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_第3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_第4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ɪ.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共识。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一般约等于7,当雨水的PH小于7时即称为酸雨

B.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反应的产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C.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氮和硫的氧化物,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D.酸雨直接损伤农作物,破坏森林和草原,加速建筑物、桥梁、电缆的腐蚀

2.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饮餐”的是

A.BaOB.BaCO3C.BaSo4D.Ba

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B.目前工业上铝的冶炼一般用还原法

C.通过煤的干储、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清洁的燃料

D.通过电解氯化镁的水溶液可制得镁单质

4.有机物W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可发生银镜反应,则

W可能为

A.油脂B.纤维素C.乙酸乙酯D.蛋白质

5.科学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及保障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甜味剂蜜素(CeHiiNHSChNa)不属于糖类

B.膨松剂碳酸氢核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

C.增稠剂是从动物皮、骨中提取的明胶,可以水解

D.防腐剂亚硝酸钠可使肉制品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防止变质,可长期大量使用

6.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代物,其分子式为CF202,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F2CI2中含有官能团

B.CF2CI2属于烧类

C.CF2CI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CF2CI2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7.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调控或采取一定的措施可影响反应速率或原料的

利用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炉腔内适量鼓风使炉火更旺,相当于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工业制硫酸将SCh转化成S03的过程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C.在密闭的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适量装有铁粉的透气袋,延长食品保质期,减慢糕点

被氧化的速率

D.高炉炼铁过程中,通过增加高炉的高度可提高还原剂CO的利用率

8.现有下列有机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OHCCH2CH2CHO②CH3(CH2)2CoOH③CH2=CH-CH2OH④CH2=CH-COOCH3⑤CH2=

CH-COOH

A.③⑤是同系物B.②④⑤是同系物

C.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D.①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9.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设计与工作原理判断正确的是

选电极材电子移动方阳离子移动方

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类型

项料向向

AMg、Al稀硫酸铝电极:氧化反应Al→MgAl→Mg

B石墨、Cu浓硝酸铜电极:氧化反应CUT石墨石墨TCU

石墨电极:还原反

CAK石墨稀盐酸AlT石墨Al一石墨

氢氧化钠溶

DMg、Al铝电极:还原反应Mg→AlAl→Mg

A.AB.BC.CD.D

10.下列指定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02:H2O+CO2+CO^-=2HCO;

3+2++

B.将少量SO2通入FeCl3溶液中,SO2+2Fe+2H2O=SO^+2Fe+4H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C.CH3CH2OH+O2—⅞→CH,COH+H2O

D.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OH^SO;-+H2O

1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试卷第2页,共8页

甲烷余乙酸、

(乙烯)品匚鲁酸酸化乙醇、

验二夕稀硫酸

∕⅛的BaCl2yM饱和

装溶液

/、IOOmLO

滨的四氯化碳溶液S

置20℃图=L吁溶液

C.检验Na2CO3

验A.除去甲烷中的乙B.配制NaClD.制备并收集乙酸乙

溶液中是否混有

目烯溶液酯

Na2s04

A.AB.BC.CD.D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44g丙烷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IlNA

B.30g由甲醛(HeHO)和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NA

C.13.8g二氧化氮与水完全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总数目为0.3NA

D.0.1mol∙L'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数目为0.1NA

13.有机物W(结构如图)是合成一种治疗癌症新药的中间体,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

错误的是

己知:-OH连在环上或链上均看作一种官能团。

A.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三种

B.能与Nac)H、Na反应

C.不能使滨水褪色

D.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

14.恒温条件下,向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5molX(g)与2.0molY(g)发生反

应xX(g)+yY(g),∙zZ(g),反应IOmin后达到平衡,此时X(g)的物质的量减少Imol,

Y(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L0~IOmin内,用Z(g)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04mol∙Ll∙min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的转化率为50.0%

C.0~10min内,用丫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T

D.其他条件不变时,充入Imol氨气,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15.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

电池的电流强度⑴随时间⑴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U形管中盛有足量的浓硝酸;

②电流强度⑴的正负表示电流的方向,正值表示电流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负值表示电

流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A.O~t∣s时,负极为Al片,t∣s之后CU片作负极

B.t>s后电流反转是因为Al片在浓硝酸中完全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继续反应

C.Us前电解质溶液中的NO;向Cu片移动

D.O-tls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与tιs后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同

二、实验题

16.某学习小组以NH∖+MQ,(金属氧化物)fM+N^+Hg反应为原理设计实验测定

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验装置如图。

已知,MXOy可为CU0、Fe2O3,MgO;氨气不溶于有机溶剂CCL.

