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第八单元单元群文阅读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群文阅读
责任与担当
选文一
(2022广东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帝欲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元祐元年复得疾。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摘编自《宋史·司马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B.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C.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D.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闻喜宴,科举制度中朝廷特赐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者的宴会,始于唐代。
C.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称为宗室。
D.序,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序”只能由他人来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聪慧过人,他七岁时,就能向家人讲《左氏春秋》,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他还不喜华靡,闻喜宴上唯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B.司马光敢于担当,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了庞籍,庞籍因此而获罪,司马光就三次上书请求承担罪责;他还重情重义,在庞籍死后把庞籍家人当成自己家人对待。
C.司马光直言敢谏,他对交趾进贡一种叫“麟”的野兽一事写赋进行讽谏,希望将“麟”送还,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劝谏;对表贺日食一事力陈己见,据理劝谏。
D.司马光编写了《通志》八卷呈献给英宗,英宗很高兴,在秘阁设置机构续修这部书;后来,神宗将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给此书写了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2)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5.为了解除西夏人的祸患,司马光向庞籍提出了哪些办法请简要说明。(3分)
选文二
(2022安徽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君于人无问智愚贤否,一皆推诚相结。人或以其易与也,而因售其欺,以至逋累千万,旁观皆为之不平。君第与校曲直而已,卒不以衔怨于中也。至无故横逆之来,尤忍人所不能忍。君家自上世以来多厚德长者,其生殖丰裕,能以惠利及人,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敛,有子女而不能婚嫁者,均受其庇荫。乾隆辛未岁饥,于乡里倡为赈恤,又捐惠济仓谷至白金三千两。郡邑劝输修城,亦且捐至千缗。君之祖考尝欲建支祠而未就,君善继其志,晨夕营度,不避毒暑,勤劬过甚。祠垂成,而君遂至得疾不起。卒之岁,年五十有九。君既性纯孝,笃于友恭,而所遭多不幸。其尊府已见背,而祖母谢安人与其兄祈昌相随以没,逾年,嫂洪氏亦没。君既执嫡母程恭人及继母吴恭人之丧,过哀至毁。而有弟三人,弟妇二人,十数年间,后先殂丧。君于其间,侍汤药,治丧殡,育孤幼,延师课读,以婚以嫁,备礼尽瘁。盖君于世事尽心力而为之者多矣,而庭闱之内,洊遭闵凶,何以堪之女兄弟四人,其适程氏者,幼年守志,一子复早夭,其后家益落,而以垂白抚孤孙,君尤痛悼之,临没时,命其子分产以济其困乏,且为其身后计甚谆且详焉。论曰:世之儒者以诵说诗书自藩饰,而伦类之间,孝友睦姻任恤之行,多内省而惭。至于方君者既弃儒术而事机利矣迹其平生所为求之缙绅先生何可易得哉呜呼!可谓淳笃君子矣。
(摘编自刘大櫆《封大夫方君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方君者/既弃儒术而事机利矣/迹其平生所为/求之缙绅先生/何可易得哉/
B.至于方君者/既弃儒术而事机利矣/迹其平生/所为求之缙绅先生/何可易/得哉/
C.至于方君者既弃儒术/而事机利矣/迹其平生所为/求之缙绅/先生何可易得哉/
D.至于方君者既弃儒术/而事机利矣/迹其平生/所为求之缙绅先生/何可易/得哉/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旧时称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遇讳不能直呼其名,书写时也不能使用这些字,只能用改字、改音或减少字的笔画等方法予以回避。
B.辛未,是干支中的一组,顺序为第八。干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以及纪月、纪年,常与年号兼用,如文中的“乾隆辛未”。
C.祠,指供奉神明、祖先的场所。文中“祠”指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场所。古代“庙”专指祭祀神明的场所,如《登泰山记》中“岱祠”指东岳大帝庙。
D.嫡,指封建宗法制度中正妻及其所生的子女。依照封建宗法制度,正妻具有与丈夫出同车、入同座的权利,嫡长子享有继承权位和财产等权利。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祈宜勇于担当,弃学经商。他家数代在楚地经商,由于父亲要赡养年迈的祖父,哥哥刚入府学求学,无人打理生意,所以他放弃学业,周游楚地。
B.方祈宜以诚待人,以德报怨。他与贤能、愚笨、奸诈、蛮横的人交往,都能诚心对待,以致有人认为他老实可欺,竟长期拖欠债务,而他没有计较。
C.方祈宜仁爱厚道,救急解困。他弘扬宽厚仁德的家风,经商中能够让利于人,帮助别人时常担心自己有所不及,平常悉心照顾同族或姻亲中的亲友。
D.方祈宜严守孝悌,操劳家事。遭遇人生诸多不幸,他全心安葬尊长和兄嫂,先后料理三个弟弟和两个弟媳妇的丧事,怜惜照顾嫁到程家后守寡的姊妹。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之祖考尝欲建支祠而未就,君善继其志,晨夕营度,不避毒暑,勤劬过甚。
