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Cl-35.5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广西优秀传统工艺品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A.AB.BC.CD.D
2.黑火药爆炸反应为5+2於03+3©=05+此个+3(202个。与该反应有关的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
的是
A\..
A.基态S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K2s的电子式为KISIK
c.N2的结构式为N三ND.c。?的空间构型为b%
3.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12易溶于C©4,可从12和CC,都是非极性分子的角度解释
B.对羟基苯甲酸存在分子内氢键,是其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的主要原因
C.AgCl溶于氨水,是由于AgCl与NH3反应生成了可溶性配合物[Ag(NH3)21Cl
D.熔融NaCl能导电,是由于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Na+和C「
4.实验室从药用植物里提取''生物碱浸膏”的下列操作中,工具或仪器选用错误的是
II.用乙醇浸出生物碱III.去除植物残IV.蒸储浸出液得浸
I.切碎植物
等渣膏
2
&矗1
A.锄刀B.广口瓶C.分液漏斗D.蒸储装置
A.AB.BC.CD.D
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
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HIA族,w单质可广泛用于生产芯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B.元素电负性:X<Y<W
C.W的简单氢化物比丫的稳定D.Z单质制成的容器可盛放冷浓硫酸
6.10-羟基喜树碱具有抗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2种含氧官能团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可与NaHCC>3溶液反应产生C。?D.有2个手性碳原子
7.反应H2O2+C12=2Cr+O2+2H+常被用于除去水中残余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100mLImol-L-1H2。?溶液中含有的H—O键数目为0.2NA
B.25℃、lOlkPa时,22.4LCL中氯原子的数目为2NA
C.0.1molC)2含有质子的数目为0・8NA
D.通过上述反应除去OSmolCU,电子转移的数目为NA
8.实验小组用过量FeCy溶液处理覆铜板得到浸出液,并对其中的物质进行回收,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过量铁粉氯气
浸出液一反应一>过滤一氧化一溶液a
滤渣
A.浸出液呈中性B.滤渣只有铜粉
C.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氧化”完全D,溶液a回收后可用于处理覆铜板
9.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或操作规范的是
选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
项
配制
A250.00mLO.lOOOmolU1NaCl称取1.4625gNaC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静置、过滤,向滤液中
B除去粗盐溶液中的Mg2+和Ca2+
加盐酸至弱酸性
向4mLO.lmoLLjiKI溶液中滴加1mL新制的氯水,振荡,
C探究Cl和I的非金属性强弱
若溶液变成棕黄色,则C1的非金属性强于I
向ImLO.Olmol•匚1Pb(NO3)2溶液中依次加入5滴
探究Ksp(PbSOj和KKPbS)O.Olmol-L1Na2so4溶液、5滴O.OlmoLLTNa2s溶液,
D
大小若先观察到白色沉淀再观察到黑色沉淀,则
Ksp(PbSO4)>Ksp(PbS)
A.AB.BC.CD.D
R?R|
10.利用下图的电化学装置,可实现W/对C。,的固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F”
A.CIO:向b电极移动
R2R】R2Rl
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c—+CO2+2e=F-
r3^r2CCUO
C.电解过程中有H+生成
D.b电极的Pt用Cu代替后总反应不变
11.下列表述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与酸性NaClC>3溶液反应制备C1O2:SO2+2C1O;=2C1O2+SO:
+
B.碱性溶液中C1O2与Na2O2反应制备NaClO2:2C1O2+2Na2O2=2C1O2+O2+2Na
+
C.NaClO2在强酸溶液中生成CIO?和NaCl:4H+3C1O;=2C1O2T+C「+2H2O
D.弱酸Hao?在水中分解生成。2:cio2=o2T+cr
12.某镁银合金储氢后所得晶体的立方晶胞如图1(为便于观察,省略了2个图2的结构),晶胞边长为ap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
A.晶体的化学式为Mg?NiH6B.晶胞中与1个Mg配位的Ni有6个
C.晶胞中2个N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pmD.镁银合金中Mg、Ni通过离子键结合
13.月井(N2HJ是一种含氢量高的燃料。向恒容密闭容器内加入3molN2H“一定条件下体系中存在以下平
衡:
