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近年合集_第1页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近年合集_第2页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近年合集_第3页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近年合集_第4页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近年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number"pagenumber/SECTION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近年合集1.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2.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3.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4.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5.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6.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7.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8.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9.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10.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A)AB)BC)CD)D答案:A解析:[单选题]2.常规交响乐队中弦乐组由几个声部组成()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答案:A解析:弦乐分高音、中音、低音三个声部。高音为第一、第二小提琴,部分为大提琴和贝斯。[单选题]3.成语?尽善尽美?是孔子对哪部大型乐舞的评价()A)《云门》B)《咸池》C)《韶》D)《大武》答案:C解析:《韶》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单选题]4.在大调体系中,哪一级七和弦是大小七和弦()A)I级B)Ⅱ级C)V级D)Ⅶ级答案:C解析:大小七和弦是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在大调体系中,I级七和弦是大大七和弦,Ⅱ级七和弦是小小七和弦,V级七和弦是大小七和弦,Ⅶ级七和弦是减小七和弦。[单选题]5.《海菜腔》是哪个民族的民歌()A)苗族B)侗族C)彝族D)瑶族答案:C解析:《海菜腔》是云南彝族?四大腔?之一。[单选题]6.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了解到全体学生音乐学习的背景()A)舞台表演B)问卷调查C)抽样访谈D)查阅档案答案:B解析:[单选题]7.9~14世纪最早的复调形式是()A)牧歌B)奥尔加农C)经文歌D)格里高利圣咏答案:B解析:奥尔加农产生于公元9世纪,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单选题]8.2001年中国第一次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A)古琴B)昆曲C)蒙古族长调民歌D)京剧答案:B解析:2001年,首次公布了第一批共19个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杰作,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单选题]9.成功将爵士乐引入交响音乐创作的作曲家是()A)科普兰B)格什温C)伯恩斯坦D)艾夫斯答案:B解析:美国音乐长期受欧洲主流音乐影响,20世纪初才有明确表现美国国民性格的音乐出现,先驱者便是格什温。他将美国大陆流行的通俗爵士乐运用在传统音乐中,综合了欧洲音乐艺术、爵士乐、黑人歌曲等各种形式,创造出交响爵士乐,成为美国音乐的一种特色。这方面的代表作《蓝色狂想曲》,被认为是?容许爵士乐从酒吧间门里探出头来?的第一个成功的尝试。[单选题]10.比?Moderato?所要求的速度慢的是()A)AllegroB)AllegrettoC)LentoD)Pre8to答案:C解析:Moderato是中板,每分钟拍数是88;Allegro是快板,每分钟拍数是132;Allegretto是小快板,每分钟拍数是108;Lento是慢板,每分钟拍数是52;Presto是急板,每分钟拍数是184。[单选题]11.改编自雨果同名小说的著名音乐剧是()A)《歌剧魅影》B)《悲惨世界》C)《双城记》D)《阿依达》答案:B解析:安德鲁·洛依德·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是根据法国作家卡斯顿·勒胡的小说《LeFantomDeL'opera》改编而成。《悲惨世界》是由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描述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大时代长篇历史小说,?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阿依达》这部四幕七景歌剧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朱赛佩·威尔第所创造的,剧情是根据法国古埃及考古学家芳思华·奥古斯特·斐迪南·马里耶特的原著改编。[单选题]12.根据德国音乐学家萨克斯的分类法,中国民族乐器可以分为()A)弦鸣、气鸣、体鸣、管鸣B)弦鸣、气鸣、体鸣、腔鸣C)弦鸣、气鸣、体鸣、膜鸣D)气鸣、体鸣、膜鸣、腔鸣答案:C解析:我国民间乐器按照德国乐器学者萨克斯等人提出的现代乐器分类法被分为体鸣乐器、气鸣乐器、膜鸣乐器和弦鸣乐器四类。[单选题]1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欣赏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审美思维的教学手段是()A)抄写主题B)学生谈乐曲特点以及感受C)聆听作品D)识读乐谱答案:C解析:根据高中课标,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单选题]14.教师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A)教学目标、教材内容B)教学目标、学生特色C)学生特色、教材内容D)教材内容、教学策略答案:A解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单选题]15.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中学生的主要角色是()A)观赏者B)参与者C)主导者D)宣传者答案:C解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帮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这种教学法由学生自己确立追求的目标,教师起帮助和引导的作用,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索、寻求,最后达到自己的目标。[单选题]16.流行于浙江地区的戏曲是()A)花鼓戏B)黄梅戏C)采茶戏D)越剧答案:D解析:花鼓戏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梅山或湖北省黄梅县,是安徽省汉族主要地方戏剧种。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约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越剧发源于浙江绍兴嵊州,发祥于上海,汉族戏曲之一,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问答题]17.分析舒曼的钢琴作品《梦幻曲》的谱例。梦幻曲要求:(1)说明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写出调式调性。(10分)(2)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5分)答案:(1)《梦幻曲》是舒曼所有钢琴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它是A-B-A?的三段曲式,为F大调。其结构图示:(2)这首乐曲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缥缈的梦幻世界。解析:[问答题]18.请根据上题对《梦幻曲》的分析,运用新课程理念,设计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15分)?(2)设计鉴赏课的基本教学环节。(20分)答案:(1)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乐曲《梦幻曲》,同学们能喜爱这首乐曲,对了解曲作者舒曼创作乐曲的意图产生兴趣,有进一步了解曲作者舒曼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欲望。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辨、看、说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享受和表现音乐那如诗如梦的浪漫意境,初步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主题重复而又带有细微变化的反复出现)。③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初步掌握结构与旋律特点。(2)教学环节①新课导人初听完整感受:老师问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同学们答(各抒己见),PPT-梦幻曲。②教授新课再次聆听,找到乐段的分界点(同学们划分,老师总结)并分别对划分出的A段、B段以及A?段进行各自的分析。③拓展综合A.尝试采用分组讨论的办法,画出A段的旋律线。B.体会B段情绪与色彩上的改变(灰暗、低沉、纠结、明亮)。