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起于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即人生即苦痛,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所以真正的悲剧,既不是“盲目的运命”,也不是因为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而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具悲剧美的。
曹禺先生的悲剧,也受到叔本华悲剧哲学的影响。曹禺先生对于《雷雨》的写作意图是这样说的:“《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结果,并不是报应,而是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际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我们都知道周朴园是《雷雨》人物不幸的制造者,是罪恶的元凶,他是鲁侍萍和蘩漪这两个女性不幸的制造者。按理周朴园这个人物应该死去才顺应人心,但是曹禺先生让周萍死,四凤死,他让鲁侍萍疯,让蘩漪疯,最让人感到不平的是作为剧中唯一一个保持纯洁个性与充满理想与美好愿景的人物周冲竟然也死了,他一直是为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而追求,多么天真、纯洁的人物,最后还是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死去。唯独没有让周朴园死,也没让他疯,曹禺先生让他活着,孤独地活着,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点就非常符合叔本华的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即“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曹禺先生正是从这样一个意义上安排周朴园的结局,让他孤独地活着,这才是最不幸的。从这几个人物的安排,可以看出《雷雨》的实际情节和结局完全体现了曹禺先生的创作本意。
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戏中大多主要以塑造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模式来表现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或者表现一些人间的悲欢离合、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等题材内容,或者表现大团圆的结局。而曹禺先生不写好人坏人的斗争,他所塑造的人物像周朴园、蘩漪,像周萍、陈白露,我们很难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常常是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两者复杂地扭结在一起,这才体现了人性的深度,他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不是好和坏的问题,而是致力于反映人物精神追求方面的深刻痛苦,深入探索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艺术手段把这种精神痛苦传达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就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
曹禺先生同情的、批判的、痛诉的对象往往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哪一个具体的阶级,而是整个社会,是人类自身。曹禺先生极为出色地塑造了蘩漪、陈白露这两个悲剧典型,十分成功地刻画了鲁侍萍和曾文清、周萍等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悲剧形象,这是曹禺先生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曹禺先生的悲剧给我们的启发是:关键在于要写出痛苦的深刻性。悲剧的“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他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睁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这样的悲就是深刻的悲,这是至悲,最美的悲。
(摘编自顾颖《从“叔本华第三种悲剧说”看悲剧美感》,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叔本华说,“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并不具有悲剧美,最具悲剧美的是第三种悲剧。
B.受到叔本华悲剧观的影响,曹禺创作《雷雨》的意图是表现天地间的残忍,这在四凤和周冲的死上面得到了体现。
C.周朴园是《雷雨》剧中人物不幸的制造者和元凶,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他还逼疯了鲁侍萍和蘩漪。
D.《雷雨》实际情节和剧中人物的结局,很好地诠释了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这使得《雷雨》跟传统戏剧截然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出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状况,并重点运用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来分析曹禺的《雷雨》。
B.文章的第二段引用曹禺的原话,印证了曹禺创作《雷雨》是受到了叔本华的悲剧哲学的影响。
C.文章将周朴园和部分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对比,主要为了论证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
D.文章由《雷雨》中周朴园、繁漪等主要人物谈到曹禺其他剧作的主要人物,增强了观点普适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上,在剧本的结局安排上,相对比较单一。
B.中国古代戏剧写好人与坏人的斗争,,结局是好人好报、恶人恶报,这样的戏剧还不能称之为悲剧。
C.曹禺笔下的人物很难贴上好人坏人的标签,常常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人物形象更为鲜活,人物内心更有深度。
D.曹禺刻画了繁漪、周萍、陈白露等一系列悲剧形象,表述的不是一般意义的悲,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深刻的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ChatGPT刷爆网络和朋友圈。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跟人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跟人互动,可以写论文、创作诗歌、制作商业方案,甚至能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ChatGPT,我们来看看它的回答。
问:你好,我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请问你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吗?
答:你好!很高兴与您交流,是的,我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中国教育报》是中国最权威的教育媒体,它一直致力于报道有关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信息和热点话题。
问:你知道你最近火了吗?
答: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感知能力,也不能知道自己的知名度。我只是专注于根据我的训练数据回答问题。有什么问题可以帮助您?
问:有人说你的出现会取代许多职业,对此,你怎么看?
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确实对许多职业领域产生了影响,但我不认为它们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它仍然需要人类监督和干预。例如,我可以帮助人们生成文本,但人类仍然需要读取并编辑这些文本,确保它们是准确和合理的。
此外,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的情感、判断和创造力,这些是人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问:你认为教师在将来会被取代吗?
答: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不能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然而,即使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教师仍将是教育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教师不仅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他们的作用不可以完全被人工智能取代。
问:人类有哪些能力是你取代不了的?
答:人类具有的一些能力是目前我还无法完全取代的,这些包括:人类具有极高的情感表述能力,可以用非常多样化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人类具有非常强的创造力,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作品;人类具有极强的社交能力,可以通过交往来构建起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类具有自我意识,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进行认识。这些能力是人类的独特优势,目前还无法完全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
问:如果教师向学生介绍你,你认为应该如何介绍呢?