(1)实验步骤:

试卷第4页,共8页

①连接实验装置,上述仪器接口顺序为a→一(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仪器不重复使用,

填标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mιg纯净的金属氧化物MXe)>,装入玻璃管C中;

③打开Ki和K2,点燃装置A中酒精灯,当装置中充满NH3后再点燃装置C中酒精灯,

加热至MXoy反应完全;

④熄灭C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熄灭A中酒精灯;

⑤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得C中玻璃管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ɔgo

(2)利用装置A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列举出一种检验氨气的试剂:―o

(3)仪器D的名称为;装置B中加入的CCI4的作用是。

(4)若金属氧化物为CuO,则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该反应中NH3表

现出一性,根据实验记录,算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一(用含孙、m2的式子表示)。

(5)若MXoy未完全反应,则会导致测得的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填“偏大”、“偏小”

或“无影响”)。

三、填空题

17.甲烷和甲醇(CH3。H)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物质。

(1)通过CO(g)和H2(g)化合可制得甲醇。反应为CO(g)+2Hz(g),∙CH9H(g),反应过程

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ImoICO(g)和2molH2(g)的总能量___(填或

(2)将2.0molCH4(g)⅛3.Omo]H2O(g)通入容积为V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条件下发生

反应:CH4(g)+H2O(g),.CO(g)+3H2(g)o测得在IO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的

物质的量为1.6mol,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lβ∣JO-IOmin内,用Co表示该反

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mol∙L'∙min-1,V=L;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一(填标号)。

A.断裂3molH-H键时,生成2molH-O键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Co与H2的体积之比保持不变

(3)在容积为I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Co2(g)和H2(g),进行反应:

CO2(g)+3H2(g).CH,OH(g)+H2O(g)oCO2(g)>CHQH(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根据图示可知,表示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点是—(填“a”、"b”、"c”或"d”):

用同一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υapc(填“>”、“〈"或下

同),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50%。

(4)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以甲醇燃烧反应为原理)技术方面获得

新突破。该反应每消耗l∙6g甲醇,外电路中通过导线的电子的数目为一。

四、工业流程题

18.高纯硫酸钵作为合成像钻铺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锦粉与硫

化镭矿(主要成分为MnS,还含Fe、AhMg,Zn、Ni、Si等元素的氧化物)制备,工艺

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o(M"+>0.1mol-L-lJ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

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

开始沉淀的PH8.16.31.53.48.96.26.9

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8.28.9

⑴已知“溶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MnS+2H,SO4=2MnSO4+S+2H2O,

当生成OSmolMnSCU时,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该反应中n(还原剂):n(氧化

剂)=—,“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一(化学式)。

试卷第6页,共8页

3+2+

⑵“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Fe?+氧化为Fe,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F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

(3)“除杂1”的目的是去ZW和Ni2+,“除杂2”的目的是将Mg2+转化为MgF2沉淀从而除

去Mg2+,试推测“调pH”是为了除一(填元素符号),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在—~6(当

某金属离子沉淀完全视作该金属离子已除净)。

(4)写出“沉镒”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

(5)层状银钻铺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3NiχCo>Mnzθ6,其

中Ni、Co、Mn,O的化合价次为+2、+3、+4、-2,当x=y=l时,Z=,试用氧

化物的形式表示银钻镒三元材料:—[某些含氧酸盐可以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例如:

NaAlO2以表示为NaOAl2O3Jo

五、有机推断题

CH3

19.异丁酸乙酯(mJwcuru)主要用于配制奶油及草莓,樱桃等水果型香

精,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CHJCH.

