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9/1B/wKhkGWX2a1WAIS0FAAHj1MfuQF0388.jpg)
![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9/1B/wKhkGWX2a1WAIS0FAAHj1MfuQF03882.jpg)
![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9/1B/wKhkGWX2a1WAIS0FAAHj1MfuQF03883.jpg)
![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9/1B/wKhkGWX2a1WAIS0FAAHj1MfuQF03884.jpg)
![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9/1B/wKhkGWX2a1WAIS0FAAHj1MfuQF03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V目录前言 1项目背景 1主要工作流程 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4评价主要结论 41.总则 51.1编制依据 51.2评价目的、评价原则及重点 81.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91.4评价标准 101.5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31.6评价时段和评价方法 151.7环境保护目标 16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92.1项目概况 192.2工程分析 58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83.1自然环境概况 683.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0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84.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1384.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404.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54.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514.5石料、砂料、砾石等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 1524.6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604.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625方案比选 2075.1本项目建设历程 2075.2本项目选线历程 2075.3明水西-伊吾公路工程方案比选 2075.4G335线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段公路工程方案比选 2145.5本项目选线 2186.环境风险评价 2216.1风险因素识别 2216.2危害敏感性识别 2216.3风险防范措施 2216.4事故污染应急预案 2236.5事故污染处置措施 2266.6小结 2277.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2297.1项目可研阶段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2297.2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2307.3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2357.4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2418.环境管理、监控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2458.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2458.2环境监测计划 2478.3环境保护监理计划 2498.4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253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589.1经济效益分析 2589.2社会效益分析 2599.3环境效益分析 25910.项目与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 26410.1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符合性分析 26410.2项目与相关交通运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6411.评价结论 26711.1工程概况 26711.2项目与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6711.3环境质量现状 26711.4施工期环境影响 26811.5运营期环境影响 26911.6环境风险 27111.7公众参与 27111.8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 271附件:1、开展工作的通知2、《草场等级证明》(主要内容:K127+000~K188+772为伊吾县天然草场,草场等级三等一级),伊吾县草原监理所,2017年2月21日3、《意向书》(主要内容:同意征占草场),伊吾县草原监理所,2017年2月4、关于《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用地类别的函》复函,伊吾县林业局,2017年2月23日5、《意向书》(主要内容:同意征占相关林地及砍伐部分林木),伊吾县林业局,2017年2月6、《关于查询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用地类别函》复函,伊吾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2月23日7、《意向书》(主要内容:同意征占土地及开采料场、设置取弃土场),伊吾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2月8、《意向书》(主要内容:同意设置取弃土场),伊吾县水利局,2017年2月9、《证明》(主要内容:路线范围内没有压覆文物和重要文物分布),伊吾县文物管理局,2017年2月20日10、检测报告11、《关于对征求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穿越哈密东天山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意见的复函》,哈政函[2017]92号12、《关于新疆红淖三铁路5处6座分离式立交与公路交叉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的通知》,新交综[2013]25号13、《关于国道335线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段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哈市环监函[2017]8号14、关于《查询国道335线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段公路工程项目用地类别的函》复函,哈密市林业局,2016年4月21日15、《新疆红淖铁路1#4#桥区野生动物通道专题评价》专家审查意见附图:1、本项目与既有铁路、公路交叉动物通道关系图2、临时工程分布图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PAGE4前言项目背景1、项目由来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新疆在国家整体发展格局中承担着特殊而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国陆路能源进口的重要战略通道;对西开放的桥头堡;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稳定的关键地区;同时,新疆还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向出口;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及农业物资省,能源、农业、旅游资源丰富。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新疆是我国与中西亚乃至东西欧进行经济联系的陆上接轨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最重要的战略枢纽。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其中道路联通是基础。《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于2013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通过,根据《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由首都放射线(7条)、北南纵线(11条)、东西横线(18条)组成。国家高速公路规划总计11.8万公里,目前已建成7.1万公里,在建约2.2万公里,待建约2.5万公里,分别占60%、19%和21%。本项目为北京-乌鲁木齐放射线的组成部分,项目的建设对实现规划目标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新疆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与新疆合力推进新疆交通运输工作。按照《意见》规划,到2020年,新疆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500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60%,重要口岸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项目区域内明水-哈密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G7乌鲁木齐-奇台-木垒高速公路已经建成,G7木垒-伊吾道路目前进行高速公路前期研究,梧桐大泉-下马崖-伊吾公路连接明水-哈密高速公路和S302线伊吾-口门子公路及S303线,项目的建设将增加新疆又一个东出口通道。