答:如果教师想向学生介绍我,可以这样介绍:“大家好,这是一个由OpenAl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叫做ChatGPT。它可以回答各种问题,并且学习速度非常快。你可以试着问它一些问题,看看它的回答。它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工具,还可以帮助你提高英语能力。当然,它的回答不是100%正确的,你仍然需要自己思考和判断。”
(摘编自中国网教育2023-02-11《教师会被ChatGPT取代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能够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并且学习速度非常快,它可以回答各种问题,甚至可以解决很多困扰人类的难题。
B.ChatGPT回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不会取代人类工作,只是会对许多职业领域产生较大影响。
C.ChatGPT表示教师的作用不可以完全被人工智能取代,原因在其能教学知识、技能和提供心理指导。
D.ChatGPT能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随着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初级程序员的工作有可能被取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以人工智能为基础,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跟人聊天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B.ChatGPT是根据训练的数据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所以它是一款没有感情且不能表述自己情感的智能机器。
C.人类在情感表述、创造力、社交能力、自我意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是人工智能暂时不能完全取代的。
D.ChatGPT简洁明了地向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功能和特点,并提醒学生要对它的回答持有质疑态度。
6.作为一款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在与人对话的过程中表现得很有“人”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家
曹禺
[是午后二时的光景,宾客们正在用喜酒,新娘的花轿就快要抬进来了。]
觉新:(沉浸在苦痛的思索里,几乎未留心她们已经出去,恍恍惚惚地踱来踱去,顺手取起一枝梅花,望了望,又苦痛地掷在桌上。沉闷而忧郁的声音,低低说出来)啊,如果一万年像一天,一万天像一秒,那么活着再怎么苦,也不过是一睁眼一闭眼的工夫。做人再苦,也容易忍受啊!(略顿)因为这一秒钟生,下一秒钟就死,睁眼是生,闭眼就是死。那么“生”跟“死”不都是一样的糊涂?就随他们怎么摆布去吧!反正我们都是早晨生,晚晌死,连梦都做不了一个的小蠓蠓虫。唉,由了他们也就算了。(到此仿佛完全静止,突又提起精神。)不过既然活着,就由不得你想的这么便宜。十年的光阴。能自由的人也许觉得短促,锁在监牢里面的,一秒钟就是十几年见不着阳光的冬天哪!(深深地)活着真没有一件如意的事:你要的是你得不到的,你得到的又是你不要的。哦,天哪!
[觉慧抱着一大束梅枝,由正中门生气勃勃地走过来。]
觉慧:大哥,鸣凤呢?
觉新:出去了。(长嘘一声)
觉慧:(笑着)大哥,我就怕看你做成这么一副受苦受难的耶稣相。
觉新:(苦笑)是做么?
觉慧:(鼓动地)那么,你为什么不闯一下呢?
觉新:(沮丧地)有什么个值得?死就死了,我们生下来就为着死的。
觉慧:(不觉放下梅花,同情而兴奋地)就这么悲观?大哥你就这么看得透?生下就为着死?(突然愤慨地)我们活都没活够,祸都没闯够,我们……
[远处忽然鞭爆大发,一阵非常热闹的唢呐声,夹杂远远人们的喧嚣。]
觉新:(不觉立起)这是什么声音啊?
觉慧:(讽刺地)这就是活着的声音,大哥的新娘子大概是到了。
女仆们:轿到了!……新娘子来了!……快去看!走啊!到了!到了!
黄妈:(一路嚷嚷着)好了,好了,新娘子到了,花轿到了。(对觉新笑嘻嘻地)大少爷,这可该吃你喜酒了。快出去,快戴上花,接新人吧。(走近要为觉新戴上)
觉新:(不觉闪避着)黄妈,我,我有点闷气。你,你先出去给我倒杯茶来。
黄妈:(连忙)也好。(立刻由偏门下)
觉慧:(方才已跑到正门外望,现在忽然跑回来。急促而痛切地)大哥,大哥,你再想想吧!这是你一生的事情啊!(急切)你,你,你就闯一下吧!我劝过你四次了,我给你预备过!(匆促地望了一下)你,你现在决定走。还来得及……
[由正中门跑进觉民和琴小姐。两个人也都是气愤愤的。]
觉民:(欣喜地)大哥,你在这儿!我们到处找你,你好一点了么?
琴小姐:(踌躇地)大哥,新娘子已经在大门口啦,你,你还不去?
觉慧:(认真地)琴表姐,你忘了跟我们一块儿在这屋里读书的人啦?
琴小姐:(诚挚地)我,我怎么会忘记梅姐姐?(深切的同情,望着新)不过事情已经延迟到现在,我,我简直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觉慧:(固执地)有,有办法,有!只要有决心!(忽然)大哥,你不能再犹疑了,(恳切地)这不是人家的事啊!
觉新:(仿佛自语,长嘘一声)怎么样呢?
觉慧:(冲动地)走,走,现在还不太晚,还来得及。你可以先到我的同学家里……
觉民:(忍不住叫出)这是不可能的。觉慧,你这是……
觉慧:什么叫不可能?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
沈氏:(由正门探出身来)新郎官预备好了么?
琴小姐:(连忙)好了,就好了。
王氏:(也探出身)快出来吧,外面人等着呢!
觉民:是啊,就出来。
[沈、王二氏立刻匆匆又走开。]
觉慧:怎么样,大哥?
觉新:(立起)不,没有这种办法。
觉民:觉慧,你那是纯粹小孩子的话,这件事只有慢慢……
觉慧:(性急)慢慢,慢慢,现在事情都遇到头上,你还叫大哥……
[克明仓促由正中门上,后随袁成与苏福,衣服穿得十分整齐,袁成手中捧着一顶两边各插一条金花的博士帽。]
高克明:明轩,你怎么还不出来?
觉新:就来。
[外面老太爷的声音:“克明啊!”]
高克明:是,爹!
觉民:(不得已)大哥,你去吧!
觉慧:大哥,你不去!(更激烈地)大哥,你要大胆,大胆,大胆,永远的大胆!