I.N2H4(g).-N2(g)+2H2(g)
II-3N2H4(g)F-N2(g)+4NH3(g)
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2H4均几乎完全分解,分解产物的物质的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对应的物质是N2
B.低于M点对应温度时,以反应I为主
C体系中还存在2NH3(g)=3H2(g)+"(g)
D.N点时,体系内n(N2):n(H2)为3:4
14.O.lOOOmollT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TH3PC)4溶液时,~(NaOH)、各含磷元素微
B.b点时,溶液中c(HPOj)>c(H3PC)4)
C.H3PO4的兽=10288
匕2
+
D.d点时,溶液中存在着c(Na)=c(H2PO;)+2c(HPOj)+3c(P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层状结构MoS?薄膜能用于制作电极材料。MoS2薄膜由辉铝矿(主要含MoS2及少量FeO、Si。?)制得
MOO3后再与S经气相反应并沉积得到,其流程如下。
氨水
so2s
滤渣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产生的SC>2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
(2)“焙烧”后的固体用氨水“浸取”得到重相酸镂[(NHJMO2O7]溶液,为提高“浸取”速率,可采用的
措施是(举一例)。
(3)“灼烧”过程中需回收利用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4)在650℃下“气相沉积”生成MoS?的反应需在特定气流中进行,选用Ar而不选用H?形成该气流的原
因是O
(5)层状MoS2晶体与石墨晶体结构类似,层状MoS2的晶体类型为-将Li+嵌入层状
MoS2充电后得到的Li*MoS2可作电池负极,该负极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结合原子结构
分析,Li*能嵌入MoS2层间可能的原因是0
16.工业尾气脱硝是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相关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如下。
AH
反应K(800K)
kJ-mol-1P
CH4(g)+2O2(g),CO2(g)+2H2O(g)-802.6
N2(g)+O2(g).-2NO(g)+182.6
62
CH4(g)+2NO(g)+O2(g).•CO2(g)+N2(g)+2H2O(g)5.0xl0
-3-1
2NO(g)+O2(g).2NO2(g)8.5x10(kPa)
①CH4脱硝反应CH4(g)+2NO(g)+O2(g)1CO2(g)+N2(g)+2H2O(g)的AH=
kJ.moL。800K时,为了提高该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采取的措施是。
A.恒容时增大。2的压强B.减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C.移去部分H2。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②CH4另一脱硝反应CH4(g)+2NO2(g)CO2(g)+N2(g)+2H2O(g)的Kp(800K)=
kPao
(2)模拟工业尾气脱硝:一定条件下,将p(CH4):p(NO):p(C>2)=l:l:50的气体与Ar混合,匀速通
过催化脱硝反应器,测得NO去除率和CH4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
当温度低于780K时,NO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可能原因是;高于780K时,NO的去
除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结合(1)的信息分析其可能原因是=
(3)中国科学家利用Cu催化剂实现电化学脱硝。通过理论计算推测电解池阴极上NO可能的转化机理及
转化步骤的活化能分别如下(*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如NOH*表示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NOH)o
I.NO+H++e+*-NOH*
+-1
II.NOH*+H+——N*+H2OEa=52.37kJ-mol
III.N*+H++e-fNH*Ea=40.33kJ-mol
+--i
IV.NH*+H+e->NH2*Ea=48.16kJ-mol
+1
V.NH2*+H+e^NH3*Ea=45.15kJmor
上述反应机理中,II〜V中速率最慢的步骤是。若电路中有Immol电子流过,其中生成NH3
的选择性为95%,电解池阴极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mmol。
17.铜(I)配合物[CU(CH3CN)』CK)4的制备及纯度分析步骤如下。
I.制备[CU(CH3CN)4]C1C>4
将乙月青(H3CN)、CU(C1O4)2.6H2O,过量铜粉混合于圆底烧瓶,控温85℃、磁力搅拌,至反应完全(装
置如图)。经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固体产品。
II.纯度分析
取mg产品完全溶解于足量浓硝酸中,再加水、醋酸钠溶液配成250.0mL溶液。取25.0mL溶液,加入指
示剂后,再用cmoLI^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三次,消耗EDTA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
已知:①CH3CN沸点为81℃,酸性条件下遇水生成CH3cOONH4;
