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1章_第1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1章_第2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1章_第3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1章_第4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1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尺寸公差与配合1.1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1.2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1.3尺寸误差检测1.4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思考题与练习1.1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1.1.1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

1.1.2有关偏差、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1.1.3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1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1.1.1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1.轴和孔(1)轴。轴主要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外尺寸要素,也包括非圆柱形外尺寸要素(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2)孔。孔主要是指工件圆柱形的内尺寸要素,也包括非圆柱形内尺寸要素(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标准中定义的轴、孔是广义的。从装配上来讲,轴是被包容面,它之外没有材料;孔是包容面,它之内没有材料。例如,圆柱、键等都是轴,圆柱孔、键槽等都是孔,如图1-1所示。图1-1轴和孔尺寸2.尺寸(1)尺寸。是指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尺寸表示长度的大小,由数字和长度单位组成,包括直径、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以及中心距等,图样上标注尺寸时常以mm为单位,这时只标数字,省去单位。当采用其他单位时,必须标注单位。(2)公称尺寸。是指由图样规范确定的理想形状要素的尺寸(见图1-2)。它的数值可以是一个整数或一个小数值,例如32,8.75,3.5,……通常大写字母D表示孔的公称尺寸,小写字母d表示轴的公称尺寸。(3)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是指一切提取组成要素上两对应点之间距离的统称。在以前的版本中,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被称为实际尺寸。注:为方便起见,可将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简称为提取要素的局部尺寸。①提取圆柱面的局部尺寸。指要素上两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其中,两对应点之间的连线通过拟合圆圆心;横截面垂直于由提取表面得到的拟合圆柱面的轴线。②两平行提取表面的局部尺寸。指两平行对应提取表面上两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其中,所有对应点的连线均垂直于拟合中心平面;拟合中心平面是由两平行提取表面得到的两拟合平行平面的中心平面(两拟合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可能与公称距离不同)。(4)极限尺寸(limitsofsize)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端。达到极限尺寸中较大的称为上极限尺寸(Dmax、dmax);较小的一个称为下极限尺寸(Dmin、dmin),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应该是:Dmax≥Da

≥Dmin

,dmax≥da≥dmin,如图1-2所示。

图1-2公称尺寸/极限偏差与极限尺寸1.偏差(limitsofdeviation)偏差是指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其中上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称为上偏差,下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称为下偏差,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称为实际偏差,见图1-2。其值可正、可负或为零。用公式表示如下:孔:ES=Dmax-D,EI=Dmin-D,Ea=Da-D轴:es=dmax-d,ei=dmin-d,ea=da-d1.1.2有关偏差、公差的术语及定义其中:ES(EcartSuperieur)和EI(EcartInterieur)分别为法文上、下偏差的缩写,其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Ea、ea分别为孔和轴的实际偏差。注意:标注和计算偏差时极限偏差前面必须加注“+”或“-”号(零除外)。

2.尺寸公差(Tolerance)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见图1-3。公差、极限尺寸、极限偏差之间的关系如下:孔:轴:

注意:公差与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差表示制造精度的要求,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而偏差表示与基本尺寸的远离程度,它表示公差带的位置,影响配合的松紧程度。

3.公差带图解尺寸与公差的比例不便统一。由于尺寸是毫米级,而公差则是微米级,显然图中的公差部分被放大了。为了表示尺寸、极限偏差和公差之间的关系,将尺寸的实际标注值统一放大500倍。此时可以不必画出孔和轴的全形,而采用简单的公差带图表示,用尺寸公差带的高度和相互位置表示公差大小和配合性质。如图1-3所示,它由零线和公差带组成。图1-3尺寸公差带图(1)零线:确定偏差的基准线。它所指的尺寸为基本尺寸,是极限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画图时一定要标注相应的符号(“0”、“+”和“-”)。零线下方的单箭头必须与零线靠紧(紧贴),并注出基本尺寸的数值如:50、80等。

(2)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沿零线垂直方向的宽度表示公差值,代表公差带的大小,公差带沿零线长度方向可适当选取。

例1-2已知孔,轴,求孔、轴的极限偏差与公差。解(1)公差带图解法:如图1-5所示,孔的极限尺寸

Dmax=40.025,Dmin=40

轴的极限尺寸dmax=39.990,dmin=39.974

其孔、轴公差为

Th=0.025,Ts=0.016(2)公式法:利用公式来解。Dmax=D+ES=40+0.025=40.025

Dmin=D+EI=40+0=40Dmax=d+es=40-0.010=39.990

Dmin=d+ei=40-0.026=39.974

Th=Dmax–Dmin=40.025–40=0.025

Ts=es–ei=-0.010-(-0.026)=0.0161.1.3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配合(Fit)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为正值时称为间隙,其值为负值时称为过盈。

1.间隙配合(Clearancefit)

间隙配合是指具有间隙(含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位于轴的公差带之上,通常指孔大、轴小的配合。也可以是零间隙配合,如图1-5所示。图1-5间隙配合其极限间隙与配合公差公式如下:上式表明配合精度(配合公差)取决于相互配合的孔与轴的尺寸精度(尺寸公差),设计时,可根据配合公差来确定孔与轴的公差。2.过盈配合(Interferencefit)过盈配合是指具有过盈(含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位于轴公差带之下,通常是指孔小、轴大的配合,如图1-6所示。图1-6过盈配合其极限过盈与配合公差公式如下:3.过渡配合(Transitionfit)过渡配合是指可能产生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此时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是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的配合,如图1-7所示。但其间隙或过盈的数值都较小,一般来讲,过渡配合的工件精度都较高。图1-7过渡配合其极限间隙或过盈与配合公差公式如下:

例1-3求下列三种孔、轴配合的极限间隙或过盈、配合公差,并绘制公差带图。

(1)孔mm与轴mm相配合;

(2)孔mm与轴mm相配合;

(3)孔mm与轴mm相配合。

解(1)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配合公差

或(2)最小过盈

Ymin=ES-ei=+0.021-0.028=-0.007mm

最大过盈

Ymax=EI-es=0-0.041=-0.041mm

配合公差

Tf=Ymin

-Ymax=-0.007+0.041=0.034mm

或Tf=Th+Ts=0.021+0.013=0.034mm

(3)最大间隙

Xmax=ES-ei=+0.021-0.002=+0.019mm

最大过盈

Ymax=EI-es=0-0.015=-0.015mm

配合公差

Tf=Xmax-Ymax=0.019+0.015=0.034mm

Tf=Th+Ts=0.021+0.013=0.034mm

图1-8所示为同一孔与三个不同尺寸轴的配合,左边为间隙配合,中间为过盈配合,右边则为过渡配合。计算后得知轴的公差均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因此可以构成三类配合。配合的种类是由孔、轴公差带的相互位置所决定的,而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又分别由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所决定。图1-8配合公差带图

1.2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1.2.1标准公差系列

1.2.2基本偏差系列

1.2.3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1.2.4

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标规定

1.2.5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1.2.1标准公差系列为实现互换性生产和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在机械制造业中常用的尺寸大多都小于500mm(最常用的是光滑圆柱体的直径),该尺寸段在一般工业中应用的最为广泛。1标准公差值公差值的大小与公差等级及基本尺寸有关.

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同一公差等级对所有公称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的精确程度。规定和划分公差等级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和统一公差的要求,使规定的等级既能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为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公差等级分为20级,用IT01,IT0,IT1,IT2,IT3,…,IT18来表示(IT:InternationalTolerance,国际标准公差),常用的公差等级为IT5~IT13。公差等级的高低、加工的难易、公差值的大小如图所示。公差等级的高低、加工的难易及公差值的大小示意图2标准公差的计算标准公差的计算公式见表1-1,表中的高精度等级IT01、IT0、IT1的公式,主要考虑测量误差;IT2~IT4是在IT1~IT5之间插入三级,使IT1、IT2、IT3、IT4、IT5成等比数列。公差等级IT5~IT18的标准公差计算公式如下:式中,a是公差等级系数,i为公差单位(公差因子),是以基本尺寸为自变量的函数。除了IT5的公差等级系数a=7以外,从IT6开始,公差等级系数采用R5系列,每隔5级,标准公差数值增加10倍。表1-1标准公差的计算公式(1)公差单位生产实践证明,对于基本尺寸相同的零件,可按公差值的大小评定其尺寸制造精度的高低。相反,对于基本尺寸不同的工件,就不能仅看公差值的大小去评定其制造精度。因此,评定零件精度等级(或公差等级)的高低,合理规定公差数值就需要建立公差单位。

公差单位是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对小于或等于500mm的尺寸,IT5~IT18用公差单位i

的倍数计算公差。公差单位i

按下式计算:式中,D为基本尺寸分段的计算尺寸,为几何平均值(mm)。式中第一项反映加工误差的影响,第二项反映测量误差的影响,尤其是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2)尺寸分段根据标准公差的计算公式,每一个基本尺寸都对应有一个公差值。但在实际生产中基本尺寸很多,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公差数值表,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不少麻烦,同时不利于公差值的标准化、系列化。为了减少标准公差的数目,统一公差值,简化公差表格,以利于生产实际的应用,国家标准对基本尺寸进行了分段,详见表1-2。表1-213个尺寸分段

在表中,一般使用的是主段落,对于间隙或过盈比较敏感的配合,可以使用分段比较密的中间段落。在常用尺寸段中主段落有13段,其中有些主段落中还有中间段落。

例:

求基本尺寸为25,IT6的公差值。

解因为25处于18~30尺寸段,所以有

查表1-1得:IT6=10i

,IT7=16i

,故由上例可知,计算得出公差数值的尾数要经过科学地圆整,从而编制出标准公差数值表,见附表1-1。1.1.2基本偏差系列1基本偏差代号及特点

(1).基本偏差的确定基本偏差是指确定零件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它是公差带位置标准化的惟一指标,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以上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以下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以孔为例,如图1-9所示。图1-9基本偏差(2).基本偏差代号图1-10所示为基本偏差系列图。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按英文字母读音)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在26个英文字母中去掉易与其它学科的参数相混淆的五个字母I、L、O、Q、W(i、l、o、q、w)外,国家标准规定采用21个,再加上7个双写字母CD、EF、FG、JS、ZA、ZB、ZC(cd、ef、fg、js、za、zb、zc),共有28个基本偏差代号,构成孔(或轴)的基本偏差系列。它反映了28种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图1-10基本偏差系列图(3).基本偏差代号特点

