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分卫星与应用简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高分卫星作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统称,具有覆盖范围广、观测能力强、数据获取效率高等特点,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简析我国高分卫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将回顾我国高分卫星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试验卫星到现在的成熟应用,展现我国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的成就与进步。本文将重点分析高分卫星的技术特点,包括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成像等能力,以及其在数据处理、传输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高分卫星在农业、环保、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展示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也将关注高分卫星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如技术瓶颈、数据安全、国际竞争等,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将展望高分卫星的未来发展前景,探讨其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我国高分卫星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建议。二、高分卫星技术概述高分卫星,即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一系列卫星,旨在提供高质量、高精度的对地观测数据。高分卫星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对地观测领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为众多行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应用服务。高分卫星技术主要涵盖了卫星平台、载荷技术、数据处理和应用技术等多个方面。在卫星平台方面,高分卫星采用了先进的卫星设计理念和制造技术,确保卫星具有长寿命、高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载荷技术方面,高分卫星搭载了多种类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器,如光学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等,能够实现对地表的多种观测需求。数据处理方面,高分卫星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处理体系,包括数据接收、预处理、高精度定位、辐射定标等步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应用技术方面,高分卫星数据在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高分卫星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对地观测领域的竞争力,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高分卫星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三、我国高分卫星系列介绍我国的高分卫星系列,全称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系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这些卫星的设计目标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迫切需求,提升我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的能力,加快我国空间信息应用体系的建设。高分卫星系列自2010年开始发射,至今已经成功发射并运行了多颗卫星。其中包括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分三号、高分四号、高分五号等。这些卫星各具特色,覆盖了从可见光到红外,从多光谱到高光谱,从静止轨道到低轨道等多种观测模式。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高分二号卫星则具备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丰富的谱段,为我国的遥感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源。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它的发射填补了我国民用SAR卫星的空白。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我国对地观测的时效性和覆盖能力。高分五号卫星则是我国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环境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环境遥感监测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的高分卫星系列在不断提高空间分辨率、扩大谱段覆盖、增强观测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国在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随着高分卫星系列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期待它能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四、高分卫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分卫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高分卫星以其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高时效性等特点,为多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农业领域,高分卫星的遥感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细化的管理和监测手段。