觉新:(苦笑)大胆,大胆?我要想到这个家呀,觉慧,我不能够随便一个人大胆的。
(选自曹禺话剧《家》,有删改)
文本二:
家
巴金
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他和觉民、觉慧虽然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可是他们的处境并不相同。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
他在师友的赞誉中得到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把他叫到房里去对他说:
“你现在中学毕业了。我已经给你看定了一门亲事。你爷爷希望有一个重孙,我也希望早日抱孙。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我在外面做官好几年,积蓄虽不多,可是个人衣食是不用愁的。我现在身体不大好,想在家休养,要你来帮我料理家事,所以你更少不掉一个内助。李家的亲事我已经准备好了。下个月十三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下定。……今年年内就结婚。”
这些话来得太突然了。他把它们都听懂了,却又好像不懂似的。他不作声,只是点着头。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虽然父亲的眼光依旧是很温和的。
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关于李家的亲事,他事前也曾隐约地听见人说过,但是人家不让他知道,他也不好意思打听。给他做媒的人常常往来高公馆。后来经他的父亲同继母商量、选择的结果,只有两家姑娘的芳名不曾被淘汰,因为在这两个姑娘之间,父亲不能决定究竟哪一个更适宜做他儿子的配偶,而且两家请来做媒的人的情面又是同样地大。于是父亲只得求助于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姓氏写在两方小红纸片上,把它们揉成两团,拿在手里,走到祖宗的神主面前诚心祷告了一番,然后随意拈起一个来。李家的亲事就这样地决定了。拈阄的结果他一直到这天晚上才知道。
是的,他也曾做过才子佳人的好梦,他心目中也曾有过一个中意的姑娘,就是那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妹。有一个时期他甚至梦想他将来的配偶就是她,而且祈祷着一定是她,因为姨表兄妹结婚,在这种绅士家庭中是很寻常的事。他和她的感情又是那么好。然而现在父亲却给他挑选了另一个他不认识的姑娘,并且还决定就在年内结婚,他的升学的希望成了泡影,而他所要娶的又不是他所中意的那个“她”。对于他,这实在是一个大的打击。他的前程断送了,他的美妙的幻梦破灭了。
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住头痛哭。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他忍受了,他顺从了父亲的意志,没有怨言。可是在心里他却为着自己痛哭,为着他所爱的少女痛哭。
不到半年,新的配偶果然来了。
(选自巴金小说《家》,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的人物对话多处使用了省略号,都表现人物说话时欲言又止的情态,体现了戏剧语言含蓄委婉的特点,更能吸引观众兴趣。
B.文本一中觉慧反复劝说大哥“出逃”,先是直接反问,晓之以理;接着回忆往昔,动之以情;最后给出策略,鼓励出走。
C.文本一中“死就死了,我们生下来就为着死的”表明觉新对自己的婚姻充满了失望与无奈,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
D.文本二中父亲用“拈阄”的办法来决定儿子婚配对象这一情节,体现了旧社会封建家族制度下婚姻的公平与机缘。
8.根据文本一的内容,概括觉新、觉慧的形象特点。
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胡仁。少雄健,有胆决,膂力过人。魏永安中,万俟丑奴等寇乱关陇,勇占募随军讨之,以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数从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功每居多,拜别将。及太祖为丞相,引为帐内直荡都督,加后将军、太中大夫。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太祖叹其勇敢,赏赐特隆。进爵为公,拜镇南将军。从讨赵青雀,平之,论功居最,除卫大将军、殷州刺史。邙山之战,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执短兵,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无敢当者。是役也,大军不利,唯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皆有殊功。太祖于是赏帛二千匹,令自分之。军还,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拟授勇等,然州颇有优劣,又令探筹取之。勇遂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魏恭帝元年,从柱国赵贵征茹茹,破之。勇追击,获杂畜数千头。进爵新阳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六官建,拜稍伯中大夫。又论讨茹茹功,别封永固县伯。时有别封者,例授次子,勇独请封兄子,时人义之。
勇性雄猛,为当时骁将。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柱国侯莫陈崇,勋高望重,与诸将同谒晋公护,闻勇数论人之短,乃于众中折辱之。勇遂惭恚,因疽发背而卒。
(节选自《周书·王勇传》)
材料二: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B.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C.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D.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卫大将军”与“扶辇下除”(《苏武传》)两句中的“除”字含义不同。
B.“拟授勇等”与“衡乃拟班固《两都》”(《张衡传》)两句中的“拟”字含义不同。
C.“又论讨茹茹功”与“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两句中的“论”字含义相同。
D.“因疽发背而卒”与“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王勇本名王胡仁,他勇武强壮,有胆略能决断,战场上所向披靡,屠坚覆锐,多次获得嘉奖。
B.材料一邙山之战,大军战局不利,王勇及王文达、耿令贵力战而皆有殊功,班师回朝后都被授为刺史。
C.材料一王勇生性刚猛,不能包容他人缺点,后因当面非议侯莫陈崇被当众羞辱,他羞惭愤怒,患病离世。
D.材料二记述了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他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13.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柳永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①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②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注]①驱驱,奔走辛苦的样子。②行役:受差遣而旅行,此处指柳永赴泗州(在今江苏境内)任泗州判官。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词人舟行淮河的情景,河面波光粼粼,短暂的雨后,水边平地的烟雾也随之消散。
B.上片描写雨后的芳草犹如用染料着过颜色一样,青翠欲滴,充满生机,画面色彩非常鲜明。
C.下片“又是”可见词人旅途劳顿,有多次投宿旅店的经历,暗含对羁旅行役生活的厌倦。
D.结尾描绘船家投宿前的欢乐,“渔灯一点”既是投宿目标,又暗示词人仕途将变得光明。
15.“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这两句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写景手法有何不同?简要分析本词这样写有何作用。
16.(2023高二下·遂宁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述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京口当地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门客向蔺相如陈述他们来他这里的原因的语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落实新课程改革,某高级中学组织高二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辩论比赛。辩论赛决赛的辩题是“要不要开展‘生死教育’”。到了自由辩论环节,反方一位辩手说: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之一是忌讳说“死”;实在不得已,说到死亡应用委婉语。如《祝福》中短工把祥林嫂死了说成“老了”。我们现在讲“文化自信”,怎能丢掉传统?“谈生不谈死”是当下许多人的共识。而且,有了生死教育就能降低自杀率、轻生率?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生死教育”的国家——1963年就开设了大学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但美国的自杀率一直不低。2022年9月30日,美国《国会山报》援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最新数据称,美国自杀率在经历了两年的下降后于2021年有所上升:与2020年相比,2021年美国自杀总数增加了4%。
17.你作为正方的一位辩手,请指出反方辩手反驳中的两个主要的逻辑错误。
18.文中划线句子加点“的”字用法,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不要喝。”“我要喝的,陛下。”(《哈姆莱特》)
B.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C.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拿来主义》)
D.这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近日,一批老科学家留下的手稿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其中,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的《微分方程笔记》,每一个字都工整得有如印刷体;有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院士的手绘彩色植物图,每一幅图都栩栩如生,不逊于工笔画作;还有数学家周毓麟院士的书信,信中对后生晚辈的垂问具体到“另起一行的数学公式是否该退两格”的问题……这些手稿折射出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际上,这些手稿的流传,得益于一项抢救历史资料的工作,即“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这项工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11个部委启动,着眼于80岁以上、学术经历丰富、功勋卓著的老科学家,力求真实反映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情况,丰富了我国的科技史文献。
截至统计时间,采集工程已经搜集到600余位科学家的手稿、书信等实物原件7万余件,视频、音频等数字化资料数十万卷。研究这些资料,不仅能理解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还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脉络,为创新打好进一步的基础。
19.对文中画横线处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将“《微分方程笔记》”的书名号去掉。
B.处,将“垂问”改为“指导”。
C.处,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改为“20世纪20年代”。
D.处,将“截至”改为“截止”。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学校将举办老科学家手稿展览活动,请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包含“手稿”“科学”两个关键词,句式对仗,不超过20字。
四、写作(60分)
22.(2023高二下·遂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理性是人类前行的指南针,有人说热情是人类进步的内燃机。理性与热情,孰轻孰重?