H的基本偏差为EI=0,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上;h的基本偏差为es=0,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下。J(j)与零线近似对称;JS(js)与零线完全对称,上极限偏差ES(es)=+IT/2,下极限偏差EI(ei)=-IT/2。对于孔:A~H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其绝对值依次减小;J~ZC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J、JS除外),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对于轴:a~h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其绝对值依次减小;j~zc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j、js除外),其绝对值依次增大。由图1-10可知,公差带一端是封闭的,而另一端是开口的,其封闭、开口公差带的长度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或公差值的大小),这正体现了公差带包含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因素。2基准制配合在互换性生产中,需要各种不同性质的配合,即使配合公差确定后,也可通过改变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使配合获得多种的组合形式。为了简化孔、轴公差的组合形式,统一孔(或轴)公差带的评判基准,进而达到减少定值刀、量具的规格数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1).基孔制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H)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a~zc)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如图1-11所示。基孔制配合中的孔是基准件,称为基准孔,其代号为H,它的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其数值为零,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图1-11基孔制配合(2).基轴制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h)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A~ZC)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如图1-12所示。基轴制配合中的轴是基准件,称为基准轴,其代号为h,它的基本偏差为上极限偏差,其数值为零,公差带在零线的下方。图1-12基轴制配合3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1-4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是以基孔制配合为基础,按照配合要求,再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的一系列公式,经计算后圆整成尾数而得出的。从图1-11基孔制配合可知如下几点。①基准孔H与轴a~h形成间隙配合。其中a、b、c间隙较大,主要用于热动配合,考虑到热膨胀的影响,确定基本偏差数值要增大间隙;d、e、f主要用于旋转运动的间隙配合,为保证良好的液体摩擦,同时考虑到表面粗糙度磨损的影响,确定基本偏差数值要减小间隙;

g主要用于滑动或定心配合的半液体摩擦,要求间隙要小;h是最小间隙为零的一种间隙配合,用于定位配合。②基准孔H与轴j~n一般形成过渡配合。其中j目前主要用于与滚动轴承配合,其基本偏差数值根据经验数据确定;k、m、n为过渡配合,以保证有较好的对中及定心,装拆也不困难,一般用统计方法来确定其基本偏差数值。③基准孔H与轴p~zc通常形成过盈配合,常按配合所需的最小过盈和相配基准孔的公差等级来确定基本偏差数值。基本偏差数值按优先数系有规律增长。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后,在已知公差等级的情况下,可求出轴的另一极限偏差的数值(对公差带的另一端进行封口):~~4孔的基本偏差的计算孔的基本偏差是从轴的基本偏差换算得出的。换算原则为: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的条件下,当基孔制配合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轴制配合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例如,将换成,换成,换成),换同名字母时,配合性质要完全相同。

根据上述换算原则,孔的基本偏差的计算方法如下:(1).间隙配合(A~H)

采用同一字母表示孔、轴的基本偏差要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孔的基本偏差(A~H)是轴基本偏差(a~h)相对于零线的倒影,所以又称倒影规则。其公式为:EI=-es。例1-4试将换成。解1)查标准公差:IT6=0.019,IT7=0.030。2)计算极限偏差:基孔制:的基本偏差es=-0.03;另一偏差ei=es-IT6=-0.03-0.019=-0.049;故写作。基轴制:的基本偏差EI=-es=-(-0.03)=+0.03;另一偏差ES=EI+IT7=+0.03+0.03=+0.06;故写作。3)计算极限间隙:基准制:

基轴制: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可知,极限间隙完全相同,同名字母(f、F)换算成功,证明了:EI=-es。(2).过渡配合(J~N)同理,由于J~N都是靠近零线,而且与j~n形成倒影,即在孔的较高精度配合时(≤IT8),国家标准推荐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从而就形成了孔的基本偏差在-ei的基础上加一个Δ。若孔与轴的配合为同级配合,则Δ为零,正如倒影图里的体现: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其公式为:

ES=-ei+Δ,Δ=ITn-ITn-1=ITh-ITs

例1-5将换成。解1)查标准公差:因为孔、轴同级,IT9=0.074。

2)计算极限偏差:基孔制:,的基本偏es=+0.011;另一偏差es=ei+IT9=+0.011+0.074=+0.085;故写作。基轴制:,的M的基本偏差ES=-ei+Δ=-0.011+0=-0.011;另一偏差EI=ES-IT9=-0.011-0.074=-0.085;故写作。3)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基孔制:基轴制: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可知:Xmax

、Ymax

在两种基准制下都完全相同。此时基孔制的m9就换成基轴制M9了,证明了:ES=-ei+Δ,Δ=0。

(3).过盈配合(P~ZC)同样P~ZC与p~zc形成倒影,但不能简单理解成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必须注意的是:采用的公式与过渡配合一样。例1-6试将换成。解1)查标准公差:IT6=0.019,IT7=0.030。2)计算极限偏差:基孔制:,的基本偏差ei=+0.032;另一个极限偏差es=ei+IT6=+0.051;故写作。基轴制:,的基本偏差ES=-ei+Δ=-0.032+0.011=-0.021(Δ=IT7-IT6=0.030-0.019=0.011);另一个极限偏差EI=ES-IT7=-0.021-0.030=-0.051;故写作。3)计算极限过盈:基孔制:基轴制:

以上得出在过渡、过盈配合的较高公差等级结合时,一般采用国标推荐的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就会出现Δ,证明了:ES=-ei+Δ,Δ=ITn-ITn-1

