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中国古代的货币信贷与社会生活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2讲中国古代的货币信贷与社会生活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2讲中国古代的货币信贷与社会生活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2讲中国古代的货币信贷与社会生活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2讲中国古代的货币信贷与社会生活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中国古代的货币、信贷与社会生活【课标要求】1.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2.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3.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4.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货币和信贷【链接·选择性必修1·P87~88】1.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时间表现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____、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__________,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1)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____”(2)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1)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2)自明朝中期起,____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1)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2)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链接·选择性必修2·P39】2.中国古代的信贷(1)先秦:《____》中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2)唐代:唐代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类似汇票的“____”。(3)宋代: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4)明清: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除传统借贷关系外,__________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知识点二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1.人居环境的发展【链接·选择性必修2·P56~60】(1)①远古:巢居和____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②先秦以来: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________和礼仪制度;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________。③明朝:________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2)集镇的出现①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②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________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③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3)城市的产生①布局: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②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③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分为三等,________、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2.水陆交通的变迁【链接·选择性必修2·P69~71】(1)陆路交通秦朝修筑的____、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汉朝________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____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2)水路交通春秋时期已有运河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____,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3)海洋探索①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②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③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__________。④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3.疫病防治和中医药发展【链接·选择性必修2·P83~85】(1)疫病防治①应对措施工程措施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医疗措施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东晋葛洪所著《__________》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发明了人痘接种②救治机构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2)古代医学的成就①战国时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________进行诊断。②《________》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③东汉晚期,名医华佗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④东汉晚期,医学家张仲景著成《__________》,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⑤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成《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⑥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3)古代药学的成就①唐朝的《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②明朝李时珍所著《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1.社会情境——当铺的兴起当铺兴起于南北朝,在唐朝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思考:唐宋时期的当铺主要经营哪些业务?试答:2.概念辨析——柜坊和“飞钱”唐代的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3.特别提醒——信贷与契约的区别信贷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通过转让资金使用权获取收益)。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4.思维拓展——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古代镇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军事,集镇发展主要是工商业发展。集镇的出现和发展,突出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政治、军事功能减弱。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5.生活情境——周代城市规划思考:上图是“周王城形制想象图”。据此说明周代城市规划有什么特征?试答:6.学习情境——清朝市镇的发展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镇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思考:这说明清朝时期汉口镇的商业发展有何特点?试答:7.知识延伸——秦朝的驰道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始于秦朝。秦汉时期最为流行,规定宽度是五十步,两旁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8.学术情境——运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其对运河沿线城市地位与价值的改变;其次,运河的开凿利用有时会影响某个国家的历史走向,或在某个地区或世界战略格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运河承载着水路交通与航运经济的同时,也发挥着文化交流的作用。如今,运河在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建设等方面有着巨大潜力。思考: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试答:9.生活情境——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天花是中国古代一种危害很广的传染疾病。