通过卫星图像,农业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土壤墒情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高分卫星还可以用于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规划,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在环境保护领域,高分卫星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卫星遥感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态环境等,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高分卫星还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为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城市建设领域,高分卫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的发展状况、交通状况、城市绿化等,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高分卫星还可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国土资源领域,高分卫星为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和利用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卫星遥感可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状况、矿产资源分布、地质灾害等,为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和决策依据。高分卫星还可以用于国土安全的监测和维护,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高分卫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高分卫星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五、高分卫星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高分卫星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重要遥感技术成果,已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随着全球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分卫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挑战之一,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日益增大。遥感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保持领先地位,高分卫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分辨率、缩短重访周期、增强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持续突破。挑战之二,数据共享与应用服务亟待完善。尽管高分卫星提供了大量高精度遥感数据,但如何有效整合、共享这些数据,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实际应用服务,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同时加强遥感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遥感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挑战之三,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高分卫星作为国际遥感领域的重要力量,既面临着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压力,也拥有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的机会。因此,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共同推动遥感技术的发展,是我国高分卫星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展望未来,高分卫星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一是技术持续创新,不断提升遥感数据的精度和时效性;二是加强数据共享与应用服务,推动遥感数据在更多领域发挥价值;三是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遥感技术的全球应用与发展。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卫星有望与这些技术深度融合,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遥感信息服务。六、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高分卫星及其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高分卫星以其高分辨率、高时效性和高灵活性等特点,为众多领域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环境保护领域,高分卫星提供了大范围的监测和数据支持,为环保部门提供了有力依据,助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领域,高分卫星的应用实现了农作物的精准监测和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方面,高分卫星的快速响应和准确监测为灾害预警和救援提供了重要支持,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高分卫星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资源调查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分卫星数据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高分卫星及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卫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高分卫星的覆盖范围和应用领域仍需进一步扩大,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高分卫星及其应用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高分卫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卫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创新,扩大高分卫星的应用领域和覆盖范围,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资料: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成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在高分卫星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将对我国的高分卫星及其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我国高分卫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高分卫星,形成了覆盖不同轨道、不同分辨率的高分卫星遥感体系。高分卫星的分辨率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几米到现在的亚米级,为各类应用提供了更加精细的数据。国土资源监测:高分卫星可以对国土资源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监测,包括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方面。