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说课稿_第1页
2023年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说课稿_第2页
2023年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说课稿_第3页
2023年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说课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沧海》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观沧海》。《观沧海》是初一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我的教学时数为1课时。根据说课的要求,下面我拟从本课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

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几方面的进行说课。

说教材

《观沧海》被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的

第一首诗。这一单元要求学生“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

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揣摩和品味语言”。本诗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通

过分析“情”与“景”来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从而体会作者雄心壮志之情感。

本诗被编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该单元有《古代诗歌四首》,它们

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且《观沧海》排在第一篇,遵照叶圣陶所说

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

能”的思想,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

移到其它几首诗词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诵读,以

读感知,以读品味,是其基本原则;以读带讲,读中点拨是其基本方法。课本中的教学提

示中写到“朗读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因

此我认为在本诗的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朗读能力。要作到“读正确、读流

利”,扫清生字词障碍,领会“碣、竦、澹、峙”等实词和“以、之、哉”等虚词的意义。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是通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观

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

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

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一一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

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

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

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

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

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说教学目标

在研读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

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理解诗歌意思;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启发学

生树立远大理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着重音、停顿、句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

朗读;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进而体会景物中蕴涵的“情”。

说重点、难点1、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借景抒情或写景

抒情的写法3、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这几个方面主要因为: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本诗所编单元编选了《春》、《济南的冬天》

等反映四季景物的课文,为“四季”专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雄

浑壮观,体验自然景物中所蕴涵的作者的雄心壮志。《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

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体会“以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的,还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

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习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

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

志。

说教学方法

1、教法:(1)诵读法。诗歌需要的是反复吟咏,因而首先要求学生诵读,在此基础

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2)讲授法。讲授本文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及艺术

手法等;(3)讨论法。学生讨论本诗的特色以及思想感情,在此提高学习诗歌和鉴赏诗

歌的能力。

2、学法:(1)课前预习,要求课前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2)诵

读感知,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在入情入味的诵读中体会情感;(3)合作探究,组织学习

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说教学手段

采用教学媒体,如播放mp4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过程

(-)导入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

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

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

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

说他是奸雄,我们同学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认识了曹操,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评

价一个人物,历史和文学两种角度是不同的,前者更注重客观性,后者强调艺术性,加上

不同时代不同个体,出现对立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还是

以客观为准。今天,我们先来历史地客观地认识一下曹操。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

一下曹操?

(二)介绍作者、解题

1、介绍作者

曹操简介

2、解题

《观沧海》一一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什么叫乐府,乐府的

含义及其写作背景,学生掌握后明确。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感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2)情境感染:教师配乐

范读。(3)正音: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个人配乐朗读,全体学

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1)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2)参考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

(四)研读课文、品味意境并体会诗人情感

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1、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

1、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全诗写了三层意思,明确现实与想象的诗句以及所表现出的含义。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

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

岛巍然耸立。海水荡漾,山岛耸立一一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接着两

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

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

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一一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盎然生机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

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研读与赏析“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诗句

学生想象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

明确: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

问: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

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