根据会议精神及《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在前期线路比选的基础上,拟投资建设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哈密市境内,起点与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明水(甘新界)至哈密段公路双井子立交相接(本项目起点至K3+000段已纳入明哈高速双井子立交实施),向北经东天山山脉的末支虎头崖,经下马崖乡,到达伊吾县城附近,终点位于伊吾县城西南侧,与伊吾至巴里坤段高速公路终点相接。基本走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方向,路线全长187.16km。主要控制点:明哈高速双井子立交、虎头崖、下马崖、终点伊吾县城西南。2011年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曾委托我公司(原名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编制了《明水西——伊吾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2年5月取得新疆环保厅批复,截止2016年8月项目尚未开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因此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于2016年8月重新委托我公司编制《国道335线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7年3月取得哈密市环保局批复。为适应国家路网规划、十三五路网规划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本项目拟按照高速公路的指标进行建设,名称更名为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本项目K3+000~K127+000段为利用G335线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段公路加宽建设,并新建另一幅。K127+000~终点段为新建。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重新委托我公司编制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项目建设必要性拟建项目是新疆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6678”中“6横”(“6横”,是指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带布局,东联内地、西出中亚西亚的6条横向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公路网,提升出疆通道的运输能力,对于打造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地区的投资及发展环境、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及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明水-哈密段已经设计施工,2017年建成通车。本项目连接了明水-哈密高速公路及巴克图口岸-伊吾公路,项目实施对于公路网进行补充,打通了新疆出疆通道断头路,对尽快发挥公路网络的规模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期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决策部署,把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到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目标,大幅提升全区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本项目的建设是完成自治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建成万公里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需要。拟建项目辐射区域内涉及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同时,还涉及伊吾胡杨林、烈士陵园,巴里坤怪石山、大草原及奇台恐龙沟等众多自然景观,是新疆重要的旅游线路之一。该段公路的建设,将对哈密市伊吾县、伊州区以及新疆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促进区域旅游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工作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和要求,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委托北京国环建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项目课题组在现场踏查、资料收集与调研、现状监测、类比调查、模式计算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见下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拟建项目穿越区域多为戈壁荒漠,项目沿线无居民集中分布区,也无零散居民;项目约27.16km路段(K3+000~K20+000和K180+000~终点)穿越哈密东天山生态功能保护区;项目部分路段涉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山羊和蒙古野驴,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赤狐,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伶鼬;公路跨越伊吾河及大白杨沟、小白杨沟;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及周围环境概况,确定本次评价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项目建设及运营对哈密东天山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荒漠植被的影响、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山羊和蒙古野驴、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赤狐、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伶鼬等的影响以及对伊吾河及大、小白杨沟的影响。评价主要结论拟实施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符合现行的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在当地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是在充分考虑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新疆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方向等各方面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的,同时符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广泛支持。项目施工、运营期将对所在区域的生态、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区域环境敏感性提出了有针对性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恢复及补偿措施和建议。在严格执行各级环保法律、法规,落实本次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前提下,可有效控制项目的环境影响及环境风险。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评价和论证,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PAGE171.总则1.1编制依据1.1.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4.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201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3.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8.28.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3.10.28.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1.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6.29.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8.27.修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版,2017.10.1)《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5号,2003.6.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04号,1997.1.1.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12.1.施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7.1.1施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贯彻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02〕3号,2002.1.4.