C.找出A?段与B段,A?段与A段的异同点(此三环节可以采用角色定位等方式)。D.作品创作背景简析。④课堂小结解析:[问答题]19.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过程,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民族舞韵吐芬芳,圆满和谐映华夏?【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教学内容】民族舞剧《小刀会》之花香鼓舞?【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与难点】体验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要态,感悟身韵的核心价值和审美特征;感悟以中国古典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内涵。?【教学过程】?1.交流与分享?(1)伴随滚动播放的《花香鼓舞》视频,学生进入课堂。?(2)引出课题--民族舞韵吐芬芳,圆满和谐映华夏。?(.3)学生作业展示--舞剧《小刀会》,小组学习与交流。?2.欣赏与体验--《弓舞》?(1)创作背景。?(2)感受其舞蹈的特点。?①体会该舞风格,观察并模仿该片段中记忆深刻的舞蹈动作。?②欣赏《弓舞》的动作截图,并反馈其对应的动作名称。?③指导学生实践,学习中国古典舞简单的基本动作。?基本手形:兰花掌(女)、虎口掌(男)。?基本脚位:丁字步(男)、踏步(女)。?连贯动作:山膀、托掌、圆场步。?动作要领:圆;精气神。?所谓身韵: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④哪些艺术元素凸显了小刀会将士们的精神??⑤简单归纳舞剧《弓舞》之所以获得金质奖章的原因。?⑥再次请学生进行舞蹈实践,体会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圆形的艺术、形神兼备的艺术、刚?柔并济的艺术。?3.拓展与探究?(1)列举能体现出中国民族精神中圆满和谐、形神兼备、刚柔并济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态。?(2)学生小组展示交流。?(3)课堂小结。答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与学习中国古典舞--《弓舞》的基本要态,体会小刀会将士们不屈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向往与热爱。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与《小刀会》小组相互配合,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中国古典舞所表达的圆形的艺术、形神兼备的艺术、刚柔并济的艺术。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弓舞》的基本动作,了解舞剧中身韵的变化。(2)课例点评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里,此课例基本符合讲课过程所要进行的四个基本步骤:首先,采用滚动播放的《花香鼓舞》视频来进行情境导人,符合学生接受的心理特点;其次,在?课堂欣赏?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对视频进行反复与细节播放,教师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对其中的动作做出适当的展示,效果会更好一些;再次,?拓展与探究?如果能从?身韵?开始,整个课堂结构与时间安排也将会更加合理;最后,列举了能体现出中国民族精神中圆满和谐、形神兼备、刚柔并济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态,拓展了学科知识,符合新课程要求。解析: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A)AB)BC)CD)D答案:C解析:[单选题]2.{图]A)AB)BC)CD)D答案:C解析:起句是乐段的开始句,音乐的初步呈示也是全曲发展的基础。承句是承前启后,通过重复、变化、呼应、展开等手法,加深、巩固已呈述的乐思,有时也可预示即将展开的乐思。转句是全曲发展的关键,通过节奏、音调、旋律线等较大的变化,把已呈述和巩固的乐思加以发展,在音乐上出现不稳定因素并有进一步的展开。合句是乐段之尾句,音乐在转句做进一步展开后,由合句对前面的乐思进行肯定和总结,它也是结束、收尾的句子。合句有时也和起句、承句取得呼应(再现),或在转句的基础上一气呵成,对整个段落加以概括[单选题]3.下图所显示的曲艺形式是()A)京韵大鼓B)四川清音C)苏州弹词D)河南坠子答案:C解析:苏州弹词简称弹词,俗称小书,江苏省苏州市的一种汉族戏曲艺术,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单选题]4.课堂上,老师让学生默唱歌曲,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哪种能力()A)内心听觉B)即兴创作C)情感表达D)体态律动答案:A解析:[单选题]5.提出?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将音乐制作与音乐欣赏作为音乐实践,融思维与行动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是()A)雷默B)埃利奥特C)鲍曼D)里吉尔斯基答案:B解析:[单选题]6.春秋时期产生的著名古琴曲是()A)《高山流水》B)《平湖秋月》C)《广陵散》D)《潇湘水云》答案:A解析: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产生于春秋时期;《平湖秋月》有民族乐曲和钢琴曲两种,较著名的是吕文成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民族乐曲《平湖秋月》;《广陵散》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产生于汉代;《潇湘水云》为南宋郭沔的古琴曲作品。[单选题]7.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的作者是()A)李焕之B)丁善德C)马思聪D)王义平答案:A解析:李焕之,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创作的《春节组曲》已成为我国春晚必演曲目。[单选题]8.改革开放之初,一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曲作者是()A)王立平B)施光南C)王铭D)傅庚展答案:D解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施光南的作品[单选题]9.与江苏民歌《茉莉花》属于同一种民歌类别的是()A)《上去高山望平川》B)《川江船夫号子》C)《对鸟》D)《孟姜女》答案:D解析:《孟姜女》与《茉莉花》都是小调;《上去高山望平川》是花儿,是山歌;《川江船夫号子》是船渔号子,是号子;《对鸟》是浙江山歌。[单选题]10.下列属于维吾尔族音乐形式的是()A)花儿B)锅庄C)木卡姆D)堆谐答案:C解析: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音乐形式;花儿是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和堆谐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单选题]11.下列剧目与《贵妃醉酒》属于同一剧种的是()A)《霸王别姬》B)《西厢记》C)《牡丹亭》D)《天仙配》答案:A解析:《霸王别姬》与《贵妃醉酒》同为京剧,《西厢记》是元曲,《牡丹亭》是昆曲,《天仙配》是黄梅戏。[单选题]12.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的作曲家是()A)黄自B)李叔同C)吴伯超D)黎答案:D解析:黎锦晖代表作品: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小小画家》等;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老虎叫门》等。[单选题]13.钢琴曲集《十二平均律》的作者是()A)亨德尔B)巴赫C)斯卡拉蒂D)维瓦尔第答案:B解析:巴赫,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单选题]14.下面谱例中的旋律是出自哪位作曲家的作品()A)莫扎特B)贝多芬C)海顿D)舒伯特答案:A解析:此旋律片段为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单选题]15.肖邦作品《革命练习曲》(如下谱例片段)是()A)AB)BC)CD)D答案:B解析:《革命练习曲》又名《c小调革命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的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单选题]16.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技术手法之一是()A)十二音B)微分音C)全音音阶D)音块答案:C解析:全音音阶由六个音级组成,也是一种平均音阶,即将一个八度划分成相等的六个全音。这种音阶也运用于舒伯特、罗西尼、柏辽兹的某些作品,其完整形态出现的最早例子见于俄国作曲家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以后达尔戈梅斯基、李斯特、德彪西、普契尼、施特劳斯等都曾用过,逐渐成为印象派音乐风格的特征之一。[单选题]17.下面谱例使用的复调技术是()A)模仿B)倒影模仿C)模进D)缩小模仿答案:D解析:缩小模仿即紧缩模仿,当应句模仿起句时,其节奏按比例加以缩短,形成旋律句法长度上的变化。采用这种手法时需注意:起句长度不宜过短,节奏应稍宽展。[单选题]18.下面谱例为某合唱曲片段,其中不协和音程的数量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的增、减、倍增、倍减音程。谱例中从左到右构成的和声音程是小三度、小三度、大六度、纯四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纯一度、小三度、小三度。有两个不协和音程大二度。[单选题]19.F列和弦中,性质完全相同的一组三和弦是()A)自然大调I级和弦与自然小调I级和弦B)自然大调Ⅳ级和弦与自然小调Ⅳ级和弦C)自然大调V级和弦与自然小调V级和弦D)自然大调V级和弦与和声小调V级和弦答案:D解析:自然大调V级和弦与和声小调V级和弦都是大三和弦。