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许多经典作品,都是从道、气、天下等本原性、形而上的范畴大处

着眼,追源溯流的。如刘勰的鸿篇巨制《文心雕龙》,即肇始于对天地开辟和宇

宙自然之道的追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大多如此。《红楼梦》

想落天外的开篇便本于此。天人合一,补天唯人;补天的弃石,人世间即为贾

宝玉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这样,石兄与宝玉和贾宝玉,便构成了一体而

二名,连类而并称的审美关系。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数字往往负载着特定的文化含蕴。“顽石三万六千五百

零一块”,百年三万六千五百日,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单单的剩了一块未

用”,也就是这“零一块”,成为全书主角,更是大有来头。古代占筮时,用

蓍草50根,拿出一根放在边上,这没有直接使用的“一”,即为“不用之

用”“非数之数”,不用而用,方为大用。这块仙界的弃石,到了贾府中,依

然是“富贵闲人”,在“水作的”大观园里,他是唯一的“泥作的”,是不能

无一,不可有二,也不能替代的“零一人”。

总之,弃石与宝玉一而二,二而一,不仅是出入红尘,造历幻缘,历尽离合

悲欢、兴衰际遇的主角,还代表着一双慧眼,一颗悲悯的心。《红楼梦》毕竟不

是一曲哀婉缠绵的爱情悲歌,而是对人之在世的关注。正是在“石头”所形成

的叙事空间内外,文人穷究天人之际、思索人类生存意义的理念才得以展示,

在理想与伦理现实、人生意义的二元张力中,“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才得以

凸显,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亦可谓“灵”之境界。

(取材于孙福轩、孙敏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看来,顽石的粗糙、磊落、奇崛、坚硬,使其自然不

同于经过精雕细刻的玉的华美、高贵、光滑、温涧,注定不能成为廊庙之器。

“石”虽然与“玉”并称而为“玉石”文化,却体现着与玉迥然不同的文化精

神和审美取向。某种意义上说来,“石”的坚劲、奇崛等特性也是中国传统文

人的精神象征。

栗而言之,中国古代玉石文化实际上可以再细分为玉文化和石文化。玉文化

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有着中心和主流地位,而石文化则似乎处于边缘地位,

更多地偏重于艺术的、审美的领域。石头为文人雅士所欣赏;宝玉则为贵族、

大臣、商贾、仕女所注目。文士欣赏石头的,是其自然而然的怪异、奇崛、丑

陋与古意;贵族、商贾着眼于宝玉的,是其作为富贵的象征属性。因此,石头

是在野的,而宝玉是庙堂的。

值得指出的是,古代封建社会越发展到晚期,玉文化中有关道德的内涵就越

是淡漠,其作为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的性质则越是得到彰显。而作为没落

贵族的浪子和具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曹雪芹在玉与石二者之间的情感倾向和

审美取向则是显而易见的。小说中贾府人物玉字派中,如贾珠早亡,贾珍、贾

琏、贾瑞等皆为滥淫之物,贾环、贾琮、贾璜等也大多不堪,似乎告诉读者,

玉是越来越不行了。而表而出之者惟有宝玉,曹雪芹却从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地

告诉读者,他是被弃的顽石,是“假”宝玉。因此,《红楼梦》正是通过“顽石

——灵玉”中心意象表达了民间文化向庙堂文化的游离和对庙堂文化的解构。

(取材于曾昭阁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青坟峰顽石(具有情根的石头)与赤瑕宫神瑛侍者(赤而有病的神玉)在人

间“实境”中合二为一,以宝玉为体,两者本有十分深刻而微妙的联系,它们

是叠和同一的。“神玉”是自尊褒美的说法,“顽石”是谦虚讽刺说法,实际

二者都是一体的。“赤”比喻赤诚肝胆,没有一点虚伪,所谓“婴儿子”之美

好心灵;同时“侍者”身份为他人操心服务的无私精神也喻示了其纯善赤胆的

本性。“瑕”指玉上的小斑点,脂批所谓“玉有病也”。病有病根,玉的病根

即是“情根”,所以赤瑕宫神瑛侍者与青展峰顽石是完全重合的两个意象。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中,女蜗为何单将这一块弃于“青坟峰”下,而不