中国清朝皇帝康熙也得过,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思考:中国古代曾经发明了一种防治天花的方法是什么?试答:10.构图解史——中国古代疫病产生及传播的影响因素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商业领域的拓展——中国古代的货币和信贷史料实证——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史料一秦汉的货币史料二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的铁钱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探究】(1)根据史料一的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半两钱与汉五铢钱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中央统铸五铢钱的原因。试答:(2)根据史料二,概括北宋交子产生的背景。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解释——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李渊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这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铁钱笨重,携带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开放探究——古代中国契约文书的发展史料一在《周礼》中,借贷被称为“贷”“取予”“同贷财”,反映借贷关系的“债”则被称作“责”。西周时期,政府规定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定的利息下进行,违者要受到处罚。“凡民同贷材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民间借贷必须立契约文书,“听取予以书契”。官府通过借贷契约文书来判定民间债务纠纷,“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史料二徽州文书是指宋朝到民国徽州所属六县遗存的契约文书。其为官府或民间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产生的文字资料,具有唯一性的文物特征。呈现出以土地文书(土地所有权、经营方式的变动等)、商业文书(商业合同、账簿等)、宗族文书(祭祀、族规、家法等)为大类的特色。徽州地区山限壤隔,战乱较少,民众非常注重保存作为地权证明的契约文书。徽州宗族繁荣,重视祖先遗产,把文书档案视为文化遗产来收藏,藉以维护家族财产,传承家族文化。——汪庆元《馆藏徽州文书的收藏、整理与研究》【史料导读】(1)史料一指出了民间借贷的时间、管理。(2)史料二阐述徽州文书的产生原因、类别及其主要特征。【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特点。试答:(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徽州古文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试答:唯物史观——古代契约发展的特点(1)出现时间很早:中国是在商周时期出现,国外是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两河流域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出现。(2)应用范围广泛:契约在日常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中普遍使用,几乎各种活动都要订立契约。(3)政府国家保护:各类契约的订立往往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承认,接受国家法律保护。探究点二生活便利的追求——中国古代的民居与交通史料实证——古代的村落和集镇、城市史料一福建客家土楼史料二汉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选建在宽阔的关中平原上,一共有12座城门,一门三道,中间的门道专供天子使用,行人左出右入,城内的道路规整,布局与形制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设计营造。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位于南郊,有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统治中心位于中、南部,市场、民间手工作坊和闾里集中在城北。东市、西市具有重要的商业功能,由于城门管理严格,主要服务于达官贵族。汉长安城布局上所表现出的“崇方”思想、“择中”观念、规整的城门配置制度、棋盘式道路网,以及“前朝后市”和“左祖右社”的布局等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过程中有着典型意义,对后代都城的营建影响深远。——摘编自徐卫民《汉长安与古罗马城政治功能比较研究》【探究】(1)结合所学,指出史料一中福建客家土楼体现了客家人生活的哪些特点?试答:(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长安城的特点及其形成因素。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城市(镇)发展变化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度,且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3)从规模数量看:明清时期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生产关系看: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部分城市,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5)从生活观念看: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开放探究——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史料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行政中心城市体系之外,出现了以扬州、临清、天津等为代表的大运河城市。历代大运河沿线新兴城市概况代表性城市兴起时代概况扬州隋唐地“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汴梁五代及北宋以其转输中心的位置而迅速崛起,成为后周乃至北宋帝都之所在天津、德州、临清、济宁、淮安、苏州、杭州明清因漕运而使商业贸易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传统行政中心城市体系有很大不同的新兴运河城市体系——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史料导读】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得出论题:大运河城市的兴起与经济重心转移存在关联。其次,结合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元明清时期以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推动北方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论述。总之,大运河城市的兴衰受到经济重心转移的深刻影响,大运河城市的布局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试答:家国情怀——隋唐大运河的现实意义及其保护利用(1)现实意义: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支撑;为研史资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民族向心力和自豪感。(2)保护和利用:加强对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对其社会经济、文化价值方面的研究;发挥其作为文化遗产在凝聚人心、推进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国民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等等。唯物史观——古代社会疫病流行的影响因素(1)社会的政治局势:一般情况下,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疫病流行会有所缓解,反之亦然。(2)战争的推波助澜:战争对疫病的流行往往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疫病的流行可直接发生在人口密集、精神紧张、卫生条件极差的军营中,极大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甚至战争的结局。(3)地理环境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干旱而寒冷的地区较少发生大规模疫病;湿润而温暖的地区易使多种病原体、中间宿主、媒介生物滋生。(4)交通条件的制约:交通发达地区的疫病传播速度更快,感染人数更多。(5)自然灾害的破坏:水旱灾害、蝗灾、地震、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往往可增加疫病流行的机会。(6)落后的社会习俗与错误的处理方式:如尝便问疾、求神等落后习俗使疫病流行中缺乏必要的隔离措施。水葬、浅埋、弃尸荒野等不正确的尸体处理方式造成了传染源的扩散,促进了疫病的传播。命题研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2021·河北高考,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解题流程][答案][演练1]命题点: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2022·新高考海南卷,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人们的审美观念B.经济发展水平C.