(2)君于其间,侍汤药,治丧殡,育孤幼,延师课读,以婚以嫁,备礼尽瘁。
10.遇到饥荒时,方祈宜是如何做的(3分)
选文三
(2022江苏苏州震泽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隐太子①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征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征曰:“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征至磁州,遇前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锢送诣京师。征谓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虑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即释遣思行等,仍以启闻,太宗甚悦。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或有言征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彦博奏曰:“征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帝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征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稷、契、咎陶②是也。忠臣,龙逢、比干③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贞观二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征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摘编自《旧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稷、契、咎陶,都是舜帝的臣子。③龙逢,关龙逢,被夏桀杀害;比干,被商纣王杀害。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B.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D.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李建成的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生前的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B.祚,有皇位之意,还有赐福之意。“践祚”特指皇帝新即位,类似的用语现象很多,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等。
C.擢,提升官职。其他如迁、陟、加等也指官职的提升;拜、除、领等表示授予官职;徙、转等表示官职的调动。
D.尚书,即尚书省,官僚机构名,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台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征敢于直言。在唐初权力斗争中,李世民最终获胜。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B.魏征忠诚奉国。魏征受命安抚河北,刚到磁州,就遇到押解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入京的队伍,他立即上书呈报皇上,并释放了被抓的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
C.魏征善于辞令。魏征向唐太宗提出愿做良臣、不做忠臣的请求,太宗询问良臣、忠臣的区别。魏征正反举例进行说明。结果,唐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
D.魏征重视文化。由于隋末战乱,书籍散佚和损毁较多。魏征任秘书监之职后,奏请组织学者校辑图书,结果数年之间就使秘府藏书既精美又完备。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2)或有言征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良臣、忠臣的特点。(3分)
选文四
(2022山东菏泽鄄城实验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中书令石显颛权,显友人五鹿充宗为尚书令,二人用事。房[注]尝宴见,问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佞。”房曰:“知其巧佞而用之邪,将以为贤也”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乱而君危知之。”房曰:“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悟而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上曰:“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曰:“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寤乎”上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房因免冠顿首曰:“《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示万世之君。今陛下即位已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所记灾异尽备。陛下视今为治邪,乱邪”上曰:“亦极乱耳,尚何道!”房曰:“今所任用者谁与”上曰:“然,幸其愈于彼,又以为不在此人也。”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房曰:“明主宜自知之。”上曰:“不知也,如知,何故用之!”房曰:“上最所信任,与图事帷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房指谓石显,上亦知之,谓房曰:“已谕。”房罢出,后上亦不能退显也。
臣光曰:人君之德不明,则臣下虽欲竭忠,何自而入乎!观京房所以晓孝元,可谓明白切至矣,而终不能寤,悲夫!《诗》曰:“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孝元之谓矣!
