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某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某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某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某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某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下列做法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的是()

A.食用霉变的花生B.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摄入量

C.添加过量防腐剂利于保鲜D.吃好早餐和午餐,不吃晚餐,促进减肥

2.如表为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食品保鲜的办法B.灭火实例与原理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一一隔绝空

填充氧气一一防止变质气

放入铁粉一一防止氧化和受潮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

C.常见物质的区别D.化学与材料

铝和硬铝——相互刻画

①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固体硝酸镂和氯化钠一一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触摸试管

②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外壁

A.AB.BC.CD.D

3.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

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E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命碳原子

・氧原子

o氢原子

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化合物

B.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C.参加反应的CO2、出分子个数比为1:3

D.参加反应的CO?与出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0H与的总质量

4.“实践出真知,劳动创造美”。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NaOH可与油脂反应

B使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对公共场所消毒NaClO具有吸附性

C实验后,清洗仪器、处理废液、打扫卫生废液随意排放会造成污染

D将浓硫酸放入分类储存、专人保管的安全柜中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A.AB.BC.CD.D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g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40久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仍是饱和溶液

C.50汇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甲溶液所含溶质质量更多

D.将a点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大

6.紫花前胡醇(品4Hl4。4)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有

关紫花前胡醇(Ci4Hl4O4)说法正确的是()

A.由14个碳元素、14个氢元素、4个氧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含32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246g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7.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一定是装置漏气

B.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石灰水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C.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D.图4右侧试管中产生沉淀,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

8.氮化像是制造5G的关键材料,已知金属铁的性质与铝

相似,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B.像原子的中子数为31

C.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D.氮化钱(GaN)中保的化合价为+3价

9.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r?

A.探究分子运动:打开止水夹,将少量的浓氨水滴在A试管中的

棉花上,观察A、B试管中的现象

>

g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H:o

10.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实验设计

先用KOH溶液充分吸收CO2分离出CO,再向该KOH溶液加足量稀盐

A分离CO2、co混合物

酸“释放”出CO?

除去NaCl溶液中的

B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Na2CO3

提纯部分变质的NaOH

C加入适量CaC1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溶液

D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铁粉

A.AB.BC.CD.D

1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制做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采摘粽叶B.淘洗糯米C.捆扎粽子D.烧火蒸煮

1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3.黄铜是以Zn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

其余为杂质。某工厂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晶体,其主要流程如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

与反应)

(1)步骤I中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

(2)固体B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溶液A的质量(填或“=")溶液C的质量。

(4)在整个流程中生成硫酸锌的化学方程式有个。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4.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酸碱度与人体健康

人体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性,且其酸碱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维持人体

正常的生命活动。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但CO2扩散到血液中时会引起血浆pH略有

改变。

人体胃液担负着食物的消化,pH为0.9-1.5,20世纪初科学家在人体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能引起慢性胃炎,它主要是通过其产生的胭酶分解尿素产生氨而中和人体胃酸,

导致人体胃内酸碱失衡,胃液分泌异常。

如图是一组胃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24小时胃液pH的变化曲线,科学家发现人体胃液的pH影响

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胃液pH低时,胃对弱酸性类药物的吸收相对多;胃液pH高时,有利于弱

碱性类药物的吸收。

(2)CO2扩散到血液,血浆的pH会减小,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胭酶分解尿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0啰X+2NH3「则X的化学式

(4)分析如图,患者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时,最适宜的用药时间约为o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

A.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胃酸分泌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B.患者的用药时间也会影响到药效

C.胃液的酸性比血浆的酸性弱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A是电解水的实验,写出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a端为电源(填“正”

或“负”)极,该极产生的气体为»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氮气具有的

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存在的原因

是(写出一条即可)。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6.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毅然回国,其“侯氏制碱

法”为我国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某

化学兴趣小组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

(1)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实验现象:有产生。

(2)取上述溶液,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实验现象:有产生。

【结论】:样品中含有NaClo

(3)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用以下药品代替稀硝酸进行(1)步实验,也能确定样品中是否含