。所以在查孔的基本偏差表时(K、M、N高于或等于8级,P~ZC高于或等于7级)要特别注意。

由三个实例说明孔的基本偏差表表1-5(p26)是国家标准采用ISO同样的方法来制订的。计算出孔的基本偏差按一定规则化整,实际使用时,可直接查此表,不必计算。一般说来,高于或等于7级的配合,国家标准推荐采用工艺等价(即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而低于8级的配合选用同级配合。

轴、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确定后,在已知公差等级的情况下,可求出轴、孔的另一极限偏差的数值(对公差带的另一端进行封口):轴:ei=es-IT

(ah)es=ei+IT

(kzc)孔:~~~~1.2.3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1.零件图的标注标注时必须注出公差带的两要素。基本偏差代号(位置要素)与公差等级数字(大小要素),标注时要用同一字号的字体(即两个符号等高)。如图1-13所示的尺寸标注:图1-13尺寸公差带的标注法2.装配图的标注在基本尺寸后标注配合代号。配合代号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表示轴的公差带代号。若图1-3采用基孔制配合,其配合标注的表示方法可用下列示例之一:图1-14配合公差带的注法1.2.4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标规定根据国家标准提供的20个公差等级与28种基本偏差,可以组合成:孔为20×28=560种,轴为20×28=560种,但由于28个基本偏差中,J(j)比较特殊,孔仅与3个公差等级组合成为J6、J7、J8,而轴也仅与4个公差等级组合成为j5、j6、j7、j8。这7种公差带逐渐会被JS(js)所代替。故孔公差带有20×27+3=543种,轴公差带有20×27+4=544种。若将上述孔与轴任意组合,就可获得近30万种配合,不但繁杂,不利于互换性生产,为了减少定值的刀具、量具和工艺装备的品种及规格,必须对公差带与配合加以控制。1.孔、轴尺寸公差带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国标对常用尺寸段推荐了孔与轴的一般、常用、优先公差带。如图1-15所示为一般、常用、优先孔的公差带。孔有105种一般公差带,其中方框中为44种常用公差带,带圈的有13种优先公差带。图1-16所示为一般、常用、优先轴的公差带。轴有119种一般公差带,其中方框中为59种常用公差带,带圈的有13种优先公差带。图1-15孔的一般、常用、优先公差带图1-16轴的一般、常用、优先公差带

选用公差带时,应按优先、常用、一般、任意公差带的顺序选用,特别是优先公差带,它反映了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较丰富的使用经验,应尽量选用。表1-5和表1-6中基轴制有47种常用配合,13种优先配合。基孔制中有59种常用配合,13种优先配合。同理选择时应优先选用优先配合公差带,其次再选择常用配合公差带。表1-5基轴制的优先常用配合表1-6基孔制的优先常用配合1.2.5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一般公差是车间在普通条件下,机床设备可保证的公差。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图样上只标注其基本尺寸,不直接标出其极限偏差值。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当功能上允许的公差等于或大于一般公差时,均应采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一般可不检验。尽管只标注了基本尺寸,没有标注极限偏差,不能理解为没有公差要求,其极限偏差应按“未注公差”标准选取。

GB/T1804-2000规定了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一般公差等级分为四级:f、m、c、v,极限偏差全部采用对称偏差值,相应的极限偏差见表1-7。

选择时,应考虑车间通常的加工精度来选取公差等级。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图样上、技术文件或标注中,用标准号和公差等级符号表示。例如,选用中等级时,表示为GB/T1804—m。表1-7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1.3尺寸误差的检测1.3.1尺寸误差检测的常用方法

1.3.2尺寸误差检测通用计量器具

1.3.3尺寸检测的验收原则和验收极限

1.3.4尺寸检测的通用计量器具选择原则

1.3.5光滑极限量规1.3.1尺寸误差检测检测工件尺寸的误差:对于单件测量,应以选择通用计量器具为主;对于成批的测量,应以专用量具、量规和仪器为主;对于大批的测量,则应选用高效率的自动化专用检验器具。车间条件下,通常采用通用计量器具来测量工件尺寸,并按规定的验收极限判断工件尺寸是否合格。,因此,在测量工件尺寸时,必须正确确定验收极限。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国家标准GB/T3177—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对验收原则、验收极限、检验尺寸用的测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和计量器具选用原则等作出了规定,以保证验收合格的尺寸位于根据零件功能要求而确定的尺寸极限内。该标准适用于车间使用的普通计量器具(如各种游标卡尺、千分尺、比较仪、指示表等),其检测的公差等级范围为6~18级。该标准也适用于一般公差(未注公差)尺寸的检验。

游标卡尺类量具应用十分广泛,可测量各种工件的内外尺寸、高度和深度,还可测盲孔、凹槽、阶梯形孔等;按用途和结构,游标量具有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尺、高度游标尺、齿厚游标卡尺等多种。(1)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有普通游标卡尺、自锁游标卡尺和微调游标卡尺3种,如图1-17所示。1.3.2尺寸误差检测通用计量器具

1.游标卡尺类量具5.1.2尺寸误差检测通用计量量具1.游标卡尺类量具(1)游标卡尺图1-173种游标卡尺结构图游标卡尺的使用:图1-193种游标卡尺使用(2)带表游标卡尺与数显游标卡尺图1-20带表游标卡尺(2)带表游标卡尺与数显游标卡尺图1-21数显游标卡尺(3)其它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齿厚游标卡尺2.千分尺类量具(1)外径千分尺图1-22外径千分尺图1-23外径千分尺结构图

