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松疱锈病症状有哪些。2.稀释作用属于化学防治的基本原理。3.杉木炭疽病。4.植物细菌性病害哪些主要症状?5.从病理学理论上看,防治植物病害有哪些方法?6.在湖南油茶软腐病每年的初发期比炭疽病早。7.含有DNA和()是不属于病毒的特征。8.梨锈病病叶表面产生的黑色小颗粒是(),其背面产生的黄色的毛状物是()。9.林木病害的流行条件有()、()、()10.()不属于无性孢子。11.引起种实霉烂的锈病原:()、()、()、()、()。12.简述侵染循环的组成。13.林木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是什么?14.植物病原病毒。15.侵染循环包括3个环节:()、()和越冬。16.()不是属于真菌的营养体类型。17.松针褐斑病在南方主要危害马尾松。18.植物抗病性有哪些类型?19.林木病害流行的条件是什么?20.溴氰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又叫()。21.简述林木炭疽病的症状特点。22.黑龙江杨树三种检疫枝干害虫是()、()、()。23.影响潜育期的关键气候因素是湿度。24.简述不同年代植物病害控制策略。25.()时期寄主与宿主建立了寄生关系。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杨树灰斑病的病原。2.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后期重要的生理病变。3.抗病性4.马氏管为细长管状物,具有()、()的作用。5.褐色腐朽和白色腐朽?6.线虫的虫体结构比较简单,虫体有体壁和体腔,体腔内有()、()、()等器官。7.侵入的机制包括:()和酶的分解作用。8.常用的杀菌杀线剂有哪些?9.杨树花叶病毒主要由昆虫传播。10.松针褐斑病的病菌分生孢子主要是()或圆筒形。11.真菌的菌组织有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两种。12.农药稀释内比法即稀释100倍或100倍以下的,计算稀释量时,要扣除()所占的1份。13.叶部病害的初侵染源?14.植物病害15.植物细菌性病害哪些主要症状?16.回答病原物的致病性机理。17.如何应用柯赫法则的原理来证明一种微生物的传染性和致病性?18.锈病类病原产生5种孢子是()。19.敌敌畏具有()、()和触杀作用。20.杨树花叶病毒病主要是靠杨树无性繁殖或()侵染传播,同时,()接种也能使一些杨树发病。21.依据落叶松枯梢病回答下列问题。落叶松枯梢病的危害。22.植物病原菌细菌都是杆状,且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反应。23.在根癌病老的病组织中很难分离出病菌。24.植物(林木)病害25.白粉病类的传播方式是什么?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1%半量式波尔多液,其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是()2.与枝干,叶部病害相比,林木根部的病原物在传播上有何特点?3.全寄生4.半翅目昆虫通称()。5.林木侵染性病原有()、()、()、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藻类和螨类等。6.除虫菊的杀虫有效成分是除虫菊素主要存在于()中。A、茎B、叶C、花D、果实7.单年流行病害流行的季节性变化一般经过()、逻辑斯蒂期(盛发期)、()三个时期。8.根据营养体、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征,可将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半知菌亚门。9.简述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10.植物病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发病期。11.综合防治12.植物病原线虫。13.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的典型症状特征是()、()14.根病害的防治及诊断?15.简述枝干病害的发生特点。16.确定检疫对象应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什么?17.()不是病毒的特征。18.侧丝19.依据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回答以下问题。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发病规律。20.专化型21.简述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22.阔叶树毛毡病的病原是()23.以下不是病害三角之一的()A、病原B、环境C、人为因素D、植物24.苗木猝倒病其症状分为哪四种类型?25.林木炭疽病的症状特点。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①8月末9月初,病树枝干病皮部略肿胀变软,出现淡橙色病斑,边缘色淡,不易发现。病斑逐渐扩展并生裂缝,溢出初为白色,后变桔黄色具甜味的蜜露,蜜露处干后可见血迹状斑痕。 ②次年的春夏季,病部长出桔黄色疱囊状的锈子器,破裂后散放出黄色的锈孢子,因连年产孢,皮部变粗加厚,并流出松脂。 ③在转主寄主茶藨子或马先蒿叶背上,初期病斑不明显,直至夏孢子堆时才明显可见。夏孢子可以再侵染,最后在夏孢子堆部位或新受害部位生出褐色毛状冬孢子柱。2.参考答案:错误3.参考答案: 1.症状:枯叶、枯梢、枯枝、全株枯死。有些有颈枯现象。 2.病原:子囊菌亚门炭疽菌。弱寄生。分生孢子为单胞,子囊孢子也为单胞。 3.侵染循环:菌丝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传播,直接侵染,有潜伏侵染现象。4.参考答案: (1)菌点 通常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嫩枝上,叶上病斑常常以叶脉为界成为多角型,也有不受限制迅速扩展成大型圆斑的。细菌病斑初为水清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水渍状褪色圈,称为晕圈。 (2)腐烂 植物的多汁组织受细菌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使组织完全解体,流出液体病有臭味。 (3)枯萎 细菌侵入植物维管组织后,使植物输导系统被破坏,引起整株枯萎,同真菌引起的枯萎病基本相似,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环境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 (4)畸形 以植物组织过度生长的畸形为主,野杆菌属的细菌可以引起根或枝干产生肿瘤,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肿瘤。5.参考答案: 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消灭或抑制病原 2.提高寄主抗病性 3.控制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原物而利于寄主6.参考答案:正确7.参考答案:RNA8.参考答案:性孢子器;锈子器9.参考答案:病原因素;植物因素;环境因素10.参考答案:担孢子11.参考答案: 青霉、曲霉、镰孢菌、根霉、交链孢12.参考答案: 1、初侵染; 2、再侵染; 3、传播; 4、病原物的越冬、越夏13.参考答案: 特点: (1)成片发生,比较均匀; (2)不能够传染蔓延; (3)在发病植株上无病原物。14.参考答案: 一般形状:非细胞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合而成。植物多为RNA,球形、杆状、弹状。 特点: 1.看到花叶就是病毒病害; 2.还会引起黄化、萎缩、杂色花; 3.不能人工培养; 4.病毒入侵必须要一个伤口。而且大多数病菌以昆虫(特别是刺吸式口器昆虫)为传播媒介。嫁接和插条也可传播。15.参考答案: 侵染程序、病原物的传播16.参考答案:假根17.参考答案:错误18.参考答案: 植物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利用不同的标准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区分为主动抗病性和被动抗病性; 2.根据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之间有无特异性相互作用,可区分为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和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 3.根据抗病性的遗传方式,可区分为主效基因抗病性和微效基因抗病性; 4.根据抗病性表达的病程阶段不同,又可区分为抗接触(避病)、抗侵入、抗扩展、抗损失(耐病)和抗再侵染。19.参考答案: ①大量毒性强的病原物存在,并能很快地传播到寄主体上; ②易于感病的寄主植物大量而集中地存在; ③强烈削弱寄主植物抗病力,或非常有利于病原物积累和侵染活动的环境条件。20.参考答案:敌杀死21.参考答案: 炭疽病虽然发生于许多植物,危害多个部位,它们的症状也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发病部位造成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坏死斑,有的在叶、果病斑上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在枝稍上形成梭形或不规则的溃疡斑,扩展后造成枝枯。在病症上更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即在发病后期,—般都会产生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高湿条件下多数产生胶粘状的带红色的分生孢子堆,这是诊断炭疽病的标志。22.参考答案:白杨透翅蛾;杨干象甲;青杨天牛23.参考答案:错误24.参考答案: 二战以前:自然防治阶段,天灾,提倡“修德减灾”。 二战——60年代末:化学防治阶段,方针“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 70年代开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现代: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森林保健;森林有害生物持续控制25.参考答案:潜育期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病原:东北球壳菌。(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球腔菌属)2.参考答案:错误3.参考答案: 寄主植物通过自身的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或主动保卫反应所表现出的对病原物抗侵入、抗扩展或抗繁殖的特性。4.参考答案:排泄;再吸收5.参考答案: 褐色腐朽:纤维素被木腐菌借纤维素酶分解利用,木质部残留下来的是木质素,显示红褐色,一般叫褐腐,朽材易粉碎解体。 白色腐朽:木质细胞壁中的木质素被分解利用,木质部中仅留下纤维素,呈现白色,一般叫白腐,朽材不易粉碎解体,且富于弹性。6.参考答案: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7.参考答案:口针机械穿刺8.参考答案: 1.无机杀菌剂 2.有机杀菌剂 3.农用抗菌素 4.杀线虫剂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线形11.参考答案:正确12.参考答案:原药剂13.参考答案: ①病落叶 ②头年被害枝条 ③被病菌污染的冬芽 ④昆虫等媒介 ⑤转主寄主类14.参考答案: 植物受到有害生物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连续侵袭,使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受到干扰,生物化学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并表现异常现象(症状),最终使植物的产量、质量受到损失的现象。15.