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运动功能测评服务规范》_第1页
《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运动功能测评服务规范》_第2页
《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运动功能测评服务规范》_第3页
《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运动功能测评服务规范》_第4页
《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运动功能测评服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前言...........................................................................................................................2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研究背景.................................................................................................................4

(1)重要性和必要性..............................................................................................4

(2)适用对象..........................................................................................................5

(3)测试目的..........................................................................................................5

5、运动前评价.............................................................................................................5

(1)总原则..............................................................................................................5

(2)评估内容..........................................................................................................6

6、运动功能测试.........................................................................................................6

(1)测试程序..........................................................................................................6

(2)禁忌证..............................................................................................................7

(3)心肺耐力..........................................................................................................7

(4)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10

(5)柔韧性............................................................................................................10

(6)身体成分........................................................................................................10

7、特定人群(老年人)...........................................................................................10

8、与运动测试有关的一般要求...............................................................................11

(1)急救措施........................................................................................................11

(2)场地要求........................................................................................................12

(3)运动测试常用设备........................................................................................12

(4)人员基本要求................................................................................................12

附录.............................................................................................................................13

附录1:PAR-Q问卷..............................................................................................13

附录2: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和分级...................................................................13

附录3:医学评价...................................................................................................14

附录4:运动测试的主要终止指标.......................................................................14

参考文献.....................................................................................................................15

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

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动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本标准起草组成员:曾强、张永亮、王鹏、刘常春、曹丰、王燕、王维民、张世

潮。

2

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运动功能测评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运动功能测评服务规范及相关支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健康管理机构或康养机构开展运动功能测评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

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424-2013人群健康监测人体测量方法

GB/T34285-2017健身运动安全指南

美国心脏协会(AHA)“临床运动测试实验室指南”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年)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

居家老年人运动功能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2018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运动exercise

运动是一种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可重复的,旨在促进或维持一种或多种体

适能的体力活动。

(2)运动功能测评exerciseassessment

通过对人体运动功能进行整体客观评定,发现运动功能方面存在的绝对或相

对不足以及各功能间的不均衡,给出安全有效的运动强度、运动量阈值及运动方

式建议,评估急慢性伤病潜在风险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3)高危人群high-riskgroups

高危人群是指有心血管、肺脏、肾脏疾病和代谢疾病的症状/体征或有确诊

的疾病。

(4)中危人群moderate-riskgroups

中危人群是指没有心血管、肺脏、肾脏疾病和代谢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具

3

有两个或以上(如≥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5)低危人群low-riskgroups

低危人群是指没有心血管、肺脏、肾脏疾病和代谢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

不多于1个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6)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endurance

心肺耐力是指一个人持续身体活动的能力,而反映心肺耐力的最佳指标是最

大摄氧量(VO2max)。

(7)最大摄氧量maximaloxygenuptake,VO2max

最大摄氧量指在人体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

能和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摄取的氧气量。

(8)靶心率targetheartrate

靶心率是指通过有氧运动提高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机能时有效而安全的运动

心率。

(9)肌肉力量musclestrength

肌肉力量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产生的最大力量。

(10)肌肉耐力muscleendurance

肌肉耐力是指持续进行某些活动重复次数和持续时间。

(11)柔韧性flexibility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

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即关节和关节系统的活动范围。

(12)身体成分bodycomposition

身体成分是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通常

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物四种成分构成。

4、研究背景

(1)重要性和必要性

1)久坐与运动

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一项[1]针对近15万人、长达9年的观察性研究发

现,每天久坐8h以上的人,较久坐不足4h的动得多的人相比,全因死亡风险

显著增加,且“以站代坐”或散步等强度较低的运动并不能有效逆转久坐的危害。

4

同时,世界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2]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指出,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min高强度运动,或同等强度的运动组合,在全

球范围内,每年至少可以预防390万40-74岁的成年人过早死亡。

2)运动测试的价值

“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因不适宜的运动导致

的运动风险时有发生。运动测评作为评定机体功能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对于评

估运动风险、科学制定运动处方、指导运动监测以及减少运动损伤的意义极大。

近几年,随着国家颁布的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运动测试的重要性再次被强

调:2016年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加强体医融合和

非医疗健康干预,开展运动风险评估”;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年)》中指出:“运动前需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评估身体状态”。

目前,运动功能测试也已被国家卫生部列入卫生部《健康体检项目目录》。

然而,由于国内运动功能测评相应标准的缺失,导致健康管理机构开展运动干预

服务时易出现目标疾病不统一、检查内容不规范、技术要求不明确等潜在风险。

因此,为满足我国每年近6亿人次以上健康体检人群对通过有效运动防治慢

性病及提高健康生命质量的迫切需求,制定运动功能测评服务规范势在必行。

(2)适用对象

18-79岁的健康体检人群。

(3)测试目的

人体运动功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行整体性功能化的量化评定才可以进行

客观评价及干预与后续监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运动测试越来越侧重于评估心血管风险,而不仅仅是检