(摘编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注]房:京房,西汉学者,东郡顿丘人。汉元帝初元四年,举孝廉为郎,后任魏郡太守。
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人用事
用事:执掌政权
B.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
曷:为什么
C.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寤乎
卜:占卜
D.然,幸其愈于彼
愈:贤,胜过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B.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C.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D.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帝在与京房探讨用人之道时说,只有有道之人,才能依据往事预测未来。他认为齐桓公、秦二世都不是这样的人。
B.元帝承认自己即位以来,世道已经很乱,但他又认为被任用的石显比竖刁、赵高贤明,世道混乱的责任不在石显。
C.京房明确指出现在扰乱国家的就是石显,元帝也明白了他的想法,但最终也没有下定决心罢免石显的官职。
D.司马光最后评论说,如果君王的德行不昌明,臣属虽然想竭尽忠心,却也不知从何入手。他认为元帝就是这样的君王。
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
(2)上最所信任,与图事帷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
20.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京房是如何“明白切至”地劝导元帝的。(3分)
选文五
(2022广东江门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拜中书舍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②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摘编自《宋史·曾巩传》)
[注]①常平:官仓名。②委废单弱:委废,家境衰败;单弱,孤单势弱,无所依靠。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B.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C.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D.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举行成人仪式。甫冠,就是刚刚满二十岁,其意与“弱冠”差不多。
B.保伍,即保伍法,古代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指基层户籍编制。
C.阙,出现于西周,在汉代普遍使用,是一种导引性的标志建筑,多设在城市。这里指帝王的住所。
D.神宗,北宋第六位皇帝赵顼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巩年少聪敏,有文采。他十二岁就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壮美;二十岁时,名声已传播到四方。
B.齐州恶霸周高横行霸道,经常欺压良民。他有能力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官吏没有一个人敢去追究他。
C.曾巩既是一个孝子,又是一个照顾弟妹于艰难之时的好兄长。他在家境衰微之时,抚育了四个弟弟、九个妹妹。
D.曾巩治理齐州时,一盗贼主动来自首。曾巩给他食物和衣帽,并假装做他的随从,与他在齐州四处夸耀展示。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谕吿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2)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25.为政之道,贵在实干。请列举曾巩出任地方官期间为老百姓做的三件实事。(3分)
群文探究
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明辨是非,理性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阅读选文二和选文四,简要分析这两则文本的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理性判断。
2.说理之道,有很深的学问,说理也是一门艺术。阅读选文三和选文四,请简要分析魏征和京房说理艺术的共同之处。
3.为官一任,必须能担当,真担当。阅读选文一、三、五,说说这三篇选文的主人公是如何担当的。
解析与分层梯度式解答
1.D“置之左右”是“置之于左右”的省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异论之人”中,“异论”是“人”的定语,“异论之人”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2.D“序”也可以自己写,叫“自序”。
3.C“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劝谏”于文无据。