弃于其他地方,或者说作者为何单用“青埃峰”作为石头被弃之处的地名?显

然,作者有所寓意,他是告诉读者:这块顽石之所以被弃,不是无缘无故的,

因为它可能是有“瑕”“病”,而不能被用来补天,它的“病”就是它的“情

根”。后面接着又言:“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整个补天被弃

的过程不是如作者文字表面所写,仅是多出一块这么简单的理由,而是有深层

的理由可以解释的:经女娟之手被锻炼的石头所具有的意志感情超出于凡人,

而成为一种极端赤诚纯挚的情志,代表了人所具有的情志的最美好的极端;这

个极端在通灵的石头那里就成为它的根,决定其石头物性无生命的不觉悟状态

进入到人类智性有生命的觉悟状态,所以,称之为“情根”。但这由通灵觉悟

而产生的“情根”因为极端而成为超出于凡人理解"病根”,不能为凡事功利

所用,因而被女娟所代表的群体利益和凡众功利的最高领导者所抛弃。这里,

作者并不是否定儒家入世的群体功利观,而是展现了现实中“情”(人情意志

之实)与“用”(功利物事之实)的矛盾,同时贯穿了一个“物极必反”的原

理,从中推演出情极而悖实用的现实。

(取材于何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无理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许多经典作品的开篇具有相似的特点,如《文心雕龙》和四大名

著。

B.占筮时用蓍草50根、补天石有36501块都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数字文化意蕴

的体现。

C.封建社会晚期玉文化中有关道德的内涵趋于淡漠,财富权势的象征意味逐

渐加强。

D.人情意志若走向极端则难以为凡事功利所用,其中贯穿了“物极必反”的

原理。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对《红楼梦》中若干神话意象之间的关联理解不

IEfiJi的一项是()

A.补天的弃石和贾宝玉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在审美关系上实为一体。

B.“玉石文化”中石的坚劲奇崛和玉的高贵温润实为一体两面互相依存。

C.顽石的“情根”,也是其所居之处“青填峰”的谐音。

D.赤瑕宫神瑛侍者与青填峰顽石可被视为是完全重合的两个意象。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对《红楼梦》艺术特点理解不巧硬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从补天石神话入手,是一种大处着眼、追溯天地开辟和宇宙自然

之道的写作特征。

B.我们不能仅仅将《红楼梦》视为一曲哀婉缠绵的爱情悲歌,而要更多关注

其中所展现的“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

C.《红楼梦》符合中国传统文人审美,表达了民间文化向庙堂文化的游离和对

庙堂文化的解构。

D.《红楼梦》展现了现实中人情意志和功利物事之间的矛盾,从而否定了儒家

入世的群体功利观。

4.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为闺阁女儿作传,男性主人公贾宝玉在其中仅提供故事的叙述视

角,本质上是“无用”的。

B.贾府中所有玉字派的人物都是负面形象,体现作者在“玉”和“石”之中

弃玉而取石的审美取向。

C.《红楼梦》构思精巧,许多事物的名称或取本义,或以谐音,在故事情节之

外产生了丰富的意蕴。

D.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具有相似的创作特色和传承不变的文化内涵,读者在研

究解读时应追根溯源,才能理解其真意。

5.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红楼梦》开篇的“补天石”意象做出了解读。请简

要说明每则材料的解读角度,并概括其主要结论。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

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

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本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

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勒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若庶

几召我。”君子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辞?"

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

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

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

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

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

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纤郁愤闷,超然2有远举之志。其后个自伤哭泣,至

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

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

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

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

臣,则知其有猬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

谨其所发哉!