②[Cu(CH3CN)4]ciC)4(M=327.5g-mo「)较易被空气氧化;
③EDTA与Cu2+形成1:1配合物;
④滴定需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作用是;b中应加入作为最佳传热介质。
(2)加入过量铜粉能提高产物的纯度,可能的原因是。
(3)“一系列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
(4)[CU(CH3CN)4]与足量浓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
(5)加入醋酸钠溶液主要目的是o
(6)测得产品的纯度为(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7)下列情况会导致产品纯度测定结果偏高的有o
A,产品中含有CU(C1C>4)2B.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盛装EDTA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D.产品干燥不充分
18.英菲替尼(化合物L)是治疗胆管癌的新型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o
(2)由A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
(3)E的结构简式为。
(4)由G—J的转化过程可知,G转化为H的目的是
(5)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为。
①分子中含环状结构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2组峰
(6)L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7)1,3-二苯基)S(C)L£())是某些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以
HH
苯为原料制备1,3-二苯基胭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202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Cl-35.5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广西优秀传统工艺品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铜鼓为合金材料制成的,A正确;
B.绣球为绸布或花布制成,不属于合金材料,B错误;
C.龙兴陶为硅酸盐材料制成,不属于合金材料,C错误;
D.壮锦为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不属于合金材料,D错误;
故选Ao
2.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T+3CO2T。与该反应有关的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
的是
A.基态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Q),,:B.K2s的电子式为K'W】K
C.N2的结构式为N=ND.CO2的空间构型为cyAo
【答案】C
【解析】
【详解】A.S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6个电子,基态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16)286,A项错误;
2+
B.K2s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J^[:S:]'K'B项错误;
C.N2中两个氮原子形成氮氮三键,其结构式为N=N,C项正确;
D.CQ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g(4-2x2)=2+0=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其空间构
型为直线形,D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12易溶于C04,可从12和CC14都是非极性分子的角度解释
B.对羟基苯甲酸存在分子内氢键,是其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的主要原因
C.AgCl溶于氨水,是由于AgCl与NH3反应生成了可溶性配合物[Ag(NH3)21Cl
D.熔融NaCl能导电,是由于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和C「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单质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L易溶于CCI4,A正确;
B.分子间氢键可以增大其熔沸点,则对羟基苯甲酸存在分子间氢键,是其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的主要
原因,B错误;
C.银离子可以和氨气形成配合物离子,导致氯化银可以溶解在氨水中,C正确;
D.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和C「,从而可以导电,D正确;
故选B。
4.实验室从药用植物里提取“生物碱浸膏”的下列操作中,工具或仪器选用错误的是
I.切碎植物II.用乙醇浸出生物碱III.去除植物残IV.蒸储浸出液得浸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切碎植物时可使用锄刀,故A正确;
B.植物碎片放入广口瓶中,加入乙醇浸出生物碱,故B正确;
