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专题训练(2023青海西宁统考二模)海进也称海侵,是指海岸线向陆地内部推进的地质现象,反之则为海退。下图为1998-2018年黄河口侵蚀、淤积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998-2018年黄河口海进最明显的是()A.2000年B.2004年C.2010年D.2016年2.推测2006-2016年期间(
)A.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D.黄河沿岸生产用水减少由图可知,2010年黄河口侵蚀面积大于淤积面积,且差距最大,结合海进的概念可知,2010年黄河口海进最明显,C正确;2000年、2004年黄河口侵蚀小丁淤积向积,为海退,AB错误;2016年黄河1侵蚀大于淤积面积,但差距不是最大的,海进不是最明显的,D错误。故答案选C。C(2023青海西宁统考二模)海进也称海侵,是指海岸线向陆地内部推进的地质现象,反之则为海退。下图为1998-2018年黄河口侵蚀、淤积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998-2018年黄河口海进最明显的是()A.2000年B.2004年C.2010年D.2016年2.推测2006-2016年期间(
)A.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D.黄河沿岸生产用水减少由图可知,2006-2016年期间黄河口侵蚀面积大于淤积面积,说明泥沙淤积减少,而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泥沙含量增加,淤积面积可能大于侵蚀面积,A错误;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含量减少,侵蚀面积大于淤积面积,B正确;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净流量增加,输沙量可能增加,淤积面积可能大于侵蚀面积,C错误;黄河沿岸生产用水对入海口泥沙含量影响较少,D错误。故答案选B。B【点睛】海进: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向陆地内部推进的地质现象,也称海侵。一般认为,海进是海水逐渐问时代较老的陆地风化剥蚀面上推进的过程。海退: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造成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海退的结果,常形成地层的海退序列,由下至上一般为:沉积物由细变粗或由碳酸盐岩变为碎屑岩;沉积时的海水由深变浅;海相沉积逐渐演变成海陆交互相沉积和陆相沉积。海侵和海退常紧密伴生,海退也具有周期性和旋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可区别为不同级别和规模。(2022·广东地理)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题。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2.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第1题,由于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结合材料“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可推知应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存在的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使第Ⅰ段河床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B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匀,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D迁移训练(2022·广东地理)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题。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2.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D第2题,由图可知,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起,第Ⅱ段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A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B错误;侵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C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加深,D错误。A迁移训练(2023四川绵阳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新疆的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下,宽阔的谷地便于通行,尘封着数条曾经辉煌的古道。其中的乔戈里古道(西北通向帕米尔高原、东北连接塔里木盆地、东南达青藏高原、向南可进入印度河流域)地处叶尔羌河上游谷地,该谷地自古就是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乔戈里古道宽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当地宽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断层下陷4.叶尔羌河上游谷地成为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其主要有利条件是()A.气候凉爽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5.乔戈里古道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优越B.人口众多C.植被丰富D.气候优越结合题干材料“在新疆的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下,宽阔的谷地便于通行”可知,当地宽谷位于乔戈里峰下,乔戈里峰海拔高,有高山冰川分布,当地宽谷是冰川作用形成的U形谷,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的槽形谷,C正确;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A错误;流水侵蚀在河流上游侵蚀形成V形谷,B错误;断层下陷形成裂谷通常窄且深,不是U形谷,D错误。故答案选C.C(2023四川绵阳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新疆的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下,宽阔的谷地便于通行,尘封着数条曾经辉煌的古道。其中的乔戈里古道(西北通向帕米尔高原、东北连接塔里木盆地、东南达青藏高原、向南可进入印度河流域)地处叶尔羌河上游谷地,该谷地自古就是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乔戈里古道宽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当地宽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断层下陷4.叶尔羌河上游谷地成为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其主要有利条件是()A.气候凉爽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5.乔戈里古道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优越B.人口众多C.植被丰富D.气候优越叶尔羌河上游谷地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降水较少,地形起伏大,成为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其主要有利条件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C(2023四川绵阳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新疆的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下,宽阔的谷地便于通行,尘封着数条曾经辉煌的古道。