(取材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

【注】①昼:地名。②趣然:超然远去的样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巧硕的一项是()

A.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卒:最终

B.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物也勤:尽心尽力

C.夫子何为不移豫:准备,预备

D.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特:只是,仅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将之荆,先之以冉有胡为乎遑遑欲何Z

B.王基庶几召我尔基无忘乃父之志

C.其后以自伤哭泣乘骐骥以驰骋兮

D.一朝尽斥去其旧臣W与之谋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

B.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

怎么能在顷刻之间,突然就对人痛哭起来呢!

C.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一个谋略不被采用,怎么知道永远不再被采用呢?

D.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大概就因为此吧!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氐娜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了作者的观点: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

能让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

B.第二段写“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意在

批评贾谊不善于“待”与“忍”。

C.第三段作者用孔子、孟子的事例意在说明贾谊如果像他们这样努力勤勉、

自爱其身,就不会留下遗憾了。

D.第五段通过苻坚的事例和贾谊的遭遇劝告君主,用人应果断积极,以免人

才因性情狷介造成悲剧。

10.文学写作上有个笔法叫“宕开一笔”,即当文章中谈到某个问题时,表面

上暂时先放开这个话题,转而谈论他人他事,实则仍然围绕中心话题,此即所

谓“放”;一旦时机成熟,很快便又重新扣回到前面话题,此即“收”。请结

合本文分析,苏轼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宕开一笔收放自如的?

三、名著阅读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夏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

(1)对于画线句中的“致”有两种解释,一为“得到、获得”,二为“到达、实

现”,你更赞同哪种?请选择其中一种,翻译画线句,并结合以下语句中你认

为合适的信息,分析该种解释的合理性。

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②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③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

贫。《卫灵公》

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⑤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卫灵公》

(2)《论语》中关于“道”这一概念的认识还有很多,请运用你的《论语》阅读

积累,联系实际,任选角度,谈谈对“道”的思考(上一问出现的语句除外)。

四、诗歌鉴赏

阅读以下诗歌作品,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

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

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酶酒问蟾兔,肯去伴沧州?

【注】①范成大:南宋词人。此词作于淳熙四年中秋,这年五月作者辞官回乡,

路过武昌,受到知州刘邦翰的款待。②黑貂裘:用苏秦典。《战国策》:“苏秦

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12.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可哪的一项是()

A.“细数”两句,写自己十年间十处过中秋,暗指自己宦海漂泊,流露出无

限的感慨。

B.“老子”是作者自称,豪情满怀,写出了作者为自己有幸登上南楼的喜悦

之情。

C.“关河”句写作者由月色照耀关河南北联想到离散的友人,表达出思念之

情。

D.“秦”泛指北方,"楚”泛指南方,“姮娥”即嫦娥,“沧州”指代归隐

之地。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氐砚的一项是()

A.“应笑”句用写实笔法,抒发的情感与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相

似。

B.“熨”字用得神奇,写出了月下的长江安静无声,像是被月色熨平的白

练。

C.“星汉”两句对比鲜明,以群星之黯淡无光,愈发烘托出月色之皎洁静

谧。

D.这首词的意境是豪放阔大,心境却似欣实郁,措辞欲说还休,风格飘逸而

又沉郁。

14.中秋吟咏少不了“月”。请结合词句分析这首词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中“月”这一意象所体现出的不同意蕴。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

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五、情景默写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当我们想起曾经留下许多欢乐的地方,如今楼阁依旧,人事却早已变迁,