[单选题]20.下面旋律片段的风格是哪种舞曲()A)圆舞曲B)伦巴舞曲C)弗拉门戈舞曲D)探戈舞曲答案:D解析:谱例是阿根廷作曲家以及班多纽手风琴独奏家皮亚佐拉的作品《自由探戈》的音乐片段。[单选题]21.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下列对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要求最适合的是()A)在聆听的基础上,注重对作品的欣赏B)在聆听的基础上,注重对作品进行演奏C)在体验的基础上,注重对作品的比较、探究等D)在体验的基础上,注重对音乐作品的联想与改编答案:A解析: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要求是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单选题]22.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以?六艺?作为传授的主要科目。?六艺?指()A)礼、乐、易、御、书、数B)礼、乐、射、御、书、数C)艺、射、诗、御、书、数D)礼、诗、兵、御、书、数答案:B解析: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是礼、乐、射、御、书、数。[单选题]23.残疾儿童应该有机会参与歌唱?,关注所有被排斥、被边缘化的群体,提倡教育为所有人提供均等机会的教育新理念是()A)多元文化教育B)国际理解教育C)全纳教育D)通识教育答案:C解析: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科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七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单选题]24.通过音乐教学评价,可以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的原因,这体现了音乐教学评价的哪种功能()A)导向功能B)诊断功能C)决策功能D)调节功能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是指教学评价对教育的成效、矛盾和问题做出判断的功效和能力。它能够根据评价标准做出价值判断,分析出或者说出、诊断出教学活动中哪些部分或环节做得好,应加以保持和提高,同时也能指出哪些地方存在着问题,找出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提供改进途径和措施的方法。[单选题]25.下列选项中,适合高中器乐模块教学活动的是()A)举办学生独奏、重奏、小合奏等班级演奏会B)举办班级学生乐曲创编C)举办班级学生歌舞表演D)组织学生采集民间音乐答案:A解析:高中器乐模块教学应与演奏活动相关。选项A是演奏模块教学内容,选项B是创作模块教学内容,选项C是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内容,选项D是演唱模块教学内容。[单选题]26.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时,学生对课本插图的意境提出质疑,老师的下列哪种回应更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作品()A)插图问题下节课再讨论吧B)很有批判意识,敢质疑教材,大家为他鼓掌C)观察很仔细,请用语言具体描述一下你的感受D)大家看看,课本插图还有没有错误答案:C解析:[单选题]27.创作了钢琴作品《小宇宙》,把西方的作曲技术同东欧民间音乐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将匈牙?利专业音乐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作曲家是()A)李斯特B)柯达伊C)雅纳切克D)巴托克答案:D解析:《小宇宙》是巴托克创作的一套钢琴曲集,全套教材形式丰富多样,从初学者简易的小曲到可供音乐会演奏的高难度的曲目应有尽有。[单选题]28.合唱指挥起拍的三要素是()A)速度、节拍、情绪B)节拍、声部、情绪C)速度、力度、节拍D)速度、力度、情绪答案:D解析:合唱指挥起拍的三要素是速度、力度、情绪。[单选题]29.下列对电声乐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电声乐队中可以用小提琴、萨克斯等乐器B)电吉他在乐队中主要演奏节奏声部,也可以演奏独奏旋律C)电贝司在乐队中承担低音声部D)电子合成器音色丰富,在乐队中只用于演奏旋律?答案:D解析:电子合成器又称电子音乐合成器,是由电子设备代替乐队进行演奏和进行编曲的一种电子化设备,不只用于演奏旋律。[单选题]30.下面旋律片段是基于哪种音乐创作的()A)日本都节音阶B)印度的斯连德罗音阶C)中国五声音阶?D)多利亚音阶?答案:A解析:日本的都节音阶虽然也是一种五声音阶,但与中国和东方许多民族常用的无半音五声音阶不同,包含了两个小二度(半音)音程,音阶形式是mi、fa、la、。i、do、mi。[问答题]31.合唱编配。要求:(1)为歌曲片段创作二声部。(2)运用模仿的手法,使之成为轮唱。答案:二声部顾名思义即两个声部,通常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高音声部基本上就是它的主旋律。从这个题目来看,我们编配的应该是低音声部。首先我们对这个旋律要进行分析,这条旋律应该是G官调式,属于五声调式。其次我们再根据这个调式写出和弦,然后根据和声学里面的一些知识进行编配。在这有几个注意点:(1)尽量避免不属于本调式的音出现;(2)低声部的编配要符合人声的音域;(3)和声编配时尽量避免不良进行,不要出现和声切分,避免出现平行五、八度;(4)根据歌曲内容形象需要、旋律音的结构位置、和声节奏的变化选择和弦。根据轮唱的定义进行编配。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解析:[问答题]32.分析器乐合奏曲《喜洋洋》(片段)。要求:(1)说明该曲的调式调性。(5分)(2)画出结构图示,说明该片段是哪种曲式结构。(5分)(3)简要说明各声部之问的关系。(5分)答案:(1)该曲为C宫七声清乐调式。(2)《喜洋洋》是刘明源于1958年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此曲结构严谨、素材简洁、曲调动听、情感质朴清新,是一首雅俗共赏、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轻音乐作品。图片上的曲谱是整个喜洋洋乐曲中的B段,根据山西民歌《碾糕面》改编。作者保留了原曲舒展的特点,将上、下两句发展成起、承、转、合的四句,很显然它应该是一部曲式。结构图示略。(3)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烘托、相互支撑的,在这个乐谱上,第一声部为主奏声部,而其余两个声部起到支撑和烘托的作用.解析:[问答题]3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演奏教学器乐合奏曲《喜洋洋》(谱例见第32题)?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确定教学重点。(10分)?(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15分)答案:(1)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述是每个音乐教师都要面对的具体问题,一般来说,应该包括三方面要素。①目标要明确(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表述应明确、具体和简洁,主要涵盖本课时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过程及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②目标要涵盖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③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注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2)音乐教学重点的确定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再根据音乐教学内容确定。在这个题目里我们就可以写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变化,在演奏中得以体现。(3)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创设情境、重视体验、强调探究、关注合作、加强综合。除此之外,我们要从学生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要以鼓励为主,因为教师只是音乐学习的促进者。音乐教学过程应有的环节是运行前准备阶段,运行中展开阶段,运行后总结阶段。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解析:[问答题]34.某中学的一节音乐鉴赏课,内容是管弦乐曲《1812序曲》。上课开始,老师检查了学生是否在课前查阅了1812年俄法战争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于是,1812年俄法战争的经过、拿破仑与库图佐夫各自的战略部署、库图佐夫与拿破仑胜败的原因、这次俄法战争对欧洲历史的影响等,均成了这节课讨论的主要议题。最后,学生欣赏一遍《1812序曲》后结束本课。?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简述自己的观点。答案:关文化比例,淡化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忽略了本学科教学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学科以外的文化知识,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符,曲解了?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等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该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而不是本末倒置,无限度地外延与拓展,将音乐课上成历史课。