这些数据对于国家的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通过对水体、大气、森林等环境要素的遥感监测,高分卫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的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农业应用:高分卫星数据可以精准反映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如精准施肥、病虫害监测等。城市规划与建设:高分卫星图像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有助于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灾害应急响应: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高分卫星可以快速获取灾区的高分辨率影像,为灾害评估、救援指挥等提供重要信息。我国的高分卫星具有多种技术特点,如高分辨率、大覆盖、快速成像等。这些技术特点使得高分卫星在应用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分卫星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高分卫星将在提高分辨率、增强数据处理能力、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高分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卫星遥感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高分卫星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高分十二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2019年11月28日7时5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21年3月31日6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二号02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2022年6月27日23时4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23年8月21日1时45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和高分十二号卫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高分七号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制的应用卫星,是一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于2019年11月3日成功发射,卫星搭载了双线阵立体相机、激光测高仪等有效载荷,突破了亚米级立体测绘相机技术,能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光学立体观测数据和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2020年8月20日,国家航天局表示,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2022年8月25日,高分七号卫星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第二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评审。2006年中国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当年部署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是中国正着手研发的新一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实际上,“高分专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遥感技术项目,包含至少7颗卫星和其他观测平台,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它们都将在2020年前发射并投入使用。“高分一号”为光学成像遥感卫星;“高分二号”也是光学遥感卫星,但全色和多光谱分辨率都提高一倍,分别达到了1米全色和4米多光谱;“高分三号”为1米分辨率;“高分四号”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卫星,全色分辨率为50米;“高分五号”不仅装有高光谱相机,而且拥有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如可以间接测定PM5的气溶胶探测仪;“高分六号”的载荷性能与“高分一号”相似;“高分七号”则属于高分辨率空间立体测绘卫星。“高分”系列卫星覆盖了从全色、多光谱到高光谱,从光学到雷达,从太阳同步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等多种类型,构成了一个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能力的对地观测系统。2015年4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称将于2018年发射高分七号。2019年11月3日11时22分,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8月20日,国家航天局表示,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在京召开“激发智慧光照未来”卫星激光测高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资源三号03星、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标准产品。2022年8月25日,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七号卫星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第二批)林业、农业、住建、武大、北师大等8个项目验收评审会。验收工作组认真听取了承研单位的项目总结汇报,观看了系统演示,经专家审议,该批项目完成了批复规定的全部任务,各项指标达到了验收要求,顺利通过验收。高分七号卫星是光学立体测绘卫星,将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图像数据获取、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城乡建设高精度卫星遥感和遥感统计调查等领域取得突破。高分七号卫星分辨率不仅能够达到亚米级,而且定位精度是目前国内最高的,能够在太空轻松拍出媲美“阿凡达”的3D影像。投入使用后,将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地形地貌绘制出一幅误差在1米以内的立体地图。与一般光学遥感卫星只能拍摄平面图像相比,高分七号可以绘制立体图像,一旦投入使用,世界上所有建筑物在地图上不再只是一个方格,而是一个个立体“模型”。不仅能够为规划、环保、税务、国土、农业等部门提供宝贵的信息,而且也是民用导航领域核心竞争力所在,将打破地理信息产业上游的高分辨率立体遥感影像市场大量依赖国外卫星的现状,开启我国自主大比例尺航天测绘新时代。