4.解析(1)仁宗当初患病,而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立,天下的人担心而没有人敢说。
(2)司马光说:“我说这些,自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陛下竟然接受了。”
解答(1)“不豫”,古时天子有病称“不豫”;“国嗣”,皇位继承人;“莫”,没有。
(2)“谓”,认为;“不意”,没想到;“开纳”,接受。
5.解析①修筑两个城堡。②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解答根据“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等内容可知,为了解除西夏人的祸患,司马光向庞籍提出修筑两个城堡和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的办法。
[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欢,回家后将听到的讲给家人,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大意。从此他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这年他刚二十岁,生性不喜欢华丽奢侈,闻喜宴唯独他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听从庞籍征召,担任并州通判。麟州屈野河西岸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的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察看,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那么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可以逐渐解除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患。”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进贡一种异兽,说是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假使它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所献之物。”他又进献了一篇赋进行讽谏。(后来,)他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官员上奏说有日食,旧例,不是日全食,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众人听从了他的意见。仁宗当初患病,而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立,天下的人担心而没有人敢说。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跟着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规劝。司马光又当面对皇上说:“我过去在并州做通判,所上的三份奏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皇帝深思了很长时间,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司马光说:“我说这些,自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陛下竟然接受了。”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神宗即位,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司马光极力推辞。司马光时常忧虑历代史书太繁杂,皇帝不能全部读完,于是写了《通志》八卷呈献英宗。英宗很高兴,命令在秘阁设置机构,续修这部书。神宗将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给此书写了序,让人每天在自己面前诵读。王安石执政,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害处。神宗想任用司马光,去询问王安石。王安石说:“他所说的全是危害国家政治的事情,所结交的都是危害国家政治的人,陛下却打算把他置于近臣之位,让他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这是国家盛衰的关键。司马光的才能怎能危害国家政治,只是一旦身处高位,那么持不同意见的人会倚以为重。”元祐元年司马光又生病。这年九月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6.A“迹”是动词,“平生所为”是“迹”的宾语,应在“所为”后断开,排除B、D两项。“求之缙绅先生”省略介词“于”,应为“求之(于)缙绅先生”,“(于)缙绅先生”是后置状语,其后应断开;且“何可……哉”是问句,“何”前应断开,排除C项。
7.C“指供奉神明、祖先的场所”错误,祠指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古代‘庙’专指祭祀神明的场所”错,庙本是祭祀祖宗的地方,后来也作为供奉神佛或历史名人的地方。
8.B“而他没有计较”错,原文是“君第与校曲直而已,卒不以衔怨于中也”,意为“先生只是和那些拖欠债务的人辨明曲直罢了,最终也没有怀恨在心”,可见不是“没有计较”。