(2)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正确地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提倡拓展相关文化,但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音乐本体的教学上,因为它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解析:[问答题]35.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欢乐颂》?【教学重点】《欢乐颂》主题?【教学过程片段】?1.聆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几次。?2.再次聆听,学生辨析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以什么力度出现。?(学生在纸上边听边写,一位同学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验证。?(1)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四次。?(2)主奏乐器分别是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以及乐队全奏。?(3)力度从弱到强,音区从低到高,形象地表现了?欢乐?的壮大过程。?4.小结:乐曲采取简单有效的重复方法,正式确立了?欢乐?主题。答案:本课是一节鉴赏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上反映了以下特点:(1)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衔接紧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寻找到了?欢乐?。(2)本节课鉴赏的内容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欢乐颂》,通过不断聆听和模仿,进行艺术积累,可以获益颇多,进而使其在审美能力和歌唱表演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和提高。不足之处:缺少教学目标。一堂课的三维目标一定要定准,之后所有活动安排都紧紧围绕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在聆听与体验中,最终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教学重点不合理,只写了《欢乐颂》主题,没有说明是演唱还是鉴赏。缺少导人环节,一节课的导入,对明确该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引学生的求知欲望,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两次聆听,仅仅让学生去听主题出现的次数、主奏乐器、力度,教学内容有些单一,作为鉴赏课,可以从力度、速度、节奏、旋律、情绪等各要素着手,引导学生聆听鉴赏。教学环节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此环节设计的意义不明确。小结总结不到位,小结应该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及给学生布置作业。解析: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梁代丘明传谱的《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琴谱,它的记谱方式是()。A)文字谱B)律吕字谱C)减字谱D)工尺谱答案:A解析:《碣石调·幽兰》是汉族古琴名曲,该曲琴谱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它的记谱方式是文字谱记法。[单选题]2.由马思聪创作,部分主题源自《墙头上跑马》等民歌的小提琴曲是()。A)《摇篮曲》B)《绥远组曲》C)《西藏音诗》D)《牧歌》答案:B解析:《绥远组曲》又名《内蒙组曲》(小提琴组曲),这是马思聪创作的一部小提琴组曲。全曲共分3个乐章,分别为?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其中,《史诗》中快板音乐主题源于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而《思乡曲》主题源自《城墙上跑马》,《塞外舞曲》主题源自绥远民歌《叫大娘,你过来》。这部作品的创作开启了作曲家以中国民歌音调作为自己音乐创作基础的新阶段,其中的第二乐章?思乡曲?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作。[单选题]3.下列哪首影视歌曲是由赵季平创作的()A)《绿叶对根的情意》B)《牧羊曲》C)《信天游》D)《黄土地》答案:D解析: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品有《黄土地》《大阅兵》《红高梁》《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刚(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孔繁森》等。《绿叶对根的情意》由谷建芬谱作曲,《牧羊曲》由王立平作曲,《信天游》由解承强作曲。[单选题]4.因创作弦乐四重奏《风·雅·颂》(1983年)而获得国际韦伯室内乐作曲比赛二等奖的我国?新潮音乐?作曲家是()。A)瞿小松B)郭文景C)谭盾D)陈其钢答案:C解析:谭盾是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代表作品有弦乐四重奏《风·雅·颂》、交响乐《离骚》等。[单选题]5.下面谱例中旋律所代表的地方歌舞音乐是()。A)采茶歌B)芦笙舞C)二人台D)囊玛答案:A解析:此曲谱为《采茶扑蝶》,它是一首福建采茶歌,整首曲子描写了茶农们愉快采茶的场景,曲子的旋律高昂、优美。[单选题]6.下列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A)《幽兰》B)《十面埋伏》C)《百鸟朝凤》D)《老六板》答案:D解析:谱例为《老六板》曲调,《老六板》是中国汉族民间器乐曲,属于古老的民间丝竹乐曲调,又称《老八板》。[单选题]7.下列京剧脸谱属于哪一种行当()A)生行B)净行C)丑行D)旦行答案:B解析: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丑?名?三花脸??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单选题]8.昆曲代表剧目《牡丹亭》作者是()。A)汤显祖B)王实甫C)关汉卿D)马致远答案:A解析:《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昆剧《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王实甫,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单选题]9.1673年葡萄牙传教士徐日昇来到北京,向康熙皇帝进献了管风琴和古钢琴各一台,此时在这两件乐器的故乡欧洲,当地音乐的重要创作特征是()。A)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创作中心B)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C)通奏低音D)主导动机的运用答案:C解析:1673年为西方巴洛克时期,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的,它强调的是高低两端的声部旋律线条,即低音部和高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它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所以通奏低音是该时期音乐的主要创作特征。[单选题]10.下面谱列中的歌剧咏叹调主题片段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A)贝多芬B)舒伯特C)格鲁克D)莫扎特答案:D解析:此谱例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再不要去做情郎》,作者为莫扎特。[单选题]11.缺A)AB)BC)CD)D答案:D解析:[单选题]12.下列属于表现主义音乐代表的是()。A)德彪西《大海》B)贝尔格《沃采克》C)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D)拉威尔《波莱罗》答案:B解析:《沃采克》三幕歌剧,由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编剧并谱曲。《沃采克》取材于毕希纳原剧,1917年完成了剧本,1920年谱完全剧音乐,这是第一部用无调性音乐写成的歌剧,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德彪西《大海》为印象主义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为新古典主义作品。拉威尔《波莱罗》也为印象主义作品。[单选题]13.20世纪50年代.根据其鸟类生态观察笔记,谱写了涵盖l7种欧洲鸟类的钢琴独奏曲的作曲家是()。A)勋伯格B)布列兹C)蒂皮特D)梅西安答案:D解析:《鸟鸣集》是梅西安为钢琴而作的钢琴套曲。梅西安称:?此作?想正确地为鸟声绘出肖像??。勋伯格,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布列兹,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布列兹首先是优秀的现代作曲家,其次才是指挥家,梅西安学生。蒂皮特,著名英国现代作曲家,35岁左右引起世界关注,在音乐界可算大器晚成,与另一位英国作曲家布里顿齐名。[单选题]14.下列属于哪个国家代表性的乐器组合()A)印度尼西亚B)日本C)黎巴嫩D)印度答案:A解析:此图片中乐器组为甘美兰乐器,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民族乐器,又以峇里岛及爪哇岛的甘美兰合奏最为著名,是传统印度尼西亚锣鼓合奏乐团的总称。[单选题]15.下面谱例的节奏型是()。A)伦巴节奏B)桑巴节奏C)探戈节奏D)华尔兹节奏答案:C解析:此节奏为探戈舞曲典型节奏。[单选题]16.下面谱例中属七和弦的数量是()。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解析:此题中属七和弦的数量只有两个,在第三小节的第一拍与第三拍、[单选题]17.