NaOHHoICuZO

CM「CH/HCHmrCH∣CHCHCHO

催J化lT剂,△~Δ△4x

ɪ①»②ɪɪɪ③/.,v

一定

CHj,

HQ条件

C护催化剂CHxCH2OH—LCHcHCooH

Vll

l^∙∙浓酶酸,△

ClI,CHCOOCIKHt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属于反应。

(2)按照官能团对有机物进行分类,IH属于一类物质。Vn的官能团名称为一。

(3)V的名称为—,其发生加聚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4)⑤的化学方程式为一;下列关于有机物V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一(填标号).

a.与乙酸互为同系物b.属于不饱和燃

c.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

(5)1的一种同分异构体IX为环状煌且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IX的结构简式为一,IX

与Cb反应生成的二氯取代物有种。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雨水的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反应生成酸,氮氧化合物溶于水也会产生酸,随同降雨降

下形成酸雨,故B正确:

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入大气会危害人体健康,故C正确;

D.酸雨会破坏建筑物,破坏土壤,破坏植被等,故D正确;

故本题选A。

2.C

【详解】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根餐”的是BaSO4,故答案选C0

3.C

【详解】A.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A错误;

B.目前工业上铝的冶炼一般用电解法,B错误:

C.通过煤的干储、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清洁的燃料,C正确;

D.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镁单质,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油脂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其水解最终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错误;

B.纤维素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其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B正确;

C.乙酸乙酯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其水解最终产物为乙酸和乙醇,两者均不能发生银镜反

应,C错误;

D.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其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B。

5.D

【详解】A.甜味剂蜜素中除了C、H、0还含有N、S、Na元素,故其不属于糖类,A正

确;

B.碳酸氢镇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H2O,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B

正确;

C.明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

答案第1页,共9页

D.亚硝酸钠会与肉类中的蛋白质反应,生成一种致癌物质,因此不能长期或大量使用,D

错误;

故答案选D。

6.A

【详解】A.CFzCL中含有官能团:-Cl和-F,A正确;

B.CF2CI2中含C、Cl、F元素,仅含C、H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属于烧,故CF2CI2不属于燃,

B错误;

C.CK为正四面体构型,CH2CI2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故CF2CI2也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C

错误;

D.CH4为正四面体构型,故CF2CI2为四面体构型,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向炉腔内适量鼓风使炉火更旺,鼓风增大了氧气的浓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A正确;

B.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

速率加快,B正确;

C.密闭的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适量装有铁粉的透气袋,铁与包装袋内的氧气反应,使氧气浓

度减小,从而减慢糕点被氧化的速率,C正确;

D.高炉炼铁过程中,增加高炉的高度无法提高还原剂CO的利用率,D错误;

故答案选D。

8.D

[详解]A.CH2=CHCH2OH和CFh=CHCOOH结构不同,分子相差并不是若干个CH2,两

者不是同系物,A错误;

B.CH3(CH2)2COOHSCH2=CH-COOCH3^CHZ=CH-COOH结构不同,分子组成并不是相差

若干个CH?,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

C.CH3(CH2)2COOH和CH2=CH-COOCH3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C错误;

D.OHCCH2CH2CHO和CH2=CH-COOCH3分子式均为C4H6O2,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

异构体,D正确;

故答案选D。

9.C

答案第2页,共9页

【详解】A.Mg、A1、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时,Mg为负极,AI为正极,铝电极得电子发生还

原反应,电子从Mg流向Al,阳离子从Mg电极向Al电极移动,A错误;

B.石墨、Cu、浓硝酸构成原电池时,CU为负极,铜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CU

电极流向石墨电极,阳离子从铜电极向石墨电极移动,B错误;

C.AK石墨和稀盐酸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石墨为正极,石墨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

生还原反应,电子从Al电极流向石墨电极,阳离子从Al电极向石墨电极移动,C正确;

D.Mg、Al和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铝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电子从Al电极流向Mg电极,阳离子从Al电极向Mg电极移动,D错误;

故答案选C。

10.B

【详解】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溶解度

小于碳酸钠,故此时的碳酸氢钠结晶析出,离子方程式为H2θ+CCh+2Na++Cθj=2NaHCo31,

A错误;

B.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中,二氧化硫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

和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

C.乙醇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CMCHO和H20,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¾!→2CH3CHCH-2H2O,C错误;

D.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俊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SO2+2NH3∙H2O=SOf+2NH;+H2O,D错误;

故答案选B。

11.A

【详解】A.乙烯能与澳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反应,可以实现目的,A正确;