9.解析(1)先生的祖先曾经想要修建祠堂却没有完成,先生认真继承他的志向,早起晚睡进行规划,不避酷暑,辛勤劳累过度。
(2)先生在这期间,侍奉汤药,办理丧事,抚养失去父母的孩子,请老师督促他们学习,操办婚嫁之事,礼仪备至,尽心竭力。
解答(1)“就”,完成;“善继”,认真继承;“毒暑”,酷暑;“勤劬”,辛勤劳累。
(2)“治”,办理;“延”,请;“课读”,进行教学活动;“尽瘁”,尽心竭力。
10.解析他在乡里倡导以钱物救济受灾的人,又捐给惠济仓折合白银达三千两的粮食。
解答由原文“乾隆辛未岁饥,于乡里倡为赈恤,又捐惠济仓谷至白金三千两”可知,他在乡里倡导以钱物救济受灾的人,又捐给惠济仓折合白银达三千两的粮食。
[参考译文]
封大夫方先生名祈宜,字亦桓,是歙县人。方家自先生的曾祖、祖父、父亲以来,都在楚地经商。先生十八岁时,他的祖父年老在家闲居,他的父亲不想远离他的祖父,而先生的兄长祈昌刚进入府学成为学生。先生虽然天资异常聪慧,但因为家中远地的产业急需经营管理,不得已只好到楚地游历。先生与人交往不问对方聪明还是愚笨、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全都用诚心和他们结交。有人认为他容易对付,在经商中就趁机实行欺诈手段,以至于拖欠债务多达千万,旁观者都替先生愤愤不平。先生只是和那些拖欠债务的人辨明曲直罢了,最终也没有怀恨在心。至于无故受到强暴无理的对待,先生更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先生家自祖上以来多是宽厚仁德的人,他们财源丰厚,能够把恩惠利益分给他人。到了先生时,虽然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在接济他人的迫切需要时常常担心有所不及。同族或姻亲中有人去世却没有能力入殓的人家,有子女却没有能力操办婚嫁的人家,都受到他的帮助。乾隆辛未年间遇到饥荒,先生在乡里倡导以钱物救济灾民,又捐给惠济仓折合白银达三千两的粮食。郡县鼓励绅商捐资修城墙,先生又捐钱达到千缗。先生的祖先曾经想要修建祠堂却没有完成,先生认真继承他的志向,早起晚睡进行规划,不避酷暑,辛勤劳累过度。祠堂快要修成的时候,先生最终到了病重不起的地步。去世的时候,享年五十九岁。先生既性情至孝,又重视兄弟间的相处,却遭遇很多不幸。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的祖母谢安人和他的兄长祈昌又相继去世,过了一年,他的嫂子洪氏也去世了。先生接着又负责嫡母程恭人和继母吴恭人的丧事,过度哀伤几乎损伤身体。接着又有三个弟弟,两个弟媳妇,十几年间,先后去世。先生在这期间,侍奉汤药,办理丧事,抚养失去父母的孩子,请老师督促他们学习,操办婚嫁之事,礼仪备至,尽心竭力。先生对于社会上的事情竭尽心力,做了很多,可是家庭之中,却多次遭遇不幸,他内心怎能忍受得了呢先生有四个姊妹,那嫁到程家的姊妹,年纪很轻就守寡,有一个儿子又过早夭折,之后程家更加衰败,最终姊妹以年老之身抚养幼年丧父的孙子,先生十分心痛怜惜她,快要去世时,让自己的儿子分出家产来接济她的穷困,并且为她的身后事考虑得十分谨慎而详细。议论的人说:世上的读书人用诵读诗书来自我文饰,而在人伦道德,诸如孝、友、睦、姻、任、恤等方面的表现,反省自己大多会感到惭愧。至于方先生这样的人,已经放弃儒术,而做以机巧牟利之事;考察他生平所作所为,到士大夫那里寻找,哪里能轻易找到呢唉!先生可以算是品行质朴厚重的君子了。
11.D“皆令赦原不问”中,“赦原”连用,是宽恕、赦免之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彼必不信”中,“彼”是“必不信”的主语,两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12.C“迁”,指调动官职,而非仅指官职的提升。古代官职变动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职;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三是降职,如“左迁”。
13.B“立即上书呈报皇上,并释放了被抓的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理解错误。由“即释遣思行等,仍以启闻”可知,是立即释放了李思行等人,然后才上书呈报皇上。
14.解析(1)古时候,大夫远离国土,如果有利于国家,自行决定是可以的。
(2)有人说魏征徇私偏袒亲戚,皇帝派御史大夫温彦博查询验证,没有证据。
解答(1)“出疆”,出境,远离国土;“苟”,假设,如果;“专”,自行决定。
(2)“或”,有人;“阿党”,徇私偏袒;“案验”,查询验证。
15.解析良臣:做对国家、对君王、对自己都有益的事。忠臣:自身有美名,却做了对国家、对君王、对自己都无益的事。
解答根据原文“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可知,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接受显赫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使自身遭祸被杀,使君主陷于大恶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虚名。据此概括,即可得出解析。
[参考译文]