有「NaCl的是(填“甲”、“乙”或“丙”)。

甲.CaCk溶液

乙,稀盐酸

丙.Ba(NC)3)2溶液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3的质量分数

(4)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两个测定方案:

方案一: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1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的质量,计算Na2c。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如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球形干燥管的

增重计算Na2c。3的质量分数。

【讨论】:①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更优。

②方案二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三】:确定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5)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酿,溶液变成红色,所以Na2cO3溶液呈性。

【知识拓展】:

(6)纯碱属于(填“酸”、“碱”或“盐”)。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在世界杯足球场上,足球裁判会随身携带“任意球喷雾器”,当内容物从阀门压出时,

喷雾器内液态丁烷会迅速膨胀,与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产生泡沫,喷射到需要标记的地方,

丁烷快速挥发后,泡沫就会消失,不会留下可见痕迹干扰接下来的比赛。丁烷是一种易燃气

体,化学式C4Hio,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丁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2)己知丁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8千克丁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千克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霉变的花生中有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故A错误;

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因此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摄入量,故B正确;

C、防腐剂适量添加可以保鲜,但添加过量的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故C错误;

D、要合理摄入人体所需营养素,晚上要吃晚饭,以防影响人体健康,故D错误。

故选:Bo

根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以及合理膳食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

中考热点之一。

2.【答案】C

【解析】解:A.食品保鲜的办法:氧气能供给呼吸,利于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不能用于食品包

装填充的气体;铁粉与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可以防止氧化和受潮,故A错误;

B.灭火实例与原理: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住宅失火时用水灭

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故有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故B错误;

C.常见物质的区别:硬铝属于合金,其硬度大于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因此铝和硬铝相互刻画,出

现划痕的是铝,可以鉴别;硝酸镂溶于水吸热,而氯化钠溶于水热量变化不大,因此取样加水溶

解,触摸试管外壁,感受温度的变化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合金属于金

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氧气的性质、铁粉的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合金的性质、物质溶于水后热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材料的区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气、合金、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相关知识,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的

学科知识即可解答。

3.【答案】A

【解析】解: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物质,其中三种为化合物,另外一种为单

质,故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氢气均为无机物,而甲醇属于有机物,因此该反应体现了无机

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正确;

C.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型件CH3OH+H2O,据此可知参加反应的CC)2、出分子个数比

为1:3.故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出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0H与H2O的总质量,故

正确;

故选:Ao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为CO2、出;生成物为CH3OH、H20;反应的方程式为:C02+

3H2一管件CH30H+Hz。;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答案】B

【解析】解:A.NaOH可与油脂反应,因此可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故A说法正确;

B.NaCI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能用于杀菌消毒,所以可以使用84消毒液对衣物

消毒,不是利用吸附性,故B说法错误;

C.实验后,清洗仪器、处理废液、打扫卫生,实验中的废液含有化学药品,不能随意排放,故C

说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对人和物都有腐蚀作用,所以应该将浓硫酸放入分类储存、专人保管的

安全柜中,故D说法正确;

故选:Bo

A.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B.NaCI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实验中的废液含有化学药品,不能随意排放;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对人和物都有腐蚀作用。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等知识,有利于培

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有温度的限制,故A错;

B、40久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CTC,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

C、50汽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溶液所含溶质质量更多,没说明溶液质量,不能确

定含有溶质多少,故C错;

D、将a点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大,例如增加溶质,或恒温蒸

发溶剂,故D正确。

故选;Do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

化情况;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饱和溶液中需要的溶质质量;可以判断随着温

度的变化,析出晶体质量的情况;据此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紫花前胡醇分子是由14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含32个原子,

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D、紫花前胡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4):(lx14)=1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1个紫花前胡醇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也可能是红磷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

氧气,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故A不正确;

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

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少,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不能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

应放热,故C不正确;

D.通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能将硫酸铜溶液压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

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不能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o

A、根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也可能是红磷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进