测冠状动脉阻塞[3]。通过对心肺有氧耐力及肌肉含量体脂等指标进行多因素多角

度分析,评估运动风险,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在处方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

炼,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延缓年龄因素及工作生活方式造成的心肺功能下降、脊

柱及关节功能的退化、以及进而引发的慢性劳损等。

5、运动前评价

(1)总原则

运动前评价的评价范围通常取决于危险评估和运动强度。

5

高危人群:进行医学检查和运动测试作为运动前评价的一部分,以便获得安

全有效的运动处方。

低、中危人群:进行低到中等强度的运动时,通常不推荐进行包含运动测试

的运动前评价,而为了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该类人群也可以进行运动前评价。

(2)评估内容

1)运动前健康筛查

①自我筛查,多采用PAR-Q问卷(详见附录1);

②有资质的健康管理专业人士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分级(详见附录2);

③有资质的健康管理专业人士根据分层等级对筛查个体进行医学评价,主要

包括医学检查推荐、运动测试推荐和医务监督推荐(详见附录3)。

2)医疗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试

医疗史:医学诊断、以往体检结果、最近患病史、住院史、手术史、用药史、

过敏史、工作经历、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脉率和心率、血压、肺部和心脏听诊、神经功能检

查、皮肤检查等。

实验室测试:血清生化、全血细胞计数、血脂、脂蛋白、炎症标记物、空腹

血糖、AIC和肺功能等检查。

3)血压

高血压前期患者:应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生活方式

调整包括增加体力活动、控制酒精、低钠低脂饮食,增加水果蔬菜摄入等。

高血压病人:除了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以外,还要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4)肺功能

而对于45岁以上的吸烟者和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哮鸣音或有较多粘痰

者,需通过肺活量测定获得用力肺活量、第1s最大呼气量、最大通气量和呼气

量峰值。通过以上数据可初步识别病人在运动前是否会出现限制性或阻塞性呼吸

异常等症状,从而预测个体的健康资源使用率和死亡率。

6、运动功能测试

(1)测试程序

1)测试前准备[4]

6

.测试前3h内应指示受试者不要进食或吸烟,应穿着适当的衣服进行锻炼,

尤其是在鞋类方面;

.测试前至少12h内不得进行任何异常体力劳动,测试前24h要喝充足的水;

.当出于诊断目的进行运动测试时,可以考虑停药,因为某些药物(尤其是

β受体阻滞剂)会减弱运动反应并限制测试解释;

.简要病史和身体检查,排除禁忌(见(2)禁忌证),发现重要的临床体征。

2)监测设备

针对不同运动风险选用不同监测设备:

.高风险人群:运动过程中需要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ST段;

.低、中风险人群:运动过程中可以用心率腕表代替动态心电图监测。

(2)禁忌证

运动测试禁忌症分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一般来说,有绝对禁忌证的病

人在病情稳定或进行适当治疗后才可以进行运动测试;而有相对禁忌证的病人只

有在仔细评价风险/收益后才可以决定能否进行测试。

1)绝对禁忌症

①近期安静心电图显示有严重心肌缺血、近期心肌梗死(2d内)或其他急性

心脏事件;②不稳定型心绞痛;③可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未控制的心律

失常;④严重的有症状的主动脉狭窄;⑤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力衰竭;⑥急性肺

栓塞或肺梗死;⑦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⑧怀疑或已知动脉瘤破裂;⑨急性全身

感染,伴发热、全身疼痛或淋巴结肿大。

2)相对禁忌症

①冠状动脉左于干支狭窄;②中度狭窄性心瓣膜病;③电解质紊乱(如:低

钾血症、低镁血症);④严重高血压[如收缩压>200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⑤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⑥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形式的流出道狭窄;⑦运动中加

重的神经肌肉、肌肉骨骼疾病和风湿性疾病;⑧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壁瘤;未

控制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粘液性水肿);⑨慢性感染

性疾病(如:艾滋病);⑩精神或躯体障碍导致的运动能力显著低下。

(3)心肺耐力

1)最大摄氧量

7

心肺耐力作为评估健康相关体适能的重要指标,最大摄氧量VO2max是其评

价标准。通过面罩测量气道内气体交换评估呼吸系统对运动应激的反应情况。

2)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般包括极量和次极量运动测试,次极量运动测试为目前常用。