其中的乔戈里古道(西北通向帕米尔高原、东北连接塔里木盆地、东南达青藏高原、向南可进入印度河流域)地处叶尔羌河上游谷地,该谷地自古就是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乔戈里古道宽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当地宽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断层下陷4.叶尔羌河上游谷地成为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其主要有利条件是()A.气候凉爽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5.乔戈里古道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优越B.人口众多C.植被丰富D.气候优越结合题千材料可知,乔戈里古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西北通向帕米尔高原、东北连接塔里木盆地、东南达青藏高原、向南可进入印度河流域,优势条件是位置优越,A正确;乔戈里古道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少,B错误;乔戈里古道所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错误;乔戈里古道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D错误。故答案选A。A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图(该河谷的岩石都为沉积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迁移训练6.甲、乙两地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7.图中①②③④地层中(
)A.①地层为岩浆冷却形成
B.②地层年龄最老C.③地层断裂下陷
D.④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位于乙的北方,BC错误;乙岸坡度陡,为侵蚀岸,甲岸坡度缓,为堆积岸,结合所学知识,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可以判断甲为凸岸,乙为凹岸,A正确,D错误。故选A。A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图(该河谷的岩石都为沉积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迁移训练6.甲、乙两地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7.图中①②③④地层中(
)A.①地层为岩浆冷却形成
B.②地层年龄最老C.③地层断裂下陷
D.④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7.根据图中信息,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A错误;②地层在①地层的下面,比①更早形成,而③④地层是背斜顶部侵蚀后形成的,比①②更新,所以②地层的年龄最老,B正确;③④地层位于河谷处,根据题干,④在河谷沉积形成,底部弯曲,顶部是平坦的,D错误;③地层在河谷中部被侵蚀了,不是断裂下陷,C错误。故选B。【点睛】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B(2023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校考三模)青藏高原冰川地貌广布。图为青藏高原某河谷不同河段横剖面形态。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a、b、c三个河段()A.a段河床可能因冰川侵蚀呈U形B.a段河床东岸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C.b段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较陡D.c段河床谷底狭窄位于a段上游7.推测c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间歇性抬升C.间歇性下降
D.持续抬升从图中可以看出,a河段剖面大致呈U形,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A正确。a段河床东岸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岩性不会太坚硬,B错误。读图可知,b段左岸较陡,C错误。根据河谷底部的海拔高低可判断河流的上下游关系,由于河流始终由高处流向低处,所以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为a→b→c,D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A(2023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校考三模)青藏高原冰川地貌广布。图为青藏高原某河谷不同河段横剖面形态。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a、b、c三个河段()A.a段河床可能因冰川侵蚀呈U形B.a段河床东岸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C.b段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较陡D.c段河床谷底狭窄位于a段上游7.推测c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间歇性抬升C.间歇性下降
D.持续抬升由于地壳抬升使得该河段下蚀作用增强,形成较深的河谷;据图可知,河谷呈阶梯状分布而不是连续状态,说明地壳的抬升是间歇性的,B正确;而地壳下降则使河流落差减小,下蚀减弱,不易形成较深的河谷,故ACD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B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2023•山东枣庄二模)澉浦以西的钱塘江河口,海域来沙丰富,河床受径流与潮流共同影响,泥沙易冲易淤,每年4~7月径流量占全年70%,4~11月河床冲淤变化明显,12~次年3月河床保持稳定。左图示意钱塘江河口观测点位,右图示意1997年4~7月和7~11月钱塘江河口段沿程冲淤量。据此完成4~5题。4.7~11月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变化特点是()A.上游冲刷,下游淤积 B.上游淤积,下游冲刷C.上游下游皆冲刷 D.上游下游皆淤积5.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A.4月、7月 B.7月、11月 C.11月、7月
D.7月、4月4.读图可以得出,7-11月闸口至老盐仓冲淤量为负值,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淤积为主,7-11月老盐仓至澉浦冲淤量为正值,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下游冲刷为主,这是因为7-11月是河流枯水期,上游河流速慢,下游外力作用以潮流作用为主,流速快。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B迁移训练(2023•山东枣庄二模)澉浦以西的钱塘江河口,海域来沙丰富,河床受径流与潮流共同影响,泥沙易冲易淤,每年4~7月径流量占全年70%,4~11月河床冲淤变化明显,12~次年3月河床保持稳定。左图示意钱塘江河口观测点位,右图示意1997年4~7月和7~11月钱塘江河口段沿程冲淤量。据此完成4~5题。4.7~11月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变化特点是()A.上游冲刷,下游淤积 B.上游淤积,下游冲刷C.上游下游皆冲刷 D.上游下游皆淤积5.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A.4月、7月 B.7月、11月 C.11月、7月