C.过滤去除植物残渣,应使用漏斗,故C错误;
D.图D为蒸储装置,可用于蒸储浸出液得浸膏,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
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niA族,w单质可广泛用于生产芯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B.元素电负性:X<Y<W
C.W的简单氢化物比丫的稳定D.Z单质制成的容器可盛放冷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X的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X为H元素,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丫为O元素,Z位于元素周
期表第IHA族,Z为A1元素,W单质可广泛用于生产芯片,W为Si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Al>Si>O,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元素电负性:H<Si<O,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HzOASiH',故C错误;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铝发生钝化,可用铝制容器盛放冷浓硫酸,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6.10-羟基喜树碱具有抗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2种含氧官能团B.可与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可与NaHCC>3溶液反应产生C。?D.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10-羟基喜树碱中含有羟基,埃基和酯基三种氧官能团,故A错误;
B.10-羟基喜树碱中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正确;
C.该分子中不含竣基,无法与NaHCC>3溶液反应产生,故C错误;
D.该分子的手性碳如图所示,,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7.反应H2C)2+C12=2Cr+O2+2H+常被用于除去水中残余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100mLImol.L1H2。?溶液中含有的H—O键数目为0.2NA
B.25℃、lOlkPa时,22.4LCU中氯原子的数目为2NA
C.01molC)2含有质子的数目为0・8NA
D.通过上述反应除去OJmolCL,电子转移的数目为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lOOmLlmollTH?。?溶液中的水中也含有H—O键,所以H—O键数目大于0.2NA,故
A错误;
B.25℃、lOlkPa不是标准状态,不适用用22.4L/mol计算,故B错误;
C.。的质子数为8,01molC)2含有质子的数目为L6NA,故C错误;
D.根据反应H2C)2+C12=2Cr+O2+2H+,转移电子数为2,所以除去0.5mol,电子转移的数目
为NA,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8.实验小组用过量FeCL溶液处理覆铜板得到浸出液,并对其中的物质进行回收,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过量铁粉氯气
浸出液一反应一过滤一氧化—溶液a
滤渣
A.浸出液呈中性B.滤渣只有铜粉
C.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氧化”完全D.溶液a回收后可用于处理覆铜板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腐蚀废液(主要含FeCb、FeCb、CuCh)中进行物质回收,由流程可知,先加入过量的Fe,与
氯化铁、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滤渣中含Fe、Cu,加氯气氧化FeCb产生FeCb,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腐蚀废液含有Fe3+,Cu2+,Fe2+,水解使得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据分析可知,滤渣中含Fe、Cu,故B错误;
C.氯气氧化FeCb产生FeCb,因为FeCb为产物,只要反应开始就能使KSCN溶液变红,无法检验是否
“氧化”完全,故C错误;
D.溶液a为FeCb,可用于处理覆铜板,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9.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或操作规范的是
选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
项
配制
A250.00mLO.lOOOmol-U1NaCl称取1.4625gNaC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静置、过滤,向滤液中
B除去粗盐溶液中的Mg2+和Ca2+
加盐酸至弱酸性
向4mL(MmoLLKI溶液中滴加1mL新制的氯水,振荡,
C探究Cl和I的非金属性强弱
若溶液变成棕黄色,则C1的非金属性强于I
向ImLO.OlmoLIjiPb(NO3)2溶液中依次加入5滴
-1
探究(PbSOj和Ksp(PbS)的0.01mol-LNa2so4溶液、5滴O.OlmoLLTNa2s溶液,
D