与dim.意思相同的表情术语是()。A)cresc.B)rit.C)sim.D)decresc.答案:D解析:dim.与decresc.同为渐弱。[单选题]1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体裁是()。A)艺术歌曲B)进行曲C)抒情歌曲D)叙事歌曲答案:B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体裁是进行曲:[单选题]19.下图中的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哪个地区()A)江浙B)东北C)云贵川D)闽粤答案:A解析:图片曲艺形式为苏州弹词。它是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的杭、嘉、湖地区。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演员自弹自唱,有一人(单档)、二人(双档)和二人以上等表演形式、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偶加三字头或夹杂三字句、五字句等。基本唱腔是上、下句变化反复结构。[单选题]20.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达到平衡是在()。A)6岁B)9岁C)12岁D)15岁答案:B解析: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乎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所以早期音乐体验对整个音乐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单选题]21.举办各种类型的演唱会、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哪一个模块的内容()A)歌唱模块B)音乐与舞蹈模块C)创作模块D)音乐鉴赏模块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中歌唱模块建议要举办各类演唱会、音乐会。[单选题]22.近代我国由于兴办学校而产生音乐课程.学校音乐教学开始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A)教授歌曲B)教授诗歌C)教授欣赏D)教授识谱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的音乐教学基本是师徒相传,代代传授的。到了近代,由于学校的兴办及音乐课程的产生,音乐教学才真正走向正轨。二十世纪初,学校的音乐教学是以乐歌的教学为主,1904年,沈心工出版了最早的乐歌教材《学校唱歌初集》,辛亥革命以后,他又编辑出版了《重编学校唱歌集》1-6集、《民国唱歌集》1一4集,音乐家李叔同也编写了乐歌教材《国学唱歌集》等。自此以后,我国音乐教学就开始了教授歌曲为主的音乐教学方式。[单选题]23.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提倡从幼年时期开始,运用民族的、地方的语言,帮助儿童形成特定的音乐思维方式和语法结构,使得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教育理念是()。A)多元文化音乐教育B)母语音乐教育C)审美音乐教育D)实践音乐教育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民族的、地方的语言?就可以知道运用的是母语音乐教育。[单选题]24.主张?音乐教学应该透过实际的音乐经验,唤起学生的音乐知觉和情感,发展学生的美感知觉与回应能力?的音乐教育学者是()。A)戴维·埃里奥特B)哈里·布劳迪C)贝内特·雷默D)詹姆斯·默赛尔答案:A解析:埃利奥特在基于对审美观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与审美观?相对立?的实践观,而他多次强调他的哲学观为实践观,目的是为了强调音乐作为行动的一种特定形式的重要性。他认为审美教学是一种错误的音乐教育方式,因为?从审美角度去欣赏?大大限制了音乐听觉和音乐作品的丰富性。他主张在音乐教学中应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音乐和音乐作品,多角度地理解音乐,多角度地去发现人类生活中的音乐价值以及寻求多种实现这些价值的途径。[单选题]25.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运用了哪一种复调创作技术()A)重复B)变奏C)模进D)模仿答案:D解析:此创作技术为复调写作技术中的模仿。[单选题]26.为训练学生合唱时的声部独立与和声感,张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同时练唱SwingLow,SweetChariot和AllNight,AllDay两首歌曲,此活动运用了哪种演唱形式()A)齐唱B)轮唱C)异曲同唱D)固定音型伴唱答案:C解析:同时练唱的是两首歌曲,所以符合异曲同唱。[单选题]27.《春节歌舞》以春节这一传统文化为教学全线,以音乐为切入点,综合了舞蹈、表演、美术、主持与乐编等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年文化?的教学主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教学观点的是()。A)音乐与姊妹艺术相结合B)音乐与戏剧相结合C)音乐与舞蹈D)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答案:A解析:教学以音乐为切入点,综合了舞蹈、表演、美术、主持与乐编等艺术形式.所以是音乐与姊妹艺术相结合。[单选题]28.乐队训练是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指导学生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时可以用来定音的乐器是()。A)二胡B)笙C)古筝D)琵琶答案:B解析:民族管弦乐队中定音乐器为笙。[单选题]29.音乐课上,何老师给出?暴风雨?主题引导学生利用钥匙、笔盒、桌椅、易拉罐、水杯等物品,即兴敲击不同的节奏,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上述音乐教学内容属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哪个模块()A)音乐鉴赏B)音乐与舞蹈C)音乐与戏剧表演D)创作答案:D解析:老师引导学生即兴演奏,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属于高中课程的创作模块。[问答题]30.要求:(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答案:解析:[问答题]31.分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主题旋律。要求:(1)说明该旋律的调式调性。(2)说明该旋律主要发展手法。答案:(1)此主题旋律为a和声小调。(2)首先第一小节使用的是一个主和弦的分解音,明确调性,接着本主题旋律使用严格模进的手法进行发展,原型为第三小节,依次进行一个二度的下行模进,二度模进音程度数跳动小,整体旋律进行平稳。(3)这段旋律是作品《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主题旋律,又叫珀塞尔主题部分,是乐曲的呈示部。它先是通过整个管弦乐队的合奏展示出珀塞尔的音乐主题。这个主题庄重宏伟,具有十分雄壮的气势,这个主题奏完后,按照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弦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最后再次整合管弦乐队全部乐器,按照这样的顺序,先后五次变化重复进行演奏。解析:[问答题]32.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走进维吾尔族舞蹈世界?教学重点:了解维吾尔族舞蹈音乐的基本特点,并能配合音乐学跳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舞步。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教学材料一答案:?走进维吾尔族舞蹈世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韵律,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独特的艺术特色,主动探索维吾尔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舞蹈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感受表达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并与他人进行探讨、交流、合作,加深对舞蹈动作的了解,准确把握舞蹈风格。【知识与技能】学会维吾尔族舞蹈中赛乃姆舞蹈的三大步伐的基本动作,并在学习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律动的肢体体验。(2)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1.了解学生舞蹈知识储备,为同学们表演一段维吾尔族舞蹈。2.导入本课教学内容,教师出示课题名称。3.教师介绍维吾尔族舞蹈的形式及风格特征。二、维吾尔族舞蹈的学习(一)基本体态及律动的学习1.观看完教师的表演后找出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及律动,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练习。2.教师介绍维吾尔族舞蹈动作韵律的特点: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窜,上身撒得开,脚步不离散,摇身带晃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附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以传情达意。3.总结出维吾尔族舞蹈脚步动作是弱拍处给予强势的处理。4.探索维吾尔族舞蹈特点的形成原因。(学生交流探索)5.教师点评并引出赛乃姆舞蹈: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嘹望式、抚胸式等。