D.7月、4月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上游河床4-7月受冲刷作用,4-7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7月河床最低。下游河床7-11月受冲刷作用,7-11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11月河床最低,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7月与11月,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B迁移训练8.(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距今8.0-3.3百万年期间,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稳定,地表起伏小,晋陕黄河在此基础上发育了宽广的河谷,东西向宽度超过7千米;约3.3百万年以来,随着鄂尔多斯地块缓慢抬升,以及汾渭地堑的多次强烈下陷,晋陕黄河形成宽谷镶嵌深邃峡谷的格局,且谷深南北差异较大。距今25万年时,浑河是晋陕黄河上游的干流,后来汊河口以北支流贯通了河套古湖。因流程差异,浑河逐渐演变为晋陕黄河的支流,下图为晋陕黄河地貌示意图。(1)分析早期晋陕黄河河谷较宽的地质地貌条件。(2)比较晋陕黄河南段与北段河谷的深度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说明浑河由晋陕黄河上游干流演变为其支流的过程。(1)早期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稳定,持续时间长,地块内地形较平坦开阔,晋陕黄河流速缓慢,以侧蚀作用为主,使河道不断拓宽。8.(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距今8.0-3.3百万年期间,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稳定,地表起伏小,晋陕黄河在此基础上发育了宽广的河谷,东西向宽度超过7千米;约3.3百万年以来,随着鄂尔多斯地块缓慢抬升,以及汾渭地堑的多次强烈下陷,晋陕黄河形成宽谷镶嵌深邃峡谷的格局,且谷深南北差异较大。距今25万年时,浑河是晋陕黄河上游的干流,后来汊河口以北支流贯通了河套古湖。因流程差异,浑河逐渐演变为晋陕黄河的支流,下图为晋陕黄河地貌示意图。(1)分析早期晋陕黄河河谷较宽的地质地貌条件。(2)比较晋陕黄河南段与北段河谷的深度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说明浑河由晋陕黄河上游干流演变为其支流的过程。(2)南段河谷深度大于北段。原因:与北段相比,南段临近鄂尔多斯地块与汾渭地堑交界,河流落差更大,下切更强;南段附近的汾渭地堑出现多次下陷,导致河流下切次数更多而进一步加深河谷;沿途支流汇入,使南段河流水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更强。8.(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距今8.0-3.3百万年期间,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稳定,地表起伏小,晋陕黄河在此基础上发育了宽广的河谷,东西向宽度超过7千米;约3.3百万年以来,随着鄂尔多斯地块缓慢抬升,以及汾渭地堑的多次强烈下陷,晋陕黄河形成宽谷镶嵌深邃峡谷的格局,且谷深南北差异较大。距今25万年时,浑河是晋陕黄河上游的干流,后来汊河口以北支流贯通了河套古湖。因流程差异,浑河逐渐演变为晋陕黄河的支流,下图为晋陕黄河地貌示意图。(1)分析早期晋陕黄河河谷较宽的地质地貌条件。(2)比较晋陕黄河南段与北段河谷的深度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说明浑河由晋陕黄河上游干流演变为其支流的过程。汉河口以北支流溯源侵蚀,切穿与河套古湖的分水岭,后古湖湖水下泄形成河道,使晋陕黄河往西(北)方向延长,东部的浑河因长度较短而演变为其支流。(2021·全国文综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迁移训练(2021·全国文综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迁移训练(2021·全国文综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迁移训练(2023年6月浙江卷)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下图1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图2为澳大利亚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9.(旅游活动设计)
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
)①罗盘②雨具③冲锋衣④放大镜⑤手持卫星定位仪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10.(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若想在沿途欣赏到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则应选择线路(
)A.① B.② C.③ D.④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在地质考查过程中要使用到的工具,通常有罗盘、放大镜、手持卫星定位仪、野外数据采集器(系统)、数码相机、激光测距仪等,罗盘可以帮助识别方向,放大镜可帮助观察,卫星定位可防止迷失方向及精准定位,
①④⑤正确。雨具、冲锋衣是保障物资,不是地质考察工具,与题意不符,②③错误。故选:B。B(2023年6月浙江卷)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下图1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图2为澳大利亚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9.(旅游活动设计)
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
)①罗盘②雨具③冲锋衣④放大镜⑤手持卫星定位仪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10.(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若想在沿途欣赏到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则应选择线路(
)A.① B.② C.③ D.④图中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显示的是森林、草原和荒漠。据所学可知,澳大利亚形成半环形气候类型分布形态,植被类型也呈半环状,其中西部地区为荒漠带,荒漠带周围为热带草原带,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森林景观,因此,线路③沿途可以欣赏到三种自然植被景观,线路②只能看到荒漠景观,线路①④可以看到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C正确,A、B、D错误。C(2023年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小题。11.(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12.(植被类型)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高11.B【解析】亚寒带针叶林带所处纬度高,热量条件差,植被以耐寒的针叶林为主,其他类型植物在此难以存活,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因而被称为“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编制课程设计小学
- 石灰法烟气脱硫课程设计
- 英语兴趣班音标课程设计
- 挤压模课程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 椭球形塑料模课程设计
- 自制小乐器托班课程设计
- 幼儿园远足课程设计
- 电力行业前台服务总结
- 物流仓储行业配送优化建议
- 月下独酌(其一)李白
-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几何试卷(带答案)
- 网络安全保密教育知识普及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面向5G网络建设的站点供电技术应用与发展
- 装饰公司与项目经理合作协议
- 接待上级领导工作总结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9课 强化劳动安全意识
- 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这: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整体设计《测量》
- 洗涤剂常用原料
- ACC-AHA-HRSICD治疗适应证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