在国土测绘、城乡建设、统计调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城市群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发生9级地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安排高分七号卫星于8日当天对灾区进行5次观测。同时,紧急共享灾区历史存档和灾后监测数据。高分七号卫星主要用户部门为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统计局。高分二号(英文:Gaofen-2satellite,简称:GF-2)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分二号卫星于2014年8月19日成功发射,8月21日首次开机成像并下传数据。这是中国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陆地观测卫星,星下点空间分辨率可达8米,标志着中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同时还将为其他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提供示范应用服务。高分二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批启动研制的卫星,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观测幅宽最大、设计寿命最长的民用遥感卫星。其主要目的是突破亚米级高分辨率大幅宽成像、长焦距大F数轻小型相机设计、高稳定度快速姿态侧摆机动、图像高精度定位、低轨道遥感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设计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中国遥感卫星观测效能,打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推动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及应用水平的提升,提高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卫星历经36个月的研制,于2014年8月19日11时15分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2015年3月6日,高分二号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二号卫星基于资源卫星CS-L3000A平台开发,重量为2100kg,设计寿命为5-8年,运行轨道为高度631km、倾角9°、降交点地方时上午10:30的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装载两台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实现拼幅成像,星下点分辨率全色为81m、多光谱为24m,成像幅宽为45km。设计具有180s内侧摆35°并稳定的姿态机动能力,能每天成像14圈、每圈最长成像15分钟,能实现69天内对全球的观测覆盖,及5天内对地球表面上任一区域的重复观测。星上配置容量为9Tbits的大容量固态存储器,提供全色3:1压缩、多光谱无损压缩图像数据的存贮,可连续存贮不少于20分钟的图像数据。采用波段高速信号调制技术和高增益双极化点波束天线,实现2×450Mbps对地图像数据传输。卫星高精度定轨以双频GPS为主,配合整星设计的高精度时统,可以实现米级实时定轨。卫星高精度定姿采用“星敏感器+陀螺”联合定姿和星敏感器直接定姿两种方案。卫星姿控采用4个动量轮整星零动量控制和3个控制力矩陀螺CMG+动量轮控制的方案实现卫星三轴稳定对地定向和快速侧摆机动,稳定度设计为不超过5e-4°/s。卫星高精度定轨、定姿和高稳定度姿控设计确保图像平面无控制点定位精度可达50m以内。卫星设计了多种灵活的载荷工作模式,包括准实时成像传输模式、成像记录模式、任意时刻回放模式等,方便用户成像使用,提高卫星应用效能。高分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寿命要求由3年提升到5-8年的低轨道遥感大卫星。设计上大量采用耐受轨道空间严酷电离辐射、高能带电粒子、高低温交变、高真空环境的元器件,特别是高等级国产元器件和原材料,并对所有元器件、原材料采取了系统的质量保证措施;另外,还应用长寿命评定方法和技术对各关键单机设备开展了全面的试验验证,保证了蓄电池、陀螺、相机、数传、固存等成像、图像采编压缩、存贮回放等重点单机的可靠性和寿命。同时基于卫星在轨使用和健康监视设计实现了关键单机及整星的在轨寿命保证,确保卫星寿命末期可靠度不低于6。高分二号卫星从2010年4月启动研制,经历方案设计、初样研制,于2012年6月进入正样研制阶段。2012年7月,整星正样产品齐套,开始总装;2012年8月一2013年8月,先后完成了整星总装测试、电性能测试、电磁兼容试验、微振动试验、力学试验、热平衡、热真空试验;2013年10月,完成了卫星100小时连续无故障通电考核以及与运载火箭的接口试验。2013年11月4日,卫星运抵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发射场测试和推进剂加注准备工作,后由于运载火箭原因,高分二号卫星推迟发射,在发射场长期贮存。发射场工作重启后,高分二号卫星于2014年8月19日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批启动立项的重要项目之一,是中国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具有米级空间分辨率、高辐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林业局,同时还将为其他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提供示范应用服务。高分专项工程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组织,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现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该专项实施以来,卫星数据已为国土土地利用调查、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调查与监测、环保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监测、农业作物估产和长势监测、水利洪涝灾害监测及水利设施监测、统计农业生产监测、地震灾害监测等行业部门应用,以及北京、河北、新疆等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小城镇开发现状监测、区域经济作物监测等区域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分二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卫星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中国高分专项建设,推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应用,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矿产资源调查、城乡规划监测评价、交通路网规划、森林资源调查、荒漠化监测等行业和首都圈等区域应用提供服务支撑。