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06.9.29.施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办法》(2003.9.1.施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办法》(1994.9.24.施行)《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发[2014]35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4)《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9)《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5.)1.1.2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5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1)《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11)《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04]164号,2004.4.6《关于在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2001.1)《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通部交环发[2004]314号,2004.6.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35号,2015.9.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第9号令2005.7.12)《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2]49号,2012.4《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发[2012]134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1.1.3相关产业政策及政策性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05.1.13.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1.5.26.发布)1.1.4相关规划及文件《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环保部、中科院公告2008年第35号)《新疆生态功能区划》(自治区环境保护局,2003.9.)《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公告》(自治区人民政府,2000.10.31)《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同意建立哈密东天山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函》(新政函〔2005〕54号)《哈密东天山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哈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5年)》(哈密市人民政府)《伊吾县城市总体规划》(伊吾县人民政府)1.1.5相关技术导则、技术规范及政策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令第4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令第1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新政办发〔2007〕175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2008)《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1.1.6相关工作文件《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17.3)《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1.2评价目的、评价原则及重点1.2.1评价目的通过对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等现状的调查和评价,对项目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为项目建设过程和服务运营期内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提供可操作的管理依据。通过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达到以下主要目的:(1)通过现场调查和类比分析,判定公路施工过程以及运营后的环境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子,确定主要污染源参数;(2)通过对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预测,评价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为项目方案设计和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3)提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以指导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减轻和消除项目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达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4)根据公众参与意见采纳情况,补充并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内容,进而使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环境管理更趋完善与合理,力求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最优化的统一;(5)制订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为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决策和行动依据。1.2.2评价原则(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尽可能采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资料;(3)采用先进且可靠的技术方法;(4)确保评价内容全面,同时突出评价重点;(5)客观公正地进行科学评价,做到评价结论科学可信。1.2.3评价重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以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为评价重点,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又以项目建设对哈密东天山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影响,以及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山羊和蒙古野驴,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赤狐,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伶鼬的影响评价为核心。1.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1.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以上对环境要素及主要环境问题的初步分析,结合当地的环境特征,采用矩阵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进行初步筛选,见表1.3-1。表1.3-1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识别矩阵施工行为环境资源施工期运营期道路施工桥涵工程运输行驶生态环境土壤植被☆☆动物水土流失△环境质量地表水声环境环境空气地下水☆社会环境就业劳务经济生活质量注:□-长期有利影响:○-短期有利影响:☆-短期不利影响:△-长期不利影响:空白-无相互作用1.3.2评价因子筛选从项目特点、所在地环境及环境影响识别分析,本项目评价因子的筛选见表1.3-2。表1.3-2评价因子筛选表项目现状评价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施工期运营期生态微地貌景观、生物多样性、土壤侵蚀、动物、植被植被、动物、砾幕、水土流失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景观环境空气TSP、SO2、NO2、PM10扬尘(TSP)、沥青烟扬尘、NO2地表水pH值、DO、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TP、石油类COD、石油类、SSCOD、BOD5、氨氮、石油类地下水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性酚类、总氰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砷、汞、镉、铬(六价)、铁、锰、总大肠菌群//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Aeq等效连续A声级,LAeq等效连续A声级,LAeq固体废物—弃土(渣)、生活垃圾公路养护产生的弃渣,服务区等产生的生活垃圾1.4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见表1.4-1。表1.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Nm3评价因子1小时平均日平均SO20.500.15TSP/0.30PM10/0.15PM2.5/0.075NO20.20.08CO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沿线除伊吾河外无常年流水的河流。