1.固定测砧2.硬度合金测头(活动测砧)3.测微螺杆

4.锁紧装置5.固定套筒6.微分筒7.刻线套

8.调节螺母9.弹簧套10.测力装置(棘轮)

11.尺架12.隔热板其它外径千分尺图1-24数显千分尺图1-25千分尺读数示例(2)其它千分尺内径、内测千分尺

(2)其它千分尺杠杆千分尺

(2)其它千分尺深度千分尺螺纹千分尺

3.指示表图1-26百分表及传动原理1.测量杆2.小齿轮3.大齿轮4.小齿轮

5.指针6.大齿轮7.小指针

4.立式光较仪图1-27

立式光学比较仪1.底座2.升降圈3.横臂4.旋手5.立柱6.光学计管

7.微动手轮8.旋手9.提升器10.测量杆11.工作台图1-28立式光学计测量原理1、6.反射镜2.直角棱镜3.物镜5.测杆6.锁紧螺钉7.像8.刻度尺5.工具显微镜图1-29

工具显微镜1.底座2.立柱和支臂3.目镜

4.物镜组5坐标工作台

1.3.3尺寸检验的验收原则与验收极限

1.误收与误废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在验收产品时,如果以被测工件规定的极限尺寸作为验收的界值——零件的合格条件为测得尺寸既小于上极限尺寸,又大于下极限尺寸。但实际测量中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仪器读数有时偏大有时偏小,一种可能是把与公差界限极为接近,但却超出公差界限的废品错误地判断为合格品,这称为误收;另一种可能是把与公差界限极为接近的合格品判断为废品,称为误废。例:用示值误差为±4

m的千分尺验收的轴径时,可能的“误收”、“误废”区域分布如图5-16所示。如若以轴径的上、下极限偏差0和−13

m作为验收极限,则在验收极限附近±4um的范围内可能会出现以下4种情况。(1)若轴径的实际尺寸落在1区,大于最大极限尺寸,显然为不合格品,但此时恰0-

巧碰到千分尺的测量误差为−4

m的影响,使其读数值可能小于最大极限尺寸,而判为合格品,造成误收。(2)若轴径的实际尺寸落在2区,小于最大极限尺寸,显然为合格品,但此时恰巧碰到千分尺的测量误差为+4

m的影响,使其读数值可能大于最大极限尺寸,而判为不合格品,造成误废。(3)若轴径的实际尺寸落在3区,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显然为合格品,但此时恰巧碰到千分尺的测量误差为−4

m的影响,使其读数值可能小于最小极限尺寸,而判为不合格品,造成误废。图1-32测量误差对验收的影响2.验收原则误收和误废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为了适当控制误废,尽量减少误收,国家标准规定:验收极限一般采用内缩原则:即从规定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分别向公差带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来确定。①对于遵循包容要求的尺寸、公差等级高的尺寸,检验时应按内缩原则确定验收极限,对工件进行检验。②而对与非配合尺寸和一般公差尺寸,可按不内缩原则(即上、下极限尺寸)确定验收极限,对工件进行检验,即A=0。3.验收极限检验时,内缩原则的验收极限计算如下。(1)孔尺寸的验收极限计算公式:

上验收极限Ks

=

上极限尺寸(Dmax)−A

下验收极限Ki

=

下极限尺寸(Dmin)+A(2)轴尺寸的验收极限计算公式:

上验收极限Ks

=

上极限尺寸(dmax)−A

下验收极限Ki

=

下极限尺寸(dmin)+A图1-33安全裕度和验收极限检验时,不内缩原则(即极限尺寸原则,A=0)的验收极限计算如下。(1)孔尺寸的验收极限计算公式:上验收极限Ks

=

上极限尺寸(Dmax)下验收极限Ki

=

下极限尺寸(Dmin)(2)轴尺寸的验收极限计算公式:上验收极限Ks

=

上极限尺寸(dmax)下验收极限Ki

=

下极限尺寸(dmin)安全裕度A的大小,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考虑,按工件公差(T)的1/10来确定,见表1-11。1-11

1.3.4

尺寸检测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

安全裕度A相当于测量中总的不确定度允许值u,它包括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和由温度、被测对象形状误差及接触测量时的压陷效应等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u2。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常用计量器具按内缩方式进行测量时,这几方面的误差都不进行修正。

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是计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u1。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大,大概是测量不确定度的0.9倍。选择计量器具时,应使所选用的计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等于或小于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即u1'≤u1。

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1'分别见表1-12、表1-13和表1-14(P45)。选择计量器具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计量器具的测量范围及标尺的测量范围,要能够适应被测对象。(2)按被测对象的尺寸公差来选用计量器具时,必须考虑计量器具的测量极限误差来给出安全裕度,双向内缩一个安全裕度数值得出验收极限,判断对象尺寸是否合格。(3)按被测对象的结构特殊性选用计量器具。(4)被测对象所处的状态和测量条件是选择计量器具时的考虑因素。(5)被测对象的加工方法、批量和数量等也是选择计量器具时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单件测量,通用计量器具为主;对于成批的测量,专用量具、量规和仪器为主;对于大批的测量,则应选用高效率的自动化专用检验器具。1.3.5光滑极限量规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它只能测量工件尺寸是不是处于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即判断工件的合格性,不能测量工件的实际尺寸。光滑极限量规一般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中。

1.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原理检验孔的光滑极限量规称为塞规,一个塞规按被测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制造,称为通规或过端;另一个塞规按被测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制造,称为止规或止端,如图1-43(a)所示。