隐太子李建成听到他的名声,请他做洗马,非常礼遇他。魏征见太宗的功业日益盛大,常常劝李建成早做防备。等到李建成失败,太宗派人召见魏征,对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这是为什么”魏征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日的祸患。”太宗向来器重他,让他担任詹事主簿。等到太宗即位以后,提拔魏征为谏议大夫,派他去安抚河北,并允许他视情况行事。魏征到了磁州,遇到隐太子的千牛李志安、齐王的护军李思行被禁锢着送往京城。魏征对副使李桐客说:“我等接受命令之时,隐太子宫、齐王府的近臣,都命令赦免不问罪。现在又押送李思行,其余的人谁能不猜疑白白派遣我们这些使者前往,他们一定不相信我们,这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况且事关国家的利益,知道了就不能不做,宁可自己被治罪,也不能废弃国家的大计。现在如果释放遣送李思行,不追究他的罪过,那么信义感召的力量,再远的地方也能达到。古时候,大夫远离国土,如果有利于国家,自行决定是可以的。何况今天出行,皇上允许我视情况行事,皇上既然将我们看成是国士,我们怎可不以国士的身份报答皇上呢”立即释放并遣送了李思行等人,还写奏疏上报此事,太宗非常高兴。
太宗刚即位,振奋精神,寻求治国之道,多次将魏征召进卧室,询问政事的得失。魏征素有经邦治国的才能,性格又坦率耿直,无所屈服,太宗和他谈话,未尝不欣然采纳他的意见。魏征也很高兴遇见懂得自己的君主,想着怎样竭尽自己的能力,知无不言。太宗曾经慰劳他说:“你所陈述劝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件,不是你竭尽忠诚侍奉国家,怎么能做到这样”这一年,魏征升任尚书左丞。有人说魏征徇私偏袒亲戚,皇帝派御史大夫温彦博查询验证,没有证据,温彦博上奏说:“魏征作为人臣,应该省视自身的举止,不能远避嫌疑,于是招来这种诽谤。虽然内心无私,也有可责备的地方。”皇帝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说:“从今往后不能不省视自身的举止。”有一天,魏征入朝上奏说:“臣听说君臣同心,情义如同一体。不想着公道,只注意举止,如果君臣上下,都遵循这条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很难预知了。”皇帝惊惧地改变脸色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征拜两拜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皇帝说:“忠臣、良臣有区别吗”魏征说:“良臣,是后稷、契、咎陶。忠臣,是龙逢、比干。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接受显赫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使自身遭祸被杀,使君主陷于大恶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虚名。由此而言,相差很远啊。”皇帝很赞同他的话,赐给他五百匹绢。
贞观二年,魏征升任秘书监,参与朝政。魏征认为战乱之后,典章杂乱,上奏引荐学者考核订正四部书。几年之间,秘府的图书,粲然完备。
16.C卜:验证,证实。
17.D“皆然”是偏正结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良久乃曰”是偏正结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18.C“京房明确指出现在扰乱国家的就是石显”错误,从原文“房曰:‘上最所信任,与图事帷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房指谓石显,上亦知之”可知,京房并没有明确指出现在扰乱国家的就是石显,而是暗指。
19.解析(1)面临乱世的君王,各自认为他所任用的臣子是贤能的;假如都能醒悟,天下怎么还会有使国家陷入困境甚至灭亡的君主呢
(2)就是陛下最信任,一起在宫廷之中商议国家大事,任用和贬退天下士人的人。
解答(1)“临”,面对,面临;“贤”,意动用法,认为……贤能;“觉寤”,即觉悟,醒悟,对过失有认识。
(2)“与图事帷幄之中”,状语后置句兼省略句,即“(于)帷幄之中与(之)图事”;“帷幄”,借指宫廷;“进退”,任用和贬退。
20.解析①借周幽王、周厉王的例子,让元帝明白国家之所以出现危机,是因为君王任用奸佞之人;②借用《春秋》的记载,让元帝明白自己即位以来国家出现了危机;③用委婉的方式,让元帝明白自己所重用的石显就是奸佞之人。
解答由“房尝宴见,问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佞。’”可知,京房借周幽王、周厉王的例子,让元帝明白国家之所以出现危机,是因为君王任用奸佞之人;由“房因免冠顿首曰:‘《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上曰:‘亦极乱耳,尚何道!’”可知,京房借用《春秋》的记载,让元帝明白自己即位以来国家出现了危机;由“房曰:‘上最所信任……士者是矣。’房指谓石显,上亦知之”可知,京房用委婉的方式,让元帝明白自己所重用的石显就是奸佞之人。
[参考译文]
中书令石显独揽大权,石显的好友五鹿充宗担任尚书令,二人执掌政权。京房曾经在元帝闲暇时被召见,问元帝说:“周幽王、周厉王这样的君王为什么会导致国家出现危机他们任用的是些什么人”元帝说:“君王昏庸,任用的都是机巧奸诈、阿谀奉承之人。”京房又问:“君王是知道他们机巧奸诈、阿谀奉承而任用他们,还是认为他们贤能才任用他们”元帝说:“是认为他们贤能。”京房说:“既然这样,那么现在为什么我们却知道他们是不贤能的呢”元帝说:“根据当时局势混乱、君王身处险境便可以知道。”京房说:“如果是这样,任用贤能的人国家必然治理得好,任用不贤的人国家必定混乱,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为什么周幽王、周厉王不醒悟而另外寻求贤能的人为什么终究要任用不贤的人以至于陷入困境”元帝说:“面临乱世的君王,各自认为他所任用的臣子是贤能的;假如都能醒悟,天下怎么还会有使国家陷入困境甚至灭亡的君主呢”京房说:“齐桓公、秦二世也曾听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故事,并讥笑过他们;可是他们任用竖刁、赵高,以致国家政治日益混乱,盗贼满山遍野,为什么不能用周幽王、周厉王的例子验证自己的行为而醒悟呢”元帝说:“只有懂得治国之道的君王才能依据往事预测未来。”