会生出李煜在《虞美人》中那样的感慨:“,

(2)亲近自然的居所能让人心旷神怡,就像杜甫在《客至》首联里描绘他所居

住的环境:","O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描述屈原为国尽忠的做法是

",",却遭受小人离间,“可谓穷

矣”。

(4)壮美河山总是令人震撼,就像姚鼐《登泰山记》中描绘的泰山日出:“日

上,,",可谓壮观。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北方,两个囚徒

①中国古籍中的“北海”就是如今的贝加尔湖,去过的人都说湖光山色美得

让人窒息。还有一首歌,歌名就叫《贝加尔湖畔》,说那里春风沉醉,绿草如茵,

篝火照亮整个夜晚。这是所有人的观感吗?不见得,至少有个人会缓缓站起来,

抖落衣尘说,我来讲讲北海的冬天吧。

②北海的冬天,一月开始结冰,冰层厚达一米,平均气温是零下三十八摄氏

度,直到五月来临,湖面才解冻。讲故事的人叫苏武:牧羊人苏武,受难者苏

武,大英雄苏武,爱国者苏武,但首先,他是外交官苏武。

③在汉朝,将一个人变成外交官是极简单的事,皇帝将一根竹竿赐给他,他

就成了外交官。竹竿上垂挂着装饰物,因而被敬称为“汉节”,手持汉节,你

就是代表国家的使臣。谁知到了匈奴,祸从天降,苏武被诬和一场流产政变有

牵连,百口难辩,只好认罚。匈奴王交给他一群公羊,罚他到北海去放牧。苏

武问:“那哪天放我归汉呢?”匈奴王一脸坏笑:“等公羊生了小羊再议吧!”

④就这样,苏武成了一群公羊的囚徒。

⑤人生的断崖式下跌,这个现实,他非得接受,否则熬不了十九年。“接受”

就是不让自己紧绷绷地活在某种意识形态中,不端架子不纠结,该放羊就放羊,

该睡觉就睡觉,要像湖边的苔葬、洞中的老鼠那样低矮卑贱地活下去,一切都

可以放弃,但汉节那根竹竿不能丢,这就是保持气节,就是大节不亏了。心理

调适完成后,持节放羊的苏武出现在北海就再也没有违和感了。羊角撞开栅门,

雪狼偷偷窥视,鸿鹄长唳,冰湖化解,白云飘,树冠摇,掠过一阵风,吹乱苏

武的雪鬓霜鬟,这都是北海牧羊的日常。一只金龟子绕着汉节打旋,要不要告

诉金龟子,你已来到大汉王朝,苏武显得信心不足。

⑥公羊不生崽,流放也就无尽期。苏武吹笳大概总是不成腔调,一些断续的

音,夹杂着沉默,像一头受伤的驯鹿,吃力地将一个个长夜拖走。待到有一天

苏武归汉,他会指指胡笳,说它的腔子里存了十九年的昏暗。

⑦从大使混到囚徒,苏武真是个倒霉蛋,但历史上还有比苏武更过分的人,

他就是直接从皇帝沦为阶下囚的宋徽宗。

⑧做了囚徒的人都喜欢仰面看天。夭上有鸟,鸟会飞,他若变成鸟就能重获

自由,可是人怎么会飞呢?于是这个囚徒抛弃初心,转变思路,开始在天空搜

寻:他要找一只鸟,这只鸟在中国文化中叫大雁。大雁具有慈悲心,能为受苦

受难的人通风报信。他不想当囚徒,他希望有一支神武的军队将他劫出牢笼,

他要命令大雁为他传送这条求救信息——没错,是命令,这是宋徽宗最擅长的

表达方式。

⑨时间向前推一推,当现役囚徒还是现役皇帝的时候,他将治理国家放在末

位,而将个人的艺术修养挪到首位,一颠倒,宋徽宗就成了大画家。他的手和

普通画家没什么两样。宫女每天将他的手浸在黄铜盆子里细心剔刷,他的手却

不可救药,墨渍和颜料深深嵌入掌纹,再也无法洗净。这双手,锁定了这个男

人的文化身份。他画过比大雁高贵的仙鹤,那是一幅著名的画,大片的天空,

天空的颜色如同青绿色的湖水,宫殿的屋顶彩云缭绕,彩云之上是一群仙鹤,

每只鹤的姿态都听凭宋徽宗随意摆布。他一直认为自己可以给鸟类下令,成了

囚徒他才明白,宣纸之外的鸟类根本不听他的话。他每天抬头,日日怅怏,天

空寂寞而无情,一只大雁也没有。

⑩这个掌纹里染着墨渍的皇帝,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是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度过