根据《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伊吾河的功能类别为分散饮用、灌溉,具体见下表。表1.4-2伊吾河水功能区划流域水系水体水域长度现状使用功能现状水质类别功能区类型水质目标内流河准噶尔内流河伊吾河全河段95.2km分散饮用、灌溉Ⅱ饮用水源保护区Ⅱ项目跨跃的伊吾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域标准,见表1.4-3。表1.4-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评价因子标准限值评价因子标准限值pH值(无量纲)6~9BOD5≤3DO≥6NH3-N≤0.5高锰酸盐指数≤4总磷≤0.1COD≤15石油类≤0.05大白杨沟、小白杨沟均为伊吾河的支流,为季节性河流,水环境质量同伊吾河,执行Ⅱ类水域标准,主要功能为灌溉。目前伊吾河的功能类别为灌溉,无饮用功能,哈密市(含伊州区、伊吾县)饮用水源为地下水。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拟建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沿线路两侧红线外35米以内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35米以外的评价范围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见表1.4-4。表1.4-4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单位:Leq〔dB(A)〕标准类别昼间夜间4a类70552类6050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K186+000~K187+500段伴行吐葫芦乡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源地位于项目北侧约1.6km处。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4-5。表1.4-5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评价因子标准限值评价因子标准限值pH6.5~8.5氟化物≤1.0总硬度≤450砷≤0.01溶解性总固体≤1000汞≤0.001氨氮≤0.5镉≤0.005硝酸盐氮≤20铬(六价)≤0.05亚硝酸盐氮≤1铁≤0.3挥发性酚类≤0.002锰≤0.1氰化物≤0.05总大肠菌群(个/L)≤3.01.4.3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标准施工期无组织排放粉尘、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沥青熬制及拌和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见表1.4-6。运营期项目配套建设的服务区冬季采暖采用电热水锅炉,无大气污染物排放。表1.4-6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单位:mg/m3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备注颗粒物/1.0施工期沥青烟75(建筑搅拌)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施工期废水处理标准运营期服务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不外排。主要利用方向为:道路清扫、道路绿化、洗车及消防水池补充水等。冬季贮存,亦不外排。废水处理后水质须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中的绿化标准及《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第一部分:水质)》(JT/T645.1-2005)相关标准(COD≤50mg/L),见表1.4-7,1.4-8。表1.4-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单位:mg/L标准等级pHBOD5DO氨氮总大肠菌群GB/18920-2002中的城市绿化水质标准6.0-9.0≤20≥1≤20≤3个/L表1.4-8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标准单位:mg/L控制项目标准限值控制项目标准限值pH(无量纲)6.0~9.0COD≤50色度(度)≤30BOD5≤10a嗅无不快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浊度(度)≤10总大肠菌群(个/L)≤3溶解性总固体≤1500//注:a-对于用水目的以道路清扫、消防为主的再生利用水,其值为不大于15mg/L;对于用水目的以道路绿化为主的再生利用水,其值为不大于20mg/L。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排放限值,见表1.4-9。表1.4-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Leq〔dB(A)〕昼间夜间7055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1.5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5.1生态环境根据项目可研可知,拟建项目主线全长187.16km。项目通过区域绝大部分为无人区,除原二级公路路段为交通设施用地外,其余全部为戈壁区域。经调查,永久及临时占地区内无农业生产,现有植被全部为荒漠稀疏灌丛。项目K3+000~K20+000和K180+000~终点约27.16km通过哈密东天山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历史遗产等敏感区,项目部分路段涉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山羊和蒙古野驴,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赤狐,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伶鼬;综合考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应为一级。表1.5-1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20km2或长度50-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拟建公路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各外延500m范围内区域;另外还包含施工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取、弃土场等临时占地区域。重点评价:项目建设对哈密东天山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中荒漠植被的影响以及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山羊和蒙古野驴,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赤狐,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伶鼬的影响。1.5.2环境空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由于本项目新建服务区和收费站,采用0.35MW电热水锅炉,不使用燃煤锅炉,不会对大气环境明显造成影响。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主要为公路汽车尾气,本次评价仅对环境空气进行影响分析。本次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拟建公路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各外延200m范围内的区域。1.5.3地表水环境拟建项目配套建设服务区一处、收费站3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确定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拟建公路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各外延200m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主要为伊吾河,伊吾河的评价范围为:跨河桥桥位处上游100m至下游1km。施工期以施工生活区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影响为主要评价对象,运营期以服务区生活污水影响,以及公路路(桥)面径流对沿线地表水体的影响为主要评价对象。1.5.4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可知,涉及加油站的公路项目按照Ⅱ类建设项目考虑,不涉及加油站的公路项目按照Ⅳ类建设项目考虑。本项目在K124+100处建设一处服务区,内设加油站一处,预留加油站的位置,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因此本项目为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地下水评价,本环评要求后期建设加油站时,对加油站单独进行评价。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610-2016)规定,线性工程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本项目未穿越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由于K186+000~K187+500段伴行吐葫芦乡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公路建设可能会对水源地造成影响,故本次评价内容主要针对水源地进行,对地下水进行简要分析。1.5.5声环境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噪声级增高量较大,大于5dB(A),项目沿线无声环境敏感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确定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拟建公路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各外延200m范围内的区域。