参考答案: (1)菌点通常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嫩枝上,叶上病斑常常以叶脉为界成为多角型,也有不受限制迅速扩展成大型圆斑的。细菌病斑初为水清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水渍状褪色圈,称为晕圈。 (2)腐烂植物的多汁组织受细菌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使组织完全解体,流出液体病有臭味。 (3)枯萎细菌侵入植物维管组织后,使植物输导系统被破坏,引起整株枯萎,同真菌引起的枯萎病基本相似,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环境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 (4)畸形以植物组织过度生长的畸形为主,野杆菌属的细菌可以引起根或枝干产生肿瘤,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肿瘤。16.参考答案:①吸取寄主林木的营养和水分使其生长不良;②分泌果胶质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各种酶,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寄主林木的细胞和组织;③分泌各种有毒物质,毒害和杀死寄主林木的细胞和组织;④分泌生长刺激素,刺激细胞过度分裂和增大而变畸形。17.参考答案: 应用柯赫法则的原理来证明一种微生物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是最科学的植物病害诊断方法。其步骤如下: (1)当发现祖物病组织上经常出现的微生物时,应将它分离出来,并使其在人工培养其上生长; (2)将培养物进一步纯化,得到纯菌种; (3)将纯菌种接种到健康的寄生植物上,并给予适宜于发病的条件,使其发病,观察它是否表现与原病害相同的症状; (4)从接种发病的组织上再分离出这种微生物。这些步骤常称为人工诱发试验。18.参考答案:性孢子,锈孢子,担孢子,夏孢子,冬孢子19.参考答案:熏蒸;胃毒20.参考答案:嫁接;人工21.参考答案: 危害:主要危害人工林,造成枯梢。22.参考答案:错误23.参考答案:正确24.参考答案: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适宜或生物的侵染,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植物在局部或整体出现不正常特征,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引起人类经济损失的现象。25.参考答案: 通过气流传播。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1:0.5:1002.参考答案:传播:主动传播,水流的传播,根部互相接触传播是重要传播方式3.参考答案: 寄生性植物不含叶绿素,其吸盘的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取寄主养分与水分,如菟丝子、列当。4.参考答案:椿象5.参考答案:真菌;细菌;病毒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指数增长期;衰退期8.参考答案: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9.参考答案: 1)初侵染的概念: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第一次(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 2)再次侵染的概念: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侵染称为再次侵染。10.参考答案: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11.参考答案:以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为依据,采用最优化的技术组培方案,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比较长期的稳定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2.参考答案: 一、一般形状:线形动物门线虫纲,体型多为线形,部分雌成虫体型膨大,多不能培养。(为数很多,在动物中仅次于昆虫)。 二、生活史:卵期->幼虫期->成虫期。 三、松材线虫肉眼不可见,根结线虫肉眼可见。 四、植物线虫都是专性寄生。 五、主要线虫: 1.伞滑刃线虫:雌雄成虫均为线形,引起松材线虫病; 2.茎线虫:雌雄成虫均为线形,引起菊花枯萎; 3.根结线虫:雌成虫膨大成梨形,引起根结线虫病。13.参考答案:黄化;丛枝14.参考答案: 诊断:注意地上部的症状,同时挖根检验1人工诱发试验,用选择性培养基和特殊的分离方法(诱饵) 防治: (1)及早发现和诊断 (2)适地适树,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势 (3)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 (4)砍去病树并挖除病根,清除侵染来源 (5)生物防治 (6)化学防治:用药液浇灌病根或将病根割除后再灌药液和药土15.参考答案: 1)病害种类不多,但病原种类多,复杂。 2)多伤口侵入。锈病类特殊。 3)潜伏期长。 4)受生境立地和全球气候影响大。 5)损失严重,多是毁灭性的。 6)防治困难。16.参考答案: ①危险性大,传人以后可能给农、林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病、虫及杂草; ②随种苗、原木、加工产品或包装物传播的病、虫及杂草; ③国内尚未发生的或局部发生的病、虫及杂草。17.参考答案:有细胞结构18.参考答案: 夹在子囊间的不孕菌丝,对子囊孢子分散产生重要作用。19.参考答案: 发病规律:越冬:双核菌丝,在病叶中。20.参考答案: 同一种病原菌能够侵染不同种或不同属(科)植物的群体。21.参考答案: 1、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