大小若先观察到白色沉淀再观察到黑色沉淀,则
Ksp(PbSO4)>Ksp(PbS)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配制250.00mL0.1000mol.「NaCl溶液时,称取的氯化钠固体应先在烧杯中溶解,再转移
至容量瓶中定容,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粗盐溶液中的Mg?*,还需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
Ca2+;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碳酸钠溶液,B错误;
C.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C12,均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不能通过该实验探究C1和I的非金属性
强弱,而且应使用淀粉碘化钾变蓝色的现象,来说明是否生成碘单质,c错误;
D.向lmL0.01mol-I7ipb(N03)2溶液中依次加入5滴0.01moL「Na2sO4溶液、5滴
O.OlmoLI^Na2s溶液,若先观察到白色沉淀硫酸铅,再观察到黑色沉淀PbS,则发生了沉淀转化,说
B|Ksp(PbSO4)>Ksp(PbS),D正确;
故选D。
R2Rl
10.利用下图的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对CO2的固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F3c
A.CIO:向b电极移动
R2R?R2Rl
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仃cX+CO?+2e-=17c+F"
r2CCOO
C.电解过程中有H+生成
D.b电极的Pt用Cu代替后总反应不变
【答案】D
【解析】
R2Rl
【分析】如图可知,a电极和C。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则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
F3c
应,水放电生成。2和H+,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电解池阳极吸引阴离子,CIO:向b电极移动,故A正确;
R5R1D2nl
B.a电极和CO2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o2+2e=+
r3^r2CCOO
故B正确;
C.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水放电生成02和H+,故C正确;
D.b电极为阳极,Pt用Cu代替后,Cu放电生成Cu2+,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1.下列表述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02与酸性NaClO3溶液反应制备C102:S02+2C10'=2C1O2+SO:
+
B.碱性溶液中CIO,与Na2。,反应制备NaClO,:2C1O2+2NaoO2=2C10;+09+2Na
+
C.NaClO2在强酸溶液中生成C102和NaCl:4H+3C10;=2C1O2T+C「+2H2O
D.弱酸Hei。?在水中分解生成o2:cio-=O2T+cr
【答案】A
【解析】
【详解】A.SO2与酸性NaCICh溶液反应制备C1O2,同时生成硫酸根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
SO.+2C1O;-2C1O2+SO;~,故A正确;
B.碱性溶液中ClCh与NazCh反应制备NaCKh,同时生成氧气,其离子方程式为
+
2C1O2+Na2O2=2C1O;+O2T+2Na,故B错误;
C.NaCKh在强酸溶液中生成C1O2和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4H++5C1O:=4CK)2个+Cr+2H,故
C错误;
D.弱酸HCICh在水中分解生成02,同时生成氯离子,弱酸不拆写,其离子方程式为
+
HC1O2=O2T+C1+H,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2.某镁银合金储氢后所得晶体的立方晶胞如图1(为便于观察,省略了2个图2的结构),晶胞边长为ap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
NiO
MgO
图1图2
A.晶体的化学式为Mg2NiH6B.晶胞中与1个Mg配位的Ni有6个
C.晶胞中2个N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pmD.镁银合金中Mg、Ni通过离子键结合
【答案】A
【解析】
Ni的个数为8x2+6x;=4,每个Ni原子周围有6个H,因
【详解】A.Ni位于顶点和面心,根据均摊法,
82
此H有24个,Mg都在体内,因此Mg有8个,晶体的化学式为Mg2NiH6,A正确;
B.由图像可知,Mg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i有4个,因此晶胞中与1个Mg配位的Ni有4个,B错误;
C.由图像可知,晶胞中最近的2个N位于面的中心和顶点上,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即apm,C错
2
误;
D.Mg、Ni均为金属,合金中Mg、Ni通过金属键结合,D错误;
故选A„
13.朋(N2HQ是一种含氢量高的燃料。向恒容密闭容器内加入3molN2H”一定条件下体系中存在以下平
衡:
I.N2H4(g),-N2(g)+2H2(g)
II-3N2H4(g).*N2(g)+4NH3(g)
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2H4均几乎完全分解,分解产物的物质的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对应的物质是N2