检验轴的光滑极限量规称为环规或卡规,一个环规按被测轴的最大实体尺寸制造,称为通规;另一个环规按被测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制造,称为止规,如图5-27(b)所示。测量时,通规和止规必须联合使用。只有当通规能够通过被测孔或轴,同时止规不能通过被测孔或轴,该孔或轴才是合格品。图1-43光滑极限量规2.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光滑极限量规按其用途可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和校对量规。

工作量规是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检验零件用的量规,其通规和止规分别用T或Z表示。

验收量规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在标准中规定:检验员使用磨损较多的通规和接近最小实体尺寸的止规作为验收量规。

校对量规只是用来校对轴用量规,以发现卡规或环规是否已经磨损或变形。对于孔用量规使用通用量仪检验,则不必使用校对量规。校对量规分为三类:校对轴用量规通规的校对量规,称为校通—通量规,代号TT表示;校对轴用量规通规是否达到磨损极限的校对量规,称为校通—损量规,代号TS表示;校对轴用量止规的校对量规,称为校止—通量规,代号ZT表示。3.光滑极限量规的公差带

(1)工作量规公差带。工作量规公差带由两部分组成:制造公差和磨损公差。

①制造公差。量规是根据工件的尺寸要求制造出来的,不可避免会产生制造误差,因此需要规定制造公差T。其公差带均位于被检工件的尺寸公差带内,以避免出现误收,如图1-44所示。

②磨损公差。用通端检验工件时,须频繁通过合格件,容易磨损,为保证通端有合理的使用寿命,通端的公差带距最大实体尺寸线须有一段距离,即最小备磨量,其大小由图中通规公差带中心与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来确定,Z为通端的位置要素值。止端检验工件时不通过工件,因此不需要留备磨量。制造公差T值和通规公差带位置要素Z值具体数值见表1-15(P54)。图1-44工作量规公差带图(2)验收量规公差带。在国家标准中,没有单独规定验收量规公差带,但规定了检验部门应使用磨损较多的通规。(3)校对量规公差带。轴用通规的校通—通量规TT的作用是防止轴用通规发生变形而尺寸过小。检验时,应通过被校对的轴用通规,它的公差带从通规的下偏差算起,向通规公差带内分布。轴用通规的校通—损量规TS的作用是检验轴用通规是否达到磨损极限,它的公差带从通规的磨损极限算起,向轴用通规公差带内分布。轴用止规的校止—通量规ZT的作用是防止止规尺寸过小。检验时,应通过被校对的轴用止规,它的公差带从止规的下偏差算起,向止规的公差带内分布。规定校对量规的公差Tp等于工作量规公差的一半。4.量规设计原则当被测孔或轴遵守包容要求时,应遵循极限尺寸的判断原则: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超过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具体来讲,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即对于孔的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轴的作用尺寸则应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即对于孔的实际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轴的实际尺寸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由上述内容可知:孔和轴尺寸的合格性应是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两者的合格性。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而实际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

通规体现的是最大实体边界,故理论上应为全形规。全形规除直径为最大实体尺寸外,其轴向长度还应与被检工件的长度相同,若通规不是全形规,会造成检验错误。图1-45所示为用通规检验轴的示例,轴的作用尺寸已超出了最大实体尺寸,为不合格产品,不能通过是正确的,但非全形规却能通过,造成误判。图1-45通规形状对检验的影响止规用于检验工件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理论上应为非全形规,采用两点式测量,否则也会造成误判。图1-46所示为止规形状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图中轴在I—I位置上实际尺寸已超出了最小实体尺寸,正确的检验情况是止规应在该位置上通过,从而判断出该轴不合格。但用全形的止规测量时,由于其他部分的阻挡,也通不过该轴,造成误判。图1-46止规形状对检验的影响

因此,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通规应为全形规,止规则应为非全形规,即通规的测量面应是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完整表面(通常称为全形量规),其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且长度等于配合长度;止规的测量面应是点状的,两测量面之间的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但在某些场合下,应用符合泰勒原则的量规不方便或有困难时,可在保证被检验工件的形状误差不至影响配合性质的前提下,极限量规可偏离上述原则。如对于尺寸大于100mm的孔,用全形塞规通规很笨重,不便于使用,允许使用非全形塞规;环规通规不能检验正在顶尖上加工的工件及曲轴,允许用卡规代替;检验小孔的塞规止规常用便于制造的全形塞规;刚性差的工件也常用全形塞规或环规。

选用量规结构和型式时,必须考虑工件结构、大小、产量和检验效率等,图1-47所示给出了量规的型式及其应用范围。图1-48所示为常见量规的实物结构型式,其中图1-48(a)~(f)为常见塞规的型式,图1-48(g)~(k)为常见卡规的型式。图1-47量规型式及其应用范围图1-48常见量规的结构型式1.4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1.4.1配合制的选用

1.4.2公差等级的选用

1.4.3配合的选用1.4.1配合制的选用

选用配合制时,应主要从零件的结构、工艺、经济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1.基孔制配合——优先选用由于选择基孔制配合的零、部件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因而该配合被广泛使用。具体理由如下:

(1)加工工艺方面:加工中等尺寸的孔,通常需要采用价格较贵的扩孔钻、铰刀、拉刀等定值刀具。而且,一种刀具只能加工一种尺寸的孔,而加工轴则不同,一把车刀或砂轮可加工不同尺寸的轴。(2)技术测量方面:一般中等精度孔的测量,必须使用内径百分表,由于调整和读数不易掌握,测量时需要一定水平的测试技术。而测量轴则不同,可以采用通用量具(卡尺或千分尺),测量非常方便且读数也容易掌握。

