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海陆变迁》_第1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海陆变迁》_第2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海陆变迁》_第3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海陆变迁》_第4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海陆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海陆变迁

情境导入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它的原意是指什么?现在用来比喻什么?沧海桑田说的是陆地会变成海洋,海洋也会变成陆地。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现在用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新课学习动物园要新增一些小海龟。由于海龟是两栖动物,饲养员为它们准备的新家是一个水池,里面既有“海洋”,又有“陆地”。动物专家看了以后,建议将水面缩小一些。三个饲养员马上行动,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改建方案。老李提议:改变斜坡垫板的倾斜角度。小张提议:抽去一些水。大周提议:将斜坡上端的沙土向下堆。思考1.他们的办法是否可以让水面缩小?2.三个方案分别是从什么角度使“海”和“陆”发生变迁的?新课学习1.三种方案都可以让水面缩小,发生“海“”陆“变迁。2.老李方案:模拟地壳变动导致海陆变迁小张方案:模拟海平面的升降导致海陆变迁大周方案:模拟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一)海陆的运动和变化新课学习科学家在北美洲落基山脉上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这说明了什么?三叶虫生活在距今约2.4亿年~5.6亿年前的海洋中,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变成了山脉。地壳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首要原因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变成了海洋。造成海陆变迁的第二个原因是海平面的升降新课学习日本的填海造陆新课学习日本是一个地窄人稠的岛国,多年来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造成海陆变迁的第三个原因是人类活动新课学习想一想人类在填海造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新课学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自然原因也很重要人类活动人为原因主要原因下面是科学家在研究海陆分布时发现的一系列现象,请你指出哪些能够证明海陆分布是变化的。新课学习(1)在台湾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的遗迹(2)印度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洪水一个月之后才退去。(3)在渤海发现了海河故道遗迹。(4)日本用城市垃圾填海,造出了18个小岛。(5)图瓦卢,这个陆地最高处只比海平面高出4.5米的太平洋岛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全民迁移的国家。海平面的升降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海平面的升降ⅹ新课学习(二)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大西洋两岸可能是连接在一起的。19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洪堡也指出南美洲和非洲之间海岸轮廓的凹凸吻合。19世纪末,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认为南半球各大陆上的地层非常相似,可以虚拟地将它们拼合成一个大陆。1912年1月6日,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新课学习一张撕裂的报纸,你有什么办法将它重新拼接在一起?轮廓对接文字对接新课学习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按照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剪下来的地图,可以拼合在一起。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拼合新课学习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对接这好比一张撕碎了的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能一一对应。南美洲和非洲动物的相似性新课学习生活在热带浅海的海牛和不会飞的鸵鸟都没有能力远涉重洋,为什么在这两个地方都有分布呢?这说明南美洲和非洲是曾经连接在一起的。新课学习海陆变化示意图2亿年前1.35亿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泛大陆泛大洋分裂,漂移继续漂移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新课学习思考距离越来越远观察海陆分布变化示意图,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变化?2亿年前1.35亿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新课学习今天我们看到的海陆分布只是地球海陆变迁的一个“瞬间”,现在的海陆分布轮廓,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变化而形成的,它还将继续变化。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南极地区发现煤层,你能解释其原因吗?南极地区在远古时期地处温暖湿润地带,在那时形成了煤,后来经过大陆漂移,才到了今天的位置。讨论:新课学习1930年11月1日,在爱斯密特基地庆祝完50岁生日后,魏格纳(左)和同伴的最后合照。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第四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不幸的是,就在这里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拓展延伸我来说一说!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德国的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1.“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了()A.地球表面形成亘古不变B.地球表面形态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C.地球表面所有的陆地变为海洋D.地球表面所有海洋变为陆地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极地地区有煤层存在C.日本用城市垃圾填海,造出了18个小岛D.海浪拍击海岸D读图回答3、4题。3.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B.②C.③D.④A课堂练习课堂练习4.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C1.识记本课知识点。2.同步练习册。作业布置海陆变迁板书设计海陆的运动和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海陆变迁第二课时

情境导入2亿年前1.35亿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复习提问: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相对位置有何变化?两个大陆之间的大西洋的面积有何变化?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距离越来越远,大西洋的面积越来越大。新课学习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大陆的漂移呢?将弯曲的吹管插入清水中,把剪好的纸板或塑料块按照拼合好的形状,小心地放在清水表面。往吹管里吹气。观察纸板或塑料板慢慢分开,向两边漂移的过程。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新课学习陆壳山脉洋壳洋底海底扩张方向海底扩张方向熔融物质熔融物质从大洋中部的裂缝中喷发出来,把较老的岩层向两边推。大陆漂移动力来源示意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碰撞和张裂)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新课学习(三)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新课学习2900km5100km6378km20世纪60年代,地质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1)由岩石组成的地表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地震火山新课学习六大板块示意图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新课学习地震火山(2)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图中“→←”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碰撞挤压、“←→”表示张裂拉伸新课学习依据六大板块现在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科学家绘出了5000万年后的世界地图。图中白色轮廓代表现在各大陆的位置。1.图中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是相互靠拢还是继续分离?2.澳大利亚大陆向哪个方向移动了?1.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继续分离2.澳大利亚大陆向西南方向移动了活动新课学习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分别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思考新课学习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新课学习视频: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新课学习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科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由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组成。这两大山脉分别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新课学习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基山脉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地震火山智利瓦尔迪维亚中国河北唐山伊朗西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印度南部墨西哥南部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中国四川汶川日本东海岸美国圣海伦斯火山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印尼锡纳朋火山冰岛艾雅法拉火山新西兰鲁阿佩胡火山新课学习参照教材26页世界近几十年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统计表,根据表中给出的经纬度,把这些地点标注在下图中,看看有什么发现。大多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新课学习(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新课学习新课学习世界著名的山系也多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拓展延伸讨论1日本是地震之国,印度尼西亚是火山之国,请解释原因?日本印度尼西亚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讨论2拓展延伸新课学习日本的木结构建筑日本正好处在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频繁,因此日本的建筑物在建造时都考虑抗震因素。例如:传统民居多采用轻质的木材建造。防震建筑建在能减弱震动的橡胶垫或者弹簧上。在地震时,这样的建筑不易倒塌。基础隔离支架地基地震前地震时新课学习巴基斯坦正在兴建以稻草为原料的房屋。将草垛压实后用尼龙网捆扎,然后夹在石膏层中。重量较轻的房屋在地面晃动时受到的压力较小,不容易倒塌。在海地,许多住宅沉重的混凝土屋顶在地震中坍塌。就抗震而言,搭在木质支架上的金属房顶弹性较好。面积小且形状规则的窗户,可以减少墙体的薄弱点。新课学习新课学习轻质房屋的加固杆不一定要用金属杆,就地取材的竹竿效果也很好。秘鲁的一些土坯房加装了塑料网,可以起到加固墙体的作用。新课学习角柱冠梁用钢筋混凝土冠梁和角柱框住砖墙,并把其与屋顶连接起来。地震发生时,房屋便作为一个整体运动。用石子和泥沙填充的轮胎固定在地基与房屋底面之间,充当廉价的减震器,可应用于多种建筑。新课学习应急物品请你设计一个简易的地震应急包水压缩食品手电筒口哨防水火柴、蜡烛便携式收音机处理外伤的急救用品和急救手册耐磨手套应急雨衣药品活动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碰撞和张裂)、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1.依照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A.太平洋中心地区B.环太平洋地带C.澳大利亚D.亚欧大陆内部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C3.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其位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C.亚欧板块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