1.5.6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项目本身不存在物质危险性和功能性危险源,风险概率的发生由间接行为导致,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根据影响方式,执行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6评价时段和评价方法1.6.1评价时段项目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其中,营运期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并投入营运后的第1年、第7年和第15年三个时段。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可知,项目计划于2018年8月开工建设,建设期3年,于2021年建成通车。据此确定:项目施工期评价时段为2018年~2021年,运营期评价时段为2021年、2027年和2035年三个时段。1.6.2评价方法根据本项目建设的特点,公路工程为大型线性开发建设项目,线路长,影响面广。根据对拟建设项目沿线的实地筛选,多数路段环境状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采用“以点和代表性区段为主、点段结合、以点代线、反馈全线”的评价原则。对声环境、水环境和环境空气现状采用类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声环境敏感目标采用预测模式计算;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采用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采用遥感解译技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进行;对水环境采用类比分析方法;社会环境、公众参与采用调查、分析、评述的方法进行评价。1.7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工程内容及现场踏勘调查,项目沿线无居民集中分布区,也无零散居民,项目部分路段通过哈密东天山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项目部分路段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山羊和蒙古野驴,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赤狐,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伶鼬活动;公路跨越的伊吾河及大白杨沟、小白杨沟;因此本项目保护的环境目标见表1.7-1。表1.7-1保护环境的目标环境影响类别保护目标主要保护对象相对方位、桩号及距离保护等级相对方位相对桩号相对位置生态环境哈密东天山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野生植被K3+000~K20+000穿越地区级水土保持K180+000~终点穿越地区级野生动物鹅喉羚K20+000~K120+000穿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北山羊、盘羊K95+000附近穿越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K35+000~K70+000及K85+000~K115+000穿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赤狐K45+000~K105+000穿越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伶鼬K80+000~K110+000穿越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野生植物梭梭K3+000~K12+000绕避自治区级膜果麻黄K95~K105、K110~K113、K170~K176绕避自治区级林地公益林沿线两侧500m范围及施工营地周围穿越国家、地方地表砾幕沿线两侧500m范围及施工营地周围穿越地表水环境跨越水体伊吾河SK185+085、XK185+620跨越水体GB3838-2002Ⅱ类小白杨沟SK178+513.0、SK180+210.0跨越水体大白杨沟K174+390.0、K175+485跨越水体声环境//////地下水环境吐葫芦乡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北侧K186+000~K187+5001.6km一级注:项目区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及迁移通道PAGE50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1项目概况2.1.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建设工期:计划2018年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三年工程投资:该项目总投资456379.6051万元,用于环保建设的投资为16679万元,占工程投资比例的3.65%。建设情况:本项目K3+000~K127+000段为利用G335线梧桐大泉-下马崖-伊吾公路加宽建设,并新建另一幅。K127+000~终点段为完全新建段。1、线路位置及走向本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及伊吾县境内,路线位置介于东经95°38′45.06″~94°36′52.6″,北纬42°15′31.52″~43°13′4.33″之间,总体走向由东南向西北。项目起点与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明水(甘新界)至哈密段公路双井子立交相接(本项目起点至K3+000段已纳入明哈高速双井子立交实施),向北经东天山山脉的末支虎头崖,经下马崖乡,到达伊吾县城附近,终点位于伊吾县城西南侧,与伊吾至巴里坤段高速公路起点相接。主线路线全长187.16km。伊吾连接线起点位于伊吾西互通,一路向北,与伊吾至口门子公路相接,伊吾连接线全长2.4km。项目地理位置、线路走向见图2.1-1。2、主要控制点本项目主要控制点:明哈高速双井子立交、虎头崖、下马崖乡、伊吾县、吐葫芦乡。2.1.2G335线梧桐大泉-下马崖-伊吾公路概况G335线梧桐大泉-下马崖-伊吾公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及伊吾县境内,路线位置介于东经95°38′45.06″~94°42′28.35″,北纬42°15′31.52″~43°15′15.25″之间,总体走向由东南向西北。项目起点位于京新高速明水-哈密段K49+700处,与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明水(甘新界)至哈密段公路双井子立交相接(项目起点至K3+000段已纳入明哈高速双井子立交实施),路线向北前行,在镜儿泉矿区西侧经过,继续向北,跨过图拉尔根河,在东天山山脉的末支喀尔力克山东端末梢(虎头崖)转向西行驶,到达伊吾县城,项目终点位于X115线K3+220处(滨河路与X115交叉路口处),路线全长178.515km。G335项目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m,路面宽度10.5m,设计速度80km/h。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该项目环评于2017年3月取得哈密市环保局批复,目前已开工建设。G335项目利用情况本项目占用G335部分路线,占用部分为K3+000~K127+000路段,为新建高速的一幅,该路段现处于路基施工阶段,目前为停工状态,该路段已按照高速公路指标进行设计,占用后该路段按照高速公路指标进行建设并运行。(见下图中红线K3+000~K127+000)G335项目K127+000~K140+400段为新建,仍按照二级路指标建设。K140+400~K181+200段为利用X115、X116改造路段,也按照二级路指标进行建设。(见下图中蓝线)本项目对G335项目利用情况见表2.1-1。G335项目路线与本项目路线关系见图2.1-2。表2.1-1本项目对G335项目利用情况各项指标G335项目本项目说明路线长度178.515km187.16km/道路等级二级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km/h120km/h/路基宽度K3+000~K127+00012m2×13.25m一幅为利用G335项目加宽建设,另一幅新建K127+000~K168+00012m2×13.25mG335路线位于本项目北侧,该路段本项目为新建K168+000~终点段12m整体式路基宽27mG335路线位于本项目北侧,该路段本项目为新建以新带老措施由于G335项目目前处于施工阶段,不存在运营期的环境问题,现状环境问题主要为:一、施工便道不规范,未严格按照既定的路线行驶;二、未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取土,新增部分取土场。根据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本次评价拟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主要为:一、施工便道两侧要设置限行环保桩,施工车辆要按照既定路线行驶;二、施工期需严格按照指定的取弃土场进行作业,不得新增取土场,确需新增时,需按照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落实各项变更手续后方可进行取土。2.1.3建设规模项目推荐方案长为187.16km,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有分离式路基和整体式路基两种断面。K3+000~K168+620段为分离式路基,路段全长167.08km,分离式路基宽2×13.25m;K168+620~终点段为整体式路基,路段全长20.08km,整体式路基宽27m。推荐线共设:土石方1037.333万立方米,大桥10座,中桥16座,小桥143座,涵洞513道,通道14处,全线共设置互通式立交3处,分离式立交6处(3处利用),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收费站3处,U型转弯1处。另有连接线一条,为伊吾连接线。伊吾连接线全长2.4千米,采用一级公路,路基宽26m,设计速度100km/h。本项目在K124+100处建设一处服务区,内设加油站一处,预留加油站的位置,加油站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本环评要求后期建设加油站时,对加油站单独进行评价。