①极量测试要求受试者做到力竭,需要在医务监督和配有急救设备的情况下

进行,不适合静坐少动、或存在心血管及骨骼肌并发症等危险因素的人群。

②次极量运动测试是通过单级或者多级次极量负荷下的心率反应来预测最

大摄氧量。在受试者达到85%年龄预测最大心率下作为终止试验的条件之一。次

极量运动测试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才能准确评价最大摄氧量:

a.在每一级负荷下达到稳定心率;

b.心率和运动负荷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c.最小化实际与预测最大心率之差;

d.受试者不存在影响心率的因素包括药物、咖啡因、心理压力等;

e.每个人的机械效率相同即在给定负荷下的最大摄氧量相同。

3)测试载体

常用的运动测试载体包括场地测试、跑台测试、功率车测试和台阶测试。运

动测试的方式取决于设施。

①场地测试

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行走或跑动一定的距离(6min行走试验,12min行走

试验),场地测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同一时间管理大量测试人群,且设备简单(只

要用一块跑表),适合于年老、虚弱以及功能严重受限的慢性病人群。缺点是对

于低体力适能或患病人群,场地测试可能会成为极量强度测试。

②台阶实验

需要2秒钟上、下各踏一次(把节拍器设置为每分钟60拍,每响一下踏一

次)。在测试时你应左右腿轮换做,每次上下台阶后上体和双腿必须伸直,不能

屈膝。台阶试验要求比较简单,适用于群体测试。但对于体能特别差的人群,台

阶试验可能会超过其最大功能能力。此外,不按节拍上下台阶会影响测试结果。

③功率车和跑台测试

都可用于极量测试和次极量测试,跑台是美国常用的测试方式,功率车常用

8

于欧洲实验室。常用的测试方案有如下几种:

a.Bruce测试方案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案之一,特别是在心脏负荷测试中心最

为常用,适用于筛查较为年轻/或有运动个习惯的个体。

表1Bruce测试方案七级强度设计原则

级速度(英里/小时)坡度(%)时间(分)METs单位总时间(分)

11.710343

22.51236~76

33.41438~99

44.216315~1612

55.01832115

65.5203—18

76.0223—21

Bruce测试方案每3min就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即每级增加2~3Mets),可能

会使生理反应的变化与增加的负荷不一致,通过运动时间和负荷来估算的运动能

力会偏高,尤其是在使用跑台把手的情况下。

b.YMCA测试方案

为了减少测试时间,YMCA方案采用每级运动3min,连续测试2-3级的方

法。使受试者在至少两级连续测试中的稳定心率达到110次/min与85%的最大

心率之间。YMCA测试方案通常以功率车或跑步机为载体。

表2YMCA测试方案三级强度设计原则

年龄

老年人中年人

运动风险

原则:初始根据运动风险和年龄分级动态设置三级负荷的测试强度

高危1

Met1,Met2,Met3。

中危原则2:针对存在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人群需校正测试强

度,降低测试风险。

低危原则3:根据患者心率表现,动态设置第三级测试准入条件。

此外,可通过运动功能测评的各级表现将运动处方中的代谢当量范围转换为

靶心率范围,使得心率表征的活动强度更加接近用户的真实心肺耐力表现。

4)终止测试标准

由于最大心率的个体差异,85%最大心率推算的上限可能会导致某些人竭尽

全力,而另一些人可能仅达到次极量强度。所以无论是极量还是次极量递增运动

测试(GXT),出于安全考虑,运动测试可能会在受试者感觉疲劳(50%~70%HRR)

或达到预定(70%-85%年龄预测最大心率)终止。具体终止指标见附录4。

9

(4)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肌肉力量通常用电子拉力机或握力计测量,基本步骤如下:1)受试者通过

完成一系列次极量强度重复运动进行准备活动;2)在4次试验内获得1次最大

重复次数1-RM(或多RM)值;3)在受试者预测能力范围内选择最初的重量;

4)以相同运动速度和关节活动范围,从2.5kg逐渐增加阻力至20kg,直至受试

者不能完成重复动作为止;5)记录最后成功举起1-RM或多RM重量的绝对值。

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和重复收缩的次数。通常用俯卧撑(男性)

和屈膝抬肩(女性)来完成测试。

(5)柔韧性

柔韧性是关节的特性。因此没有单一的柔韧性测试用与评价全身柔韧性。实

验室通常用关节活动度ROM来量化柔韧性,用度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

测试方法的是坐位体前屈。

表3解剖学特定ROM正常范围

度数度数

弯曲90~120伸展20~60

外展80~100

肩带运动

水平外展30~45水平内收90~135

内旋70~90外旋70~90

弯曲135~160

肘关节运动

旋后75~90旋前75~90

弯曲120~150伸展20~45

躯干运动

侧屈10~35旋转20~40

弯曲90~135伸展10~30

髋关节运动外展30~50内收10~30

内旋30~45外旋45~60

膝关节运动弯曲130~140伸展5~10

背屈15~20跖屈30~50

踝关节运动

内翻10~30外翻10~20

(6)身体成分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体重、肌肉量、脂肪量、水分、无机盐、骨量、内脏脂

