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复活》名著导读读书分享读书交流教学课件_第1页
世界读书日《复活》名著导读读书分享读书交流教学课件_第2页
世界读书日《复活》名著导读读书分享读书交流教学课件_第3页
世界读书日《复活》名著导读读书分享读书交流教学课件_第4页
世界读书日《复活》名著导读读书分享读书交流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活》经典名著导读托尔斯泰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托尔斯泰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迪。《复活》不仅是一部社会写实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类命运与道德选择的经典之作。F分享人:XXX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导读读书分享世界读书日目录CONTENT01作者介绍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字,语言简洁明了即可02小说简介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字,语言简洁明了即可03主要人物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字,语言简洁明了即可04作品欣赏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字,语言简洁明了即可01

作者简介托尔斯泰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托尔斯泰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迪。《复活》不仅是一部社会写实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类命运与道德选择的经典之作。01作者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诸多文学巨作。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01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02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03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01作者简介02

小说简介托尔斯泰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托尔斯泰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迪。《复活》不仅是一部社会写实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类命运与道德选择的经典之作。内容概况《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等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勾画了一幅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社会图画。02小说简介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妓女生活使她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于是拼命吸烟、喝酒,麻醉自己。一次被诬告谋财害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在审判玛丝洛娃时,正巧聂赫留朵夫做陪审员。当他认出她时,良心受到谴责,想通过拯救她以赎前罪,并准备和她结婚。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01020302小说简介玛丝洛娃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而拒绝与他结婚,而与另一她心爱的犯人西蒙斯结合,从而走向“新生”。聂赫留朵夫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相信《圣经》中说的:“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认为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做法。02小说简介03主要人物托尔斯泰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托尔斯泰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迪。《复活》不仅是一部社会写实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类命运与道德选择的经典之作。《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可以分为:第一阶段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他诱骗了玛丝洛娃,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种做法是兽性的表现更是对纯洁的爱的侮辱。第三阶段是从忏悔走向复活。法庭审判之后,他内心痛苦,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悔过自新。在他忏悔的过程中,通过对他的所见所闻,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批判了沙俄专制的国家制度,揭露了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03主要人物聂赫留朵夫作者通过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结婚的建议,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也是她为了爱他而做出的自我牺牲。玛丝洛娃的“宽恕”精神使她的灵魂获得了“复活”,然而,我们却看到作者在寻求玛丝洛娃“复活”的过程中,逐步接近了托尔斯泰过去所否定和厌恶的“革命者”。玛丝洛娃意识到过去的爱情已经永远不能“复活”,她也不再需要这一切了。而此时在她面前展现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义的、鲜活的、真实生活,这才是玛丝洛娃真正的新生和灵魂的“复活”。玛丝洛娃03主要人物04作品欣赏托尔斯泰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托尔斯泰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迪。《复活》不仅是一部社会写实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类命运与道德选择的经典之作。010203托尔斯泰的《复活》是其晚年的代表作品,一方面,在对当时社会的罪恶和腐朽反动的国家、法律、教会制度的揭露上,很难找出另一部作品有这样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宗教对于托尔斯泰非常重要,而“托尔斯泰主义”也与他的宗教思想密切相关。托尔斯泰被看作集多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而其最显著的矛盾就表现在他的宗教思想上;一方面,他激烈地揭露和抨击俄国黑暗的教会;另一方面,又热烈宣扬宗教道德思想。但是如果结合19世纪俄国现实的话,就会理解他身上的矛盾性。04作品鉴赏在《复活》中,道德问题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大量的说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价值。过去很多观点认为,书中充满了托尔斯泰布道式的道德说教,并把这些视为托尔斯泰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有些批评家甚至干脆认为《复活》是托尔斯泰变成道德家之后艺术走下坡路的一个证明。比如小说中含有教会无法接受的渎神言论,也含有社会批判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书中所反映的司法环境:诉讼过程不公正,监狱关押缺少人性,只会增加犯罪率;另外,根据福音书的说法,人也没有权力审判别人。04作品鉴赏04作品鉴赏在《复活》这本小说中,托尔斯泰虽然没有找到社会的真正出路,但是他为普通民众服务的思想以及其忏悔过程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在小说《复活》中,最后男女主人公在心灵上和道德上都达到了复活,实际上也是作者心灵和道德尚的复活,托尔斯泰更清醒地认识了社会,并且思想上也达到了新的飞跃。托尔斯泰主义和俄罗斯的宗教哲学有很多关联之处,但在《复活》一文中,这种精神的自我拯救和自我完善与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结合在一起,因而这种解决的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并充满了内在的矛盾。作为上层的统治阶级的一员,自然在认识到自身的罪恶之后,可以通过宗教的手段,来实现对自我救赎。作品思想《复活》的结构与描写的基本原则,是尖锐的对比。小说中描写了极其广泛的生活画面:从法院到教堂,从监狱到流放所,从莫斯科到彼得堡,从城市到乡村,从俄罗斯到西伯利亚。通过这些画面,作者把上层社会与人民生活进行对比,把贵族老爷、达官贵人与贫苦的老百姓进行对比,把统治者与犯人进行对比。托尔斯泰所运用的讽刺手法,有他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他是在朴素的叙述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利用揭露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造成有力的讽刺效果。通过逐步深入的描写,托尔斯泰揭露了那些执法者都是装模作样的。像这样揭露法庭表里不一的讽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