主要工程数量表见表2.1-2。表2.1-2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名称主线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km/h路基宽度2×13.25m路线工程全长187.16km永久占用土地783.78公顷路基土石方数量计价土方(m3)9103579计价石方(m3)1103651平均每公里计价土石方数量(m3)54521借土方数量(m3)8731502弃土石方数量(m3)1425874特殊路基处理土工布(m2)2051333借土填方(m3)377911挖方(m3)377911路基排水预制板(m3)14648路基防护浆砌片石(m3)61107筑坝土方(m3)488516沥青混凝土路面面积(1000m2)7600.195桥、涵工程(按分离式计算)(m/座)大桥4284/10中桥1062/16小桥3231.73/143涵洞513道交叉工程平面交叉1处分离式立体交叉6处(3处利用)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管道交叉4处(按分离式计算)通道14处安全设施设置各种警告及禁令标志若干服务设施服务区1处,K124+100养护工区1处,与下马崖互通收费站同址建设,K128+800收费站3处,S(X)K27+600,S(X)K128+800,SK186+400/XK185+585环保工程4套智能一体化膜污水处理设备(WR-MBR),服务区污水处理能力为50m3/d,镜儿泉及伊吾收费站污水处理能力20m3/d,下马崖收费站(含养护工区)污水处理能看为30m3/d。5套0.35MW的电热水锅炉垃圾箱,应急池、事故池等若干2.1.4主要技术指标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3。表2.1-3项目主要技术指标线路分段K3+000-终点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车速(km/h)120车道数(道)双向四车道行车道宽度(m)3.75路基宽度(m)2×13.25/27右侧路缘带宽度(m)0.75右侧硬路肩宽度(m)3.0左侧硬路肩宽度(m)1.25(0)土路肩宽度(m)0.75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1000最小半径极限值(m)65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5500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长度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17000极限值(m)1100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6000极限值(m)4000竖曲线长度一般值(m)250最小值(m)100最小坡长(m)300停车视距(m)210最大纵坡(%)3荷载标准公路-Ⅰ级2.1.5预测交通量项目可行性研究预测的交通量情况见表2.1-4~5。伊吾连接线的交通量参考主线交通量。表2.1-4梧桐大泉至下马崖至伊吾高速公路未来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PCU/d)路段名称2021年2027年2035年梧桐大泉-下马崖-伊吾4667807913905本项目车型比例预测结果,见下表。表2.1-5车型比和昼夜比(绝对值)单位:%预测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昼夜比2021年57.51%17.13%25.38%2.2:12027年57.30%16.41%26.50%2035年56.80%15.58%27.76%2.1.6工程占地拟建项目沿线地形平坦,永久占地基本上为公益灌木林,取土场、料场占地等临时占地基本选在荒地或已开采的料场。拟建项目推荐方案共占用土地783.78公顷(其中公益灌木林402.58公顷,国家公益林235.91公顷,草地145.29公顷),加上原二级公路用地299.13公顷,总共用地为1082.92公顷。对占用的林地依据国家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规定进行费用补偿。临时占地共计309.92公顷,占地类型为公益林,其中新建施工便道约202.44公里,宽度6.5米,占地约172.07公顷。占地情况见表2.1-6,2.1-7。本项目拟设1处养护工区,3处收费站,1处服务区,占地面积共计12.4666公顷。各站点占地及建筑面积见表2.1-8。表2.1-6永久占地情况表单位:公顷起讫桩号长度(km)所属县、市公益灌木林国家公益林草地原有公路合计K3+000~K76+00073.0哈密市154.373.82123.09281.28K76+000~终点111.816伊吾县248.21232.0922.20502.51合计187.816402.58235.91145.29783.78表2.1-7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占地情况表行政区域临时工程长度(km)用地宽度(m)公益林(公顷)哈密市施工便道84.228.571.59料场便道22.358.519.00施工生产生活区便道6施工生产生活区20.00取土场与公路连接道路16.48.513.94弃土场与公路连接道路8桥梁施工场地3.00伊吾县施工便道118.228.5100.49料场便道32.98.527.97施工生产生活区便道1施工生产生活区18.00取土场与公路连接道路16.58.514.03弃土场与公路连接道路58.54.25桥梁施工场地6.00合计309.92表2.1-8站点建筑规模序号工程名称桩号占地(公顷)建筑面积(m2)备注1下马崖服务区K124+1008.13337100占地及建筑面积包含加油站、加气站500m2以及路政用房100m2。服务区双侧2下马崖养护工区K128+8002.5333800与下马崖互通收费站同址分建3镜儿泉互通收费站S(X)K27+6000.600011003进3出6车道,其中路政用房100m24下马崖互通收费站S(X)K128+8000.600010003进3出6车道5伊吾西互通收费站SK186+400、XK185+5850.600011003进4出7车道合计12.4666111002.1.7主要工程路基工程1、路基横断面主线路基断面基本为分离式式路基断面,部分地形困难路段为整体式路基断面,分离式路基宽度2×13.25m,行车道宽度2×3.75m,右侧硬路肩宽度3.0m,左侧硬路肩宽度1.25m,两侧土路肩宽度0.75m。整体式路基宽27.00m,行车道宽4×3.75m,中间带宽4.5m(中央分隔带宽3m,路缘带宽0.75m),右侧硬路肩宽度3.0m,两侧土路肩宽度0.75m。伊吾连接线长2.4km,采用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6.00m,行车道宽度2×3.75m,右侧硬路肩宽度3.00m(包括路缘带宽度0.50m),两侧土路肩宽度0.75m。路基横断面情况见图2.1-3。图2.1-3路基横断面图2、路基填高与边坡遵循“矮路堤,缓边坡”的设计原则。路基高度主要根据盐渍土处理最小填高、桥涵排水所需净高、防冻、防洪等因素综合确定,以提高道路安全性,淡化路基高度,使公路与周围景观更为融合。路基填方边坡按1:1.5设计。土质挖方和挖方深度≤3m的岩石段落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1,挖方深度>3m的岩石段落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0.5。3、路侧净区路侧净区主要指行车道左侧或右侧边线向外伸展的一段安全区域。宽容性路侧净区设计是指为驶离行车道的车辆提供一定的机会,使其重新获得控制并安全返回行车道,或者找到相对安全的停靠点,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数量和严重程度,是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因此也应该作为我国公路设计的重要因素。在新疆的荒漠戈壁地区,结合地形条件,放缓边坡、采用适宜的排水结构物型式,设置路侧净区,摒弃不必要的护栏等,不但经济,而且更加安全实用。路线所经区域地表植被多为公益林,覆盖率低,用地要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符合“环保政策”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用地范围为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缘1m、路堑边坡坡顶或截水沟外缘1m、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投影外缘1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4、特殊路基设计本项目特殊地质主要为盐渍土,项目区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几十倍。沿线部分段落分布有盐渍土,主要含硫酸盐、亚硫酸盐、氯化物及亚氯化物弱~过盐渍土,土质成分有碎石、砾石、砂及粉、粘土。本项目盐渍土划分情况见表5.1-1。盐渍土路基处理设计如下:对地表浅层盐渍土及表层有盐结皮、盐霜进行清表处理,再回填砾类土类。对于填方段地表深层存在盐渍土的路段,在路基中部一定深度内设置两布一膜复合土工布作隔断层,阻断盐分上升。隔断层在坡脚地面以下时需要做加深边沟及沟外挡水埝,以使土工隔断层高出边沟流水20cm以上,以拦截、排除、隔断路面及地表来水,避免盐分随流水渗入路基内部。盐渍土地区的挖方段应挖除路床范围内盐渍土换填填砾类土。完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拦截、排除地表水。5、路基防护工程路基防护以稳定路基、美化环境、经济合理为原则,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筑路材料供应情况确定合理的防护型式。推荐方案路基防护工程主要设置有导流坝、路堑挡墙及挂网防护。考虑本项目全线水资源缺乏,施工用水困难;全线片块石储量丰富;导流坝、护坡推荐采用浆砌片石材料;路肩挡土墙采用片石混凝土。在地表水流呈漫流,且对路基造成威胁的路段,通过设置导流坝将水流汇集到桥涵进口处或排至路基以外。冲刷较小的路段设置土质导流坝,在冲刷较严重的路段导流坝坝头、坝尾或全部采用浆砌片石加固。在岩体挖方段落,挖方深度小于12m,岩体倾向路基及中~强风化的岩石边坡设置路堑墙支挡工程,以保证边坡稳定;对于挖方大于12m的岩石边坡强风化段,岩体破碎,裂隙发育,成块状,将设置钢丝绳(或铅丝网)主动防护挂网,以保证岩体稳定及防止碎落。K87~K89附近(穿越虎头崖的山沟)山坡坡脚附近有一定程度的积沙现象。应在下一阶段勘察设计中做好来源、程度、分布等调查和处理方案。本项目共设置导流坝216处,筑坝长度75486m,浆砌长度32105m,M10浆砌片石坡面37539m3,M10浆砌片石基础23568m3。