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表述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B
2.C
3.B
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
(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解析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1.A.“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也具有悲剧美,只不过不是“最具悲剧美”。C.“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说法绝对,且于文无据。
D.原文说曹禺“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并非“截然不同”。
故解析为:B。
2.C“主要是说明了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错误。主要是说明了《雷雨》的悲剧,符合叔本华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故解析为:C。
3.B无法推断出“这样的戏剧还不能称之为悲剧”这一结论,“悲剧源自邪恶人物”是叔本华将悲剧进行分类后的第一种悲剧。故解析为:B。
4.D
5.B
6.①懂得人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采访伊始,ChatGPT与记者互致问候,并表示很高兴与记者交流。
②知道谦虚礼让,说话留有余地。以没有感知能力巧妙回避火了的话题,说不能知道自己的知名度。说自己的回答不是100%正确,告诉学生仍然需要他们思考和判断。
③能辩证的评价自己和看待问题。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知道与人类的差距。例如,认为人工智能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不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
④正确理解记者的提问。对记者的提问方向能准确理解,把握住问题的核心并作出对应的回答。
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4.A.“甚至可以解决很多困扰人类的难题”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它可以回答各种问题,并且学习速度非常快”,“解决很多困扰人类的难题”无中生有,违背事实。B.“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不会取代人类工作”错,扩大范围,原文是“我不认为它们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
C.“原因在其能教学知识、技能和提供心理指导”错,以偏概全,原文是“不仅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可见,除了选项所说的,教师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故解析为:D。
5.B.“所以”错,从文章内容来看,“所以”前后没有这种因果关系。故解析为:B。
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问:你好,我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请问你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吗?”“答:你好!很高兴与您交流。是的,我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中国教育报是中国最权威的教育媒体,它一直致力于报道有关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信息和热点话题”分析,采访伊始,ChatGPT与记者互致问候,并表示很高兴与记者交流。可见,ChatGPT懂得人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很有“人”味。
根据“问:你知道你最近火了吗?”“答: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感知能力,也不能知道自己的知名度。我只是专注于根据我的训练数据回答问题。有什么问题可以帮助您”“当然,它的回答不是100%正确的,你仍然需要自己思考和判断”分析,ChatGPT以没有感知能力巧妙回避自己火了的话题,说不能知道自己的知名度。说自己的回答不是100%正确,告诉学生仍然需要他们思考和判断。可见,ChatGPT知道谦虚礼让,说话留有余地,很有“人”味。
根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确实对许多职业领域产生了影响,但我不认为它们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它仍然需要人类监督和干预”“教师……的作用不可能完全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具有的一些能力是目前我还无法完全取代的……这些能力是人类的独特优势,目前还无法完全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分析,ChatGPT认为人工智能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不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可见,ChatGPT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知道与人类的差距。它能辩证的评价自己和看待问题,很有“人”味。
根据“请问你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吗?答:……是的,我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中国教育报是中国最权威的教育媒体,它一直致力于报道有关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信息和热点话题”“问:有人说你的出现会取代许多职业,对此,你怎么看?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确实对许多职业领域产生了影响,但我不认为它们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问:人类有哪些能力是你取代不了的?答:人类具有的一些能力是目前我还无法完全取代的……目前还无法完全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问:如果教师给学生介绍你,你认为应该如何介绍呢?答:如果教师想向学生介绍我,可以这样介绍:‘大家好,这是一个由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叫做ChatGPT。它可以回答各种问题,并且学习速度非常快。你可以试着问它一些问题,看看它的回答。它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工具,还可以帮助你提高英语能力。当然,它的回答不是100%正确的,你仍然需要自己思考和判断’”分析,对记者的提问方向能准确理解,把握住问题的核心并作出对应的回答。可见,ChatGPT能正确理解记者的提问,很有“人”味。
故解析为:①懂得人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采访伊始,ChatGPT与记者互致问候,并表示很高兴与记者交流。
②知道谦虚礼让,说话留有余地。以没有感知能力巧妙回避火了的话题,说不能知道自己的知名度。说自己的回答不是100%正确,告诉学生仍然需要他们思考和判断。
③能辩证的评价自己和看待问题。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知道与人类的差距。例如,认为人工智能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不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
④正确理解记者的提问。对记者的提问方向能准确理解,把握住问题的核心并作出对应的回答。
7.B
8.①觉新是一个受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虽然也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仍选择为家庭牺牲自己幸福,善良、懦弱的封建家庭少爷形象。
②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年轻单纯、思想激进、不满封建家长对婚姻的干涉、具有反抗精神的叛逆者形象。
9.①文本一是话剧,是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的戏剧,包括对白、独白和舞台说明;文本二是小说,为叙事性文学体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概括性表现社会生活。
②文本一写觉新娶亲,舞台表演在一个场景,剧情紧凑集中;文本二叙述觉新从毕业、定亲到娶亲的过程,时空跨度相对较大。
③文本一通过展现党新内心的矛盾和觉慧与觉新的矛盾,强化了戏剧冲突;文本二则着重表现觉新的顺从、隐忍。
④文本一以人物语言、舞台说明交代相关内容,推动情节发展,节奏较快,人物语言高度性格化、动作化;文本二则交代故事背景、叙述情节发展过程,通过心理、行动描写等表现人物性格。
⑤文本一运用第一人称,表述自然,情感真实;文本二则运用第三人称,表述灵活,不受时空限制。