赛乃姆的舞蹈风格特点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是分不开的,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二)赛乃姆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1.赛乃姆步伐的学习。(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三步一踢??踏蹲旁点??垫步?三大步伐)2.赛乃姆舞蹈组合的学习。3.教师示范,学生模仿。4.播放歌曲《送我一枝玫瑰花》跟随音乐练习舞蹈组合动作。5.学生分组,各组由小组长组织大家练习所学的动作,然后进行组内评价,相互帮助,纠正错误动作,以提高全组学习效果。(三)巩固提高1.教师展示一段舞蹈组合,请学生听一听这段舞蹈运用了什么伴奏乐器。2.学生讨论并回答。3.教师点评并介绍维吾尔族舞蹈常用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手鼓、铁鼓、热瓦普等,主要鼓点是:4.教师踏着鼓点给学生即兴表演一段维吾尔族舞蹈。5.教师利用维吾尔族特色乐器伴奏,请学生根据音乐节奏自由发挥,即兴创编舞蹈。三、拓展提高1.教师播放录像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是不是维吾尔族舞蹈。(教师播两段舞蹈)2.学生观看视频并探讨舞蹈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4.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四、总结本节课学习了维吾尔族舞蹈,除此之外,我们国家其他民族如蒙古族、傣族、苗族、土家族等的舞蹈也都风格各异,而且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地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解析:[问答题]33.案例:一节音乐公开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音乐老师非常投入地描绘着音乐之美。她充满感情地问:?这么美的音乐,同学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这时,学生中却突兀地响起一个不同的声音。?不喜欢?,一个男生说。老师未予以关注,继续充满感情地说:?多好的音乐啊,同学都很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还是那个男生在嘀咕着?一点也不好听?,但声音明显轻了。老师还是未予以关注,课堂继续保持着热闹的氛围,男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了。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答案: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本节课是公开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人地教学,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应该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并且这位老师也能让课堂保持者热闹的气氛,足见整堂课还是比较井井有条的。但是在这井井有条中也存在一些?瑕疵?,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对课堂的兴趣不大,枯燥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该教师虽然教学活动比较贴合学生的发展,但是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这一理念的施行中,做法欠妥。在学生进行提出不喜欢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并未作出回应,而是选择忽略不和谐的声音继续开展教学,不符合新课标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一理念。教师应该灵活应对这类教学事件,充分发挥才能,用创造性的艺术策略解决问题,如充分听取学生的异议,并与学生展开一场音乐之美的讨论,一起去发现音乐的美。解析: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描写战国时期工匠之子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故事的古琴曲是()。A)《酒狂》B)《广陵散》C)《离骚》D)《潇湘水云》答案:B解析:《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题材源于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单选题]2.下面谱例的曲作者是()。A)冼星海B)任光C)贺绿汀D)聂耳答案:A解析:此旋律为《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此曲作于1939年,光未然作词。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全曲由《序曲》及八个乐章组成,分别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是我国现代大型声乐作品的典范。[单选题]3.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翟小松((MongDong))B)刘谖《土楼回响》C)朱践耳《纳西一奇》D)郭文景《御风万里》答案:C解析:《纳西一奇》这部交响音诗由当代中国作曲家朱践耳所作。第二乐章?蜜蜂过江?,用音乐造型手法,描绘蜜蜂由远而近,越过滔滔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在以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象征纳西族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单选题]4.叶小刚的交响曲《地平线》中,蕴含了囊玛的音调和酒盅舞的节奏型,这说明除了蒙古族音乐的素材以外,作曲家还采用了哪个民族的音乐素材()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达斡尔族D)藏族答案:D解析:囊玛节奏型的运用说明交响曲《地平线》还采用了藏族的音乐素材。[单选题]5.从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及歌词判断,该曲属于哪种体裁()A)蒙古长调B)甘肃花儿C)侗族大歌D)福建采茶调答案:B解析:此曲为甘肃花儿《下四川》。[单选题]6.下图中乐人所持乐器为()。A)冬不拉B)弹布尔C)达普D)热瓦普答案:A解析: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从图片中的乐器形制可看出此乐器为冬不拉。[单选题]7.由音乐剧《西贡小姐》的曲作者创作的另外一部音乐剧是()。A)《西区故事》B)《歌剧魅影》C)《悲惨世界》D)《猫》答案:C解析:《西贡小姐》《悲惨世界》同为勋伯格的作品,《西区故事》为伯恩斯坦的作品,《猫》《歌剧魅影》同为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的作品。[单选题]8.下面谱例中的唱腔属于哪种地方戏曲()A)花鼓戏B)秦腔C)越剧D)豫剧答案:D解析:谱例旋律片段为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单选题]9.下列有关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A)以拉丁文演唱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答案:A解析:格里高利圣咏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在罗马教会礼拜仪式活动中唱诵的经文。格里高利圣咏只用人声,歌词采用拉丁文,不用器乐伴奏,不受规则的乐句结构的束缚,没有和声和对位,旋律简单,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过八度。虽然它的旋律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单选题]10.下列关于音乐和文本之问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歌词采用了传统的拉丁经文B)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C)舒伯特的《魔王》歌词作者为德国诗人席勒D)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的唱词摆脱了传统的拉丁语经文的规范;B选项中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歌词来自席勒的诗作;C选项舒伯特《魔王》歌词作者为德国诗人歌德;D选项马勒《大地之歌》创作于1908年,作品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写作完成。因此正确答案为D。[单选题]11.下列对20世纪各种流派的音乐风格描述正确的是()。A)电子音乐直接取材于真实声音,并通过剪接运用于电子合成器中B)机遇音乐是十二音作曲法的延伸C)简约音乐的基本特征是重复短小的音乐动机和最少的音乐材料D)具象音乐是以电子音响的方法把音乐加以复制、改变、制作并记录答案:C解析:A选项电子音乐不是直接取材于真实声音。B选项机遇音乐是现代作曲法的一种,与原来的即兴演奏保持渊源的联系,可任意选择某一音乐素材,或者演奏记号,然后由一位或数位演奏者不受任何法则限制地进行即兴演奏;D选项具象音乐是指直接对采录到的自然中已有的具体声响借助电子手段进行剪切、变速、横向叠加、倒放等处理来创作的音乐;C选项简约主义的特征是采用简单的和声、重复短小的动机和最小的音乐材料,节奏型的不断重复,有时甚至只重复一个音,这种音乐完完全全是写出来的,作曲家对声音的心理效果和听觉效果都非常感兴趣,并努力营造一种能使人着迷的音乐效果。因此正确答案为C。[单选题]12.