共设置护坡挡墙21处,总长度5234m。6、路基、路面排水为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和减少水土流失以及尽量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环保的特殊要求,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气象等条件,并与路基防护、特殊路基处治、桥涵设置相互协调,设置了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时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地表水。1)路面水主要依靠路拱横坡分散排除。2)根据地形及水流情况,设置截水坝、排水沟归并水流,以减少其对路基的危害,并做好与桥涵的衔接。3)低填、挖方地段设置边沟,快速排水。4)边沟采用宽浅形,断面尺寸依据地形、地质条件及汇水面积确定,对排水量较大、易受水流冲刷的段落,采用浆砌加固。5)排水沟采用倒梯形断面,根据坡面汇水面积大小及地质情况设置土质排水沟或浆砌加固排水沟;截水沟采用倒梯形断面,设置在路堑边坡外2m坡面上。6)对于冲沟间距较短的两个或多个冲沟采取改沟措施将其中地势较高处冲沟改至相邻冲沟以归并水流减少涵洞的设置。路面工程考虑到本项目沿线工程地质状况及路基土水稳性及新建成的结构形式。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并结合沿线料场分布、交通量、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地理条件,主线路面结构方案为:5cm厚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封层+36cm厚5.0%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cm天然砂砾。交叉工程本项目共设置平面交叉8处,分离式立交6处,互通式立交3处,与地埋水管交叉4处。区域路网图见图2.1-4。1、平面交叉本项目沿线主要与县乡道路相交,主要分布在下马崖乡及伊吾县城附近,被交叉道路等级低,路基、路面宽度不规范,共设置平面交叉8处。2、互通式立交本项目共设置3处互通式立交,分别为镜儿泉互通、下马崖互通、伊吾西互通,设置U型转弯一处。具体设置情况见下表。表2.1-9互通式立交设置一览表序号名称中心桩号被交路名称立交形式1镜儿泉互通S(X)K27+600X52566,镜黄公路B型单喇叭2U型转弯SK75+000、XK74+400U型转弯3下马崖互通S(X)K128+800下马崖连接线A型单喇叭4伊吾西互通SK186+400、XK185+585伊吾连接线A型单喇叭镜儿泉互通:镜儿泉互通距项目起点双井子互通(喀什方向)27.6公里,距U型转弯47.4公里。主线为分离式四车道,行驶速度120km/h,被交路为镜黄公路,四级公路,该互通主要解决镜儿泉铜矿及附近车辆去往哈密、伊吾方向的交通转换问题,镜儿泉互通的建成将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互通位于荒漠戈壁,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质条件较好。镜儿泉互通平面图见下图。下马崖互通:下马崖互通距U型转弯53.8公里,距伊吾互通57.6公里。拟建互通位于下马崖乡以北与下马崖连接线分离式立交相接,主要承担去往和下马崖乡及周边村镇与本项目的交通转换,该互通布线区域位于主线与下马崖连接线交叉的西北象限,互通位于荒漠戈壁,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质条件较好,无受控制因素。该互通主要交通流方向为“伊吾-下马崖”,为便于今后封闭式收费,本互通采用A型单喇叭立交,匝道设计速度40km/h,主线下穿,跨线桥上部采用25+2×35+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采用肋式桥台、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在被交线匝道上设置匝道收费站。下马崖互通平面图见下图。伊吾互通:伊吾互通距下马崖57.6公里。拟建互通位于伊吾县以南3公里,主要承担去往伊吾县与本项目的交通转换,该互通布线区域位于既有伊吾连接线与主线交叉处,互通位于荒漠戈壁,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质条件较好,无受控制因素。主要交通流方向为“伊吾-梧桐大泉”,“伊吾-巴里坤”,为便于今后封闭式收费,本互通采用A型单喇叭立交,匝道设计速度40km/h,主线下穿,跨线桥上部采用25+2×35+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采用肋式桥台、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在被交线匝道上设置匝道收费站。伊吾互通平面图见下图。3、分离式立体交叉本项目共设置6处分离式立体交叉,3处利用。本项目与已建成的额哈铁路、红淖三铁路分别交叉1次、3次。与额哈铁路交叉形式为下穿,与红淖三铁路交叉均利用该铁路已建成的铁路桥下穿通过。铁路现状见图2.1-5。分离式立体交叉一览表见表2.1-10。K23+300K60+946.53K87+203.66K114+840.3图2.1-5交叉铁路现状图表2.1-10分离式立体交叉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交角(°)孔径—孔数(孔-m)交叉方式被交公路名称及等级结构类型备注1K3+000明哈高速纳入明哈高速项目2K23+3001202×18.0主线下穿额哈铁路、国铁Ⅰ级钢筋混凝土箱型铁路桥新建3K60+946.53702×32+2×48+32主线下穿红淖三铁路、国铁Ⅰ级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利用4K87+203.6611540+64+40+4×32主线下穿红淖三铁路、国铁Ⅰ级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利用5K114+840.37032+2×48+32主线下穿红淖三铁路、国铁Ⅰ级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利用6K159+500淖毛湖—烟墩公路(设计阶段)正在对接4、管线交叉本项目共设置4处管线交叉。桥涵工程拟建项目主线共设置大桥4284m/10座(分离式双幅),中桥1062m/16座(分离式双幅),小桥3231.73m/143座(分离式双幅),涵洞513道。平均每千米桥梁0.9座、涵洞2.74道,全线桥梁占线路总长比为0.458%。项目桥涵设计标准见表2.1-11。表2.1-11项目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100桥涵跨径2.0m、3.0m、4.0m、8.0m、13.0m、16.0m、20.0m、30.0m、40.0m桥涵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涵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项目大、中桥工程情况见表2.1-12、2.1-13。表2.1-12大桥工程情况中心桩号河流名称或桥名桥梁全长(m)结构类型桥梁宽度(m)孔数及跨径(孔-m)净高(m)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墩台基础SK174+390.0大白杨沟1号桥37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实体墩U型台桩基础13.259-40m≥3.5XK174+390.0大白杨沟1号桥37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实体墩U型台桩基础13.259-40m≥3.5SK175+485.0大白杨沟2号桥65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实体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16-40.0≥3.5X175+485.0大白杨沟2号桥65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实体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16-40.0≥3.5SK178+513.0小白杨沟1号桥17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4-40.0≥3.5SK178+513.0小白杨沟1号桥17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4-40.0≥3.5SK180+210.0小白杨沟2号桥208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10-20.0≥3.5XK180+210.0小白杨沟2号桥208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10-20.0≥3.5SK185+085.0伊吾河1号桥728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6-20.0≥3.5XK185+620.0伊吾河2号桥728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6-20.0≥3.5表2.1-13中桥工程情况中心桩号河流名称或桥名桥梁全长(m)结构类型桥梁宽度(m)孔数及跨径(孔-m)净高(m)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墩台基础SK33+467.0/5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台桩基础13.253-16m3.6SK52+464.0/5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16.02.75SK59+710.0图拉尔根河86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4-20.03.23SK84+100.0/5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16.03.40SK85+520.0/5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16.04.3SK87+800.0/5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16.04.30SK95+126.0/5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16.04.80SK101+398.0/66