、该过程体现了大脑作为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脊髓这一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体

现了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过程,D正确。

故选Ao

16、答案:ACD

解析:A、由图可知,M点之前,30%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低于不遮光条件下的净

光合速率,A错误;

B、由图可知,植物叶片表皮是透明的,表皮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故表皮细胞产生

ATP场所只有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正确;

C、M点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对于单叶肉细胞而言,叶肉细胞的光合作

用消耗的二氧化碳远远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C错误;

D、由图可知,c点到d点,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一直在积累,故d点有

机物多于c点,D错误。

故选ACDo

17、答案:AC

解析:A、D、在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可来源

于葡萄糖和水,并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氧结合形成水,A正确、D错误;

B、C、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酒精,NADH只在无氧呼吸的第一

阶段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中形成,场所为细胞质基质,B错误、C正确。

故选ACo

18、答案:ACD

解析:A、由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过程中,仅含有S菌的部分基因进入R型细

菌,故转化成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与原S型细菌不完全相同,A错误;

B、由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B正确;

C、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将S型细菌的S基因用32P标记,转化而来的S型

细菌在普通培养基OP)上培养多代后,得到的子代S型细菌只有少数含有32p,故S

基因不一定能检测到32p,C错误;

D、遗传转化是指细胞DNA被细菌的细胞摄取,并在细菌细胞内表达的过程,T2噬菌

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不是遗传转化过程,D错误。

故选ACDo

19、答案:AC

解析:A、由F2中高茎:矮茎=(27+21):(9+7)=3:1,可推知高茎与矮茎性状受

1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D/d)且高茎为显性,矮茎为隐性;紫花:白花=(27+9):

(21+7)=9:7,紫花与白花性状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B/b),且紫花为

双显,白花为双隐和单显,则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高茎:矮茎=(27+21):(9+7)=3:1,由一对基因控制,B错误;

C、由A项分析结果,可推出Fi基因型为AaBbDd,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

思路,即将两对相对性状拆成一对相对性状考虑,Fi中Dd自交后代F2为DD(高

茎):Dd(高茎):dd(矮茎)=1:2:1,Fi中AaBb自交后代F2为A_B_(紫

花):(A_bb+aaB_+aabb)(白花)=9:7,F2中矮茎基因型为dd,白花基因型有5

种:AAbb、Aabb、aaBB、aaBb、aabb。故矮茎白花基因型有1x5=5(种),C正确;

D、Fi(AaBbDd)与aabbdd测交,子代中高茎Dd:矮茎dd=l:1,紫花(AaBb):

白花(Aabb+aaBb+aabb)=1:3,故测交后代表型比为高茎紫花:矮茎紫花:高茎白

花:矮茎白花=3:3:1:LD错误。

故选ACo

20、答案:ABD

解析:A、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并未消失,只是神

经中枢不受大脑皮层控制,大小便失禁,A错误;

B、反射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只刺激膀胱的传入神经,没有完整的反射

弧,不能叫做排尿反射,B错误;

C、脊椎胸椎段损毁,会导致兴奋无法传到大脑皮层,因而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但排尿反射还正常,C正确;

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能储存尿液,但反射弧不完整,也不会引起排尿

反射,D错误。

故选ABDo

21、答案:(1)叶绿素、ATP、NADPH、类囊体薄膜、酶等

(2)此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大,CO2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后直接进入细胞内被利用,

故胞间CO2浓度较低

(3)①.随着施加氮素的量增加,叶片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呈增加趋势;②.提

(4)据图5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施加氮素后鬼针草富集Cd的量增加,导致土壤中

Cd浓度降低

解析:(1)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ATP、NADPH、类囊体薄膜,酶等含有N,施

加氮素会影响其合成,进而影响到光合速率。

(2)施加氮素的量达到80mg.kg-i时,气孔导度最大,但胞间CO2浓度却最低的原因

是此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大,CO2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后直接进入细胞内被利用,故

胞间CO2浓度较低。

(3)施加氮素的量对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规律相似,表现为一定范围

内,随着施加氮素的量增加,叶片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呈增加趋势。施加氮素

后,鬼针草的呼吸速率的变化忽略不计,鬼针草净光合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光合速率

所对应的CO2浓度增大,即CO2饱和点提高。

(4)据图5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施加氮素后,鬼针草富集Cd的量增加,导致土壤

中Cd浓度降低,故可判断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施加氮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22、答案:(1)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5;(3)①.纺锤体形成;②不会

(4)①.25%;②.3;③.9

解析:(1)分裂间期的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进行

物质准备,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检验点5主要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

(3)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阻断细胞

周期,而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因此,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不会被阻断在分裂间

期。

(4)胸腺喀陡核昔(TdR)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对S期以外的细胞无影响,但

可以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停留在Gi/S交界,因此,经第一次阻断,S期细胞立刻被抑

制,S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3/(6+3+2+1)=25%,其余细胞均处于Gi/S期。洗

去TdR可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经过第一次阻断后,细胞有的停留在Gi/S交界处,只

要让细胞离开S期就能继续分裂,至少需3h;离开S期,需要2+l+6=9h会再次进入

S期。因此,若要使所有细胞均停留在Gi/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

TdR之后3h到9h进行。

23、答案:(1)拟核;②RNA

(2)阻遏蛋白;RNA聚合酶;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空间结构;不表达;反馈

(4)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⑩.基因与环境

解析:(1)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细胞核,只有拟核,故转录过程发生在拟核区域;过

程②中需要tRNA来运输氨基酸。

(2)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启动子,作用是催化转录过程。由图可知,当大肠杆

菌培养基中仅有葡萄糖而没有乳糖存在时,调节基因的表达产物——阻遏蛋白会与操

纵基因结合,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在转录水平上抑制结构基因的表达。该

调节机制既保证了大肠杆菌能量的供应,又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图2中,如果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使其空间结构改变而失去功能,则结构基因

表达,合成的酶催化乳糖分解。乳糖被分解后又可导致结构基因不表达,该调节机制

为反馈调节。

(4)阻遏蛋白属于基因的表达产物,故图1和图2所示调节过程反映了基因与基因之

间、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