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第2练等高线地形图_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第2练等高线地形图_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第2练等高线地形图_第3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第2练等高线地形图_第4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第2练等高线地形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练

等高线地形图(5年20考)

[2020浙江7月·17,2分,难度★★★☆☆]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题。1.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1.B由图1可知,乙地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符合图2的地形特征,B对。甲地不是谷地,丙地处于两座山的鞍部,丁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2019江苏·5—6,4分,难度★★★☆☆]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答案】2.D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形,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错误。

[2019江苏·5—6,4分,难度★★★☆☆]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3.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答案】3.B据图可知,改造后建筑物北侧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坡度较大;建筑物所在地等高线变稀疏,地形平坦;建筑物南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坡度较大。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从N向M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故选B。

[2020山东·7,3分,难度★★★☆☆]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第4题。4.图中“魔鬼营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4.A一般来讲盆地和谷地较封闭,空气不易流动,易因缺氧而引起高原反应。从图中等高线弯曲情况可以看出,甲位于谷地,符合题意,A正确;乙位于鞍部,地势相比谷地高且在两个山头之间,空气流动性好,B错误;丙、丁位于山脊,地势高,空气流动快,不容易缺氧,C、D错误。

[2022湖南·6—8,9分,难度★★★☆☆]某地(图甲)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乙),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5—7题。5.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答案】5.A由图可知,该地区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加上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故该地发生强降雨后地表径流会迅速汇集,易形成山洪,选A。

[2022湖南·6—8,9分,难度★★★☆☆]某地(图甲)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乙),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5—7题。6.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答案】6.A图中a处三面环水,取水方便;河流从a处两侧穿过,说明a处地势较高,利于雨季防洪,故选A。

[2022湖南·6—8,9分,难度★★★☆☆]某地(图甲)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乙),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5—7题。7.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7.C太行山南段东麓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生活环境的结果,是人地协调观的体现。暴雨频率的高低与当地的气候有关,与该地的空间格局没有直接关系,①错误;“山—林—田—村—水”的布局利于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②正确;该地地势险峻,多暴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与洪涝灾害,而非土壤盐碱化,③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强,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该地海拔较高处的人工林可以有效降低山洪带来的危害,④正确。选C。8.[2021山东·18(2),6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6分)【答案】【参考答案】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了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速度。【解题思路】读图可知,AB段等高线密集,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等高线较稀疏,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了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速度。9.[2022湖南·18(1),6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新考法:以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切入,考查地形的判读及分布特征的描述【答案】【参考答案】差异: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大,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