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20.03.00SK101+678.0/66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20.03.00SK108+830.0/66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20.02.50SK178+775.0/9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柱式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4-20.03.50XK178+775.0/9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柱式墩U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4-20.03.50SK179+570.0/67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柱式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20.04.50XK179+570.0/67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柱式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20.04.50SK179+780.0/67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柱式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20.03.00XK179+780.0/67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柱式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13.253-20.03.00安全设施1、护栏本项目护栏主要为波形梁护栏,防撞等级分为A级、SB、SS级。当路侧险要,路线纵坡超限、大偏角急弯、回头弯时,采用SB级波形梁护栏。路侧险要(如沿河路段、设置路堤墙路段等)的路段则采用SB级波形梁护栏。路基边坡1:4、1:1.5,填高大于等于3.0m路段采用A级波形梁护栏。主线路侧和中央分隔带有跨线桥(公路和铁路)的桥墩时,采用SS级波形梁护栏。2、标志除根据规范设置有必要的交通标志外,结合本项目特点,适当增加以下标志:在标志较为稀疏的路段布设情景辅助标志;全线指路标志采用维、汉两种文字,维文在上,中文在下。按设计车速采用汉字字高,维文高度为汉字高度一半。3、桥梁护网为避免掉落物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在上跨铁路的跨线桥部分均设置桥梁护网。桥梁护网固定在跨线桥两侧护栏上,防落网过塑处理,采用槽钢立柱用抱箍、法兰盘固定在护栏上,立柱间距2m。4、其他安全设施根据沿线不同的护栏设置段落等,合理设置里程碑、百米牌的形式和位置。为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在位于未设置护栏段落内,涵洞两端设置警示护柱。服务设施1、概况拟建项目服务区(含加油加气站)位于K124+000处,占用8.1333公顷草地,劳动定员24人,设置一台0.35MW的电热水锅炉,污水采用智能一体化膜污水处理设备(WR-MBR)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能力为50m3/d。本项目采用封闭式收费,结合本项目互通设置情况共设匝道收费站3处,分别为SK27+600镜儿泉互通收费站,S(X)K128+800下马崖互通收费站,SK186+400/XK185+585伊吾西互通收费站。占地面积均为0.6公顷,占地类型为公益林。镜儿泉收费站劳动定员69人,设置一台0.35MW的电热水锅炉,污水采用智能一体化膜污水处理设备(WR-MBR)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能力为20m3/d。下马崖收费站劳动定员69人,养护工区与下马崖收费站同址分建,劳动定员89人,收费站与养护工区分别设置一台0.35MW的电热水锅炉,污水采用智能一体化膜污水处理设备(WR-MBR)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能力为30m3/d。伊吾收费站劳动定员73人,设置一台0.35MW的电热水锅炉,污水采用智能一体化膜污水处理设备(WR-MBR)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能力为20m3/d。2、合理性分析服务区位于K124+100处,该处距离下马崖乡约10km,避开了鹅喉羚的繁殖和越冬区域,对动物影响较小。镜儿泉互通收费站位于SK27+600处,不在东天山保护区范围内,向南距离最近的动物通道572m,向北距离最近的动物通道1430m,这两处的动物通道均可供鹅喉羚通行,鹅喉羚的适应性较强,因此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下马崖互通收费站位于S(X)K128+800处,不在东天山保护区范围内,该区域无保护动物,未设置动物通道,对环境影响较小。养护工区与下马崖收费站同址建设,便于上下高速,便于进行管理。伊吾西互通收费站位于SK186+400/XK185+585处,在东天山保护区范围内,附近有伊吾河大桥,收费站距离主线约200m,附近无保护动物,因此对环境影响较小。供水供电依托情况项目K124+100处建设一处服务区、K128+800处建设一处养护工区,位于下马崖乡东南侧约8-10km处。用水接自下马崖水库,用电接自下马崖乡电力设施,由沿线有可以利用的电力线路,就近接引利用。2.1.8施工组织及方案施工组织1、拆迁路线所经区域无居民集中分布区,也无零散居民,不涉及征地拆迁。2、交通组织方案(1)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及料场便道在拟建公路附近除草或清除灌木后,适当整修或部分利用原有土便道,适当修建支线,占地类型为草地、公益林及国家级公益林,路基宽度采用6.5m(运输车辆为大型车,且双向行驶,考虑错车需要,施工便道宽度设为6.5m),路面采用15cm天然砂砾,本项目便道设置情况详见下表。表2.1-14便道设置情况类型起讫桩号或中心桩号位置路基宽度长度(km)占地类型及数量(亩)备注施工便道K3+000~K27+820路线左侧6.5m26.06公益林315.43,国家级公益林12.48K27+820~K46+400路线左侧6.5m22.30公益林8.13,国家级公益林41.16,草地191.67K46+400~K59+000路线左侧6.5m13.86公益林128.72,草地160.8K59+000~K79+000路线右侧6.5m22.00公益林119.2,草地111.5K79+000~K90+300路线右侧6.5m13.56草地142.63,公益林65.64K90+300~K127+000路线右侧6.5m38.54公益林194.69,国家级公益林222.23,草地51K127+000~K189+975路线右侧6.5m66.12公益林303.44,国家级公益林385.03,草地98.16伊吾连接线施工便道LK0+000~LK1+995路线左侧6.5m2.0公益林25.44EK0+000~EK1+290路线左侧6.5m0.29公益林3.7料场便道K67+200路线右侧6.5m1.20ⅠL-1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取土场便道K89+600路线右侧6.5m8.00ⅠL-2料场便道,利用取土场便道K120+500路线右侧6.5m4.00ⅠL-3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取土场便道K145+400路线右侧6.5m1.50ⅠL-4料场便道,利用取土场便道K3+000路线右侧6.5m6.50ⅡS-1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施工便道K3+000路线右侧6.5m25ⅡS-2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施工便道K31+200路线左侧6.5m0.05ⅢP、K-1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施工便道K57+400路线右侧6.5m0.10ⅡS-3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施工便道K89+400路线左侧6.5m0.05ⅢP、K-2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施工便道K101+650路线左侧6.5m5.00ⅢP、K-3料场便道、ⅡS-4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施工便道K120+000路线左侧6.5m22ⅢP、K-4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施工便道SK2+100路线左侧6.5m138Ⅳ-1料场便道,利用京新高速和主线施工便道K128+000路线右侧6.5m11Ⅳ-2料场便道,与G335共用,利用施工便道K187+800路线左侧6.5m1.00ⅠL-5料场便道,利用取土场便道K173+500右侧6.5m8.00ⅢP、K-5料场便道、ⅡS-5料场便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 DB65-T 4848-2024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重大安全风险认定
- 短视频制作与文化传播策略探讨
- 电商平台物流成本管理与用户体验提升
- 学期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 物业工作人员个人总结
- 现代药店信息技术系统建设与管理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与计划
- 新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春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校教师个人总结3000字数
- 离心式压缩机功率公式
- 柴油机突然停机的原因及判断处理
- 参保人员就医流程doc
- 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汇总分解(共17页)
- 现场材料浪费罚款单(精编版)
- ABB智能定位器TZID-C调试说明书(中文正式版)
- 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 Q∕CR 562.2-2017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