画家康定斯基所属的表现主义美术派和下列哪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类似()A)勋伯格B)德彪西C)斯特拉文斯基D)巴托克答案:A解析:勋伯格是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德彪西是印象主义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属于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巴托克是民族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单选题]13.下列欧洲国家与其民间音乐体裁对应正确的是()。A)波兰一波尔卡B)意大利一玛祖卡C)捷克一塔兰泰拉D)奥地利一约德尔山歌答案:D解析:波尔卡一捷克,玛祖卡一波兰,塔兰泰拉一意大利,因此正确答案为D。[单选题]14.下列图片中哪一个是被称为?印度小提琴?的萨朗吉()A)AB)BC)CD)D答案:A解析:A选项乐器为萨朗吉,B选项为小提琴,c选项为曼陀林,D选项为热瓦普。[单选题]15.下面旋律片段的节拍类型是()。A)单拍子B)混合拍子C)变换拍子D)复拍子答案:C解析:变换拍子是指在乐曲的行进当中发生变化的拍子,既可以是个别小节的变换,也可以是有规律地交替变换。变换拍子的拍号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写在谱子的不同位置.如果是个别小节的变换,则写在变换的地方。此乐曲中根据需要在乐句中的不同位置加了7/8和3/8、5/8等不同的拍号,因此正确答案为C。[单选题]16.下面谱例中变化音程的数量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除增四减五以外的一切增、减音程和倍增、倍减音程都是变化音程。谱例中1-#5是增五度,4-#5是增二度,#5-1是减四度。[单选题]17.下列图片中哪种乐器既用于铜管五重奏,也用于木管五重奏()A)AB)BC)CD)D答案:C解析:铜管五重奏乐器:大号、圆号、小号两支、长号。木管五重奏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所以圆号为二者共有乐器,C项正确。[单选题]18.在歌唱的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A)前奏B)间奏C)引子D)尾奏答案:B解析:前奏又叫引子,是在歌唱及表演之前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间奏是在歌唱及表演的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尾奏是指在歌唱及表演结束后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单选题]19.?吴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题,然后运用模进的手法写音乐片段,并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上述教学行为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哪个基本理念()A)理解多元文化B)面向全体学生C)重视音乐实践D)弘扬民族音乐答案:C解析:运用模进的手法写作音乐片段,并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实践。这符合?重视音乐实践?的理念。[单选题]20.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B解析:唐朝大乐署兼管雅乐和燕乐以及对于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由宫廷直接管辖的音乐机构有?教坊?和?梨园?,乃是适应唐朝宫廷燕乐高度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建立的。所谓教坊,也就是宫中训练、培养乐工的场所。梨园是唐玄宗在内廷设立的音乐机构,以教习法曲为主。梨园与专习歌舞的教坊不同,是专习法曲、专搞器乐的组织。唐玄宗于?梨园?法部设置了小部音声。盛唐时期在促使音乐形式专门化、尖端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单选题]21.欣赏《胡桃夹子组曲》中《进行曲》的A段音乐时,教师采用下面的方法让学生体验音乐主题,这体现的是哪一种音乐教学体系()A)奥尔夫B)柯达伊C)铃木镇一D)达尔克罗兹答案:A解析: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节奏、旋律练习、基本形体动作教学。核心理念是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人,并发掘人的精神。奥尔夫注重主动性、元素性、综合性、创造性音乐教育,以节奏为基础、器乐为特色,侧重声态的模拟与创造,采用多声结构与简单的和声体系,使用各种打击乐器,鼓励学生即兴演奏。图片中的捻指、拍手、跺脚等说明运用的是奥尔夫的音乐教学体系。[单选题]22.陈老师在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没有采用数学运算方式,而是将音符时值的时间关系与音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不同音符时值的关系,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A)唯理主义B)折中主义C)理性主义D)实用主义答案:D解析:实用主义认为概念、理论并不是世界的答案,判别它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看其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而是看其在实际应用中可感觉的效果。题干中教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不同音符时值的关系,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单选题]23.学生在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A)平衡期现象B)平稳期现象C)高原期现象D)徘徊期现象答案:C解析:?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如相当多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单选题]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程提问、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这种评价属于()。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标准性评价D)导向性评价答案:A解析: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检验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音乐教学实践过程是音乐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给予充分地关注,教学评价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单选题]25.教师将《音乐之声》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对音乐剧产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段的创作和表演活动?,该目标设计最适合的模块是()。A)音乐鉴赏B)音乐与戏剧表演C)歌唱D)演奏答案:B解析:目标中提到了音乐剧学习及创作表演活动,说明最适合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单选题]26.下面谱例属于哪种合唱类型()A)四部混声合唱B)男声二部合唱C)男女二重唱D)女声二部合唱答案:D解析:女高音(Soprano)简写为?S.?,女低音(Alto)简写为?A.?,故该谱例为女声二部合唱。[单选题]27.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故事,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授课角色的理解,现场表演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与形态,模拟森林中的各种音响,使整个教室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森林?,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创作模块教学的哪个特点()A)理论性B)民族性C)即兴性D)科学性答案:C解析:根据案例中中学生按照角色理解表演动作的描述,可以得出此教学过程体现了即兴性的特点。[问答题]28.为下面歌曲编配二声部合唱。要求:(1)在每一乐句停顿处(休止或较长的时值拍)用模仿手法为歌ltttg′]作填充呼应式的第二声部。(2)将原歌曲作为高声部,自己创作的声部作为低声部,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答案:解析:[问答题]29.分析《伦敦德里小调》。要求:(1)画出结构图示,写出歌曲结构名称。(2)说明歌曲的高潮在何处,是通过哪种手法呈现的。(3)说明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特点。答案:(1)单二部曲式,结构图示为:(2)高潮位于歌曲13一14小节。四个乐旬是根据?起承转合?原则产生的四句体乐段:第一乐句呈示音乐主题,明确作品的调式调性。第二乐句巩固音乐主题的乐思,对主题材料有初步的发展、变化。第三乐句转折,六度大跳,将旋律情感推向顶峰,形成作品高潮,采用展开引申的手法,与第一、二句形成对比。第四乐句合拢、收束、终止。(3)最后一个乐句再现第一句主题,与第一乐句形成呼应,回归到温柔平和的情绪。解析:[问答题]30.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器乐合奏《梭罗河》教学重点:合奏时节奏的准确性与声音的协调性要求:(1)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教学。(2)设定教学目标。(3)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答案:(1)《梭罗河》是一首传统的印度尼西亚民歌,曲调优美细腻,所以选择了声音比较清脆、演奏方法简单的乐器:葫芦丝、竖笛、手鼓和三角铁。(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印度尼西亚民歌,学生能够感受印尼音乐独特的韵味,并理解音乐的多元化。