B.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应该用玻璃棒引流,B错误;

C.该操作只能检验硫酸根是否存在,不能确定是否含硫酸钠,C错误;

D.收集乙酸乙酯应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D错误;

故选Ao

12.B

【详解】A.44g丙烷的物质的量为ImoI,Imol丙烷中含有8molC-H极性共价键,A错误;

B.甲醛和乙酸的最简式均为CH2θ,30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含有CHzOlmol,含有氧原子

答案第3页,共9页

的数目为lmol,B正确:

C.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中ImOlN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13.8gNC>2物

质的量为0.3mol,0.3molNθ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mol,C错误;

D.选项中并未说明稀盐酸的体积,无法计算出氯离子的物质的量,D错误;

故答案选B。

13.C

【详解】A.该分子中存在羟基、醛基、竣基三种含氧官能团,A正确;

B.该分子中存在羟基、竣基,能与Na反应,竣基能与NaoH反应,B正确;

C.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与澳发生加成反应使澳水褪色,C错误;

D.该分子中存在醛基、羟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存在羟基和竣基,能发生酯化

反应,D正确;

故答案选C。

14.B

【详解】A.反应初始时X物质的量为1.5mol,丫物质的量为2mol,IOmin后达到平衡,

此时X的物质的量减少ImoI,丫的浓度为0.2mol∕L,则丫的物质的量为ImO1,反应掉YlmoI,

Y的反应速率为一皿S—=0.02mol∙L'∙min1,Z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IminL根据反应

5L∙IOmin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A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物质的量减少lmol,X的转化率为lmol÷1.5mol=67%,B错误;

C.O-IOmin内,消耗丫的物质的量为lmol,Y的反应速率为`一ɪɪ^ɔ1.=0.02mol∙L^l∙min^l,

5L∙10mιn

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充入Imol氮气,因为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充入氮气,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正确;

故答案选B。

15.C

【分析】Al常温下遇到浓硝酸发生钝化,因此一开始CU为负极,Al为正极,随着反应进

行,硝酸被消耗,浓硝酸变为稀硝酸,此时Al为负极,CU为正极,因此电流方向改变。

【详解】A.O-L时,U形管中为浓硝酸,Al遇到浓硝酸发生钝化,因此CU为负极,Al为

正极,t∣s后,浓硝酸变为稀硝酸,此时Al为负极,CU为正极,A错误;

B.hs后电流反转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浓硝酸被稀释成稀硝酸,Al的金属活动性强于Cu,

答案第4页,共9页

故Al做负极,CU做正极,电流反转,B错误;

C.hs前CU为负极,Al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因此硝酸根离子向CU

片移动,C正确:

D.O-tι时刻Al为正极,电极反应为NO;+2H++e-=NO2T+H2O,t∣s后Cu为正极,电极反应

+

为4H+NO;+3e=NO↑+2H2O,D错误;

故答案选C。

16.(l)fgdebc(或fgedbc)

⑵2NH4C1+Ca(OH)2=CaCl2+2NH3↑+2H2O(或其他合理答案)紫色石蕊试液

(或浓盐酸等其他合理答案)

(3)干燥管防倒吸(防止空气进入反应装置)

Δ16π‰

(4)3CuO+2NH,=3Cu+3H,O+N,还原-----r-

ml-m2

(5)偏大

【分析】实验室以NH,+MχO,(金属氧化物)→M+N2+H2O反应为原理设计实验测定金属

M的相对原子质量,NH4Cl和氢氧化钙先在A中反应生成氨气,生成的氨气经过D装置干

燥后进入C装置与加热的MXOy反应,最后气体经过B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吸收多余的氨气。

【详解】(1)连接实验装置,根据分析可知,接口顺序为afgdebc或afgedbc。

(2)装置A中NH4Cl和Ca(C)H)2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H4C1+Ca(OH)2=CaCl2+2NH,↑+2H2O,检验氨气使用紫色石蕊试液或者浓盐酸等。

(3)仪器D的名称为干燥管。氨气极易溶于水,若直接通入稀硫酸中会发生倒吸,氨气不

溶于四氯化碳,先通入四氯化碳中,再上升被稀硫酸吸收,避免了与稀硫酸直接接触,可防

止倒吸。

(4)若金属氧化物为CuO,则NH3与CuO反应生成Cu、H2O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Δ