集体劳作的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演练2]命题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下的商业贸易[2022·湖南高考,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演练3]命题点: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粮食作物种类与社会生活[2021·河北省学业水平考试]考古发现黄河流域两汉时期粮食遗存统计表(部分)时代出土地点粮食遗存汉河南洛阳烧沟汉墓粳稻、大豆、小豆、薏苡、黍、粟、高粱汉河南洛阳西郊汉墓稻米、小麦、大麦、粟、黍西汉早期陕西咸阳杨家湾4号墓陪葬坑稻米、黄米、粟、豆类、小麦、荠麦西汉早期河北满城汉墓稻、黍西汉晚期河南辉县汉墓稻、粟汉陕西西安东汉墓稻、大麦、薏苡、粟、黍据上表可知,当时黄河流域()A.粮食的产量有所提高B.粮食作物种类多样C.稻粟是主要粮食作物D.稻的种植面积扩大[演练4]命题点:清代的水利工程建设[2021·湖北卷,5]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右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命题点:中国古代的货币变化[2023·丹东市一模]从秦到隋,铜币钱文是货币重量的大小,这一特点延续了商品货币的特征,价值须与重量成正比,可以依据钱文检验货币足值与否。到了唐代,表示货币重量的钱文消失了,代以“通宝”这类写有国号、年号或吉利语的钱币。货币的变化体现出()A.其本身的价值逐渐提高B.政府信用性日渐突出C.形制由多元化走向统一D.发行日益被国家垄断2.命题点:唐代的信贷与商业契约[2023·北京市四城区高三二模]《唐律疏议》规定,买卖奴婢、马牛等应立“市券”,即官方发给买卖双方的带有契约性质的契券,不至官司立券者受罚。唐以后田宅买卖须“立券报官”,交纳契税后,官府在契券上盖公印登记于图册,田地争讼时可作证据。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商业契约的作用是()A.推动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B.保障租地农民的利益和人身自由C.规范各种买卖兼有公证的作用D.使契税成为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3.命题点:古代人类居住条件的选择[2023·天津市东区高三一模]兴隆洼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这里发掘出170余座半穴居房址,最大的房址面积达140平方米。由此判断,当时兴隆洼地区()A.雨水稀少,没有森林B.地势低洼,气候潮湿C.遵循礼制,等级森严D.地势较高,聚落而居4.命题点:南宋时期的京城建设[2023·张家口市高三三模]下图为南宋《咸淳临安志·京城图》(局部)对御街的描绘。这表明,当时临安()A.城市经济功能显著增强B.民间集市日益活跃C.工商活动摆脱政府监管D.坊市制度趋向瓦解5.命题点:清代漕运的发展[202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和泉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此外还有管理漕运和修河的各级官员、修造工匠、粮仓看守等。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该学者认为清代漕运()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改变了大众出行方式C.缓解了南北间的经济差异D.繁荣了区域消费市场6.命题点:宋代的疫病防治[2023·湖北高三模拟]《痘疹定论》记载:宋代丞相王旦,因苦于自己的孩子们均有出天花之疾,遂请峨眉山医师为其幼子王素种痘。王素种痘7日后发热,12日后结痂。这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天花疫苗人痘接种获得成功的案例。由此可知宋代()A.医疗卫生水平领先世界B.对于瘟疫防治有所认知C.经济发展推动医疗进步D.理学兴起利于中医发展第12讲中国古代的货币、信贷与社会生活必备知识·自主学习1.提示: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管货币兑换。5.提示:以王城为基准,按照建城者爵位尊卑,据礼制营建制度而厘定;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营建的聚集封闭型城邑。城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井然有序。6.提示:以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8.提示:促进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9.提示:人痘接种法。知识点一1.布币圆形方孔钱钞白银2.(1)周礼(2)飞钱(4)资本性借贷知识点二1.(1)①穴居②等级观念抬梁结构③砖木结构(2)②运河沿岸(3)③天子王城2.(1)驰道丝绸之路大都(2)灵渠洛阳(3)亚非两大洲3.(1)①肘后备急方(2)①四诊法②黄帝内经④伤寒杂病论(3)①唐本草②本草纲目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1.[提示](1)相同点:国家统一发行;以重量为名;圆形方孔形制。原因:秦钱重,使用不便;诸侯国拥有铸币权,实力增强,威胁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2)背景:北宋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交易量巨大;铜币流通量不足;四川独立闭塞的贸易货币环境;民间的首创和官方的推动。3.[提示](1)特点:历史悠久;讲究规范、诚信;受政府监管。(2)特点:属于契约文书;以土地文书、商业文书、宗族文书为主。原因: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徽商兴起,商品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状况的影响,宗族繁荣、维护家产、传承文化。探究点二1.[提示](1)特点:聚族而居,体现了强烈的家族伦理观念;土楼建筑,就地取材,或依山就势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2)特点:规模大,规划整齐,布局合理;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体现集权和统治秩序;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因素: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自然地理条件;小农经济。3.[提示]示例:论题:大运河城市的兴起与经济重心转移存在关联。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多建都于北方。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受到挑战,扬州作为长江流域和大运河联系的咽喉,成为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尤其在安史之乱后,扬州公然打破坊市限制,出现了繁荣的夜市,经济上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五代及北宋时期,经济重心继续南移,汴梁(开封)作为帝都所在,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加之临近大运河与黄河的优势,从而取代传统的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随着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元朝对大运河的裁弯取直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大运河作为漕运通道的作用愈发凸显。一些运河沿线的非传统政治中心城市开始兴起。综上,大运河城市的兴衰受到经济重心转移的深刻影响,大运河城市的布局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命题研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答案:D[演练1]解析:据材料“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可知,船型屋的建造反映了当时黎族先民经济比较落后,筑房材料大多就地取材,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故选B项;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当时人们的具体劳作方式和房屋建造过程,无法体现集体劳作的形式,排除C项;传统文化习俗的形成往往深受当地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环境的限制,排除D项。答案:B[演练2]解析:根据“独于田租不敢增益”结合所学知识,可见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加田租是为了避免动摇国本,A项正确;汉武帝敛财不仅为了战事,还有满足巡幸和奢侈挥霍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的各种政令,其本质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充盈国库,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武帝的措施“解决了”财政危机,排除D项。答案:A[演练3]解析:根据材料中粮食遗存统计表中所列的粮食种类可以看出,两汉时期除了稻、粟等作物外,还有高粱、荞麦、大麦等作物,说明当时粮食作物种类多样,B正确;题干只列举了粮食的种类,并未涉及产量高低,无法得出粮食产量提高的结论,排除A;题干中稻、粟是诸多粮食作物中的两种,不能断定其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排除C;“面积扩大”是对比的结论,题干中只能证明两汉时期稻的广泛种植,不能得出稻的种植面积扩大,排除D。答案:B[演练4]解析:据材料“江夏县金口堤:自金口镇小河口起,至居字号止,编十字号,计长三千六百七十三丈”及图片可知,在重要堤工地段,绘制者填写了大段文字注记,以记载堤工的分段、长度和管理机构名称,这表明水利修防管理的优化,故选D项;“根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早在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就已完成,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国家的测绘技术进行对比,不能得出“世界领先”的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