行分析;

B、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进行分析;

D、根据通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能将硫酸铜溶液压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钙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

断。

8.【答案】B

【解析】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知识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钱元素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A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钱原子的质子数为31,根据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则中子

数为70—31=39,故B错误;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C正确;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

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氮化像GaN中线元素显+3价,故D正确。

故选:Bo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

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氮化钱GaN中锐元素显+3价,氮元素显-3价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

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观察A、B试管中的现象是A中棉花变红,几秒钟后B中棉花也变红,说明氨气分

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B、该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当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也有相同的

实验现象,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该实验中收集氢气的试管口被橡胶塞密封,试管中的空气不能顺利排出,故选项实验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

D、酒精溶于水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o

A、根据观察A、B试管中的现象是A中棉花变红,几秒钟后B中棉花也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

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

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

断。

10.【答案】A

【解析】解:A、氢氧化钾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不能CO反应,碳酸钾与盐酸反

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先将气体通入KOH溶液,分离出CO;再向该溶液中加足量稀盐酸,

释放出CO?,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B、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

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是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

物,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适量CaCk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

碳酸钠时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D、酸溶液pH都小于7,都能和锌反应,不能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Ao

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

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

断。

11.【答案】D

【解析】解:A、采摘粽叶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B、淘洗糯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C、捆扎粽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D、烧火蒸煮过程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2.【答案】A

【解析】解:A、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在漏斗上;滤纸边

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一侧、漏斗

末端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故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

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错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试管夹加持试管,不能用手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错误;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故错误;

故选:Ao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实验操作,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

13.【答案】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的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混

合物>3

【解析】解:(1)步骤I中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的氢气和空气混合

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的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2)固体B中含有铜和杂质,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物。

(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每65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增

大,溶液A的质量>溶液C的质量。

故答案为:>。

(4)在整个流程中生成硫酸锌的化学方程式有3个,即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氧化

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故答案为:3。

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氧化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

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弱碱性C02+H20=H2CO3C0209:00AC

【解析】解:(1)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pH>7,呈弱碱性;

(2)0)2扩散到血液,血浆的pH会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0、N、H的个数

分别是1、2、2、6,生成物中含C、0、N、H的个数分别是0、0、2、6,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C、2个

0,故X的化学式为:CO2;

(4)胃液pH高时,有利于弱碱性类药物的吸收,氢氧化铝是弱碱性药物,由图可知,9:00时,胃

液的pH最高,故最适宜的用药时间约为9:00;

(5)A、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但是胃酸分泌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利,符合题意;

B、胃液pH低时,胃对弱酸性类药物的吸收相对多;胃液pH高时,有利于弱碱性类药物的吸收,

而不同时间,胃液的pH存在差异,故患者的用药时间也会影响到药效,不符合题意;

C、胃液的pH为0.9-1.5,血浆的pH为7.35-7.45,pH越小,酸性越强,故胃液的酸性比血浆的

酸性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弱碱性;

(2)CO2+H2O=H2cO3;

(3)CO2;

(4)09:00;

(5)ACo

(1)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4)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解答;

(5)根据题干信息以及所需知识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题目分析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15.【答案】2H20^2H2T负氢气/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不溶于水红磷

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解析】解:(1)图A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

2,所以a端为电源负极,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电0譬OzT+2H2管

(2)B中产生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则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

染;

(3)C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即瓶内压强没有继续减小,

说明氮气具有不溶于水的性质;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

一,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故答案为:

(1)2出0警02T+2H2V负;氢气/出;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3)不溶于水;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解答;

(2)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据此解答;

(3)氮气具有不溶于水的性质,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电解水实验、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

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气泡沉淀丙一Na2C03+2HC1=2NaCl+H20+C02T碱盐

【解析】解:【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

(1)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硝酸,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

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2)取上述溶液,继续滴加适量AgNC>3溶液,结论是样品中含有NaCl,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

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有沉淀产生。

【结论】:样品中含有NaCL

(3)甲、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