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述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国戏剧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篇文本文体与艺术表现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篇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7.A.“都表现人物说话时欲言又止的情态”说法绝对,文本一中人物对话中的省略号,不全是表述人物欲言又止的情态,如“觉民:觉慧,你那是纯粹小孩子的话,这件事只有慢慢……觉慧:(性急)慢慢,慢慢,现在事情都遇到头上”表示话语被打断;“体现了戏剧语言含蓄委婉的特点”错,省略号是辅助表述人物情感等的。B.正确。
C.“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说法错误,“死就死了,我们生下来就为着死的”是觉新绝望的呼喊,是一种无奈的反抗,但是家族身份决定了他会选择忍耐和接受,而不是“抱定必死之心”。
D.“体现了旧社会封建家族制度下婚姻的公平与机缘”说法错误,父亲用“拈阄”的办法来决定儿子婚配对象这一情节,应该是体现了旧社会封建家族制度下家长的独断与荒谬。
故解析为:B。
8.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文本一中他心中喜欢的是梅表妹,但父亲为他定了李家姑娘了,在结婚的当天他内心十分痛苦,“沉浸在苦痛的思索里,几乎未留心她们已经出去,恍恍惚惚地踱来踱去,顺手取起一枝梅花,望了望,又苦痛地掷在桌上”“就随他们怎么摆布去吧!反正我们都是早晨生,晚上死,连梦都做不了一个的小蝶嗦虫。唉,由了他们也就算了”,甚至觉得“活着真没有一件如意的事:你要的是你得不到的,你得到的又是你不要的”;但是当觉慧鼓动他反抗的时候,他却退说“大胆,大胆?我要想到这个家呀,觉慧,我不能够随便一个人大胆的”;文本二中当父亲告诉他为了定下亲事的时候,“他不作声,只是点着头。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虽然父亲的眼光依旧是很温和的”“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住头痛哭。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他忍受了。他顺从了父亲的意志,没有怨言。可是在心里他却为着自己痛哭,为着他所爱的少女痛哭”。由此可见,觉新是一个受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虽然也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仍选择为家庭牺牲自己幸福,善良、懦弱的封建家庭少爷形象。觉慧是觉新、觉民的弟弟,文本一中他不断鼓动大哥反抗这包办婚姻,“你为什么不闯一下呢?”“大哥,大哥,你再想想吧!这是你一生的事情啊!(急切)你,你就闯一下吧!我劝过你四次了,我给你预备过!(匆促地望了一下)你,你现在决定走。还来得及……”,甚至冲动地鼓动觉新新婚当天逃跑“走,走,现在还不太晚,还来得及。你可以先到我的同学家里……”。由此可见,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年轻单纯、思想激进、不满封建家长对婚姻的干涉、具有反抗精神的叛逆者形象。
故解析为:①觉新是一个受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虽然也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仍选择为家庭牺牲自己幸福,善良、懦弱的封建家庭少爷形象。
②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年轻单纯、思想激进、不满封建家长对婚姻的干涉、具有反抗精神的叛逆者形象。
9.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篇文本文体与艺术表现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①文本一是话剧,是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的戏剧,包括对白、独白和舞台说明。如戏剧开头有大段的觉新的心理独白和舞台说明,“就随他们怎么摆布去吧!反正我们都是早晨生,晚上死,连梦都做不了一个的小蝶嗦虫。唉,由了他们也就算了。(到此仿佛完全静止,突又提起精神。)不过既然活着,就由不得你想得这么便宜”,后面觉新和觉慧对话“觉慧:大哥,鸣凤呢?觉新:出去了。(长嘘一声)”。而文本二是小说,为叙事性文学体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概括性表现社会生活。如写觉新毕业回来父亲就把定亲的事告诉他,而且定下了“下个月十三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下定。……今年年内就结婚”,表现了封建家长包办婚姻的简单粗暴;而觉新“不作声,只是点着头。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的动作心理描写则刻画出一个懦弱的不敢反抗的青年形象。②文本一写觉新娶亲,舞台表演在一个场景,剧情紧凑集中。开头即介绍“是午后二时的光景,宾客们正在用喜酒,新娘的花轿就快要抬进来了”,然后写觉新的痛苦、觉慧的鼓动反抗,还有其他人物,都是在这个场景下、舞台上表演。而文本二叙述觉新从毕业、定亲到娶亲的过程,时空跨度相对较大。文本开头写父亲告知觉新为他定了亲,年内结婚;然后他听到定亲的过程是“于是父亲只得求助于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姓氏写在两方小红纸片上,把它们揉成两团,拿在手里,走到祖宗的神主面前诚心祷告了一番,然后随意拈起一个来。李家的亲事就这样的决定了”,结尾写“不到半年,新的配偶果然来了”。
③文本一通过展现觉新内心的矛盾和觉慧与觉新的矛盾,强化了戏剧冲突。如开头写觉新的矛盾“就随他们怎么摆布去吧!反正我们都是早晨生,晚上死,连梦都做不了一个的小蝶嗦虫。唉,由了他们也就算了。(到此仿佛完全静止,突又提起精神。)不过既然活着,就由不得你想得这么便宜。十年的光阴,能自由的人也许觉得短促,锁在监牢里面的,一秒钟就是十几年见不着阳光的冬天哪!”,觉新和觉慧的矛盾“觉慧:(固执地)有,有办法,有!只要有决心!(忽然)大哥,你不能再犹疑了,(恳切地)这不是人家的事啊!觉新:(仿佛自语,长嘘一声)怎么样呢?觉慧:(冲动地)走,走,现在还不太晚,还来得及。你可以先到我的同学家里……”。文本二则着重表现觉新的顺从、隐忍,如“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④文本一以人物语言、舞台说明交代相关内容,推动情节发展,节奏较快,人物语言高度性格化、动作化。如“远处忽然鞭炮大发,一阵非常热闹的唢呐声,夹杂远远人们的喧嚣”“女仆们:轿到了!……新娘子来了!……快去看!走啊!到了!到了!”,这是以人物语言、舞台说明交代相关内容,推动情节发展,节奏发展快;“觉慧:大哥,你不去!(更激烈地)大哥,你要大胆,大胆,大胆,永远的大胆!觉新:(苦笑)大胆,大胆?我要想到这个家呀,觉慧,我不能够随便一个人大胆的”,这是人物语言富有动作性。文本二则交代故事背景“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叙述情节发展过程“他在师友的赞誉中得到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把他叫到房里去对他说……”“这些话来得太突然了。他把它们都听懂了,却又好像不懂似的。他不作声,只是点着头”“关于李家的亲事,他事前也曾隐约地听见人说过”,通过心理、行动描写等表现人物性格“是的,他也曾做过才子佳人的好梦,他心目中也曾有过一个中意的姑娘,就是那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妹”“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住头痛哭”。
⑤文本一运用第一人称“我要想到这个家呀,觉慧,我不能够随便一个人大胆的”;文本二则运用第三人称“他和觉民、觉慧虽然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可是他们的处境并不相同”。
故解析为:①文本一是话剧,是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的戏剧,包括对白、独白和舞台说明;文本二是小说,为叙事性文学体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概括性表现社会生活。
②文本一写觉新娶亲,舞台表演在一个场景,剧情紧凑集中;文本二叙述觉新从毕业、定亲到娶亲的过程,时空跨度相对较大。
③文本一通过展现党新内心的矛盾和觉慧与觉新的矛盾,强化了戏剧冲突;文本二则着重表现觉新的顺从、隐忍。
④文本一以人物语言、舞台说明交代相关内容,推动情节发展,节奏较快,人物语言高度性格化、动作化;文本二则交代故事背景、叙述情节发展过程,通过心理、行动描写等表现人物性格。
⑤文本一运用第一人称,表述自然,情感真实;文本二则运用第三人称,表述灵活,不受时空限制。
10.B
11.C
12.C
13.①然而(他喜欢)夸耀自己的功劳和长处,喜欢传扬别人的短处,当时的舆论也因此看不起他。
②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材料一:
王勇,代州武川人,本名胡仁。年少时英雄壮健,有胆略能决断,气力超人。北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等侵扰关陇,王勇招募士兵随军讨伐,因功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数度跟从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功勋卓著,官拜别将。等到太祖做丞相,荐举他担任帐内直荡都督,加授后将军、太中大夫。大统初年,增加食邑四百户,晋升为侯爵。跟随大军擒获窦泰,收复弘农,苦战沙苑,气势压倒众军士,抵挡他的必定被打败。太祖赞叹其勇敢,赏赐特别丰厚。晋爵为公,官拜镇南将军。从征讨伐赵青雀,平定了他,评功居首位,授任卫大将军、殷州刺史。邙山大战,王勇率领敢死队三百人,都拿着短兵器,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没有敢抵挡的。这场战役,大军失利,只有王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都有特殊的功劳。太祖于是赏布帛二千匹,令三人自己去分。回师,都拜官上州刺史。拟议以雍、岐、北雍三州授王勇等人,然而三州的优劣差别很大,于是就令他们抽签定选。结果王勇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魏恭帝元年,跟随柱国赵贵征讨茹茹族人,打败了他们。王勇追击,获杂畜数千头。晋爵属新阳郡公,增加食邑累计二千户。六官建立时,被授予稍伯中大夫。又评赏征讨茹茹的战功,另加封永固县伯。当时另外分封的人,按照惯例转封次子,唯独王勇请求封兄长的儿子,当时的人称赞他有大义。
王勇生性刚猛,是当时的骁将。然而喜欢夸耀自己的功劳和长处,爱传扬别人的短处,舆论也以此看不起他。柱国侯莫陈崇,功高望重,曾与诸将同去拜见晋公宇文护,听说王勇爱屡次评论别人的短处,便当众羞辱他。王勇于是愧愤交加,毒疮发背而死。
材料二: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就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10.句意:大统初年,增加食邑四百户,晋升为侯爵。跟随大军擒获窦泰,收复弘农,苦战沙苑,气势压倒众军士,抵挡他的必定被打败。“四百户”中“四百”修饰“户”,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
“进爵为侯”省略了主语“王勇”,句意完整,在前后断开,排除C。
“战沙苑”中“沙苑”是“战”的地点,中间不宜断开,排除D。
故解析为:B。
11.A.正确。前句,拜官。句意:拜官卫大将军。后句,殿阶。句意: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B.正确。前句,打算。句意:打算把雍、岐、北雍三州授予王勇等人。后句,模仿。句意:张衡于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
C.错误。前句,衡量,评定。句意:又评定征讨茹茹的战功。后句,议论。句意:每次和我谈论这件事。
D.正确。前句,由于,因为。句意:因为毒疮发背而死。后句,通过,经由。句意:通过宾客带领到了蔺相如的门前谢罪。
故解析为:C。
12.C.“后因非议侯莫陈崇被当众羞辱”分析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是“柱国侯莫陈崇,勋高望重,与诸将同谒晋公护,闻勇数论人之短,乃于众中折辱之”,王勇并没有非议侯莫陈崇。故解析为:C。
13.①“矜”“伐”,夸耀;“扬”,传扬;“鄙”,看不起。②“虽”,虽然;“高于世”,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世高”,比一般的人高;“交接”,交往。
故解析为:①然而(他喜欢)夸耀自己的功劳和长处,喜欢传扬别人的短处,当时的舆论也因此看不起他。
②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14.D
15.“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是实写,是在旅途遥望远处所见,“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想象离别后回到南方的场景。
作用:①写景是为了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描写了空旷的原野寂静无声,傍晚的云朵颜色乌黑,让人顿觉旅途的奔波辛苦,抒发了羁旅漂泊之苦。②为下文夜色降临,急桨投村做铺垫
表述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述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述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述效果。
14.D“暗示词人仕途将变得光明”无中生有。故D错误。故解析为:D。
15.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表述技巧及对比阅读的能力。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想象的场景,是虚写,而“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则是实写,就是看到的实景。在此处是为了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感情,,空旷的原野寂静无声,傍晚的云朵颜色乌黑,抒发了羁旅漂泊之苦。同时,为下文“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做铺垫。
故解析为:“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是实写,是在旅途遥望远处所见,“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想象离别后回到南方的场景。作用:①写景是为了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描写了空旷的原野寂静无声,傍晚的云朵颜色乌黑,让人顿觉旅途的奔波辛苦,抒发了羁旅漂泊之苦。②为下文夜色降临,急桨投村做铺垫。
16.(1)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名句;名篇
注意易错字“纶”、“樯橹”、“戚”、“慕”的书写。
故解析为:(1)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仔细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景,然后专注关键词句,选择恰当的句子默写。同时要注意语句中的生僻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字等的写法。
17.①错误理解概念。“怎能丢掉传统?”,“传统”不是真理,它需要扬弃。
②偷换概念。“但美国的自杀率一直不低”,“降低”自杀率不等于自杀率“低”。
18.A
近义虚词辨析;逻辑推理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逻辑推理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认真阅读语段内容,把握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再从主要信息中根据要点内容进行推理。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语境,首先理解画横线处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再分别理解选项,找出其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逻辑推理的能力。
①反方辩手说“怎能丢掉传统”,意思是所有的“传统”都不能丢弃,这个逻辑明显错误,难道“三纲五常”这类糟粕也应当继承吗?从而明确:“传统”不是真理,它需要扬弃。②反方辩手说“有了生死教育就能降低自杀率、轻生率……但美国的自杀率一直不低”,偷换概念。开展生死教育的目的是“降低”自杀率,而“自杀率低”是另外一个概念。“自杀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公民使用某种手段故意终止自己生命权利的人数与同期总人口数的比例。由此可见,“降低”自杀率不等于自杀率“低”。
故解析为:①错误理解概念。“怎能丢掉传统?”,“传统”不是真理,它需要扬弃。②偷换概念。“但美国的自杀率一直不低”,“降低”自杀率不等于自杀率“低”。
18.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原文“的”为结构助词,定语标志。A.“的”为语气助词;
B.“的”是“的”字短语的助词;
C.“的”为结构助词到,定语标志;
D.“的”是“的”字短语的助词。
故解析为:A。
19.D
20.研究这些资料,不仅能了解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还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
21.示例:万卷手稿,凝毕生心血;一片丹心,谱科学华章。
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比较。
(2)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高考命题辨析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根据类型的特征去排查病因。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要紧扣活动内容,抓住关键词,运用对仗手法进行编写。拟写宣传标语时,要包含“科学”“手稿”这两个关键要素,且句式要对仗。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A.正确,“微分方程笔记”不是书名,应去掉双引号。B.正确,垂问:俯问;下问。语境是周毓麟院士对晚辈“另起一行的数学公式是否该退两格”的指导,应改为“指导”。
C.正确,两种写法均可。
D.“将‘截至’改为‘截止’”错。处不需要修改。“截至”意为“截止到(某个时候)”,后常接具体时间。“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及物动词,一般放在时间名词之后。