京房于是脱下官帽叩头说:“《春秋》一书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自然灾害或反常的自然现象,用来警示后世君王。现在陛下即位以来,出现日食、月食,星辰逆行,山峦崩塌,泉水喷涌,大地震动,天落陨石,夏季降霜,冬季响雷,盗贼不能禁止,受过刑罚的人充满街市,《春秋》所记载的自然灾害或反常的自然现象已经全都具备。陛下看现在是治世,还是乱世”元帝说:“已经很乱了,这还用说吗”京房说:“陛下现在任用的是什么人”元帝说:“可是,幸运的是现在被任用的石显比竖刁、赵高贤明,我也认为朝政混乱的原因不在他。”京房说:“前代的那些君王,也是这样想的。我恐怕后代看现在,犹如现在看古代。”元帝过了很久,才说:“现在扰乱国家的是谁”京房回答说:“圣明的君王应该自己知道。”元帝说:“我不知道,如果知道,为什么还会用他”京房说:“就是陛下最信任、一起在宫廷之中商议国家大事、任用和贬退天下士人的人。”京房所指的是石显,元帝也知道,他对京房说:“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京房告退,后来元帝还是不能贬退石显。
臣司马光说:君王的德行不昌明,那么臣下即使想竭尽忠心,又从哪里入手呢观察京房对元帝的劝导,可以说是把道理说得十分清楚透彻了,却最终不能使元帝醒悟,可悲啊!《诗经》说:“我教导你是那么恳切,而你听到后却是一副疏远冷漠的样子。”这说的就是汉元帝啊!
21.A“村落间”表地点,为“聚党”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两项;“有盗则鸣鼓相援”中,“鸣鼓相援”是应对盗贼的方式,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
22.C“阙”在本文中借指京城。
23.D“并假装做他的随从,与他在齐州四处夸示炫耀”说法错误,原文为“假以骑从,夸徇四境”,即“借给他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展示”。
24.解析(1)曾巩告诉下属的各县,劝告富人拿出自己富余的粮食,共得到十五万石,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粮食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
(2)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品行,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所以比不上扬雄。”
解答(1)“谕告”,告诉,告示;“讽”,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实”,富裕,这里可译为“富余”。
(2)“不减”,不在……之下;“以”,因为;“及”,比得上。
25.解析①在越州,劝富户出售粮食给百姓;借种粮给农民。②在齐州,抓捕横行骄纵、残害良民的周高,设计解除“霸王社”。③在洪州,江西瘟疫流行时,用官舍收容生活困难的士兵和百姓。
解答由“出通判越州……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可概括出解析①。由“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盗闻,多出自首”可概括出解析②。由“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可概括出解析③。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他生性机警敏锐。十二岁时,尝试写作《六论》,执笔立成,文辞很壮美。才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邮广告解决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租赁合同终止催告通知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物业管理合同范本5篇
- “银色数字鸿沟”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问题、原因及策略
- 蜜雪冰城企业案例分析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建设生物质加工利用及年产3万吨炭素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 Unit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监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电力检修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考核试卷
- 核电工程排水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市场运营部职责样本(3篇)
- 民办学校招生教师培训
- 炼铁行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 初三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 能源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