【过程与方法】能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及积极的态度参与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加深对印尼音乐的理解。【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器乐合奏的形式演奏《梭罗河》。(3)教学过程导入:播放用印尼甘美兰乐器演奏的《梭罗河》,同时用课件展示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印尼民歌的兴趣。新课教授:①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教师介绍印尼甘美兰乐器及其演奏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葫芦丝、竖笛、手鼓、三角铁模仿甘美兰音乐中的节奏型,体验印尼音乐的特色。②指导学生按照下列谱例做连续性的多声部的合作练习。③在手鼓、三角铁节奏的伴奏下,用葫芦丝演奏歌曲第一声部,用竖笛演奏第二声部。解析:[问答题]31.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请同学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曲。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觉!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答案:(1)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本节课是鉴赏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入地教学,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这位老师刚开始也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在欣赏过程中,面对学生睡着了的现象,老师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们进行了批评,不符合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引导,应该尊重每个学生。在面对学生因为欣赏音乐而睡着的现象,作为老师,应该问一下大家睡着的理由。面对学生说音乐听着太舒服了,教师要进行课中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声色俱厉地批评,势必不能缓解课堂局面。(2)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针对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教师要设计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积极地探究与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的问题不仅要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情绪情感、音乐形象的思考,还要对音乐的艺术特征、时代特征、美学思想等有所感悟和体验。音乐鉴赏课固然以聆听为主,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与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协同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音乐剧、舞台剧、小品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解析:[问答题]32.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中国民间舞蹈》【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胶州秧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编创的学习过程,产生对胶州秧歌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国民间舞蹈的认识。2.通过欣赏胶州秧歌《春天》,分析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的特点。3.通过胶州秧歌基本组合的学习,探究发现胶州秧歌的动作、体态等特点。并能应用胶州秧歌的动作素材,编创展示舞蹈。【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教学(略)二、新课教学1.学生观看胶州秧歌视频《春天》然后讨论。(1)音乐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及其抒发的情感。(2)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3)舞蹈动作是如何配合音乐来表现情感的。2.解读胶州秧歌定义。3.分析、学跳胶州秧歌。(1)分析胶州秧歌体态、动作等特点。(2)学跳胶州秧歌基本动作。(3)教师进一步教授秧歌动作。4.编创实践。以舞蹈《春天》的音乐作为素材,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编创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拆分重组?等方法,完成规定音乐的舞蹈编创。三、展示表演请学生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舞蹈编创情况,教师点评后,请舞蹈基础较好的一组同学展示表演,音乐课在热烈的表演中结束。答案:(1)优点:此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教学过程顺序得当,老师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能够主动教授胶州秧歌的动作舞步,说明教师精心地进行了课程准备。(2)缺点:此教学设计中缺少教学重点、难点。缺少小结与作业环节。①我们可以把教学重难点设置为: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体态特点。教学难点:应用胶州秧歌的动作素材创编舞蹈,体现创造性。②教学环节中的小结与作业设置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胶州秧歌,我们既了解了胶州秧歌的基本旋律,又初步了解了胶州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并且运用动作进行了舞蹈编创,希望同学们回去再去实践探索一下,下次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心得体会。③教师在展示表演环节邀请了小组代表进行舞蹈编创情况的说明,但只邀请了基础好的一组同学进行展示表演。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音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尽管理念中也说明要注重个性化发展,但我们的音乐课毕竟不是只为部分尖子生开设的专业课,这会剥夺大部分学生的展示意愿。解析: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下图中乐人所持乐器为()A)冬不拉B)弹拨尔C)达卜D)热瓦普答案:A解析: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弹拨乐器,弹拨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弹弦乐器,维吾尔族的达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疆手鼓,热瓦普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弹弦乐器。[单选题]2.下面旋律片段的节拍类型是()A)单拍子B)混合拍子C)变换拍子D)复拍子答案:C解析:[单选题]3.下面谱例中变化音程的数量是()A)AB)BC)CD)D答案:C解析:[单选题]4.A)AB)BC)CD)D答案:D解析:谱例是《军港之夜》的女声二部合唱谱。[单选题]5.下列关于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A)以拉丁文演唱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答案:A解析:格里高利圣咏是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ini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之上[单选题]6.下面谱例中的唱腔属于哪种地方戏曲()A)花鼓戏B)秦腔C)越剧D)豫剧答案:D解析:谱例是豫剧《花木兰》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单选题]7.由音乐剧《西贡小姐》的曲作者创作的另外一部音乐剧是()A)《西区故事》B)《歌剧魅影》C)《悲惨世界》D)《猫》答案:C解析:《西贡小姐》是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有,部音乐剧是《悲惨世界》。《西区故事》由伯恩斯坦作曲,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猫》和《歌剧魅影》是安德鲁·洛依德·韦伯的作品。[单选题]8.从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及歌词判断,该曲属于哪种体裁()A)蒙古长调B)甘肃花儿C)侗族大歌D)福建采茶调答案:B解析:谱例是甘肃花儿《下四川》的音乐片段[单选题]9.叶小刚的交响曲《地平线》中,蕴含了囊玛的音调和酒盅舞的节奏型,这说明除了蒙古族音乐的素材外,作曲家还采用了哪个民族的音乐素材()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达斡尔族D)藏族答案:D解析:囊玛是藏族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酒盅舞是蒙古族的舞蹈形式[单选题]10.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