B.低于M点对应温度时,以反应I为主
C体系中还存在2NH3(g)13H2(g)+Nz(g)
D.N点时,体系内n(N2):n(H2)为3: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为分解产物的物质的量,当温度升高时,NH3趋于0,以反应I为主,根据反应
N2H4(g).-N2(g)+2H2(g),曲线a对应的物质是H2,故A错误;
B.低于M点对应温度时,NE含量高,以反应H为主,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2H&均几乎完全分解,温度升高时,NH3趋于0,所以体系中还
存在2NH3(g)-3H2优)+2仅),故C正确;
D.N点时,n(N2)=n(NH3)=2mol,n(H2)=3mol,体系内n(Nz):为2:3,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4.O.lOOOmollT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TH3PC)4溶液时,~(NaOH)、各含磷元素微
B.b点时,溶液中c(HPOj)>c(H3PC)4)
CH3P。4的舁=10溷
J2
D.d点时,溶液中存在着c(Na+)=c(H2Po4)+2c(HPOt)+3c(PO^)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中a点,V(NaOH)=10ml时,溶液中溶质为n(H3Po4):n(NaH2Po4)=1:1,故③④为磷酸和
磷酸二氢钠的曲线,又因为随着pH变大,H3Po4浓度变小,故③为H3Po4,④为H2Po4,又因为pH=2.12
时,c(PO:)最小,故曲线②为P0:,曲线①为HPO:,据此分析回答;
【详解】A.据分析可知①为HPO:的lg[c/(mol•17)]与pH的关系,A错误;
B.b点时,V(NaOH)=20ml,此时溶质为NaH2Po4,此时溶液pH=5,证明H?P0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
程度,故溶液中c(HPOj)>c(H3PoJ,B正确;
C.a点,V(NaOH)=10ml,溶液中溶质为c(H3Po4):c(NaH2Po4)=1:1,即c(H3Po4)=c(H2PoJ
心=小磔W;H)=时)=102」2;©点,V(NaOH)=30mLc(H2Po4):c(HP0j)=l:l,即
C(HPH+720
C(H,PO4)=C(HPO;),=?^~=c(H)=IO-,/=U)5°8,c错误;
C(H2Po4)Ka2
D.d点时,溶质为Na2HPO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H2Po4)+2c(HPOj)+3c(PO;)+c(OH),此时溶液pH为10,故
++
c(OH)>c(H),BPc(Na)>c(H2PO;)+2c(HPO^)+3c(PO^),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层状结构MoS?薄膜能用于制作电极材料。MoS2薄膜由辉铜矿(主要含MoS2及少量FeO、Si。?)制得
MOO3后再与S经气相反应并沉积得到,其流程如下。
S02氨水S
工工1।।
辉铜矿T焙烧浸取卜但斗结晶灼烧气相沉积卜
HIHHMOS2
沱渔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产生的so2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
(2)“焙烧”后的固体用氨水“浸取”得到重铝酸镂[(NHJzMOz。?上容液,为提高“浸取”速率,可采用的
措施是(举一例)。
(3)“灼烧”过程中需回收利用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4)在650℃下“气相沉积”生成MoS?的反应需在特定气流中进行,选用Ar而不选用H?形成该气流的原
因是O
(5)层状MoS2晶体与石墨晶体结构类似,层状MoS2的晶体类型为o将Li+嵌入层状
MoS2充电后得到的Li*MoS2可作电池负极,该负极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结合原子结构
分析,Li*能嵌入MoS2层间可能的原因是o
【答案】15.SO2+OH=HSO;
16.将固体粉碎17.NH3
18.H2和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生成H2s
+
19.①.分子晶体②.LixMoS2-xe=MoS2+xLi③.为Li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原子半径
小
【解析】
【分析】MoS2薄膜由辉铝矿(主要含MoS2及少量FeO、SiO?)制得乂0。3后再与S经气相反应并沉积得
到,辉铝矿焙烧后使用氨水浸取得到[(NHJ2MO2O7],结晶后灼烧得到乂0。3,最后与S经气相反应并
沉积得到MOS2,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SO?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HSOs,离子方程式为SO?+0日=HSO;,故答案为
SO2+OH=HSO;o
【小问2详解】
“焙烧”后的固体用氨水“浸取”得到重铝酸镂[(NHJMO2O7]溶液,可将固体粉碎,提高“浸取”速率,故
答案为将固体粉碎。
【小问3详解】
[(NHJMO2O7]为钱盐,“灼烧”过程产生NH3,可回收利用,故答案为NH3。
【小问4详解】
H2和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生成H2S,所以用Ar而不选用H2,故答案H2和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生成
H2S„
【小问5详解】