肪、基础代谢等。多由体成分分析仪或居家便携式体重秤测量所得。

7、特定人群(老年人)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速度较快,直接影响了老年的日常行为、生活,降低

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运动能增强人体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系

10

统的机能状况。因此,老年人通过运动功能评估,了解自己的运动功能状态,进

行合适的运动,对于提高身体机能,保持健康十分重要。

参照《居家老年人运动功能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5],老年人运动功能评估

主要包括平衡功能评估和心肺功能评估。

1)平衡功能评估

分为静态平衡评估(单腿站立检查法)和动态平衡评估(5次坐立试验检测

法、计时“起立-行走”测试)。

2)心肺功能评估

老年人心肺功能评估也为最大摄氧量,基于场地设施、仪器设备,以及人力、

物力所限,居家老年人心肺功能测评方法宜采用场地测试方法,包括6min走测

试和2min高抬腿测试。

3)身体成分

研究显示,体脂百分比过多是引起老年人肥胖及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6],而肌力、肌量的缺失是导致老年肌少症的重要因素[7]。因此,对于老年人而

言,实时采用便携式的体重秤进行居家监测人体成分对于疾病的防控十分必要。

表46min步行测试老年人各年龄段正常得分参考范围(单位:码)

年龄(岁)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

男610~735560~700545~680470~640445~605380~570305~500

女545~660500~635480~615435~585385~540340~510275~440

表52min原地踏步试验老年人各年龄段正常得分参考范围(单位:次数)

年龄(岁)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

男87~11584~11680~11073~10971~10359~9152~86

女75~10773~10768~10168~10068~9055~8544~72

8、与运动测试有关的一般要求

(1)急救措施[8]

尽管运动测试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程序,但测试的风险因所测试的患者人群而

异,因此,所有测试设施都必须配备经过培训的设备,药品和人员,以提供适当

的紧急护理。总原则如下:

1)被测人员进行风险分层,以确定在测试期间所需的适当医疗监督水平;

2)书面应急计划,每季度进行一次演练,或定期进行,以在需要时有效地

11

执行;

3)有自动体外除颤器;

4)训练有素的人员,他们熟悉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和/或缺血性心脏病的

体征和症状。

(2)场地要求[8]

1)测试室应足够大(5-10㎡),以容纳所有必要的设备,包括急救设备和除

颤器,同时保持步行区域并在紧急情况下允许患者充分进入。

2)测试室必须遵守当地的消防标准以及其他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地震,

飓风)的程序。

3)应保持良好的照明,清洁和通风,并控制温度和湿度。

4)最好带有秒针或数字计数器的壁挂式时钟。

5)检查台应该有空间容纳毛巾,胶带和患者准备和测试所需的其他物品。

6)提供隐私的窗帘,使患者和实验室人员能够专注于测试过程并为患者增

添舒适感。

(3)运动测试常用设备

1)功能测评和风险评估工具

基础设备:体重计、血压计、量尺、秒表、心电图机、日常生活能力测评量

表、生活方式评估问卷、生活质量和心理评估量表、腕表、运动试验(平板或踏

车)。高标准设备:医疗级心率腕表、心肺运动试验(平板或踏车)、肌力平衡测

评器械、运动康复院外心电监测设备、体脂测定仪和身体成分分析仪。

2)心脏康复急救设备

基础设备:心脏电除颤仪、血压计、急救药品(肾上腺素、硝酸甘油、多巴

胺和阿托品)、供氧设施、心电图机和心率表。高标准设备:运动心电监护仪和/

或便携式监测设备。

(4)人员基本要求

高危人群:需要在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医师的监督下进

行风险评估、运动测评和紧急事件急救。

中、低危人群:需要在具有心血管基本理论知识和急症救治经验的高年资专

科护士的指导下进行风险评估、运动测评和紧急事件急救。

12

附录

附录1:PAR-Q问卷

是否

□□医生是否曾经告诉过你患有心脏病,并且只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当你参加体力活动时,是否感觉胸痛?

□□自上个月以来,你是否在没有参加体力活动时发生过胸痛?

□□你是否曾因头晕跌倒或曾失去知觉?

□□你是否有因体力活动变化而加重的骨或关节疾病(如腰背部、膝关节或髋部)?

□□最近医生是否因为你的血压或心脏问题给你开药?

□□你是否知道一些你不能进行体力活动的其他原因?

附录2: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和分级

13

附录3:医学评价

附录4:运动测试的主要终止指标

运动测试的主要终止指标

出现心绞痛或心绞痛样症状;

运动负荷增加收缩压下降≥10mmHg,或收缩压低于基线血压;

血压过度升高:收缩压>250mmHg或舒张压>115mmHg;

呼吸困难、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