2.基轴制配合——特殊场合选用在有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更为合理。(1)直接采用冷拉棒料做轴。其表面不需要再进行切削加工,同样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由于这种原材料具有一定的尺寸、形位、表面粗糙度精度),在农业、建筑、纺织机械中常用。(2)有些零件由于结构上的需要,采用基轴制更合理。如图1-53(a)所示为活塞连杆机构,根据使用要求,活塞销轴与活塞孔采用过渡配合,而连杆衬套与活塞销轴则采用间隙配合。若采用基孔制,如图1-53(b)所示,活塞销轴将加工成台阶形状;而采用基轴制配合,如图1-53(c)所示,活塞销轴可制成光轴。这种选择不仅有利于轴的加工,并且能够保证合理的装配质量。图1-53基轴制配合选择示例3.与标准件配合当设计的零件需要与标准件配合时,应根据标准件来确定基准制配合。例如,与滚动轴承内圈配合的轴应该选用基孔制;而与滚动轴承外圈配合的孔则宜选用基轴制。

4.混合制配合——需要时选用为了满足某些配合的特殊需要,国家标准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的配合,如非基准件的相互配合。1.4.2公差等级的选用公差等级的选用就是确定尺寸的制造精度与加工的难易程度。加工的成本和工件的工作质量有关,所以在选择公差等级时,要正确处理使用要求、加工工艺及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其选择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公差等级的选用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类比法,即参考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汇编成资料,进行比较选择。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如表1-16所示。

常用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见表1-17,选择时可供参考。公差等级的应用如表1-18所示。表1-16表1-17表1-18 公差等级的主要应用实例公差等级主要应用实例IT01~IT1一般用于精密标准量块。IT1也用于检验IT6和IT7级轴用量规的校对量规IT2~IT7用于检验工件IT5~IT16的量规的尺寸公差IT3~IT5(孔为IT6)用于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配合,例如机床主轴与精密滚动轴承的配合、发动机活塞销与连杆孔和活塞孔的配合。配合公差很小,对加工要求很高,应用较少IT6(孔为IT7)用于机床、发动机和仪表中的重要配合。例如机床传动机构中的齿轮与轴的配合,轴与轴承的配合,发动机中活塞与汽缸、曲轴与轴承、气阀杆与导套的配合等。配合公差较小,一般精密加工能够实现,在精密机械中广泛应用IT7,IT8用于机床和发动机中不太重要的配合,也用于重型机械、农业机械、纺织机械、机车车辆等的重要配合。例如机床上操纵杆的支承配合、发动机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的配合、农业机械中齿轮与轴的配合等。配合公差中等,加工易于实现,在一般机械中广泛应用IT9,IT10用于一般要求,或长度精度要求较高的配合。某些非配合尺寸的特殊需要,例如飞机机身的外壳尺寸,由于质量限制,要求达到IT9或IT10IT11,IT12多用于各种没有严格要求,只要求便于连接的配合。例如螺栓和螺孔、铆钉和孔等的配合IT12~IT18用于非配合尺寸和粗加工的工序尺寸上。例如手柄的直径、壳体的外形和壁厚尺寸,以及端而之间的距离等

选用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工艺等价性。是指孔和轴应有相同的加工难易程度。在公差等级小于或等于1T8时,中小尺寸的孔加工,比同尺寸、同等级的轴加工要困难,加工成本要高些,其工艺是不等价的。公差等级应按优先或常用配合选用,而且孔、轴相差一级。公差等级大于IT8时,孔、轴加工难易程度相当,是等价的,可以同级配合使用,如表1-19所示。

(2)相配零、部件精度要匹配。例如,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外壳孔和轴径的公差等级取决于相配轴承的公差等级,与齿轮孔配合的轴的公差等级要与齿轮精度相适应。(3)在非基准制的混合配合中,有的零件精度要求不高,可与相配合零件的公差等级之差2~3级。1.4.3配合的选用配合种类的选择就是在确定了基准制的基础上,根据使用中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大小及变化范围,选定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代号。有的配合同时确定基准件与非基准件的公差等级。1.确定配合的种类当孔、轴有相对运动要求时,选择间隙配合;当孔、轴无相对运动时,应根据具体工作条件的不同,确定过盈(用于传递扭矩)、过渡(主要用于精确定心)配合。配合类别适用的具体场合如下。(1)具有相对运动的场合。有时利用容易装卸的特点,用于各种静止连接,这时需要加紧固件。(2)过渡配合主要用于精确定心,配合件间无相对运动、可拆卸的静连接。要传递扭矩时,需要加紧固件。(3)过盈配合主要用于配合件间无相对运动、不可拆卸的静连接。当过盈量较小时,只作精确定心用,要传递扭矩时,须加紧固件;当过盈量较大时,可直接用于传递扭矩。确定配合类别后,首先应尽可能地选用优先配合,其次是常用配合,再次是一般配合,最后若仍不能满足要求,则可以选择其它任意的配合。2.确定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配合类别确定后,基本偏差的选择有三种方法。