的。囚室外是这个下台皇帝一点也不熟悉的风景。雪是无边无际的雪,风是无

边无际的风,所见的动物,也不是珍禽瑞兽,天上飞着鹰隼,地面狗熊出没。

他再也提不起精神画画。画什么?画大雁?大雁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

他有限的文化生活只剩下写诗,比如下面这一首:""这也是他

的观鸟日记,一如既往的是,天上“无雁飞”。这个可怜的男人,他的忍受力

被不听话的大雁彻底击毁了。他一心寻死,可是狱吏不准,他就死不成,挣挣

扎扎,凄凄苦苦,等了八年,方才遂愿。

⑪论囚徒的资格,苏武是宋徽宗的老前辈,心灰意懒时,苏武也会抬望眼仰

天长啸。北海的天空热闹非凡,这儿是大雁南飞的起点,雁群腾空,遮天蔽日,

何止千只万只,只是,究竟有哪一只会为苏武传书呢?大雁对两个囚徒的态度

是一致的,并不管谁是昏君谁是忠臣。鸟类能够翱翔是因为它在不懈扇动翅膀,

这份自由是它自己挣来的,不会出卖给宋徽宗,也不会施舍给苏武。

⑫贝加尔湖在俄罗斯境内,有些旅行者不坐火车而是自驾,一路开到贝加尔

湖,先在湖边买套娃吃烤鱼,然后就想找找苏武当年的痕迹,当然是没有,一

块碑、一个指示牌也没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关切点,但我们自己要相信,

苏武和他放牧的那群羊,就像天上的一朵云,是从此地出发,飘回南方,飘进

班固的《汉书》,最后变成我们的国民记忆的。

⑬宋徽宗死在五国城。五国城不在境外,要找宋徽宗的痕迹很容易,有石碑

高高竖在那儿。宋朝的这个囚徒灵魂沉重,因此没法飘回故园。汉朝的那个

囚徒际遇同样沉重,可是因为灵魂中有轻盈的成分,所以他能够飘举升空。

(取材于马温的同名散文)

16.下列诗句填入第⑩段的空缺中合适的一项是()

A.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B.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C.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

何处。

D.承平皇族益繁昌,雁序天伦令德彰。此意绵长敦友爱,时时别殿宴亲王。

17.下列对原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显得信心不足:苏武面对北海牧羊的艰难处境,对于能否生存下去信

心不足,不敢同金龟子打招呼。

B.这个掌纹里染着墨渍的皇帝:宋徽宗流落天寒地冻的北方后不能再当皇

帝,只能寄情于书画。

C.大雁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现实中的大雁不像宋徽宗所画的仙鹤听

凭摆布,不会听从他的命令。

D.飘进班固的《汉书》:苏武最终回到了南方故国,事迹被广泛知晓,还被当

时的史官记载。

18.文章中出现了多次自然环境描写,生动而恰切。请任选一处,结合前后文

分析其妙处。

19.本文结尾对比了两个囚徒的灵魂差别,一个“沉重”,另一个虽然际遇

“同样沉重”,但灵魂中“有轻盈的成分”。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会

这样说。

七、语言文字运用I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年来,从建立“全景故宫”“数字多宝阁”等展示平台,积极把博物馆

搬上“云端”,到建设“数字敦煌”,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

塑建立数字档案,让更多人便捷她领略莫高窟魅力;从电影《深海》应用“粒

子水墨”技术,将传统水墨与3D结合起来,打造海底视效盛宴,到动画片

《中国奇谭》通过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