故解析为:D。
20.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理解”与“成长历程”搭配不当,应把“理解”改为“了解”;
二是“为创新打好进一步的基础”语序不当,应改为“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
故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修改为:研究这些资料,不仅能了解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还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
故解析为:研究这些资料,不仅能了解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还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标语时,要包含“科学”“手稿”这两个关键要素,且句式要对仗。如前句拟为“万卷手稿,凝毕生心血”,主谓结构,其中“万卷手稿”是偏正结构的主语,“凝”是谓语,“毕生心血”是偏正结构的宾语;
后句可写成“一片丹心,谱科学华章”与之对称。该宣传标语通过这万卷凝结着科学家们毕生心血的“手稿”,表述对对他们献身“科学”的奉献敬业精神的赞美。
故解析为:示例:万卷手稿,凝毕生心血;一片丹心,谱科学华章。
22.热情与理性:奋勇与明辨的交织之花热血是激情的火焰、是人类进步的内燃机,理性是冷静的冰霜、是人类前行的指南针。热情可以让我们有勇气和力量去追求理想和正义,但也可能让我们盲目和冲动。理性可以让我们有判断和分析的能力,但也可能让我们失去感情和同情。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在热情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让勇敢与智慧共同照亮前行的道路。
理性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都要保持理性的心态。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永久和平”的理想。他认为人类应该追求一个没有战争和暴力的世界,但这需要建立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他既有着对和平的热情,又有着对现实的清醒。我们需要这样的理性,才能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
热情较之理性,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如对待事物敢做敢当的责任感,不畏强暴、大度能容的心胸,以及即使一无所有也不怕从头再来的勇气等。经济学家张培刚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他既有着对国家富强的愿望,又有着对问题本质的分析。我们需要这样的热情,才能在艰难的岁月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失去理性的热情可以说是考虑不周的鲁莽和冲动,而失去了热情的理性则是懦弱与胆怯、顺从与屈服。理性和热情交织,摩擦出亮丽的火花。钟南山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有着爱国的热情,敢于说真话,揭露真相,还有着科学的理性,积极推动防控措施和医学研究。他的事迹告诉我们,热情与理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在热情中保持清醒,在理性中保持温暖,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不断前行。
然而,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热情与理性的辩证关系并非易事。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时常面临压力与困惑。热情的冲动可能会导致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过于理性的思考则可能让我们变得麻木不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热情与理性的平衡尤为重要。
“冷眼看穿却熟肠挂住,有着温柔与宽厚的心。”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给自己留出时间去思考。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使人们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失去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倾听不同观点的声音,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也有助于平衡我们的热情与理性。我们要学会保持谦虚。在追求热情与理性的平衡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挫折与困难。谦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发我们在热情与理性之间努力寻求平衡。
总之,热情与理性是人生的双翼,它们共同支撑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飞行。“热情必须和智勇连接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只有在热情与理性相互辅助、相互协调的状态下,我们才能迎接挑战,勇往直前,谱写出一段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让我们用理性为墨,用热情点染,共同描绘出奋勇与明辨的交织之花。
材料作文
材料的核心词是“理性”和“热情”,对于二者,“有人说理性是人类前行的指南针”和“有人说热情是人类进步的内燃机”,对此,我们必须明确两点:①理性和热情的内涵是什么?②指南针和内燃机的含义是什么?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热情是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在这里主要指它对事的一面,即“参与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
指南针和内燃机都是比喻的说法,学生应该要明确解读出二者的比喻义,指南针的意义在于把握方向,而内燃机的意义在于提供动力,因此,这两句明确了理性与热情之于人类的意义:理性的意义在于把握方向,热情的意义在于激发动力。
综合看来,热情与理性二者之间是辩证关系,不仅不矛盾,反而能相得益彰。譬如,在理性引领下的热情会更具价值,这在所有科学家、革命家那里都有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在当今的诸多成功人士那里也有完美的诠释。理性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一旦理性发出做好某事的指令,热情则让我们全力以赴,身心俱入。但热情如水,只有在理性之堤的护卫下才能安全有为,一旦热情之水溢满理性的堤坝或冲毁理性的堤坝,灾难就会发生,不幸就会降临。
行文构思上,可先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热血与理性兼具。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理性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人生态度上,都要保持理性的心态;热情较之理性,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待事物敢做敢当的责任感,以及不畏强暴,大度能容的心胸以及即使一无所有也不怕从头再来的勇气等;失去理性的热情可以说是考虑不周的鲁莽和冲动,而失去了热情的理性则是懦弱与胆怯、顺从与屈服。理性和热情交织,摩擦出亮丽的火花。
立意:
1.热血与理性兼具,方能行稳致远。
2.以理性看世界,以热情报中华。
4.理性可以把握方向,热情可以提供动力。
5.热情需要理性的指引,理性需要热情的支持。
6.选择需要理性,践行需要热情。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起于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即人生即苦痛,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所以真正的悲剧,既不是“盲目的运命”,也不是因为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而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具悲剧美的。
曹禺先生的悲剧,也受到叔本华悲剧哲学的影响。曹禺先生对于《雷雨》的写作意图是这样说的:“《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结果,并不是报应,而是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际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我们都知道周朴园是《雷雨》人物不幸的制造者,是罪恶的元凶,他是鲁侍萍和蘩漪这两个女性不幸的制造者。按理周朴园这个人物应该死去才顺应人心,但是曹禺先生让周萍死,四凤死,他让鲁侍萍疯,让蘩漪疯,最让人感到不平的是作为剧中唯一一个保持纯洁个性与充满理想与美好愿景的人物周冲竟然也死了,他一直是为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而追求,多么天真、纯洁的人物,最后还是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死去。唯独没有让周朴园死,也没让他疯,曹禺先生让他活着,孤独地活着,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点就非常符合叔本华的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即“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曹禺先生正是从这样一个意义上安排周朴园的结局,让他孤独地活着,这才是最不幸的。从这几个人物的安排,可以看出《雷雨》的实际情节和结局完全体现了曹禺先生的创作本意。