(1)计算法:是根据配合的性能要求,由理论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如滑动轴承需要根据机械零件中的液体润滑摩擦公式,计算出保证液体润滑摩擦的最大、最小间隙。过盈配合需按材料力学中的弹性变形、许用应力公式,计算出最大、最小过盈,使其既能传递所需力距,又不至于破坏材料。由于影响间隙和过盈的因素很多,理论计算也只是近似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经过试验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较少使用计算法。(2)试验法:用试验的方法来确定满足产品工作性能的间隙和过盈的范围,该方法主要用于特别重要的配合。试验法根据数据显示,使用比较可靠,但周期长、成本高,应用范围较小。

(3)类比法:参照同类型机器或结构中经过长期生产实践验证的配合,再结合所设计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用条件来确定配合,该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用类比法选择配合,要着重掌握各种配合的特征和应用场合,尤其是对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常用与优先配合的特点要熟悉。表1-20所示为按基孔制配合的轴的基本偏差或按基轴制配合的孔的基本偏差的特性和应用。表1-20 基本偏差的特性与应用配合基本偏差特点及应用实例间隙配合a(A)b(B)可得到特别大的间隙,应用很少,主要用于工作时温度高、热变形大的零件的配合,如发动机活塞与缸套的配合为H9/a9c(C)可得到很大的间隙,一般用于工作条件较差(如家业机械)、工作时受力变形大及装配工艺性不好的零件的配合,也适用于高温工作的间隙配合,如内燃机排气阀杆与导管的配合为H8/c7d(D)与IT7~IT11对应,适用于较松的间隙配合(如滑轮、空转的带轮与轴的配合),以及大尺寸滑动轴承与轴颈的配合(如涡轮机、球磨机等的滑动轴承)。活塞环与活塞槽的配合可用H9/d9e(E)与IT6~IT9对应,具有明显的间隙,用于大跨距及多支点的转轴与轴承的配合,以及高速、重载的大尺寸轴与轴承的配合,如大型电机、内燃机的主要轴承处的配合为H8/e7f(F)多与IT6~IT8对应,用于一般转动的配合,受温度影响不大,采用普通润滑油的轴与滑动轴承的配合,如齿轮箱、小电动机、泵等的转轴与滑动轴承的配合为H7/f6g(G)多与IT5、IT6、IT7对应,形成配合的间隙较小,用于轻载精密装置中的转动配合,用于插销的定位配合,滑阀、连杆销等处的配合,钻套孔多用Gh(H)多与IT4~IT11对应,广泛用于无相对转动的配合、一般的定位配合。若没有温度、变形的影响,也可用于精密滑动轴承,如车床尾座孔与滑动套筒的配合为H6/h5配合基本偏差特点及应用实例过渡配合js(JS)多用于IT4~IT7具有平均间隙的过渡配合,用于略有过盈的定位配合,如联轴节、齿圈与轮毂的配合,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多用JS7。一般用于或木槌装配k(K)多用于IT4~IT7平均间隙接近零的配合,用于定位配合,如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分别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用木槌装配m(M)多用于IT4~IT7平均过盈较小的配合,用于精密定位的配合,如蜗轮的青铜缘与轮毂的配合为H7/m6n(N)多用于IT4~IT7平均过盈较大的配合,很少形成间隙,用于加键传递较大扭矩的配合,如冲床上齿轮与轴的配合。用槌子或压力机装配过盈配合p(P)用于小过盈配合,与H6或H7的孔形成过盈配合,而与H8的孔形成过渡配合。碳钢和铸铁制零件形成的配合为标准压入配合,如绞车的绳轮与齿圈的配合为H7/p6。合金钢制零件的配合需要小过盈时,可用p或Pr(R)用于传递大扭矩或受冲击负荷而需要加键的配合,如蜗轮与轴的配合为H7/r6。H8/r8的配合在基本尺寸小于100mm时,为过渡配合配合基本偏差特点及应用实例过盈配合s(S)用于钢和铸件零件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结合,可产生相当大的结合力,如套环压在轴、阀座上用H7/s6配合t(T)用于钢和铸件零件的永久性结合,不用键可传递扭矩,须用热套法或冷轴法装配,如联轴节与轴的配合为H7/t6u(U)用于大过盈配合,最大过盈须验算。用热套法进行装配。如火车轮毂和轴的配合为H6/u5v(V)x(X)

y(Y)z(Z)

用于特大过盈配合,目前使用的经验和资料很少。须经试验后才能应用。一般不推荐表1-21

优先配合选用说明

选择配合时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载荷的大小:载荷过大,需要过盈配合的过盈量增大。对于间隙配合,要求减小间隙;对于过渡配合,要选用过盈概率大的过渡配合。

(2)配合的装拆:经常需要装拆的配合比不常拆装的配合要松,有时零件虽然不常装拆,但受结构限制、装配困难的配合,也要选择较松配合。

(3)配合件的长度:若部位结合面较长时,由于受形位误差的影响,实际形成的配合比结合面短的配合要紧,因此在选择配合时应适当减小过盈或增大间隙。(4)配合件的材料:当配合件中有一件是铜或铝等塑性材料时,考虑到它们容易变形,选择配合时可适当增大过盈或减小间隙。

(5)温度的影响:当装配温度与工作温度相差较大时,要考虑热变形对配合的影响。

(6)工作条件:不同的工作情况对过盈或间隙的影响如表1-22所示。表1-223.计算法选择配合若两工件结合面间的过盈或间隙量确定后,可以通过计算并查表选定其配合。根据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确定配合的步骤如下:

(1)首先确定基准制;

(2)根据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计算配合公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