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家尊称玻利瓦尔为“国父”。这主要是由于他()A.把启蒙思想传播到拉美B.号召全体黑人为争取自由进行斗争C.领导了南美的独立运动D.废除奴隶制,建立人人平等的美洲2.彼得一世要求朝臣剃须,穿西式服装,要求俄罗斯贵族后裔学习欧洲礼仪和思想。他这样做是为了()A.建立中央集权B.发展本国资本主义C.兴办手工工场D.开启近代化的进程3.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4.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在这场内战中林肯的贡献是()A.实现国家独立,推翻殖民统治B.削弱欧洲力量,促进民族觉醒C.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D.注重科技创新,发展新兴工业5.在19世纪末的舞台上,日本如彗星般耀眼,骤现于欧美列强笼罩在东亚的沉沉夜幕中,给沉沦的东亚各国带来了奋起的希望。导致日本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南北战争爆发B.废除农奴制C.实行明治维新D.对外侵略战争6.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废藩置县B.对外掠夺C.工业立国D.文明开化7.大久保利通认为,鼓励、扶植民众经营实业,才是经济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政府应“予之以贷款,予之以扶植”。这一观点最有可能出自()A.《五条誓文》B.《地租改正条例》C.《殖产兴业建议书》D.《宅地法》8.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中记述道:“俄国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到1898年的300万人……日本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两国()A.实行的改革都推动了工业化进程B.都因民族危机引发了人口流动C.都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文化D.都因政策调整带来了人口增长9.“地敷轮轨康庄路,杆线架悬引电流。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描绘的是()A.火车 B.汽车C.电车D.轮船10.到1914年,美国工业实验室和研究所已有365个,拥有近万名科技人员。当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研究成功,会立即在生产中应用,表现出惊人的效率。该现象表明()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B.科学研究同工业发展紧密结合C.电力推动生产力发展D.科技发明基本来源于实践经验11.从改良蒸汽机到电话机的发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前者的发明更多是经验的结晶,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这折射出第二次工业革命()A.凸显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B.以运用经验积累突破为特征C.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D.注重对传统科技成果的革新12.“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下图以浓烈艳丽、和谐优雅的色彩,描绘光、色下植物发生的微妙变化。这幅作品是()A.梵高创作的《向日葵》B.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C.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D.贝多芬谱写的《英雄交响曲》13.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4.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国间力量重新组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属于协约国的是()A.英、美、法B.英、法、俄C.德、意、奥D.德、意、日15.下图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处应该是()A.①德国进攻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B.①来克星顿枪声②萨拉托加大捷C.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凡尔登战役D.①攻占巴士底狱②滑铁卢战役16.由下列一组图片可归纳的主题为()A.俄国二月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俄国三年国内战争17.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写道:“1922年美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会议”是指()A.华盛顿会议B.巴黎和会C.雅尔塔会议D.开罗会议18.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与其观点相符的是()A.农奴制的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苏联模式19.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开展后,全国各地互相竞赛,一些地方用武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在集体化高潮中,消极怠工等成为普遍现象,在不少农庄中,收获粮食时的损失率高达20%—40%。下列对材料中农业集体化运动解读不正确的是()A.片面追求集体化的速度B.违背了农民自愿原则C.挫伤了农民劳动积极性D.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20.图中的历史人物在1920—1922年领导本国人民开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导致这次运动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B.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广大军民英勇奋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战争中美国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国际矛盾取得法、西、荷等国的援助。美军战略战术灵活,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样式,摒弃传统的线式战斗队形,根据地形地物采用疏开队形作战,不拼消耗,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而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材料二林肯政府在内战初期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恢复南北的统一。由于担心触动奴隶制度会把一些边境奴隶州推向南方叛乱者一方,从而失掉边境诸州这个重要的战略地区,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隶,因此,在内战第一阶段,北方在军事上连遭失败。材料三在美国的历史上有几次重要的战争……这几次战争在美国迅速崛起之路上所起的作用都不容忽视。然而无论是与外国敌对势力的战斗还是美国人民内部的纷争,美国都取得了有利于自己前进与发展的胜利。(1)材料一中的“战例”是什么战争?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战争能取胜的原因。(2分)(2)结合所学知识,为解决军事失败问题,林肯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二指出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目的。(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两场战争对美国的共同作用。(1分)22.(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面对长期形成的以贵族为教育对象的封建教育制度,明治政府实施初等义务教育,规定凡6岁以上儿童,无论男女均须读完小学。同时派遣成千上万的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政府还发动官员、乡绅捐资办学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日本还重视发展实业教育,不论大、中、小学都贯彻技术教育的方针。——摘编自贺小飞《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材料二日本近代化过程的前20年是打基础积蓄力量的阶段,而普及义务教育就是积蓄力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日本从1878年到1900年共培养出35200多名大学生,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庞大的实业学校网络,不断地为企业输送熟练的技术工人,改善了职工队伍的素质,促进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使教育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摘编自薛进文《日本的教育与近代化》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为发展教育采取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教育的发展对日本的影响。(3分)2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渐强大,美国经济在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比重表(1870年和1913年)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其他1870年32%10%23%13%22%1913年14%6%38%16%26%材料三19世纪最后25年里电力和电机产品在一些国家受到重视,但英国有运行良好的蒸汽机,因此英国人问:“煤价很低廉,它对于我的父辈一直很合用,现在我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当时德国的大学教育堪称楷模,德国的科学家和学者都出自大学,它的大学首先与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根据地。英国大学与此不同,其目的是培养绅士,而不是科学技术人才,剑桥和牛津大学的毕业生更愿意在政府工作,而不愿经商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在19世纪末超过欧洲强国的因素有哪些。(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德两国相关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1)材料一是哪一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体现?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2分)材料二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2)结合材料二回答,十年间促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的重要方针举措是什么?(1分)材料三“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摘编自《全球通史》(3)材料三中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哪一模式有关?材料中哪一词语概括了这一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2分)(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谈谈你有何感想。(1分)25.(6分)请根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答案1.C2.D3.B4.C5.C6.C7.C8.A9.C10.B11.A12.A13.D14.B15.C16.B17.A18.C19.D20.C21.(1)美国独立战争。原因:战争的正义性;广大军民英勇奋战;法、西、荷等国的援助;灵活的战略战术。(2)具体措施: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目的:取得战争胜利,维护国家统一。(3)共同作用: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2.(1)措施:①日本政府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②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校,开展新式教育;③日本政府发动民间力量,增加办学资金,发展教育事业;④重视实业教育、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发展教育事业。(2)影响:①教育的发展为日本的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