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张庄镇大律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两个力F1=30N与F2=20N,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A.40NB.30NC.50ND.10N参考答案:CD2.借助阴极射线管,我们看到的是(
)A.每个电子的运动轨迹
B.所有电子整体的运动轨迹C.看到的是真实的电子
D.看到的是错误的假象参考答案:B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B.0-5s内的位移为10m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AC4.设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离地面3R(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为:
A.1
B.1/9
C.1/4
D.1/16参考答案:D5.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线就是电荷运动的轨迹
B.电场中的电场线可以相交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小D.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负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物体沿一直线单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4m后停下,则后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m/s,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
m/s。参考答案:7.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装置,它用的是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通常情况下每隔
秒打一个点。参考答案:计时交流0.028.某人在地球上重588N,则该人的质量为m=_________kg;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的1/6,则该人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N,此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__kg.(g=9.8N/kg)参考答案: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相邻两个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
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关系,应该保持
不变;(3)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下图(a)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0.如右图所示,一小球由距地面高为H处自由下落,当它下落了距离为h时与斜面相碰,碰后小球以原来的速率水平抛出。当h=____H时,小球落地时的水平位移有最大值。参考答案:1︰1,︰,︰1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
。(注明单位)(取g=10m/s2)参考答案:12.如图甲所示为一拉力传感器,某实验小组在用拉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中要用到
个拉力传感器.如果实验时保持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拉动,与两只手同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
(填“有”或“没有”);两只手边拉边向右运动,与两只手静止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
(填“有”或“没有”)参考答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没有;没有;【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解答】解:根据这个图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实验中要用到两个拉力传感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如果实验时保持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拉动,与两只手同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没有变化.两只手边拉边向右运动,与两只手静止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没有变化.故答案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没有;没有;13.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和搬运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____,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将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参考答案:
变小
;
变小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为汽车在t=0到t=40s这段时间的x﹣t图象。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多少米?(2)汽车在哪段时间没有行驶?(3)汽车哪段时间远离出发点,在哪段时间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t=0到t=10s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5)汽车在t=20s到t=40s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参考答案:(1)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为30m;(2)汽车在10s~20s
没有行驶;(3)汽车在0~10s远离出发点,20s~40s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t=0到t=10s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3m/s;(5)汽车在t=20s到t=40s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1.5m/s【详解】(1)由图可知,汽车从原点出发,最远距离出发点30m;(2)10s~20s,汽车位置不变,说明汽车没有行驶;(3)0~10s位移增大,远离出发点。20s~40s位移减小,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t=0到t=10s,距离出发点从0变到30m,这段时间内的速度:;(5)汽车在t=20s到t=40s,距离出发点从30m变到0,这段时间内的速度:,速度大小为1.5m/s。15.在上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上方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电源的“十”“一”极。参考答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所示,许多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有传送带用于传送工件,以提高工作效率。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2m/s运送质量为m=0.5kg的工件,工件从A位置放到传送带上,它的初速度忽略不计。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是θ=30o,传送带A、B间长度是l=16m;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放到传送带上,取g=10m/s2,求:⑴工件放到传送带后经多长时间停止相对滑动;⑵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传送带上相邻工件间的距离;⑶在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⑷每个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⑸传送带满载工件比空载时增加多少功率?参考答案:(1)0.8m(2)1.6m(3)41J(4)3J(5)52.5W解析(1);
即:2.5m/s2;
又;
∴t=2/2.5=0.8s;停止滑动前,工件相对地移动的距离为:m(2)m(3)
=41J(4)=J(5);N;∴=26.25×2=52.5W17.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现因故障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则汽车从开始刹车经过5s所通过的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18.一列火车在准备进站前一段时间保持匀速行驶,准备进站时关闭气阀(动力系统)让车滑行,火车滑行了240m时,速度恰为关闭气阀时速度的一半,此后,又继续滑行,20s后停止在车站,设火车在关闭气阀后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求:(1)火车关闭气阀后滑行的加速度大小;(2)火车从关闭气阀到停止滑行的总时间。参考答案:(1)由题意可知V2-V02=-2aX…………(2分)V0=2V或V=V0V=at…………………(1分)解得
V=8m/s或V0=16m/s…(1分)
a=0.4m/s2……………(2分)
(2)由V0=at总…………(2分)解得t总=40s…………………(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职场心理素质试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考察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复习思路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变更控制探讨试题及答案
- 项目概念确认的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抗生素替代物研究试题及答案
- 泄爆屋顶的施工方案
- 项目干系人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 迪庆防风卷帘施工方案
- 《来一斤母爱》课件
- ISO13485质量管理手册
- 办理用电户更名过户声明书范本
- 浅层气浮设计
- 辩论赛PPT模板模板
- 井下管路安装规范
-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写作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专题讲座
- 钳工中级知识培训课件
-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认识里外》教学PPT课件【幼儿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