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戏中大多主要以塑造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模式来表现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或者表现一些人间的悲欢离合、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等题材内容,或者表现大团圆的结局。而曹禺先生不写好人坏人的斗争,他所塑造的人物像周朴园、蘩漪,像周萍、陈白露,我们很难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常常是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两者复杂地扭结在一起,这才体现了人性的深度,他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不是好和坏的问题,而是致力于反映人物精神追求方面的深刻痛苦,深入探索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艺术手段把这种精神痛苦传达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就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
曹禺先生同情的、批判的、痛诉的对象往往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哪一个具体的阶级,而是整个社会,是人类自身。曹禺先生极为出色地塑造了蘩漪、陈白露这两个悲剧典型,十分成功地刻画了鲁侍萍和曾文清、周萍等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悲剧形象,这是曹禺先生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曹禺先生的悲剧给我们的启发是:关键在于要写出痛苦的深刻性。悲剧的“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他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睁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这样的悲就是深刻的悲,这是至悲,最美的悲。
(摘编自顾颖《从“叔本华第三种悲剧说”看悲剧美感》,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叔本华说,“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并不具有悲剧美,最具悲剧美的是第三种悲剧。
B.受到叔本华悲剧观的影响,曹禺创作《雷雨》的意图是表现天地间的残忍,这在四凤和周冲的死上面得到了体现。
C.周朴园是《雷雨》剧中人物不幸的制造者和元凶,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他还逼疯了鲁侍萍和蘩漪。
D.《雷雨》实际情节和剧中人物的结局,很好地诠释了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这使得《雷雨》跟传统戏剧截然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出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状况,并重点运用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来分析曹禺的《雷雨》。
B.文章的第二段引用曹禺的原话,印证了曹禺创作《雷雨》是受到了叔本华的悲剧哲学的影响。
C.文章将周朴园和部分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对比,主要为了论证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
D.文章由《雷雨》中周朴园、繁漪等主要人物谈到曹禺其他剧作的主要人物,增强了观点普适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上,在剧本的结局安排上,相对比较单一。
B.中国古代戏剧写好人与坏人的斗争,,结局是好人好报、恶人恶报,这样的戏剧还不能称之为悲剧。
C.曹禺笔下的人物很难贴上好人坏人的标签,常常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人物形象更为鲜活,人物内心更有深度。
D.曹禺刻画了繁漪、周萍、陈白露等一系列悲剧形象,表述的不是一般意义的悲,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深刻的悲。
1.B
2.C
3.B
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
(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解析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1.A.“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也具有悲剧美,只不过不是“最具悲剧美”。C.“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说法绝对,且于文无据。
D.原文说曹禺“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并非“截然不同”。
故解析为:B。
2.C“主要是说明了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错误。主要是说明了《雷雨》的悲剧,符合叔本华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故解析为:C。
3.B无法推断出“这样的戏剧还不能称之为悲剧”这一结论,“悲剧源自邪恶人物”是叔本华将悲剧进行分类后的第一种悲剧。故解析为: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ChatGPT刷爆网络和朋友圈。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跟人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跟人互动,可以写论文、创作诗歌、制作商业方案,甚至能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ChatGPT,我们来看看它的回答。
问:你好,我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请问你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吗?
答:你好!很高兴与您交流,是的,我对《中国教育报》有了解。《中国教育报》是中国最权威的教育媒体,它一直致力于报道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等教育的学生权益保护与法制教育考核试卷
- 水泥制品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 电机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 2024年自动化设备销售合同样本
- 2024年协议离婚中子女抚养费计算与支付协议合同3篇
- 电气自动化专科课程设计
- 发廊开业活动方案范文
- 矿物在塑料抗冲击改性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WJ有限公司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 《民间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研究》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附答案
- 环境、健康、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及职责
- 2024年度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奖惩制度3篇
- 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含解析
- 医学生职业规划演讲
- 团队建设与执行力课件
- 2024届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80题)
- 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
- 构词法(讲义)(学生版)-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纳税筹划》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