层状MoS2晶体与石墨晶体结构类似,所以层状MoS2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将ZZ嵌入层状MoS2充
电后得到的LixMoS2可作电池负极,放电是原电池,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
LixMoS2-xe=MoS2+xLi,ZZ为Li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电子排布式为小,原子半径小,能嵌入
+
MoS2层间,故答案为分子晶体;LixMoS2-xe-MoS2+xLi;口+为Li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原子半径
小。
16.工业尾气脱硝是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相关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如下。
AH
反应K(800K)
kJ-mol-1P
CH4(g)+2O2(g),CO2(g)+2H2O(g)-802.6
N2(g)+O2(g).-2NO(g)+182.6
62
CH4(g)+2NO(g)+O2(g).CO2(g)+N2(g)+2H2O(g)5.0xl0
-3
2NO(g)+O2(g).-2NO2(g)8.5x10(kPa)-'
①CH4脱硝反应CH4(g)+2NO(g)+O2(g),CO2(g)+N2(g)+2H2O(g)的AH=
kJmor10800K时,为了提高该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采取的措施是。
A.恒容时增大。2的压强B.减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C.移去部分H2。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②CH4另一脱硝反应CH4(g)+2NO2(g)CO2(g)+N2(g)+2H2O(g)的Kp(800K)=
kPa。
(2)模拟工业尾气脱硝:一定条件下,将p(CH4):p(NO):p(C)2)=l:l:50的气体与Ar混合,匀速通
过催化脱硝反应器,测得NO去除率和CH4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
当温度低于780K时,NO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可能原因是;高于780K时,NO的去
除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结合(1)的信息分析其可能原因是=
(3)中国科学家利用Cu催化剂实现电化学脱硝。通过理论计算推测电解池阴极上NO可能的转化机理及
转化步骤的活化能分别如下(*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如NOH*表示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NOH)o
I.NO+H++e+*-NOH*
+1
II.NOH*+H+♦-N*+H2OEa=52.37kJ-moF
III.N*+H++FfNH*Ea=40.33kJ-molT
+
IV.NH*+H+e-->NH2*Ea=48.16kJ-mo「
+-1
V.NH2*+H+e^NH3*Ea=45.15kJ-mor
上述反应机理中,II~V中速率最慢的步骤是o若电路中有Immol电子流过,其中生成NH3
的选择性为95%,电解池阴极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molo
【答案】(1)①.-985.2②.AC③.5.9x1064
(2)①.当温度低于780K时,反应未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去除率升高。
②.高于780K时,反应放热,随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向移动,NO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①II②.0.19
【解析】
【分析】把方程式分别编号如下:
CH/g)+2O2(g),82伍)+2兄0修)①
N2(g)+O2(g)2NO(g)②
CH4(g)+2NO(g)+O2(g).CO2(g)+N2(g)+2H2O(g)(§)
2NO(g)+O2(g).^2NO2(g)@
CH4(g)+2NO2(g).-CO2(g)+N2(g)+2H2O(g)⑤
【小问1详解】
11
①: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AH3RAHi-aH2=(-802.6-182.6)kJ-mor=-985.2kJ-mor;
800K时,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产权转让合同样本
- 代理经销产品合同样本
- 出售阁楼货架合同样本
- 农村迠房合同样本
- 农村小院出让合同样本
- 出口蔬菜外贸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道路养护合同标准文本
- 分租合同标准文本和合同
- 临建集成房屋直销合同样本
- 出售化工贮罐合同样本
- 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样题1学生赛
- 物理治疗电疗法
- 流行病学ROC曲线
- 输电线路拆旧施工方案
- 一年级下册《百数表》专项练习
-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佛教协会会议室管理制度
- 毕业研究生登记表(适用于江苏省)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双减)作业设计案例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