高分二号卫星作为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亚米级的宽幅民用遥感卫星,其在设计上具有诸多创新特点,在产品实现上做到完全自主可控,关键单机全部自研,是部件、单机国产化程度最高的遥感卫星,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高分二号卫星配置的两台相机,采用长焦距、大F数、轻小型化光学系统设计,焦距达到8m,F数15,均为中国在轨遥感卫星中最大值;采用全色和多光谱五谱合一的TDICCD器件,以推扫的方式实现对地面景物成像,以器件拼接方式实现单台相机1°的视场角,通过两台相机拼幅,进一步扩大视场,使星下点地面像元分辨率达到全色81m、多光谱3.24m,观测幅宽达到3km,在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中幅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通过运行轨道、侧摆机动等参数优化设计,高分二号卫星的倾角为9°、回归周期为69天的运行轨道,可以保证对地球南北纬80°之间广大区域的观测覆盖,一个回归周期内运行1021圈,可完成全球无缝覆盖。在卫星侧摆±23°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全球任意地区重访周期不大于5天,在卫星侧摆±35°的情况下,重访周期还将进一步缩小。卫星宽覆盖特性及重访率均达到中国遥感卫星领先水平。高分二号卫星为国内首颗配置全国产化高精度APS星敏感器的卫星,执行机构采用控制力矩陀螺CMG和动量轮的混合配置方式,实现卫星的快速姿态侧摆机动和稳定控制。通过星敏感器单机级算法改进、系统级姿态确定算法和控制算法的优化设计,首次依靠全国产化部件实现了高精度、高稳定度的姿态控制。在轨实测数据表明,卫星姿态稳定度可以达到5e-4°/s,姿态确定精度达到0025°。通过设计精确的操控律,采用“尽量避免激励挠性振动”这一约束下的姿态快速机动、快速稳定控制方法,高分二号卫星在轨实现了150s之内侧摆机动35°并稳定,为国内遥感卫星的最高水平。为满足用户定量化应用的要求,高分二号卫星采用了多项提高图像定位精度的措施,其中整星高精度时统方案确保了时间同步精度误差不超过50μs,使成像时相机、控制和测控GPS等工作在统一的时间基准下;国产高精度星敏感器直接定姿和星敏感器+陀螺联合定姿等多种高精度姿态测量方案,以及星敏和相机一体化安装和高精度温控,使得能精确获得卫星成像指向;专门的微振动减隔振装置抑制微振动影响,确保成像指向稳定性。多种措施使轨道测量、姿态测量等多项与图像定位精度相关的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轨道测量精度达到在轨实时10m、事后5m,姿态测量精度达到003°。在轨图像测试初步评定表明,无控制点定位精度达到20-35m,优于50m设计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分二号卫星针对图像辐射质量提升采取了多项保证措施,相机光学系统和成像电路进行调制传递函数MTF优化设计,在小相对口径情况下实现了高的MTF数,奈奎斯特频率处,静态MTF全色谱段不低于多光谱不低于2,在轨动态MTF不低于1。在图像采样10bit量化的基础上,首次采用内遮光罩进一步改进杂散光抑制,采用高精度低温焦面电路和CCD控制等措施降低电子学噪声,采用格雷码编码降低系统噪声,确保图像信号噪声尽可能小,信噪比在各种太阳高角度、地面反照条件下,全色达到23-43dB、多光谱达到25-43dB,均为国内卫星领先水平。为适应地表不同区域复杂成像光照条件,设计了动态范围宽、线性度好,成像级数和增益均多档可调方案,具有5档调整功能,且各谱段可单独进行增益调整,积分级数可1-96级调整,使系统动态范围达到20-800DN值,线性度优于3%。经在轨测试直方图统计,灰度分层值分布广、图像信息丰富,目视效果优异,达到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高分二号卫星相机光学系统设计首次采用小相对孔径(F数15)三反同轴方案,相机口径较大减小,通过主次镜间距及折镜角度的优化设计,获得了更大的焦长比(焦距与光学系统长度之比);首次采用析架支撑+阻尼隔振的主支撑结构设计,确保相机更高的稳定性和火箭主动段抗力学环境能力,使得相机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相机主反射镜、镜筒等采用新型陶瓷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获得极低膨胀率保证相机机构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减轻了相机重量;与传统设计相比,相机体积和重量减小约1/20相机采用三镜调焦方式以及五谱合一TDICCD器件的方案,与国外同类相机相比,还使焦面组件、三镜组件及调焦机构的尺寸及重量较大减小,轻小型状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适应相机轻小型设计,相机成像电路采用了先进的高动态低噪声高集成度设计技术。针对相机电子学焦平面多色CCD器件拼接而成、像元数多、行速率高、CCD工作频率达到10MHz,图像原始数据率达到2Gbps、信噪比和时统精度要求高、器件功耗大等特点,同时需要适应多模式的工作状态,相机成像电路采用了定制的高度集成的五谱合一TDICCD器件,提高了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和MTF指标。卫星上首次使用TLK2711高速串行数据接口技术,实现图像数据高速传输,并采用了高效图像压缩算法;降噪设计主要采用了低噪声焦面CCD及读出电路设计技术、焦面CCD时序控制及驱动设计技术、变速率时序信号产生与控制技术、高动态信号处理技术和自适应图像处理及传输设计技术;为解决CCD器件暗电流变化对图像像质的影响,同时可以增加系统的动态范围,提高图像质量,将CCD工作温度设置在-5~10度之间,在轨实际温度在-2~5度之间,使CCD信号中的暗信号部分得到有效的抑制。上述措施实现了成像电路的高集成度、高动态低噪声设计,大大降低了信号噪声水平,有效保证了相机成像信号质量。为满足用户使用要求,高分二号卫星设计了成像传输、成像记录和数据回放等多种灵活载荷工作模式。在相机成像且卫星可与地面数据接收站进行数据传输作业时,卫星进行成像传输。成像传输模式又可分为准实传、全色图像实传和多光谱图像实传三种模式。其中,准实传模式为高分二号卫星在轨常规成像模式,全色图像实传模式和多光谱图像实传模式为特殊成像模式,主要用于试验或存储系统故障的应急情况。在数传无法与地面站进行数据传输作业时,卫星可工作在成像记录模式,将相机成像的图像数据、辅助数据以及服务系统数据等实时记录在固态存储器中。在卫星可与地面数据接收站进行数据传输作业时,卫星可将存储在固态存储器中的数据回放至地面站。此时卫星工作在数据回放模式,根据回放数据类型的不同,数据回放模式又可分为图像数据回放模式和服务系统数据回放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公务员面试模拟81
- 建筑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内容
- 2024年债券债务转让协议
- 2024年机动车抵押典当合同范本
- 2024年瓦工工程分包劳务合同
- 三旧改造合同书2024年
- 2024年广告物料制作合同书
- 2011年8月2日云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试卷
- 2024年业务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年民间借贷的注意事项
- 2024年山西省中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及解答参考
- DB23T 3844-2024煤矿地区地震(矿震)监测台网技术要求
- 《阿凡达》电影赏析
- 火灾逃生自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DB42-T 2286-2024 地铁冷却塔卫生管理规范
- 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范文5份
- 2024-2030年中国装备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PHM)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中式烹饪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第1课我们的身体教学课件含微课视频
- 2024年基金应知应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