3CUO+2NH,=3CU+3H2O+N,O该反应中氨气中的N失电子表现还原性。根据实验可知,反

应前CuO的质量为mιg,反应后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r∏2g为CU的质量,(m∣-m2)g

为氧原子的质量,则有O原子叫泮mol,则剩余的CU物质的量也为四Uɪmol,Cu

1616

答案第5页,共9页

..m,—ɪɪɪkɔ1omɔ一1onɪɔ1

的摩尔质量为m2g÷⅛≡mol=——^g/mol,相对原子质量为——~0

(5)若MXoy未完全反应,则m2的值偏大,计算所得的O原子的物质的量偏小,导致金属

M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

17.(1)>

(2)0.022BC

(3)d>>

(4)0.3NA(或1.806×1023)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

ImOlCO(g)和2molH2(g)的总能量>lmolCH3OH(g)的能量;故答案为:>。

(2)将2.0molCH4(g)和3.0molH2θ(g)通入容积为V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条件下发生反

应:CH4(g)+H2O(g)CO(g)+3H2(g)0测得在IO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E的物质的

量为1.6mol,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T,则0~10min内,用CC)表示该反应的平均

反应速率υ(Cθ)=°∙2m°lL∣=oo2mol∙LT∙miι√,则甲烷的速率为0.02mol】T∙miι√,甲

'7IOmin

0.4mol

烷物质的量改变量为0.4mol,则V==2L;A.断裂3molH-H键

0.02mol-L'∙min1×IOmin

时,反应逆向,生成2molH-O健,反应逆向进行,同一个方向,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

故A不符合题意;B.平均摩尔质量等于气体质量除以气体物质的量,正向反应,气体质量

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平均摩尔质量减小,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则达到平衡,故B符合题意;C.该反应正向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不断增大,当容

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则达到平衡,故C符合题意;D.容器内Co与Hz的体积

之比始终不变,因此两者比保持不变时,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

案为:0.02;2;BCo

(3)根据图示可知,a、b、C点都还正在建立平衡的点,而表示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相等的点是d;用同一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从a点到C点正向建立平衡,正反应速率不断

减小,因此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υa>υ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根据图中信息二氧化碳平

衡时的物质的量比原来一般还少,说明CCh的转化率大于50%;故答案为:d;>;

(4)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在(以甲醇燃烧反应为原理)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

甲醇燃料电池的甲醇中碳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该反应每消耗1.6g甲醇(物质的量为

答案第6页,共9页

0.05mol),外电路中通过导线的电子的数目为0.05ITIO1X6NA=0.3NA(或1.806×1023);故答案

为:0.3NA(或1.806x1023)。

18.(1)0.5NA或3.01x10231.∣s>SiO2

2t+2+3+

(2)MnO2+2Fe+4H=Mn+2Fe+2H,0

(3)Fe、Al4.7

(4)Mn2++2HCO;=MnCO&J+CO2T+H2O

(5)13Li2O∙2NiO∙Cθ2θ3∙2MnO2

【分析】MnS矿和Mne)2粉混合加入硫酸溶浸,主要反应为

MnO2+MnS+2H2Sθ4=2MnSθ4+S+2H2θ,因为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滤渣1为Sio2和S,滤

液中含有MW、Fe2+>Fe3+ʌAl"、Mg2+,Zn2+>Ni2+,加入MnO2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

3++2+

加入氨水调节PH除去Fe,AP,滤渣2为Fe(OH)3和Al(OH)3,滤液中加入Na2S除去Zn

和Ni?+,滤渣3主要成分为NiS和ZnS,加入MnF?生成MgFz沉淀除去镁离子,滤渣4为

MgF2,滤液主要含MM+,加入碳酸氢钱发生反应MM++2HCO;=MnCo3I+CO2T+H2O,得到

MnCO3沉淀,用稀硫酸溶解MnCO3沉淀得到MnSO4,

【详解】(1)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Mno2中Mn得到两个电子,MnS中S失去两个电子,

生成0.5molMnSθ4时转移电子数为0.5mol电子。该反应中MnO2得电子为氧化剂,MnS失

电子为还原剂,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滤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